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绩能上清华了!赶快把你们家老黄和黄杰叫出来吧!”学校知道黄杰一家为了躲避记者用的伎俩,当然明白这会黄宝顺和黄杰肯定藏起来了。

“哎,好!快进屋、快进屋!我去招呼来黄和黄杰他们!”李冬梅高兴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正文第三十九章双喜临门

更新时间:2010-1-170:18:19本章字数:3896

别看黄杰的分数是没有问题了,但是能不能上交大少年班还不一定,特别是他要读的是免预科。

读交大少年班必须要从预科读起这是惯例,主要是因为少年班的孩子年龄太小,而且少年班主要的目的是对智力超群的孩子进行系统连续教育,力求他们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是把这些交大少年班的学生用高考的分数来衡量,他们并不一定能比得过其他的学生,甚至许多人连大专的录取分数线都达不到,但是这些人很可能某个单科的成绩非常好,那么在读预科的时候,学校除了巩固和提高他其它科目成绩的同时,尽量引导他往这个单科上发展。这样两年的预科读出来以后,这个学生就会被安排到他最擅长的专业进行更系统的学习,直至他拿到硕士学位。在这期间预科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这些孩子的独立和自我学习习惯。毕竟少年班的学生年级都小,很多人平时在家里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根本没有独立生活和学习的习惯,而且这么大的孩子正是最爱玩的年龄,如果在预科班的时候老师发现独立甚或能力实在太低或者实在难以管教,那么很可能会将这个孩子退回去,放在家里让父母管教好了再说。话句话说,能考进少年班并不等于真正就上了大学,两年的预科等于说是考察期,只有经过了考察期的孩子才能真正算是大学生。

黄杰的成绩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因为他年龄小,只能读少年班。现在他申请免预科,也就是说他觉得直接有能力独立生活和学习,要直接取得学籍进入大学学习。大学不是幼儿园,对于像黄杰这么大的孩子,不是你说直接有能力就有能力的,要是给了你资格和学籍,但是后来又发现你根本就不能独立照顾自己和参加学习,让你退学你又不干,学校就麻烦了,总不能整天安排一个老师保姆一样的侍候着你吧?所以对黄杰这样要求免预科的学生,少年班的录取要求要比普通少年班学生严格得多。也就是必须经过学校一段时间的考察,只有在确定你可以正常独立的完成大学学业以后,学校才会考虑录取。

所有报考少年班的考生的试卷都不是按照正常改卷方式改卷的,他们每考完一科以后时间就会在当地考试部门的监督下将试卷当场封存,然后邮寄到所报考学校由学校负责改卷,自然的,他们的成绩也不会出现在高考的分数榜上,学院会根据他们的成绩决定是否录取这名学生进入本学院的少年班学习。

单独改卷的速度当然很快,正常情况下,高考结束十天左右,黄杰就会接到学校的通知是不是要到学院进行面试。如果面试没有问题,那么他很快就会接到录取通知书。如果是按正常程序需要经过两年预科班的学生这个时候就可以先回家过一个暑假了,但是像黄杰这样要求免预科的学生将很快被要求进入一个适应期,在这个适应期内,学校会安排老师对要求免预科的学生进行考察,看看这个人到底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要是行了当然没有话说,要是不行,那么你可以选择按正常程序读预科,也可以选择先退学。

黄杰高考的分数一估出来,尽管不是很准确,但是毕竟他的分数是没有办法查询的,所以只要大概就行了。就凭这大概的分数,仪阳市一中的老师就非常清楚,这一回,他们学校是出名了,黄杰接到面试通知不过是时间的事,而且凭他平时的能力,谁也不认为黄杰会不能通过交大的考察。就凭这个,已经足以让一直关注着黄杰的老师们好好的庆祝一番了。不管怎么说,这可是一个绝好的提升仪阳市一中名气的机会。

高考结束的当天晚上,仪阳市一中的校长等几个人甚至已经开始商量着怎么样利用黄杰被交大少年班录取的这个机会大肆宣传一下仪阳市一中的教育水平问题。

虽说事情的结果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了,但是黄宝顺在等面试通知的这几天还是感觉到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不但写不成文件,连到党校上课都魂不守舍的,讲出来的东西很是让在市委党校学习的各县干部感觉到莫名其妙。黄宝顺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连着几趟课都跟别人换了课。

