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邹小姐急了,眼看着就要跳下床去收拾,一旁丫鬟翠玉赶紧拦住,道:“小姐,您不能下床。”另一个丫鬟翠兰则趴下身子将地上碎糕点捡起来,可到底摔碎了,还剩了不少渣子在地上,仔细看还是看得出来。

邹小姐急得直跳,四下里看了一圈,指着桌上一卷红布道:“把那个拿过来盖地上。”

翠玉哭笑不得,“小姐,那可不行,左右这渣子还不惹眼,要真扔块绸缎在地上,谁都能瞧见。”主仆二人还在争执不下,外头敲门声又响了。

翠玉无奈,朝邹小姐和翠兰使了个眼色,深吸了一口气,若无其事地去开门。

玉珠拿着托盘站在门口,还不住地朝左右看看,见门开了,立刻像条鱼一般滑进屋里,小心翼翼将门关上后,才回头笑道:“外头人多,被人瞧见了可不好。”说着,将手里东西往翠玉手里一送,朝她笑笑,悄无声息地又开门出去。

翠玉目瞪口呆地瞧了瞧托盘里还散着热气小糕点和一壶热茶,摸了摸额头,回头道:“方才这位,是沈家小姐么?”

邹小姐伸长脖子张望了一阵,没瞧见人,却看到了翠玉手里食物,顿时食指大动,赶紧招呼道:“快过来,先吃了再说。”

三两口将盘子里糕点吃了个精光,又就着芦苇管子饮了几口热茶,邹小姐才终于缓过气儿来,小心翼翼地用帕子拭了拭嘴角,问道:“方才那姑娘,是不是十六七岁,圆脸大眼睛?”

翠玉点头称是,邹小姐笑道:“那便是了,那姑娘乳名唤作红豆,外头却是称姓秦,名唤玉珠,是京里有名大夫,还在太医院做过一阵子御医,前段时间才辞官。她是沈家自幼走丢小姐,前些日子,崔…”她脸上一红,稍停了下,又继续道:“崔郎才晓得她身份,将她寻了回来。”

翠玉闻言惊诧道:“原来她就是前些日子外头传得沸沸扬扬那位秦大夫,听说她胆子可大,开膛剖肚眼睛都不眨,原本还以为是个五大三粗村姑样,没想到看起来却这么柔弱斯文。看她样子,也是好相处,奴婢还没见过谁家小姑子这么用心。”

邹小姐亦跟着点头,进沈府之前,她早遣人将沈家上下都查了个遍,自然晓得府里诸人境况,好在那烦人沈老太太不在,二房也分了家,就是那邓氏没脸没皮,日后少不得要小心防范,至于这传说中小姑子,她却是喜欢得紧。更何况,以崔宇那疼爱妹子架势,她便是不喜欢,也得小心巴结。

“幸好是个好。”邹小姐长长地吐了口气,喃喃道。

晚上众人非要吵着闹洞房,一群人中尤以顾咏喊得最欢,倒是崔宇那群同僚,因崔宇平日里在衙门行事端方老成,少与诸人说笑打闹,故大伙儿这会子都只跟在顾咏身后起哄,并不出头。

崔宇不急不恼,只似笑非笑地瞧着顾咏,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你可别忘了,红豆还没过门呢”,顾咏立马就安分了,主动领着一群年轻小伙儿去外头喝酒,再不打扰。

第二日起,玉珠将沈府大小事务交给邹氏,便算是了却了一件大事,总算松了口气。邹氏带过来陪房不少,除了那天玉珠见过两个贴身大丫环外,还有两个二等丫鬟和四个洒扫丫头,除此之外,另还有十来户陪房,嬷嬷家丁什么好几十号人。有些在陪嫁来庄子里,还有些就一股脑地进了沈家,将这院子塞得满满。

但这些都已与玉珠无关了,她和邹氏寒暄了一阵,说了会儿体己话儿后便告辞出了沈府,依旧回了巷子里与秦铮作伴。崔宇对此甚是无奈,玉珠一走,他脸上就显出哀怨之色。邹氏见状,忙安慰道:“小妹打小就在秦家长大,舍不得那边也是自然,可无论如何她到底是沈家姑娘,血肉亲情,割舍不掉。”

