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无异状。

难道真的是方子不对?

明慧想了想又摇头,抬步走出了库房。

两位太医下的方子都很对症。

”两位大人,这几日可有可疑之人来过没有?“明慧一边走,一边问道。

”那倒是没有,这里除了我们大夫与药童,就是病人,一般的人都恐感染了瘟疫,不会经过这。“年纪稍大一点的秦太医说道。

”嗯。“明慧点了点头。

”郡主,是不是我们下的方子不对?“年纪年轻一点的顾太医皱着眉头,说道,说完抱拳朝明慧一礼,”还请郡主不吝赐教。“

他们两人这些日子与当地的这些大夫都专心扑在病人身上,见着瘟疫是没有任何的起色,每日看着抬出去的人,众人的心里都很是着急。

”两位大人过谦了,你们下的方子都并无不对。“明慧紧锁着眉头,肯定是哪里出了什么差错,是哪里不对劲呢?

”那郡主的意思是…“秦太医看向明慧。

”先过去看看。“明慧抬步走向那煎药的地方。

刚到了门口,一股热泪就扑面而来。

几十个药罐子一字排开,呼呼地冒着热气,里面负责看火煎药的几个药童忙得不脚不着地,汗水淋漓。

”参见郡主,秦大人,顾大人。“见到明慧三人进屋,几人就忙行礼。

”起来无需多里,忙你们的。“明慧淡淡一笑,说道。

几人谢了就各自又忙开了。

明慧打量了一番,虽是药罐子多,但是屋里干净整洁。

”来,小虎给我加点水!“一人高声喊道。

水!

明慧一个激灵,扭头看向秦太医与顾太医说道,”这里用水的水源是从哪里来的?“

秦太医,与顾太医立即明白了明慧的意思。

这水是这院子里的井里打出来的,这水源何处来,明慧让人立即把情况禀告了王大人。

王大人与知府大人一说,知府立即派人找了那知道详情的人,然后去彻查了一番,确实那源头有已经腐烂了的牲畜尸首。

清理了那尸首,王大人怕出什么意外,又派人守在那,然后对城里又大肆清扫了一番。

于此,过了两天,那瘟疫才得了控制。

虽有人继续染上瘟疫,也还是有人相继死去。

但是也有人病情好转了起来。

明慧与徐习远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三十章

瘟疫得了控制,这病死的人也每日日渐减少,每日痊愈的人越来越多了起来。

于此,这多日盘旋在这南江府城的阴霾也一扫而空,那老百姓一个个脸上都带着欢盈的笑容,重建家园的力量无穷无尽跟使不完似的。

“这几日,明慧你可是出了不少的力,辛苦你了。”徐习远一袭银白的长衫站在城楼之上,看着下面路上喜气洋洋的老百姓,笑着与明慧说道。

“出力倒是不敢当,不过就是举手之劳罢了,你也不要与我如此客气,只要你想做的,我定然是会帮着你的,”明慧淡笑着说道。

当时的情况那般紧迫。

真与老百姓对着干,惹急了,兔子还咬人呢,没准为了活命,老百姓真的会发生暴乱的。

如此,他亲自留了下来,稳住民心,还说出,瘟疫一日不解,就一步都不出城,誓与这南江府城共存亡的意思里面。

自己表明了身份,倒也可以稳定民心,让老百姓看到那希望。

凡,他想要做的,自己陪着他一起面对就是了。

这也没有什么,自己也不过是每日去城西看看,这事情大多还是两位太医与其他的大夫在做。

“那些,谋害你的人,没有头绪吗?”明慧侧了头,看着徐习远菱角分明的侧脸,问道。

徐习远摇了摇头,扭头对上明慧的目光,“沅沅…”

