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上一章:第 65 章
  •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下一章:第 67 章

但没直接告诉过王昌河。

现在也只是给他提了个醒。

王昌河是谁啊,猴精猴精的,一下就会意了霍仟源话里的意思。

瞬间,满面激动,双手握住霍仟源的手,“霍老弟,你这人仗义,以后有用得着我王昌河的,我一定帮你。”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正好我中午是开车来的,顺道接你回家。”

徐雅早就打好了饭,听着他们在说话,就在外面等了下,见他们说话,才敲门,把打好的饭给了王昌河。

王昌河感激到不行。

王昌河是闹到受伤,四肢健全的,没任何问题。

吃过饭,出院手续办完,就没啥事儿了。

昨儿王昌河住院用的还是霍仟源的钱,回到家后,王昌河直接翻找出了被杨采娥收起来的钱,立刻让王海给还了过去。

徐雅接了钱,还有些感慨。

“源哥,我现在瞧着王昌河人还不错啊是,借钱立刻还,这点还挺好。”

“那是咱们对他好,没妨碍到他的利益。你啊,就是性子单纯。”

她性子单纯吗?

徐雅还真没觉着,不过,这一世她过的很轻松,倒是真的。

女强人也好,家庭主妇孩子妈也好,只是想要的不同所产生的一个结果,都值得尊敬。

但她会在这两者之间权衡好。

不是她单纯,而是看待这个时间的眼神,多了些温和,少了点戾气和急躁。

王昌河坏吗?其实不然,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有些不择手段,王昌河这样的人很多,尤其是在官场中。

前世徐雅在商场也跟官场的人打过交道,比王昌河更会算计的人大有人在。

只是啊,现在的王昌河,还没到那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的地步。

王昌河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将杨采娥给威胁了一顿,要么离婚她滚蛋,要么就是杨采娥从今以后别管自己。

杨采娥打人在先,理亏在前,面对王昌河的话,只能听不敢反驳。

但听到王昌河说,夫妻生活,实存明亡。

杨采娥不懂了,“你啥意思,啥叫实存明亡了?”

“我的意思很明显,从今以后你就只是我名义上的妻子。我跟你除此之外,没任何的关系。杨采娥我现在明确的告诉你,我想娶的女人一直不是你这样类型的。你现在要么是跟我离婚,要么一切就听我的,我的事儿你从今也不能插手。”

杨采娥一听王昌河说离婚,脑袋就发胀。

第一卷 171:老霍的宠妻无限

乡下女人面对要离婚的丈夫,就会三招,一哭二闹三上吊。

“我不离婚,我死也不离婚。王昌河你个没良心的东西,我给你生了三个儿子,你现在要跟我离婚。你的良心被狗吃了。我看还是打轻你了,我就该打死你。”

见杨采娥又说浑话,王昌河直接上前就是一脚,这下可不顾及杨采娥是个女人了。

“不离婚就听我的,现在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在家里,带着三个儿子,接送他们上下学。我的事儿别管我。这个家我想回就回,不想回,你别多管我一下。你要是敢管,我就向上申请离婚。

不是我吓唬你,我领导之前也有几个,是在家里乡下娶了媳妇,后来照样离,离婚后照样过的好好的。”

杨采娥被王昌河的话威胁到了。

立刻哭着喊着说不离婚,啥都听他的。

隔壁院子里,徐雅跟霍仟源只听到王家又传来哭声,不过这次是杨采娥。

霍仟源跟徐雅,都没想着过去看看。倒是从他们家门口路过的姚琴,隔着门问了徐雅几句。

徐雅只道,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就没继续多聊。

老王家的吵闹声,总算是消停了。

霍仟源也省了心,今儿一天他就下午去了趟军营,天黑就回来了,这会儿跟着徐雅在家里。

瞧着有些安静的屋子,霍仟源寻思了下,说道,“我不在家,你一个人也是够无聊的,回头给你弄个电视机,弄上电线。”

“好啊,好啊,我太想看电视了。”

“不过,这里话,信号可能不太好。”

“那也行,看到不人像,我听听声音也好啊。”

霍仟源见她高兴的,说回头给她弄个好玩意儿来。

昨儿晚上俩人想做点好事,被王家的糟心事给打搅了,今儿晚上,霍仟源早早的就落了锁。

只不过被子太凉,猛地一接触皮肤,冻的徐雅直哆嗦。

“好凉啊,太凉了啊,我浑身冷。”徐雅推着霍仟源,一直不想沾被子。

时下用的被子全都是真实的棉花套子,里面的芯子硬邦邦,外面的布料是纺织的粗棉布,一切都很简陋。

她是不怕粗糙,就怕冷的动人。

见她这么怕冷。

“这样暖和了点不?回头我去医院弄俩吊瓶来,装上热水,给你暖暖被窝。”

“嗯,我想买点暖和的料子,让我在北城认识的人给买,这料子太糙了,冬天咱俩用一床被子,能行吗?”

