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梅显的十分为难。

她摸摸沈菊烫的又硬又扎手的头发:“好看,就跟,就跟那个绵羊毛差不离。”

“这是啥话?”沈菊有点不乐意了“怎么就跟绵羊毛似的了?绵羊毛有这么好看?”

她又指着自己的嘴唇问沈竹:“老三,你看我这口红好不好看,颜色多正,多亮,抹上了人也显精神许多,对了,我也给你带了一支,你回头也擦点试试。”

沈竹皱了皱眉头。

钱桂芳一巴掌拍过去:“得了,你赶紧把你那红嘴唇洗了吧,整的跟吃了死孩子似的。”

沈菊就炸了毛:“娘,你咋说话呢,这叫时髦知道吗?南方大城市那些女的都这么打扮,我要不这么整,出去人家也看不起啊。”

“对的,对的。”钱青文在一旁捧着沈菊:“娘,小菊说的对,南边那些时髦女郎都是这种装扮,可好看了,我看小菊这样一打扮也精神,人显的年轻了许多,往后啊,我还得给她好好倒饬,多买点化妆品,多弄几身好看衣裳,要叫菊做咱们十里八乡第一赶时髦的。”

沈临仙这才看到钱青文的装扮也变了。

他穿着牛仔裤,上身是套头毛衫以及厚实的皮夹克,头发梳的油光水滑,鼻梁上还架了一副墨镜。

这打扮…

沈临仙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奶。”沈临仙进门打了一声招呼。

沈菊看到沈临仙双眼发亮,把沈临仙拽到身旁笑着问:“临仙,你看二姑这身打扮怎么样?”

沈临仙可不敢说不好看,只是点着头道:“挺不错的。”

“那是。”沈菊插着腰,十分自得,她一手摸了摸烫的卷卷的头发:“你们看,临仙都说不错,那就肯定好看,大姐,赶明你去省城也把头发整整吧,老三,你皮肤有点不好,改天弄点化妆品收拾一下。”

沈临仙挺无语的,她觉得二姑的青春期挪后了,这人都快年过半百了,倒整的中二了。

还有二姑父也是,原先没条件给他得瑟,赶到了年过半百,竟然重新焕发青春,整了个叛逆期。

看看这对赶时髦到没原则的夫妻,沈临仙只好强笑道:“二姑,现在人们用的那些化妆品好些含铅量太高,化妆的时候看着挺好看,卸了妆之后皮肤会糟的一塌糊涂,你要化妆的话,还是别买那些大路货,咱以后挣了大钱,买那些好点的,还有,你这口红颜色倒是挺正,只是有点不适合你的肤色,你别用这么亮的,也别用大红,我看…你用玫红的试试效果,应该比这个颜色更好看一点。”

她一边说一边上下打量沈菊:“还有这头发,和你的脸型有点不搭,你的脸小,正宗的瓜子脸,别烫这种小卷,烫成大卷,上边也别烫,只烫发尾那一块,这样头发显的顺滑,比这个还要好看。”

“真的?”沈菊拉了沈临仙仔细的打问:“哪里能烫?还有啥化妆品不伤皮肤?”

沈临仙挺无语的:“二姑,我哪知道啊,我还是个学生呢。”

沈菊挺失望的,正好看到朱莉走过来,她直接拉过朱莉去问,朱莉倒是热心肠,给沈菊介绍了不少品牌化妆品,又教她怎么化妆。

等到沈菊听进去了,后头吃过饭朱莉悄悄跟沈临仙说:“我都没法说二姨了,你不知道她才来我吓了一大跳,整的那个…妆太浓了,还说跟南边的时髦女郎学的,她哪知道像这种妆多数都是那种不太正经的女人化的,我也不好跟她说这个,哎呀,可憋死我了。”

