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欢摸着书桌,另一只手抚上了额头,就是在这个地方,她就是在这个角落里,被推过一把撞上了,留下一个永不褪去的疤痕。

当时人多混乱,究竟是谁下的手她都忘记了,不过事后顾吟霜那神情她却永远忘不了。

“七妹,这个时间过来,有什么事吗?”顾逸信进来的时候,吟欢正看着那些墙壁上字画。

吟欢回头把怀里的锦盒放在了书桌上,“大哥,还要麻烦你把这个还给让你送给我的人,这么贵重的东西,吟欢收不起。”

“我以为什么事呢,你就拿着吧,若是你不收,谁知道他还会想出什么东西来。”顾逸信摆了摆手笑道,“他那性子你不知道我还知道一些的,你不用觉得贵重,就当是那摔坏的换一个。”

“其实吟欢还不知道那人到底是谁。”吟欢神情有些害羞,微低着头捏紧披风有些不知所措。

“那是我疏忽了,那是八王爷府上的小少爷,那日他是急着去如...”顾逸信说了一半顿住,笑着拿起锦盒塞给她,“你别太在意,对于这个看似名贵的,那个摔碎的对你意义更重。”

难怪他会来顾府,八王爷和六王爷一母同胞,顾国公因救六王爷战死,八王爷在礼节上自然也要为哥哥前来看一下。

吟欢前世在将军府见过好几位世子,唯独这八王爷的小儿子她不熟悉,可按照她对他的第一印象,想来也是被宠坏的,极为的嚣张。

吟欢还是将那又拿了回来,让尔冬好好放了起来,哪日那小少爷万一又后悔了,她可不想拿不出东西还给人家。

第二十章

临近腊八的一天,午睡过后,吟欢被叫去了兰心院,一入屋子,吟欢就看到了坐在上面的方氏和木氏。

方氏极其温和地看着她,“来,过来这。”吟欢走了过去,这一回,她没有再露出怯懦的神情,恭敬地喊了大伯母,母亲,方氏拉着她,笑着对木氏说道,“大嫂,你看看这孩子。”

“吟欢,若是让你离开这竹清院,跟着大伯母去紫荆院住着,你可愿意?”木氏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开口道。

“大伯母说的可是过继一事?”吟欢没有避让,而是迎着她的目光,木氏点点头,吟欢再问,“大伯母是想要让吟欢过继去,对么?”

“是的,你愿意么?”

“我能问,大伯母是因为喜欢吟欢才想要让吟欢去陪您的么?”吟欢的眼底闪着执着,直直地望着木氏,闪着一抹希冀,又很快敛了过去,就算是博取同情,她也得拼这一把。

方氏和木氏都怔了一下,方氏出言问道,“为什么你会这么问?”

“因为若是大伯母不是喜欢吟欢的话,那即使吟欢去陪着,大伯母也不会开心的。”吟欢说的认真。

良久,木氏伸出手摸了摸吟欢的脸,难得地露出一抹舒心的笑意,“当然是因为喜欢你,才会这么做,那你愿意吗?”

她能力微薄,即便是重生,躲过了几次祸,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吟欢小手颤抖地触碰上了木氏的手,轻轻地点了点头,“吟欢愿意。”

“如若去了我那,就是我的孩子了,将来你不能喊他们为父亲母亲,要尊称我为母亲尊称死去的大伯父为父亲,你也不再是你姨娘的孩子,你可知道”

吟欢回头看了方氏一眼,点了点头,“吟欢知道。”

“好孩子,你回去吧,我和你大伯母还有事要商量。”方氏让青芽带着吟欢出去,这才和木氏谈起了嗣女的事。

吟欢几乎被这忽然来的喜悦给冲撞晕了,原本以为一直没有消息,也许是木氏烦了,不想要选了。

“青芽姐姐,我这不是在做梦吧?”走到走廊转角,吟欢再度回头,仰头看着青芽,小手紧捏了还怕是假的。

“七小姐,这是真的,您不是在做梦。”青芽见她期待又害怕的模样,牵起她的手往竹清院的方向走去,“大夫人一早就过来和夫人提了这个事情,所以七小姐不必担心。”

她不是担心,她只是,觉得高兴,这才是一次大的改变,她这小半年来每个休沐都去小佛堂,在大伯母的心中终于留下了一些印象,她赌对了,再华丽跳跃,都不如安安静静的让她记住。

想到这里吟欢嘴角上扬,连着脚步都轻快了起来...

