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搀扶起为首的那个女子,轻声道:“让她们也起来吧,日后好好过日子,记住,你们的命是我救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随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女人点了点头。

燕贺站在城门下,抱着胸道:“这姓禾的小子怎生瞧着,还比你要得民心?”他斜晲一眼肖珏,“他不是你的下属吗?你怎么还不如他?”

林双鹤笑眯眯道:“禾兄温柔和气,当然人人都喜欢。世上能为他人着想之人可不多,能为他人安危而拔剑相向的,则是少之又少。”

燕贺极看不惯林双鹤不务正业的模样,嗤道:“禾兄又是怎么回事?你们凉州卫里,都是如此混乱吗?”

“混乱?”林双鹤点头,“有更混乱的,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应香站在楚昭身边,静静的看着那姑娘与救下的女人们告别,上了马车。润都城中的百姓并着那些城军们,虽然没说什么,目光却是追随着禾晏,充满感激。

她的确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无论在济阳,还是在润都。

“走吧。”楚昭转身,也跟着上了自己的马车。

城门开,兵马行,日光远远的照在长路尽头,如光明大道,通向未来。

……

从润都出发,到金陵要十日,过了金陵后,直上朔京。

树丛中,赶路的兵马暂时坐下休息。林双鹤正看着禾晏烤鸟蛋,他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平日里娇身惯养的少爷,自然做不来这些粗活。燕贺虽然也会做,但是禾晏之前看他烤的鱼肉,焦黑的让人难以下口,后来索性就自己来了。

肖珏正在和另一头和赤乌说话,禾晏与林双鹤坐在一起,林双鹤看着她熟练的动作,感叹道:“禾兄,你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翻得了围墙,打得过流氓。我见过那么多——”他压低声音,“女子,没一个比得上你的,真的,妹妹,你到了朔京,还是我心中第一。”

禾晏把烤好的鸟蛋扔进他怀里,“……过奖。”

林双鹤手忙脚乱的剥壳,一边问她,“等到了朔京,你想干什么?凉州什么都没有,朔京繁华,要是你得了空,为兄每日带你逛坊市。”

都什么时候了,这人还想着玩,禾晏无言片刻,倒是想起了另一桩事情,她问林双鹤:“对了,怎么这次你们来润都,沈医女没有跟着一起来?她…...应该也要回朔京吧。”

禾晏离开凉州卫的时候,点了沈暮雪穴道,虽是为了保她,但也不确定后来沈暮雪怎么样了。这一回肖珏与燕贺过来,林双鹤都来了,却没有瞧见沈暮雪。但肖珏都要回朔京,沈暮雪没理由一个人留在凉州卫。

“沈医女?”林双鹤回答的理所当然,“她是个姑娘,怀瑾和我赶来润都的时候,可是日夜不休,她哪能受得住这个,带上她,只怕会拖慢我们的脚程。所以还是不带了,医官嘛,有我一人足矣,怀瑾让沈瀚他们带着沈医女再后过来。”

禾晏点了点头,下一刻,林双鹤的脸突然凑近,促狭的看着她:“你为什么单独提起沈医女,你可是在吃醋?”

“吃、吃什么醋?”禾晏吓得差点一树叉扣在他脑袋上,闻言只是坐直身子,镇定道:“我走之前点了她的穴道,心有愧疚而已。”

“真的是这样吗?”林双鹤故意拖长了声音,“这样的话,我们怀瑾的一片苦心可就白费了……”

禾晏:“什么苦心?”

林双鹤把一个鸟蛋塞进嘴里,慢悠悠道:“说了你也不关心,还是不说为好。”

禾晏真急的恨不得抓住林双鹤的脑袋使劲摇晃,看看晃出来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林双鹤这人在男女一事上鬼精鬼精的,又与肖珏走的近,真要得了什么确定的消息,转头告诉了肖珏,连朋友都没得做,可就尴尬极了。

她只好矜持的坐着,纵然心中气鼓鼓,面上也云淡风轻:“那我确实不关心,你别说好了。”

林双鹤看她装模作样的模样,竭力忍着笑,只心道,看你还能忍多久。

少年人啊……哎,少年人!