沈临仙感觉挺好笑的。

没想到,过了没几天,季芹、沈梅以及沈竹几个竟然叫沈菊撺夺着去了县城,等回来的时候,季芹用围巾把头包的严严的进门,沈临仙吓了一跳,还以为季芹怎么了,等季芹拿掉头巾,她一看,好悬给气乐了。

季芹竟然也叫沈菊给说动了心,跟着沈菊去了县城做头发。

季芹现在是短发,也不知道叫人家怎么鼓动的,竟然烫了个小卷发,烫也就烫了,还没给收拾好,整的比沈菊那个爆炸的还厉害,猛的一拿掉围巾,就显出一个大头来。

她还穿了带垫肩的西装外套,整的头大肩宽,都快不显脖子了。

沈临仙抚额,去跟朱莉借了点定型水,过去给季芹喷了一点,又给她好好的整了个型,季芹这才算能够见人了。

沈林看着季芹这番折腾,脸色也很不好,蹲了一会儿才闷出一句话来:“以后甭跟着二姐瞎折腾。”

季芹也后悔了,她看到弄出来的那头型的时候,其实都有点不敢出门见人,后头没办法,总得回家吧,因此才用围巾围起来的。

听沈林这么一说,她脸上就带了几分羞愧:“不好看啊,我看着也不好看,可二姐说好看,还带我和大姐还有三姐都整成这样了,哎呀,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出门了。”

沈临仙坐在沙发上,要笑不笑的,她其实很想笑,可怕季芹生气,只好忍着。

沈临仙心里想着,季芹顶着这种发型出门,第二天恐怕要沦为全村的笑柄了。

可是,她小瞧了这个时代华夏人赶时髦的决心,以及农村妇女的接受程度。

她更加没有想到,季芹第二天出门,竟然成了全村妇女羡慕的对象,好些人都围着她问这头发打哪烫的,花了多少钱?还问她那里人多不多,要排多长时间的队之类的。

季芹重拾信心,和村里的妇女谈笑风声,几天的功夫给那家理发馆介绍了不少生意。

结果,腊月底的时候,全村多数妇女都顶着那种爆炸头出门了。

还有不少人家因为烫发夫妻失和,大打出手的。

然后,就轮到沈菊十分得意了。

到了腊月二十九,沈梅姐妹三个都来沈家送点年礼,沈菊在吃饭的时候就翘着染了红指甲的手指十分得意道:“看吧,我就说好看,你们还看不惯,怎么样,满村子的人现在都烫了头吧,不只你们村,俺们村的年轻小媳妇也都羡慕我呢,好些都跟着我去整了头发,哼,大姐还说是绵羊毛,哪有这样的绵羊毛?你们啊,审美不行,得好好改进。”

第466章 报答

沈菊炫完了头发,又开始炫礼物。

她把给钱桂芳买的鸡鸭鱼肉以及酒和饮料都拿出来:“今年赚的多点,肯定得给娘买齐全了,往年家里日子过的不好,没余钱买年礼,是我对不住娘,对不住林子,今年,我可得好好补回来。”

沈竹怯怯的把买来的东西拿出来。

她买的并不很多,有几样肉菜,还有一些调料,以及自家煮好的肉,还有一只大肥鸭子。

沈菊撇撇嘴:“老三,往后别这么抠了,这是给咱亲娘的,不是给别人的,用不着还得拿调料凑数。”

沈竹小声道:“是,这是芹子跟我要的,她说家里正缺这几样调料,还说有了这些,年夜饭整治的会好吃很多。”

“切。”沈菊冷笑一声:“她咋不跟我说呢,我看芹子就是和你亲近,为了给你省钱,连这个借口都想得出来。”

沈梅在一旁坐着,听到这里赶紧道:“行了,没事瞎白话啥,芹子是那样的人么。”

看了一眼沈菊,沈梅批评了两句:“我看你是挣了几个钱得瑟的不知道姓啥叫啥了,你这几天有点太膨胀了,这样不好,你得好好的沉淀沉淀,别到最后给自己整成暴发户。”