“倒是忘记了,回头我给后勤部说一声,再给抱两床辈子来,军用大衣我那里有新的,你先穿着,不过有点大,你出门的时候披着。”

“嗯,行,都听你的。”

霍仟源都说从后勤部拿了,徐雅也就没想着写信给北城家人,让他们给自己准备点东西。

之前来的时候还觉着东西多,来到之后,才发现,在北城甚至是楼溪村,很稀松平常的东西,到了疆域都很稀缺。

她寻思着,等孩子出生后,给仟慧写信,让她从老家给自己邮寄点东西来。

正在徐雅想着的时候,见霍仟源侧身

“这会儿还跑神,你想啥呢。”

“我想着你,想着孩子,和以后的日子。”

被窝被他暖的刚刚好,温暖舒服。

霍仟源可不给她乱想的时间

日子很安稳,徐雅也喜欢这样的不富且安的日子。

连连三天,霍仟源都是早出晚归,但中午吃饭会回家一趟。而徐雅也将日子打理的很好。

上次杨采娥跟王昌河打架之后,杨采娥歇停了,老实的不行,县城供销社也不去了,见天在家带孩子看孩子。

梅清这几天准备就去学校教课了,之前徐雅答应她的,梅清第一次去学校,徐雅陪着她一起。

早饭之后,徐雅准备妥当,看着还在餐桌上吃饭的霍仟源。

“你慢慢吃,吃好了把餐具放在桌子上就行,我陪梅清去趟学校。”

“她去授课你跟着去干啥。”

学校地址是个废弃的旧工厂,旧工厂的废弃屋子还没拆除完毕,教学的几间教室就在废弃工厂的大院里建起来的。

霍仟源明年的计划,有要改造废弃工厂这一项,拆除之后,弄个军工厂。现在瞧着徐雅过去,他不解的问了句。

那地方他去过两次,环境恶劣,周围居住的全是当地百姓。

沟通起来,有障碍。

再说,梅清是去教学,让徐雅跟着过去干啥,去的时候一起,回来就剩她自己。对于徐雅,霍仟源是哪哪儿都担心。

徐雅冲霍仟源努努嘴,没说什么,正好看到梅清已经到了她家大门口。

“不跟你说了,梅清都来了。”

“那你们路上慢点,尤其是你。”

徐雅只留下一句:知道了。

梅清听到徐雅的话,还很好奇的问了句,“姐,你跟营长说啥呢,我听营长像是凶你呢。”

在梅清眼里,霍仟源就是那种凶狠的人,看一眼就害怕,她是打从心底里发怵,照面都不敢打招呼。

“说我呢,怀着孕还乱跑,他就是虚张声势,走吧,我先带你去学校。”

其实,徐雅没去过学校,但之前听王昌河说过,知道个大概的位置。

徐雅跟梅清往学校里去,刚走出军属大院的范畴,三连长李向阳就来了。

敲门,喊了声,“营长在家吗?”

“进来!”霍仟源中气十足的回应。

“营长,二营那边来了电话,说让营长你这两天就过去一趟。貌似是很棘手的事情。”

三连是霍仟源手底下四个连中实力最强连,有什么事儿冲锋打头阵,李向阳第一个举手。

这次去黑沙河执行任务,霍仟源带的是三连的人。

“立刻安排,明天一早就出发。”霍仟源起身,一身冷肃与李向阳就往军队去。

第一卷 172:遇最先一批的知青

徐雅跟梅清到了学校后,因为之前跟学校打过了招呼。学校里为数不多的两个老师,提前就到了学校,看到是苏绾跟梅清俩人,还以为她们都是老师。

其中有个男人,身边站着个中年妇女,那妇女看上去很和气,看到徐雅跟梅清,赶紧上前去迎接了下。

“你们就是新来的老师吧,我叫李桂芝,是巴鲁元的妻子。我的丈夫在这里教学,但不太会说国语。”

李桂芝说着,见徐雅跟梅清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立刻又道,“我是内陆东山来的,第一批来的知青,留在这里了。他们当地人很排斥国语,怎么都不愿意说。”

李桂芝说着从伸手拉出一个小女孩,“这个是我女儿,我希望她能好好学好国语,将来能离开这里。”

梅清在这里呆的时间久了,对这里的人文习俗多少了解了一些,没啥可惊讶的。

徐雅是惊讶,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也有一些偏远地方不会中文,全是当地语言。

“前辈怎么没想回城是啊,怎么就留在这里了?”徐雅轻声问了句。

她是问着无心,但却无意间戳到了李桂芝的心事。

“有了孩子了,就不想再走了。”见巴鲁元在,李桂芝没多说。

带着徐雅跟梅清去了学校,在这学校里,原来还有一个男教师,教数学的,也是早先年第一批来到疆域支边的男知青。

看到徐雅跟梅清,眼皮起抬了下,啥话都没说,直接就起身走了。

李桂芝尴尬的解释了下,“那个是杜老师,叫杜天元,海上来的知青。”

