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色授魂与/重生之媚授魂与上一章:第 90 章
  • 重生之色授魂与/重生之媚授魂与下一章:第 92 章

怎么样的女子,在面对着宠爱哄逗自己的孩子的人的时候,总能生出一份好感。而叶昔昭便是与三夫人有过过节,到了如今,也已能慢慢释怀。

尤其是叶昔昭这种人。她是觉得,谁又能不犯错?自己如今也不过是因为前世诸多过错才会随时随地克制言行避免出错。而三夫人——叶昔昭自心底其实是很有些佩服的,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在看清处境之后便努力改正,试图将一切挽回,重新开始。

她要在生死之间做到的事,三夫人却能在眼下就能做到。不论是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都已弥足珍贵。

是因此,叶昔昭在听到三夫人有意将丁香打发出府、寻个人家一劳永逸的想法时,帮三夫人找了个不出奇的人,悄悄地把丁香许配出去。

也是在这件事之后,三夫人与三爷面和心不合的局面有所改善,夫妻二人在给太夫人问安、用饭的时候,偶尔交汇的目光有了一丝夫妻间该有的默契。

叶昔昭也明白,纵使到了这一步,该防范的还是要防范,毕竟,如今就全然信任三夫人还是为时过早,谁能断定三夫人在遇到一些事的时候不会故态萌芽?

说到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有过前科的人,总要小心几分。

这一日晚间,叶昔昭服侍太夫人歇下的时候,太夫人坐在床畔,笑道:“我再与你说说话可好?”

“好啊。”叶昔昭笑盈盈回道,“我也不乏呢,娘有话只管说。”

太夫人倚着床头半坐起来,又示意叶昔昭坐在床边,之后才道:“我这几日听说了相府二爷的事,你可曾听说?”

叶昔昭汗颜。因着她已无心去管这件事,也懒得听人与她说,而丫鬟婆子又是了解她这 ,不要说没有时间去右相府,便是能回去探听到一些是非,也不敢与她言明。是因此,她不安地道:“我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娘又不是不知道——我二哥的事,倒是没听说。”

太夫人笑呵呵地道:“那我就与你说说吧——不到一个月的光景,相府便已连续退掉了两门亲事,都是以八字不合为由。据我所知,一门亲事是你娘张罗的,一门亲事则是右相张罗的。”

叶昔昭觉得脸烧得厉害——连续两次!不要说太夫人,便是寻常官员家眷,也是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还不是因为右相夫妇为着庶子的亲事意见不合,才生出了这样的事情。在婆家听闻娘家这种事,又是自婆婆口中得知,她真是有些坐立不安无地自容了。

太夫人笑意更浓,“你也别想太多,我只是因为我们两家是姻亲,就让下人留心着相府的一些事。”

叶昔昭勉强笑着回道:“我晓得。”

“我是想啊,”太夫人道,“亲家若是为难的话,不如将此事交给我,我不论怎样,也能给你二哥找个合适的人家。你怎么看?”

叶昔昭讶然望向太夫人,着实没有料到,太夫人说这些的目的只是要帮右相府解决这个难题。

太夫人仍是笑眯眯的,“你有两次回娘家,怕是都是为了这件事吧?随即对你二哥的婚事不闻不问,也是有些难言之隐吧?若是如此,便让我试试怎样?反正我如今也是无所事事,倒不如给你二哥找一段好姻缘,如此,也算是功德一件。”

叶昔昭笑道:“娘有这心思再好不过,我先谢谢娘了。”心里却是直打鼓,毕竟,她是一点也不知道娘家为此事闹到了什么地步,更是担心太夫人费心费力却如她一般两面不讨好。只是这等事又是不能与太夫人说个明白的,也只有爽快答应下来。

“有你这句话就好了,我心里也踏实许多。”太夫人笑道,“回房歇息去吧。”

叶昔昭称是告辞,回房歇下之后,辗转反侧许久,最终用一个比较消极的理由说服了自己:只当是破罐破摔好了,反正太夫人也不是不知道她娘家许多上不得台面的事。说到底,有什么事能比长子游手好闲不知轻重更可笑?太夫人在那种时候都能装作不知情也没追究过,如今这些事又算得什么?