沈梅还是有些威信的,她一说话,沈菊就不敢言语了。

姐妹三个正在那里说话的时候,门外响起汽车的声音。

沈梅赶紧站了起来:“谁啊。”

紧接着,就看到朱兰带着几个人进来,那几个人每人手里都提着礼物,从衣服到食物,全都准备的齐全着呢。

看到这个,沈竹看了沈菊一眼,沈菊顿时不敢再得瑟了。

朱兰和三人打过招呼进了屋。

沈临仙才想进去和朱兰说几句话,却不想,又有汽车过来。

沈临仙就看到了很不想看到的一张脸。

宋才提着一兜子礼物进门,一进来就朝沈临仙笑:“临仙啊,赶紧过来,大伯给你带了礼物。”

沈临仙皮笑肉不笑:“你怎么来了?我记得明天就是除夕啊,你这百忙之中咋有空来上河村了?早先,您不是说这里是穷乡僻壤嘛?”

宋才干笑两声:“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我不过是说笑两句,你怎么就惦记到如今了,快过来,叫大伯好好看看长高了没?”

“临仙,这是谁?”

正好钱桂芳出来,看到宋才愣了一下。

沈临仙笑着走到钱桂芳身旁,小声道:“宋家的。”

“宋家的?”钱桂芳一瞪眼,再上下打量宋才:“他们还敢来。”

“大娘。”宋才脸上端着笑走到钱桂芳身前:“这次来我主要是看看临仙,打从临仙这一走啊,我爸整天的惦记着,这不,快过年了还念着临仙呢,叫我来看看她,顺带给她送点零用钱,又给她捎了几件衣服,第二个啊,就是来给您拜个早年。”

一边说话,宋才很舍得出去的给钱桂芳鞠了个躬。

钱桂芳冷眼看着:“不用那么客气了,我们这穷地方可配不上您这贵人,您啊,也不用给我拜什么早年,您哪来的回哪去,也叫我们消消停停的过个年。”

“您这…”宋才脸上有点下不来台,可还是强撑着笑脸:“这么说有点不合适吧,当然,也许咱们两家有点误会,先前呢,宋德两口子可能对临仙有一点不好,但他们不好,不代表我们宋家的都不好,我和我爸还是很疼临仙的。”

沈临仙听到这话忍不住冷笑:“宋先生,您还是省省吧,这些话您好意思说出来,我都不好意思听,您这红口白牙的一番话讲出来,讲的我都想吐,这都到了年根底下了,您来这一遭说这些违心的话臊不臊,您自己都不觉得心里不得劲,您还能过得下这个年?”

宋才的笑终于端不住了。

沈临仙一撇嘴:“您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可我们实在听的刺耳,这心里也刺挠的很,我们没您脸皮厚,没您这没心没肺的,我们还要脸,听了您这话,起码我得琢磨几个晚上,你们宋家到底对我哪点好了?您和那位宋来福先生到底哪里疼我了?不说几个晚上,只怕我这辈子都琢磨不明白,宋先生,我知道你们看不上我,打心里讨厌我,可也不至于到这样损人不利已,大过年的自己忍着恶心给我这添堵吧,我过不好年,吃啥吐啥,您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了?”

宋才的脸青白交加,气到手都颤抖起来。

沈临仙又是满脸哀求,连连合手讨饶:“宋先生,我求您赶紧走吧,要不这样,我给您点钱,请您赶紧走,别脏了我家的地方,恶心到我家的人。”

“你…”

宋才气急败坏:“怎么说话的?会不会说话啊?”

沈临仙一摊手:“对不住了,我还真不会说违心的话,我这个人脾气直,有什么说什么,从来说的都是大实话,不会说谎,也不会当着人甜言蜜语,转过身就去捅刀子。”

“沈临仙。”宋才气的伸手指着沈临仙:“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我们宋家再不好,也养了你十三年,你拍拍屁股就走,这十三年的养育之恩怎么说?你要怎么报答?这总得有个说法吧。”

哼!

