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回1988/重生之凉味人生上一章:第 60 章
  • 重回1988/重生之凉味人生下一章:第 62 章

高凉好奇地问:“多少?”

李俊毅说:“一千零八十六块六毛。”

这数目到也在高凉预计的范围之内,这么多人,如果还没有上千块就说不过去了,高凉闭着眼睛笑:“看样子很有钱途啊。”今天买的主要是夏季款,价格比较便宜,而且又打了折,等到生意做起来了,应该不止这个收入的。

作者有话要说:有点晚了,抱歉。红包继续,么么哒大家

第140章 加工厂

第二天高凉没再去服装店帮忙, 交给李俊毅去操心, 她自己的店子周末正是最忙碌的时候, 不到不得已,还真离不得人。相信经过昨天的忙碌, 服装店的店员们应该已经熟悉了导购工作, 接下来就应该是适应各种突发事件了。

上午趁着还不算太忙碌,高凉抓紧时间做好了午饭, 高强和高珊都去青少年宫上兴趣班了, 一会儿会过来吃午饭。

高珊一向有恒心和毅力,她的民族舞坚持下来了, 现在已经跳得像模像样了。去年他们学校元旦汇演的时候,她还带领班上的女生一起跳了支孔雀舞,据说惊艳了很多人, 期末考试前高珊接到了好几封情书,被她直接撕掉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哼,这个节骨眼上给我写情书, 分明就是想影响我学习!”高凉听了哭笑不得,她发现高珊很聪明能干,但是在感情上仿佛有点迟钝,至今都没有谈恋爱的苗头, 或许说这孩子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放任自己的感情,太过成熟懂事了点, 这点倒是和高盼走了两个极端,要是两人能综合一下该多好啊。当然,上学期间不谈恋爱也挺好的,至少不影响学习。

高强原来只是按照高凉的要求去打篮球健身,后来真的爱上了篮球。打了篮球之后,他身高噌噌长,比同龄的孩子高了半个头,高凉兑现诺言,在他六年级的时候就给买了一辆自行车,让他骑着车上下学。高强也争气,考上了天河区最好的初中——华师附中初中部,跟高珊做了校友。当初李俊毅给他们选择学校的时候是担心语言不通,所以选了两所普通话教学的学校,如今他们在广州已经生活了两年多,语言早就不是障碍,他们开口跟人说粤语的时候,都听不太出来是外地人了。语言不成问题之后,什么学校都能上,只要能考得上。

对小弟小妹的学习,高凉是一百个放心的,她自己几乎没辅导过他们的学习,因为完全没有时间,全都凭他们自觉,不得不说高珊帮她分担了很多,高强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她照顾的。高强是个男孩子,天性调皮一些,自觉性也没那么高,但有高珊一直督促着,倒是从没出过格。加上有李俊毅引导,倒也不怕他跟着姐姐们生活而缺乏男子气概。高凉想到小弟小妹,就觉得无比欣慰。

今天是星期天,高盼休息,她一大早就来店里帮忙了,自打第二次搬家之后,她就没再闹过别扭,每到假期,只要没别的安排,就会老老实实来店里帮忙,大约觉得亏欠了姐姐太多,心里觉得过意不去。奶奶也过来帮忙了,主要是天气热,他们扇子舞班的老年朋友们六点钟就集合锻炼了,练到八点便各自回去休息。家里没安装空调,奶奶一般都在店里待着,这里有空调,又有很多人陪着,不怕寂寞,再者还能帮上高凉一点忙,老人是很欣慰自己还能发光发热的。

这会儿高凉正一边忙一边和奶奶还有高盼说昨天服装店里的情况,奶奶听说店里生意好,别提多开心了,笑着连连点头说:“生意好就好。”

高盼也很好奇服装店的情况,便说:“等我明天下班了就过去看看。”

高凉便说:“不用等明天去,等傍晚凉快了,你和珊珊陪着奶奶过去看看吧。”她知道奶奶为孙子骄傲,很想去看看孙子的成果。

“可是我们不要在店里帮忙吗?”高盼说。

高凉说:“没事,大家都忙得过来的,你们在这里不过是轻松一点而已。”

奶奶像个孩子似的眼睛里充满了期盼和兴奋:“那我们晚上去看看?”