自昨晚上崔宇和她说起这婚礼中银钱竟有小半是由玉珠所出以后,邹氏对她感情就不再是喜欢这么简单了。这京城里讨生活原本就不容易,多少官宦人家都是紧衣缩食地过日子,她一个十几岁姑娘家,一面要拉扯幼弟,一面还得挣钱营生,着实不易。这两千两银子对邹氏来说不算什么,可对玉珠来说,只怕是辛苦了这么多年全部家当了,竟然就这么一次性地拿了出来,邹氏如何能不感动,对这妹子更多了几分亲近。

这厢玉珠回了家,先扑到床上狠狠睡了一觉,到天快黑时才打着哈欠醒过来,睁眼一看,床边趴着个毛茸茸脑袋,玉珠会心一笑,伸手在他脑袋上抓了两把。

秦铮迷迷糊糊地抬起头,眨巴着眼无辜地看了玉珠一会儿,终于回过神来,大惊小怪道:“姐,你几天没睡过了?怎么困成这样?”

玉珠一边掀被子起身,一边回道:“认床,晚上总睡不好。还好那边事儿都完了,咱们也得赶紧准备准备,就要过年了。”

一听到过年,秦铮顿时欢喜起来,“这两日你不在家里,我左右闲着无事,便和余老爹一道儿去集市买了好些年货回来。你快过来瞧瞧,有你喜欢小米糖糕,特别香。”说着,便非拉着她去厨房,看他这两日战绩。

这两个大男人竟比她还想得仔细,连过年时鞭炮和香烛都早备好了,玉珠失望地发现,作为一家之主,她似乎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添加。

姑嫂议事

腊月里,六部都封了印,顾咏却没能闲下来。

今年朝中大换血,引得京城里局势也跟着大变,崔家自然是炙手可热,顾府也同样宾客盈门。因顾信素来不爱捣鼓这些事儿,顾家便只有顾咏出面待客,虽说门房将来客挡了大半,但每日里总还有一两批,直把顾咏折腾得叫苦不迭。

玉珠在家里头却是一派闲适,进了腊月后,同仁堂又另聘了两位坐堂大夫,玉珠便清闲下来,只隔三岔五地去一趟。家里头则有余老爹和于婶子帮忙,秦铮也懂事,往年忙得不亦乐乎她今年居然找不到什么事做。

直到过了小年后,嫂子邹氏亲自过来拜访。

邹氏嫁进沈家后很快就将沈家大小事务给拽在了手心里,发作了两个刁奴后,府里下人都老老实实了,邹氏这才赶紧来寻小姑子联络感情。玉珠和顾咏婚事她早从崔宇口中得知,也晓得玉珠要为秦父守孝,故将婚事推到来年。可算算日子,到底也就半年时间,该准备这会儿也都得准备了。

秦家小院里,正午阳光正好,暖暖地照下来,晒得人都懒洋洋。玉珠在院子中央摆了个小桌子并两把椅子,桌上摆了几样瓜果凉菜并一壶热茶,她和嫂子邹氏两人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邹氏两个丫鬟在旁伺候,时不时地也插一两句话,气氛倒也和谐。

二人都是直爽性子,说了几句便甚觉投机,愈加地亲近起来。邹氏也不和她客气,径直地说起明年婚事来。玉珠一来被人打趣得多了,二来到底不是古人,虽也有些羞怯,却也不至于臊得满脸通红跺脚转身就走,反而笑笑静待邹氏往下说。

邹氏道:“虽说你如今还在孝中,这些事儿不便明说,但顾家那边却是等得急了,怕是明年你一出孝,就要赶紧迎进门。算来也就半年时间,嫁妆什么自有我和你大哥费心,只是绣活儿帕子之类,还是得自个儿备些。旁不说,议亲时候,好歹得拿个绣样出来应个景。”

她说到此处,似是想到什么,掩嘴一笑,道:“虽说顾家少爷不在意,但好歹也是你一番心意,便是再不会,也要做做样子。那些富贵牡丹花儿太繁复就罢了,鸳鸯戏水好歹得捣鼓一副出来,只要不绣成野鸭子便算是大好了。”

玉珠闻言亦是忍俊不禁,她却是见过当初和邹家议亲时,媒人拿过来帕子。那上头歪歪斜斜地绣着两只戏水鸳鸯,倒也不似野鸭子,却分明是大肚子鹅,直把她惊得差点连茶杯都没端稳。倒是崔宇镇定自若,神色自如地接过了,小心翼翼地收好藏在怀里,倒似珍宝一般。