因着睡得太晚,也便睡得很沉,虞绍衡回来的时候,她也只是睡意朦胧地与他说了两句话,便又沉沉入梦。

她与太夫人都没想到的是,第二日,婆媳两个一同前去到相府的时候,听闻了叶昔朗的生身母亲二姨娘病重的消息。

叶昔朗为着这件事,告了几日的假,在家中照看二姨娘。他给这生母的欢欣时太少,他让这生母饱尝惊惧、担忧的时日却太多,最重要的是,他的嫡母从不曾给过他一丝照顾、 ,如今他已不能再顾及自己的身份,只想全心全意地照看生母一段时日。

叶昔昭前去二姨娘房里探望的时候,恰逢太医出门,问过之后,得知二姨娘是患了暴病,怕是时日无多。

她的心,就这样沉了下去。

若是二姨娘不久后辞世,那么叶昔朗是要守孝的,并且,以他的情况,恐怕是要守孝三年——不论谁同意与否,他一定会这么做,因为一直悉心教导他的是二姨娘,因为别人没有从头至尾地给予他亲情。

包括她叶昔昭也是一样,在叶昔朗只身打拼的时候,亦是她嫁入侯府的时候,两兄妹也只通过一两次信件而已。

叶昔昭闭了闭眼,又深吸一口气,敛去满脸悲戚,这才缓缓睁开眼,举步走入二姨娘的居室。

厅堂内,在这春日,竟还未将冬日的陈设换掉。

别处就更不需说了。

叶昔昭又闭了闭眼。不明白,如今当家做主的许氏,何以这样对待二姨娘。

缓步走进寝室,见到叶昔朗刚服侍着二姨娘喝了水,将手中瓷杯放到床畔杌凳上。

“大小姐…”二姨娘先看到了叶昔昭,挣扎着要起身。

叶昔昭连忙上前,“二姨娘,安心歇息,切勿多礼。”

叶昔朗看着叶昔昭,勉强抿出笑容,“你来了。”

“我来看看二姨娘。”叶昔昭一面说着,一面握住了二姨娘抬起的手。

凭心而论,若是论容颜,二姨娘是右相府这些妾室之中最出挑的,是以,她所生的叶昔朗的容颜,如今也是极为悦目的男子。可是在眼前,二姨娘面容憔悴苍白,比以往消瘦了太多…

原来早就病入膏肓了,直到如今才卧病在床。

这样撑着,又是何苦来?

叶昔昭看向叶昔朗,险些落泪,出于不安,出于同情。

“大小姐。”二姨娘用尽力气,握住了叶昔昭的手,“你帮帮我,帮帮昔朗,你给昔朗寻一门好亲事,行不行?我求你,让我在入土之前,看到昔朗成家好么?大小姐,我求你了。”她说完这些话,便要起身,意在施礼请求。

叶昔昭连忙阻止,“姨娘,我尽力,我会尽力。”

二姨娘略略心安,看向叶昔朗的目光满带慈爱,还有太多歉疚,“都是我不好,你怎么就投胎成了我所生的人?是我连累了你…”

“姨娘!”叶昔朗几欲落泪,跨步到了床前,双膝一软,缓缓跪倒在床榻板上,“不说这些,不说这些。”

“好。”二姨娘抿出个苍白无力的笑容,“可你要答应我,在我死之前,你娶妻成家,如此,我才心安。”

叶昔朗沉默良久,才缓缓点头。成亲…何尝是他能做主的事。

二姨娘又看向叶昔昭,“大小姐,你看到了没有?我知道,昔朗在这些兄弟姐妹之间,你与他最是亲厚,你帮帮他,给他找个好人家的闺秀,好么?我知道我说这种话不妥,可是大小姐,看在我是将死之人的情面上,能否宽容以待?我、我不论怎样,对昔朗总是百般记挂的。”

叶昔昭哪里敢把话说满,只是道:“我若是做不到,姨娘也别怪我,好么?”

二姨娘这才有所缓和,长舒出一口气,之后便是勉强笑道:“我明白,什么都明白。大小姐日后能顾念着二爷就好了,别的都不打紧…我这种地方,大小姐不该涉足,快回去吧——只望着大小姐不要怪我无礼,毕竟,这都是规矩,大小姐停留久了,反倒会惹人嚼舌根。”

