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上一章:第 231 章
  • 重生之农村媳妇的奋斗日常/重生七零农门军媳有点甜下一章:第 233 章

徐雅寻思,既然扩建,大厨房这边肯定也要扩的,以及李伟想要做的菜色,还有需要什么配置的,徐雅好计划一下,等去做的时候,一起来。

既然想搞,就要搞的好点,不能随意凑合着过。

不单是将大堂这边的地方扩建,就是厨房这里,都要扩建,将需要的东西都补充齐全。

徐雅跟李伟,连王桂兰都叫来了,大家坐在一起,将饭馆的事儿,好好说了学多。

下午的时候,徐雅就让薛兰只管收银,别的事儿不用去做了。薛兰心里感激,知道徐雅这是想着她快生了,不让她做那么多的事儿。

可每个月的该她的工资,一点都不少的。

下午三点半,准备开市,李伟跟赵强去忙,王桂兰去了大堂,帮忙照看大堂。

徐雅在后院,盯着仨儿子,便拟定扩建的准备,以及关于扩建饭馆的事情,写了告示贴在了墙壁的两侧。

就是饭菜暂时不做,但早饭,还是要卖的。

包子油条这些东西,只要有锅子,很容易上手。再说,这些东西也是挣钱的,不能扔下不管。

当然,早饭这块,还是交给李伟来做,徐雅必须要准备别的。

佐料铺子那边,也停了一顿时间了,实在是缺少人手。

现在,徐雅真的是要忙着扩建,还要忙着招人,忙的不轻。

隔天,徐雅就去了建材市场,找了装修师傅,给装修师傅买了烟酒,人家也乐意帮忙,挑选了一些不错的东西。

一周后!

饭馆的扩建就开始上手了,徐雅也开始忙了起来,忙的昏天暗地的,一直呆在饭馆这里。

忙的徐雅连老霍都忘记了,更别提军区里的事情了。

倒是在五月底,史进来了趟,给徐雅送了他跟赵绒花结婚的喜糖,俩人结婚的时间定了,但却因为史进十月份要去省城学习,半年的时间,怕时间来不及,就提前领证结婚了。

徐雅对史进说了些恭喜的话,因为他们结婚没操持婚礼,徐雅就是简单的包了一个十块钱的红包,这就算是大的了,史进说完话,这就打算先回去。

走的时候,徐雅出门去送了下。

“好好干,这次派你出去学习,回来后,肯定是要给你提干了。”

史进郑重的点点头,“真的是多亏团长了,我要是能提干,肯定是团长有那个意思。”

徐雅听着说道,“你也别辜负了老霍对你的栽培。其实你算是幸运的了,很多跟你一样的兵,都没你那么幸运。”

这个史进心里是明白的。

“你放心,我绝对会好好学习。那我就先走了,…。”

自知道徐雅跟霍仟源从北城回来后,史进就一直想来看看的,毕竟在北城发生的那些事儿,就是史进听了,都觉着心惊胆颤。

史进这儿还是他爹妈给他打了电话,说了徐雅儿子差点丢了的事儿。

史进就亲自来了。

赵绒花没来,赵绒花还在工厂上班。

虽说赵绒花嫁给了史进,但史进不符合带军属的条件,赵绒花是不能居住在军区大院,依旧是住在外面。

史进想在外面买房子,但手里没多少钱。

他跟赵绒花,还是租的房子,赵绒花自然是要上班,不敢旷工,旷工一天就少了很多的钱。

话说完,史进就回去了。

史进是下午三点回到军区的,人刚到还没进去,就看到门外站着一个人,穿着一身普通的衣裳,光是看背影的话,又瘦又高的男人,尤其是巴巴的张望着军区这边,十分可疑。

史进三两步走了过去,“同志,你是干啥来的?”