寻常人家小姐,若是绣活儿不好,大多会让丫鬟们代劳,更不用说议亲时拿给男方帕子,大多绣得美轮美奂,栩栩如生,似邹氏这般坦率却是绝无仅有,真真地坦率得可爱。

邹氏见玉珠面上神情有异,忽想到当初议亲时都是崔氏与她出面,自己那副大肚子鹅怕是也没逃过她眼,不由得面上一红,又小声道:“俗话说爱屋及乌,便是你绣个野鸭子,想来顾家少爷也要当做宝贝好生珍藏起来。”

除了备绣品事之外,邹氏还叮嘱她得收几房下人,到时候嫁进顾家时一道儿陪嫁过去伺候。“虽说顾家不缺伺候下人,但到底内外有别,有些事情不好总让他们去办,手边总要有几个心腹亲信。老实说,沈家院子里那些下人都不省心,怕是指望不上,眼下赶紧得买些人手,好生□着,虽说比不上家生子,但总聊胜于无。”

玉珠却是头一回听人跟她说起这些,新奇同时,心里头总难免怪异。到底是现代人,虽说在这里活了十来年,但对买卖人口还是有些膈应。可她又不得不承认邹氏说得十分有道理,便是寻常商户,嫁女时都是一大群陪房,更不用说是官宦人家,如邹氏这般,动辄便是几十户。

邹氏见玉珠一脸为难,却不晓得她心里矛盾,只道是她在为此犯愁,遂笑道:“你也别犯难,如今正是年底,牙婆那边人手最是充足,明儿让牙婆子领些人过来,我帮着你好生挑一挑。大不了多挑几趟,总能买到得心。”

玉珠还待再推辞,邹氏却已转到了旁话题上,一会儿是裁剪新衣铺子,一会儿又是哪家府上小姐年底要出嫁得送什么礼之类,罢了,又邀玉珠姐弟去沈家过年。玉珠犹豫了一下,只说回头问问秦铮。

姑嫂俩聊了大半天,到未时末邹氏才告辞离去,临走前,又非塞了个匣子给玉珠,说是见面礼。待她走后,玉珠将匣子打开来,却是吓了一大跳。匣子里赫然装了三套头面首饰,一套金灿灿金器,一套通透碧绿玉器,另一套则是蓝宝石,做工什么不说,单是材料价格就已足够抵消她当初所出两千两银子了。玉珠顿觉手里头沉甸甸。

想着邹氏白天叮嘱,晚上玉珠就开始折腾起帕子来。特意从太后赏赐苏缎中寻了一匹,裁剪成方方正正帕子大小,又问于婶子要了花样,先用笔在帕子上勾了浅浅样儿,这才开始着手绣起来。

秦母早逝,家里头只有秦父一个大男人,自然教不了玉珠女红,这些基础裁剪缝补之类活儿,还是幼时玉珠跟四邻大婶们学,自然比不上有专门绣娘教导千金小姐们。不过正如邹氏所说,顾咏看中她也不是这些,她这般认真准备,不过是回复他一番心意。想想这两年来,顾咏为她做事,再想想她拢共送他两个素面荷包,玉珠顿觉汗颜。

对着帕子好生斗了一晚上,玉珠好歹绣出了几片叶子,对着图样比对了一番,虽说针脚有些乱,但好歹能看出叶子原型来,比邹氏那双大肚子鹅还是好了不少,玉珠甚觉满意。倒是一旁秦铮瞧着,忍笑忍得肚子都痛了。

年底总免不了要裁剪新衣,因前些日子钱掌柜将年底红利送了过来,原本因崔宇大婚而差点掏空家当玉珠手里头又暖和了起来,这会儿也毫不吝啬地给秦铮和自己各定了两身冬衣。因家里头还有太后赏赐雪缎,她又计划做几身里衣,除了自己和秦铮,顾咏也有份。

因顾咏比秦铮还要高些,人又壮实,玉珠也把不住他尺寸,只得趁他来家里头吃饭时,隔着半寸距离偷偷用手比量。顾咏练武之人,哪里会察觉不到她偷偷摸摸举动,心里欢喜得不行,面上却还装作一无所知,若无其事地跟玉珠说着话,趁着旁人不在时偷偷地香一口,着实地快活。

腊月二十七,邹氏果然带了两个牙婆并十几二十个姑娘小子一起来了秦家,教玉珠挑选下人。

那些姑娘小子大多是贫苦出身,小不过**岁,大也才十三四岁,大冬天,都只穿了层薄薄单衣,立在风里头瑟瑟发抖,看得玉珠实在心疼。邹氏却是见惯了,面上不动声色,让牙婆子将她们一字排开,任玉珠挑选。