能来市委党项上课的人要么是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要么就是仪阳市各部门的领导,大家的时间安排都比较紧张,结果黄宝顺连续跟别人换了几次课以后,实在找不到人替他上课了,这天上午,他只好强打着精神跑到了市委党校,这一天他有一节《马克思理论》的课。

“小吴,一会我去党校上课,你就呆在我的办公室里写东西,帮我留意一下电话和挂号信什么的。要是有人找我,帮我转到市委党校去,千万别离开。”黄宝顺临出门前反复交代办公室的小吴。

“黄主任,您就放心吧!我们都知道你这几天在等着你儿子面试的消息。我保证!在你没有回来以前,我连厕所都不会去,一有电话或挂号信我马上就帮你转到党校那边去!”小吴笑着说。黄杰考交代少年班的事政策研究室的人都知道,谁都明白黄宝顺这几天都在等这个通知。

“帮我盯住了,要是我儿子的通知来了,我请大家吃饭!”黄宝顺连诱之以利的手段都用出来了,生怕耽误了黄杰的通知。

“主任,你就放心吧,再不去,那边上课的时间就耽误了!”小吴用手一点手腕上的手表了,提醒着黄宝顺道。

黄宝顺一看时间,还真是的,要是再不去就真的来不及了,这才匆匆忙忙的赶往党校。

等黄宝顺赶到党校的时候,学员们都已经等在教室里了。

“对不起、对不起,我有点事耽误大家了,咱们现在就开始上课。”虽说坐在地下的人级别都比黄宝顺低,但是黄宝顺现在毕竟是老师的身份,耽误了总是不好。

下面县里面的学员并不知道黄杰的事,对黄宝顺的迟到都挺意外的。按理来说,到党校上课是一件大事,即便是市领导也不会迟到。再说黄宝顺作为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主任,本来课时安排的就比较多,当时他已经连续调了几节课了,这次来了还迟到,看来还真有什么事。

这些来学习的人都是下面县里面的干部,对政策方面的事是很敏感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主任出这样的意外,是不是市里面还是政策上有什么大的动作?

黄宝顺在台上照本宣科的时候,下面的学员小声的议论着,大家纷纷猜测,会不会是出了什么问题?

黄宝顺其实也知道真正听课的没几个人,至于他们说什么就不关他的事了。其实市委党校这样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混张证书的事,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关键还是靠大家平时工作中摸索和领会。

“主任!交大少年班给你儿子的面试通知书来了!”黄宝顺讲了差不多办小时的样子,小吴急匆匆的冲到教室门口,摇晃着手上的一封挂号信声音挺大的说。

“真的?电话通知来了么?”黄宝顺P股上像装了弹簧似地,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冲到门口,一边问道。

“还没有,接到挂号信以后我就出来了,张姐在帮着守电话!”小吴一脸的汗水,看来赶得挺急的。

黄宝顺一把接过挂号信,小心的撕开封口,抽出内容物一看。果然,一纸盖着交大公章的面试通知书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呵、呵、呵,太好了!”黄宝顺高兴得有点忘乎所以的说。

“各位,我儿子考上交大少年班了,已经来通知让他去面试了!”黄宝顺挥舞着手中的信笺告诉了他的学生们。高兴得什么样子似地。

“黄主任,您儿子多大了!”底下的学员一听是这个事,顿时明白黄宝顺今天为什么这么失态了。上少年班可跟上普通大学是两码事,全国一共才几个名额?这可不是一般的人能考上的。

“我们黄主任的儿子今年还不到13岁,绝对的神童!”小吴在一边高兴的嚷嚷着,仿佛是他自己考上了一样。

“怪不得哪!黄主任,这你可要请客啊!好容易出来这么一个神童,估计怎么仪阳市也就这么一个吧?”学员们也都没有什么心思上课了,吵吵嚷嚷的说。怎么说这些人都是为人父母,谁不知道考上交大少年班意味着什么?羡慕之余,当然不放过让黄宝顺请客的机会。

“放心、放心,一定请、一定请!”黄宝顺一边说一边往门外走,他想赶快回家通知家里人。

黄宝顺走出了门口以后才发觉有点不对劲的地方,自己现在可还在上课呢,于是连忙把头又伸进了教室:“对不起大家,我得赶快回家一趟,大家自习好了!”

