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约好的汇合地点,意外的看到了皮埃尔这个大个子,他蓝色的眼睛眨了眨,笑眯眯的凑了过来道:“SU,不介意我一起吧?”

苏曼耸了下肩膀,压低了声音戏谑的道:“杨乐不是带你认识过北京了么?”

她还记得上次这帮人争风吃醋大打出手的事情呢。

皮埃尔一脸无辜的看着她,摊开双手:“是啊,那些姑娘都很可爱,就像是SU一样。”

苏曼:“…”

真不愧是浪漫的法国人!

苏曼哼了一声,挽起埃尔大厨的手臂,倨傲的扬起下巴:“那你就跟在后面吧!”

老埃尔被她逗乐,皮埃尔摇头笑了笑,老实的跟在了后面。

苏曼直接带着两个人到了护国寺的早餐店,作为两朝帝都的北京城里卧虎藏龙,随便拎出一家饭馆都很有可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这家早餐店的历史就十分古老。

店面不大,中间一个大柜台隔开,里面是卖着各种早点的摊位,柜台前排着长长的队伍,不少人是打包带走,不然这小店还真是坐不下。

苏曼要了最富有北京特色的豆汁儿,又买了一碟子焦圈,店子外面的柜台上还摆看豌豆黄撒子等极有老北京特色的点心,她任由埃尔师徒取用,并不干涉。

豆汁儿看上去和豆浆差不多,泛着灰白的汤汁,焦圈则有些像是西方的面包圈,炸的焦黄泛金,这两样绝对是老北京的特产,别的地方都见不到,甚至在北京也是比较少见了。

摆了琳琅满目的一桌子,苏曼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豆汁儿,示意皮埃尔也尝一尝,皮埃尔见苏曼一脸悠闲,不疑有他,端起碗,喝了一大口,下一秒,他的神情变的无比古怪,腮帮子鼓了起来,想吐又不敢吐,样子十分有趣。

埃尔大厨就比较谨慎,带着厨师特有的习惯,先是端起碗,用鼻子嗅了嗅,又拿起勺子,舀起了一丁点,伸出舌头沾了沾,他的表情立刻变的和皮埃尔一模一样。

说老实话,豆汁儿的味道很怪,酸,涩,还带着些苦味,喝到嘴巴里别提多难喝了,别说牛奶了,连豆浆都甩了他十万八千里。

这玩意是以前做绿豆粉丝的下脚料,结果不知道被谁发现了能食用,就拿来喝了,那味道可想而知。

苏曼伸出筷子敲了敲碗边,笑眯眯的看着老埃尔道:“埃尔老师,豆汁虽然不那么好喝,但是却很有营养,他是一种发酵饮料,就像是面包酸奶一样,我们做厨师的,首要考虑的是食物的味道,但是同时也该注意食物的营养价值,不是么?”

她这个时候有些庆幸带着皮埃尔出来了,这个英俊的法国小伙子一字不差的把她的话翻译给了埃尔大厨。

埃尔大厨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把豆汁儿端了过来,一口一口的喝了起来,苏曼又把焦圈的碟子往他面前推了推,示意他配合着一起吃,埃尔大厨用手拿起了一个焦圈,那一小块地方立刻碎裂,他的眼睛瞬间睁大,赶紧咬了一口。

皮埃尔有样学样,也大口咬着焦圈,闭着眼喝豆汁,等三人吃完,皮埃尔愁眉苦脸的看着苏曼抱怨道:“SU,我们能不能吃一些真正的中华美食?”