……

远在千里之外的凉州,卫所里此刻正忙碌着。

梁平正在帮忙检查屋子中可有遗漏的东西,马上他们就要启程去朔京了。凉州卫里留了一部分兵马,一些要进京。沈瀚要跟着一道离开,梁平、马大梅还有其他一干教头得留在凉州卫。

沈暮雪自然也是要走的。

早在多日前,肖珏与林双鹤要出发去润都的时候,沈暮雪就提出想要一起去,却被肖珏拒绝了,他拒绝的干脆,也没说为什么。倒是一边的林双鹤见沈暮雪脸色难看,打圆场笑道:“沈姑娘,润都情势危急,我与怀瑾一路前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你一个姑娘家,如何能跟着我们一道去,若是让你磕着绊着,就算你自己不在意,在下也会于心不忍。”

“反正沈教头他们不日后就会启程,介时你们一道回来,沈教头会照顾好你的。兵马脚程慢,且人多,保护你的安危,我与怀瑾也放心。是不是?”

沈暮雪没说什么,林双鹤只当默认,笑眯眯的转身要走,沈暮雪看着他的背影,问道:“林公子,肖二少爷去润都,是为了禾晏吧。”

林双鹤一顿,看向她,目光是真切的疑惑:“你怎么会这样想?”

沈暮雪抿了抿唇,没说话。她知道这样说很荒谬,肖珏绝不是一个为了某个人而轻易改变的人,但是……但是,她总觉得不安。

外头的声音打算打断了她的回忆,梁平在叫她:“沈医女,可还有别的东西要搬上马车的?”

沈暮雪回过神,一边应着一边出了门。外头梁平站着,日头晒得他脸皮发红,满头大汗,手里正捧着一摞箱子,正摇摇晃晃的往马车上走。肖珏走的时候匆忙,屋子里东西都没有收拾,临走时吩咐过沈瀚,回朔京的话,将他房中所有物一并带走。

好在肖珏本身东西并不多,除了些书本衣物,便没什么了。

沈暮雪见梁平走的摇摇晃晃,上前道:“我来帮你吧。”

梁平的脸更红了,“不必不必,总教头跟我说,这些都是都督的东西,让我亲手整理。怎么能劳烦沈医女?”

他心中感叹,沈大小姐心肠真是好,也没什么架子。身为大家小姐,也不嫌弃他们这些武人。

沈暮雪并不知道梁平此刻心中所想,只听着是肖珏的东西,便道:“你一次拿这么多,难免会掉。无事,我来帮你。”

说着,便帮着抱起最上面的一只箱子,箱子并不大。随着梁平一道往前走。

梁平想要阻止也来不及了,见沈暮雪并没有表现出很吃力的模样,稍微放松了些。笑道:“那就多谢沈医女了。”

二人一起走到了马车旁,梁平让沈暮雪先上马车,自己再去搬一趟。外头正热,沈暮雪点头答应了,她抱着手中的箱子安静坐着,望着远处正奔忙的士兵们,目光落在怀里的箱子上。

这箱子看起来普普通通,不知道里头装的是什么。肖珏的东西本就带的少,既然要沈瀚带回朔京,可见是很重要的。不过,她抱起箱子掂了掂,这箱子也太轻了些,像是什么都没装似的,莫非是个空的?

她心中难得好奇了起来,应当不是肖珏的公文或是信件,这些东西他只会随身带着,打开来看的话……应当不碍事吧?

沈暮雪的手指搭在箱子上,看向马车外,士兵们都离这里很远,没有人看见她的动作。

“咔哒”一声,箱子被打开了。

里头放着一些笔和砚台,镇纸之类。原是些小东西,她正要合上,目光突然凝住,半晌,伸手从里面拿出两样东西。

一样是个面人,面团已经发干了,颜色灰暗,是个女子的模样,巧笑倩兮,神色动人。另一样则是一副木雕画,画作之上,战船倾覆,大火凶猛,站在船头的将军英姿飒爽,似曾相识。

那是个女将军。

第一百八十三章 杨铭之

十日后,一行人抵达金陵。

同济阳的热情淳朴不同,与润都的沉重萧瑟也不一样,金陵城温柔而多情,如娇美风雅的娘子,沾染了几分粉红薄色。晴光盈盈,朝日风流,吴侬软语里,满耳笙歌,是真正的人间富贵乡。

林双鹤一道此处便走不动路了,只看着街道上走过的娇软娘子称赞道:“这才是神仙窟,难怪人们总说,一入金陵便不想离开了。”

禾晏:“……你先前在济阳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林双鹤一展扇子,“禾兄,我只是入乡随俗而已。”

禾晏:“……”

真是好一个入乡随俗。

到了金陵,自然该与金陵应天府的巡抚打声招呼,燕贺带来的兵马也不方便在城内肆意走动。应天府那头早已接到燕贺一行人至的消息,是以燕贺也先去应天府里接应,好将兵马安顿下来。