玉珠瞧着她们心都痛了,脑子里不免想起秦父去世后她和秦铮姐弟俩艰难日子,只恨不得通通收在家里头好生安置,哪里还记得挑人事儿。邹氏见她眼角泛红,心知小姑子定是发了同情心,无奈地摇摇头,快速问了几句,点了几个让翠玉带下去,余下,都让牙婆领回去了。

“既然要掌家,最要不得就是这般同情泛滥。”待挥退了下人,邹氏才柔声劝诫道:“府里有府里章程,行事处事都得依规矩办事,不然,坏了规矩,以后便不好再管教。你别看她们一个个现在可怜,日后进了府,也不是个个都乖巧听话,少不得有些不省心地总要折腾出些妖蛾子来,到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玉珠顿作羞愧之色。秦家一向人口单纯,除了她们姐弟之外,便只有余老爹和于婶子两人,这还是当初随崔氏陪嫁老人了,都是规矩人,自然不用她费心来管家。可便是顾府里头,以崔氏那样管家本事,也不能说府里上下个个都是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是真理。

想到此处,玉珠亦严肃起来,认认真真地听邹氏传授管家诀窍,如何挑选下人,如何分派家务…

如此这般,邹氏一直拖到了天黑,崔宇亲自过来接人才告辞离去。待他们走后,玉珠这才将之前邹氏做主买下四个下人唤了过来,这会儿才算是看清了这几人长相。这四人中三女一男,女孩子年岁都差不多,约莫十三四岁,瘦巴巴,相貌都普通,但眉眼干净,瞧着还算伶俐。男孩子年岁似乎还要小些,脸上还带着浓浓稚气,相貌却难得地清俊,倒不似穷苦人家出身。

玉珠柔声问了她们姓名年岁和籍贯,那几个姑娘分别叫做春花、七妞和碧云,都是城外农户出身,有会做饭,有善刺绣,那个叫做碧云,说是认得几个字,玉珠便让她在身边跟着伺候了。至于那个男孩子却是不大爱说话,只说了自己名字叫少岚,罢了就低下脑袋不再看人。

玉珠也不恼,直接让秦铮过来领人,说是给他书童,。秦铮何时使唤过人,只觉新奇,拉着少岚问个不停。许是都是男孩,年岁也差得不多,少岚被他问了一阵,渐渐地也放下了防备,面上神色渐渐缓和下来。

家里头忽然多了这么多人,院子里便有些挤,于婶子赶紧将杂物间收拾了出来,让那三个丫鬟住进去,至于少岚,秦铮让他在自己房里搭了个铺,先暂时安置下了。

因这几个姑娘都是新进,以前也没干过伺候人事儿,于婶子少不得要好好□一番,如何说话,怎么行礼之类。玉珠则赶紧让铺子里送了些冬衣过来让她们换上,旁且不论,先好好过了年再说。

这些姑娘们贫苦人家出身,从小到大没穿暖过,没想到才刚进了秦家大门就得了套新衣服,又惊又喜,先前不安渐渐散去,对新主人也多了几分认同之感。

会试恩科

玉珠跟秦铮说起去沈家过年事,秦铮不欲让玉珠为难,便应了。如此一来,沈家十几年来头一回一家团圆。最兴奋莫过于沈将军了,一整日都犹如置身梦境,见谁都是迷迷糊糊直笑,崔宇见着,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过往恩怨,都在这一声叹息中烟消云散。

到底是大年,正是一家人团聚日子,沈老太爷也领了老太太回了府,二房也过来一道儿过年。老太太难免要摆摆谱,时不时地吩咐邹氏或是玉珠做这干那。邹氏哪里是她可以随意拿捏,明里暗里几句话就刺得她话都回不上来。

邓氏也跟着煽风点火,话里话外不外乎指责邹氏不孝祖母、不懂规矩。邹氏理都懒得理她,待晚上吃过了饭,邓氏一走,她赶紧就让下人将邓氏坐过凳子给烧了,还是特意当着老太太面,直把她气得七窍生烟。

老太太被邹氏气着了,非要折腾出些妖蛾子来才罢休,大年初一,竟跟崔宇说要将她身边大丫鬟如意调到他房里去伺候。

崔宇气极,好不容易才忍住了,记得邹氏和他叮嘱过话,没跟老太太起冲突,一出门就径直去寻了沈老太爷,添油加醋地告了状,又作出一派气急败坏神态来。沈老太爷二话不说,大初一就领着老太太出了城,说是日后再也不回京了。