高盼忙点头:“好的,奶奶。”

高凉也很想自己随时能走开,不要被绑在这个小小的厨房里,她现在已经开始物色合适的帮手了,她想也许可以将卤水配方教给王秋兰,以后厨房就由她负责了,不过秋兰现在正在和厨房里做事的男员工小周谈恋爱,她如果得了配方,两个人会不会另起炉灶去开店?或许可以用干股的形式将她留下来。高凉还在考虑中,打算再观察一段时间,倒不是信不过秋兰,而是对小周还不十分了解。很多传统女性一旦结了婚,什么都听丈夫的,秋兰性格太温顺,骨子里也很传统,将来必定是以夫为天的。

高凉还很在意另一件事,她的厨房不够用了,三个店对卤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加上她还打算继续开分店,所以必须要另外再找一处地方来专门加工卤味,这样才能供应几处分店的需求。上下九路的店面虽然不好找,但是别处的店面却是好找的,高凉打算在越秀区开一家分店。她打算将高味开遍整个广州,未来几年里,她还打算将高味开到深圳、东莞、佛山等地去,外来人口多的地方,卤味绝对是有市场的。

当然,那些只是畅想。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开卤味加工厂,再开第四家分店,高凉已经开始物色地方了,毕竟几家店全靠总店厨房出货的话,压力实在是太大了。高凉没有过成规模加工熟食的经验,目前的规模还不是太大,只要在她现有的基础上将规模稍微弄大一点,还是可以应付得过去的。当然,高凉知道,加工食品,最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卫生尤其要合格,不能做成了黑作坊,为了做好加工坊,她打算先找个食品工厂观摩学习一下。

李俊毅刚开好店,就听高凉说要开加工厂,心里十分意外:“你要开厂?”

高凉说:“目前也不算是工厂吧,就是个大厨房,我高味的厨房太窄了,快放不下那些了。不过我想弄得正规一点,想先找个食品厂参观一下,你有没有开食品厂的朋友?”

李俊毅说:“我帮你问问吧。”

没两天,李俊毅告诉她:“下周区里领导要去视察一个食品厂,你跟着一起去就好了。”

高凉觉得惊讶无比:“你认识区里的领导?”

“你忘啦?就是赵长青啊,他现在都是副区长了。”李俊毅有些好笑地看着她。

高凉想了起来,当初在火车上帮了赵长青父母,其实就是举手之劳的事,虽然对方留了联系方式,她也没主动找过对方。不过李俊毅显然比她更擅长维持人际关系。“该不会专门为我安排的吧?”

李俊毅哈哈笑起来:“没那回事,咱们能有多大脸?只是他们恰好有这么个任务,我们顺道而已。”过了一会,李俊毅又说,“文武已经贷款在东莞厚街买了块地皮,准备自己建厂子。”

“朱哥的动作真快呀!”高凉感慨地说,“花了多少钱啊?”

李俊毅说:“好像挺便宜的,那儿才刚开发,才几十万吧。他现在正在筹钱建厂房呢,明年应该就能搬过去了。弄得我也想买地自己建厂房了,还是自己的地盘好,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你觉得怎么样?”

高凉说:“好啊。不过咱们就在广州买吧,到时候买块大点的地皮,留一块给我,我想盖个食品加工厂。”广州的地皮估计要比东莞的贵一点,面积再大一点的话,起码要上百万的费用了。

李俊毅顿时觉得高凉这提议再好不过了:“好!咱俩的厂子就修在一块儿,到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去上班。我去问问赵区长,看看最近有什么地皮要拍卖。”

高凉突然又想到最近房地产的价格,便说:“也不着急,今年房价涨得太离谱了,地皮肯定也贵,等房价降一降再说。”房价高,地皮和建材当然也随之水涨船高,完全没必要花钱去买一堆泡沫,如果不知道倒算了,知道还这么干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了。

李俊毅想了一下最近的房价,确实高得离谱,高凉买的那房子如今已经炒到七千多一平方了,也就是说,那房子生生翻了三倍的价格,所以真是不得不佩服高凉当初的远见:“房价还能降吗?”

高凉笃定地说:“肯定要降,有人在炒房呢,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现在这样的收入水平,你让老百姓怎么买房?”