沈临仙冷笑,心说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什么上门拜年,分明就是不安好心,恐怕是上自己这来讨恩情,叫自己出头给宋家长脸的吧。

“报答个屁。”钱桂芳不知道什么时候抓了一把扫帚,举起来劈头盖脸的就朝宋才身上打去:“我孙女在你们宋家做牛做马十三年,你还想要报答,好,先叫你闺女到我们沈家干十三年活,我们也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

沈林在屋里听到外头有争执声,赶紧跑出来一看,就看到钱桂芳打宋才。

他问了几句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回屋拿了一把斧子就出来了,沈林也是气坏了,把斧子往桌上一劈,指着宋才骂道:“滚蛋,当初我和宋德说好了两家把孩子换了就得断的一干二净,临仙和你们宋家再没有任何干系,宋德也是同意的,没想到你们宋家这么不要脸,现在又上门生事,好,既然想要叫临仙报答你们,那宝珠呢,她是不是也该报答我们沈家?”

第467章 年节

“你们怎么说话的?”

宋才有些气急败坏。

他把提着的东西扔到地上,一边躲沈林,一边道:“你们沈家的人真狠心啊,宝珠虽然不是你们亲生的,可也在你们家长到十三岁,你们狠心把她扔出去就再也不管了,连看都没看过一回,我们宋家的人还知道时常来看看临仙,你们呢…”

说到这里,宋才敛了怒气,做出一副哀伤的样子来:“宝珠叫人给害死了,临死还念着你们呢,可你们呢,白做了宝珠十三年的父母,连她,连她死都没说过一句关心的话。”

“宋宝珠死了?”

沈林一惊,到底心里有几分难过。

季芹心里也不好受。

宋才点头:“死了,死了好长时间了。”

说到这里,他摇头哭了两声:“宝珠死了,宝珠的妹妹也,也因为自卫过当而杀了人,如今人在监狱里,我们宋家祖祖辈辈没有做过坏事,怎么偏偏就,就出了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得罪了谁,这么把我们宋家往死里坑啊。”

宋才蹲到地上,抱头哭的很难受。

哭的季芹心里酸酸的,有点同情他。

沈临仙冷眼看着,眼看着沈林态度有点软化,而季芹眼圈也有些微红,她才不冷不热道:“宋宝珠是怎么死的?她为非作歹害人性命,为了攀权附贵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甚至于不惜牺牲脸面尊严,可谓死有余辜,至于说宋玉仙,这不是你们宋家造的孽吗?你们宋家得罪了王家,为了平息王家的怒火,原先还想把我甩出去做替罪羔羊,叫我去王家代你们受过,忍受王家人的苛待和毒打,结果我没上当,你们没办法,只好把宋玉仙给推了出去,可怜啊,一个才多大点的孩子,就被打的浑身都是伤,实在受不了了才杀了人。”

“什么?”沈林可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听完沈临仙的话,他看宋才的眼光就十分不善:“造孽啊,你们怎么能这样?你们宋家真不要脸,真是…”

沈林气的都说不出话来了。

沈临仙抱臂看着宋才:“宋先生,我在京城的时候去监狱看过宋玉仙,她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我了,还说后悔投胎到你们宋家,她上辈子一定做了好多坏事,才碰到你们这种亲人,哼,玉仙的原话,你们都不是她的亲人,是仇人,如果她有幸出狱,她一定会和你们宋家恩断义绝,如果她没能活着出来,有下一世的话,她再不想见宋家任何人一眼。”

宋才没想到沈临仙去看过玉仙,他慢慢起身,满眼冷意的看着沈临仙。

沈临仙平静无波道:“宋先生,你还是赶紧回吧,再不走的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宋才还想做最后的挣扎:“临仙,你真的不念十三年的亲情吗?楚家那位夫人可是你的亲姑姑,只要你一句话,你替宋家说一句好话,我们宋家就能缓过劲来,就一句话你都不肯去说吗?你还真是狠心绝情啊。”

“再狠心,比得上你们宋家人狠心吗?”

