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掌灯时分,那珊瑚便招了供。

王嬷嬷是按在安阳公主身边的钉子,不料,却在几年前安阳公主把王嬷嬷拨到了王氏身边,她不在安阳公主的身边就不好行事。

无奈之下只好把自己的女儿珊瑚放在了安阳公主的身边。

珊瑚招供了,那安阳公主屋里搜出来的密函是她放的,但是这幕后之人是谁,她却是不太清楚,因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她娘王嬷嬷吩咐她做的。她的武功也是王嬷嬷私下教的。

“这王嬷嬷家里其他的人,对这些都一无所知。”夏秩把事情说了一遍,皱着眉头说道,“她们自有一套接头的暗号,那贱人几年前曾经是见过王嬷嬷以外的人,据她的描述,那人倒并无什么特别的特征,却举手投足之间很有礼节的,透着一股子大家闺秀的风范。”

大家闺秀?安阳公主神情肃然,沉吟了半响,对夏秩与夏瑞说道,“把她交给韩栋,让他交给大理寺卿。”

“是,母亲。”夏秩点头。

“这钉子总算是拨了,明日那北辰国的太子也将抵京了,想来,过不了几日,皇上就会解禁了那禁锢,但是也不能放松,别让人钻了空子。”安阳公主说道,“那死丫头一家明日,全都交给韩栋吧。”

身为奴婢敢于污蔑公主府,这一家子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明慧坐在一旁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想着,那人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是什么样的人呢?

翌日,秋阳满地,万里无云,公主府除了早上开了角门,把珊瑚一家子交给了韩栋之外就一直很安静。

与公主府相反的是京城其他的地方却是洋溢着欢乐。

百姓都兴高采烈地拥在街道旁,希望能一睹那北辰国太子的风采。

大皇子徐习莛带了人亲自到了城门口迎接。

到巳时三刻的时候,北辰国的太子萧漠一行人跃入了众人的眼帘。

大皇子带了得体的笑容,迎了北辰国太子萧漠往那住而去。

云来楼的顶楼,徐习远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意,手里端着一杯酒,看着下面下面走过的行人。

青杨站在徐习远的身后,低声禀告说道,“殿下,公主府的钉子已经拨出来了,国公爷已经把人送给了韩栋,韩栋已经亲自送去了大理寺。”

“郡主她有没有受伤?还有公主府其他人有没有受伤?”徐习远扭头问道。

“郡主与公主等人都只是受了惊,青木中了一刀。”青杨回道。

“嗯。”徐习远嗯了一声,扭头继续看向外面街面上的情况。

“殿下,这接待北辰国太子应该是由你去。”待那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消失了,青杨就忍不住抱怨。

“放心,有清辉在,不会出什么差错的。”徐习远淡淡一笑,转身。自己与明慧有婚约在,公主府如今又处于这样的境地,这个时候,自己是不该与北辰国的太子有任何的联系。

“可是,小的怕——”青杨踌躇了片刻,终把心里的担忧说道,“这北辰国太子若是被大皇子给拉拢了过去,那我们做的不就白费了吗?”

徐习远轻笑了一声,反问了一句,“你不相信清辉的能力?”

青杨摇了摇头,没有再出声。

徐习远轻轻晃了下酒杯,低头啄了一口,眯了眯眼睛,手指摩挲着酒杯。

这北辰国太子是个杀戮果断的人物,能坐上太子之位,当然是有几分能耐的,如今大安储君却是未定的!

那北辰国太子是将来北辰国的君王,徐习莛是长子又是嫡出,父皇派他负责接待一事,也是诚意。

第二日,宣文帝在皇宫摆宴,宴请把北辰国太子萧漠。

宣文帝,李皇后,徐习远等四位皇子,还有勋贵重臣都在出席之列。

萧漠浓眉大眼,长得高大英俊,眉宇之间带萦绕天然自成的贵气。

宣文帝与萧漠客套了一番,然后萧漠与群臣都坐在各自的位置之上。悦耳的丝竹声,舞姬曼妙的舞姿,殿上是笑声连连,宾主尽欢,酒过三巡后,萧漠突然端了酒杯看向殿前上面的宣文帝与李皇后,“皇上,皇后娘娘,我有个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太子无须多礼,请直言。”宣文帝微笑着对萧漠说道。

萧漠笑了下,开口就问起了公主府的事来,“皇上,我听说那安阳公主府与我北辰国有密函来往,犯了那通敌叛国之罪。这事不知结果是如何了?”

