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一听,才想起出宫遇上一个小穿越女的事,把心中烦乱暂时先放下,便提起精神问道胤禧:“儿子,你真看上那个钮钴禄含珠吗?”

十一阿哥听到这话,心想皇额娘还真的误会他喜欢那个钮钴禄含珠,便皱着眉头,无语地看着皇后娘娘,想向皇后娘娘传递他心中的郁闷。

皇后娘娘却没去看十一阿哥,又说道:“你要是真看上她,皇额娘也是可以做主,但人家心思好像不在你身上,强扭的瓜,不甜。”

皇后娘娘觉得自己没有胡扯,那个含珠小姐看十一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爱慕,热情倒是有,但带些功利,就算是同为穿越,皇后娘娘对于算计自己儿子的人都是没有好感。

“皇额娘,你哪只眼睛看见儿子对那个女孩有心思。儿子觉得她对您才有心思,没见吃饭的时候她三番两次想要问您的事吗?我还想问皇额娘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一个小女孩。”十一阿哥觉得他皇额娘说强扭的瓜不甜的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冤。他都没动心思,哪会有那个强扭瓜的行动。

“咦,你不是觉得她文采很好吗?看人家小姐的时候只差眼里只差没写着爱你!爱你!”皇后娘娘撇嘴说道。

十一阿哥被皇后娘娘羞得满脸通红,梗着脖子道:“屁话。儿子是那样的人吗?我又不是没念过书,写过诗词,就为区区一首词我就倒下了吗?再说要让皇阿玛知道那首词说什么谁主沉浮,没准给她们家降下大祸,没什么头脑的女人,儿子我看得上么?”

皇后娘娘听到十一这话,差点没噎着,十一说话还真毒!“她还是一个小女孩,你嘴上就不会留点德吗?”

“小女孩又怎么样?有碍你儿子我清白的名声。反正我没看上她,到时候皇额娘不要乱给儿子指,我还要多快活几年呢。”十一不以为是地说道。

皇后娘娘忙打手势,让十一停止这个话题,再让十一说下去,这顿饭也可以不用吃了。“你别说了,到时候你的指婚是你皇阿玛做主,皇额娘只能给你拖到今年,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

“皇额娘,你不管儿子啦?”十一阿哥听到皇后娘娘这么说,立马苦着脸道:“没您撑腰,儿子哪里是皇阿玛的对手?我还是早早收拾去海外找大阿珲好了,免得在您和皇阿玛面前,让你们看了心烦。”

“你还真会想。不过你大阿珲今年的信件到现在都没到,这每年千里迢迢送来信件,接到的时候大半年都过去了,我们根本就不能清楚知道他那边怎么样,你一说,我现在心里也七上八下。”皇后娘娘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里不是现代,交通工具不发达,坐船海上也不是很安全,而承祜一走就是六年。皇后娘娘想到这里,忽然奇怪地盯着十一阿哥,“胤禧,你长这么大,身上有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

十一阿哥奇怪地看着皇后娘娘,“皇额娘,有什么奇怪的事啊。儿子身体好着呢。”

听到十一这么说,皇后娘娘又郁闷地低头,若是十一还有当狐狸时的功力,想去哪里还不容易吗?他也不用担心承祜出事啊。

皇宫一切如常,京城也依旧热热闹闹。今年出征葛尔丹军的清军部队在费扬古的率领下,不日也将班师回朝,而独自率领一支清兵和一队神机营火兵的大阿哥,五阿哥继续追击葛尔丹余孽。这一路深入藏区,因为不适应高原,寒冷加上高原反应,许多士兵都生了病。

但大阿哥和五阿哥俩人硬是坚持了下来,葛尔丹残余部队进入西藏,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夺了一个势力较大的土司寨子,扎营与清军对峙。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军队在得到藏区其他土司的支持下,驻扎下来,一面想法子消灭这支残余部队,一面等京城的回音,安抚士兵。

