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上一章:第 128 章
  •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下一章:第 130 章

“那你小子还要我的烟。”

李向阳道,“周政委,你别光抽烟,赶紧的说说,问出了什么事情来没?”

“正在问,地雷找到了,就在团部一排屋子后面,要真是被碰着了,整排屋子都会被炸的粉碎。包括我跟团长,以及在这里做事的人。”

周政廷砸吧了下嘴巴,又道,“另外别的地方也发现了地雷,在基建大楼那里。”

李向阳听着脑仁疼,“咱们现在咋办?等专家来拆除?”

“已经通知了,那边的人已经来了,看过后,说没处理过这种型号的地雷,很难处理,团长说先等他审讯完,再说。”

李向阳的眉头也紧锁了起来。

正在俩人在外面说话的空儿,霍仟源从审讯室里出来了,一脸怒气。

“老霍,审讯的咋样?”

“啥都不说。李营长,你带人将赵子晴给我活着送到司令那里,其余的事儿,交给省城的人来处理。老周,你给北城那边打电话问问,看有没有拆弹排雷专家,将咱们这边的麻烦给他们说一下。”

周政廷正要去打电话,却瞧见跟在霍仟源身边的张末。

说道,“这都是过年的时候了,很多人都放假了,你就是打电话,恐怕也找不到人,不如这样,我来试试。”

“老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

霍仟源的语气也严肃了起来,连对张末的称呼都变了

“万一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之前就带你们去扫雷,拆过不少。”

张末其实也不能肯定,但这个节骨眼上,要是那些地雷不拆了,那得是多大的隐患。

霍仟源定了下,随即说道,“不行,这雷我来拆,也不能让你来。”

说完后,霍仟源看向周政廷跟李向阳。

“赶紧的,老周你先回去吧,李营长去将赵子晴送到师部去,确保好了,路上不能出事,也不能让赵子晴死了。”

李向阳立刻去执行任务,周政廷有点不放心,等李向阳离开后,他人还没走。

“老周,拆雷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等等,找找专家来做,你都没拆过找个型号的,万一出了点事儿,咱三团咋办,听我的,这事儿就先甭管,设立雷区,等找到专家后再做处理。”

霍仟源却蹙眉,心里藏着事儿,他怕是这个年都过不好。

“不是从省城调了人来,还是没辙,光等着那些专家专家的,能顶什么事儿。”

霍仟源脾气也是厉害,说一不二,为了三团,就是炸了他自己,他也情愿。

不过他也没冲动,跟周政廷研究了三天三夜,没回家。

过年了。

见徐雅没向去年那样去县城,老院子饭馆里的李伟,还特意来军属大院一趟。

徐雅瞧见来她找的是李伟,便说自己没工夫回去,让他们自己在是饭馆里吃年夜饭好了。

“东家,俺们都准备好了,鸡鸭鱼肉,啥都准备齐全了,您跟首长要是不过去,那俺们也不吃了,就等着你们啥时候过去,啥时候吃吧。”

这三天张末没回来,张可曼已经跟着徐雅混熟了,听徐雅与李伟说话,她勾着头往外看。

“阿姨,吃肉,我想吃肉。”

家里的那点存货,其实吃的差不多了,白菜萝卜还剩下一大堆,肉是没了,听着张可曼的话,徐雅顿了下,瞧着李伟道:

“行,今儿就去,明天再回来。老霍他们忙,估计也没时间回家。”

知道他们在扫雷,一直忙了好几天,也没回来。

徐雅让李伟等着,她去三营找了小宋,让他告诉霍仟源跟张末一声,她带着孩子们去县城了,明儿早上回来。

家里还有男人,她也没想在外多呆。

李伟来的时候骑的三轮车,徐雅给买的,来回买车以后就方便了。

走的时候,让三孩子都做在三轮车上了,徐雅自己骑自行车。

到老院子的时候,王桂兰正在门口等着,瞧见他们的身影出现,赶紧往外出。

“东家,饭菜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跟首长,开始下锅做了。一直到下午不见你们来,赶紧让李师傅去叫你们了。”

“家里来了个客人,瞧见没,那个小姑娘,他爸爸,北城来的一营长。”

徐雅将车挺好,看着王桂兰说着。

王桂兰瞧了下车里的小姑娘,笑着说,“真是个俊俏的小丫头。咋首长没来啊?”