一片善意的笑声中,黄宝顺开着车离开了党校。

“冬梅!黄杰!,面试通知书来了!”黄宝顺一进门就大声的招呼着。

“知道了,黄杰和王楠、王琪他们在楼上聊天呢!”李冬梅穿着围裙走出厨房小声说道。

“哦?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黄宝顺一听家里人比他还先知道这个消息,感觉到有点莫名其妙的。

“刚才家里就接到电话通知了,还用你说。”黄杰跟王琪和王楠从留上走了下来,一边说到。

“怎么电话通知打到家里来了?我记得明明留的是我们单位的电话。”黄宝顺有点莫名其妙的说,他一直惦记着想先知道这个事,印象中留的是单位的电话。

“电话是你们办公室的张姐转过来的,他们都吵吵着让咱们请吃饭呢!”李冬梅在一边笑着说。

“当然要请!正好,王琪、王楠你们也来了,咱们好好吃一顿!”黄宝顺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

“当然要请客了,你还不知道吧,咱们在山西的那个煤矿现在别人已经出到2000万了!我们就是赶过来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的!”王楠乐呵呵的说道。

“2000万?”黄宝顺的眼睛都瞪大了?当年不过是花了600万买过来的东西,不过两年时间,转眼就涨到两千万了。

“那是!要不怎么说你儿子是神童呢?听说股价马上就会出台政策,全面开放煤炭市场,这价格当然一下子就升上来了。”王琪帮着解释着。

“我们本来是想跟黄杰上商量一下,到底是等政策出台了以后把煤矿卖掉还是自己干,没想到一来就赶上黄杰考上少年班的好消息,这可真是双喜临门,怎么说都得好好请个客了!”王楠接上了王琪的话。

“那是,这事还的赶快安排,黄杰过两天就得赶到交大面试,再不安排就来不及了。”黄宝顺也急了,坐下就拿起了电话。

“喂,西苑酒店么?我找一下路经理。”

一个星期后,仪阳市一中的大门口挂出了一道横幅,“热烈庆祝我校黄杰同学被交大少年班录取”。这条横幅一直到开学以后才被撤下来。

正文第四十章黄杰的决定

更新时间:2010-1-1910:02:06本章字数:2187

1990年对黄家来说的确是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黄杰因为成绩优异且自理能力强被交大少年班免预科录取。黄家与王家兄妹在山西的煤矿被他们趁着国家全面开放煤炭市场价格的机会卖了一个好价钱。年底的时候,上海证券交易税正式启动,黄杰原来购买的几只股票正式上市,市值翻了好几番,再加上黄杰又把卖煤矿得的钱全都投入了股市。黄家也一下子变成了资产近亿元的“大户”。怎么说都有点财大气粗感觉的黄宝顺在黄杰的唆使下一口气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地购买了近千万的地产,统统盖成了别墅,搞得李冬梅还提心吊胆的说黄宝顺他们父子两个想当“地主老财”。

其实黄杰接到交大面试通知的当天就跟王家兄妹俩商量过,毕竟大家对煤炭行业的运作都不是很熟悉,再说搞煤矿的风险比较大,不管是黄家还是王家都不愿意守着煤矿过日子,与其这样,不如趁着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将手里的煤矿出手套现。

王家兄妹正是这个意思,毕竟像他们这样的人,出来做生意本来就有点玩票的性质,挣钱是最关键的,让他们守着一个产业一直干下去本来就有些不合适,怎么说他们还是要回单位上班的。结果两家一商量,都觉得还是把煤矿出手了的好。于是仪阳一行以后,王楠和王琪返回了山西,开始联系下家。

别看当时国家的政策还没有下来,但是有本事搞这么大煤矿的人,各个都是手腕通天的,早早的就已经有了内幕消息。王琪和王楠也不是傻子,两个人放出风去以后就有一下没一下的跟别人叹着,一直等到国家的政策出台以后。结果就是,原来别人给的2000万跟本算不了什么了。黄家和王家的煤矿不但设备先进,而且基本上都是新的,更何况这两年几乎没有开采,储量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抢手货。经过几轮竞价以后,原本在煤炭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用600万买来的煤矿被王楠买出了将近7000万元,整个翻了十几倍。李冬梅的名下一下子有了将近4000万人民币。

生意场上勾心斗角,要不是黄杰连出绝招,王家兄妹俩想挣这么多钱是不可能的。经此一役,王楠和王琪也觉得有些累了,再加上苏联的局势动荡不安,运过去的货连续出了几次事,兄妹两个一商量,干脆撒手不干了,回去上班,等什么时候有机会了再出来。于是两人结束了停薪留职,一个回到了铁道部,一个进了交通部。毕竟朝中有人好做官,两个人虽说年纪不大,资历也比较浅,但是安排得还是不错的,基本上都进了权利部门。