过继嗣女一事进行的很快,木氏的做事风格不拖泥带水,在方氏这里商议好了之后就去了顾老夫人那讲了她的心中所选,让顾老夫人帮着一起选个好日子把这嗣女的事主持了。

顾老夫人见木氏自己有了主张,高兴还来不及,赶紧派了二媳妇帮着将这件事给办妥,临近年关事务繁多,刚好是过了腊八,在外任职的官员要回来的也还没到,顾老夫人干脆就将这日子选在了年初的时候。

日子一定,顾家上下也就都知道了这大夫人嗣女一事,最终是打算过继三房的七小姐。

对于三房的七小姐,顾家上下清楚知道的人并不多,纷纷说着这七小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竟然会被大夫人相中,就连竹清院外丫鬟婆子经过的频率都高了许多。

而吟欢屋子里,青芽和司棋叫来了制衣坊的女师傅在帮吟欢量身材,屋子里点暖了火盆,吟欢脱的只剩下亵衣,那女师傅拿着尺带让吟欢站在软榻上绕过她的腰量着尺寸。

吟欢本就瘦小,这一脱一量,人就小了一圈,让人看着心疼。

司棋将衣服给她披上,除了国公爷之外,她鲜少发现大夫人对别的事情有多重视,这一次大夫人要求她过来帮着把七小姐做衣服的事情亲自办妥,足见她对这一次嗣女的重视。

“杨师傅,这衣服赶在初三之前能做完么?”

“能,我再多叫几个,七小姐人小,衣服绣面少,来得及。”杨师傅将东西收起来跟着司棋出去了,青芽替吟欢把衣服扎好,穿上了外套,这圆滚滚的身子就又回来了,青芽笑道,“好了。”

“青芽姐姐,这为何要做这么多套衣服啊。”吟欢抱着暖炉,坐在那有些不解,除了嗣女的时候穿的那套,听那女师傅的意思又是另外做了几套。

“那是大夫人和夫人她们疼您。”青芽给她端了热茶过来,看着她小口呼着,“从今以后,青芽就服侍七小姐您了。”

吟欢足足愣了好一会,看着青芽那少见的笑脸不敢相信,“青芽姐姐,你是说,母亲让你跟着我去紫荆院?”

“夫人怕你去了紫荆院那不熟悉,由我跟着还能帮您打点一些事,七小姐您可愿意?”

“愿意愿意我当然愿意了,母亲能把青芽姐姐给我那是再好不过了。”吟欢赶紧抓住她的手,笑的开心,青芽在顾府少说也有十来年了,有她在自己很多事情都可以轻松许多。

没多久,尔冬带着食盒回来了,身后跟着满是笑脸的习秋,“小姐,今个不知道怎么了,去厨房的那路上,好多丫鬟都和我们打招呼呢。”

“都说了什么?”吟欢一看这菜色,微皱了下眉头,平日里都是两荤两素一汤的菜,今天怎么都成大鱼大肉了。

“说小姐要搬去大夫人那了,问小姐这屋子里是不是还要再添人手呢。”习秋刚说完,吟欢就将筷子放下了,看着尔冬说道,“以前这里是怎么吃的还是怎么吃,这几个菜都是谁让你放进来的。”

“是厨房里的关妈妈,说小姐现在应当吃这样的。”尔冬见吟欢沉了脸,将那两盘的鱼肉给放了回去,“小姐您别气,尔冬知道分寸。”

“今天的就算了,下回去了厨房,过去是怎么吃的还是怎么吃,免得让人说了闲话,如今只不过刚刚传出嗣女的事情,你看这竹清院外头多了多少人,其中看热闹的指不定有多少。”这厨房里鱼龙混杂,加菜的是一个厨娘,可背后指使的到底是谁都难说,一个小厨娘何来这么大的权力随意更改膳食单子的。

吟欢见她们低着头,放缓了语气,“我们这屋子素来低调,那些丫鬟婆子见有利可图才会急着来攀你们,若是在过去,她们可会多和你们说一句话,如今你们要做的,就是安安分分,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

吟欢看着一桌子全荤菜就觉得没什么胃口,简单的吃了一些饭让尔冬就把桌子收拾了。

到了屋子外,习秋还有些不解,只是看尔冬神色不佳,也不敢问出口,只是和安夏小声嘀咕道,“那不是厨房里讨好小姐的么,小姐为何还不要?”