应天府外,侍卫早已等候在外,有安排好的人去安置兵马,禾晏本来也该随着王霸他们,一道站在“兵马”的队伍中。奈何林双鹤拍了拍她的肩:“你如今也是陛下亲封的武安郎了,不是白身,当然该与我们一起,正好教你见见官场世面。”

禾晏无言以对,正想问肖珏,燕贺瞥了她一眼,也跟着开口:“说的不错,既然有官职在身,就跟着我们罢。”

燕贺这样眼高于顶,十分不好相处的人,偏偏对禾晏另眼相待,旁人都有些诧异,禾晏却心知肚明,这多亏了自己在燕贺面前将“禾如非”贬的一无是处,让他觉得自己是世上难得的知音。

众人一起迈进屋里,正堂里坐着一人,见他们进来,那人便起身,穿着巡抚的官袍,这人生的很年轻,身材消瘦,五官清秀中带着几分坚毅之色,看起来不像是个巡抚,反而像是国子监念书的学生。他站起身来,先是对着燕贺行礼,“燕将军。”随即目光落在肖珏身上,立刻面露惊讶之色,只是这惊讶稍纵即逝,很快便成为了怔忪。

禾晏心中亦是吃惊,她没想到,竟会在这里遇到杨铭之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巧合,一个肖珏,一个林双鹤,一个燕贺,一个杨铭之,贤昌馆里的同窗,这里竟然就遇着了四个!未免也太过不可思议,不过……禾晏抬眸,偷偷看了一眼身侧的肖珏,当年念书的时候,肖珏不是与杨铭之最要好么?

禾晏少时得肖珏暗中相助,但明面上,与肖珏实在算不得亲厚。当时肖珏亦有自己的好友,林双鹤算一个,杨铭之就是另一个。比起林双鹤这样不务正业,只知玩乐的公子来说,杨铭之显得要正经多了。

杨铭之的父亲杨大人乃观文殿学士,王杨铭之大抵是因着父亲的关系,年少时便显得才华横溢。不过他身体不好,隔三差五就头疼脑热,因此武科也是一塌糊涂。不过先生或是别的少年并不会因此而嘲笑他。在文科上,杨铭之实在是厉害极了。据说五岁时便能出口成章,八岁时就能与大魏名士论经。禾晏进贤昌馆的时候,杨铭之已经很有名了,他的策论和诗文最好,还写得一手好字,很教禾晏羡慕。他性情也很温柔,不比林双鹤跳脱,也不如肖珏淡漠,柔和的恰到好处。

若说贤昌馆中,燕贺总是在武科上与肖珏一较高下,那么杨铭之便是能与肖珏文科旗鼓相当的对手。与他温柔的性情不同,杨铭之的诗文和策论总是带了几分锐气和锋利,足以可见他内心激傲。他还喜欢抨击时事,兴致来了,写的文章里连朝廷都敢骂,每每被先生责骂,但禾晏能看得出来,先生们是欣赏他的。

少年时候的禾晏一直以为,杨铭之这样的天才,入仕是必然的,一旦入仕,绝对会在大魏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后来她投军后,便没听到杨铭之的消息,万万没想到,今日在这里见到了,也万万没想到,杨铭之竟然成了金陵的巡抚。他没有留在朔京?这是为何?而肖珏看见他的神情亦是淡漠,这很奇怪。

肖珏当年与杨铭之的关系,就如与林双鹤的关系一般。而眼下见面,却生疏的仿佛陌生人。

发现这一点的不止禾晏,还有燕贺。燕贺道:“哎,这不是铭之兄吗?你如今怎么在这里做了巡抚?”

燕贺也不知道?看来这些年,杨铭之过的很是低调。

杨铭之回过神,对燕贺笑道:“阴差阳错罢了。”

“肖怀瑾,这可是你过去的好友,你怎么如此冷淡?”燕贺目光在他们二人身上一转,“你们吵架了?”