老埃尔亦是心有戚戚焉的连连点头,看来豆汁儿很不得法国人的欢心。

苏曼一耸肩膀,对着皮埃尔说话,眼睛看的却是老埃尔:“皮埃尔,你不觉得我们厨师应该尝遍天下美食吗?就算你不喜欢,可是既然别人喜欢,这种食物就一定有他的可取之处。”

老埃尔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皮埃尔同样思考起来。

苏曼微微一笑,率先向前走去,吃饱了就该溜溜弯,她直接带着两个法国人杀回到了前门的步行街,里面卖的工艺品让法国人流连忘返,连呼过瘾。

到了中午,苏曼带着他们七转八转,就在前门的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赫赫有名的爆肚冯。

传统的火锅有两大种类,一是四川的麻辣火锅,一是北方的涮羊肉,北京这边又玩出新花样,其实也是涮羊肉的吃法,不过涮的是毛肚。

所以爆肚冯,叫涮羊肉冯,也没什么间题。

第138章 鲜切羊肉

爆肚冯和所有的百年老店一样,并不代表着这一行当的最高水准,但是却绝对在平均水准之上。

不要抱着过满的希望,百年老店通常不会让人太失望。

店面是个二层小楼,门前的巷道只能容纳二人并行,因为法国人在工艺品的小摊前的磨蹭,三人达到的时候刚好是饭口,爆肚冯的门口排了狭长的一队,人人一个方板凳,沿着墙边坐了一溜,眼巴巴的向着门口张望着。

一眼望去,全都是黑发黑眼的中国人,而且苏曼敢打赌,这里百分之八十还是北京本地人,别说外国游客了,北京外地来的,一般也找不着这地儿。

老埃尔显然颇为新奇,不住的张望着,苏曼已经领了号牌,饱含歉意的一笑:“抱歉,要等一段时间了。”

老埃尔连连摆手,他已经迅速的入乡随俗,和排在外面的中国人一样,眼巴巴的看着爆肚冯的门口。

苏曼忍住笑,无论哪里的人都一样,有从众心理,就像是有人抬头望天,后面的人不知道他在看什么,但是也莫名其妙的跟着一起看。

队伍挪动的并不快,到了他们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三人的耐性几乎告竭,一个穿着雪白厨师服的年轻男子出来叫了号,苏曼赶紧上前应了声,男子扫了她一眼,态度并不热情的问道:“楼下没位置了,上楼吧。”

老店的服务态度就是这样,因为不乏客人,所以也不热衷拉拢回头客,对客人也就少了一分热情,只有成为常来常往的老顾客,才会受到另眼相待。

店里面十分破旧,像是住了几十年没修的老房子,上二楼的通道狭窄的只能容纳一人上下,二楼的店面也十分狭小,大概只有四桌的样子,彼此还挨的十分近,伸手去拿邻桌的酱油瓶子完全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老埃尔和皮埃尔的眉头同时皱了起来,在法国,是根本见不到这么破烂的餐厅的。

苏曼也不过问他们的意见,快速的点好了菜,三个人,两盘羊肉,两盘爆肚,估计就差不多了,再搭配些青菜粉丝。

很快,服务员端来了燃着炭火的浅黄色铜火锅,外形简单讲,就是里面一个圆锥,中部套了一个圆环。

这种铜火锅其实就是一个小炉子,下面烧炭,中间一圈游泳圈样的锅,是涮菜用的,上面一个尖尖的烟囱,有时候防止呛烟,店家还会在烟囱上再续接一段。

这是标准的涮羊肉的锅子,后来兴起的新式火锅店,用的小酒精炉子和电磁炉,涮出来的羊肉和这种完全不能比。

原因就在于温度。

电磁炉加热是一阵阵的,酒精炉的火力不够旺,唯有这种铜火锅,才会一直保持着高热的温度。

举个例子来讲,要是一不小心把羊肉贴到了中间的炉壁上,刷的一下,羊肉片一下就变的半熟,酒精炉和电磁炉能有这温度么?

