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烈的视线在学员们中扫过:“很好,我为你们骄傲,在昨天的五公里拉练中,连男生都有掉队的,而你们,我的娘子军,全部都坚持下来了!”

他的声音低沉,十分的有鼓动性,女生们疯狂的鼓掌,双手击红。

“接下来,你们要做的,是昂首挺胸的在主席台前走过,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美女!”

方烈的调侃引来女生们的阵阵笑声,短短的两周相处,女生们已经深深的喜欢上这个年轻英俊又幽默的教官。

女生们忍不住一个个侧过脸,再次讨论起已经讨论过无数次的话题:“方教官到底有没有女朋友?”“好像没有。”“太帅了,方教官要是我男朋友就好了!”“哼,别做梦了,方教官属于大众!”

女生队列中站在最前方的一个女孩,在众多女孩期待的眼神中,走向前去,到了方烈身边,把一本纪念册双手捧起,交到了他手上:“教官,这是我们全体女生的心意,希望您收下!”

方烈微笑着接了过去,手摩挲着封面,郑重道谢:“谢谢,我很喜欢,现在,整队,出发!”

他站直了身体,看着整好队的女孩们加入到了阅兵的大部队中,立刻拿起纪念册,快速的翻找起来,不是,不是,还不是,终于,他找到了那个人的痕迹——愿君一切安好,苏曼。

一切安好——

方烈的眼圈微微泛红,他抽了下鼻子,轻笑起来,这个傻丫头。

把教官们送上大巴,学生们追着大巴又跑出了很远,女孩们终于站住了脚步,申燕一脸惆怅的挽住苏曼的胳膊:“你说多奇怪,军训的时候很累,觉得很讨厌,可教官们走了,又舍不得。”

苏曼眉眼弯弯,笑了起来,轻声道:“是啊。”

两周军训耽误了她不少功夫,下午没课,她匆匆的跳上公交车,到了冯子期的家中,一眼望去,两周没来,客厅里囤积了大量的啤酒瓶子和泡面盒子。

真难以想象,手艺如此精湛的大厨,居然会用泡面度日。

她二话不说,开始收拾起来,把客厅重新收拾干净后,冯子期推门而入,看到苏曼,愣了下,苏曼凑近他嗅了嗅,厌弃的挥了挥手:“二师父,你又不洗澡了!”

冯子期讪笑两声,乖觉的找出一套换洗衣服,进到了浴室内,片刻后,洗完战斗澡的冯子期出来,闲适的往沙发上一坐,苏曼已经端了碗面出来:“冰箱里没东西,凑合吃吧!”

冯子期嘿嘿两声,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苏曼则是小口小口的吃着,吃完了面,冯子期示意苏曼坐在自己身前,目光炯炯的道:“我有东西给你!”

苏曼一怔:“什么东西?”

冯子期顺手扯过刚才脱下的夹克外套,从内兜里掏出了一张照片样的东西,递到了苏曼面前。

苏曼接过去一看,原来不是照片,是明信片,正面上是一副高原风光,一座高高的雪山屹立在远处,似乎近在咫尺,雪山的山顶白雪皑皑,而山坡却绿茵遍布,几只奶牛悠闲的生活着,而在山腰处,则有一间木头搭建的房子,刷着白色油漆,红色屋顶,十分漂亮。

她翻过明信片,后面只有短短的两行字,给苏曼——苏杭。

苏曼嘴唇哆嗦,说不出话来,手指一遍遍的摩挲着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小心翼翼,仿佛手里握着的是一个七彩的气泡,轻轻一碰,就会消失。

她深呼吸一口气,把明信片往眼前凑了凑,清楚的看到了黑色邮戳里的一排字母,“Switzer-land,瑞士?!”

这是第一次,她有了明确的苏杭的下落,而且是苏杭主动的联系她,苏曼爱不释手的抚摸着明信片,仿佛这是她的至宝。

苏曼抬起头,看着冯子期,果断的道:“我要去瑞士!”