李俊毅点头:“确实如此。希望还是降下来吧,炒得太畸形了。”

到了区里领导视察那天,李俊毅和高凉早早去了区政府,有秘书过来接待他们。高凉跟在一群领导后面,参观了两三家食品厂,主要是考察安全卫生问题,高凉真是大开眼界。对方的负责任会主动跟领导介绍安全措施的细节,高凉就竖起耳朵聆听着,像个记者一样拿本子将细节问题给记下来,同行的记者还以为她是哪家报社的记者呢。这一轮参观让高凉受益匪浅,将来就算是建加工厂,心里也都有谱了。

回来之后,高凉就在天河区租了一套民宅,从里到外好好装修了一番,然后严格按照卫生标准布置起来。按照严格的健康标准招收了三女一男四名工人,主要负责清洗食材,搬运货物。

高凉的加工坊开起来的时候,李俊毅给高凉送了一份大礼,他买了一辆小货运车回来,这样的话,无论接货还是送货都方便多了,对高凉来说,简直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李俊毅说:“你不会开车,我还帮你找了个司机。”

高凉笑了:“谢谢!不过我打算去学开车了。”高凉会开车,但是很久没开了,而且也没有驾照,所以她觉得有必要再去考一次驾照,有了驾照,又有了车,以后要去哪里都方便了,虽然只是个货车,但总比摩托车和自行车方便多了,嘿嘿,总算是个有车一族了。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又晚了。晚上继续,么么哒

第141章 帮手来了

加工坊开起来后, 高味总店厨房的压力骤减。高凉干脆就将总店厨房交给了王秋兰和小周, 并选了钟小红作为总店的店长, 她自己主要负责加工作坊和各个店里配送货物的事,这样一来她的工作也变得规律起来。

高味乡情开了两年多, 生意已经稳定, 高凉的采购渠道早就固定了下来,她这样的老客户需求量稳定, 所以现在几乎都不用高凉自己去采购, 对方就会主动送货上门,就免去了高凉每天早起去市场采购的烦恼。

加工坊开起来之后, 所有制作卤味的原料都统一被运送到这边,高凉一般是早上七点半左右到作坊,接收商贩送过来的原料, 再安排司机挨个店子去送货。工人们八点准时上班,到了之后便处理食材,高凉便开始熬制卤味。

一般忙到下午四五点就能完工,高凉将做好的卤味分门别类放冷藏室收好, 这个冷藏室是高凉租下房子之后特意请人改装的,便于储藏做好的卤味。做好这些,她便回家去吃晚饭,现在她不能去店里吃午饭了, 弟弟妹妹的午饭也都回家吃,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间改成了晚餐。李俊毅中午也不去店里吃了,改成了晚上回家来吃。

吃完饭后, 高凉才去各分店看情况,顺便收取一天的营业额,最后才到总店,检查一下厨房汤汁调料的口味是否合格,提出一些意见,并听取大家一天的工作情况和反馈意见。其实她还是非常忙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不用早起,熬制卤味的时间里也有一定的闲暇可以自由安排,而且如果高凉嫌累的话,可以一天熬制两三天的份量,这样就不用每天都守在作坊里。

高凉趁机抽了空出来考驾照。90年代考驾照是非常严格的,从报名到拿到驾照需要四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学理论,三个月学实操。高凉这个老司机碰到如此严格的要求也不由得傻眼,原以为能够很轻松地考到驾照,谁知道竟要这么长时间,看样子驾车随意兜风的日子离她还远着呢。

而且这年头考驾照贼拉贵,报名费两千八,几乎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难怪司机的工资高呢。高凉报了名,自然也是力争将驾照拿到手的,比起其他的学员,她练车的时间太少了,毕竟工作太忙了。跟她一起学车的人里还有人脱产去专门学开车,高凉听了直咋舌,为了拿个驾照,牺牲也太大了。考驾照这么难,教练自然也牛逼哄哄的,好在高凉嘴甜、人又大方,经常给教练送点烟和零食,学习过程中表现也非常优秀,教练对她两三天露一次面的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高凉嫌学车麻烦,跟李俊毅抱怨,李俊毅笑着说:“你这算什么难的,我当时学的时候还是手摇式卡车,将车子发动起来都能摇出你一身汗来。”

高凉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难怪这年头会开车的女司机少,女的有几个能发动手摇式卡车啊:“那好吧,我就慢慢熬,总要拿到手的。”