叶昔昭如何不明白二姨娘这话是为自己好,可是听了之后,心里反倒更难过。

她听下人说过,大姨娘与二姨娘都是父亲碍于官场、前程才纳的妾室,都是用轿子抬进相府的。

她的母亲的确是委屈,可是大姨娘与二姨娘又何尝不委屈。没办法,这就是这个世道。总有变相地卖儿卖女也要谋取前程的家族,也便有了那么多几乎是被强迫之下才纳妾的男人。

文官尤甚。

文官没有武官的绝然,这是定势。

她知道她应该与母亲一样责怪父亲,她这些年也一直与诸位妾室冷漠相对,只是,她可以这般对待那些父亲的妾室以及那些庶妹,却不能这般对待叶昔朗。她与叶昔朗,也与叶昔寒一样,有着浓浓的手足之情。叶昔寒通常是费尽心思地去得到罕见之物哄得她惊叹欢欣,而叶昔朗的关切则是渗透于点点滴滴之中,他只盼着他的妹妹何时何地都好好的高高兴兴的。

每个人对在意的人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可是在她看来,在如今的她看透诸多风景之后,是明白两位兄长对自己的关心记挂是相同的,不相伯仲。

这样复杂纠葛的情绪之中,叶昔昭起身与二姨娘道辞,又对叶昔朗微一颔首,款步出门。

事情倒是应下了,可是如何能在短短时日内就给叶昔朗寻得一门好亲事?而且就家中情形而言,怎么样才能寻得一个于叶昔寒而言也是好的亲事?

她想,之前不想理会的事情,如今还是该放在心里了,若想让母亲改变心意,先去与许氏把话说明白才是正道。

便是如此,她去了许氏如今居住的正房。

未进院门,便听到了那样一番对话:

一女子道:“不论怎样,看二爷这意思,等二姨娘死后,怕是要守孝三年。大姐自然就不需再为二爷的婚事心烦了。三年之后,谁知道大爷是何等情形,谁又能预料到二爷能落魄至何等地步?”

许氏轻声笑过之后才道:“这也是说不准的事,二爷可是大小姐与侯爷都看重的人,便是三年之后,谁又能知晓两个人是不是还如如今这般看重?二爷的婚事怕是还是会让我与婆婆心烦不已啊。”

叶昔昭听到这话时,已到了门口,心里想的只有一点: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事,为何一再发生,为何如今连她一度信任的长嫂都是这般模样!她想她果真还是太天真缺乏历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事情还是太多了。

关四娘如此,许氏亦如此。她们曾经或如今计较的,只有这一时得失。

只是,第一次失望都能坦然接受,第二次失望也就不会意外。

叶昔昭先一步以手势阻止下人行礼,面色甚是沉冷,将一干下人吓得大气也不敢出,随即放轻脚步,款步进到院中。

这才看清,许氏正与一女子侍弄着院中的花草。

伴在许氏身侧的人,是许氏闺中的二妹。

许氏二妹此时正笑道:“守孝三年之后,二爷都多大年纪了?到那年纪还未娶,旁人不会多加猜测才怪,正经的好人家的女儿,谁会嫁给她?”

许氏笑道:“说的倒也是…”

叶昔昭出声冷冷打断:“说了什么话,让大嫂这般赞同?”

许氏猛然回首,满脸惊愕,

叶昔昭现出冷漠的笑,旋即,转身离开。

许氏连忙追了上去,急急地对叶昔昭道:“你别误会,我只是顺势搭腔而已…”

“我没误会。”叶昔昭停下脚步,目光凛然,“我也什么都没做,你慌什么?你心虚什么?”

“我…”

叶昔昭不待她回答便已转身,“告辞!”

如果帮助婆婆打压一个妾室,也许情有可原,可若是连一个病重之人都不肯善待,一心盼望的还是右相府庶子走至落魄境地,甚而连他生身之母的衣食起居都不肯照顾周全…

这样的家族,叶昔昭兴许能理解,却不能谅解一些人的所作所为。

迎面碰上了太夫人。

叶昔昭屈膝行礼,又道:“娘,我们回府去吧?”

太夫人走到她近前,携了她的手,“正好,我也要走呢。”

婆媳两个一同返回孟氏房里,同声道辞。

孟氏怎么会不知道女儿去了二姨娘房里,回来后便与婆婆一起道辞…她眼中满是失望,也便没有挽留。

叶昔昭由此也看明白了,自己说的话,母亲到此时,是一句都没放在心底。而且,母亲一定是极力主张、反对父亲的意见,否则也不会有叶昔朗两次退婚之事了。

唉——

叶昔昭心里叹息着,口中长长地嘘出一口气。幸亏没对二姨娘把话说满,否则,自己此刻便是进退维艰了。

能怎样?气也好,恼也好,也只能自己消受,至于旁的,她已不知该怎样应对。

束手无策的情形下,也只有狠一狠心,将之放在一旁。

过了两日,虞绍衡得知了这件事。这日一早,叶昔昭帮他更衣时,他问道:“是不是还在为昔朗婚事烦扰?”

