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色授魂与/重生之媚授魂与上一章:第 21 章
  • 重生之色授魂与/重生之媚授魂与下一章:第 23 章

去往太夫人房里的路上,虞绍衡放缓脚步,与她说了诗集之事,“你近来事情越来越多,就由我修改抄录,到时你送过去便是。”

“好啊。”叶昔昭听得出,翁婿两个经过昨日事,距离又拉近了一些,最起码,父亲开始信任虞绍衡了。其实别的都算是小事,她自己就能解决,只这件事最为重要。

到了太夫人房里,鸳鸯正在规劝太夫人:“只喝一碗汤怎么行?您好歹再吃一点儿。”

“上了年岁,胃口不好,稍后再吃些点心就是。”太夫人摆了摆手,转到大炕上落座。

虞绍衡与叶昔昭上前行礼,之后落座。

太夫人不可避免地谈及虞绍桓,与虞绍衡商量:“该给你三弟寻个品行端庄的妾室才是,你三弟妹那个人…唉,简直要不得。”

虞绍衡却道:“过些日子再说。既是品行不端,宋家人又教女无方,日后恐怕还会惹是生非。便由着她折腾,最好是闹到绍桓能名正言顺地休妻。”语声一顿,漠然一笑,“其实如今休了她,也是合情合理。”

太夫人与叶昔昭同时讶然看向他。

他这态度倒是干脆,直接就把三夫人丢到了迟早卷铺盖回娘家的位置上。男子与女子处理家事的态度、手段真真是迥然不同。

“你说的我明白,”太夫人笑道,“可是她终究成婚没多久,若是口口声声说能调养好身子,我们又能如何?病痛这东西,便是神医在世,也不能一口断定不可痊愈。而别的事的确是更让人生气,可也不宜外传,宋家不在乎,我们侯府却不需为了这么个蠢货被人议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虞绍衡点头一笑,“所以我才说由着她闹腾,不必急着给绍桓纳妾。她日后安分守己也就罢了,还如往日的话再好不过,绍桓也不需被她耽误一辈子。”

太夫人沉思片刻,“也好,就听你的。”

又闲话几句,二夫人过来了,进门时看向叶昔昭,脸色微红,报以一笑——同样喝醉了,叶昔昭却是早早前来请安,她却是被丫鬟唤了几次才强撑着起身。

叶昔昭自然明白二夫人的心思,报以会心一笑。

回到正房,用饭时,叶昔昭问道:“午间我们去太夫人房里用饭好不好?”

虞绍衡一听就知道她的用意,颔首微笑,“再好不过。”之后想了想,告诉她太夫人平日里喜吃什么,“蟹粉狮子头、水晶肘子、红烧鱼、海带炖豆腐、高汤水饺。挑两三样做了就是。”

叶昔昭笑道:“你既然说了,我就全做了吧。只是小厨房里没有鲜鱼,我唤人去前面取。”

“不用。”虞绍衡笑道,“后花园里有个鱼塘,比前面养在清水池里的鱼味道更鲜,我去给你钓两条回来。”

叶昔昭睁大眼睛,“你还会钓鱼?”

虞绍衡奇怪地看着她,“钓鱼是多难的事么?”

“钓鱼不是喜静之人的喜好么?你可不像是能对着水面一坐就是大半晌的人。”

“谬论。”虞绍衡道,“你拭目以待。”

“好啊。”

“要不然,你跟我一起去?”

叶昔昭想都没想就摇头,“让我给你看着鱼上没上钩么?我才不。”

“敢这么看我。”虞绍衡抬手拍着她额头,“鱼你只许做,不许吃。”

叶昔昭推开他的手,“好啊,若是我要吃,你只管当着太夫人的面喝斥我。”

虞绍衡沉吟片刻,“我还真不敢。”

叶昔昭咯咯地笑着,起身给他添了一碗糯米莲子粥。

**

准备饭菜的时候,叶昔昭命人去了二夫人房里,想着将二夫人也请来凑个趣,这样一来,看在太夫人眼里,便是两个儿媳给她准备的饭菜,会更高兴。

丫鬟回来后,说二夫人娘家临时有点事,才走不多时。

这就没办法了,日后再寻机会就是了。

炖菜上了灶,饺子馅儿备好之后,虞绍衡也回来了,亲手拎着一个小小的水桶,到了小厨房门外。

叶昔昭迎上去,低头看到两条尺来长的鱼,忙唤人去收拾出来,转身时用口型对他说道:“了不起。”

虞绍衡笑着转身,吩咐人去前面厨房,告知厨子不必给太夫人准备饭菜了。

过了些时候,芷兰走进小厨房,一面帮叶昔昭包饺子一面轻声道:“尧妈妈过来了,与奴婢说了说安国公府的事,此刻人在厢房等着夫人回话。”