好像这里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点故事,徐雅很好奇,也觉着十分耐人寻味。

李桂芝得知梅清是老师后,就先带梅清去了办公室。

让徐雅在办公室紧挨着的一个屋子里坐着,里面放着一个烧木柴的炉子,一个小锅,还有一张桌子,几个矮凳。

看上去很简单,但炉子里烧着火,倒是挺暖和的。

没多会儿李桂芝就回来了,看到徐雅在屋里坐着。

“这个屋子是老师遇到恶劣环境暂时休息的,你看上去很像老师,我还以为你是来当老师的。”

“我不是,梅清是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就是在乡下当知青的时候,代课教过孩子们一阵子。”徐雅面上淡笑着。

李桂芝一听徐雅也是知青,瞬间觉着亲近了不少。

“现在这世道啊,祸害了多少知识分子。你那么年轻,找找你爹妈动动关系还是回城好。”李桂芝以过来人的身份说。

“您呢,当年咋不选择回城吗?知青在乡下回城的机会应该是有的。”

“我怀孕了,当年要是走的话,就要打掉孩子。我没舍得就留下来了。”

李桂芝看到徐雅,有种想将自己内心苦闷的事情说出来,踟蹰许久,还是没说。

徐雅只当李桂芝跟巴鲁元恋爱,为了爱情留下来了。

“您这样的选择很有勇气,也值得尊重。您现在做什么工作?”徐雅闲着无事,索性跟李桂芝闲聊了起来。

“就是在村子里种地,没正经工作安排。”

“您是有文化的人,可以申请调动工作,再说了,在这里呆了那么久,也该给安排一些不错的工作了。”

李桂芝笑着说道,“那好事儿咋能轮到我啊。我之前见供销社招工,去报名问了下,人家问了下我男人是干啥的,直接就回绝了。现在啊,就属知青的身份尴尬了,在乡下融不进去,在城里又再也不是城市里的人了。”

李桂芝的话没有抱怨,就是想在叙述别人的事一样。

徐雅看着她,想起了自己的前世。

见徐雅沉默了起来,李桂芝赶紧说道,“你别多想,咱们情况不一样。”

徐雅不知道自己该说啥,就是觉着像李桂芝这样回城无力的人很多,多的让她心中酸涩难耐,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去宽慰他们。

午饭徐雅是在学校这里吃的。

徐雅这才知道,李桂芝还在学校里给孩子们做饭。

学校里的这些孩子们,家里有粮食的就往学校里送点粮食,有钱的就送点钱,李桂芝在学校里煮饭,负责孩子们的一顿午餐。

到了饭点,李桂芝就去忙了,徐雅跟梅清在屋里吃的饭。

趁着时间,徐雅问了梅清在这里教学咋样。

梅清扒拉着碗里的米饭和炖土豆,倒是很满足。

“比我在村子里好,姐,我决定留下来好好教这些孩子们,现在是去哪里不是熬,在这里也挺好的。”

“梅清,其实三连长对你很好,你要是对他有意的话,可以考虑下。”

梅清是个不错的姑娘,主要是李向阳很喜欢她。

梅清单身在疆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免不得在没人的时候会受欺负,要是靠着李向阳的话,日子肯定过的好。

梅清想了下,则是说道,“之前我是瞧不上李向阳,他在学校里学习一点都不好,还总是逞强好胜的。可现在啊,我觉着自己有点配不上他了。”

“感情里没有配不配的上问题,用心就好了。”说话间,徐雅碗里的饭也吃的差不多了。

“等下你就先去上课,我就先回去了。总共学校里大院没多远,这个就不用我来接你了吧。”

“姐,你别取笑我了,我是刚来还有点害怕,现在好多了,真是太谢谢你了。以后你就是我亲姐。”

梅清在这里除了李向阳没有认识的人,难得看到徐雅那么好相处,就当自己亲人一样,更为关键的是,人家徐雅丈夫是个营长,都能对她那么好,这感情多珍贵。

李桂香来添饭的时候,见徐雅要走,也没顾得上说啥话。

“梅老师,饭够吃不?不够我再给你添点。”

“不用了,嫂子谢谢你啊,我够吃了,刚才我姐还说,你做的饭真不错,米饭蒸的特别香。”

李桂芝被夸赞,脸上更是高兴了。

“梅老师,冒昧问你一句啊,刚才那个姑娘是你亲姐吗?她在疆域是干什么的。”

徐雅来这里根本就没介绍自己的身份,李桂芝不知道也很正常。

第一卷 173:院门口遇王昌河

“她是营长的爱人,对我有恩,我就一直喊她姐。”

李桂芝一听,内心呦呵一声,原来那个好看又很平易近人好说话的姑娘是营长的女人啊。

真是教人羡慕。

李桂芝没再说啥,赶紧收拾了屋里的东西,就去洗刷了。

梅清吃过饭,就去上课了。

疆域环境使然,上课就分中午和下午,一天就四节课,晌午两节,下午两节,上完后,这些孩子们都收拾东西赶紧回家了。

一般孩子们的作业,老师都是带回家去批改,学校这里的位置不算好,没人愿意在学校里守夜值班。

徐雅了解之后,觉着也没必要担心梅清了。下午放学早,她自己不会有危险,除非她自己想四处走走,周围可能潜在一些自然危险,别的倒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