这日,从京城里来的密旨,俩个主军的阿哥终于接到手。

“大哥,皇阿玛怎么说?”五阿哥胤祺一脸紧张地问道,这次他愿意和大阿哥一起带兵追击葛尔丹余孽,也是想要挣更多的军功,但却冒着违背军令的危险。

大阿哥胤褆拿着密旨,认真地看着,眉头也一直没有松过,但看到最后的时候,他就忍不住笑了起来,高兴地对五阿哥说道:“胤祺,我们哥俩这次不会有事了。皇阿玛说,他已经令四川将军,带清兵增援我们,现在不会追究我们违反军令,自作主张之事,一切等我们回朝再说,还让我们万事小心。”

“真的吗?”胤祺也欣喜地确认道,拿过密旨,自己看了起来,“那这次咱们很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对吧。”

“嗯。”胤褆点点头,这次这么容易过关,肯定是很多人给他们说好话。而他们两个是皇阿哥,臣子们不敢过于干涉这件事,那么就只可能是他们的那群兄弟,一齐给他们俩个说了好话,看来回京要好好谢谢兄弟们了。太子,这其中也肯定有他的功劳,他既然不担心自己挣了军功,在朝中威胁到他,反而给自己拉了一把手,算了,以后自己也投个桃报一下李吧。

“太好了。增援军什么时候到?我们现在要好好部署一下,这次一定要把这群葛尔丹余孽全部给灭掉!”五阿哥兴致大好,精神奕奕地说道。

“增援的军队大概明天就到。这次咱们一定能成功!”胤褆信心满满地说道。

第二天,驻扎在藏区的清军,在皇子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带领下,对葛尔丹余孽驻扎的寨子进行了突击,在神兵营先进的火器冲击下,很快就突破了余孽部队的第一道防线。清军增援部队也赶到,很快就占了寨子。

葛尔丹余孽仓皇而逃,一路越过西藏,进入了尼泊尔境内。大阿哥下令全军继续追击,五阿哥和增援部队的将领萨拉都有些犹豫。

“五弟,这次我们夸下海口告诉皇阿玛,要讲葛尔丹余孽全部铲除,可是现在他们往西逃去,我一定要追过去。五弟,你先回朝,替大哥向皇阿玛禀明这事,大哥一人带兵追去就行。”

“大哥,你当五弟是什么人。在西藏的时候,我们的士兵许多就不适应这高地的气候,过了西藏,那边是藏人说的尼泊尔,印度,我们也不知道到了那边会发生什么事,弟弟是劝你三思啊。”五阿哥说道。

“五弟,大哥心意已决。你知道大哥最羡慕的是谁吗?是大阿珲,大阿珲想我们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在海外敢打敢拼,那时候他也什么都不清楚,但是菲律宾现在已经是我们大清的了,马六甲海峡那连着的小岛,也纷纷向我们大清效忠,加入中华名族。同样是热血男儿,我虽然没有大阿珲的本身,却也想像大阿珲那么活着,所以大哥才会想要去立军功,守卫大清。这次葛尔丹军又在我眼皮底下溜走,我如何甘心。”胤褆满是激情地说道。

“既然大哥你这么说,那弟弟也跟大哥一起过去!”五阿哥坚定地说道。

“好兄弟!”大阿哥激动地拍着五阿哥的肩膀说道,“我们一定能够把葛尔丹余孽全部干掉!”

“嗯,一定!”五阿哥重重地点点头。

萨拉副将看看大阿哥,又看看五阿哥,这中间根本轮不到他来劝话,见两位阿哥都已经立下决心,只能跟着说道:“末将领命。”

大阿哥胤褆,五阿哥胤祺做下决定,写了给京城里康熙的折子后,就带着大军直接越过西藏,往西进军。

惠妃哭诉

大阿哥和五阿哥传给康熙的奏折,传到宫中康熙手里已经过去了几天。康熙拿着折子,压着心底的火气上完朝,回到上书房,才狠狠地把折子扔到地上。

跟着康熙过来的太子,上书房行走的大臣们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出,等着康熙发泄心中的愤怒。明珠尤其冷汗淋漓,这次大阿哥和五阿哥擅作主张,居然在没有弄清西藏西边的情况,就带兵进入尼泊尔,实在是行军的大忌,这一次想要轻易了结此事,恐怕难了,再加上与费扬古将军在出征葛尔丹军后私自与五阿哥带兵追击葛尔丹余孽的事一起算,大阿哥恐怕这次难了!