沈临仙是真烦了,指着宋才大骂:“像你们宋家这种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东西,还想要我替你们说好话?我呸,我就是替谁说话,也不会替你们宋家说话的,宋才,我把话放这儿了,你要是乖乖走也就算了,你要是再叽叽歪歪的,我可不只是不说话了,我肯定要在楚家人面前好好的说说你们宋家那些缺德的事。”

“你…”

宋才又气又急又怕,伸手指了指沈临仙,想要说什么,可他也明白,所有威胁的话对沈临仙来说都不管用。

没办法,宋才只好提了东西匆匆离开。

宋才前脚走,季芹后脚就问沈临仙:“楚家夫人是谁?这个宋才年节的时候跑来咱们乡下到底是什么事?”

沈临仙叹了一声,和季芹几人进了屋,她才笑了笑道:“楚家夫人是我爷爷和朱茜生的大女儿,其实她人还不错,至于说宋才的来意,我倒是知道一点。”

沈临仙把王明怎么摔断了腿,怎么赖天宋家,宋家因为惹不起王家,为了能够平息王家的怒火,就把宋玉仙一个小姑娘送到王家给王明糟踏毒打的事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她说完了,季芹倒是挺可惜的:“这个玉仙也真倒霉,怎么就碰到这么一家子了,好好的孩子就这么给…。”

沈临仙笑了笑:“你也别替她可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说起来,宋玉仙也不是什么好人,原先我在宋家的时候,她没少欺负我,另外,她要是不和王明搅和到一起,也没有后头那些事了,总归,这件事情还是怨她本人。”

季芹一听宋玉仙早先对临仙不好,立刻呸了一声:“白可怜她了,小小年纪就不是什么好的,也是罪有应得了。”

沈临仙又是一笑:“行了,不说那些不顺心的事了,咱们赶紧做饭吧,还有,妈不是说要炸小肉丸吗?”

季芹起身:“行,做饭,做饭去。”

等吃过午饭,季芹把家里蒸的馒头豆包糖包之类的干粮都收起来,又架了锅炸了一大锅的肉丸子。

二十九过去,就到了除夕,这一天沈家一家子把屋里屋外好好收拾了一番,院子清扫干净,贴了对联,到了下午包饺子放鞭炮。

傍晚时候,村里所有的人家都开始放起鞭炮来,听起来真的很热闹。

到了晚上,好多人家都带着瓜子糖花生以及一些小菜到了村委会,村委会已经把电视摆好了,等到七点多钟就开始放电视,村里人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一边看电视一边谈论今年的收成,以及对于明年的期望。

沈家人倒是没有凑这份热闹。

一大家子人聚在堂屋里,季芹和钱桂芳下厨整了一大桌子菜,桌子上摆的满满当当的,鸡鸭鱼肉以及各色青菜都有,还有一个大大的水果拼盘,另外还有酒以及饮料。

沈临仙又准备了好些干果摆在桌上,大家围坐着一边吃菜,一边期待春晚的到来。

钱桂芳一直念叨着:“怎么还不开始,听说可好看了…”

沈家的电视是一台大彩电,沈临仙目测应该是二十一寸的,对于周围十里八乡来说,这是最大的电视了,但在沈临仙看来,还是小的可怜。

不过,这个时代也不好买再大的,只能凑和着了。

第468章 交待

到了八点整,春晚终于开始了。

钱桂芳和朱雪一边讨论明年春天怎么修剪果树,一边看着春晚。

看了没一会儿功夫,钱桂芳所有的心神都被春晚给吸引住了。

沈临仙能够重温一下八十年代的春晚,感觉也挺新奇的,她和朱莉小声讨论电视上那些明星。

沈建国凑了过来,小声问朱莉:“你见过拍电视吗?好玩不?”