冯子期摸了摸鼻子,摊开双手,无奈的道:“等你去了,他早走了,他绝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一个月。”

苏曼心中一空,一股巨大的失落袭击了她,冯子期明白她的心思,伸出手,安抚的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以后出师了,就可以沿着他的脚步,看看他看过的风景了。”

冯子期指着明信片里的小木屋笑道:“苏师兄这个人我很了解,他不会无缘无故的选择这个建筑的,这里,至少有一道美食吸引了他。”

苏曼眼睛一亮,双眼紧紧的盯着那白墙红顶的小木屋,似要射穿墙壁,看一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妖魔鬼怪。

她的心思百转千折,逐渐安定下来:“没错,我要去走一走他走过的路,看一看他看过的风景,品尝下能留住他的美食!”

冯子期笑眯眯的看着她:“很好,有志气!我看你的味觉和辨别力都锻炼的差不多了,接下来也该进行你的火候控制的强化训练了!”

苏曼眨了眨眼,火候控制的强化训练?

关于火候控制,是除了刀工以外,苏杭对她进行训练最多的一个技能,像是打太极拳,手腕上戴上沉重的护腕,练习颠锅,以及煎鸡蛋等,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锻炼她的火候控制能力。

苏曼自认颠锅已经颠的极好,基本上到了瓶颈了,很难再进一步,却不知道冯子期又有什么办法,能让她的火候控制更上一层楼?

冯子期笑的越发灿烂,“你不是读大学呢吗?大学食堂,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营地嘛!”

黑暗中划过一道闪电,苏曼瞬间明白了冯子期的意思。

中国菜是有分量限制的,从点菜上就能看出端倪,两个人三个菜,三个人四个菜,总之,菜肴数目要比人数多一道。

换句话说,饭店里的一道菜的分量,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的饭量。

每一锅炒菜都是精致小炒,无论是肉类还是青菜,分量都是可控的。

大学食堂却不一样,每一道菜,都要至少供应二十个学生,等于把饭店里的小炒扩大二十倍。

这难度可不是一点半点,一个锅炒这么大分量的菜,就意味着各处必然受热不均,厨师翻炒的力度要远远超过单盘小炒。

当然,也有简单点的解决办法,比如加水,多加水以后,菜肴的烹饪方式就由炒变成了煮和蒸,而无论煮还是蒸,所有食材都处于水分的控制范围,温度必然统一。

炖菜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家常的炖菜里,往往放了五花肉或者骨头,这样熬制出的汤头鲜美,而食堂中,必然不会有这样的条件,就只剩下水上的浮油,所以人们才会觉得食堂的菜,很难吃。

第190章 初试身手

看到苏曼已经大致明白自己的意思,冯子期再次开口道:“而且你在北京饭店,也学不到什么新的东西了,是不是?”

苏曼一凛,的确如此,因为这样的大饭店,都有自己固定的食谱,每个月推出一两款新菜已经算是不错,而她在北京饭店已经呆了差不多半年,平均下来,每个特色餐厅都呆了一个月左右。

各个餐厅的食谱上的菜色,不说全部见过,也差不多了,食材,烹饪手法,和烹饪过程也都有所了解,欠缺的只是自己亲自动手的火候。

就像是她当初在川府人家偷师,每一道菜的过程都清楚明白,可还是要自己亲手做上二三十次,才算初步掌握。

冯子期弹了下手指:“就这样了,北京饭店,你以后周末去一天,你现在就在华夏大学的食堂里打工,周一到周五,食堂方面会给你一个窗口,你决定每日菜色,中午和晚上,做两顿饭。”

苏曼讪笑两声:“食堂是您开的吗?”

说进食堂就进食堂,还一天只做两顿饭,周一到周五,她要是食堂的运营人,绝不会同意这样的条款。

冯子期笑了:“我做不到,不代表你做不到。”

苏曼愕然:“我?”

冯子期意有所指的笑了笑:“谁让你有个好哥哥呢!”

苏曼恍然大悟,如果是沈西城出面,那的确没问题。

苏曼顿时雄心万丈:“好,那我就试试!”

果然,当天晚上,沈西城就打了电话,第二天一大早,辅导员白清亲自过来,引着苏曼到了食堂里,和食堂的大师傅打了招呼:“这是我们院的苏曼同学,她这段时间勤工俭学,就麻烦您了。”

那师傅姓吴,上下瞄了苏曼一眼,微一点头表示知道了。

白清看着苏曼,含糊地道:“那你和吴师傅商量一下,我还有事,先走了。”

苏曼点了点头,幸好学校的课程是学分制,她只要修够了学分就可以毕业,她已经根据食堂的时间,把课程都调整到了上午一二节,和下午一二节。

还有一些选修的课程,只要最后考试过了就可以,这也是沈西城打了招呼的。

待白清一走,食堂的几个师傅立刻围了上来,“吴师傅,这就是上面打了招呼的那个?”“这么个小姑娘能做什么!”