他这话问的轻松,仿佛仍是少年时,却叫杨铭之脸色微变。

“要叙旧日后再叙,现在又不是叙旧的时候。”林双鹤适时的插进来,将话头带走,“那个,杨??大人,我们如今要在金陵停两日,麻烦替我们安置一下。燕贺的兵马你看着办吧,歇两日我们就回京了。”

林双鹤的态度也很奇怪,纵然肖珏是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林双鹤可是个人精。可瞧他眼下对杨铭之的态度,却有些刻意的划清关系,再不见当时的亲切。

楚昭自不必提了,早已看出其中暗流,饶是燕贺再心大,也意识到了不对。这一回,他总算没有直接说出来,安静的闭了嘴。

杨铭之的笑容有些僵硬:“自然,房间都已经收拾出来,等下就叫人带你们过去。”

林双鹤一合扇子:“多谢杨大人。”

不多时,来了几个婢子,领着禾晏他们去住的地方。住的地方不在巡抚府上,在金陵的秦淮河畔不远处的一处宅子,许是杨铭之名下,屋子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房间倒是刚好,一人一间。

楚昭也得了一间。

他这一路上,倒是没有与禾晏说过太多话。显得沉默而安静,有时候不知道在想什么,这倒是省了禾晏的事。肖珏也并未和他发生争执,暂且相安无事。

禾晏住的屋子本是最偏僻的那间,这一行人中,她官职最小,这么安排无可厚非。偏偏林双鹤跳出来,对她道:“禾兄!我方才住的屋子里瞧见有蚂蚁,我害怕,能不能与你换一间?”

禾晏:“……”

她道:“这都在一处,你的房间有,我的房间也会有。”

“可是我单单只怕我房间的蚂蚁。”他回答的很妙。

听到了他们对话的燕贺皱了皱眉:“林双鹤,你有病啊?”

“正是,”林双鹤笑眯眯的问:“你有药吗?”

燕贺拂袖而去。

一边的楚昭若有所思的看了禾晏一眼,摇头笑笑,随应香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禾晏瞪着面前笑得开怀的林双鹤。林双鹤打的什么鬼主意,她一眼就看出来了。林双鹤的那间屋子,恰好在肖珏隔壁!他这不是将自己往肖珏身边推,天知道她才下定决心要离肖珏远一点。

她抬眸,恰好看见肖珏侧头来,清凌凌的一瞥,一时无话。

林双鹤道:“就这么说定了,禾兄,我走了。”他飞快的抱着自己的包袱冲进了原本禾晏的屋子,禾晏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近了林双鹤的房间。

门关上了,禾晏也松了口气。明知道这里不是凉州卫,两个房间里也没有一撬就开的中门,竟也觉出些紧张来。她在心里暗暗唾骂了自己一声,在济阳城的时候,崔越之府上,连一间房都睡过,有什么可紧张的,如今还隔着一堵墙,难不成还会飞不成?

思及此,便又稍稍放松了些。

只是心中到底是念着方才肖珏与杨铭之见面的不寻常之处,有些奇怪。过了一会儿,便又溜出门去,见四下无人,就敲响了林双鹤的房门。

林双鹤打着呵欠来开门,一看是禾晏,立刻紧紧的抓住门框,“禾兄,说话算话,咱们已经换了屋子,就决不能换回来。我死也不会出去的。”

他还以为禾晏是要来换回屋子的。

禾晏无奈道:“我不是来换屋子的,我是有事来问你。”

“那就更不可以了,”林双鹤正色开口,“我是正人君子,我们孤男寡……男,要是落在有些人眼中,岂不是出大事了?”

他这乱七八糟说的都是什么?禾晏懒得理他,一掌将他推进屋,自己跟了进去,随手关上门。

林双鹤被禾晏一掌推到椅子上,顺势双手捂住前胸,振振有词,“禾妹妹,朋友妻不可戏,我不是那种人。”

“我问的是杨铭之。”禾晏打断了他的话。

林双鹤一愣,随即大惊失色,“你看上了杨铭之?”

这人心里怎么就只有情情爱爱,禾晏深吸口气,“不是我看上了他,我是想问问你,那位杨大人和都督之间是否出了什么事。先前听燕将军说,杨大人是都督的好友,可我方才在外头瞧着,他们二人的情状,实在不像是好友的模样。”

这么一口气说完,林双鹤总算明白了禾晏的来意。他先是呆了一会儿,然后慢慢的坐直身子,向来开怀的脸上露出些愁容,叹了口气,道:“你发现了啊。”

禾晏问:“可是他们之间出了什么事?”