“有点事儿,我们来了就行了,甭管他们了。”

这个时候就是喊了霍仟源他们也不一定回来。

徐雅是担心霍仟源的,可现在担心有什么用,过年呢,他是军人不能陪着她跟孩子们过年,可她不行,年还是要过的,毕竟一年到头,为的就是这几年好过。

徐雅跟王桂兰带着仨孩子往后院去,老院子都装扮了,对联,福字,贴的到处都是,瞧着浓浓的年味。

李伟刀工好,专门用俩南瓜雕刻了俩南瓜灯,往门外一放,里面放了蜡烛,天黑就点着,白天就吹灭,这样可是能足足烧上几天的。

“大姐,你这手里有慧儿穿小的衣服跟鞋子么?曼曼这丫头没合适的衣服,我寻思给她买的,这个时候商店都关门了,你将慧儿的衣服鞋子给她穿一身。从北城来的,他们家里都带有暖气,咱们这里没有,可是冻惨了她了。”

第一卷 338:过年了,准备齐整

王桂兰本就是稀罕小孩子,听着徐雅的话,忙着将张可曼抱了起来。

“有,我屋里有,慧儿穿小的鞋子跟衣服,我都是洗的干干净净的,都好好的放着呢。”

王桂兰是穷苦人家出身,也就是这两年,在疆域这个小县城里,吃喝无愁,穿的衣服也渐渐好了起来,可她在乡下的那些习惯都没改变。

孩子穿掉下来的衣服,她都会好好的收拾起来,想着以后,要是回乡下的话,就给乡下村子里的孩子们。

可巧着徐雅说要给张可曼穿,王桂兰就赶紧去找了出来。

张慧在县城里这两年,穿的衣服都是新料子,因为徐雅每次自己做衣服的时候,多少都会帮王桂兰或者王桂兰的俩孩子,买点料子。

缝纫机就在家里,不费事儿,王桂兰裁吧裁吧,一个晚上能做两身的衣服。

加上王桂兰也挣钱了,随着攒的钱越多越多,心里越是踏实,连对俩孩子也都大方了很多。

张慧跟张强,这俩人在吃喝穿上,可是从没短少过。

吃的好了,个子也就长的快了,以往裁剪合身的衣服,过了一段时间,就小了。

尤其是冬天,外面的褂子是要罩棉袄的,一定要大,小点的衣服是没法穿的,就只能压箱底了。

王桂兰从箱子里将一身花花绿绿的褂子拿了出来,又将一身棉袄棉裤,全都拿出来,给张可曼穿上。

张可曼高兴的喊王桂兰阿姨。

却听王桂兰笑笑,“你这小丫头,可不敢喊我阿姨了,你喊我大娘好了。大娘给你穿衣服,你就不冷,跟着你慧儿姐姐去院子里玩也不怕冷了。”

徐雅在来的时候提了一兜子的东西,先前民庆生病,李向阳还有苏筱筱给送的东西,有糕点也有水果。

她这次来老院子,就装在提兜里,给装着捎带过来了。

刚才她从提兜里提出两包糕点,半网兜子的水果,提着放到了王桂兰这屋。

正看到王桂兰给张可曼穿衣服。

“曼曼这样一穿可就像我们疆域的人,这哪里还是北城来的小公主啊。”

张可曼来的时候,就穿了一个外面城市里那种小棉袄,瞧着花俏,不御寒。但不得不说,小孩子穿那衣服,看着好看的紧。

现在穿了王桂兰给捯饬的衣服,可不是从城里的小公主,成了乡下的小丫头。

可张可曼喜欢。

“我喜欢阿姨家里,吃的饱,阿姨还给我洗脸洗脚。”

王桂兰听着,诧异了起来,“咋了,你自己亲娘不给你洗啊。”

“妈妈不给我洗,总是打我。”

王桂兰瞥了下,心想着,张可曼的妈妈肯定是觉着她是个丫头,不是个小子,所以才经常打骂孩子的吧。

这事儿她在乡下的时候,经常瞧见。

她那去世的公婆,也是个重男轻女的,反正对她家慧儿就是不好,还有就是她一个妯娌,生了三女儿,一个儿子没有,公婆就当那个儿媳妇不存在一样,平日里都不走动的。

先前她也是重男轻女,可跟着徐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自己的那种思想观念,渐渐的被改变了。

