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上一章:第 115 章
  •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下一章:第 117 章

霍仟松也是纠结,想了下,赶紧又对霍仟慧说。

“你就跟嫂子说,我马上就要结婚了,明年开春就能定下来。”

霍仟慧听着也是一顿,“二哥,你咋那么快又改了决定。”

“甭管了,你就这样对嫂子说就行了。你们还去家去不?”霍仟松问了句。

本来就是打算陪着霍仟慧回娘家的张驰,赶紧应着。

“去,给二哥你买了点东西,我去屋里提上,咱们这就回去。”

霍仟慧知道二哥身边没个女人,衣服鞋子啥的没人准备,就自己买了料子跟棉花,给二哥做了一身棉衣,两双棉鞋,还买了一些肉。

眼瞅着要过年了,瞧着二哥一人在家,霍仟慧是放心不了,连带家里的鸡也捉了两只,白菜萝卜的也给装了一筐子。

拉了一大车子的东西跟着二哥往家去了。

兄妹俩想着啥时候给疆域的嫂子写信。

可没等到写信,楼溪村就出事了,知青因为冬天缺少取暖的东西,想不开,自杀了俩。

就连人民教师徐达礼,也是快没活路了,想调走一直被宋玉兰压着,加上生活用品的克扣严重,导致徐达礼那么清俊的一个男人,变成了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模样。

前两天徐达礼就往霍仟松家去了两趟,问着关于霍仟源的消息,今儿瞧着霍仟慧回娘家来,又来了。

第一卷 304:帮帮忙吧,实在是没法子了

霍仟慧跟张驰的驴车刚停靠好,没等霍仟慧将给二哥带的东西,从驴车上拿下来。

瞅见徐达礼人已经站在门口处了。

“徐老师,你有啥事啊,进来说话吧。”

霍仟慧心善,客气,加上嫁了良人,幸福美满,待人接物都是客客气气的,说话也好听的紧。

徐达礼瞧着,沧桑的脸上,带了几分笑,但却很萧瑟,悲凉。

“找你有点事儿,问问。”

徐达礼早就变得有点不爱说话了,讲课的时候板书多,一旦不讲课,遇到人就是闷声打个招呼,不对多说任何的话。

这会儿张口想问霍仟慧的事儿,话都到嘴边儿了,却是说不出来。

没等霍仟慧走去,霍仟松倒是先声说了句。

“徐老师,我知道你是啥意思,可现在这世道,村子里的事儿都是宋玉兰把持着,听说她那个当高官的叔叔还被提升了,马上就要成为高官了,现在她管着不让你走,你说,谁有权利调动你啊。

你还是好好的当这个老师吧,回头从你家乡找找人,看能不能调走。”

要是搁着之前性子的徐达礼,保准转身就走,素来清高的他,岂能受到霍仟松这话的侮辱。

霍仟松说话是很直接,但却没有侮辱人的意思,但,直接的话,就是很难听啊。

听在徐达礼的耳中,就成了侮辱。

可现在,他不能再清高了。

想到那两个自杀的知青,生前就劝他说:

徐老师,你找找人吧,赶紧调走。咱们熬不起了,全国都不要咱们这些人了,要是家里有钱,就出点,找点关系,走吧,回城去吧。

徐老师啊,你别清高了,这年头,清高不抵饿,不能当衣服穿。

还是拉下脸去求求人吧。

也有人给他支招,说:当年你来的时候是霍连长安排你的,现在连长升了,听他妹妹说,都是团长了。你去问问,找找人,兴许念在当年接你的份儿,还记着你呢,求求人将你给调走。

站在霍家兄妹面前,徐达礼的脑海里全是那些知青给他出的注意。

他是谁啊,向来骄傲清高的大学教授,当时整个学校最年轻的教授,还曾去过曰本留学,可问题就是出在了他留学的国家。

可他都被批斗了,也写过不少的反省报告,也找了学校里的导师来给自己做担保,没任何政治上的问题。

但,有些人依旧是不放过他啊,非要将他给撵走。

好了,他顺从组织上的意思,来到了小山村楼溪村,可也就过了那么一年的好日子,因为那个时候霍连长跟徐雅还在。

宋玉兰还没来。

说起宋玉兰,她可真不是个好东西,自己生活不检点,勾三搭四,什么乡长,县长的,经常出入人家,对于大队里的事情不管不顾,每年到了要报产量的时候,就克扣他们这些知识分子的。