“其实,我与燕南光,怀瑾和杨铭之是同窗。”林双鹤放下手中的扇子,端起旁边的茶壶,倒了一杯茶递给禾晏,又给自己倒了一杯。他盯着茶盏中的茶水,似是回忆起从前,声音轻飘飘的:“燕南光跟斗鸡似的,成日跟这个比那个比,与我们不熟。当年我和怀瑾、杨铭之最要好。说起来,杨铭之和怀瑾,应当比我和怀瑾更亲近一些。”

他面上并未有半分妒忌不满之色,只笑道:“毕竟我文武都不成,与怀瑾也就只能说说谁家姑娘长的俏,哪家酒楼菜更新。杨铭之和怀瑾能说的,总是比我多一些。杨铭之身体不好,少时还被人暗中说过娘娘腔,后来怀瑾带着他一起后,就没人敢这么说了。”

这些禾晏都知道,她那时候还心想,有才华的人总是与有才华的人诸多相似,肖珏与杨铭之同样出色,难怪能成为挚友。

“后来呢?”她问。

“后来……”林双鹤低下头,目光渐渐怅然起来。

肖家出事那一年,朝中局势很紧张。肖仲武死了,还担上鸣水一战指挥不力的罪名,肖家倾覆在即,朝中徐相的势力越发猖狂。贤昌馆里的学子们,虽然都是出自高官富户,但这个风口浪尖,谁也不敢为肖家说话。

林双鹤除外。

他们家在朝中行医,林清潭和林牧又不管前朝之事,林双鹤更无入仕打算。得知肖家出事,林双鹤央求父亲和祖父在皇上面前替肖仲武说些好话。林牧便也真的说了,他那一手女子医科出神入化,人又很圆滑,后宫诸多娘娘都与他关系不错。林牧挑了几位娘娘在陛下面前吹了几日枕边风,倒也不提肖仲武的事,只说肖家两位公子可怜,都是少年英才,偏偏府中出事。

陛下也是个怜才之人,耳根子又软,吹着吹着,便真觉得肖璟与肖珏可怜,鸣水一战之罪,只论肖仲武,不连累肖家人。

但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南府兵的兵权还没有收回来,纵然陛下如今念着旧情不发落肖家其他人,可没了兵权的肖家就如没了兵器保护的肥肉,只要旁人想,都能上来啃一口,更不是徐相的对手。陛下的仁慈只会随着肖仲武死去的时间越长而越来越淡,要想夺回兵权,只能从当下下手,晚了就不行了。

而满朝文武,除了肖仲武曾经的旧部以及沈御史,无人敢开口。

肖珏在贤昌馆里,挚友就只有两位。一位是林双鹤,一位是杨铭之。林双鹤央求了自己的父亲为肖珏说话,杨铭之的父亲杨大人,那位观文殿学士,曾经是陛下钦点的状元郎,文宣帝很喜欢他。若是杨大人说话,陛下未必不会听。

肖珏请杨铭之帮忙。

林双鹤至今还记得杨铭之当时说的话,他满眼都是焦急,拍了拍肖珏的肩,道:“你放心,我一定说动父亲在朝堂上为肖将军说情。请陛下彻查鸣水一战的内情,怀瑾,你放心,我和林兄会一直陪着你。”

他文文弱弱,说的话却掷地有声,林双鹤从未怀疑过杨铭之那一刻的真心。想来肖珏也是。于是他们等着杨铭之的消息。

一日、两日、三日……杨铭之没有来贤昌馆,问先生,只说是病了。

林双鹤与肖珏怀疑杨铭之是出不了府,或是被家中关起来了,并未怀疑过其他。于是商量一番,两人便扮作小厮混进杨府,找到了杨铭之。

彼时,杨铭之正在屋子里练字。

没有门锁,没有软禁,甚至没有生病。他看起来与从前一般无二,甚至因为在家里不比学堂辛苦,甚至气色都要好一些。

“铭之,”林双鹤讶然看着他,“你怎么不去学馆?我和怀瑾还以为你出事了。”

杨铭之起身,看向他们,准确的说,是看向肖珏,没有说话。

倒是肖珏明白了什么,开口道:“你父亲……”

“抱歉,”不等肖珏说完,杨铭之便打断了他的话,“之前答应你的事,我食言了。我父亲不能替肖将军说话。”

“为什么啊?”林双鹤急了,“不是说好了吗?”

“无事。”开口的是肖珏,他垂眸道:“此事是我强人所难,你无需道歉。”

林双鹤不吭声了,他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求一句话有多难。本不该怪杨铭之的,只是希望寄托的越大,失望也就难免更让人难以承受。

禾晏看向面前人,不解的问道:“因为此事,都督和杨巡抚决裂了吗?可也许杨巡抚并非没有为此事努力过,只是因为杨学士不肯松口,所以才没能成功。”

她不太相信杨铭之是很冷血无情的人,因为杨铭之其实待人其实很和气善良,当初在贤昌馆的时候,禾晏接受的少年们的善意不算多,杨铭之绝对算一个。而且诗文和策论飞扬激荡的人,应当内心尤其仗义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