热气腾腾的铜火锅一端上来,整个屋子都变的烟雾缭绕,气氛瞬间不一样了,等带着潮气的新鲜出锅的爆肚被送上桌,鲜切羊肉摆了上来,翠绿的新鲜蔬菜摆了满桌,再加上中间烧开的乳白色原汤的火锅,吃饭的氛围一下就出来了。

苏曼率先夹了一条肚条,羊肚说白了就是羊胃,本身应该是黑色的,但是后来市场上很多小贩用了烧碱去泡,就成了白色的了,眼前的爆肚,一边泛黑,一边灰白,正是正常的羊肚的颜色。

所谓的爆肚,就是白灼的羊肚,架上锅,大火烧开滚水,把切成手指粗细的宽条的羊肚往里面一涮,立刻捞起,这玩意就成了,时间稍微一长,就缩水成了一细条。

她用筷子在火锅里快速的涮了两下,示范给埃尔大厨看,又在面前的芝麻酱里沾了沾,送到了嘴巴里,又鲜又脆,口感特别好。

涮火锅用的两大种类中,涮肚其实吃的是口感,涮羊肉吃的才是味道。

鲜切羊肉和一般的羊肉也不同,也属于京津特色。

其他的地方的火锅店,会把羊肉事先冻好,全部冻成一坨,再用机器刨成片,一片羊肉就是一个卷,摆成一盘还挺好看,但一端上桌,没一会,那羊肉就软成一坨了。

鲜切羊肉是取的新鲜羊肉放在冰柜里冷冻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的羊肉,只有表面冻住,里面还是软的,用刀去切,很容易就切成了薄片。

这样的羊肉才是既保留了羊肉的鲜美,又方便涮火锅。

皮埃尔吃了早上的豆汁儿的教训,犹犹豫豫的不敢动手,倒是老埃尔果断的拿起叉子,叉了一片鲜切羊肉,仿着苏曼的样子,在沸汤里涮了两下,放到芝麻酱里蘸了蘸,快速的送到了嘴巴里。

片刻后,他目光连闪,叉子连闪,只是他不会用筷子,叉肉还好,叉菜就费劲多了,还是皮埃尔厉害,用筷子的样子虽然笨拙,却总算能夹起菜来。

苏曼看两个法国人歪歪扭扭的动用各种姿势只为了把食物送到嘴里的样子,暗自好笑,不由拿起了一双干净筷子,塞到了老埃尔的手里,耐心的示范起如何使用筷子来。

鲜美的羊肉,嫩的掐的出汁的蔬菜,细滑爽口的粉丝,让法国人连呼过瘾,等吃完爆肚冯,三个人俱是一身大汗,被初夏的风一吹,凉爽舒服的让人只想叹息。

老埃尔和皮埃尔两个人,一老一少,刷的一下,齐刷刷的看向了苏曼,满怀期待的等看她安排接下来的节目。

苏曼哑然失笑,她故意板起脸,“接下来可是要辛苦一些了。”

老埃尔一脸困惑,皮埃尔哈哈大笑:“没关系,你做的安排很好,我们很喜欢。”

苏曼抿嘴一笑,径直带着两个法国人回到了家里,请他们在军区大院的门口稍候,自己把那辆休息了没几天的三轮车蹬了出来。

没错,她想了想,决定带着法国大厨和她一起摆地摊去,她对自己做的川菜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法国菜味道醇厚浓郁,不像是清淡的淮扬菜,和用料厚重的川菜倒是有些异曲同工。

先去的是农贸市场,苏曼请老埃尔和皮埃尔坐上了三轮车,幸好老埃尔生的瘦小,不然还真挤不下。

皮埃尔长手长脚,不免觉得束缚,便忍不住开口道:“SU,让我来蹬车吧。”

苏曼哈哈一笑,没有说什么,直接跳下了车,顺便好心的把老埃尔也叫了下来,看着皮埃尔东拐西歪的骑了两下后,大叫一声跳下车子,不厚道的笑了起来。

会自行车未必就会蹬三轮车,这玩意虽然简单,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皮埃尔最后只好认命的坐在了狭小的后座里。

幸好农贸市场并不远,苏曼把车子往门口一丢,直接领看两个法国人走了进去,老埃尔兴奋的东张西望,苏曼不由诧异,拽住了皮埃尔低声问道:“埃尔先生从没到过市场吗?”