且不论沈家那些琐事,秦家这边也热闹得很。秦家到底是小户人家,家里头忽然多了这么多下人,一时竟有些不习惯,再加上家里原本事儿就不多,那几个丫鬟都围着玉珠团团转,一时间,连梳头更衣之类事儿也都被丫鬟们给抢了去,让玉珠十分地不习惯。

正月里,除了给孙大夫和几个熟识朋友家去拜年外,玉珠几乎整日都在家里头窝着,跟着丫鬟学习做女工。那中衣倒是做得还算快,尚未出十五,她就把顾咏那身给缝制好了,又洗得干干净净了,趁顾咏过来看她时偷偷地塞给他。

虽说以前玉珠也送过荷包给他,但做衣服却是头一回,更不用说这还是贴身衣物,直把顾咏激动得直哆嗦,面上却还装得镇定自若,冷静地接了,还笑笑地朝她道了谢。

回了家之后,他也不管外头天都没黑,就将那身中衣给换了上身,对着镜子上下打量一番,又挺胸抬头地在屋里走了几圈。待欢喜过了,又赶紧将衣服脱下来,仔细叠好,放进了箱子里锁起来。

秦铮却是忙得很,眼看着二月里就要会试,他一面要忙着温习功课,另一面还得应酬京里各种诗会,真真地不可开交。其实以玉珠意思,那些诗会实在无聊得紧,不去也罢,可顾咏却道诗会上常有子监和翰林院官员出没,若是能入了他们眼,会试时大有裨益。

其实会试大考主考官十有**就是刚刚晋了翰林院大学士顾信,只是到底没准信,顾咏也不好跟玉珠说。好在他俩如今尚未成婚,秦铮科考也不必避嫌,日后便是高中了,外人也不好胡乱揣测。

因罗毅和秦铮一同中举,二人又一同在象山书院读过书,关系自是亲密,这些天来,二人常常同进同出,让卢挚十分郁闷。自从上次害得玉珠生病起,秦铮就对卢挚十分不满,见了他只当不认识,仰着脑袋哼一声就过了,这让卢挚愈加沮丧。卢挚也不傻,晓得自己怎么得罪了他,知道道歉也不管用,只管低三下气地来讨好玉珠。

玉珠到底面皮薄,心肠又软,被卢挚整日里眼汪汪地瞧着,哪里受得住,赶紧唤秦铮来将他给领了去,省得在她面前装可怜。

二月里,会试如期举行。

顾信果然被任命为此次大考主考官,玉珠虽知道他素来公正不至于徇私,但多少还是松了口气。即便是不靠他提拔,但至少不会因故被旁人挤掉了。

会试比先前秋闱要热闹多了,早在正月里,京城大小客栈就都爆满,大街上随处可见来赶考学子,酒楼茶馆里,到处都是长袍大袖生员装扮。少不得有善钻营四下里到处投卷,尤其是顾家,自顾信被任命为主考官后,这府门口就没消停过。

初九这日,玉珠也起了大早,备好了东西送秦铮去城东南贡院去考试。

说不清这是她第几回送秦铮去大考了,却依旧紧张,一路上不停地问这问那,生怕他落下什么东西。秦铮早就习惯了,不论玉珠问什么他都点头称是,一旁跟着少岚却是认真得很,玉珠每每问一句,他就皱着眉头想老半天,想不起来又翻开包袱仔细查看,秦铮在一旁瞧着忍不住直笑。

顾咏因衙门事忙,今儿实在抽不出空来,只吩咐了元武过来帮忙。这一路上眼看着人越来越多,到了贡院大门口,几乎已是水泄不通。好在元武早跟人招呼过,领着秦铮直接从侧门进去,倒省却了一番力气。

回家路上,却是又遇到了许久不见江素娥。她这回却是一身妇人打扮,头发都盘了起来,只在发髻上插了支碧绿玉簪。穿一身湖绿色长孺裙,手里拎着个小篮子,一边走路一边和旁边男子说着话,面上一派祥和。那男子约莫二十出头,儒雅干净,脸上带着浅笑,个子只比江素娥略高些,说话时会认真地看着她,二人眼神一交会,便会心一笑。