听到史进的事儿,那个男人才转身,确定是史进不认识的人。

“同志你好,我叫李建中,来找个人。”

史进觉着奇怪,继续问,“你找谁的?报上名我给你找找看。”

军区这边很多驻守居民,时常有人当兵的家属前来探望,倒是正常。

“我想找团长他媳妇,打听个人。”

“团长媳妇也能是你打听的,赶紧回去吧,没事儿别往这里来。再说,团长都搬走了,不在三营这边了。”

瞧着这人不像是徐雅该认识的,史进就没多管,说了几声狠话,将人给撵走了。

这人口气不小啊,一上来就找团长嫂子。

李建中牛角山人,爹正是牛角山的保全队长李长贵,之前因为钱英跟胡晓霞,骗他说回城后看看爹妈就会回来跟他结婚。

胡晓霞是回去了,也看了爹妈,但却没回来。

牛角山人少,尤其是女人更少。

其实不光是牛角山,就是整个疆域,人都少的很。

这婚姻的事儿,难说。

现在呐,李建中的爹李长贵因为腿断了,不能管村子中的事儿,一个人一旦没了权利,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眼看着李建中年纪大了,一直娶不上媳妇。他之前也想放弃胡晓霞,好好的在乡下再找个媳妇,可乡下媳妇,真的难找啊。

要三五百的彩礼钱,他家哪里拿得出来。

所以,越发想女人的李建中,思来想去还是想去找胡晓霞,就是威逼利诱,也要把胡晓霞给弄到家里去。

这又来找徐雅了。

其实啊,这个李建中来这里三五次了,只是运气不好,每次都没找到徐雅。

这不是徐雅跟霍仟源,老早就搬到新楼区去了,李建中一直来的地方,都是三营这边的旧军属区。

好在今儿是遇到个人了,还被史进说了一通。

李建中有些发恨,照着军区的墙,踹了几脚,似是不解恨。

这就灰溜溜的回村子去了。

这一晃十天。

李建中正在村子里闲逛,亲爹不是保全队长了,亲娘早死了,倒是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邻村,二姐嫁到了县城,跟着男人给人做泥瓦工。

今日,县城的二姐,回乡下老家看老父亲,还没回到家,在村子门口,看到弟弟在溜达。

李晓玲就喊了句,“建中,你干啥呢,咋又在外溜达。没去上工?”

李建中看到是二姐,赶紧走了过去。

“二姐,你咋来了。我上啥工啊,昨天去刨山,把脚给砸住了,我在家歇着呢。你咋来了,二哥没来?”

第一卷 596:雇主

李建中口中说的二哥指的是李晓玲的丈夫。

李晓玲提着东西,边往家走边说:

“最近接了个大活儿,帮人收拾饭馆,雇主是个好人家,给的价钱也高,走不开。我还是因为现在不太忙了,才来看看爹。

咱爹咋样了,腿好点了不?我这次从人家老中医那里弄了点偏方,人家说贴上一贴,这腿就能立刻好起来。也不知道效果咋样。”

李建中对这些事儿,一点都不上心。

兴致缺缺的说,“二姐,你看我跟你们去县城干活咋样。自从咱爹不是保全队长,我在村子里就没啥轻省活儿了。靠那些工分,我也挣不了多少。还有,我听咱村子里的人说,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不弄这个了。”

李晓玲却道,“不干活没工分,没工分你吃啥,你这是在乡下,干点体力活还能有吃有喝,要是你去了城里,你就靠着给人打零散工,不得饿死你。你看你都多大了,不好好干活攒点钱,以后咋娶媳妇啊。”

李建中哼了声,“这能怪谁,还不是怪咱爹,知道我看上胡晓霞了,还给胡晓霞开了那个介绍信,这下好了,她跑了,弄的我连个媳妇都娶不上。这辈子,我就不孝顺他就是活该。”