康熙看着一个个心惊胆颤的大臣,和皱着眉头的太子,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怒气说道:“这次大阿哥和五阿哥私离大清边境,虽为追击葛尔丹余部,但违反了国法,罪不容恕。念在他们在这次出征,立了军功,但过不抵功,爵位各降一级,让他们立即回朝!明日传诏过去。”

“皇阿玛,万万不可!”太子一听康熙的话,赶忙跪下去说道。“大阿哥和五阿哥现在已经离了大清国界,若这时皇阿玛再明诏过去,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军队肯定会军心不稳,离了大清的保护,那他们进入西边就有如羊入虎口,有去无回!请皇阿玛三思!”

康熙冷脸看着太子,等他说完,眼睛又瞥过其他大臣,才哼了一声对太子说道:“这时你倒会说好话,胤褆和胤祺在追击葛尔丹余孽的时候,胤礽你就是这么说,瞧瞧,现在他们又更加胆大妄为,你还好意思再说这话!都是混账东西!“

胤礽听到皇阿玛这么说,赶紧请罪道:“是儿臣思虑不慎,请皇阿玛降罪!大阿哥和五阿哥今日会如此行事,儿臣也有一份责任,甘愿受罚!“

有了康熙和太子这番表现,大臣们见太子主动领罚,也都纷纷跪着认罚,当初皇上不追究大阿哥和五阿哥违背军令的事,他们也凑合了一脚,现在犯了更大的事,若他们在要皇上狠罚大阿哥和五阿哥那是自打耳光,太子都主动要认罚,他们也不能舔着脸说这不关他们的事。

康熙看着火候差不多了才说道:“你们现在认罚有什么用!现在你们就给朕商量出一个章程来,大阿哥和五阿哥这事,该如何处置!”

几个大臣们听到康熙的话,心里都苦着呢,索额图则还带着点气愤,皇上原来是想让他们给台阶下,好能轻罚大阿哥和五阿哥。若非如此,又何必让他们来商量如何处置大阿哥和五阿哥,就怕到时候皇上给大阿哥和五阿哥的处罚过于轻,担心他们这些大臣反对,现在才和太子父子二人合演一场戏,好让他们跟着认错。既然他们一认错,若大阿哥和五阿哥罚得太重,那他们也必定遭殃,现在他们也只能希望能商量出一个最能堵住悠悠之口,又让人信服的处罚。

几个大臣们都是老油条,既然能略知康熙的这心思,自然不敢违背,唯唯诺诺说了几个法子,最后才决定,大阿哥和五阿哥的爵位是要降的,但是得等他们回来再说,大阿哥和五阿哥班师回朝之事还得等等,现在他们已经在尼泊尔境内,若强诏过去,恐怕对行军不好。

康熙脸色深沉,听着马齐等人说的话,等他们个个脑门冒了汗,才点头,让他们都退下去,太子留下来。

“刚刚委屈你了,胤礽。”康熙在大臣们走后,看着太子才叹了一口气说道。

太子听到康熙这么说,赶紧说道:“皇阿玛,儿臣没有受委屈。本来大哥和五弟这事,儿臣也有责任。”

“这不怪你,是你的那些兄弟们都长大了,都有自己的心思。”康熙看着太子说道。“皇阿玛这次不想重罚胤褆和胤祺,你能明白很好,但这次他们若回朝,朕绝不姑息!”