也难怪众人不满,食堂作为大学的一部分,确实有勤工俭学的名额,不过那些学生,干的都是收拾桌子,洗刷碗筷这样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

现在一下弄了个厨师过来,这不是搞笑吗?!

学生就该学习,你一个学生跑过来当厨子了,那还要这些厨师做什么!

更何况,大学食堂就那么大,打饭窗口是有限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这外面来的萝卜非要占一个坑,那不就把一个萝卜挤出去了?!

苏曼也明白自己的处境,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一脸的荣宠不惊。

吴师傅也不阻止这些师傅的议论,末了,见苏曼始终气定神闲,他一挥手:“得了得了,都干活去吧,小苏,你跟我过来!”

苏曼应了,跟在了吴师傅身后,向着一个窗口走去。

华夏大学很大,容纳的学生足有数万人,自然不可能只有一个食堂,基本上可以按照价钱划分。

最便宜的特色食堂,其实也可以叫特困生食堂,一份菜只要九毛钱,加上二两米饭,也不过是一块二,算下来,一个月的伙食费,一百块钱就够了。

接着是比较大众化的学生一食堂和二食堂,也是华夏大学最大的两个食堂,价钱也比较公道,一块四一份菜,属于最大众化的选择。

再往上是自助食堂和风味食堂,这两个食堂的菜色稍好,也贵一些,一顿饭吃下来大概五块钱左右。

然后还有特色的火锅食堂和水饺食堂,都可以使用学生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华夏大学的财大气粗,明明是火锅店,却独立成了一个食堂分部。

苏曼现在即将工作的食堂,是学生一食堂,菜色大众化,人流也多,可以最大限度的锻炼她的手艺。

学生一食堂一共十五个打饭窗口,除了一个饮料和水果窗口,一个馒头画卷的主食类窗口,以及刀削面和拌饭窗口,还有十一个打饭窗口,从左往右一字排开。

而吴师傅带苏曼直接走过了这些窗口,最后在刀削面窗口停下,“小苏,你暂时在这里工作吧,刚开始,你先练练手,每天做两种菜。”

负责刀削面的潘师傅不情不愿的把窗口柜台上摆放的辣椒油,酱油,醋等调料往旁边撤了撤,好不容易的腾出了一半空间。

正常情况,一个窗口要摆放四份不同的菜肴,而苏曼面前,却只留下了一半柜台。

这已经是最好的调整,不然她去了其他窗口,只会把别人的位置挤下来,苏曼也理解,对着吴师傅笑了下,认真的道:“我会好好工作的。”

吴师傅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反正上面打了招呼了,这小姑娘自负盈亏,他把她丢到这么偏僻的窗口,也有眼不见心不烦的意思。

苏曼挽起袖子,看着一旁给自己配备的炉灶,认真的调试起来,这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到了一个陌生的厨房需要做的第一件事。

如果不知道火量的大小,怎么能使温度按照自己心意调控!

今天第一天算是带她认认地方,中午可以不用做饭,等到晚饭,就算是她第一次出场了。

苏曼深呼吸一口气,调试完炉火后,把灶台和铁锅擦拭的干干净净,看看时间差不多,和吴师傅打了招呼,径直上课去了。

她选择修的世界历史果然有趣,第一课就涉及到了烹饪问题,鉴别人类从类人猿进化成原始人类的判定标准,就是能够使用火,开始食用熟食。

而世界不同区域的文明在开始阶段,有着十分相似的发展路线,都是从石器逐渐过渡到陶器,这充分说明,在人类最初发展阶段,吃饱肚子才是第一要务。

苏曼轻轻合上笔记,和身边的申燕打过招呼,背着书包离开了教室,她得抓紧,到晚饭还有两个小时。

到了食堂,果然大部分的师傅都开始忙了起来,有的在摘芹菜叶子,有的在清洗蔬菜。

看到苏曼到来,吴师傅一指角落里架子上的蔬菜,“那边的菜,你自己选两种吧。”