又听弟弟说这个,李晓玲也觉着烦,赶忙往家里去了。

李晓玲在家呆了两个钟头,晌午饭都没吃,这就要走了。

牛角山全是山路,不好走,李晓玲是骑车来走亲戚的,但她把车子停在镇上了,给了人家两毛钱,人家帮忙看着车子。

李晓玲不把车子骑过来,其实也是怕这个兄弟会张口要她的自行。

其次就是,山路不好骑车,来回走道,比推着车还要好走点。

但进出山不容易,来回走要仨钟头,李晓玲得走快点。

李建中看着二姐要走,象征性的送了下。

吃着李晓玲送来的苹果,李建中朝着要走的李晓玲喊了句。

“二姐,你在啥地方干活儿,我有空去县城玩,过去看看二哥。”

知道这个弟弟是想去找丈夫,让丈夫请他吃饭,或者要点烟酒,李晓玲哪里会不知道。

可到底是怎么的兄弟,李晓玲还是说了。

“行,你月中前去的话,我们应该还在老院子饭馆,那个街道是…。”

李建中听着,记在了心中。

“我月中前肯定去,行了,二姐你赶紧回吧。”

李晓玲走山路出了牛角山,从镇上骑车,往县城去,等她到县城的时候,天正是黑了。

但又怕丈夫还在做工,李晓玲就过去看了下。

果真,李晓玲的丈夫,黄启明正在按着窗户,天昏昏黑了下来,饭馆里拉着灯。

李晓玲口中说的雇主,正是徐雅。

饭馆这边扩建,维修期间不营业,但早饭还是要卖的,每天做早饭的时候,徐雅就让李伟做多点,晌午的时候,忙不过来的时候,就凑合着吃。

瞧见李小玲骑车来,徐雅忙着打了招呼。

李晓玲跟黄启明夫妻,他们属于自己做的泥瓦工,要是遇到活多了,就会找一些熟悉的人,一起来帮忙。

当初徐雅能找上他们,还是因为,这人口碑好,人也实诚。

徐雅说要买什么样的建材,人家也乐意跟着,陪着去选,还负责帮忙给推回来。

这样实在的人,徐雅觉着自己用着踏实,自然就选择他们了。

“李姐,刚做好晚饭,你跟黄大哥就在这里吃了晚饭,再回去。”

李晓玲笑着赶紧说,“不用麻烦你了,看俺们在这里做工,吃你家太多了。”

李晓玲跟黄贯中干这个泥瓦工,是不包括吃雇主家饭菜的,要是吃了雇主家饭菜,相对要的手工费就少了。

为了多挣一点钱,他们是不会选择吃雇主家的饭菜。

但徐雅人好,瞧着人家师傅干活不错,平日里也会留他们吃顿饭。

也不是一日三餐全包,她倒是不是很在意这个。

黄启明将窗户安装好,伸手抹了下脸上的汗珠子。

“老板娘,俺们就不在你家吃了,见天吃你家的饭菜,回头俺们嘴都被养叼了。”

徐雅轻笑了声,“行,你们夫妻俩说啥就是啥。家里还有些胡辣汤,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就打包带走吧。”

知道这个胡辣汤卖掉剩下的,他们不要的话,店家也是要倒掉的。

李晓玲就说了句,我就不客气。找了个干净的装水的桶,盛了胡辣汤。

正好黄启明这边的活收尾。

看着李晓玲提着半小桶的胡辣汤,黄启明很认真的说了句。

“老板娘,这个活,差不多十号就能给你收拾好了。现在就剩下一点收尾的事儿,窗子跟门,这个玻璃,还有你要的几个台子。剩下的就是厨房,厨房这块好弄,三四天就能完成了。”

一听黄启明的话,徐雅心里也有谱儿了。

泥瓦工是按天算工钱的,他们多干一天,就多一天的工钱。

黄启明实在,就是正常多少活干多少天,不拖延时间,这点很让徐雅满意。

“等竣工那天,我请你们大家吃饭。”