“皇阿玛,大哥性子执着。当初他和五弟带兵追击葛尔丹余孽的时候,曾说过要全灭葛尔丹余孽,但这次又让他们逃到尼泊尔境内,他肯定不会放弃,毕竟这是他当初对皇阿玛的承诺。所以儿臣认为他们虽有过,但并不应重罚。”太子说道。

“朕知道。先看看事态发展再说。”康熙想想说道。“陪朕一起去看看你皇额娘吧。”

“是,皇阿玛。”太子应道。

康熙带着太子到坤宁宫的时候,皇后娘娘殿外正在画图,很认真地拿着一根炭笔在那里描画线条,连康熙来了也没发现。

“皇后,你在画什么?”康熙见皇后这么认真,挥退要传报的宫女,自己走了过去。

皇后娘娘一抬头,就看到康熙的脸,吓了一跳,炭笔差点掉到地上。又看到太子跟在康熙的后边,才笑着说道:“你们怎么有空过来坤宁宫,现在已经下朝了吗?”

“皇额娘吉祥。”太子给皇后娘娘行了一个礼,才说道:“已经下朝一会了。皇额娘在画什么?”

“。皇额娘闲来无事乱画。”皇后娘娘见他们父子俩问道,赶忙把图给撕掉。

“有什么不能看的吗?”康熙见皇后那个样子,还真有些好奇,不过皇后已经撕了也没办法。

皇后娘娘见康熙没抢,才放下心,三下五除二把图撕得更碎,他的字上不了台面,画画也上不了台面,除了Q版的人物画能画一些,其他的都是让人看着就会取笑。

“今天你们都没事吗?先进正殿坐吧。”皇后娘娘起身,让康熙和他一起进正殿。

“怎么我看你们的脸色不是很好,有什么大事吗?”皇后娘娘到了正殿才问道康熙,这父子俩见到他虽然笑着,但眼底的忧虑他还是能看出一二。

太子听到皇后娘娘的问话,看了一眼康熙,见康熙点头后,才告诉皇后娘娘:“皇额娘,大阿哥和五阿哥追击葛尔丹余孽进入了尼泊尔境内。”

“什么?”皇后娘娘不敢置信地看着太子,“你没说笑吗?”

“皇额娘,儿子怎么会拿这种事说笑!”太子说道,“这是真的。皇阿玛今天才收到他们传回京的折子,这时他们已经进入尼泊尔了。”

皇后娘娘看向康熙,康熙也点点头。

忽然,皇后娘娘一拍手掌,“太好了。”

康熙和太子一齐疑惑地看着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赶紧收敛了一下自己的脸部表情,认真的说道:“皇上,你知道越过西藏,那边不仅有尼泊尔,还有印度。我妹妹行商的时候到过印度,告诉我,印度现在国土有大半被绕过好望角来殖民的英国人给占领了。人家英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东方,抢人家宝石黄金,我们离人家印度这么近,没道理不帮他们驱逐英国人,外加捞一点好处啊。”

“皇后,你怎么又打这种主意,承祜现在远在海外,我们事事无法及时得知,现在胤褆和胤祺也绕过国境,去了别国,朕如何能放心。”

皇后娘娘想想也是,他现在总会想让自己国家富强起来,想和欧洲人抢夺资源,在百年之后大清是延续是灭亡,他不得而知,只要能让国家不再遭受他国侵华的惨剧就行。但是却忽略了去远征的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他们在外打仗,以战养战,还能从外边运着一船船,一车车好东西回大清,但是他们的安全,也无法不让人担忧。

“是我想得不周到。”皇后娘娘低着头说道。

康熙一看皇后这个样子又不忍心了,安慰说道:“朕知道你的心思,没有怪你的意思。皇子们长大,总是想要自己闯一番事业,朕会觉得欣慰,但朕不仅是一个皇帝,朕还是一个阿玛。”

康熙说完,抬头见太子还在这里,又觉得自己说这番话有些不适合,摆摆手就把太子给挥退下去。

“玄烨,我也没有恶意。你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抢钱,虽然很野蛮很俗气,但听过我妹妹说那群英国人在那边作威作福,印度南部富庶,已经不知被抢了多少东西,而印度现在的莫奈儿王朝也残暴不堪,我才觉得有机可乘而已。”皇后见太子走后,才说道。