苏曼应了,走到了架子前,仔细的看着,食堂采购的原材料,和饭店是有极大区别的。

在饭店,人们猎奇推新,凡是刚刚上市的蔬菜,都会受到热烈的追捧,而食堂则是完全相反,食堂的菜色虽然不一定物美,却一定价廉。

价格限制了食堂在蔬菜种类上的选择,只有一种蔬菜批量上市,才会进入食堂的采购名单。

其他季节还好,等到了万物枯萎的冬季,土豆白菜就成了食堂菜谱上的必备物质了。

幸好现在是秋天,属于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都可以在这里的货架上找到。

西红柿,茄子,黄瓜,土豆,辣椒,苏曼的眼睛在蔬菜上快速的扫过,对于她第一次在食堂做饭,还是非常重视的。

不但要考虑口味,还要讲究颜色搭配。

苏曼很快做出了选择,她拿了茄子,土豆,和青椒,这三种菜,就可以搭配出数种组合——酸辣土豆丝,地三鲜,青椒炒茄丝,土豆炖茄子,土豆泥,蒸茄子,油焖尖椒。

苏曼决定做地三鲜和土豆泥,说白了,这是她第一次做菜,冯子期既然准备通过这种方式锻炼她的控火能力,说明做炒菜的话,一定很容易失败。

苏曼的想法是先站稳脚跟,再慢慢练习。

地三鲜主要是把茄子和土豆用油炸一遍,然后大火快速翻炒,而土豆泥则要把土豆蒸熟,二者的主要烹饪手段都不是炒。

苏曼有很大把握,做好这两道菜。

苏曼取了菜,开始了基本处理,她选择这三种食材还有一个考虑——无论是土豆,茄子,还是青椒,都不是叶子菜,处理起来相对简单。

苏曼稍事清洗后,首先把土豆做上了笼屉,蒸熟后,蒸锅放到了一旁,因为蒸锅里还有热水,所以一时半会的,土豆也不会变凉。

土豆有一个特点,会回生,往往第二顿的土豆吃起来比较硬,也带着淡淡的土腥味,所以在烹制土豆类的菜肴时,要避免土豆加热后彻底凉掉,也不能放置太久。

接下来是地三鲜,苏曼把油哗哗的倒了进去,这食堂配备的大锅果然不一般,往常能装满半锅的油,在这里只能装个底。

苏曼把用滚刀法切好的土豆块,和茄子块逐一的炸制了,炸到一半已经大汗淋漓,地三鲜果然不适合做大锅菜,光是炸土豆和茄子,就能把人累死。

看看时间,苏曼把地三鲜的材料放到一旁,把蒸熟的土豆取了出来,逐一剥皮后,又挤压成泥。

说起来,土豆泥的做法还是西式的最经典。

第191章 美食背后的故事

那是加了黄油胡椒炼制的奇妙口味,带着奶香和胡椒的味道,不过苏曼这次做的是中国式的土豆泥,炒熟肉末浇汁到土豆泥上,口感也不错。

到了下午五点,陆陆续续的有学生来打饭了,苏曼心中忐忑的看着一个个学生,又是期待,又带点担心。

一个个学生在前面的窗口打了饭菜,偶尔过来的也只是为了吃刀削面,或者韩国拌饭,目的性很强。

苏曼暗暗摇头,一直到了六点,大部分学生下课,学生一食堂内开始涌入了大量的学生,苏曼这里终于分流过来几个学生。

有的打了地三鲜,有的打了土豆泥,只是相对于别的窗口来说,到苏曼这里打饭的人还是太少。

一直到了一点打烊,她还剩下了三分之一没有卖掉,相比其他窗口大部分都卖的空空如也的餐盘,她可以说是惨淡经营了。

苏曼迫不及待的从窗口走出,走到餐厅中,从一张张餐桌前走过,食堂的水准只能说一般,无论是食材还是味道,很多学生宁可在外面的小餐馆吃小炒,也不愿意在食堂用餐,可见食堂的烹饪水准。

她的视线快速的从一盘盘残羹冷炙中扫过,爆炒卷心菜,酸辣土豆丝,酱茄子,一道道大众化的菜从眼前划过,却没有一盘是她的地三鲜或者土豆泥。

苏曼从头走到尾,又从另外一条过道走了回去,放下心来,没有剩菜,说明她的手艺还是不错,这些人吃了一次,就很有可能再吃第二次。

只是,明天做什么好呢?