李俊毅说:“我可以教你开,到时候就不怕过不了关。”

“好啊。”高凉早就想摸方向盘了,但是她从没学过开车,不能暴露自己会开车这回事,这会儿李俊毅说教她,她就可以趁机表现一下自己的“天赋”了。

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李俊毅在他们家小区外面空无人影和车辆的马路上教高凉开车。高凉表达出了惊人的“领悟力”和“天赋”,李俊毅只教了一遍,她就能够将车子顺顺当当开了起来,当然,一开始她对车子性能不熟悉,也没表现出非常熟练来,只是小心翼翼地开着,但这已经足够让李俊毅吃惊了:“我的天,高凉,你太厉害了,天才吧你,你真是第一次开车?”

高凉一脚踩了刹车,笑嘻嘻地说:“对啊,我以前连手扶拖拉机都没开过啊。没想到开车这么容易。”

李俊毅对高凉的表现显然异常满意:“是不难,但是也要敢开啊。”一般人第一次开车都应该有点害怕吧,更何况还是女人,但是高凉表现得出乎意料的镇定。

“考试还要倒桩、停车和压线吧,这些我都不会,得好好学学,你教我吧。”高凉知道现在的场地考试要求非常严格,项目繁多,所以也真不敢马虎。老司机开车主要凭感觉,让他开车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遇到这些技术性的场地考试项目,不练也是不行的,高凉并不会因为自己会开车就疏忽大意。

“那我教你。”李俊毅终于觉得自己有了用武之地。

高凉也学得非常认真,两人你教我学,配合得非常默契。

学完回去的时候,高凉准备下车,被李俊毅拉住了:“今晚上教了你这么多,收点学费吧。”

高凉扭过头来,李俊毅已经欺身过来了,压住她好好亲了一通。李俊毅这会儿觉得这车买得挺好的,以后又多了一处幽会的地点,而且不担心有人来打扰。

这一吻差点擦枪走火,高凉趁着换气的当儿赶紧推开人下去了,红着脸往家走。李俊毅在后面叫住她:“等等我,我有事要跟你说。”

高凉站住了,有些怀疑地看着李俊毅,觉得他应该只是找个借口想跟自己一起上楼,李俊毅大步走过来,伸手牵住了高凉的手,说:“今天中华打电话过来了,说她妹妹明天晚上就过来了。”

“后天上午到吗?”高凉问。

“嗯。后天我去接人,先接回咱家吧,到时候看她自己有什么想法,愿意跟着你还是我,或者要出去自己找事做。”李俊毅说。

“我也去吧,到时候我让小陆送完货将车送到作坊来,你来作坊找我。”高凉对杨思华了解不多,只知道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到底想做什么得等人来了之后才知道。

李俊毅说:“可以。我其实很想让她跟着你,她读过不少书,比秋兰这些人应该能懂更多东西,要是愿意跟你,那能帮你不少忙。”

高凉知道李俊毅是为自己好,但是这种事哪能勉强:“那要看她自己的想法了,不能她不喜欢我也要逼着她跟我干吧。而且我估计她兴趣不会太大,她哥开饭店,她都不愿意留家里帮忙。”

“你这不仅仅是做餐饮了,还有管理啊。算了,还是等人来了再说吧。”李俊毅觉得一个合适的助手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好比他现在也在培养助理一样。

“对了,你跟汪哥说了股份的事吗?”高凉问。

李俊毅说:“提过了,彦君说还要考虑一下。”他想留汪彦君在厂里做事,签十年合同,每年分他百分之十的干股,不过汪彦君似乎有自己的考量,还在犹豫中。

其实高凉和李俊毅都觉得汪彦君签这个合同很合算,李俊毅肯定不会跟汪彦君隐瞒账目,都是公开的,汪彦君如果签了这,那么未来十年可以积累一笔非常丰厚的资金,合同期满也才三十五岁,正是创业的好年纪,想自己单干也不是难事。

不过汪彦君考虑得显然更全面一些,他知道现在的机遇非常好,李俊毅、高凉、朱文武的成功刺激着他也想干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虽然十年后确实有了足够的资金,但机遇绝对没有现在好。还有一点,高凉隐隐觉得还是跟吴春梅有关。汪彦君虽然和春梅分了手,其实还是一直跟高凉打听春梅的消息,心里还是放不下春梅。春梅已经分配到了X市,她是正式工作,辞职的可能微乎其微,如果两人还想在一起,只有汪彦君去找春梅,一旦他签了合同,那么十年内就不能离开广州,他和吴春梅就完全没有在一起的可能了。