朱莉摇头:“还真没见过,不过大体的流程我是知道的,要说好玩,是一点都不好玩,我感觉应该很枯燥吧,有的时候,一个镜头要反反复复拍摄,一直到满意为止,十分的考验人的性子以及忍耐力,你看着电视上那些节目好像很好看,就感觉拍电视很好玩,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沈建国想了一会儿又问朱莉:“你说我想要拍电视的话,该学点啥?”

朱莉回头打量沈建国,看了好久才笑了:“那得看你到底打算干啥了?是打算当演员呢,还是打算拍电视或者电影?”

沈建国应该是考虑过这个问题的:“我想拍摄电视节目。”

朱莉笑了笑:“那你应该学导演,当然,编剧以及后期什么的学一点也不错。”

“这样啊。”沈建国点头:“我考大学的时候就考电影学院了。”

沈临仙听了沈建国这句话有些忧虑。

她想到了她替朱雪看好的墓地,那墓地的地形以及阴阳二气都一再说明若是把先人安葬在这里,沈家后辈就会出一位名人,一位官员以及一位富商,而据沈临仙所知,沈卫国一直想从政,且沈卫国的脾气性子也很适合从政。

现在沈建国说他想拍电视,是不是就在说明沈家以后会有一位名人呢?

那么,将来…

那墓地上空的那丝粉色,也就是桃花劫会不会影响沈卫国他们?

沈临仙深思了一会儿,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一边去,她想着,如果影响到家庭和睦,她一定会出手干涉。

看完春晚,沈临仙又和季芹把碗盘收拾出去洗干净,沈卫国兄弟三人把桌子椅子收起来,屋子也打扫了一遍。

忙活完了,天都快亮了。

沈临仙又换了新衣,季芹将包好的饺子端出去开煮。

饺子快熟的时候,沈卫国放了两挂长长的鞭炮。

而此时,天才刚放亮。

北方农村都有这类的习俗,大年初一的饺子要早一点吃,谁家的饺子煮的早,说明谁家在新的一年人气旺,能发财,反正就是好兆头。

所以,一般来说,大年初一大早起,便有许多人家开始放鞭炮,炮声将原先安静的村子吵了起来,不大会儿功夫,人们吃完饺子就开始互相拜年。

过了初一,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沈梅姐妹三人都是拖家带口的来拜年,又是热闹了一天。

然后便是互相走亲戚,一直到过了初五,家里才安静下来。

沈临仙这段时间一直陪着朱雪,和她说话。

朱雪应该是心有所感,每天都会拉着沈临仙说好多话,给她讲朱雪小时候的事情,还讲那时候的风土民情,以及小姑娘们都会玩什么,还念了她年轻时候写的诗给沈临仙听。

沈临仙一直静静的听着。

越听,她越是了解朱雪。

这就是一个很古式的,受过传统教育的才女。

朱雪读书很多,才华满腹,书画精通,还正经拜师学过女红,裁衣刺绣都有一手。

除此之外,朱雪对于西洋文学也有独到的见解,还精于古玩字画之道,像她这样全能的女人真的很少,更何况朱雪还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了,这样长的好,出身高,又是学霸级别的女人,如果放到后世,那就是典型的白富美,人生赢家。

可是,朱雪出生的年代不好,又碰上了沈天豪那么一个人,她这本该好好的一辈子就过成了悲剧。

有时候,沈临仙挺替朱雪可惜的。

她曾问过朱雪,如今还恨不恨沈天豪了。

朱雪摇头说不恨了。

朱雪跟沈临仙说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她年轻的时候想不太明白,一直到现在才琢磨明白这个道理。

她就算是没有嫁给沈天豪,嫁给了别的男人,以那个时代男人的尿性,恐怕也做不到一夫一妻,只和她一人恩爱到老。

那个时代,但凡有点本事的男人,三妻四妾的事情还少么?