“没想到你对外边还真了解,你妹妹还真行,做生意做到那边去。”康熙说道,“一国人领一国事,若胤褆和胤祺真起了心思,那朕也只能逐他们出大清。”

“玄烨,你为何?”皇后娘娘听到康熙说这话的时候大惊。

康熙看着皇后笑,“有一个承祜,再有一个胤褆,胤祺,朕也不会惊讶。逐他们出大清,才能更名正言顺,朕并没有说不会帮他们。”

皇后娘娘听了康熙这话,才真的明白康熙的狡猾心思。

皇后娘娘和康熙俩人正闲聊说着话,宫女就传报钟粹宫的惠妃娘娘和延禧宫的宜妃娘娘求见皇上和皇后娘娘。

康熙一听到,看到皇后面无表情,就不禁眼皮跳了两下,说道:“让她们进来。”

惠妃和宜妃刚刚知道大阿哥和五阿哥俩人追击葛尔丹余孽追出了国境,听到的时候,常住深宫的俩个女人都吓了一大跳,先不说大阿哥和五阿哥这行为会触怒康熙,这一去,不在国境,要是出了什么事,连圣上都鞭长莫及。

本来俩人想到乾清宫哭诉给儿子们求情,到了乾清宫才知道圣上来了坤宁宫,宜妃和惠妃俩人又赶忙跑到坤宁宫。

宜妃和惠妃进到坤宁宫正殿,看到皇上和皇后娘娘坐在上首,赶忙给二人见礼。

惠妃刚想开口,就被皇后娘娘给阻止了,“惠妃,钟粹宫出了什么事吗?你这么急匆匆,皇上外朝日理万机,也不怕冲撞了皇上!”

皇后娘娘把外朝二字咬得格外重,惠妃一听,当下打了一个激灵,她刚得知胤褆的事,心焦来不及细想就想要找皇上哭诉,现在被皇后娘娘一点醒,她才知道差点犯了大忌,后宫不得干政!

宜妃见惠妃没说话,赶紧想要开口,却被惠妃扯了扯袖子,才住了口。

惠妃理理自己的思绪,冷静了一下赶忙接着皇后娘娘的话:“皇后娘娘说的是。是臣妾的错,差一点就冲撞了皇上。臣妾刚刚这么急,是因为大阿哥的嫡福晋给大阿哥生了一个嫡子,臣妾心里高兴,才急匆匆过来,想和皇后娘娘商量一些事。”

皇后娘娘点头道:“大阿哥府上有了喜事,这是好事,妹妹这么高兴,本宫明白。皇上也很高兴,是吧,皇上。”

康熙听到皇后的话,点点头。“已经按例让内务府赏下去没有?”

“回万岁爷,已经赏过了。”惠妃恭敬地回到。

康熙又把目光投向宜妃,宜妃被惠妃刚刚那么一阻止,向来心思灵透的她马上明白,现在不能说胤祺的事,也赶忙开口道:“臣妾是想来为小九讨一个恩旨,他府上还差一个侧福晋,臣妾想和皇后娘娘商量一下,看今年能不能指婚。”

“,原来是这事。”皇后娘娘点点头,说道:“这些都不是大事。你们不用担心,回去后本宫自会派人给你们传话。”

“谢万岁爷,谢皇后娘娘。”惠妃和宜妃对视了一眼,忙应道,皇后娘娘这是在赶人,不过也间接表明会给她们一个答案,看来皇后知道她们想来为胤褆和胤祺的事向万岁爷求情。

惠妃和宜妃从坤宁宫出来,宜妃不解地问道:“惠妃姐姐刚刚为什么不提大阿哥和胤祺的事情?”