黄启明跟其他的泥瓦工,一起笑着说,先谢谢老板娘了。

见黄启明甩了下长毛巾,先起身收工,别的泥瓦工也一起起来,这就准备走了。

离开饭馆后,黄启明问了下李晓玲,老丈人的情况,李晓玲将娘家爹的情况说了下,又扯了几句娘家弟弟的事儿。

“建中现在就差个媳妇了,这事儿我得给上心点。大姐家里事儿多,根本管不了这个,好在咱家过的还算好点,咋也要帮他一点。”

黄启明却说,“你个兄弟,不是我说啊,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干啥啥不行,倒是吃啥啥都行。现在要是养活不了老婆孩子,还是不娶的好,为他自己着想。”

“看你说的这话。建中人就是好吃了点,其他的还好。唉,这事儿,也是怪我爹,那知青都说了要留下给建中结婚,干啥不能结婚后再说让她走啊。

要真是建中娶了个知青,还能好好的改一下俺们李家的后代子孙不。”

黄启明瞪了李晓玲一眼,“你们还真是干想,人家是知青,文化人。咋能一辈子要呆在乡下山沟沟里…。”

俩人说着话,渐行渐远!

第一卷 597:老霍的发现

一连忙着饭馆扩建的事儿,徐雅都没怎么想起老霍,这还是听了黄启明说马上要竣工了,徐雅才松了口气。

人也觉着轻松了不少。

扩建饭馆的同时,徐雅也下了招聘广告,男女不限,但要身体健康,做事爽利。

广告纸贴出去后,徐雅也物色了几个合适的人,想着等饭馆重新营业,她也就没那么忙了。

晚上,徐雅洗漱好,带着仨小子去洗漱。

大热天的,恨不得一天三次洗。

小旭先洗好,帮着徐雅给国庆洗,徐雅则是给民庆,还有军庆,哥俩一起洗。

“妈妈,爸爸啥时候回来?我都好久没见到爸爸了。”

也就是民庆能记得他爹了,国庆跟军庆,只要看到妈妈,就是整年不见到爹,都不会问这种带着关心的话。

徐雅给儿子冲洗着身上的泡泡,说道,“估计快了,你爹说,十天半个月的。”

说来,这都快一个月了,还不见老霍回来,这会儿,徐雅听儿子问起,心中才起了担心神色。

民庆也察觉到了妈妈的情绪波动,赶忙说,“没事儿,爸爸忙事情呢,我不见爸爸也是没事儿,妈妈别伤心。”

听着民庆这样说,俩小旭都跟着看向了徐雅。

“小姨你别担心,小姨夫肯定会没事儿的。”

“乖孩子,小姨没担心。成了,咱们洗好要去睡觉了。”

先前徐雅带着孩子住的大屋子,中间隔开了,让小旭跟军庆、民庆哥仨睡在大床上。

徐雅带着小儿子,睡在新买的小木床上,中间隔着一个珠帘还挂了布帘。

这般先将就着,等饭馆扩建好了,会在靠近北墙后面是修两间屋子的。

先前的李伟住的仓库已经拆了,打通成了大堂的一部分。

后院这边还是很有不要修两间屋子的,按照徐雅说的,想盖两层。

但后来想了下,位置太小,修楼房的话,投入大,地方小,可能不会跟自己预想的那么好,索性就罢了。

晚上!

几个猴孩子睡的倒是快,可是哭了徐雅,想老霍了。

真是越想越担心,越担心就越会胡思乱想!

倒是被徐雅想着的霍仟源,这会儿还跟小宋忙着呢。

俩人废了很多大的功夫,摸清了富贵大酒店的营业模式。

富贵大酒店白天正常营业,一到晚上,这个国企大酒店,竟然干着不为人知的勾当。

毕竟这富贵大酒店是在省城,出入这里的人,不是有钱人,就是当官的。吃的饭菜,简直都是霍仟源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太奢侈了。

还有一些人,据霍仟源目前的观察,同一个人出入酒店的不同时间,所带的女人,都不同。

蛰伏了将近一个月,霍仟源跟小宋,终于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