皮埃尔耸了下肩膀,“店里的食材都是预定好的,送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半处理好的了。”

就这么一个说话的功夫,苏曼眼尖的看到老埃尔已经拿起了一截灰白色的藕,鼻子嗅了嗅后,大嘴一张,准备直接咬上一口。

她赶紧跑了过去,夺下了老埃尔手里的藕,连连摆手。

老埃尔一脸遗憾,转头看到了黑色的菱角,立刻又好奇的拿了起来。

苏曼发现,自己应该一开始就带着埃尔大厨到这里来的,老先生就像是一个适龄的顽童,第一次到了儿童乐园,真是见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亲口尝上一尝。

苏曼也发现了,老埃尔能够成为蓝带大厨绝非偶然,凭借他对食材旺盛的好奇心,就足以支持他在餐饮上不断攀升了。

事实上,没有什么地方的食材种类可以和中国相比,这是一个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什么都敢做成菜的神奇国度。

相比之下,西方就要相形见绌的多,像是中国食材中带着洋,番,胡的蔬菜,几乎就是他们常吃的蔬菜种类了。

苏曼耐着性子,一样样的为老埃尔解释过去,同时这个老人不停口的为什么也让她伤透了脑筋,苏曼第一次发现,她对食材的了解并不像是自己先前以为的那样充分。

“辽参,是一种海参。”

“为什么是干的,额,等我回去査下资料。”

“这是一种调味料,叫蚝油,提鲜的,怎么做的,哈,我也不知道。”

苏曼额头冷汗直冒,几乎要落荒而逃,她就像是一个被一针捅破的气球,放空了发现了自己的无知。

很多食材,她认识,也知道如何去做,但是有一些半成品食材,她还真没想过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费尽千辛万苦,给自己留下一堆家庭作业,好不容易把老埃尔打发了,苏曼采购齐了摆摊的材料,连续几天没有开张的苏记快炒终于再次开张了。

偌大的旗帜再次迎风招展,苏曼想了想,今天是要把从前做过的川菜再温习一遍,便只在上面题了简单的三个字,客来点。

第139章 厨师高帽

此时还是傍晚,刚好是晚饭时候,苏曼的招牌一打开,很快就有人围上来,都是熟客,惊喜的叫道:“苏老板你又回来了!”“可等了几天了,没了苏老板五块钱一份的米饭,吃什么都不对味。”

皮埃尔大是惊奇,凑近了,把苏曼上下打重一番,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叫道:“苏老板?”

苏曼讪笑两声,在旁边搭了方桌小板凳,请老埃尔和皮埃尔坐下了,她则开始了食材处理。

又来了,再一次出现了昨天的专注状态,手里的菜刀仿佛成了身体的一部分,切丝切片,她就是一个最精密的仪器,完全的随心所欲。

苏曼隐隐的有些了然,应该是她这三年来勤练刀工,厚积薄发的效果终于出来了。

老埃尔不知不觉的站了起来,走到了苏曼身边,连一些客人也屏住了呼吸,看着她忙碌。

往常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处理的食材,今天半个小时就全部搞定了,苏曼抬起手,捉住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抹了把额头的汗,一抬头,吓了一跳,七八双眼睛全都直愣愣的看着她。

老埃尔最先回过神来,他满脸赞叹的竖了竖大拇指:“SU,看你切菜真是一种享受。”

苏曼嘿嘿一乐,技精于道的必然结果,任何技艺上升到了一定程度都会成为艺术。

水煮肉片,宫保鸡丁,沸腾鱼,回锅肉,一道又一道经典川菜在苏曼手下再现,她每一锅都会多炒一些,用小碟子盛了,放到了法国人面前。

她有意少放了些辣椒,法国人还是吃的满头大汗,老埃尔忍不住问道:“SU,这是什么菜?”