尔冬回头看着她们厉声道,“刚才当着小姐的面我没揭穿你,习秋,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我让你看清楚小姐的食盒里的菜有没有误,你和我说没问题。”

习秋被她这么一呵斥吓地跪了下来慌忙解释道,“不是的尔冬姐姐,我想小姐正在长身子,那关妈妈说的也没错,小姐是应当吃的好一点,我这才说没问题的。”

“难道你不知道竹清院里面每个小姐的膳食单子都是写好的,不得随意更改,你这样拿了过来,可知之后她们会在背后如何说小姐的不是,她们会说小姐身价高了,吃的东西也好了,竟然要求厨房给她添这么好的菜色!”尔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也怪她自己没有打开盒子看一下,这两个丫鬟才来几个月,哪里知道这么多。

“尔冬姐姐,我错了,我真的不知道她们是这样想的,我以后不会这么做了,你别生气,我不是想害小姐的。”习秋一听这么眼中急忙拉着尔冬的手哭了起来,她原本只是以为厨房里那些是真的要讨好小姐的。

“我知道你们都没有想害小姐,只是这府里头,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太多了,你们以后要记住了,但凡别人再这么做,不要理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别让人寻了错。”尔冬把她扶了起来,“只要你们是全心为小姐的,小姐不会亏待你们的。”

习秋和安夏顿时忙点头,尔冬这才和颜地带着她们离开,在她们离开后青芽才从走廊那处现身,脸上带着一抹赞许的笑,夫人说的没错,七小姐实则聪慧,是个能隐忍的主,手下一个□岁的丫鬟都懂得这一招收服人心...

傍晚,顾家厨房那菊香拦住了尔冬的去路,看着她手中的食盒轻笑道,“尔冬姐姐,你还替七小姐拿食盒呢,也对,如今夫人那都把青芽姐姐给了七小姐,尔冬姐姐你这估计要往后站一站了。”

“说完了?说完了让让。”尔冬淡淡地瞥了她一眼,刚一迈脚菊香就朝着她走近了一步,“别急啊尔冬姐姐。”

“让我想想尔冬姐姐服侍七小姐多少年了,有三年了,如今来了一个青芽就把你的位置给抢了,尔冬姐姐你还这么心甘情愿的给小姐做事呢。”菊香伸手要去拿她手中的食盒,被尔冬一下避过,呵斥道,“菊香,这等嚼舌根的话你还是少说的好,让人听去了,夫人那的板子你可受的住!”

“姐姐别急啊,菊香只是想告诉姐姐,若是受了委屈,尽管和妹妹来说,毕竟我们也做了一年多的姐妹了,我只是替姐姐难受罢了,要是姐姐想明白了,可以随时和妹妹来说的。”菊香忽然靠近尔冬,在她耳边轻说道,“换一个主子姐姐就不会心寒了。”

尔冬看着菊香扬长而去的身影,双手握紧着食盒的把手,脸上瞧不出什么异样,背后忽然传来关妈妈的身影,“这不是尔冬姑娘么,怎么还要劳你亲自来给七小姐拿呢。”

尔冬转一脸笑看着关妈妈,“昨个是习秋不懂事,这小姐们的吃食都是定好的,她还拿错了给小姐,让小姐好生训斥了一顿,这拿错了给厨房都添了麻烦,所以从今往后,这还是我来拿的好。”尔冬跟着关妈妈进了厨房,看七小姐那预备的果真还是像昨天习秋拿的那样。

“关妈妈是不是记错了,这是哪个院子的午膳呢,都放我们家小姐这了,难怪习秋昨天会弄错。”

“没错,这七小姐不是要吃些好的多补补身子么?”关妈妈伸手就要帮忙把盘子放食盒里去,尔冬拦住了她,“关妈妈还是莫要开尔冬玩笑了,这夫人都没吩咐,不是要让我们小姐难做呢。”

“关妈妈的好意小姐心领了,还请妈妈把小姐的拿过来罢。”尔冬的声音逐渐冷了一些,关妈妈讪讪地将饭菜撤去了换上了之前的,尔冬这才笑着放了进去,“这才对嘛,关妈妈也真是的,下回可别弄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明天是凉子的生日,所以,大家不要客气,尽情的给凉子花花吧~~~~~

第二十一章

这是吟欢重生以来过的第一个年,年初五这日,吉日,从年末下到年初的雪停了一停,一早醒来就看到了太阳拨云。

吟欢被尔冬喊了起来,迷迷糊糊地沐浴过后,被青芽抱着到了梳妆台前,将嗣女的衣着给传了上去,司棋看着吟欢微嘟着小嘴,酣然可爱的模样,抿嘴笑着,将外套给她披上,腰间轻轻扣上宽带子。