北辰国太子的话,刚落,这殿堂之内除了那丝竹之声,就别无他声,众臣目光都神色各异地看向上面的宣文帝。

公主府的事是大安的内政,这北辰国太子在殿堂之上问起了公主府的事来,如此,是不是太过放肆了?

宣文帝目光扫了一眼大殿上的群臣,然后目光在徐习莛的身上微顿了下,喜怒不形于色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的端倪来,

徐习莛心里一紧,咯噔了一下,忙站了起来躬身朝宣文帝说道,“是儿臣没有管教好下属,让太子听得了那闲言闲语。请父皇责罚,儿臣回去就把那些碎嘴的人换了,不会让人再打扰到太子的清净。”

闻言,宣文帝脸上并无变化,唇抿得紧紧的。

李皇后见得徐习莛有些惴惴不安的脸,就扭头看向宣文帝微微一笑,轻轻拉了下宣文帝的衣袖,“皇上,太子是贵客,习莛难免有些疏忽,等回头您再好生责罚他。”

李皇后看向萧漠,亲切地问起了萧漠的起居来,“太子远道而来,不知住得可还习惯?这菜色都是御厨房精心准备的,不知可合太子的口味?…”

徐习远坐在位置上,脸上勾起了淡淡的笑意。

第四十一章

“不知丽雅公主的身体如何了?”

丽雅公主是北辰国的公主,与萧漠一起来的,许是丽雅公主身体娇贵,又加上长途跋涉,还没有抵京就身体有些不适,故这次宴会就没有出席,留在别院养病。

“谢皇后关心,皇妹修养两天就没事了。”萧漠回道。

宣文帝没有说话,勋贵群臣就有些把不住宣文帝的脉,也都是屏声凝气的。

一时大殿上气氛就有些微妙了起来。

李皇后脸上雍容的笑意就有些僵,挂不住了。

舞姬优美的工作也开始有些惴惴不安地动作了起来。

宣文帝给何成做了一个手势,何成给舞姬做了一个手势,舞姬停了摇摆的腰肢,躬身退了下去,丝竹声也停了下来。

殿上一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宣文帝目光犀利地看向萧漠,“太子,若是有人照顾不周,尽管与人说,朕自当会严惩。”

宣文帝绝口不提公主府的事,话里却是含有警告的意思在里面,萧漠逾矩了。

闻言萧漠笑了下,说道,“我知道安阳公主的事是大安的事,我本不好过问,但是这事也涉及到我们北辰国,我也很好奇,她与我北辰国谁勾结在一起的?”

宣文帝沉吟了下,说道,“事情涉及到北辰国,太子好奇也是情有可原。”

“嗯,几十年来,我北辰国与大安相安无事,然却突然暴出来安阳公主与我北辰国的人相勾结。”萧漠颔首,敛了脸上的笑萧然说道,“我怕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会不会有人想挑起两国之间的战火?”

闻言,就有大臣起身,抱拳对宣文帝说道,“陛下,事情涉及到北辰国,如今萧太子在这里,有些事情他给我们解惑。”

“陛下,此事是我朝的事,不宜萧太子过问,这不符规矩。”立马就有大臣站了起来反对。

殿堂上从刚才一团和乐的欢乐气氛,瞬间变成了严肃的气氛。

“皇上,我本不是想要插手贵国的事情,只是好奇关注一下,若公主真是与我国的人有所勾结,那我回去也得处理这事情才是,揪出了那通敌叛国的贼子出来,还望皇上能谅解。”萧漠见着如此,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是想要过问大安的事,而是事关重大。

若是安阳公主真的通敌叛国,那北辰国内定也有通敌叛国之人。

这通敌叛国的事,自然是不能大意。

这边是公主府,那边就不知道是何人,真是有这样的事,那对北辰国定也是会惹来震荡。

萧漠的态度表明得很清楚,宣文帝斟酌了半响,点头说道,“太子所顾虑的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到底是涉及到我大安与北辰国的邦交。嗯!”

宣文帝点了点头,与徐习莛说道,“这件事,你负责,你带太子去大理寺,让大理寺卿为太子解答一些疑惑。”

“是,父皇。”徐习莛应道。

“谢皇上成全。”萧漠端着就酒盏朝宣文帝示意。

“太子客气。”宣文帝哈哈大笑,端了酒杯抿了一口。

宣文帝的态度也表明了,殿堂上又恢复了轻松的时刻气氛。

到了午后,这才散了场。

翌日,萧漠带了几个亲随在徐习莛的陪同下去了大理寺,看了那密函,面上的也严肃了几分,然后看向大理寺卿说道,“大人,可否让本宫见见那证人?”