高凉想到这里,叹了一口气:“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李俊毅抓紧了她的手:“咱们没有,就算有,我们也一起克服。”

高凉忍不住伸出另一只手搂住了李俊毅的胳膊,忽然觉得自己太幸福了,两个人之间没有任何现实的压力和阻力,所以要倍加珍惜才行。

杨思华到那天,李俊毅和高凉去了火车站,火车准时到了。杨思华一手提着包,一手提着被褥,艰难地挤在人群里。她扎着一个粗大的麻花辫,还穿了件长袖外套,热得满脸通红,见到高凉的第一句话是:“高姐姐,俊毅哥,没想到广州这么热,热死我了。”

高凉掏出手绢帮她擦汗,说:“你赶紧将外套脱了吧。热坏了吧?”

李俊毅赶紧接过了她手里的行李:“广州还是夏天呢。老家这么冷了吗?”

“嗯,变天降温了,都要穿外套了。”杨思华不好意思地在高凉耳边说,“我里面只穿了件汗衫,不能脱。”

高凉闻言:“那咱们赶紧回去,你洗个澡换身衣服。对了,你怎么还带了被子?”

杨思华说:“我妈和我哥都说要带的,他们说来这边也要买。高姐姐你来的时候不也带被子了吗?”

“我那是天冷啊,怕买的又不能马上用,所以才自己带,你也不嫌累。”高凉拉着她的手往停车场走去。

杨思华扭头打量着火车站广场,说:“广州人真多啊。”

高凉说:“广州是个中转站,去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的人都要在这里转车。你家里人都挺好的吧?”

“还行,每天也就那些事,忙得不可开交。”杨思华说。

李俊毅问她:“思华你打算找什么事做?”

杨思华愣了一下:“我还不知道呢,先看看再说。”

高凉赶紧说:“俊毅哥的意思是问你自己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如果没有,可以来我们这里做,跟着我开店,或者跟着他做服装。”

杨思华一听,瞬间释然了,仿佛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哦,我可以看看再决定吗?”

高凉笑了:“可以的。”

杨思华刚来,高凉将她安排在家里和自己一起住。李俊毅先带她参观了高凉的几个店子和作坊,并提及了高凉勾画的蓝图,杨思华对高凉的敬仰之情噌噌直涨。末了李俊毅又带她去自己工厂看过了。杨思华看着车间里一直安静埋头干活的工人,盯了那么长时间都没人抬头说话,她回头对李俊毅说:“我想去高姐姐那儿,不知道我能帮忙做什么。”

李俊毅嘴角微扬:“她那儿事情很多,她会安排你的。”

作者有话要说:红包继续,么么哒大家

第142章 得力助手

于是杨思华就跟着高凉了。高凉一开始并没有让杨思华跟在她身边, 只是安排她在高味乡情当服务员, 让她熟悉自家食品的种类和特点, 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高凉知道,任何高楼大厦都是从基石上一点点往上修建起来的, 空中阁楼只会迅速坍塌。

高凉并没有跟杨思华提及自己想培养她当助手的事, 只是私下里交待了钟小红,杨思华是她好朋友的妹妹, 暂时在他们店里帮忙。

高凉知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思想不可能完全会跟自己预想的方向走。钟小红初中毕业,因为资历老,为人可靠, 自己选了她当店长,从一众服务员中脱颖而出,这情况多少都会打破一点平衡,如果钟小红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 就会膨胀,别的服务员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所幸这段时间还没有听见不好的声音。杨思华是新来的,新人总是比较容易受排斥,高凉告诉钟小红她是自己朋友的妹妹, 又住在自己家里,钟小红自然会照顾她一点。至于杨思华的表现怎样,隔段时间问一问钟小红就知道了, 高凉主要是想考察杨思华做事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方式。

杨思华在家的时候就经常帮家里看店,招待客人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在高味,对服务质量的要求是她从未体验过的高,她看着客似云来的高味乡情,仿佛有点明白为什么生意这么好了,来这里不仅仅是东西好吃,还是因为服务态度好吧。

高凉得知杨思华在店里做得挺顺利的,便也放了心。她其实有点怕小姑娘沉不住气,有点心高气傲,觉得自己做服务员有点受委屈,然而并没有,她虽然从小在县城长大,但因为家境的贫困,父母从不偏爱,非常能吃苦耐劳。

这天李俊毅对高凉说:“你把作坊的事安排一下,我们抽空去佛山一趟吧。”

高凉立即明白了他的想法:“去买家具吗?”