苏曼皱着眉头,看着餐盘里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菜,真是浪费啊,明天,必须卖光!

苏曼心事重重的回到了宿舍,论起她现在会的菜色,那可真是不少,淮扬菜,湖南菜,川菜,可是做法都不简单,要做小炒还可以,做这种大锅菜,那工序就太复杂了。

嗯,她今天做菜最失败的是没有人气,几乎到她这个窗口的,都是看着其他窗口排队的人太多才过来的。

她仔细的思索了下,很快得出结论,那是因为她做的两个菜,地三鲜和土豆泥,都没有太大的香气。

中国菜讲究个色香味,虽然色字被排在了第一位,但是最重要的其实是个香字。

古语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就是因为好酒的浓郁香气可以飘出幽深的巷子,把路上的行人都引过来。

食物也是如此。

往往走在街上,本来并不想吃什么,但是一闻到路边的摊子上传来的香气,就忍不住买了。

如果她做的菜,可以飘香整个食堂,那不怕人不来,只怕来的人太多了!

什么菜的味道最大,最能吸引人呢?

煎鱼的味道倒是够香,如果在居民楼,可以从一楼飘到六楼,可惜食堂的食材有限制,鱼类都是专门的窗口在做,一般的窗口是不提供食材的。

苏曼面前摊开了一个笔记本,把今天见到的食材全部列了上去——土豆,青椒,胡萝卜,卷心菜,西红柿,豆角,花菜,茄子。

她盯着看了半晌,在青椒上画了个大大的圈。

这里面,也只有青椒爆炒后会发出浓郁的特殊气味了,不过想要吸引住整个食堂的学生,似乎还不够。

毕竟青椒炒完以后,盛放盘中,味道散失的也很迅速。

苏曼盯着食材冥思苦想,脑海中默默的进行着这些基础食材的排列组合——肉沫茄子,番茄炒蛋,豆角炒肉,花菜炒肉,青椒土豆片…

一个又一个方案在她脑海中出现,又快速的被否决,这些菜她都会做,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却达不到她想要的结果。

终于所有的排列组合全部进行完毕,苏曼眉头紧锁,或许,她可以换个思路?

中餐不行,那西餐呢?

苏曼想起了西餐烹饪时,由于很多菜都是用黄油炒制,所以厨房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奶香,非常好闻。

街边的蛋糕店也总是飘出诱人的香气,使得行人驻足。

只是黄油这玩意贵的很,估计食堂里不会允许使用。

苏曼想的脑子打结,最后把纸笔往桌子上一丢,“算了,明天再说吧,先睡觉好了!”

宿舍其他人都已经洗漱完毕,苏曼关掉台灯,摸黑上了床,习惯性的拿起手机,看到了萧凌发给她的短信:朕的御厨,今天给那些凡人做菜结果如何?

苏曼哑然失笑,立刻回复:哎,那些凡人很不给面子,剩下了三分之一的菜呢。

同时,悉悉索索的声音传来,宿舍内也开始了茶话会,丁嘉嘉率先抱怨:“早知道食堂的菜难吃,可也没想到这么难吃!”

一旁的王蒙叫了起来:“哈,你有没有看刚刚推出的一档美食真人秀?里面做的都是家常菜,但是看的人流口水!”

苏曼心中一动,正要回复萧凌的短信的手指也自然的慢了下来,“真人秀?什么真人秀?”

王蒙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就是观众报名,然后筛选出四个家庭主妇,叫她们一起去超级市场采购,预算是五十块钱,要求做出一顿三口之家的晚饭。”

丁嘉嘉的大眼睛在黑暗中睁圆:“听着还挺有意思的,那她们都做什么了?”

王蒙笑了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糖醋排骨啊,红烧肉啊,看的人直流口水,不过这些不是最重要的,等这些家庭主妇们做完,会由节目的主持进行专业点评,那个才叫犀利!”

她嗓子一变,模仿者那主持人的语气冷冷的道:“你这个也叫糖醋排骨?不如叫炭烧排骨,这么黑,应该是刚从山里挖出来的吧?红烧肉是这么做的吗?肉这么硬,牙都能崩了,一看就是没炖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