叶昔昭没说话,默认。

虞绍衡托起她的脸,认真地凝视着她,“昔朗品行,我看重亦认可,岳父亦如此。到了如今这般情形,不论是要帮二姨娘得偿夙愿撒手离去,还是为了昔朗孝期、前程着想,我们其实都有两全之策。”

叶昔昭满带疑惑地看住他,“我怎么不论怎样思量都想不到两全之策?”

虞绍衡笑道:“你也是当局者迷,自然不会想得太周全。”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咳…昔朗的事也就是这三几章要交待的,菇凉们淡定哦淡定!下一章就搞定了哈!

第109章

叶昔昭笑着催促道:“你快与我说说。”

虞绍衡温声道:“娘曾动过说媒的心思,打的是亲上加亲的主意,从侯府世交或是姻亲之中选个人。这样一来,相府也不需再与哪家权贵联姻,不需顾虑被人忌惮。”

“世交或是姻亲…”叶昔昭目光微闪,笑意更浓,“除了武安侯、定远侯这些人,娘是不是也考虑到了二弟妹那两个妹妹?”

虞绍衡笑着颔首,“只是你都无心理会,娘自然也就不好与你提及了。”

叶昔昭有些不好意思,“当下要管的话,弄不好就与娘家伤了和气。我在娘家总是没个样子,收敛不住脾气。”

虞绍衡宠溺地揉了揉她的脸,“得了闲与娘说说这件事。”

叶昔昭点一点头,“嗯,知道了。”之后命人传膳,陪他吃完饭,又送他出门去上早朝,这才返回寝室睡了个囫囵觉。

这一日的叶昔寒,请了一日的假。

一早,他用罢饭,目光直直看住许氏,半晌也不移开视线。

许氏被他冷漠的神色、直勾勾的视线弄得心里发毛,勉强挂上笑脸,问道:“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看着我?”

叶昔寒语声冷淡:“我必须要好好看看你,看清楚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

许氏叹息一声,“你有话不妨直说,是不是还是要与我说二爷的婚事?”

叶昔寒语声缓慢几分,“我不是要与你说,我是吩咐你:日后不准再在娘面前说三道四。”

许氏认真地点一点头,“我记住了,你放心。”

叶昔寒闻言笑了起来。她是这样,母亲也是这样——他与她们说了什么,她们都会满口答应下来,可之后还是坚持己见。就是因为总是这样的情形,叶昔朗的婚事才一直横生波折没个结果。就是因为她们总是这般阳奉阴违,父亲才会被气得暴躁不已。

沉吟片刻,叶昔寒道:“你收拾一番,带着孩子回娘家去吧。何时昔朗成婚,你何时再回来。”

“你说什么?”许氏蹙眉看着他,“为了别人的事,你居然要把我赶回娘家去?”

“什么别人?”叶昔寒神色终于有了起伏,他浓眉倏然蹙起,“那是我的兄弟!是以往一起与我出生入死、日后与我同心协力支撑起相府的兄弟!你这鼠目寸光的,整日为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与昔朗过不去是为哪般?!”

“我鼠目寸光?”许氏伤心不已,泫然欲泣,“我是为了什么?我还不是怕你日后被别人抢了风头、抢走相爷的照顾?我怎么知道你日后还会不会犯浑,又怎么知道你会不会被逐出家门?若到了那种地步,相爷能倚重的是谁?只有二爷!我与娘苦心为你打算,到了你眼里,竟是鼠目寸光?”

叶昔寒则是失望不已,“原来我不论怎样上进,你还是不能全然信我。在你眼里,我还是那个天性难改不成器之人。”之后目光转冷,语声骤然转高,“便是如此,你不是更应该劝说着娘给昔朗找一门好亲事?是我得失更重,还是相府基业更重?!你哪里有个名门长媳的胸襟做派!”

许氏被他的高声责问先是吓得一抖,随即就落了泪,“我是没见识,我嫁了谁就只为谁活着。娘不也一样?哪怕你一无是处,只要你膝下子嗣成器即可,你便还是能承袭相府基业。若是二爷婚事太好,于你有什么益处?二爷有才干,再娶个胜我一筹的女子,日后子嗣岂不是也要胜过我们的涛哥儿?他们夫妇若是处处都比我们强,日后叶家就是叶昔朗的叶家,没有你我什么事了!”