萧漠所说的证人自然是那从北辰国出来的细作。

“大人,不知这案子是否有什么新的进展没有?”徐习莛问道。

“大殿下,太子殿下,其实,这案子已经有了转机了。”大理寺卿考虑了片刻与萧漠,徐习莛说道,“安阳公主府里的奸细已经揪了出来,那奸细已经招供了,公主府里搜出来的密函是她放的。”

“不知太子殿下对这密函上的字迹是否熟悉?”大理寺卿说完了,又问了萧漠一句。

萧漠眼里闪过一丝深究,考虑了片刻说道,“甚是眼熟,可是又有些些微的差别。”

大理寺卿眼眸一闪,不再追问。

“至于那证人…?”大理寺卿有些踌躇。

“让太子殿下见见吧,他在北辰国的,许太子殿下见过也说不定。”徐习莛看向大理寺卿说道。

“是,殿下。”大理寺卿点头,朝一旁的人点头示意了一下。

不一会就有两个人搀扶了那身体有些虚弱的细作走了进来。

“小的,见过殿下,大人。”

“起来吧。”

萧漠打量了一番,朝大理寺卿点了点头。

大理寺卿朝那搀扶的两人点头示意了一下,两人就带了那细作退了下去。

“太子殿下?”徐习莛扭头看向萧漠。

“大皇子殿下,大人,那些密函上的字迹是本宫的九皇弟的字迹,然里面有很多字却是不符合九皇弟的习惯。”萧漠说道。

“太子殿下,此话当真?”徐习莛看向萧漠求证说道。

萧漠点了点头,“大人若是不相信,等本宫回北辰国,让人送来九弟的墨笔做个对比。”

“如此多谢太子殿下了。”大理寺卿忙起身朝萧漠拱手说道。

“大人客气了。”萧漠挥了挥手,对一旁的一个亲随说道,“你留下,大人有什么问题,你尽管为大人解答。”

“是,太子殿下。”

萧漠待了一会,这才与徐习莛一起离开大理寺。

这日,丽雅公主好转了,恰天气好,宣文帝又宴请了萧漠与丽雅公主,这次因为丽雅公主出息,所以后宫除了李皇后,还有贤妃,与依宝公主也盛装出席了。

“见过皇上,皇后娘娘。”萧漠大步流星地进了屋,身侧跟着丽雅公主。

丽雅公主身着紫色的锦服,青丝如墨,额上垂了娇艳欲滴的红宝石额饰,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容貌甚是柔美,身姿高挑玲珑有致。

“见过皇帝陛下,皇后娘娘。”声音清脆入耳。

“快请起,请入座。”宣文帝抬手。

入了座,喝了一巡酒,萧漠就笑着说道,“皇上,久闻大安的大家闺秀贤良淑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皇妹也略懂一二,希望陛下与各位娘娘指点一二。”

“嗯。”宣文帝点了点头。

“能欣赏到丽雅公主的才艺,是我等的荣幸。”坐在萧漠旁边桌上的徐习莛侧首笑着说道,目光在丽雅公主身上打了一个转。

萧漠带着丽雅公主一起出使大安,其目的自然是昭然若揭,当然不是为了让正值花样年华待嫁年纪的丽雅公主见见世面了。

如果自己娶到她,那当然就能得了北辰国的支持了!

如此,自己的助力又是多了一层。

徐习莛看着亭亭玉立的丽雅公主,眼里的笑意就加浓了几分。

丽雅公主与伺候在身后的宫女低语了一声,随即起身落落大方地走到了殿中央,“那丽雅就献丑了。”

然后走到了刚宫女搬来的琴前,坐定。

纤纤素手先试了下音,然后凝神,手指如花一般弹奏了起来。

行云流水一般的音乐,众人如只置身如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蓝天,白云,辽阔的草原之上牛马奔腾。

众人只觉得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

然后,琴音突然一转,带了浓浓的离别之感,如乡愁,如思恋父母亲人一般从众人的心底萦绕蜿蜒而上。

丽雅公主手指轻轻压在琴弦之上,琴音止。

众人却依然沉浸在那带着淡淡忧愁的琴音之中。

丽雅公主起身,“丽雅拙才,让大家见笑了。”