梳好了头发吟欢才全醒过来,望着铜镜子里的自己,轻轻打了个哈欠,一旁的青芽拿起杯子让她喝了一些温水柔声道,“小姐,时辰差不多了,该去前厅了。”

出了紫荆院,吟欢走在前面,青芽和尔冬跟在后头,融雪的上午,吟欢都能瞧见枝头上簌簌落下的雪块。

嗣女一事顾家没请太多的人,但是该请的也都请了,木家的人,以及和顾家走的近的,连着六王妃都带着世子过来了,自己的丈夫因为有顾国公才能活下来,就凭这救命之恩她都要眷顾到顾家。

吟欢有些紧张地看着这一屋子的人,六王妃和顾老夫人同坐在最上面,吟欢上前就跪在了铺好的蒲团上,顾老夫人看着她清秀的装扮也十分的满意,对着一旁的严氏说道,“开始吧。”

嗣女的礼节不多,吟欢向着杨氏,顾宇承和方氏磕头过,从此和他们不是祖孙、父母、母女关系,再向着顾老夫人和木氏磕头,从此认顾老夫人和木氏为祖母和母亲。

吟欢在严氏的说话间不断的磕头说话敬茶,这一幕太熟悉,前世她是看着顾吟霜在大家面前磕头,而今天,她穿着制衣坊多日来赶制的礼服,在顾老夫人和大夫人面前行礼,所有的称呼都将改变。

“母亲。”吟欢端着茶跪在木氏的面前,将茶杯抬高看着她喊道,“您请喝茶。”

木氏从她手中接过了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从身后丫鬟手中拿出了一对羊脂白玉的镯子,亲手帮她带了上去,又拿出一块翡翠雕刻的玉佛替她挂在了脖子上,“这是你父亲送给你的。”

顾老夫人也没料到她连大郎的礼都备好了,微叹了一口气,放不下的终究是放不下。

“吟欢谢过父亲母亲。”握着手中冰凉的玉佛,吟欢冲着木氏磕了头。

这头认亲完了就要去顾家祠堂那将吟欢写入到顾宇郎这一脉中去,六王妃听着那顾家祠堂中老人的喊话声,也有些惊讶,她原本以为这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从三房过继一个庶女,就是养在身边给个继女的身份,也是高抬太多了,如今竟然要写入族谱,那岂不是和嫡出没有区别了。

想到这里六王妃心中一紧,六王爷曾经在她面前提起过,顾国公为救他而死,这个恩情一辈子都难还清楚,可他于国公夫人能做的少之又少,若是他们有个女儿的话,一定让营儿娶了她。

“母亲,您怎么了?”耳旁忽然想起长子的声音,六王妃猛然回神,脸上还带着一抹尚未散去的担忧,她摇摇头,柔声道,“没事,你不是去和顾大少爷说事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苏谦营见母亲有些失神,关心地摸了摸她的手,“母亲,今早出门的时候,您是不是忘记喝风寒药了?”

六王妃摇摇头,心中还有些担忧,如今顾大夫人真的有了嫡女,王爷还会不会提起这个事情。

“没事,只是你小弟一人在家,母亲是怕他起来了会找人。”六王妃笑了笑站在祠堂外,看着行礼完成的差不多了,前去和顾老夫人打了招呼,又和木氏道别之后,带着儿子先行回了王府。

到了下午的时候,吟欢才回到了紫荆院,累地坐在软榻上不想动,任由青芽替她换上了另外一身衣裳。

“小姐,晚膳要和老夫人夫人同桌,您要不先睡一会?”青芽接过尔冬手中的热面替吟欢捂了捂,“今个来了不少人,大夫人是想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小姐呢。”

吟欢摇摇头,也不需要顾家多宣传,这些前来的夫人回去说一说,这临安城该知道的也都会知道了,顾家长子夫妇不再是膝下无子。

“那些都是她们送来的?”吟欢指着大桌子上放满的礼盒,“不是应当都住在母亲那么?”