跟黄家的几次合作,加上经黄杰的指点在苏联挣了不少钱,特别是王琪帮黄杰买股票的事情,王家兄妹算是认准了黄杰,只要是黄杰投入的事情,跟着干不但没有什么风险,而且基本上都能利益最大化。

黄杰当然不知道王家兄妹的打算,手里有钱以后,他就盘算着搞一点房子和地什么的等着升值,于是跟黄宝顺商量拿出点钱来到处买一点地建别墅,黄宝顺正不知道该怎么用手里的钱,黄杰这么一说正中下怀。于是找到王琪帮忙,通过关系在西安、上海、北京等地方都买了些地皮盖起了别墅。李冬梅本来是有点怕的,不愿意黄宝顺这么乱花钱。黄宝顺一时半会也没法跟她解释黄杰的那套房地产升值的说法,于是把黄杰拿出来顶缸,说是等将来黄杰毕业了,不管到什么地方去上班,用不着等都能有房子住,再说家里面反正也不缺钱,建几套房子放着,到时候老了还可以到处玩。李冬梅一听说这事关系到黄杰将来的住房问题,顿时也不说什么了,怎么说家里的钱还不都得留给两个孩子?

王琪和王楠一听说黄宝顺到处想买地建别墅,帮忙之余干脆跟着一起干了起来,为了减少麻烦,王楠专门找人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资金并不大,但是在这几个城市圈下几块地是足够了。当然了,公司买下地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黄宝顺一家建别墅。几年以后,王楠回过头来想一想,她的房地产公司之所以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多亏了当年黄宝顺要建别墅的事。正是当时的土地储备让她一下子成了房地产业的大亨。

这一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黄杰当初请王琪帮忙买的几只股票顺利上市,再加上后续资金的投入。顿时,黄家的资产又滚了一个滚,差一点就成了亿万富翁。不过黄杰这会可没有时间管这些了,平时最多电话联系一下,剩下的时间他还得读书上学。

少年班跟普通的学生在管理上有很大的区别。普通学生一般以自我管理为主,平时只要别天天旷课(关键是点名的时候有人帮回答就行),考试的时候别挂科,一般来说生活上的管理并不严。但是少年班在这些方面就要严格得多,平时上课就不用说了,连生活上都有生活老师专门负责,生怕这些孩子出了什么事。毕竟他们比一般的大学生年龄要小得多,再说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本硕连读的,要是成绩不好课就说不过去了。

黄杰原来可没有上过大学,现在有了机会,当然不会放过。别看他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但是要说起学习上的劲头来,绝对可以跟任何一个人比。

时间晃眼就过去了6年,黄杰顺利的完成了学业,拿到了硕士文凭。这个时候,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一个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到时候成一个专家学者。要么等待分配。当然了,对于班上其他人来说,他们更多的选择了第三条路,出国留学。

对于黄杰来说,出国留学对他是没有是么吸引力的,如果说攻读博士学位还差不多,但是读了这么多年的书,黄杰有点读累了,反正他的老师已经明确的告诉了他,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回来接着读博士。有了这个做后盾,黄杰决定,不如出去闯一下,看看外面的世界也不错!

正文第四十一章毕业分配

更新时间:2010-1-1910:02:26本章字数:6712

“你说你,现在年纪又不大,急急忙忙的出来干什么?把博士读出来多好?到时候也不过二十一、二岁。那个时候你要是想当官,怎么着也能混个科级干部。你说你现在,一个硕士学位,不上不下的,你让别人怎么给你安排?你要是说家里老人身体不好了,或者经济困难什么的,你出来工作我没意见。可家里都好好的,啊,你一句话不念了就不念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感受?前一阵子我在香港的时候跟张太太还说起,说是你今年就要读博士了,把那个张太太给羡慕得。这下好了,你不读了,到时候我怎么跟人家说?”六年的时间,李冬梅完成了从一个只知道在家里洗衣做饭的家庭主妇过度到商界女强人的过程。她除了继续跟王楠合作进军房地产业以外,还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美国证券市场。有黄杰的指点,李冬梅如鱼得水一般在商海里游弋着。除了她自己以外,谁也说不清楚她有多少钱,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随时拿出几亿人民币来是不在话下的。这会,这个亿万富翁正摆出一副三娘教子的架势教训着黄杰。