到了贡院门口,江素娥才停了下来,柔声和那男子叮嘱着什么,好一会儿,才将手里篮子递给他,依依不舍地目送他排队进贡院大门。

玉珠远远地瞧着她,她却丝毫未曾发现,满心满眼只有那个男子。玉珠也没有上前去招呼,只唤了声少岚,低头回了家。

会试一共有三场,每场三日,第一场在二月初九,第二场在十二,第三场十五,这连着几日下来,但凡是身子差些,几乎要熬不住。便是秦铮这样身子健壮,考了几场下来,也熬得脸色发白。

下场这一日顾咏却是告了假,和玉珠亲自来接。秦铮一出来,也不急着吃饭,先跟少岚一起拎了几大桶热水狠狠地洗了个澡,又昏天混地地在床上睡了半日,这才重新活过来。玉珠见他这架势,吓得不行,好在顾咏是过来人,早有预料,一直在玉珠身边好生安慰着,她才忍住了没过来给秦铮把脉看诊。

待秦铮缓过气来,才起床和玉珠一道儿用了饭,又在顾咏叮嘱下将考卷誊写了一遍。顾咏仔细看罢了,终于放下心来,笑道:“若是秦铮今年不中,连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我们家老头子办事不利,被人给收买了。”

玉珠闻言亦跟着松了口气,朝秦铮看了眼,握了握他手。

因有了顾咏这句话,等待放榜日子便也没那么难过。玉珠除了偶尔去同仁堂坐堂外,余下时间都在家里头做女红。绣了好些日子,她那副帕子却是做得七七八八了,鸳鸯样子虽死板些,却好歹还是能认出来,比起邹氏那副大肚子鹅不晓得要好了多少。

秦铮则终日和罗毅、卢挚一道儿在外头野,这几年来他总忙着科考,原本活泼性子都被压抑了,如今难得放了场,自然是放肆地玩一通,今儿打猎,明儿游船,一连好些日子下来,竟又长高了些,看得卢挚嫉妒得不行。

意外连连

科考成绩还未放榜,京里却有了些不好传言,倒是和科考无关,而是西北战乱,说是又打了好几场,却是节节败退,已然丢了好几座城。虽说朝中尚无旨意出来,可外头传得有鼻子有眼,京中百姓不免议论纷纷,忧心忡忡,就连玉珠,也跟着开始担心起远在西北军营李庚来。

晚上顾咏过来时,玉珠免不了问起此事。

顾咏亦皱眉摇头,道:“去年冬天西北暴雪,匈奴那边冻死了不少牛马,如今青黄不接,少不了又来中原掳掠。往年有镇北将军何武广镇守西北,倒是无恙,早些日子传来消息,何将军卧床不起已达数月,西北群龙无首,才给了匈奴贼子可趁之机。如今非川、大震两城失守,西北边疆确凶险。好在五元、云中二城俱有名将镇守,京畿暂安。但西北一线百姓,怕是又要受战乱之苦了。”

玉珠听罢,愈加担忧起李庚来。且不止是李庚,七星县里还有郑览在,若匈奴果真大举犯境,只怕他那里也不免波及。然此事绝非他们这些寻常人可左右,一家人议论了一阵,皆是叹惋。

三月初,会试放榜,秦铮榜上有名,列为一甲第三。秦家举家欢庆,设酒作席,宴请亲友。因是夜另有琼林宴,众人前来庆祝了一番,天黑前都自觉地告退,玉珠给秦铮换上了簇新衣衫,又不厌其烦地叮嘱了入宫事宜,静待宫中宣旨觐见。

谁料秦铮旨意尚未等到,太子殿下却先召了玉珠入宫。

因玉珠辞官已久,出入宫廷金鱼袋早已还了回去,来宣旨公公便一直在家里候着,待玉珠换了衣服后一同进宫。

一路上,玉珠脑子里不断地思虑着各种可能,皆被一一推翻,她虽有些小本事,但太医院里御医无数,谁不比她厉害,更不用说还有孙大夫坐镇,何时轮到她出手。思来想去,也猜不出太子放着琼林宴不管,却召她觐见可能。

那公公领着她径直进了东宫,待进殿通报过了,才领了她进门。

厅里除了太子,还有孙大夫、张院判以及张胜三人,玉珠给太子见了礼,又朝他三人点点头。孙大夫一派肃穆,张院判一贯地面无表情,张胜则朝她偷偷地眨了眨眼,玉珠却猜不出他意思。

太子殿下也不和她拐弯,开门见山地说道:“近日京中颇多传闻,想来秦大夫也有所耳闻。镇北将军何大人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以至西北群将无首,节节败退。依军中大夫传来诊断,孙大人与张大人推测,何将军所患乃肠痈之症,且已入膏肓,药石无效。”