徐习远呢喃了一声,却把嘴里的话都吞了回去,她这般聪慧的人,对于将来要面对的危险自然也是明白的。

自己的境地危险,皇家的生活也充满着阴谋诡计,但是自己这些年来,都不想放开她,如今好不容易等到她敞开了心怀,自己是更加不会放开她的。

微风吹来,明慧秋香色的裙裾翻飞如花。明慧展颜抬头看着徐习远,清澈的目光含着融融的笑意。

“沅沅,汝之所愿吾愿扑汤蹈火而求之,汝之所不愿吾愿粉身碎骨而挡之。”徐习远伸手拉住明慧的手,轻柔说道。

轻柔的语气,含着不容置疑的诚挚与深情。

明慧看着他,清澈的目光里涌起一丝水雾,重重地点了点头,伸手搂住了徐习远的腰。

不管将来如何,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明慧这一刻,只想珍惜眼前的人。

半响,两人才往住处走。

徐习远一边走一边说道,“如今疫情也稳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嗯,这个你做主就好。”明慧点头,想了下扭头问道,“那些谋害你的人,有什么消息吗?”

徐习远摇头,“没。”

徐习远眼眸闪过一丝利芒,勾了勾嘴角,“不过,这一次,他们倒是为人做嫁衣了,想来,这一次等我们回去,想必是要沉不住气的。”

“一点线索都没有?”明慧微蹙了下眉头,又问道,“跟当你刺杀的人,是不是同一伙人?”

“可能吧。”徐习远说道,“这想要我命的人,总归不过是宫里那几个人罢了。”

淡淡的声音透着无尽的苍凉。

明慧伸出手拉住他的手,没有说话无声地传递着自己的意思。

将来的路,有她陪着他一起走。

徐习远脸上的阴沉褪了下去,暖暖的笑,从眼睛溢到了嘴角。

回到了住处,四人商议了一番,便都开始动手收拾行囊。

等得那瘟疫确实是稳定了下来,四人又多待了两日,这才启程返京。

启程那日,一早,老百姓夹道欢送。

明慧透过车帘,听得外面的欢呼声,嘴角弯了弯,那想要徐习远命的人,只没有想到今日这样的情况吧?真真是如徐习远说的,为他人做了嫁衣了,这徐习远的名名动天下了。

几人来的时候,是七月,返程的时候却已经是八月初了,天气已经入了秋,这白天虽然依然是烈日当空,但是早上与晚上很是凉爽。

徐习远因这次水灾而名满了天下,然,不止是徐习远,夏承毓,风挽临,因瘟疫而与南江府共存亡而名震天下。

当然她自己也再次名扬天下,不仅简简单单的在面对瘟疫而退缩,还她捐出的巨款与她的妙手回春。

明慧是没有想到,上一次,自己状告生父扬名,世人皆骂自己心狠手辣,天理不容,被世人所唾骂,这一次却博得了一个慈悲心肠的美名。

真是世事难料!

抵达京城的那日,四人的马车刚入了城门就被何成给挡了。

“老奴参见殿下,郡主,夏大人,风大人。陛下命的小的在此等候多时了。”何成笑呵呵地甩了一下手里的佛尘,对四人行了一礼,说道。

“何公公快请起。”徐习远虚扶了一把,说道。

宣文帝的意思很明显,要四人直接进宫觐见。

+++++

“儿臣/微臣/明慧参见父皇/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徐习远,夏承毓,明慧跪地叩拜,风挽临腿脚不便就坐在轮椅上行礼。

“免礼,快平身。”宣文帝见得四人,忙说道,“赐坐。”

“谢父皇/皇上恩典。”几人忙起身坐到了太监搬来的椅子上。

宣文帝一一看了看四人,忙看向明慧问道,“丫头,他们两个的伤势如何?要不要叫太医过来快给他们看看?”