“行了,从孩子回来你就啰嗦个不停,有完没完了?黄杰不是说了么,他们学校已经答应了,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愿意都可以回去接着读博士。不过就是晚两天早两天的事情,看把你给急的?张太太怎么了?他儿子今年都30岁了,好不容易才混了一个不知道什么垃圾大学的博士学位,能跟黄杰比么?我告诉你,下回别跟那些人比这比那的,还显着你了?”黄宝顺到底还是当上了仪阳市的副市长。经过这几年的磨练,他已经对官场上的规矩非常清楚了。黄宝顺家里有钱的事在仪阳市乃至省里面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虽说这些钱来得干干净净的,但是难免平时会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于是黄宝顺一直非常低调,绝对是一个好好先生型的。不过在家里,他还是有绝对权威的。

“我什么时候跟别人比了?跟张太太聊几句也不行么?”给黄宝顺说了几句,李冬梅当时声音就小了下来,小声嘀咕着。

“爸,妈也没说什么,她不是着急么?再说了,香港那班阔太太有几个能赶得上我妈的?她们那些人除了会花老公的钱,要不就凑到一堆家长里短的,别的还会什么?跟我妈比起来可差远了。”黄杰嬉皮笑脸的拍着老妈的马屁,心里暖艳阳的。

“哥,老妈帮你买了一辆桑塔纳,明天就能办好手续了。”黄亚玲在一边激动的说。尽管家里买车已经买了好几辆了,李冬梅的座驾更是奔驰,但是对黄亚玲来说,哥哥的车尽管不怎么样,但是这就意味着等她年龄到了也能有自己的车,当然挺兴奋的。

“这都怪你爸,他自己不要车就算了,我本来想帮你买一辆好一点的美国车,可是你爸爸硬是不让,只好先给你买一辆桑塔纳对付着,要不你把我的奔驰开走算了。”一听黄亚玲说起这事,李冬梅就有点不高兴了,白了一眼黄宝顺说道。

“你懂什么?黄杰刚刚毕业准备参加工作,你一家伙就给他一辆奔驰,到时候别人会怎么看他?要我说,给他买一辆摩托车就不错了,还买什么汽车?下回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你别瞎参合,要注意影响!”黄宝顺不舒服了,本来按李冬梅意思,她是想给黄杰买一辆凯迪拉克的,可是黄宝顺坚决不同意,没让她买,谁知道李冬梅不声不响的就给黄杰买了一辆桑塔纳,这会还想把奔驰给他,这当然要说了。

“我给我儿子买车怎么了?家里的钱都是黄杰挣的,给他买一辆好一点的车有什么不可以?谁规定国家干部不能自己买车了?当初那个破拉达还不知道是谁买的呢?现在说起我来了。再说了,那摩托车是肉包铁,汽车再怎么说也是铁包肉。买一辆好一点的也安全一些不是?”李冬梅本来就觉得亏待了儿子,再给黄宝顺这么一说,声音不知不觉就大了起来。

“你这根本就是胡搅蛮缠,黄杰是国家干部,不注意一点影响怎么行?还奔驰?你问问张市长,看看他敢不敢用?到时候上面看到你用这样的车,就算是你自己买的,你也什么都不用公家的,可是别人会信么?别人会怎么想?到时候人家不会说是你自己买的,只要认准你用就行啦!”黄宝顺不耐烦的敲着桌子说。其实黄宝顺也挺喜欢车的,要不当初他也不会急急忙忙的买拉达了,但是当上了副市长以后,考虑到影响问题,他就把拉达车给卖了,再也没买过车。反正公家有车给他用,买来了也用不上。

李冬梅知道黄宝顺说得没有错,撇了撇嘴没说话。

“你这次回来是怎么考虑的?是打算进市里面机关单位啊还是到下面去啊?”黄宝顺也不愿意跟李冬梅过多的纠缠买车的事,反正买也买来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不如跟黄杰谈一下他的打算。

“我不想进机关,要是那样我还不如先把博士给读下来。一天到晚不是开会就是看文件,多没意思。我想到下面基层去锻炼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干点什么事。要是真干不好了,我就回去读书。”黄杰话是着吗说,但是心理面很希望自己能干出一番事业来。毕竟这是一概人的价值之体现。

“这不行!好不容易回来了,到时候让你爸爸说一下,就留在市里上班不好么?下什么基层?我不同意!”李冬梅一听黄杰想下到下面去,顿时舍不得了。到交大一读就是6年的书,好容易回来了,疼都疼不过来呢?怎么能让他下基层?说都得把孩子留在身边。

