“妈妈,妈妈,你太厉害了,你怎么这么厉害!”

小唐陌光着脚在原地蹦跶了好几下,激动得不能自己,和苏梨有得一拼。

“哈哈哈。”苏梨笑得不行,却急忙拉住了小唐陌。

“小陌,快穿鞋,别冻着了。”

“穿,穿。”小唐陌乖乖答应着进去穿鞋。

不过小唐陌进去可不止穿鞋,还穿着外套围着围巾出来了。

“妈妈,我要去买报纸,买多多的报纸,我要收藏起来。”

小唐陌跃跃欲试,说着就要跑着出去开门买了。

苏梨对他的反应笑得不行,“哈哈,小陌你真可爱,不过不着急,现在天还没大亮,外面的人还少,不着急。”

“得赶快出去买啊,要是被买光了可怎么办。”

小唐陌反驳,还是想出去。

“哪里会被买光,不会的,先不着急啊,等外面天大亮再去买,我们先告诉你邬叔叔好不好?”

小唐陌勉强点头,“好。”

苏梨喜滋滋的给邬生打电话,是往家里打的。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通了,“喂?”

邬生的声音里没有一点才睡醒的痕迹,清醒得很,声音也很威严,应该是想不到是苏梨。

“邬生!”

“苏梨?”听到苏梨的声音,邬生很意外,“你怎么这个时候打来,有什么事吗?”

“嗯,喜事,大喜事。”苏梨嘿嘿笑,“你猜猜。”

邬生放松下来,声音里有了点懒懒的刚睡醒的沙哑声,“大喜事?我们之间的大喜事除了结婚没有其他的了吧?”

苏梨哭笑不得,“你胡说什么呢?”

小唐陌在一边听不下去了,“叔叔,妈妈上报纸了…不对,妈妈写的新闻在报纸上发了。”

小唐陌在一边大声说的同时,邬生在另一边也猜到,“你的稿子上报纸了?”

苏梨看看小唐陌又看看话筒,笑得不行,“你怎么猜到的?”

邬生哈哈大笑,“果然是吗?哈哈,我怎么会猜不到,你之前不是一直忙这件事吗?”

“是帝都日报吗?”伴随着邬生声音的还有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电话里杂音不断。

“对。”苏梨嘿嘿笑。

“苏梨真能干,必须得夸。”邬生说着声音有些不对,闷闷哼了一声。

“你干嘛吗?”苏梨奇怪。

“没什么,穿裤子差点没摔倒了。”邬生的回答很快传了过来。

“呃…你小心一点。”苏梨摸了摸鼻子。

“没事,好了,不和你说了,苏梨。”邬生那边兴奋的声音传了过来,“我一会回来再给你打回去。”

“你要去哪?”苏梨好奇。

“当然是去买报纸了,我要出去买很多,你昨天就应该和我说的,我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邬生理所当然的话传了过来,“好了,不和你说了,我要出去买了,免得被人买完。”

邬生说完第一次没等苏梨挂电话就自己挂了电话。

“别啊…”苏梨阻止的声音卡在了喉咙里了,“喂!”

话筒里只有嘟嘟的忙音。

苏梨整个人哭笑不得,为什么邬生和小唐陌听到后都同一个反应——去买报纸收集起来!

还有什么免得被人买完,这话简直一模一样啊!

“这…你们两怎么回事,都说一样的话,小陌…”

苏梨转头,就看到刚才还在旁边的小唐陌不见了。

“啊,妈妈,天亮了,我先去买了,要被人买完了。”

小唐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苏梨出房间只看到小唐陌关门的背影,以及他手里提着的疑似蛇皮口袋的东西。

“哎,小陌,你先被出去,你还没洗脸,衣服也没换!”

苏梨赶到门口打开门喊。

“没事,妈,我很快回来,不用担心。”

小唐陌的声音从楼下传了上来。

苏梨站在门口:“…”

这是历来很重视自己形象,一般不洗脸不换衣服不出门的小唐陌?