“妹妹,咱们刚刚差点就犯了大忌。要不是皇后娘娘提醒,我们到时候就是拿胤褆和胤祺的事干政,触怒皇上!这事我们先回自己等等消息,冷静一下再想法子吧。”

宜妃被惠妃这么一说,也吓了一大跳,轻拍胸口,好险。

“皇后,你又何必提醒她们呢?”康熙见皇后在惠妃和宜妃走后不语,问道。

皇后娘娘看着康熙,气着用手就捏上康熙的脸皮,也不敢太用力,但也能发泄发泄,纯粹是因为心中郁闷。

康熙把皇后的手从自己脸上弄下来后,才听到皇后说道:“就像你说的,你既是皇帝,也是一个阿玛。她们也既是一个妃子,也是一个母亲。我没有多余的善良,现在后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样最好。”

康熙听到皇后的话,握住皇后的手,缓缓才说道:“皇后,朕谢谢你

选秀的事

大阿哥和五阿哥的事压下去不到两天,前期已经准备好的选秀就如火如荼的展开。这一次是康熙三十六年,大选,与以往的大选一样,受满朝重视。

可是就在选秀要开始的前一天,康熙就在上书房,对几个重要的大臣和三个御史,一个礼部尚书,发话从这次选秀开始,后宫除了宫女,不必再进人。康熙这话一出,在场的臣子全部都被唬住了,圣上正值壮年,却明言说了这样的话,这次且不说选秀中有多少秀女打着入宫侍奉皇上的主意,但是圣上不再需要新人,这就犯了皇室多子多女的大忌,没新人,圣上怎么能不停的开支散叶呢?

这下在场的全部大臣,纷纷劝圣上三思,尤其是礼部尚书,这次和御史同个鼻孔出气,礼部向来管这类事情,得知皇上断了纳妃的念头,差一点没在堂上当场撞柱明志。

“皇上,您正值壮年,为何要不让秀女再入宫?”索额图见堂上诸位大臣都有些激动,年轻美女谁不爱,圣上忽然生出这样一个念头,万一是一时玩笑,而他们把这话当真,那不是犯了大错。

康熙看着上书房的众臣,各色面孔都有,心底不由地暗哼,却没显露在脸上,“朕只是告诉你们,你们按朕说得去做就好。”

“皇上,万万不可。历年选秀,都是首先由圣上过目,留下入宫的秀女,剩下才开始为皇子和各官员指婚。若皇上免了秀女入宫,这不是越过了皇上吗?这可是大不敬!”一个御史赶紧出列跪着劝道。

“皇上,普天家庭一向都求多子多福,皇上还值壮年,这后宫没有新人,又如何为皇家延续更多皇家血脉。”唯一一个礼部尚书梗着脖子,红着老脸跪出列,说道,他已经说得这么明白,难道圣上还不懂吗?皇上选秀女,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功夫,让大清子民都以皇室为榜样,努力开枝散叶,为大清贡献更多人才。

康熙被这个礼部尚书一说,气得差点没拿砚台往那个大臣身上扔。他做出这个决定,绝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考虑了很久,他现在已经四十四岁,儿子女儿加起来二十几个,孙子辈现在也有三十多个,还不够多吗,还不能堵住这些大臣的口吗?“朕没有要废除选秀制度,朕的后宫已满,也不需要更多的新人,朕既然说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你们只要商量出章程,让这件事变得名正言顺就行,其他的不用你们多说一句。”

皇帝向来都是独断乾坤,尤其是向康熙这样一个掌权几十年的皇帝,更是不会因为任何人轻易改变自己的主意。这件事根本没有触及国之根本,这些大臣也没有什么理由要拼死来阻止,所以康熙很放心,直接就做了决定。

大臣们见康熙都已经这么说,只好苦着脸,“喳。”

皇上跟他们说这事,根本就不是让他们商量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给机会让他们改变皇上的主意,完全就没有争的机会,和必要。