“对啊,房子都装修好了,现在就差家具了,你不是说家具要买回来晾上几个月才行吗?”李俊毅说。

高凉笑起来:“好,后天吧,我明天安排一下,多做一点,后天就可以休息了。”

买家具,就意味着离结婚近了。奶奶是巴不得他们早点结婚,李俊毅也想今年年底就结婚,不过后来合计了一下,还是同意了高凉明年春天才结婚的提议。因为结婚之后会出现很多细节问题,尤其是在哪里过年是个大问题,到时候一点都不好操作,于是干脆推到春天,就在广州举办婚礼,邀请老家所有的亲朋好友过来见证。

新家装修得跟高凉预期的一样,清新而典雅,给人一种高雅又不显繁缛的感觉,每个房间又根据不同的风格选配了合适的家具,高凉和李俊毅跑了三次佛山,才选齐了所有的家具。

家具全部到位之后,全家人都好好参观了一番:主卧室一整面墙都是落地窗,拉开窗帘,就能收揽整个体育中心以及周围片区的风景,房间的色调以原木色为主,温暖又不失雅致;次卧是奶奶和高珊的房间,一老一少两个人一致同意选择浅绿色为主,色调相当清新柔和,高凉觉得奶奶住这样的房间也不错,会让心态都年轻许多,而且次卧够宽,终于不用买高低床了,安排了两张单人床;高强的房间则是蓝白色调,以简约的运动风格为主,这个房间原本的职责是书房,所以他们在房间里安装了一个书架,高凉希望弟弟能做个博学多识的男生。

全家人对新家都满意得不行。李俊毅有些遗憾地说:“当初应该咬咬牙,多借点钱买个四室两厅就好了,这样高盼也能住进来了。”

高盼微微笑了一下:“我没关系的,我自己租了房子的。”其实她心里说不介意那是假的,弟弟妹妹都在大姐家有一席之地,自己却没有任何空间,多少都有点被排除在外的感觉。

高强赶紧说:“二姐,你也可以回家来住啊,你回家来住,我就睡沙发,沙发这么宽,我就喜欢睡沙发。”

高凉笑着说:“对啊,盼盼你想什么时候回来住都可以,让强强把房间腾给你用。”她特意买了个最新款的可折叠的沙发,要是家里来客人了,还能够打开来临时开铺用。

高盼眼圈一红,有些酸涩起来:“好。”

李俊毅赶紧说:“你们都别急啊,等我以后挣钱了,就买套大别墅,争取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个房间。”

奶奶连忙点头:“对,赶紧挣钱买别墅,你们两个加油啊!”

高凉看着李俊毅笑:“对啊,买别墅很有必要,所以咱们还是努力挣钱吧。”将来要是有了孩子,这房子就太小了点,买套大别墅,到时候全家都能住在一起,多热闹,奶奶就喜欢热闹,她自己也喜欢。

加工坊开起来后,高凉又物色到了第四个店面,这次是在越秀区,一家新的商业广场开业,高凉早在一个月前就打听到了消息,租下了一家不大的档位。越秀区是广州的老城区,这里以本地人聚居区,高凉开这家分店的时候多有思量,也早就预料到了生意会不如前面几家,但凡事都在于尝试,广州人虽然吃得清淡,但并不意味着口味是一成不变的,总也有人会慢慢喜欢上辣味食品,何况高味的卤味也不全都是辣的。所以说,这家店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尝试,并不一定会赚钱。

三号分店开业的时间是十一月份,这个时候杨思华已经在总店做了一个多月的服务员,高凉决定派她到三号分店去负责。这段时间杨思华的表现让高凉非常惊喜,她跟她哥一样,也是个特别实诚的人,尤其有责任心,别人交代的事,她都能按质按量完成,有时候还能给你惊喜,非常有上进心。