“公主自谦了。”李皇后笑着说道,“公主的琴音如融入了感情一般,让人听了甚为感动。”

“娘娘谬赞。”丽雅公主微微一笑。

“公主请入座。”李皇后笑着抬手说道。

“谢娘娘。”丽雅道了谢,便是一脸平静地回了位置。

按在座的懂音律的人来说,这丽雅公主的琴技是一般,但是胜在融入了感情,让听的人似都感同身受,置身于她的琴声所带来世界中。

“父皇,丽雅公主是贵客,哪只有让客人表演的道理,儿臣斗胆恳请父皇恩准,永许儿臣表演一曲。”依宝公主盈盈走上前,自请说道。

“准。”宣文帝点头说道。

“谢父皇。”依宝公主屈膝行了一礼,又朝萧漠与丽雅公主微微颔首。

依宝公主也就直接选了琴,纤指一挑。

轻灵的琴声从指间流淌而出,春回大地,百花盛开,如置身幽谷之中。

依宝公主演奏完了,众人是一片赞叹之声。

萧漠也赞了几句,端起酒杯看向宣文帝说道,“皇上,为了大安与我北辰国友好,若能互通婚姻巩固这邦交,是再好不过了。”

“太子,请。”宣文帝眼眸一眯,笑着抿了一口酒。

萧漠的意思很明显,这次带了丽雅公主来,这意思更是明白不过了,如今这话也挑开了。

殿堂上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了依宝公主。

萧漠的意思很明显,丽雅公主留下,那他得带一个公主回去。

依宝公主脸色一僵,随即低头喝了一口茶。

宴席一直持续到太阳西斜。

“皇上,请开恩,依宝她自幼娇生惯养,怎能习惯北辰那苦寒的天气。”伴驾去了承乾宫的李皇后,一进门就跪了下去,哀求说道。

“身为皇家女,她该明白,享受了无尽的荣华富贵,那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宣文帝倚在龙榻上,抚着额头淡淡地说道。

“皇上,她是您的女儿,是我们最小的女儿啊,从宗室里挑个郡主也可以啊?”李皇后哀求说道。

宣文帝淡淡地看了李皇后一眼,“好好准备,不要委屈了她。”

说完闭上了眼眸。

李皇后抬头看着宣文帝,脸色一点点地转白,“是,臣妾遵旨。”

说完,脸色苍白一身疲惫地转身回凤寰宫。

一步一步李皇后走得极为沉重,这心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

“母后,母后。”一进寝殿的门,依宝公主就迎了上来,“父皇怎么说?”

说完咬着唇紧张地看着李皇后。

李皇后含着泪水,伸出手抚着依宝的脸,“依宝,母后该早些给你赐婚的。”不该由着她的性子,指一门不错的婚事,就在京城里,这样想什么时候见,就可以召入宫,如今,千山万水,恐是今生都难有相见之日。

“母后?”依宝公主如遭雷劈,脸色寡白地揪着李皇后的衣袖,“不会的,母后您一定是听错了,父皇,父皇他怎么舍得让儿臣去北辰国?”

“依宝这是你的命。”李皇后苦涩地抚着依宝的脸。

“不,儿臣不相信,不相信,什么命?我不信命。”依宝公主往后退了两步,尖锐地叫道。“我不信,我不信,我要去找父皇问个明白。”

说完作势就王外跑。

“红丝,快,快拦住公主。”李皇后忙道。

红丝一把就抱住了往外窜的依宝。

“该死的奴婢,放开本宫。”依宝公主赤红着眼睛,又是踢又是挠。

“你们送公主回去,好生照顾着公主。”李皇后朝一旁的嬷嬷使了一个眼色,几个人就与红丝把依宝公主制住了。

“母后,你让我去跟父皇问个明白,母后,求求你。”依宝公主不甘心地扭头看向李皇后,目光中透着哀求,绝望。

“送公主回去吧。”李皇后挥了挥手。

“母后…。”

一声声凄厉的叫声逐渐远去,李皇后如抽去了全身的力气,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去求情又能怎样?如今的宣文帝不是年少时的皇子了,坐在龙椅上多年,心也越来越冷硬,依宝的性子,她自是清楚的,这么一闹,只怕那父女情分就会闹没。更何况…

李皇后眼眸的泪水慢慢地退了下去,又恢复了往日的雍容,嘴角勾了一丝冷淡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