太子说到此处看了看她,玉珠却已听出了他话里意思。若果真病入膏肓药石无用,太子便没有特意将她召入宫中道理,想来孙大夫提及当初玉珠所说开腹疗法,太子无计可施,只得死马当作活马医了。

想到此处,玉珠无奈地看了孙大夫一眼,叹了口气,认命地继续听太子往下说。

太子却不说话,朝孙大夫使了个眼神。孙大夫会意,苦笑一声,只得接下话道:“殿下意思是让你和我一同去一趟西北大营,若是来得及,能救得何将军一命,于于民都是大功劳。”

若是没能救活呢?玉珠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但终究没有问出口。既孙大夫都如此说了,玉珠自然没有推脱道理,更何况上头还有太子在,她也懒得推三阻四,干脆地应了,又向孙大夫问起那位何将军病情来。

外头公公进来在太子耳畔说了几句话,太子皱眉点了点头,尔后先行走了,却是朝御花园方向。玉珠琢磨着他该是去了琼林宴,想着秦铮正在御花园里等着庆祝,再看看自己如今处境,认命地叹了一口气。

因何将军病重,迟到一日都可能贻误病情,孙大夫决定第二日大早就与玉珠出京,张胜亦跟着,一半是学习,一半是打杂。三人又仔细商量了出京时事项,到亥时才回家。家里头秦铮居然比她还早到,身上有微微酒气,一双眼睛却是亮晶晶,端坐在厅里头候着,见她回来,立马从座椅上跳起身,冲上前问起到底出了何事。

玉珠也不隐瞒,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知与他。得知玉珠第二日就要出京远赴边疆,秦铮脸都吓白了,哆哆嗦嗦地道:“这…这可如何是好,若是…若是忽然打起来,破了城,那可怎么办?”

要说玉珠心里头不怕是骗人,可她却不能说出口,只笑笑着安慰秦铮道:“我和孙大夫是去救人,又不是去打仗,一路上都有人护卫,哪里会轻易出事。再说了,边疆如今战乱,正是用人之际,偏何将军病重,延误战机,若救不活他,还不知要死多少人。我们做大夫,救死扶伤原本就是天职,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秦铮只抓着她不松手,却是丝毫听不进她话。

玉珠无法,又道:“别耍小孩子脾气了,都是做了进士人了,赶明儿就要当官,指不定还要外放做一地父母官,怎么还这般稚气。到底是宫里头旨意,我哪有推脱份儿,若是有旁法子,太子殿下也不会特特地寻了我一个女孩子去。”

秦铮心里头自然是明白道理,可就是情感上接受不了,眼睛红红,直想哭,可又怕被玉珠看到了笑话他,强忍着,眼睛都酸了,嘴唇咬出了血,好半天,才发出蚊子一般声音,“那…你路上小心些,要不——”他似是想到了什么,眼睛忽然一亮,大声道:“我陪你一道儿去。”

“胡闹!”玉珠气急,狠狠地敲了他脑袋瓜子,怒道:“你才刚高中,又是一甲探花,太子殿下定要大用。如今正是一展拳脚时候,怎能如此儿戏。赶明儿让顾大哥帮着跑跑缺,寻个差事好好历练才是大好,再说这样混话,小心我…我不再认你这个弟弟。”

这些年来,这是玉珠头一回如此声色俱厉地训斥秦铮,他自然也晓得怕,被训得半句话也不敢说,委屈地低着脑袋不看她。玉珠偏还不肯放过,又厉声教训了一通,直到逼着他发誓乖乖留在京里才作罢。

因第二日大早就要离京,顾咏那边连告辞都来不及,玉珠心中实在牵挂得紧,熬了一晚上才写了封长长信,叮嘱秦铮再交给他。

第二日清晨,玉珠收拾了东西便出了门。孙大夫和张胜坐了马车过来接她,一旁有太子派来大内侍卫护送,秦铮还是不放心,在门口又叮嘱了好一阵,才依依不舍地看着她马车渐渐远去。

待顾咏晚上放衙回来得知此事,玉珠早已在百里之外。顾咏握着她留下书信,半天没有言语。

西北大营距离京师千余里,起初两日因离京尚近,一路皆是官道,还算好走。可慢慢越往西去,道路就越是崎岖,便是宫里御制马车也颠簸不堪,直把玉珠颠得五脏六腑都快错了位。

孙大夫到底是厉害,居然还能在马车里闭目养神,摇摇晃晃,倒像是享受。张胜和玉珠都反应得厉害,没走不远便要冲下车去吐一阵,尔后有气无力地倒在车里,颠得七荤八素,晚上到了驿站,连起身力气都没有了。