“是司棋拿过来的,夫人说了这都是顾府小姐少爷送给您的,就不必放在她那了。”吟欢起身走到桌子前,上面还放着一张礼单,打开一看,在礼单的末端看到了周姨娘的名字。

青芽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想法,从一堆的礼盒中找出了周姨娘送的,雕刻精美的木匣子,打开来是双层的抽屉,上一层放着一个荷包和一道护身符,吟欢拉来下一层,一张银票赫然在目。

五十两。

一张崭新的银票,好像上面的字迹都没有干掉,吟欢怔怔地从银票地下抽出一封信,这还是别人代笔的信。

青芽和尔冬安静地站在她身后,吟欢忍着眼泪没有落下,看完了一整封的信,将其对折塞回了木匣子中,哑声道,“青芽姐姐,这是姨娘给的银票,您替我收着,以...备不时之需。”

周姨娘不会有这么多的银子在身上,这五十两说不定她当掉了什么才凑足了给她,为的是在这顾家大房之中,怕她没有打点的银子,人生地不熟的日子难过。

她尽力地做着一个母亲想为子女做的事情...

这是吟欢第一次和顾老夫人以及大夫人同桌吃饭,前世她只陪伴在顾吟霜身边在这里过,只不过她只能站着,像一个丫鬟一样。

顾老夫人和木氏的话都不多,期间木氏给吟欢夹过几回菜,吃完了之后木氏就带着吟欢回了紫荆院。

“若是有什么不习惯的就和我说,虽然同在一个顾府里,但这里和竹清院还是有不同的。”木氏回头看着她,“过几天老夫人那会派个妈妈过来到你屋子里,一并再给你挑几个丫鬟。”

“多谢母亲,吟欢在这里住的还适应。”即便是过继来了,也不是这么容易亲近,吟欢心里清楚这一点,笑着点头,目送着木氏回了她的屋子,转身上了阶梯绕过了走廊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尔冬知道小姐心情不好,早早地吹了灯让她休息,自己则在屏风外打好了地铺。

四周静悄悄的,吟欢翻来覆去几回,睁大眼睛盯着床顶,前世她没有亲身体会过顾吟霜过继来的心境,只一味看到她风光的一面,可真正住在了这紫荆院里,成了顾家长子的过继女的时候,那席卷而来的陌生才最让她不适应。

她身份高了,但是那些人的眼神里依旧充斥着瞧不起,她的出身就是一个血统不正的,生母只不过是一个丫鬟,太多人想不明白这样的身份是如何被顾家大夫人给瞧看上的。

顾老夫人对她不亲不疏,母亲虽然待她不差,可总差了些什么,黑暗里吟欢长长舒了一口气,就是差了血缘间的联系。

她只是挣脱了一个牢笼罢了,想要在这个更大的笼子里生活的好,只有靠她不断的努力。

吟欢翻了个身侧对着床内侧,这辈子才刚刚开始,时间还有很多很多,她不急,只要开始是好的,不用太急...

初七这日,吟欢跟着木氏踏上了回惠安城的马车,清早的官道上雪扫的很干净,只有两边的墙沿累着厚厚一层,偶尔可以看到几个不爱睡懒觉的孩子不怕冷地在雪堆旁玩。

新年的气氛还很浓厚,路旁凡是有树的都挂上了红灯笼,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鞭炮,吟欢和木氏坐在同一辆马车内,小身子站在那,好奇地看着窗帘子外。

“小姐,风凉,小心吹冻了。”司棋替她带上暖套,吟欢红扑扑着小脸笑地很开心,对着一旁翻着书的木氏说道,“母亲,这还是吟欢第一次在过年的时候出来呢,母亲您快看,那好热闹!”

似乎是被她愉悦的情绪感染,木氏放下了书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是一队举着新年娃娃跳舞经过的游艺队,还敲打着乐器,十分的热闹。

“那是从年初开始每日会在临安城游行的,每到他们经过的地方,下一年都会和和乐乐。”木氏替她拉了拉披风,“一直到十五灯会,南市那天黑他们会绕街走一圈。”

“母亲以前去过么?”十五的灯会一直是一年之中闺中小姐们喜爱的日子之一,这个时候家里一般都会许她们出来一会,吟欢在十岁岁那年也去过一回,还是当时大哥见她渴求说服了顾吟霜一块带她去的,也就是在那个地方,她遇到了上辈子最不想遇到的人。

“去过,等你年纪再长一些,就让逸信他们带着你去看看。”提到灯会,木氏的眼神柔和了一些,吟欢看在眼底亲昵地依在她身边,“母亲,灯会是不是特别的热闹。”

“嗯,到了那日有许多人,还有诗会灯谜。”木氏轻声说着,更像是在回忆着什么,“到了那天,南市两旁的许多酒家会卸下二楼三楼的窗户,便于客人观看。”她就是在那年偷偷地跟着两个哥哥来到临安城参加灯会,才会遇到他的。

