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她话里的关心之意,徐习远笑弯嘴角,“今日是你生辰吗,我怎么能不来?”

“如今皇宫有什么事没?”明慧笑着问道。

“没。”徐习远摇头说道,“忙着过年,忙着五哥的大婚。”

明慧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五哥与周怡瑾的婚事,不会是有你的推手吧?”明慧这话说得很是肯定。

徐习远不可置否地一笑。

翌日,明慧让豆蔻把包好的点心交给了夏瑞说道,“这是我送给舅舅,舅母,表哥,表嫂姝妹妹的。”

然后又格外指了几个盒子,与夏瑞夏承毓说道,“这个是给孟姐姐的,这个是给我师兄的,还有这个…。”又给了夏承毓一封信,说道,“这是给孟姐姐的信,麻烦二表哥派人送给她。”

明慧又给了徐习远一个包袱,“这是,你的。”

叮嘱了明慧几句,夏瑞夏承毓徐习远才上了马车,回城。

送了他们走了,明慧与宋一羽就带着人去梅花林采梅花,酿酒。

酿出来的酒,明慧让夏同派人送了一些回公主府,也给徐习远送了两坛。

过年的时候,明慧写信让风挽临也来温泉庄子过年。

寒冷的冬天一晃而过,很快就开了春。

远处的山也开始变绿。

这日,明慧与安阳公主正在院子里里散步,晒太阳,珍珠走了过来,禀告说道,“公主,崔世子来了。”

第七十一章

听得是崔觐来了,明慧眉心蹙了蹙,觉得这满园的春色都暗色了不少。

“哦,是崔世子来了!”安阳公主笑着说道,“倒是有很久没有见过那小子了,明慧丫头做,陪外祖母去见见。”

明慧本想找个借口不去的,但安阳公主说了让她去,明慧想了下,也就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

“翡翠,你让厨房加几个菜。”安阳公主吩咐了一声翡翠,然后与明慧一起去正厅。

“想来是他祖母让他过来的。”安阳公主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上次我那么一倒下,他祖母不知也吓成了什么样子。”

明慧笑着,没有回话。

安阳公主与威远侯老夫人交好,那次是威远侯老夫人身边的老妈子碎嘴让安阳公主这么大病了一场,如果是公主府的人那般碎嘴,定是会乱棍打死了的。

还,她与崔觐是上辈子结下了仇的。

明慧与安阳公主进了正厅的门,坐在椅子上的崔觐就站了起来,等两人坐好了,行礼,“参见公主,郡主。”

“起来,快起来。”安阳公主笑呵呵地虚扶了一把,说道。

“这是祖母特意让我给公主送来的。”崔觐把摆在桌上的锦盒呈了上来。

“有心了。”安阳公主让珍珠接了,说道,“坐,珊瑚给世子上茶。”

崔觐谢了起身的时候目光在明慧的身上顿了下,这才坐到了椅子上。

珊瑚重新给崔觐上了茶和点心,安阳公主这才看向他,笑着问道,“你祖母身体可好?”

“谢公主关心,祖母身体硬朗着呢。”崔觐恭谨回道。

明慧就坐在安阳公主的下手,平静地看着崔觐。

天青色暗纹团花锦色春袍,白玉束发,藏蓝色的腰带中间缀着一颗翠绿的翡翠,腰际垂了一块白玉,白玉下面缀着蝙蝠咯子。

面如冠玉,容貌俊朗。

自去年的百花宴后,明慧就没有见过他。

明慧嘴角微微一弯,快一年的时间,这崔觐似乎越来越沉稳,愈发的人模人样了!

似是察觉到明慧的目光,崔健目光就朝明慧移了过去。

明慧微微一笑。

崔觐礼貌地一笑,目光在明慧的身上停留了两下,移开了目光。

“祖母甚是担心公主的身体,本想亲自来看公主,但有怕打扰了公主的静养,所以就让孙儿来跟公主问一声好。”崔觐笑着说道,“祖母说等公主大好了,回城了再去公主府叨扰公主。”

“什么打扰不打扰的。”安阳公主笑道,“不过你祖母年纪大了,这来回的跑别折腾,我身体如今比过去还要好了,让她不要担心。”

“是。”崔觐点头应道。

“你回去跟你祖母说,等天气再暖和些,若她得空,可以来这里陪我说说话。”安阳公主又说道。

“是,我一定把这话跟祖母说。”崔觐笑着点头,“祖母听了肯定高兴。”

“嗯。”安阳公主笑着喝了一口茶,说道,“你祖母也真是见外了,礼物送去公主府就好了,要不让下人跑一趟就好了,还让你特意跑一趟。”