就算没有三妻四妾,可抛弃结发妻子另结新欢的也很多。

那个时代的很多文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很喜欢把原配夫人当成封建糟糠毫不留情的扔掉,再娶那种受过西洋教育的有着新式思想的女人,他们谓之追求真爱,追求个性,谓之人性的自由。

是,大家都喜欢平等自由,可是,你的平等自由,你的追求真爱却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和斑斑血泪之上的。

朱雪说这些话的时候,时不时的叹息一声。

她和沈临仙说,她现在快不行了,也想明白了,她和沈天豪的悲剧,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就算当时没有朱茜,恐怕也会有王茜,李茜,赵茜等等。

她说,沈天豪是老式家庭出身,受过的教育便是男尊女卑,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导致沈天豪并不懂得尊重女性。

也许,沈天豪对她是有感情的,可是,沈天豪却不会尊重她,只是把他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她朱雪身上,便是没有朱茜的事情,他们俩早晚也过不到一处的。

沈临仙听了,思索了很久。

朱雪拉着沈临仙的手笑的很美:“你也别替我惋惜,不用再恨你爷爷了,他虽然许多年没有管过你们,可是,他并不知道你们的存在,他…在知道有儿子之后,就立刻飞速赶来,说明他还是在意你们的,等我故去之后,你们就把他当成长辈尊敬吧,别因为我,而和他生疏了。”

朱雪在临死前的这段时间,把事情都看开了,想透了,心胸也宽大起来,她已经原谅了沈天豪。

沈临仙试着问:“爷爷说想将你葬到沈家墓地,你同不同意?”

朱雪笑着摆手:“不必了,我对他不恨了,自然也就不爱了,又何必连死都要纠缠在一起呢?我清清白白的来到这个世上,也让我安安静静的走吧,我不想和他到了地府也相看两厌。”

沈临仙点头:“我明白了,我会把您的意思告诉他的。”

朱雪笑着摸沈临仙的头:“你还小,好些事情都不明白,奶奶只告诉你一句话,你如果真心喜欢那个韩扬,到了非他不嫁的地步,也要等一等,拖一拖,等到你真正长大,真正懂了许多事情之后,再进入婚姻,还有,千万别嫁到重家,你和他真想结婚,就叫他入赘沈家,切记,切记。”

第469章 通达

沈临仙叫朱雪这种交待遗言的方式弄的挺难受的。

但即使再难受,她也没有答应朱雪的话。

朱雪见她沉默,就有一分着急:“临仙啊,奶奶都是为了你好啊,奶奶这辈子眼看着就要过去了,说起来,这辈子苦也受过,福也享过,也没什么放不下的,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们这些亲人。”

朱雪紧紧抓着沈临仙的手:“你答应奶奶,好不好?”

沈临仙苦笑一声,但还是摇头:“对不住,我不能答应您,正如您所说的,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我不能提前将作不得准的未来非得规定成什么样子,这对您不公平,对我也不公平。”

朱雪皱眉:“你怎么就这么倔呢。”

沈临仙笑了笑:“跟您一样啊。”

看朱雪很失望,沈临仙笑着哄她:“我不能明确的答复您,可是却能告诉您,我会记得您这些话的。”

朱雪摇了摇头,紧了紧抓着沈临仙的手:“你啊,叫我说你什么好呢。”

沈临仙只是笑,却不再说话了。

随后的日子里,朱雪每天几乎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睡觉,她好像很疲惫,似乎身上的精气神在一点点的流失,在慢慢减少。