苏曼指着桌子上的小碟,一一解释着菜肴的名字和来历,末了,高深莫测的道:“这几道菜都是川菜,川菜也不过是中国菜的一个分类。”

皮埃尔睁圆了眼睛,把她的话翻译了过去,老埃尔若有所思,苏曼笑眯眯的看着他,鱼儿已经上钩,做为一个厨师,博大精深的中国菜的诱惑是无法阻挡的。

等到了晚上八点多钟,人渐渐多了,便有熟客问了起来:“苏老板,你今天没什么新菜啊,等了这么多天,这可不厚道。”

苏曼手里的铲刀扬起,别有意味的瞥了眼旁边的老埃尔,爽快的道:“有,怎么没有,这还是一道法国菜呢。”

客人们登时大感兴趣,纷纷追问:“什么菜?”

苏曼慢条斯理的道:“法式煎猪排。”

一旁的皮埃尔听到了,惊奇的翻译给了老埃尔,老埃尔一下站了起来,走到了苏曼身边,看她做这一道煎猪排。

在法国餐厅呆了四五天,苏曼统共也就学会了这么一道菜,褐色高汤是昨天熬煮好的,冻成了块。

她把猪排煎好,又用黄油炒熟了洋葱,加了白醋和葡萄酒,最后一步的芥末,她并不打算照做。

苏杭的改良配方糖醋排骨给了她提示,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爱芥末的味道,只有在拌凉菜的时候才会滴入少许,她干脆的把芥末换成了辣椒面,正好和前面的川菜相得益彰一路相乘。

苏曼还没有注意到,她已经走上了自行改造菜肴的道路,老埃尔却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目光闪亮,如获至宝的看着苏曼,静静的等看这一锅改良版的煎猪排出锅。

苏曼慎重的浇上汤汁,浇汁也有技巧可言,不能把猪排全都覆盖上,至少要留出一半的空当,好让客人有自行调节的余地。

她双手捧起盘子,送到了埃尔大厨的面前,埃尔大厨慎重的接过,先闻了一闻,又拿起刀叉切了一小块,送到嘴巴里,慢慢的品了品,末了,他对着苏曼点了点头。

苏曼大喜过望,几乎要抱着小老头高声欢呼,没有什么比自己做的东西能够得到一位大厨的承认更让人欣喜的了!

做了一个小时的煎猪排答谢熟客,苏曼采购的食材都卖的差不多了,想着明天还要上班,她认真的收拾起了车子,和两个法国人挥手道别,吱嘎吱嘎的骑回了军区大院。

沈西城穿着一身灰格子睡衣,正在沙发上看新闻,听到动静,回过头来,很自然的打了招呼:“回来了?”

苏曼心中一暖,这种有人等门的感觉真好,她浅笑看应道:“嗯,你饿不饿,我做法式煎猪排给你。”

沈西城眉毛扬了扬,“好。”

材料都是现成的,苏曼快手快脚的弄好,沈西城坐到了餐桌前,苏曼注意到,他吃东西的样子很优雅,双肘悬空,头并不低垂,用刀切猪排的时候没有半点声音。

一块猪排吃完,他拿起一张餐巾纸揩了揩唇角,抬起头看了眼苏曼,敲了敲桌面,示意道:“坐下,我们谈谈。”

苏曼迷糊的坐了下去,沈西城指着被他吃的空空如也的盘子问道:“你刚学的?”

苏曼点了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他:“好吃么?”

沈西城眉毛扬起:“你要我说实话还是假话?”

苏曼的脸一下耷拉下去,“算了,不要说了。”

沈西城唇角微微勾起:“不好吃。”

苏曼刷的一下抬起头,一脸幽怨的盯着他,沈西城慢条斯理的补充道:“骗你的。”

苏曼:“…”

摔,大哥你别再讲冷笑话了好么,真的一点都不好笑!