徐习远与风挽临,一个断腿坐着轮椅,一个断肋骨,两人又有严重的内伤,这宣文帝自然是担忧的。

“皇上,两人的内伤得养些时日,两人的断骨,”明慧笑着说道,“表舅舅还是召太医过来给他们吧。”

宣文帝见得明慧如此说,就立即让人把李太医与金太医给召了过来。

“给他们四个都看看,尤其是小六与风爱卿可是有什么不妥。”宣文帝说道。

“是,陛下。”李太医与金太医忙给风挽临与徐习远诊脉。

“陛下,六殿下的肋骨已经愈合了,不过这内伤得调养一段时日。”李太医说道。

“陛下,风大人的腿也无大碍了,这内伤调养数日也可痊愈。”金太医说道。

“嗯。”宣文帝这才安心地点了点头,让李太医与金太医退了出去。

宣文帝就水灾的事,详细的问了不少的问题。

关于南江府那边的事,每日都会有禀告那边情况的奏折呈上来的,于是四人也都是事无巨细地回答了宣文帝的问题。

到了午时,四人陪着宣文帝一起用了午膳,宣文帝这才留下了徐习远,让明慧,夏承毓与风挽临出宫回府。

“小六,父皇这次差点又见不到你了。”宣文帝看着徐习远,深邃的目光中带着慈祥。

“是儿臣办事不力,让父皇担忧了。”

“起来。”宣文帝端详着眼前与已故的沈贵妃一样的脸,眼前一阵恍惚脸上闪过一丝疲惫,半响才说道道,“这次你们事情处理得不错,稳定了民心。”

徐习远看着宣文帝带着倦色的脸,说道,“父皇,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没事,有些累了而已。”宣文帝罢手说道,看向徐习远问道,“小六,你与风挽临的内伤是怎么回事?还有当日那堤坝怎么突然就决堤了?”

“父皇…”徐习远把事情与自己的怀疑和彻查的结果都与宣文帝禀告了一番。

闻言,宣文帝怒不可斥,半响才看向徐习远说道,“辛苦你了,你回去吧,在府里好好养伤。”

徐习远却没有告退,而是起身跪在了地上,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

“嗯,何事?”

“恳请父皇为儿臣与明慧赐婚。”徐习远说道。

+++++++++++=

“师兄,你有伤在身,跟我去公主府吧?这样照顾你,也方便。”

“风兄,嗯,去公主府,这样表妹也放心。”夏承毓帮着明慧劝说道。

风挽临笑着摇头,拒绝了明慧的好意,“我也好久没有见师父了,等过两日,我去师父那养伤。”

“那好。”听得风挽临去宋一羽那边住,明慧也就不再劝说,笑眯眯地点头说道,“那过两日,我去看你和师父。”

“好。”风挽临脸上的笑如春风。

回了公主府,安阳公主眼里都闪着水光,一只手拉着一个,宝贝心肝地舍不得放手了。

这瘟疫,安阳公主等人都担心不已,如今见得两人毫发无损地回来了,这才放下了心。

“姐姐,祖母与大伯母,母亲这眼睛都望长了,就盼着你与二哥哥早日回来。”夏姝眉开眼笑地说道。

“让外祖母,大舅舅,二舅舅,大舅母,二舅母担心,是明慧的不孝。”明慧很内疚,这瘟疫发生,这外祖母他们不知道如何担心自己!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家人说什么见外的话。”安阳公主慈爱地说道。

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团圆饭,安阳公主多日不见明慧,就留了她在自己的院子里歇着。

夏姝凑热闹,也留了下来。

姐妹俩人陪着安阳公主说话,见安阳公主面露疲惫这才伺候着安阳公主歇下,两人也没有去其他的厢房,直接歇在了碧纱橱。

“姐姐,你可不知道,这京城的人啊,听得你奉皇命去了南江府,可都是吓了一跳呢。”

“是吗。”明慧淡笑着看着一脸雀跃的夏姝。

“可不是,这不是说你在府里养病吗,突然又传出来你在南江府治那瘟疫。”夏姝笑着点头,“姐姐,还有前几日,那威远侯与那世子,还有那大周氏被斩头了,听说那血流了一地呢,我想去看的,可是母亲他们都不许我去。”

夏姝说这话的时候可是咬牙切齿的。

“不过我让香草与豆蔻替我们去看了,还让她们两个买了一篓子的鸡蛋去。”夏姝气呼呼地说道,“香草说,那崔觐都不成样子了,一点都没有往日那风流倜傥的样了,哼,就他那样子。敢肖想姐姐你!”