“你就少说两句吧!黄杰这么大个人了,有点想法有什么不好?锻炼一下对他没有坏处!这事你不要管了!”黄宝顺真的有点发脾气了。好男儿自在四方,儿子想锻炼一下自己,这当妈的怎么那么不清楚。

“别理你妈,接着说!”黄宝顺的脸黑了下来。

“我是这么想的。”黄杰一看这个架势,也不敢嬉皮笑脸的了,于是正正经经的说道:“像我们这样的人,难得有机会接触社会,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干点事情,去基层呆两年没有什么坏处,反正我年纪不大,就算在下面整出什么问题来,我想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别人还不至于拿我怎么样。再说了,我现在的学历水平要是到下面去应该比较吃香,机会也会多一点。只要我不在经济上或者是生活上出什么问题,别人就算想抓我的小辫子也不好下手,到时候也算有了基层工作的经历,对将来有好处。”

“你这个想法就对了!基层工作是根本,将来你的履历里有了这一条,干什么都方便。基层工作很复杂,稍微不小心,很容易给人抓到小辫子,但是只要你不是经济或生活作风上除什么问题就不要紧,早晚有一天还能再起来。咱们家什么都不缺,只要你扎扎实实的干,你老子我就是拼了不要头上这顶乌纱帽,也肯定不会让你吃亏。最容易出成绩的地方就是在基层,好好干,我支持你!”黄宝顺很高兴,毕竟是自己的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

“您就放心吧。”对于黄宝顺的支持和鼓励,黄杰从心里感到高兴。当然了,老妈这边也得哄一下:“妈,我又不会离开多远,再说又有车,到时候方便着呢,您接别担心了,对了,这次起香港帮我买了什么好东西没有?”

“哥,我带你去看!老妈帮你买了好多好东西!”黄亚玲也十五岁了,正是喜欢新鲜东西的时候,一听黄杰这么说,急不可耐的一拉黄杰的手就把他往楼上带。

李冬梅知道这父子俩商量好了的事很少有什么变化的,再说黄杰说得也有道理,实在是想儿子了,开车跑一趟也就是了,现在跟黄宝顺顶肯定没有什么好处,于是“哼”了一声,把碗筷一撂下,跟着黄杰和黄亚玲上楼盘点帮黄杰买的东西去了。

“喏,你看,这些东西都是你的!”黄亚玲从老爸老妈的床下拉出了一个挺大的皮箱,直接打了开来。

黄杰一看,嘿还真是好东西。iBm560手提计算机,刚出的机型,不但重量轻,配置也高。还有摩托罗拉8900移动电话,飞利浦的小电器,加上一些衣服什么的,反正该想的基本上都想到了。

“老妈可小气了,我想要这个8900的电话她不给,非让我用传呼机,我们学校已经有好几个同学用电话了。”黄亚玲翘着嘴巴说。

“给你?你要是成绩能赶上你哥,要什么我给你买什么。”李冬梅笑着说。

一听这话,黄亚玲顿时没声了。虽说她的成绩很好,整个年级里排的上前几名,但是比起黄杰来说可就差得远了。这么多年了,学校一点评优秀学生的时候,黄杰肯定是其中之一,起码到现在他的记录都没有人能破。黄亚玲心知肚明,自己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哥哥比。其实她也不过是耍耍娇,就算给她一个电话她也不愿意带到学校去。

李冬梅带着黄杰和黄亚玲在楼上分着东西,特别是黄亚玲,没事就跟黄杰闹着玩,见什么抢什么,嘻嘻哈哈的笑声就没有断过。

楼下的黄宝顺一个人坐了一会,想了一下,拿起沙发边上的电话拨打了起来。

“喂,我找一下人事局的杨向东局长。”

“”

“老杨啊,我是黄宝顺,有个事想请你帮个忙。”

“”

“是这么回事,我儿子黄杰今年毕业了,分到了咱们市。”

“”

“哎,对,就是交大少年班的那个,已经拿到硕士学位了。”

“”

“是这样,我觉得吧,还是把他放到下面乡镇区锻炼一段时间,看看他到底怎么样。再说这孩子一直都在学校,刚毕业出来就放到机关里不好,让他到下面磨练几年,也长长见识。”

“”

“话不是这么说,正因为是我的孩子,就更不能照顾了,不然你们以后也不好做工作。你看看像他这样的情况一般该这么安排啊?”