春夏秋三个季节还能熬,可冬天是真的熬不住啊。

他的肺坏了,嗓子的病时常发作,人也瘦的不行。

徐达礼就想啊,自己要是再端着清高的,别说回城,估计离死都不远了。

所以,他是拉下了脸皮,求人。

霍仟慧看着被二哥说过就不言语的徐达礼,瞧着也怪是可怜。

“徐老师,到屋里坐吧。你跟我嫂子曾经是同事,一起教学,你有啥事儿就说吧。”

说吧,他得说啊,不说自己就要死在这里了。

徐达礼嘴唇颤着,脚步不听使唤的跟着霍仟慧去到了老霍家的堂屋。

也不说坐,就干巴巴的靠着门旁站着。

靠门旁,这个习惯是徐达礼来到楼溪村以后学的。

要是走路挺直了脊背,他不是村子里的人,村子里的老少爷们说他融不到村子里,徐达礼不想被人这样说,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病地道的农家汉子,经常做的习惯。

吃饭蹲着吃,站的时候要靠着点东西。

“我想问个事儿,霍团长那边给家里来信了吗?”

徐达礼嘴巴动了下,还是问了出来。

霍仟慧点点头,“来了一封,今儿早上才到,我嫂子寄来的。”

徐达礼哦了声,显然眼神里多了几分欣喜,希冀。

“帮个忙吧,写回信的时候,捎着我说两句话,实在是没法子了,你就帮帮我吧。”

霍仟慧听着,只觉着心酸,当下点了下头。

“徐老师你说,想写点啥,我给你写上。”

“写啥呢,我得想想,…。”

霍仟慧道,“甭着急,你慢慢想,想好了再说,就坐在我家想。”

霍仟慧想着,要是嫂子知道徐老师过的这么落魄可怜,肯定也是会出手帮忙的,所以,她特别肯定的说着。

霍仟松知道妹妹做了决定,也没说啥,就是重重的叹气了声。

“这都是什么世道啊,坏人当道,好人都没法活了。”

张驰听着,赶紧拉住了霍仟松,严肃的说道,“霍二哥,你说这话干啥,万一被谁传到宋玉兰的耳中,免不得又要想着法子折腾人。”

“她不敢,要是敢欺负我,我一鞭子抽花她的脸。”

霍仟松内心也清楚,自己是不能打宋玉兰的,要是他真打了人,坐实了,就是他当团长的大哥回来,也是有理说不清,毕竟你是打人了。

那边屋里,靠着门旁,眯缝着眼想着的徐达礼,伸手将眼镜摘下,揉了几下眼睛。

“想了两句,我求霍团长帮我个忙,将我调走吧,是去疆域还是去哪里缺少老师的地方都行,只要能确保吃的饱饭,穿的暖衣服。我就走。”

徐达礼说着,总觉着自己求人了,有点丢面子。

将眼镜往鼻梁上一放,跨步过了门槛就往外走。

霍仟慧在后喊了句,“徐老师,你再说点。”

“不说了,就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话…。”

他徐达礼一辈子低头恳切的去求人了,好像,也没那么难。

徐达礼走出霍家后,整个人轻松了点。

霍仟松瞧着,低声说了句。

“徐老师是个可怜人,生病都没法去医院,硬捱的。上次你们去疆域回来,徐达礼就过来问过几次,问咱要不要给疆域哥嫂写信,我说没得空儿。

今儿是瞧着仟慧回来,才来问的。”

第一卷 305:徐雅的走礼

其实在徐达礼问霍仟松之前,在霍家大门外徘徊了好久,这些,都没人知道。

谁能知道一个文人内心的苦楚,落的现在必须求人的地步。

谁能去关注一个满腹才华的文人。

世道便是如此啊!