他穿上衣服了,可是那只是外套,里面还是睡衣啊,而且他头上头发还翘着呢…

他这头发翘着,还有点小眼屎的样子…以前是绝对不会出门的!

苏梨想跟着出去,可是被冷风一吹又放弃了。

她只穿了睡衣啊!

苏梨关了门,拿起报纸上的自己的名字,想一想刚才邬生和小唐陌的反应,嘴角的笑容怎么止也止不住。

他们两…可真是…可真是可爱,还可爱的那么相似。

第一反应是夸她,然后就是出去买报纸,还担心报纸卖完了…

小唐陌穿着睡衣就跑出去了,想想邬生那边,情况绝对和小唐陌差不多。

苏梨笑得根本就停不住,看看窗外,天已经渐亮了。

苏梨穿上衣服,刚要出去找小唐陌,小唐陌回来了。

随着他回来的还有背上的蛇皮口袋。

苏梨刚才没看错,也没眼花,小唐陌…就是扯了蛇皮口袋出去的。

“妈,都买来了,买了一袋,好重。”

小唐陌呼呼冒出热气,扛着蛇皮口袋,满足邀功似的看着苏梨,小脸上满是心满意足的惊喜。

进了屋,他将袋子放在了地上,擦了擦额头,“妈,我把报亭叔叔那里的报纸都买回来了!”

“我还和他约好了,等他再拿回来报纸后,我还要要,叔叔听说妈妈的新闻在上面,就答应了。”

小唐陌笑着,叽叽喳喳说着,小脸雀跃,等着苏梨夸奖。

苏梨看着他的小脸,再看看他脚边的口袋,深吸一口气想忍住,可最后还是没忍住。

捧住小唐陌的脸,苏梨低头狠狠亲了一下他的额头。

她的小陌…怎么能这么可爱,这么可人疼呢!

可爱的犯规了。

苏梨想着又狠狠亲了一下。

特别的响亮!

第571章 引起关注(一)

邬家所在的胡同,这一天特别的热闹。

邬生大清早出去,将周围报社亭里零零散散的帝都日报都搜刮了回来。

邬琪华一大早醒来,就看到客厅中央一摞摞的报纸。

“怎么这么多报纸?”

邬生正坐在一边拿着报纸蹙眉,听到邬琪华的问题道,“我买回来的。”

看着邬琪华疑惑的样子,邬生笑了笑,“妈,苏梨的稿子在报纸上面发表了。”

邬琪华惊喜不已,“真的?在哪我看看,哎呀,苏梨真是能干,还没毕业呢,实习就有稿子发了。”

她叨叨絮絮着,急忙翻看报纸,“这么大的喜事,是该多买些回来好好收藏,一会胡同里大家都送一份。”

邬生眼底露出一丝笑意,“胡同里大家都定了日报了。”

“他们订是他们订,我们给是我们给,不一样。”

邬琪华说着终于找到了苏梨的名字,“哎,就是这一篇啊,实习记者,苏梨,哎呦可真是好。”

她摸了摸苏梨的名字,“一大早的我好像听到电话响了,是苏梨打来的吗?”

邬生点头,“嗯,我听了就出去买了。”

“做得好,做得好,迟了就买不到太多了。”邬琪华说着看内容,“咦?关于家暴?这内容…”

之前纯粹高兴的邬琪华眸光微动看向了邬生。

“我看过了。”邬生点点头,眉宇间带着些许沉重。

邬琪华顿了顿,坐到沙发上专心看内容。

邬生没出声,先去洗漱。

洗漱出来,就看到邬琪华坐在沙发上,眉宇间也有些沉重。

“苏梨…苏梨真是个好孩子。”

邬琪华没想到,苏梨竟然写出了这样的稿子,想起之前苏梨忙忙碌碌做的那些事那些调查,眼底复杂不已。

早前做调查时,苏梨也有给胡同的邻居们问卷,还请他们帮忙给认识的人。

那时候邬琪华没想到苏梨做的是这样的事…

这样的稿子这样的内容,她本该骄傲的,可是心中又不免沉重,以为里面的新闻还有数据,都让人心惊。

“我先去给苏梨回一个电话。”