如此折腾了两日,玉珠索性问侍卫要了匹马骑上,倒是没那么颠得厉害了,可她到底不善骑术,又是女孩子,细皮嫩肉,才不过半天,大腿内侧就被磨破了皮,痛得厉害。玉珠无奈,只得继续回马车上躺着。

这般要死要活地过了十天,二人却是慢慢适应了过来,虽也乏力得很,但到底不再像之前那样整日里有气无力活像个鬼。

出京后第十二日,一行人终于到了成州,西北大营正设在此。

何将军肠痈之症得了有两个多月,附近大小大夫都请了个遍,依旧毫无效果,大营里军官们都快急疯了,如今听得京里派了太医过来,众人好歹有了一丝希望,纷纷自发地守在城门口。远远地瞧见众侍卫护卫马车过来,皆是松了一口气,一齐迎出来。

待见张胜和玉珠一脸菜色地从马车里爬出来,众人顿作绝望之态,直到孙大夫精神抖擞地跳下车,众人又才又提起精神。

军中早有人安排了三人住处,就在何将军府上西厢。因何将军病重,三人也来不及歇息,径直去了房里探看其病情。众人见状,也都跟上。

何将军府上并不大,房里也空荡荡,除了靠东一张大床外,就只有南边一溜儿书架,上头摆着各色兵器。屋里弥漫着浓重药味,床边只有一个妇人伺候,见众人进来,那妇人赶紧上前拜见,却原来是何将军夫人。

三人赶紧见了礼,也懒得再寒暄,孙大夫朝她点头示意后,便上前去给何将军诊脉。

这边大夫虽治不了病,但病情却是没弄错,确确是肠痈之症。孙大夫和玉珠商量了一阵,亦不隐瞒,直接与众人说明了开腹治病计划。

众人都是军队里讨生活汉子,这些年来一直在西北过活,并不晓得京里事,一听得要开腹,这会儿全都傻了眼。倒是何夫人还冷静些,煞白着脸问道:“不知大人有几分把握。”

孙大夫和玉珠交换了一个眼神,玉珠会意,低声道:“五成。”她看了看何夫人,又补充道:“去年秋天,孙大夫与我曾为象山书院莫山长开腹疗伤,如今莫山长早已痊愈。肠痈之症并不难治,只是何将军患病已久,身子难免受了损伤。他若是身体健壮些,治愈几率便有七成。”

她这话却是安慰成分居多,这何将军患病两月有余,便是铁打身体也熬不住,可她若不这么说,怕是众人根本就不会给他们机会动手。如此一拖再拖,便是华佗在世,也回天乏术。

何夫人瞧着柔弱,却是爽利性子,皱眉思索了一阵,朝左右看看,竟很快应道:“既然如此,就请诸位大人动手。我夫君性命,就劳烦各位了。”说罢,朝三人深施一礼。玉珠赶紧上前扶住,柔声安慰了两句后,马上让张胜去整理手术事宜。

众人见状,这才晓得面前这个年纪轻轻柔柔弱弱小姑娘,竟然会是一会儿主刀大夫之一,一时惊叹不已。

亡羊补牢

九十三

手术定在第二日巳时。其实以何将军身体来看,自然是越早动手越好,可毕竟开腹手术不同于寻常看诊,一来消毒和准备手术需要时间,二来这手术对大夫体力要求甚高,三人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如何能再支撑几个时辰。

当夜三人宿在何府西厢,孙大夫和玉珠都在屋里歇息,张胜则忙前忙后地处理诸多事宜。手术室定在何府东边书房,那是阖府上下唯一一间敞亮些房间,张胜让何夫人指挥下人将书房里搬空,又订了十几桶烈酒送到府里。外人不明就里,还以为京城来了一群酒鬼。

因书房乃是机密重地,军中副将喝参军都亲自过来监督,瞧见张胜指挥着下人将烈酒当水用,一桶接着一桶地往屋里淋,直把这两个真酒鬼心疼得不行。

玉珠以前有认床毛病,这一路上折腾下来,这毛病却是不治而愈,当晚上不知睡得多香。第二日辰时才起床,慢慢吞吞地用了早饭,又坐在院子里歇了一会儿,直到张胜派了人过来唤,她才起身去换了衣服,径直去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