“祖母说,这些都是上好的补品,在这春日吃最是滋补。”崔觐说道,“今日我正好有空,正好给公主来请安。”

“多谢你们有心了。”安阳公主点头。

“公主,午饭好了。”翡翠进门禀告说道。

“嗯,走,吃饭去,尝尝这庄子上产的菜去,回头我让人包一些带回去给你祖母也尝尝。”安阳公主笑着先起了身子。

明慧忙伸手扶了安阳公主,往饭厅的方向走去。

宋一羽比他们先到了饭厅,崔觐进了门,一见坐在凳子上精神抖擞的宋一羽,便行晚辈礼,“晚辈崔觐见过神医。”

宋一羽腾地一下站了起来,闪到了他的面前,托住了他,“我们江湖儿女,不讲究这些。”

崔觐只得抱拳,“前辈。”

“客气客气。”宋一羽也抱拳。

客套了一番,几人入座。

吃了饭,珍珠带着丫头给四人上了茶。

安阳公主与宋一羽都感觉到了明慧身上散发出来的疏离,两人心里都明白这疏离不是对他们,目标是今日这个崔觐。

安阳公主喝了两口茶听得崔觐说下午赶回城,说道,“你难得来,在这里歇一晚再走。”

崔觐笑着忙婉谢了,“谢公主好意,我还得赶回去给祖母回话呢。”

“珍珠你带世子去厢房休息会。”安阳公主于是吩咐珍珠说道。

“多谢公主。”崔觐放下手里的茶杯,看向明慧说道,“来的时候,见得这边的风景甚是不错,不知郡主是否带路引见一二?”

明慧蹙眉。

安阳公主看了一眼明慧,低头喝了一口茶,用帕子擦了擦嘴角,说道,“你赶路辛苦了,等会还要赶着回城,这趁中午有点时间就歇会,否则你祖母要怪罪我怠慢她的宝贝孙子。”

崔觐笑道,“谢公主担心,祖母也念叨着郡主的。”

明慧起身走到了安阳公主的身边,说道,“外祖母您先去休息,世子来着是客,明慧不会怠慢他的。”

安阳公主每日是要午睡的,这会困意就上来了,见着明慧于此一说,于是让曾嬷嬷伺候着回房午睡去了。

“师父,我陪世子去走走。”明慧与宋一羽说道。

“好,小心些,多带几个人伺候着,千万被怠慢了世子。”宋一羽放下手里的茶杯,吩咐明慧道。

明慧莞尔,点头,“嗯。”

出了院子的大门,明慧带了崔觐往梅花林的方向走去,这个时候梅花当然是没有了的,但是那边还有梨树,桃树等。

梨花开得好。

阳光灿烂,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明慧身着立领斜交领海棠花缠枝的豆绿色上衣,衣袖与领口用银线绣了祥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下着藕荷色的撒花裙,春风吹来裙裾翻飞如花。许是在温泉庄子里经常泡温泉的原因,明慧的肤色比以前更加的白皙,细腻。崔觐跟在明慧的身旁缓缓地走着,嘴角噙着笑容。

明慧看着那盛开的梨花,顿住了脚步,朝豆蔻等人给了一个眼色,豆蔻则往后远远地退了几步。

明慧这才看扭头看向崔觐,直截了当地说道,“说吧,你有什么话跟我说。”

崔觐愣了下,没有预到她就这么开门见山地问了。

见他一时没有说话,明慧也没有出声脸色平静地看着他。

崔觐突然就一笑,说道,“倒是没有想到郡主是如此坦率的人。”看着面前的明慧,眼眸里闪着灼灼的光芒。

“难道世子真的只是来看风景的?”明慧扬眉,“那我让人回去唤那庄头刘殷来陪世子。”

崔觐敛了笑,眼眸如水地看向明慧说道,“这些年,你受苦了,等公主好了,我家就让人上门提亲,把你我之事定下来,将来你再不会吃那样的苦了。”

他这自信是从哪里来的?明慧嗤笑,“世子怎么这般肯定,我会就会嫁给你?”