“回吧。”邬琪华点点头,站起身去洗了脸才重新打起精神。

邬琪华出去买豆浆油条,整个胡同都已经苏醒了,家家户户开了门,扫院子的扫院子,扫街道的扫街道。

还有人正端坐在院子椅子上带着眼镜看报纸。

邬琪华一路打招呼过去,“今天有空都来我家玩啊,有好事公布,还有礼物拿。”

大家好奇不已,急忙问什么情况,邬琪华却装神秘,没急着说,让大家好奇不已。

邬琪华买了豆浆油条回去,大家还闲聊猜测,猜测完该吃早点吃早点,吃完早点收拾收拾,该上班的去上班,剩下的就去邬家了。

去看看邬琪华说的好事是什么事。

“该不会是你家邬生终于要办酒席了吧?”

大家一猜就是这个。

“你们一天到晚就会猜这个,我倒是想啊,可是苏梨还没毕业呢,再怎么说也得等她毕业不是。”

邬琪华招呼大家进来做,看到客厅放着的报纸大家奇怪。

“怎么这么多报纸啊?”

“你们猜猜看?”邬琪华刚要卖关子,一个四五十带着老花镜的大伯进来了。

“邬老师,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是叫苏梨的实习记者写的,是你家未来儿媳吗?”

这位大伯一进来,激动的抖着报纸就问。

邬琪华惊喜,“您看到了?”

大伯也惊喜,“真是你家未来儿媳写的啊,我看上面说是实习记者,又看叫苏梨就来问问。”

他拍拍大腿,“哎呀,这可真厉害。”

邬琪华露出与有荣焉的表情,嘴里却谦虚,“也不算多厉害,主要是她努力,做了一个多月准备了。”

她嘴里谦虚,手上动作却不慢,拿起一边的报纸,双手递给大伯。

“既然喜欢,可以拿回去收藏一份啊,苏梨写的内容也很好,我觉得应该好好看看。”

“对,内容很好。”

邻居出来时,手里都拿着一份报纸。

继在电台播送新闻后,苏梨写的稿子在报纸上发表的消息,也速度在胡同传开了。

大家免不了上门恭喜夸奖一番。

再然后,识字的赶紧看内容,不识字的就让子孙给念念,看苏梨写的都是啥。

这一看,倒是引发了一番热议讨论。

这不止在邬家所在的胡同发生,如果说邬家合同是因为那是他们认识的人而发生讨论,那其他地方,就完全是因为内容二讨论了。

一份报纸上的内容很多有有限,大家看报纸时,都是习惯扫一眼,找自己感兴趣的看。

看认真的或者看到需要关注的感兴趣的,可以看个十来分钟,不然几分钟就可以翻完了。

全部内容都认真看完的,占的比例很小。

一般情况下,大家看一看,关心一下时事或者看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就过了。

除非遇到什么全部人都关注的事件。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很少,毕竟日报日报,每天都有的报纸,说是新闻,其实也没那么多鲜鲜事。

不过这一天的日报,却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议论。

引发这些关注议论的不是其他,真是苏梨的那篇关于家暴的报道。

不少人身边都有家暴事件,打老婆孩子的,打父母的,这些事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存在,却很少上新闻,大家私底下说说也就过去了。

可这样的事情就是被报道了,而且里面的内容、数据,让人看着沉重。

苏梨上保持了,邬生一开始很高兴,后来沉寂下来,就是因为里面的内容。

苏梨关注家暴,做了很多采访调查,在她的数据统计完成后,好巧不巧的是,正好遇到了一个事件。

让她足以有理由报道的事件。

事件的新闻来源于医院,三十二岁怀孕六个月的余姐,因为小产大出血,如果不是医院及时抢救,已经命丧黄泉。

为什么会小产?因为家暴。

她是被生生打得小产的,与此同时,余姐的小腿也被打断了。

而这并不是第一次也不是唯一的灾难。

她饱受家暴已经整整十年,从嫁到夫家开始就一直被家暴,被打小产也已经不是第一次。

几年前,她就被打得小产过,那时候是怀孕三个月的时候。

第572章 引起关注(二)