但她整个人却显的越来越好,皮肤显的红润,眼神也很清澈有神。

朱雪这种状态叫沈家的人都很担忧。

出了正月,沈卫国几个也开始上学,今年沈卫国要参加高考,因此开学之后他的课业重了许多,但就算是这样,沈卫国还是坚持每天都回家。

沈临仙怕沈卫国来来回回辛苦,再加上这会儿天气还很冷,就叫平川每天开车接送沈卫国兄弟上下学。

这样,一直到了二月底,杏花开了,桃花也开了。

沈家承包的果园里几十亩地的桃花、梨花、苹果花开的美极了。

朱雪很喜欢那片果园,每天都要到那里坐一会儿。

春天暖暖的微风熏人,朱雪会坐车过去,然后将带来的椅子支在桃花林里,她会坐在那里满脸欢喜的欣赏桃花。

暖风吹过,桃花的花瓣在空中飞旋,醉人的香气袭来,朱雪仿佛又回到了年少的时光中。

那时候,她会和几个小姐妹结伴出去踏青,一起放风筝,还会比较谁的风筝扎的好,扎的漂亮,飞的高,更会心高气傲的攀比谁的诗写的好,谁的衣服绣工好。

那个时候,她的日子过的多好,多么无忧无虑。

想到那些年少轻狂的时光,朱雪的嘴角就会绽开很好看的微笑,将她整个人染的很温和很好看。

“再有一杯桃花酿该有多好。”朱雪叹了一声。

沈临仙眼光闪烁,在朱雪身旁站着:“桃花酿没有,但我却有上好的米酒,你要不要尝一尝。”

朱雪摆了摆手:“不必了,我也是贪恋桃花酿的清香,以及那个迷人的颜色。”

她嘴角勾着笑:“粉色的酒装到白玉盏中,将清透的白玉盏都染上了一层薄晕,晃动的时候,映着阳光,会有好多迷人的颜色,若装在玻璃杯中,再放上几片桃花瓣,那才好看呢…”

沈临仙心里叹道,朱雪真的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很有情调的女人呢。

看起来,她几辈子都是比不得朱雪的。

第一世时,沈临仙几乎受了一辈子的苦,最后凄惨的死在监狱中。

第二世,她在无尽大陆只知道努力修行,虽然不缺吃穿,吃的用的都是好的,可也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去做那些闺阁女儿才喜欢的游乐,也没有像朱雪一样过过那种穷奢极欲的日子。

可以说,沈临仙是一个务实的人,对于生活情趣,她还真不是很注重的。

朱雪叹息完了,抬头看了沈临仙一眼:“你长的像我,但到底从小所受的教育不一样,性子和我差的远了。”

她又想到朱莉以及朱兰:“你四姑以及朱莉到底不是我的血脉,虽然是我从小教养长大的,可是,到底也差了些。”

朱雪有些惋惜:“我自小学的那些东西恐怕要带到坟墓里去了。”

沈临仙心中有些沉闷,轻声道:“不会的。”

朱雪一笑:“你也别可惜,到了我这个年纪,还有什么是看不开的。”

她对沈临仙招手,沈临仙几步过去,朱雪笑道:“我的陪嫁里有一个樟木箱子,我想着,朱茜是看不上那种普通樟木箱子的,应该还在吧。”

沈临仙想了想:“在呢。”

“这就好,这就好。”朱雪笑着点头:“那里头有好些书,还有我年轻时候写的一些笔记,以及一些信件,我想,应该都保存下来了,你…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虽不至于学到些什么,然恐以后对你也有一些助益。”

朱雪抬头望着澄蓝的天空:“天气真好啊,我这一辈子啊,经的事情多了,看的也比你们年轻人远一些,华夏经历了百年动乱才有了今天,百姓受了太多苦,往后啊,不会动荡了,老百姓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温饱之后,追求的会更多,我年轻时候学的那些称之为玩乐的东西,往后恐还会受追捧,临仙啊,别老是急急忙忙的永不停歇的走路,有时候,该停一下就停一下,看看路上的风景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