“说来说去,你就是不信我,不论我怎样奋发图强,你还是看准我迟早被爹嫌弃。”叶昔寒失望至极。再没有比枕边人不信任自己更让人无奈沮丧的事了。语声顿了顿,他才耐着性子,语重心长地道,“不论怎样,我知道我自己是谁,知道日后该如何谋取前程,你信与不信都无所谓。你怎么就不明白,独木不成林,单凭我一人,撑不起相府基业。你怎么就不想想,一生长得很,来日若是我到地方为官,而爹娘又年事已高,家中是不是需要昔朗帮忙照看?凭你这般见识的一介女流,撑得起一个叶家么?你如今等着看昔朗的笑话,来日别怪他也看我们的笑话!他若是连二姨娘都失去的话,你与娘再处处给他下绊子,这个家对于他来说算个什么?我与他再怎么兄弟情深,又怎么抵得过你是非不断地离间?”

这番话,叶昔昭与孟氏说过,孟氏又与许氏提过。婆媳两个是一个心思——那又怕什么,便是到了那时候,涛哥儿已经长大了,难道涛哥儿就不能支撑门户么?

看出许氏的不以为意,叶昔寒是真的生气了,唯有将最为严重的问题实言相告:“你知不知道,你这情形我再纵容下去的话,便等于是帮着你逼着昔朗与我反目成仇!我还实话告诉你,他想让我丢掉官职、被皇上厌弃,容易得很。相反,不论谁想要算计他却是难上加难,他人正不怕影子斜,没做过我以前那些糊涂事!痛改前非是何意?我许多事瞒得过别人,还瞒得过如今同在一屋檐下的昔朗么?”他的妻子竟不明白,如果把兄弟情义忽略不提的话,那么,该心虚该提心吊胆的人是他。他的兄弟想让他一无是处的话,太容易了。

末几句,让许氏神色一凛,顾不上气恼了,失声道:“你说的是真的?他要想暗算你,竟是轻而易举?”

“那你以为怎样?昔朗若是有心毁我,我早就被皇上赶回家了!你还指望着我承袭相府基业?可笑。”叶昔寒嘘出一口气,“别说我们兄弟两个如今同心协力,便是情分浅薄,你也该处处讨好他才是正经。”看住许氏,又是叹息一声,“你这糊涂的女人,别人都盼着夫君与兄弟和睦,而你却是反其道而行,巴不得我与昔朗成为仇人。以往只看你对我的情分,觉得你甚是体贴,对我算是仁至义尽了。而到了如今,我才知道你竟是经不得事,这般不识大体,竟是埋在我身边的祸根!”

许氏脸色越来越苍白,被听到的关乎叶昔朗前程的话吓到了。

“要不就痛改前非,好生规劝娘莫要在坚持己见,悉心照料二姨娘。要么你就收拾东西回娘家去。”叶昔寒是下了狠心要调·教妻子,也就放了狠话,“你日后若依然如此,别怪我不顾夫妻情分将你休了!我容不得整日里盼着兄弟不睦、家宅不宁的女人在我身边!”之后,拂袖而去。

而在同时,叶舒玄也已无从容忍孟氏近期行径,诸多不满叠加,到今日化成了怒火。

女儿规劝过两次,那两次孟氏都是一样,嘴里答应得好好儿的,等女儿一走便与他认错,可是不出两日便又变成原样,明里暗里跟他较劲,甚至闹出了退掉亲事的丑事。如今倒好了,女儿、外孙女不回娘家的门了,更不曾再派人来相府打听什么。长此以往,好不容易与虞绍衡生出的翁婿情分,不消多久怕是又会回到原来的情形。

二姨娘病倒之后,这内宅的婆媳两个也不知派人好生照料——已是没有多少时日的人了,怎么就不能大度一些付诸些人情?若非如此,昔朗又怎么会告假在家,亲自照料二姨娘?

这般情形发展下去的话,他恐怕就会成为第二个安国公。连家事都处理不清,还有什么资格出入朝堂?

怒火 之时,他反倒前所未有的平静理智,迅速作出了定夺。

叶昔寒在房里不过是威胁许氏要休妻,而叶舒玄却是动了真格——他今日称病在家,在书房写好一封善妒为由的休书,回到房里,拍在孟氏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