张驰听着也是苦闷,转头闷声往屋里去,瞧着霍仟慧。

“咱给他写上吧,帮不帮看哥嫂的意思,但咱必须要说了。每次瞧见徐老师,都给人很压抑的感觉。”

张驰说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觉。

“驰子哥,你也太瞧不起我哥我嫂了,只要这事儿我说了,依照我嫂子的性子,肯定会帮忙的。不过,徐老师回城的话,不晓得好不好办?”霍仟慧也是迟疑。

这的确是个事儿,帮吧,怕给哥嫂稳定的日子带去麻烦,不帮吧,难道要眼生生的看着徐达礼成为楼溪村第三个自杀的人?

想来想去,霍仟慧还是决定写。

将徐达礼的话写到信中,希望别给哥嫂带去太大的麻烦才是。

步入十二月,就已经临近年关了。

北方地区,整日局部下雪,尤其是疆域这边,可谓是进入冬天,就没雪化过。

老霍拉练还没回来,差点时候。

徐雅瞧着还有点时间,就留在饭馆里帮忙的,她也没闲着,军营饭馆两地跑,生意上管理的不错。

当时老霍去拉练的时候,徐雅说帮他打听的事儿,还真是给打听到了。

月中旬的时候,徐雅将俩孩子交给王桂兰来看着,特意去了趟省城。啥都没带,就带了两罐子的腌萝卜。

徐雅这是去走礼的。

一般到了年关,给上头领导走礼的不少。

老霍在的时候肯定是不允许徐雅这样做的,可徐雅这次送的不是钱,也不是珍贵的稀罕物,就送了两罐子的腌萝卜。

一罐子给了陈参谋家,一罐子给了师政委家。

徐雅是特意挑着两个领导不在家的时候去的,将东西送了,连口热水都没喝,就直接回来了。

像陈参谋跟师政委,老革命了,早先年受苦多,现在全国解放,他们的待遇不错,酒肉不少,吃的胃口刁了,吃点清淡萝卜,最是不错了。

而徐雅送的少啊,送那么点,就是想勾起他们的食欲,想他们注意到徐雅。

当然,徐雅的目的不是陈参谋家,她的目的是赵子晴。

果真,从医院下班回到家的赵子晴,吃晚饭的时候,看到桌子上出现了萝卜条,以为是家里大姐做的,很随意的夹起吃了点。

尝着味道不错。

“大姐,这萝卜条是你做的啊,味道真不错,往后可以多做点。”

酸酸甜甜,很清爽可口。

“您回来了,这个可不是我做的,是人给送的。”

赵子晴一听,赶紧说道,“你不知道老胡的原则,不收别人送的东西。”赵子晴将筷子放了下来。

听家政大姐又道,“没送什么值钱的东西,就这点萝卜条,您要是不喜欢,我回头瞧见她再来,就给退了就是。”

大姐是老胡老家那边的人,很早就跟着胡政委家做保姆了,对于赵子晴的性子她拿捏的很准,知道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赵子晴问道,“除了这个没送别的东西吧?现在不管是谁送东西,一概不收。”

“知道了。我也没收,这个是人家说给政委下饭吃的。对一般人家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东西,一罐子的萝卜,能值得几个钱。”

胡政委从师部回来,心情不大顺,三团那个小憋犊子,转着弯的查他,连向来因为关系紧张而两人江水不犯河水的陈红旗,今日也敢在大会上说要严查师部医院。

弄的胡政委心情很不爽。

回到家听到家政大姐跟赵子晴的话,吹鼻子瞪眼的问道,“你们说啥话呢?”