明慧听得心里不免就一动。

“啊,对了。”夏姝心思一下跳到了别处,目光灼灼地看着明慧说道,“对了,五皇子府里的范明婷有了身孕了,很得五皇子的宠爱。”

范明婷有了身孕,很得徐习徽的宠爱。

因大周氏的事,这周怡瑾如今恐怕是日子不好过。

明慧听了不免也笑了。

姐妹说了好一会话才入睡。

翌日,刚吃了午饭,宫里传旨的太监就到了。

“明慧郡主恭顺贤良,品性温柔,特敕封正一品郡主,封号朝阳,赏玉如意一柄,珠宝二十箱,锦缎一百匹,封地…。”

明慧接旨了谢了恩,脸上就闪过一丝忧愁。

彼时,自己挂着郡主的头衔,却被人惦记着,如今皇帝表舅这么一来,显示了对的宠爱,算计自己的人,那会不会更多?

明慧刚忧愁了一下,第二道赐婚的圣旨又到了。

+++

明慧郡主与六皇子的赐婚给阴霾了一个多月的京城增添了喜气。

明慧也不太出门了,就待在家里绣嫁妆。

八月一晃而过,这日明慧难得出门去了宋一羽处,刚坐下没有多久,徐习远就一脸严肃地进了屋,身后跟着青木。

明慧心里咯噔了一下,握紧了手里的杯盏,“出什么事了?”

“公主府出事了!”徐习远脸色异常的凝重。

砰,明慧心里一紧,手一松手里的杯盏摔了个粉碎。

第三十一章

公主府出事了?

出了什么样的事,让徐习远亲自跑过来到这里来找自己?

明慧这心都悬到了嗓子眼了,公主府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不然,徐习远怎么跑这里来?

“外祖母出事了?还是舅舅舅妈他们出了什么事?”明慧神情有些急切,也顾不上那摔得粉碎的杯盏,起身就准备回公主府去。

“先坐下听我说。”徐习远伸手把明慧按回了椅子。

“殿下,发生了什么事?”风挽临腿有病,就一直住在宋一羽这边修养,见得徐习远的神情,风挽临能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没打招呼就自行前来了,打扰前辈了。”徐习远对宋一羽说道。

“自己人何须那些虚礼,先坐。”宋一羽说道,也不呼那哑奴进来上茶。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明慧这会是七上八下的,这刚出门公主府里可还都是好好的,没有一丝的不妥。

“今日一早,有人带着证据与状纸去了大理寺,状告姑祖母与镇国公通敌叛国。”徐习远脸色甚是凝重。

通敌叛国?

明慧愣了下,随即轻轻笑了出来,“通敌叛国?莫不是那状告之人是得了失心疯不成?”

外祖母与舅舅他们会通敌叛国?

明慧觉得这真真是笑话。

“有姑祖母与北辰国的通信书函,还有信物,那证人也是一口咬定。”徐习远看向明慧说道,“父皇已经了命令让大理寺彻查此事,公主府的人虽是没有关起来,但却被幽静在公主府里了,在此事没有查清楚之前,没有父皇的命令,谁都不许离开公主府,否则格杀勿论。”

“我赶过来,就是截住你回公主府,这进了公主府的大门,也就不知道何日才能出来了。而且,如今公主府有重兵把守着,这公主府的人都是被幽静起来了,就算是有心想要彻查这一切,也可能是无能为力。如今,就要靠你了。”

徐习远几乎是拧着眉头看着明慧说道。

“不可能,外祖母与舅舅他们怎么会通敌叛国?”明慧一脸不可置信,摇头说道。

风挽临蹙着眉头,说道,“这,怎么会突然就冒出人来状告公主府,还拿出了证据?中间是一点症状都没有?”

“告到那大理寺的人,是我皇祖父安插在北辰国的细作。”徐习远把今日一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那细作一路被人追杀,本想去直接去皇宫把事情禀告给宣文帝,但却力不从心,只好带着伤与证据去了大理寺。

事情非同小可,大理寺卿自然是不会把事情掩饰下来的。

明慧听得全身都发凉,这秋天暖和的天气,四肢都冰凉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