吟欢听着脸上露出了憧憬,过了一会,木氏低下头看了她一眼,伸手顺了顺她额头弄乱的头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吟欢已经带着一抹甜笑睡着了。

“夫人,把七小姐给司棋吧,您这样坐着多累。”司棋刚要伸手去抱吟欢,木氏伸手阻止了她,轻轻摇了摇头,“这几日她也没睡好,就让她靠会,我没事。”

睡梦中的吟欢似乎抓到了什么温暖的东西,牢牢地握着不肯松开,那是温暖的地方,舒服的她不愿意醒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祝福~~~么么么么哒~~~凉子吃了个大蛋糕~~哇咔咔

第二十二章

马车出了临安城朝着官道行驶了三个时辰才到惠安城外的小镇,吟欢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被窗外传来的鞭炮声吵醒了,一仰头才发现自己是躺在木氏的怀里,而木氏则保持着一个姿势,一手翻着前面桌子上的书,另一只手搭在自己的背上,偶尔轻拍一下。

“你醒了?”木氏低头看她睁大着眼睛,扑棱着看着也不说话,摸摸她的脸颊,“还迷糊呢?”

“母亲,您真好看。”吟欢糯糯地说着,小口打了哈欠,起身愣愣地看着那桌子上的书,一幅还没睡醒的摸样,傻的可爱。

一旁的司棋扑哧一声笑了,还没听谁这么夸过夫人的,望向木氏,果真她脸上也挂着一抹浅浅的笑,“过了这个小镇就到惠安了。”

吟欢此时才完全清醒过来,小手攀在窗边,望着途径的河岸,嘴角扬着一抹笑意,她还是个孩子,自然要用孩子的方式去博得母亲的好感...

若说临安城是各大世家丰聚之地,靠近临安城附近的惠安城却是几家独大的,在惠安城最为有名的世家之一就是木氏的娘家,木国公府。

木家之所以有如此盛名源于木家前几辈以及这一辈木国公的努力,从开国元老到如今的内阁大学士,木家在朝堂中始终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出身在这样的大世家中,木氏自然有她骄傲的资本,即便是嫁入了顾家如今顾大郎死去都没有人会小瞧了她。

前世顾吟霜以那样的身份都能嫁入到将军府去,除了顾家之外,背后还有木家和六王府的推动。

“到了。”吟欢想着,没多久马车就到了木府的大门口,一早得了消息的木老夫人早早派了人等在门口,一见她们到了,赶紧把她们接到了木老夫人的院子里去。

嗣女那日木家只去了木家的两位夫人,毕竟是出嫁女,木家也不能兴师动众的前往,所以木老夫人就尤其的期盼这一次女儿回来。

木氏和吟欢是坐着小轿到了木老夫人的院子的,吟欢下了轿子跟在木氏身后朝着院子里走去,绕过了一个回廊到了木老夫人的居所,远远的都能听到里面传来的爽朗笑声。

进去一看里面只坐着木老夫人以及木二夫人,木老夫人和颜地看着吟欢招手道,“来我这坐。”

吟欢抬头看了木氏一眼,这才走到了木老夫人面前,先是恭敬地喊了一声外祖母,继而靠在了她身旁,并没有要坐到榻上去。

木老夫人被这一声外祖母喊地十分心暖,她就木氏一个女儿,从她出嫁开始心心念念着这个孩子要过的好,直到木氏那龙凤胎俱死,木老夫人这心里头比谁都难受,年底顾女婿一死,这女儿在顾家的日子更是举步艰难,可让她回来这孩子又不肯,如今见到女儿气色好了许多,不论是不是亲生对木老夫人来说,都没有木氏过的好来的重要。

“乖,晚婷啊,我看这孩子,怎么就这么瘦呢。”木老夫人抱了一下吟欢,对着坐下的木氏说道,适才笑得爽朗的木二夫人接话道,“看母亲您说的,见谁都讲瘦了,景然那小子还天天和我抱怨,说吃的都没祖母院子里的好。”

“就你那什么成天的营养说法,这孩子正长身子,自然要吃的好了。”到了木老夫人这年纪,对孙儿们自然是许多疼爱,就凭着木家的条件,难道还不能让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是是是,母亲说的是,那我得让那小子多来您这吃饭,省得他老一句没一句的说我虐待他。”木二夫人蒋氏捶着木老夫人的肩膀,笑着回道。

木老夫人这才松开了吟欢对木氏说道,“这回在家里住多少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