现在她看男孩女孩都喜欢,不过,要真是连续生三个闺女没生一个儿子的话,她的心里还是想着再生个小子的。

乡下,不都是这样的思想吗。

将张可曼抱到了地上,让她出去找姐姐玩。

王桂兰瞧着徐雅提来的东西,笑着说着别给他们送啥东西了,在这老院子里,亏不了嘴的。

徐雅瞧着王桂兰,心里其实有点小愧疚的,之前她答应帮王桂兰打听一下,她的丈夫,那个叫张二蛋的人。

可现在,一直没啥信。

“大姐,你在我这里也呆的时间不久了,你做事勤快我也喜欢,但刚才我听强子说了句,说你最近你总是叹气,你有啥事儿就跟我说。还是说,你还惦记着你丈夫,想找到他。”

王桂兰看着徐雅,倒是没隐瞒。

“是想着找到的,当年我们俩结婚,没领证是真,可我们到底是在村子里摆了宴席。”

就是三桌,那也算是了。

王桂兰是想着,趁早找到了张二蛋,让他跟自己回老家一趟,当着家里村长的面,给她做个证,说她王桂兰不是张家的媳妇了,以后,她就要真的要找男人了,也跟着张家没关系。

其次就是张慧跟张强,这俩人还挂在老张家的门下,她也想回老家,将俩孩子提到自己名下。

她一个妇道人家,回到家的话,人家公安局的同志就是看到了,也不见得帮她。

她想让张二蛋回去,她听她死去的公婆说过,张二蛋好像是个啥长的,算是个军官了,在他们村子里,那可是出了名的,有这样一个出了名的军官来帮忙的话,事情肯定就处理好的。

听着王桂兰的话,徐雅顿了下。

“行,大姐就看你的了,你想咋做,我都支持你。这小两年的时间,你也积蓄不少了,你要走,我不拦着你,我还会给你准备好。你要是带着张强子去找他爹的话,慧儿我肯定跟你看好了,绝对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这点你一万个放心。”

王桂兰听着感动啊,就差喊活菩萨了。

“东家,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我就打算过了年,我带着强子回老家看看,慧儿大了,她留下,能帮你照看个孩子啥的,慧儿也能做饭,不管咋的,她能帮你做事了。”

徐雅赶紧道,“大姐,瞧你说的,我知道你跟慧儿强子都是好的。咱不说这些话了,走,出去瞧瞧孩子们在做什么。”

王桂兰这人性子好,没啥脾气,也很容易感动,一旦触到感动点,恨不得能说上一天。

徐雅赶紧打住,起身往外走去了。

正看着张慧带着弟弟妹妹在玩耍。

院子里多了这几个孩子,倒是多了几分热闹。徐雅瞧着,笑着说让他们慢点,可别摔着了。

又到了厨房,问了李伟,买了鞭炮吗?

李伟说,早买了!

张强也说,他还等着李师傅放鞭炮,他要去拾炮筒。

晚上吃年夜饭,这会儿都开始准备了,果真是鸡鸭鱼肉,准备的齐整。

第一卷 339:咋这个时候来了

徐雅在跟前瞧着,“李师傅,准备的不少啊,你先准备着,等下那个鱼跟肘子,我来做,瞧着还有鸡爪呢,回头我也来收拾了。”

李伟听着,脸上全是笑呵呵的笑。

“成,我也觉着东家做的饭好吃,还有那个饺子,我现在还馋着呢。倒是之前,有人来问,咱家买速冻饺子不,我说卖不了,人手少,做不了那么多。好些人都来问,都是冲着东家你的手艺来的。”

徐雅有段时间没来老院子里,就是来了,也就是瞧瞧生意,看看账本,查看下那些东西卖的俏,就多进点。

现在听着李伟的话,她倒是生了一个主意,卖速冻饺子。

“其实卖速冻饺子也可行,今年是错过了时间。明年,等明年的时候,一入冬就开始卖,你瞧着咱家后院,那不正是天然的大冰柜,做速冻饺子的话,肯定可行。”

李伟忙着将白切鸡捞出来切开,听着徐雅的话,点下了头。

却又说道,“等明年,东家你来做饺子馅儿,咱一天下来也能包不少,主要是你东家你个饺子馅儿捯饬的好。”

“等明年要是做的话,咱就要多招点人。”

徐雅跟李伟说着,只等李伟将白切鸡弄好,徐雅瞧了下,让张强剥了点蒜跟大葱,她忙着将盆子里的鸡爪捞出来,从大锅里舀了些热水。

“徐阿姨,你这个咋做啊?”张强好奇的看着徐雅,“这些鸡爪都是李师傅做辣子鸡剩下来的,我们没吃,都收好放在这里了。”