康熙见他们应声后,才满意地让礼部尚书和那两个御史退下去。回头和上书房的诸位大臣商量大阿哥和五阿哥出兵在外的事情,这才是今天的正事。

皇后在坤宁宫,得知康熙下了这个决定,时间都已经到了晚上。那时他寝殿,趴在床上,正在看着秀女的名单,心里在郁闷不知道这次后宫又要进多少人。结果康熙来后,才告诉他,这次主要是为了皇子和其他官家子弟指婚,后宫不会进人。

“你就不怕被御史臭骂?”皇后听到康熙的话,心情大好,但也不忘问康熙这么做的后果。

“他们还是要脑袋的。”康熙见皇后这么高兴,也笑着说道,“朕都已经让难题抛给他们了,他们要是商量不出让朕满意的章程,要急的可是他们。”

“你果然狡猾。”皇后娘娘想到那群御史知道这件事后的样子,也不禁拍手笑道,尔后又有些担心:“这件事影响不大吧?”

“朕不会乱来,放心吧。后宫不进人,朕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也没几年好活了,还要那么多新人干什么?”康熙摸着皇后的脑袋说道,“咱们都要慢慢老了,为什么还要继续找那么多烦心事,这不是为你好吗?”

皇后娘娘靠着康熙的大手,蹭蹭脑袋,才说道:“我们都会长命百岁,现在说这些丧气话干什么?”

“嗯,你说得对。胤礽现在已经长大,等朕把身上的担子一挑,就带你一起出宫。”康熙抱着皇后,忽然说道。

皇后娘娘诧异地看着康熙,“你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念头?这么多的事情能说放下就放下吗?”

“朕明白现在还不宜退位,承祜在海外,胤祚在吕宋,胤褆和胤祺也在别国,若朕这时候退位,对他们的影响太大,所以朕要好好部署。”康熙安抚皇后道。

“那其他宫的那些女人呢?”皇后忽然落寞地说道,“她们怎么说都服侍了你这么多年,我们这么一走,她们…”

康熙捂住皇后的嘴,不让她说下去,“皇后,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公平。朕只有一个,既然给了你,就不会想要其他女人。她们这辈子进了宫,以后也是养在宫中,有儿子的也有依靠,朕的心是狠,因为朕不会有过多的感情,唯一的都给了你,你也不需要除了朕,还装着其他女人。”

皇后娘娘听到康熙的话,只好点点头,又说道:“玄烨啊,我心里除了你,其实还有几个人。“

康熙一听,黑了脸,“还有谁?”

“还有儿子们,还有我妹妹,还有桂嬷嬷…唔…”皇后娘娘一一数起来,很快就被康熙封住了嘴。俩人滚到一块。

翌日,皇后娘娘又腰酸腿疼地爬起床,心里怨念康熙太会折腾,他今天还要去给太后请安呢。皇后娘娘洗漱好,用完早膳,才来到正殿,请安的妃嫔已经早早到了坤宁宫。

皇后娘娘坐在上位,看着请安的诸位妃嫔,不想应付,就草草结束,带她们到慈仁宫去给太后请安。

太后这些年也慢慢老了,但身子还很硬朗。今天见过皇后和众位妃嫔,却没有很快打发她们回去。

“今个儿,哀家想和你们说说今年秀女的事情。皇上虽然说后宫不进秀女,但若这次选秀真的这么做,皇后,你和主事这次选秀的佟贵妃等人,就是在打皇家的脸面,让天下人觉得不是皇上不要秀女,而是你们容不下新人。”太后忽然说道。

皇后娘娘听到太后把这帽子扣下来,知道太后也是反对康熙这个决定,但知道改变不了,只好向她们施压,希望她们在选秀的时候能婉转地改变康熙的旨意。

佟贵妃听到太后提到她,看着为首的皇后娘娘,选择沉默。这次皇上不进新人,以后也不会进,她们这些宫里的旧人知道这事除了高兴还能怎么样?阻止皇上?那根本就是拿自己的前途在博,她可还有一个女儿要照顾,四阿哥现在也当了差,要她操心的不多,日子这么过着就好,揽那么多烦心事自己找麻烦不是?