对女人对自己的老婆拳打脚踢的,很多人都骂是人渣,可是骂过了也就骂过了,对打人的没有在造成任何影响。

接下来该打继续打,谁也管不了。

打老婆孩子天经地义。

这是很多家暴男人的想法,也是时下很多人的想法。

人家打老婆孩子,作为邻居路人,阻拦一下就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其他的,都是人家的家事,外人不好管不好插手嘛。

时下还没有反家暴法,也没有反对家暴,家暴就要离婚的女性保护思想,更没有找公安的觉悟。

对这种家事,公安也没法管不是。

在这样的形式状态下,还没有人对这种现象和问题给予关注,新闻报道就更少了。

苏梨却报道了。

以余姐的凄惨时间为切入点,将这件事报道了,与此同时,还引入了很多调查数据。

那些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经过数据统计,帝都各区针对各年龄、职位阶段,40%以上的女性,都承认遭受过家庭暴力,只是程度不一而已。

40%中,其中四分一也就是10%,只是被偶尔打过。

“一年也就一两次,吵架的时候就是被打巴掌或者被打一下头,推推搡搡,不会造成太多伤痕。”

其中四分之二也就是20%,那情况就严重一点。

“一年内会被打几次十几次,有时也会受伤,只是不是日日挨打,打得也不会太严重。”

而身下的百分之十也就是10%,情况就是余姐这样的了。

挨打已经是家常便饭,只要老公在家,只要不顺心随手就能打,只是看打得重不重而已。

“…被打断腿或者手脚受伤,并不算稀奇事。”

这一类人就是余姐配偶这样的类型。

问卷调查不止针对女性,还针对男性。

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

承认的这部分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都不认为自己打老婆有什么错。

还是那句话,打老婆孩子天经地义嘛。

他们打老婆孩子天经地义,那女性挨打受苦也是天经地义吗?

苏梨在报道中,将这个问题通过余姐的事点了出来,或者说问了出来。

余姐小产大出血,再加小腿也骨折断了,好不容易救回来,却失血过多,心灰俱灭,虽然人看似还活着,实则已经是行尸走肉了。

“…我护着孩子护到现在,我就想平安将她生下来,结果…”

“不过没生下来也好,没生下来她就不用跟着我受苦了…”

余姐好似不知道痛一样,麻木着,在大家都哼哼的病房中,伤得最重的她,却木着一张脸,如同没有痛觉一般。

照料余姐的护士,眼睛都是红的,因为气愤,因为心疼,因为无奈。

余姐家就在这附近,已经不是第一次来了,从很早以前开始就是医院的常客。

余姐身上的大大小小的伤口,她都看到过,说惨不忍睹也不为过。

除了小产断腿,她身上还有青青紫紫的伤口,挫擦伤、撕裂创不断,眼角、嘴角都被打青了,另外一只腿也有骨裂的症状。

余姐这样惨,丈夫却只看了一眼,嘟囔一句没事就好,直接就走了。

在医院走廊呼呼大睡,事不关己。

因为小产下来的是个成型的女胎,所以他也完全不可惜,嘴里还嘟嘟,“丫头片子,没生下来最好。”

这十余年来,他对妻子余姐做的那一些伤害加起来,都可以做老几年牢了。

可因为他是丈夫,他完全不用有这方面的担心,只要没打死他就不怕。

当然,打死他也不会怕。

臭婆娘不经打打死了,也就是抬出去埋了了事,谁也不会去关注追究他的事。

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

如此的血腥和残忍,可除了女方的家人为她哭泣不值外,没人去关注。

苏梨当初从医院出来时,整个人都是颤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