“”

“不,这样不合适。要是这样还不如把他丢到市里面哪个单位了呢。我的意思是给他选一个条件艰苦一点的乡镇,先让他在乡镇干一段时间,看看这小子是不是真的学回来了一点东西。要是不行我就再让他回去读书去。”

“”

“对、对,你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能安排进去就行!”

“”

“这样啊?要不就东平县好了!明天我就让他到人事局去报到。你关照一下下面,就这么安排,千万不要我的原因搞特殊化,咱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可千万不要跟下面打什么招呼,一切按照正常程序走。我可告诉你,要是我知道你跟下面打招呼让他们照顾黄杰,到时候我可找你。“

““

“对,就这个事,明天黄杰报完到以后你到我这来一下,有点事跟你商量,顺便一起吃个饭。”黄宝顺这么说都是副市长,虽说人事局不是他划分的管辖范围内,但是姿态还是要做出来的。再说黄宝顺这可一点走后门的嫌疑都没有。现在的大中专毕业生那个不削尖了脑袋想往机关里钻?仪阳市这么多单位就没有那个单位不超编的。黄杰不但年轻,而且学历又搞,还能主动要求下基层去乡镇,光凭这一点,黄宝顺的这个电话就打得名正言顺的。

当然了,黄宝顺也不全是那么大公无私的,要真是那样的人那就傻!他之所以点名把黄杰放到东平县,不为别的,因为东平县的县长是莫永军。黄宝顺相信,他根本就不需要跟莫永军说,等到了明天,莫永军自然就知道黄杰要下去的事了。该这么办莫永军自然心中有数,否则他也当不上东平县的县长了。

第二天一大早,黄宝顺吃了早餐就去上班了。黄杰睡到差不多9点才被李冬梅叫了起来。李冬梅自然知道了黄宝顺的安排。虽然东平县远了点,但是这样安排还算不错,最起码凭莫永军的关系,黄杰不管到下面那个乡镇都吃不了亏。说句不好听的,即便不算以前的交情,只要黄宝顺还是仪阳市的副市长,莫永军也得掂量掂量。

奔驰车把黄杰送到仪阳市人事局的大门口,李冬梅没有下车,直接开车走了,她今天得把黄杰的车给搞好,省得儿子到了下面没有车用。

“我是来报道的,请问该找那个科室?”黄杰有点懵,每个门口上都挂着牌子,但是谁也搞不清楚到底哪个负责他的情况。

“刚毕业的?”被黄杰在走廊上拦下一个干部看着问道,这段时间正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时间,黄杰这样的不少见。

“是,刚毕业。”黄杰客客气气的说。

“前面走右边第二个门口。分配表带了吧?”也许是黄杰的态度问题,那个干部挺客气的。

“谢谢!到着的。”黄杰挺高兴的打着招呼,直奔办理手续的那个科室而去。

房间的门没有关,里面乱哄哄的,有两个显然也是刚来报到的正跟工作人员争论着。

“我是学无线通讯的,你们怎么把我给分到人防办去了?这根本就专业不对口吗!”一个穿着西装的年轻人正在跟工作人员理论。

“我们也是按照规定办事,你要是不愿意去人防办也可以,和平县要人你去不去?”办事的小丫头满脸不高兴的冲了他一句。

“我跟你说不清楚,电视台不是也要人么?为什么不把我安排到电视台去?”

“电视台要的是财会专业的,你去了能干什么?要是不愿意办就等着!你,报到表拿来!”小丫头懒得跟穿西装的再说了,伸手一指黄杰说道。

黄杰一看这个架势,还是别惹火上身的好,连忙把自己的报到表递上去。

“黄杰,交大毕业的。”小丫头顺嘴读了出来,猛然的,她想起了什么似地:“你就是黄杰?”

“是,我是黄杰。”刚才在来的路上,李冬梅已经跟他说了黄宝顺打好招呼的事,黄杰当然知道,这是人事局局长专门关照过的。

“你等一下。”小丫头拿起了电话,拨了几个号。

“局长,黄杰来了!”小丫头并不顾忌什么,对着电话说。听了一会电话以后,“嗯、嗯”了两声,电话挂上了。

“你等一下,我们杨局长马上过来。”小丫头说着拿起黄杰的报到表,趴在左上帮着填写了起来。

“哎。”穿西装的长叹了一口气:“有关系就是不一样啊!”仿佛自言自语一般,其实是说给整个办公室里的人听的。

正帮黄杰填着表格的小丫头不服气了,拿起黄杰的报道表扬了一下:“用不着有关系,你要是18岁就能拿到硕士学位,市里面的单位还不随便你挑?我估计想进市政府也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人家可是主动要求到乡镇去的,比比看人家的境界,想想你自己,你脸红不脸红?”小丫头牙尖嘴利的,不用说也是腰板硬朗的人。

“硕士?”穿西装的显然没有听清楚前面还有一个18岁,非常夸张的看了黄杰一眼“**,有病!”