“先说说安国公府的事。”

芷兰便将尧妈妈的话一字不落地复述一遍:“今日一早,杜良就和几个人一起去了安国公府,闹了一阵子,安国公先是气得不行,当着众人的面就对五小姐劈头盖脸一通打,又痛斥了安国公夫人半晌。最后,痛定思痛,答应把五小姐许给杜良。原来他还想着让五小姐做杜良的平妻——毕竟,如今杜良的父亲只是个七品县令,杜良娶个平妻也不会有人大惊小怪。”

“做平妻?”叶昔昭笑容冷冽,“冯慧萱一门心思为人妾室,做人平妻可不行,再说了,那样我不就白忙了?”

芷兰笑着点点头,继续道:“杜良死活都不肯答应,说若是那样,还不如将这丑事外扬,五小姐他也不要了。安国公别无选择,也只好答应下来。杜良说十日后就去接五小姐返回山东,安国公也同意了。”

“这就好。”可是叶昔昭并不能心安,因为那十日的期限。

按冯慧萱的性情,再加上安国公夫人,恐怕不会就此认命,少不得会做垂死挣扎。

叶昔昭沉思片刻,吩咐道:“让尧妈妈转告夫人与大爷,这十日内务必看紧了杜良——那是个只认钱财的货色,不要给安国公府重金收买他息事宁人的机会。那两样东西,也让大爷收管起来。”

芷兰应声而去,过了些时候又返回来,“夫人,三夫人房里的丫鬟如意来了,是偷空过来的,说有要事告知夫人。”

叶昔昭放下手里的水饺,拍了拍沾到手上的面粉。她的直觉是三夫人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如意偷偷跑来通风报信。这丫鬟该是看清了府中形势,也将她先前警告的话听到了心里,无意再帮三夫人做糊涂事。其实稍有个眼色的,都能看出三夫人大势已去,日后只有坐等板凳的份儿。

至于三夫人,在这当口若还想算计她,已经不是愚蠢,而是愚蠢兼疯狂。果真如此的话,三夫人还真是留不得了。l3l4

第33章

如意到了小厨房外,屈膝行礼。

叶昔昭温声问道:“来找我是为何事?”

如意恭声道:“昨日夫人的一番警告,奴婢谨记在心,今日得知了三夫人一些打算,连忙赶来通禀夫人。”

叶昔昭笑容柔和,“那就把你所见所闻与我细说。”

如意压低语声:“昨夜,三夫人的母亲来过一趟,三夫人只一味哭哭啼啼。大抵一个时辰前,三夫人的母亲又过来了,母女两个相谈许久。奴婢与吉祥担心三夫人又要做傻事,便在窗外留心听着。三夫人说,如今她已经没了出路,闹不好就要被三爷休掉,既如此,不妨破釜沉舟,效法夫人的手段对付夫人。她让娘家人午后就来侯府接她回娘家,之后再让她母亲过来,无论如何也要请夫人到宋府。三夫人其余的打算,想来不需奴婢细说,夫人也猜得出。”

叶昔昭缓缓点头。说白了就一句话:三夫人想让她上当,身败名裂。

如意继续道:“奴婢起先还奇怪,三夫人怎么会在一夜间就冷静下来,有了这么多主意。后来听吉祥说了一件事,才明白了。今日一大早,冯府的一位妈妈过来了。三夫人心有余悸,不敢见那位妈妈。那位妈妈便求吉祥把一封信转交给三夫人。吉祥识得些字,便将信的封口挑开看了看。

“那封信是冯五小姐写给三夫人的,不外乎是言辞恳切地说昨日实在是不得已,将所有责任都推到了夫人身上,之后便是建议三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说三夫人若不在此时绝地反击,日后即便是留在侯府,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再也不能挺直腰杆做人了。

“最后,冯五小姐说,她恐怕会落得要远赴山东为人妾室的下场,三夫人能听从她建议报复夫人再好不过,若是不肯听从,也无妨,反正不论怎样,京城一切即将与她无关。之所以出谋划策,不过是因为心有不甘,不想看到夫人坐享富贵荣华。”

叶昔昭听到这里,有些啼笑皆非。到了这时候,冯慧萱还是有本事利用三夫人。

如意的语气多了些无奈:“三夫人虽然极为怨恨冯五小姐,可是在看了那封信后,无疑是认可冯五小姐提出的建议的。因为在昨夜,她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已没了出路,还说走到如今这一步,都是被夫人害的。”

叶昔昭凝神斟酌片刻,问道:“这番话句句属实?”

如意连忙道:“奴婢怎么敢说这种假话?”