崔觐瞧得明慧的反应,也不气恼,说道,“这是我祖母与公主之间的约定。”

“约定?有信物吗?不过是口头之间的玩笑而已。”明慧冷声说道。

“你为何那般讨厌我?”崔觐问道,说完直直地看向明慧的杏眼,似乎要把她看透一般,然而明慧盈盈如水的杏眼却是隔了一层纱,怎么都看不到底。

为何会厌恶他?这是崔觐早就想问的。

这几年来,自从第一次见面,他就感觉到她对自己的厌恶与冷漠,他只当是小女孩的羞涩所致,等年纪大了,就不会了,然,她年纪大了,厌恶不再显露,冷漠却更甚从前。

其实崔觐更想要说的是,将来他会对她好的,至于他的家里人也不要担心,他是独子,他的祖母,父亲,母亲都会喜欢她,对她好的。

为何厌恶他?那般凌辱自己的人,不只是厌恶,是恨!明慧心里冷笑。

望着崔觐眼里的急切与紧张,明慧弯了弯嘴角,“许是上辈子的仇。”

呃,这算是什么答案?崔觐从心底松了一口气,笑道,“上辈子的仇?俗话说前生冤家,今世缘。”

明慧也轻轻笑了一声,“欠下的总是要还的。”

瞧着脸色愈发欣喜的崔觐,明慧决定先泼一盆冷水,“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政局,外祖母只当先前与老夫人的话是玩笑了的。”

闻言,崔觐皱眉默了片刻,看向明慧问道,“是你的意思,还是公主的意思?”

如今的政局,他当然是清楚的,宁国公府,威远侯府,武安侯如今都推到了风浪尖上。

如果再加上一个公主府!

“谁的意思都不重要。”明慧回道,“重要的是,你,我永远都不可能。”

永远都不可能?崔觐见着明慧脸上的坚决,眼眸里的笑意也慢慢褪了下去,严肃看向明慧说道,“郡主就如此肯定?永远,你知道有多久吗?朝政的事自不用你担心。”

明慧勾了一丝冷笑,轻飘飘的反问了一句,“难道世子就知道?”

“好了,我不是跟你来吵架的。”见明慧如此针锋相对,崔觐也只好退了一步说道,“我是真心特意来看你的。”

“担当不起。”明慧淡声回道。

“这梨花倒是开得不错,等过几日,那边的桃花开了就很好看了。”崔觐见着明慧如此,就看向洁白的梨花说道。

第七十二章

崔觐没走几步,就被威远侯夫人周氏给喊住了。

“母亲,儿子送您回去。”崔觐笑着搀扶着威远侯夫人周氏,说道。

“不用了,你早些回去歇息吧,我有她们丫头婆子跟着回去就好了。”周氏笑着拒绝了。

“不过是几步路而已,儿子送您回去。”崔觐笑着坚持,扶着周氏就往周氏院子而去。

儿子孝顺,周氏很是熨帖。

周氏笑了下,片刻嘴角的笑还是回到了平若的那个角度,得体又雍容大度。

这个不是亲生的,是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的亲姐姐私通生下的孽债。威远侯自以为此事天衣无缝,却不想这事周氏在多年前就知道了。

侯门大户多的是阴私腌制不少,可是,周氏却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会与自己的姐姐私通!

周氏得知真相的时候,那个恨,恨不得把那对不要脸的狗男女给沉了塘,可是身边的心腹妈妈拉住了她,好说歹说按住了她的冲动。她可以不顾夫妻情分,但是她膝下有女儿,还有娘家生养之恩的父母,这些她都不得不顾!

不知道是不是崔家是武将出身在战场杀戮过多,这子嗣尤为艰难,这三代都是单传,如今的威远侯也是美妾成群,然儿子就崔觐这么一个,还是与自己的大姨姐私通生的,周氏得知崔觐的身世的时候,更加大度了起来,自己做主找了不少的千娇百媚的美人给威远侯,就是去任上镇守边关,周氏也是准备三四个美妾跟去伺候威远侯,然结果是要么是没有所出,要么就是生的姑娘。

这些年周氏就怄着这口气,就只想在亲事上给崔觐找个‘好’儿媳来出了这口气,但是老夫人与公主又有口头之约。

原本她是不愿意明慧进门的,然自范家事发后,周氏就改变了主意。这样的女子,进了门若是知道了崔觐的身世,会吞下这口气?

周氏很能肯定,连亲生父亲都能扳倒送入死牢的明慧,就算是吞下了这口气,也会把侯府闹个鸡犬不宁!

到时候自己让人做那枪杆子为自己出气,还能博取同情博个美名,还能更加笼络儿子的心,一举数得!

回了屋,周氏让丫头沏了茶,然后挥退了丫头与婆子,与崔觐说话,“你今日见了郡主,是不是郡主给了你脸色看?”