沈西城看着苏曼气鼓鼓的脸颊,轻咳一声,轻描淡写的道:“看来你在厨艺方面还有些天赋,这样,我也不强迫给你结束工作了,但是九月份必须去读高中,你可以用业余时间去饭店。”

苏曼眉头皱起,高中生的生活上课下课时间都限制的很严格,那样她基本没什么时间学厨了,有一个想法在她心中很久了,她看着沈西城,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口道:“我直接读大学吧!”

大学的限制要比高中少很多,而且她可以放弃理化,专攻文科,她已经想好了,读历史最好,可以了解饮食文化的传承和渊源。

沈西城一下下的敲击起了桌面,思考起了这个可能性,半晌,他抬起头,“你今年参加高考怕是来不及了。”

苏曼正要说那明年再考好了,就听到沈西城道:“你准备准备,九月直接入学,大概会有个入学测验。”

苏曼:“…”

早知道沈家实力雄厚,却也没想到到了这个地步,她也不敢问是什么学校了,怕自己再次受到打击,只是告诉了沈西城,她要读历史系的选择。

和沈西城商议完,苏曼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下,睡的格外香,第二天很早就到了饭店,却见人到的格外齐,杨乐被刘玮拉看,不情不愿的到了苏曼面前,刘玮低声问道:“小苏,你知不知道老头子把咱们都叫过来是做什么?”

苏曼一愣,摇了摇头。

没等她说话,埃尔大厨背看双手走了进来,身后跟看一脸笑容的皮埃尔。

他下巴往前一点,皮埃尔把手里的东西放到了餐台上,埃尔大厨威严的扫视了一圈餐厅内的厨师们,开口就是流利响亮的法文,和平日里的嘀嘀咕咕的作风截然不同。

他说完,皮埃尔就翻译成了英文,苏曼听得呆掉,待刘玮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才回过神来,面对老埃尔殷切的目光,一五一十的翻译起来:“埃尔先生说,咱们以前太没规矩,现在都得照看规矩来,以后他就是厨师长,皮埃尔他们是二厨,我们暂定为厨工,以后,随着工作的年限和时间增加,也可以逐渐提高厨帽的高度。”

话音未落,便见皮埃尔从手里的包里掏出了一个个崭新的厨师帽,分发给了厨师们。

厨师帽是西方厨师们的标准配备,通常来讲,厨艺越高明,厨师帽也就越高,所以去一个西餐厅,往往可以通过白色厨帽的高度,判断出其中的主厨。

西方厨师们甚至还成立了专门的厨师帽会,可见厨师帽的重要地位。

老埃尔原本无心打理,所以阳光海岸里的厨师们用的是北京饭店统一配发的厨帽,这下西式的厨师高帽一戴,再人手一个三角巾围在脖子上,小伙子们登时就显得精神多了。

而且对于中国厨师来讲,也有了盼头。

老埃尔很痛快的把中国的年轻厨师们平均分到了法国厨师手下,这样可以近距离观察菜肴的制作过程,和原来的简单切削不可同日而语。

连杨乐也忍不住连连看着苏曼,拉住刘玮,满口惊奇:“玮子,我真服了,这小妞才来几天,咱们餐厅大变样啊!”

刘玮望着不远处的苏曼,微微出了神,她正好奇的摆弄着头上的帽子,苏曼到底是女孩子,难以摆脱爱美的天性,总想把帽子戴的更好看些。

皮埃尔走过来,帮她正了正帽子,苏曼微笑着道了谢,瞥了眼不远处的老埃尔,忍不住问道:“埃尔先生看上去开朗多了。”

皮埃尔笑了起来:“那还多亏了你呢,他原本一心想回去,又碍于合约,昨天和家里通了电话,埃尔太太听了他的描述,对中国很向往,大概过不多久,就会带着儿子一起过来探望他了。”

苏曼一怔,脸上显出了难以掩饰的羡慕,都说家和万事兴,这世界上再没有比一家团紧更让人幸福的了,可茫茫人海,她家喂又在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