“那么,你能将这番话说与侯爷听么?”

如意迟疑片刻,是因对虞绍衡年深日久的畏惧,末了郑重地点一点头,“奴婢说的是实话,对谁都敢说。”

“你也不要怪我有此举,我有我的难处。”

“奴婢明白。”

“那好,随我去见侯爷。”叶昔昭带着如意去见虞绍衡。

这时的虞绍衡,意态慵懒地坐在寝室南窗下的书案前,手边一叠公文。

叶昔昭将如意带到他面前,笑道:“这丫鬟有事禀明侯爷,妾身回小厨房去准备饭菜。”

虞绍衡颔首,“好。”

叶昔昭返回小厨房,继续准备饭菜。对于这件事,她必须要让虞绍衡知情,要让他明白三夫人疯魔到了什么地步。况且,对于三夫人那样的打算,她需要他的帮衬、保护。便是再要强,她也不能用自己的名节做赌注。

等着水晶肘子出锅的时候,虞绍衡走进小厨房,摆手命打下手的人退下。

叶昔昭正看着灶台出神,倏然被他揽入怀中,先是一惊,要转身时才反应过来,笑嗔道:“走路没个声音,是不是就为了便于偷袭?”

虞绍衡语带笑意,“抱我夫人算是偷袭?”

叶昔昭双臂扬起向后,勾住他颈部,“你个大男人,怎么能进厨房呢?”

“怎么不早说?”虞绍衡作势要走。

叶昔昭却不肯放开他,“来都来了,早走晚走还不是一样?快与我说说,你作何打算?”

“那个蠢货,死不足惜。可如今她这情形,与其让她痛快地死,倒不如让屈辱地活。”虞绍衡如实告诉她自己的心思,“还是让绍桓把她休掉。”

叶昔昭心念转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计就计?”

虞绍衡反问:“你信我么?”

“不信你信谁?”

“那就将计就计,日后你与绍桓都能落得轻松。”

“嗯。”

午间,夫妻二人同时去了太夫人房里用饭。叶昔昭一面与鸳鸯一同摆饭一面笑道:“儿媳厨艺拙劣,太夫人不要嫌弃才是。”

“都是你做的?”太夫人看着桌上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丰盛菜肴,先是一愣,随即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鸳鸯将话接了过去,“是啊,菜是夫人做的,这鱼呢,可是侯爷去了后花园的鱼塘钓来的。”

“你们有心了。”夫妻两个第一次给了太夫人夫唱妇随的感觉,原因则只是为了她早间胃口不佳。三夫人带来的那些气闷、愁绪便这样有所消减。只要长子长媳孝顺,这日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落座用饭时,太夫人将菜肴逐一尝过,连连称赞:“好啊,好吃。”那份笑容、满足,不言而喻,随即又对叶昔昭道,“往日里倒是真看不出,你做得一手好饭菜。”

“是太夫人不挑剔。”叶昔昭自然无意居功,“用饭全在心情,您高高兴兴的,就觉着饭菜更合口了。”

“是这个道理,可你的厨艺也的确是很好啊。”

“您喜欢就好,日后儿媳变着花样给您做。”

太夫人笑眯眯地点头,“那敢情好。”之后,见叶昔昭一直没有动那道红烧鱼,便问道,“不爱吃鱼?这鱼你做得很是可口呢。”

“不是。”叶昔昭连忙笑着摇头。

一旁的虞绍衡也才意识到这一点,想起之前的话,心说小东西还挺记仇,笑着举筷,先给太夫人夹了一块鱼肉送到碗里,之后又问叶昔昭:“吃鱼头还是鱼尾?”是故意逗她。

“…”叶昔昭真懒得理他,可是碍于太夫人在场,只得和颜悦色地回道,“鱼头是会吃鱼的人喜欢的,妾身愚钝,会做却不会吃。”

太夫人剜了虞绍衡一眼,“鱼头鱼尾还是留给你吧,昔昭与我一样,吃个花红热闹就行了。”

虞绍衡轻轻一笑,这才夹了一块鱼肉,送到叶昔昭碗里,柔声叮嘱:“小心刺。”

“嗯。”