“我打算给你们做水晶凤爪,再做个卤凤爪。下次你们剩下的就别留着,直接炖了吃了。”

徐雅知道,这是李伟的习惯,做菜剩下的边角料都会留下来,要是青菜啥的他们会吃,但凡沾点肉的,都会等着徐雅来了,做好了给她吃。

也是现在是冬天,鸡爪放着不怕坏,要是搁着夏天,她这十天半个月的不来,肯定都放坏了。

说实在的,要不是霍仟源军营出了那么多的事儿,她还真是没有那么久不来老院子的。

将鸡爪洗干净后,先放锅里煮了下,之后徐雅开始调料,水晶凤爪讲究的是泡,用调制好的汤汁儿泡,而卤鸡爪讲究的是炖,要卤上一段时间,她手速快,做起来,两不耽搁。

张强看着徐雅快速的处理这些东西,眼睛不带眨的,就怕错过了什么。

连李伟也好奇,像东家这样年轻的女人,做饭的手法,可真老练。

而且,他跟东家做饭的不一样,东家每做好一个东西,看上去都很精致,就是爆炒猪大肠,那都是精致的,这个精致可不单单是摆盘,而是炒出来的菜,看上去就是让人觉着眼前一亮。

他的呢,东家虽说味道还行,可他总觉着自己做出来的菜,距离东家那样的水平还是差上一点的。

看着徐雅做饭,李伟也忍不住站在一边,仔细的跟着学习了。

学厨,千万别指望着师傅去就教你,真的应了那句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厨艺学的好与坏,在的是个人,跟师傅再高的技能关系不太大。

晓得李伟跟张强在学习,徐雅倒是放缓了动作,好让他们瞧个清楚透彻。

腌制凤爪的汤水准备好,徐雅就开始收拾肘子,另外发现水槽旁边还放着两个猪脚。

“李师傅,你这里的东西可不少啊,竟然还有猪脚。”

李伟道,“买肉的时候买来的,我等下想着给你们做个的猪脚黄豆汤,喝着暖和又滋补。”

“那敢情好,猪脚给你留一个煲汤,剩下我做红烧蹄髈。”

徐雅又给自己加了一个菜。

凤爪两吃,红烧蹄髈,香焖肘子,还有清蒸鱼,加上李师傅的八宝鸭,白切鸡,瞧着样子都是满当当的一大桌子的饭菜了。

老早就开始准备了,一直准备到下午五点半。

天也都黑了,不知几时,外面竟然飘起了雪花来。

看孩子的王桂兰,让张慧带着弟弟妹妹们去屋里玩,她也到了外面来帮忙。

王桂兰瞧着忙碌的大家也没多问,赶紧将厨房里的垃圾,全都收拾了出来。

装垃圾的是个桶子,王桂兰提到外面倒掉就行了。

眼瞅着六点了,天彻底黑了下去,徐雅的菜也做的差不多了,荤菜都准备好了,素菜也弄了个白菜,跟菠菜,以及孩子们吃炒鸡蛋。

“李师傅,我这边都准备好了,咱们准备下开饭吧,我酿的酒还要热热,咱们仨晚上喝点。”

李伟笑着应下。

倒了垃圾回来的王桂兰,连忙说道,“小雅啊,我去热酒去。”

“成,大姐你去做这个,我先把菜送到堂屋桌子上。”

毕竟是年夜饭,徐雅就让大家都坐在老院子里的主堂屋,正好有个四方大桌子,够他们这些人做的。

徐雅先将冷菜,老醋花生,小葱拌豆腐,酸辣萝卜条等,先端到了桌子上,国庆跟民庆瞧见后,伸手巴巴的往桌子上去够。

“妈妈吃,妈妈吃菜菜。”国庆嗷嗷的喊着。

民庆就是抬着小脑袋,望着徐雅,“妈妈,想吃。”

“等下,妈妈先把菜端好了,咱们再吃。都有你们吃的,妈妈还给你们炸了春卷,玉米烙,等下可够你们吃的了。”

张可曼也喊着徐阿姨我要吃。

看着弟弟妹妹的张慧,心里也是高兴的很,今天有好吃的了,她看孩子也带了劲儿。

徐雅笑了下,跨过门槛往外走,刚出了后院到大堂那边,听到饭馆外传来汽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