人事局杨向东局长正海来到们边,听到了西装男的话,他没有说什么,进来以后问小丫头:“谁是黄杰?”

小丫头一指黄杰:“他。”

“黄杰,你跟我出来。”杨局长点头跟黄杰示意到,接着告诉小丫头:“市人防办的编制已经满了,现在市环卫处还要人,你看着安排!”说着,转身就走。

黄杰当然知道,看来西装男现在是想进人防办都进不去了,就看他愿不愿意去环卫处了,否则他的那张报到表估计就要作废了。

“黄杰,你得事昨晚你爸爸跟我说了一下。现在我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咱们仪阳市今年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中,你的学历是最高的,按理来说该进市委办。不过黄市长交代,把你分配到下面乡镇去。说真的,这有点不符合分配原则,要是你不同意,我现在就让他们改分配方案,想去哪个单位你说,不用有什么顾虑,到时候就算是你爸爸也不能把杨伯伯怎么样!”杨向东一边说一边盯着黄杰的眼睛,观察着黄杰的表情。对黄杰的事市委市政府谁不知道?怎么说他这个人事局长还是组织部副部长,再说黄杰的条件真的很好。杨向东想过了,要是黄杰不愿意去乡镇,那么他就真的帮黄杰改分配方案。他相信黄宝顺不会为了这个说什么。最关键的还是,通过这件事,黄宝顺就欠了他一个人情了。

“杨伯伯,这事我跟我爸爸商量过了,我读了专门多年书,是该下去呆一点时间了,不然就真的五谷不分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我都得谢谢您!”黄杰能想得明白杨向东的意思,赶快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样啊!那行,杨伯伯就在这里先祝你未来工作顺利!一会我还得去市政府,就不留你了,等一会拿了分配表以后就可以回家了。在家里玩两天,一个星期以内到东平县报到。”杨向东说着伸出了手。

黄杰一看就明白了,这是表示谈话结束了。赶紧伸出手去跟杨向东握了一下:“谢谢您杨伯伯,那我先出去了。”

黄杰回到分配办公室的时候,西装男已经不在了,不知道分配好了没有,不过这都不管黄杰的事了。办事的小丫头对黄杰考上交大少年班的事非常感兴趣,缠着黄杰很是聊了一会,要不是后面有人来报到,还不知道要聊到什么时候。

黄杰在家里玩了两天,顺便熟悉了一下新车。别看会开车的时间不短了,但是他拿到驾驶证还不到半年,开车的时候难免有点紧张,不过几天下来也问题不大了。

这一天晚上吃晚饭的生活黄杰跟家里人商量,决定明天就去东平县报到。黄宝顺倒霉有什么,李冬梅一听儿子又要走了,当时眼睛就红了,非得跟着一起下去,说是帮黄杰安排一下吃住问题,黄杰一听吓了一跳,这要是真让李冬梅跟着下去了,自己可就真的没面子了。好说歹说的,李冬梅给黄杰拿了一张信用卡的附属卡,另外又给了他一张农行的“金穗卡”,还给他拿了一万块钱的现金,说是缺什么就买什么。这才在黄宝顺的劝说下回了房间。

黄亚玲在一边一个劲的盯着,老爸老妈一走,赶忙缠上了黄杰,硬是赖走了一千块钱。这才放黄杰回房间休息。

第二天早上,黄杰起来的时候,家里除了保姆就剩下他一个人了。黄杰知道,家里人借故躲了出去,怕的就是经历分别的场面。

黄杰没管那么多,该拿的东西都装上了车,留下了一张条子,然后直奔东平县。他很急切的盼望看看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岗位。

正文第四十二章赴任

更新时间:2010-1-209:57:12本章字数:5234

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莫永军还不知道黄杰要到东乡县的消息,那他这个东平县长就当得太没有水平了。其实就在黄杰在仪阳市人事局报到的当天,恨不得黄杰刚刚走出杨向东局长的办公室,杨向东就第一时间抓起电话打给了莫永军。作为仪阳市人事局长和仪阳市组织部副部长,杨向东自然对市里面领导同志的关系还是比较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