所以高凉派她去分店的时候,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高凉将分店的情况跟她分析了一下,让她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尽力就行了。杨思华信心满满地说:“高姐姐,你放心,我一定会努力做到最好的。”

越秀区离高凉租的房子比较远,杨思华下班之后,差不多就到晚上九十点了,晚上回来就有点晚了,高凉担心她的安全问题,便让她住到了高盼那儿。因为她那边离高盼那儿只有两个站的距离,高盼那边正好还有个空房间,可以帮高盼分担一下房租,刚好也有个照应,还不耽误她休息。

高凉这会儿才告诉她自己的意图:“思华,你知道姐为什么调你来负责分店吗?”

杨思华摇头。高凉说:“其实我也没打算让你在这边一直干下去,只是想让你熟悉我们高味整个的操作模式,到时候想让你来给我当助手。”

杨思华惊讶地看着高凉:“你的助手?那要做什么呀?”

高凉笑着说:“当我的助手,要做的就多了,主要就是各个分店的运营和管理,很多事,以后你就慢慢知道了。”

杨思华问:“每个店都管?”

“对啊,整个高味都在我们的职责范围之内。”高凉说。

杨思华嘿嘿笑:“那是不是相当于经理和主管之类的职务?”

高凉笑起来:“差不多吧。”

杨思华猛地朝高凉一鞠躬:“谢谢高姐、不,高总,我一定会努力的!”

高凉笑着拍拍她的肩:“加油!”

三号分店的生意果然如高凉想的那样不理想,每天也仅仅能维持收支平衡。过了大概半个月,杨思华跟高凉说:“高姐姐,我住的那地方有一家卖潮汕卤味的,我去看过,生意还不错,我觉得口味还没有我们家的好。是不是他们嫌我们卖的全都是骨头,所以兴趣不大,要不咱们卖点卤鸭、卤鹅什么的试试?”

高凉一听,然后笑着点头:“可以试试。”以前她在老家卖的卤味主要就是卤鸭卤猪肉,来了广州后,以卖小吃为主,不再卖菜,所以不再做卤鸭和卤肉,杨思华想将分店的生意做起来,所以才想了这么个办法,也是可以尝试的,反正她做卤味都是在卤水里熬出来的,多加几只鸭和鹅也没什么不可以。

于是高凉特意为三号分店添了卤鸭和卤鹅这两味新菜,高凉还教杨思华推出了试吃的活动,三号分店的生意果然慢慢起来了。让高凉欣慰的不仅仅是三号分店能够盈利了,更欣慰的是杨思华是真的用心在做事,将来她若是真帮自己,自己肯定要省心不少。

广州的夏天一般会持续到十一月份,到了十一月份,秋天才会真的到了,短袖就穿不住了,需要穿长袖了。随着天气的转凉,青梅服饰的生意也跟着兴隆了起来,之前两个多月里,由于夏装款式太少,生意一直都比较清淡,天气一凉快,生意就好了起来。

品牌店开张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李俊毅还让设计师补了一些秋冬装款式,所以这会儿还正好能赶上销售旺季。李俊毅看着每天都在增长的销售额,心里一直提着的那块石头才放下来,虽然之前一直都很有信心,但是前两个月的亏本还是让他心里有点没底,如今总算是放心了,媳妇儿的眼光还是真的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继续,么么哒大家

第143章 女婿上门

青梅的成功大大鼓舞了李俊毅的信心, 他决定再开分店。这一次他将店址选在了天河区的体育中心商业区, 这两年天河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 俨然已经成为广州新城的焦点,广州的新贵都集中于天河区一带, 所以在这里开品牌店就是抢占先机。

在体育中心商业区找铺面的几率要比上下九路大得多, 所以过年之前,李俊毅就物色到了合适的店面, 不过马上就要过年了, 他就没急于装修,而是将新店放到了年后。

李俊毅和奶奶还是要去省城过年, 高凉想着明年和李俊毅结了婚的话,只怕是没有机会再回老家过年了,决定还是回去过年。

这次回去的队伍比从前更大, 多了朱文武和杨思华,朱文武终于舍得放开手头的生意回去过年了,估计也是从分手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春运挤火车真是个特别不好的体验,如果不早早过去, 买了票都会上不了车,因为根本挤不进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