“太后,本宫知道皇上这个旨意有些难做,但毕竟圣意难为,既然皇上这么说,本宫会按皇上的旨意去做,不会因为私誉违背皇上。”皇后娘娘说道,他现在必须和康熙站在一条道上。

“皇后!”太后喊道,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皇后的话。她虽然在后宫不理事,但皇上这一行为会影响皇室未来的血脉,她无论如何都要给予反应,这反应包括反对康熙的决定。

“太后为大清的一片心本宫明白,但本宫若违背圣意,本宫也担不下这个责任。”皇后娘娘继续说道,“太后,咱们需要再一次问问皇上的心思,瞒着皇上行事,这是欺君。”

太后听到皇后的话,挥挥袖子,无可奈何,“这事哀家会再问问皇上的意思。 ”

“这次需要指婚的名单出来了没有?”太后又问道。

皇后娘娘昨晚已经把需要指婚的贵族子弟的名单整理出来,备了份,一份给康熙,一份自己留着,现在还要拿给太后过目。这种事虽然内务府也会去办,但排名有先后,内务府呈上名单后,皇后娘娘还要再整理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太后让宫女接过皇后递上的名单,很仔细的看了一遍,她看不大懂汉字,让心腹给她一一念过,忽然太后想到:“皇后,怎么小十一今年还不指婚?”

皇后娘娘听到太后问这个,心虚讪笑道:“太后,本宫实在拿胤禧没办法,他死活不要,还请太后把他拎到跟前好好教导几番。”

“他今年都十七了,你看和他同岁的老十都已经有两个娃了,怎么还不急,明个儿,哀家一定要好好教导他一番。皇家子弟,为皇室开枝散叶乃是头等大事,他怎么能如此行事?”太后说道。

“是,太后说得对。”皇后娘娘赶忙附和道。怪不得清朝有不杀皇子的惯例,就是把皇子圈起来,让他们发挥最后的余热,拼命给皇室生孩子,都是一惯以来就有的思想。

“好了,你们都退下去吧,好好为明天的选秀做准备。”

“是,太后。”皇后等人应道,一一退出慈仁宫。

皇后娘娘回到坤宁宫,刚想歇口气,就听到有宫女来报,太子求见。皇后娘娘一听,赶紧就让人把二儿子带进来。

“你说什么?你大阿珲来信了?”皇后娘娘听到太子说承祜这大半年寄回的信今天刚到,赶忙激动的问道,“信里写了什么?”

“皇额娘,大阿珲想让儿子跟他一起在北美洲打拼。”太子忽然说道。

“什么?承祜寄信的时候,到现在已经过去大半年,他那边的形势不知道怎么样了,你皇阿玛知道后怎么说?”皇后娘娘听后吃惊的问道。

“皇阿玛不肯。”太子说道,“但儿子想去。”

太子说完忽然跪在皇后面前,“皇额娘,大阿珲一个人在那边打拼,儿子作为他弟弟,他现在需要我,所以儿子想去。”

“那你就不想想你皇阿玛也需要你?”皇后娘娘看着太子说道,“且不说承祜那边现在怎么样,若你现在要从储君位置退下,满朝大臣,你想让你皇阿玛怎么说,他辛辛苦苦教养你这么多年,你突然抛下你的位子,赶去北美,他该如何?还有你若去北美,你在京城的家眷怎么办,皇额娘还在大清,你也能拍拍屁股就走人?”

“皇额娘,保成知道这次任性了。 但儿子这次真的下定了决心。儿子两岁的时候当了太子,如今已经二十四岁,却依旧一事无成,儿子不想在太子这个位子上蹉跎岁月,想和大阿珲一起在北美闯荡。”

“你!”皇后娘娘被太子这么一说,气得眼眶都红起来,你可知你皇阿玛就要为让位给你准备,你这么做他该如何自处,皇后娘娘忍住没把这话说出口,舒了一口气,才说道, “保成,你已经决定如此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