“老胡你回来了…。”赵子晴亲昵温柔的喊了句。

这边家政大姐赶紧上前。

“政委,你是不知道,今天有个人来给走礼,送了一罐子的萝卜条,我寻思你最近胃口不好,就给收下,你瞧瞧,她就开始一直说着了。萝卜条是我收的,你要是觉着不行,我现在就收起来,回头等那人再来,我直接还给他。”

“一罐子萝卜条的事儿,算什么大事。晴子你过来帮我揉揉肩膀,大姐你赶紧去做饭。”

胡政委并没当真,招呼着家长大姐去做事了。

跟赵子晴说了点话。

赵子晴瞧着老胡说道,“什么事儿让你看着挺烦心的。”

老胡瞪了赵子晴一眼,“还不是你,三团那边非说药是你给,弄的我现在被老陈抓住了把柄,今天在大会上狠狠的损了我一通。”

赵子晴诧异了下,神情微动。

“这事儿真不是我做的,我身为一个共产党员,能做那种事,你也知道,你一入城我就跟了你,这都多少年了,你要是不相信我,老胡你可真不是个男人。”

赵子晴说着,见胡大军不说话了,接着又道,:

“既然他们想查就让他们查吧,明天我就去趟三团,上次我就跟卫生员过去一趟,就将这事儿推我身上了,我还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想拉你下马。

我看这个师医院主任的位置我也坐不上了,我就是为了怕你工作上不好安排,主动到团部帮忙,没想到,还惹了一身骚,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啊。”

赵子晴心虚,现在是没法子,只能以退为进,看着胡大军,就是哭诉。

说自己的委屈,跟了胡大军那么多年,连个孩子都没生,还说自己为了胡大军不被人说闲话,主动去了三团帮忙,抽空还会往几个营队里给送药物。

因为胡大军跟陈红旗俩人,一直处于明争暗斗之中。

陈红旗是因为受伤导致不能让妻子怀孕,党组织弥补陈红旗的家属王美玲,加上陈红旗的老婆的确是正经护士出身,之前也跟着跑革命,师医院成立后,就任命她为院长了。

第一卷 306:套交情

而胡大军的老婆赵子晴是后来者居上,捡了个便宜军官老公,直接上位,从一个孤儿身份,转身一变成为了堂堂师政委的老婆。

很多人都觉着赵子晴有别的目的,可胡大军喜欢啊,就喜欢杨子晴这样的,还说像他老家年轻时候喜欢的妹子,就给娶了。

胡大军毕竟是个师政委,老婆不能闲着没事儿干,就给安排到师医院了。

现在是赵子晴想往师医院主任的位置上坐,但又怕自己没做什么贡献,就升了职位,会被人说更多的闲话,随即自动请缨,下到三团去帮忙了。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赵子晴对胡大军说的。

胡大军一听,可是感动到不行,对外更是护着赵子晴了。

因此,也得罪了不少先前共同革命的老战友们。

与此同时,陈参谋回到家也正看到老婆在厨房切菜。

王美玲先下班回家的,听到声儿后,勾头往外瞧了下。

“老陈你回来了,今个儿小霍的老婆来了,还给送了点东西。”王美玲笑着说着。

陈红旗顿了下,立刻开口道,“送了啥?烟酒钱一律不收,都是老革命了,别犯这点原则性错误。”

王美玲道,“就是收了个萝卜条能算什么原则性错误,你还真别说,小徐做的这个萝卜条挺好吃的,你最近胃口不好,吃点这个给你开开胃,我刚才吃了两根,酸甜可口,比供销社里买来的那种玻璃缸装的好吃。”

陈红旗一听是萝卜干,脸上笑了起来。

“小霍的老婆我见过,是个操持家务的能手,收了就收了吧,回头你问问,看谁家都收了?”

王美玲听着,摇头颇为无奈的说道: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问,多少年的老习惯了,你跟胡政委你们俩这是要斗到什么时候。人家小徐送萝卜干的时候,可实话实说了,送了两罐子,就知道咱家跟胡政委家。司令那边她不好去,小徐看着实在,说话也本分。”

可不是,陈参谋家跟胡政委,两家隔着一个道儿,根本不用走多远。

司令员家,就远了,徐雅摸不准就没送。

加上她的目的就是想跟赵子晴打好关系,摸清楚她的习性,想打探出一点消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