太夫人这才看出是怎么回事,看向虞绍衡,笑意自心底到了眼中。随即将话题扯开,府中府外的,看到的听到的,都与夫妻两个闲闲谈起。

欢欢喜喜吃罢饭,看出太夫人有些疲倦,夫妻二人告辞回房。至于三夫人那档子事,从头到尾都没提,是不想再让老人家生气,事后再说其实也一样。

叶昔昭其实从一早就乏得厉害,进门直奔寝室,宽衣后躺在床上小憩。

虞绍衡看她沾枕就现出了倦意,也没逗她,手轻拍着她背部,直到她沉沉入梦。

**

下午,李氏去了太夫人房里,先是赔罪,之后便提出要接三夫人回娘家住一段日子。话说得好听,说是要把不成器的女儿带回去好生教导。

太夫人念着虞绍衡晨间的话,也没阻拦,说了句怎么样都好,便端茶送客。

就这样,三夫人回了娘家。

叶昔昭与虞绍衡醒来就听说了,愈发确信如意说的都是实情。

虞绍衡亲自去找了虞绍桓。即便他能做主侯府任何事,在三夫人这件事情上,也应该提前知会虞绍桓。

虞绍桓本就觉得三夫人回娘家是没打好算盘,听了虞绍衡言简意赅的解释之后,气得气血上涌,半晌才闷声道:“大哥,这样的人留在侯府,实在是有辱门风,大哥若是不反对,我…我将她休了算了!出家做和尚也比守着她的日子好过!”

虞绍衡失笑,“你知道当断则断,再好不过。再等等,过些日子了了此事,再给你另谋婚事。”

“婚事…再说吧,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了。”虞绍桓颓然道,“兴许我八字不好呢?再娶一个还是如此,我还有什么活头?”

虞绍衡斥道:“哪来的这些谬论!吃一堑长一智不就得了?”

虞绍桓赔着笑,没再反对。

虞绍衡回到房里,长安就来通禀,说宫里来人了,皇上召见。

叶昔昭看到他立时就黑了脸,不明所以之下,问道:“怎么了?是不是遇到了棘手之事?”

“的确是棘手。”虞绍衡很是无奈,“整日里想着出宫游山玩水的皇上,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偏偏被我们这些官员赶上了。”

叶昔昭心头一松,笑了笑,还是不解:“皇上想微服出巡,为何总是召见你呢?”

“除了我,还有暗卫统领。皇上总是不厌其烦地与太后提及出巡事宜,每次都会被一通训斥,每次被训斥之后,他就会气急败坏地找人想对策,要我们给他拿出个上得了台面的出巡的借口。”虞绍衡说着也笑起来,“也不知宫里有什么皇上容不得的东西,竟似是一日也待不下去了。”

叶昔昭也猜不出。皇上登基以来勤政爱民,对于犯上作乱的反贼或是虎视眈眈的外敌也从来是杀伐果决,忽然从这一年开始千方百计地要出巡,还真是有些奇怪。

虞绍衡换了大红官衣,临走时对她道:“若是我能突生急智想出对策,晚间就能回来。若是不能,就又要等到明日回府了,皇上少不得罚我与暗卫统领陪着他借酒消愁。别等我。”

叶昔昭因此料定,他要到明日才能回来了。他就是有可行的对策,也不会道出——那是变相地跟太后作对,这可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

出门之际,虞绍衡又叮嘱道:“明日宋家的人若是早早地前来相见,不管何事,你只管先答应下来,等我回来再做定论。”

“嗯,记下了。”

晚间,叶昔昭倒是有心等等看,却是躺在床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再一睁眼,已是第二日清晨。

去请安回来后,李氏过来了。

叶昔昭命人把李氏请到厅堂,言谈举止很是客气。

李氏闲话几句,说出来意:“我想来想去,觉得能在太夫人面前帮你三弟妹美言几句的,也只有你了。可我也明白,往日里你三弟妹不懂事,屡次顶撞你…昨日将她接回娘家后,我与家中人都狠狠地训斥了她,她也知错了,说要向你当面赔罪认错。原本她是闹着今日就回来,可若是这么来回折腾,只能让太夫人更加觉得她不懂事,是以…”

叶昔昭笑盈盈地道:“如何?”

“是以,我便厚着脸皮前来,请你赏光到宋府小坐片刻。”李氏说到这里,叹息一声,“你三弟妹现在身子变成了那样,安心将养才是正理,可她却总是担心太夫人与你日后再也容不下她,整日茶饭不思,药也不肯服…这样下去,身子不就真毁了么?”

“…”叶昔昭依然笑着,平心静气地聆听眼前人费尽心思地编造谎话。

“你三弟妹不懂事,都是我这个为人母的没管教好,其实真该赔礼道歉的是我。”李氏说着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屈膝行礼,“我只望你能担待我们母女二人,冰释前嫌。”

叶昔昭起身,亲自将李氏扶起,“这是做什么?我与三弟妹也没什么真正的过节,你言重了。”

“你宽和大度,自是不会计较往日是非。可我那不成器的女儿却已觉得走投无路,终日以泪洗面。你能不能到宋府去看看她?我…我就是再恨她不争气,也终究是心疼啊…我求你了。”话到末尾,李氏落了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