周氏抚养了崔觐这么多年,自然是瞧得出来刚提到明慧郡主的时候,自己儿子的脸色有些不好。

“母亲,郡主不知是何故,不待见儿子。”崔觐沉着脸纠结着说道。

周氏听得崔觐的话,心里自然是明白这崔觐的意思,于是柔和地笑了笑说道,“儿子啊,这女孩子家家的总归是脸皮薄,等进了门自就会与你一条心的。”

崔觐也深觉如此,于是点了点头。

周氏见着崔觐的脸色放松了,于是又体贴地为儿子着想,说道,“不过,儿子,这事是你祖母给你定的,但是,你若是不喜欢,母亲是拼了命也会为你在你祖母面前回绝了这门亲。”

崔觐看向周氏说道,“母亲,郡主是好的。”

这几年,崔觐心里就一直都那么认为的,明慧是自己的!而且这是长辈早就商量好的事,崔觐一心只等她长大了就迎她进门。

虽明慧不给他好脸色看,对他冷漠,甚至厌恶他,可崔觐心里还是那么认为的,跟中了蛊一般,明慧越是冷淡,他心里就越是挂着她,念着她。

如今,侯府的形势岌岌可危,这门亲事更是势在必得!

周氏早就知道这儿子对明慧是有心的,看着俊朗非凡的崔觐笑着点头说道,“嗯,我明白了,你回去吧。”

“那儿子告退了,母亲早些休息。”崔觐起身行礼告退。

看着崔觐修长挺拔的背影往门口走去,周氏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褪了下去,脸色阴沉了下去。

心口郁结的那口气一团一团地往上涌,周氏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压了下去。

“夫人,喝口茶。”心腹妈妈进门见着周氏的脸色,忙劝说道,“夫人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世子这么孝顺,是个好的,两位小姐也长大了,夫人多想想她们。”

周氏喝了口茶,缓和了神情,对妈妈说道,“准备一下,明日我回家一趟。”

“是。”妈妈点头应了,忙出去安排。

崔觐去了温泉庄子上的事,徐习远从宫里回来的时候得了消息,恰时风挽临也在六皇子府。青杨这么进来说这事的时候,徐习远也没有避着风挽临,直接让青杨说了。

徐习远一听,脸色没有变,但是身上的气息却是冷了下来。

“你出去吧。”徐习远朝青杨挥了挥手。

“是。”青杨忙退了出去。

“呵,这威远侯世子倒是挺有眼光。”风挽临笑着摇头,说道。

听着这颇有些幸灾乐祸味道的话,徐习远瞥了他一眼,“早年姑祖母与那威远侯老夫人就有此意,这不是临时起意的。”

风挽临敛住了笑,正色看向徐习远问道,“不说其他,若你处在威远侯世子这个位置,对于这门亲事,你会如何做?”

徐习远却是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他们想要娶,也得明慧想嫁才成。”

风挽临不可置否地弯了弯嘴角。

两人自然都清楚明慧的性子,崔觐想娶她那就得她点头,否则,三个字,不可能!

风挽临喝了一口酒,眯了眯眼,“倒不说先前他们的之间的约定,不过,想来威远侯府恐怕是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娶了明慧,这五皇子可是又得了不可小觑的助力。

“放心,都不用我们动手,自然会有人不会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这事成的。”徐习远勾了勾唇角。

首当其冲,就会是李皇后。

已经把周怡瑾推入了五皇子的怀里,让武安侯与威远侯绑去了五皇子的阵营,这若是就这么让明慧也进了威远侯府,那李皇后还不得抓狂。

自然两人都是明白眼前的局势的,徐习远自是不必说,生为皇子比别人对朝堂的局势与变化更加敏感。风挽临如今身在朝堂,当然也是明白的。

风挽临看了眼徐习远,正色说道,“既是如此,我担心有人对小师妹不利。”

为了利益,有什么做不出来的。更何况这是储位之争,储位之争有什么不能做的,弑父手足相残的事比比皆是,更何况她一个小小的女子!

风挽临担心不是不无道理。

“一般的人不是她身边冰片的对手,下毒是班门弄斧。”徐习远说道。

风挽临斟酌了一番,说道,“希望我担忧的是多余的。”

徐习远说道,“我有在,你放心。”

风挽临瞧了徐习远两眼说道,“我还是觉得小师妹与师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的好。”

“逃避不是办法,这里有她牵挂的人,她不会离开的,而且,避得了一时,避不了一世。”徐习远勾唇。

风挽临瞟了眼徐习远,低头喝了一口酒,说道,“算计小师妹,实在是可恶。”

不止是可恶,实在是该死!徐习远淡笑,“嗯。”

翌日,春光依然灿烂如花,威远侯夫人周氏早早地给威远侯老夫人请了安,然后吃了早饭就带着崔秀芝与崔秀云两姐妹出门回娘家武安侯府。

武安侯老夫人早就派了人身边得力的袁妈妈在垂花门口迎接周氏,“姑太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