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赵建刚真是想下了血本的追余小花的。

哪知道余小花直接就拒绝了,他真的很不明白,他到底哪里不好,余小花为什么会拒绝。

往回走的时候,赵建刚突然想到一种可能。

他冷笑一声,快步回了知青点。

随后几天,平安村开始流传一些闲话。

早先余家拒绝了所有的求亲者,那些人虽然没说什么,也没有再打扰余家,可到底心里对余家有了意见。

等听到闲话的时候,这些人就可着劲的传,传的满村都是,传的周围几个村子都知道了。

这一天,宋小菊从外头回来,拉着个脸,仿佛别人欠她十万八万似的。

沈临仙眼瞧着入冬了,就把余四狗家的衣服被子拿过来帮着拆洗,她正在院子里给余四狗以及孩子们做棉衣,看到宋小菊脸色十分难看,就指了指凳子:“坐吧,这是咋了?谁和你说什么了?”

宋小菊一屁股坐下,咬牙道:“要是叫俺知道是谁这么缺德,俺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到底咋了?”沈临仙也是一惊,又问了一声。

宋小菊气道:“娘,你这几天没出门,没听到咱村传的那些闲话,说的可难听了,也不知道谁说的,说咱家小花长的好,咱们余家卖闺女才给安排了俩好工作,说小花在县城里跟人睡了,人家才使力给找了工作,要不然,凭啥小花就能一个月挣五十块钱了。”

沈临仙一听这话,当下就把棉衣撇在一旁,气的咬牙:“谁,这话谁说的,看我不撕烂他的嘴。”

宋小菊也气啊:“谁知道呢,反正俺听说的时候,好些人都在这么说,俺也不知道是谁先传的。”

正说话呢,就见余秀急匆匆跑进家门,她喘了口气大声道:“奶,奶,大事啊,大事,杨爷爷他们平反了,要回京城了。”

“什么?”沈临仙猛的站了起来,拉着余秀就往外走:“啥时候的事,俺咱没听说?”

“才刚。”余秀一边喘一边道:“咱村谁也不知道啊,估计杨爷爷他们也不能确定,所以才没说的,刚才一辆吉普车开到咱们村来,就是来接杨爷爷的。”

这倒是一件好事。

沈临仙和余秀急急忙忙往牛棚那边走。

过去的时候,杨老爷子,杨义还有韩扬他们已经把东西收拾好了,有几个穿军装的正在把东西往车上塞。

余秀错了一点,来的不是一辆车,好几辆车子呢,都是来接杨老爷子的,甚至于连县里的领导都惊动了,都赶过来送行。

王支书也在,杨老爷子握着王支书的手:“这几年我们在平安村呆着,多亏了王支书照料,才让我们有个住的地方,有口饱饭吃,也没受什么罪,这份情义,我记下了。”

王支书乐的眼都眯成了一条缝:“这是应该的,应该的,您千万别往心里去啊。”

话是这么说,可他知道,杨老爷子回去恢复工作之后,一定会回报的,而且,回报非常的丰厚。

杨老爷子也看到了沈临仙,笑着冲沈临仙打招呼:“老妹子,这几年也多亏了你啊,时常的给我们送东西,干旱那一年,也是你接济我们,才算熬了过去。”

说到这里,杨老爷子环视一周。

见几乎整个平安村的人都来送行兼或看热闹。

他咳了一声:“这几天的谣言我老头子也听说了,正好在这里跟大家说一句,小花是个好姑娘,不知道什么人这么污蔑她,小花之所以能进拖拉机厂,是我老头子听了信给介绍的,也是她有本事,小花会外语,那里正缺这类人才,正是求才若渴的时候,所以才高工资把小花请进厂子的。”

杨老爷子冷笑一声:“这件事情老头子我知道的一清二楚,原来还打算找个时间替小花分辩两句,现在既然大家都在,我就把话说明白了吧,传谣言的这些人啊,心真脏啊,好好的一个姑娘让你们说成啥样了?人家干干净净的,你们就往人家身上泼脏水,到底安的什么心,别以为大家都不知道,还是那句话,心怀坦荡的人,想什么都是好的,心里脏的黑的人,看什么都不好,谁传了闲话,恐怕就是那黑心烂肺的。”

说完,杨老爷子朝人群拱了拱手,矮身钻进车内。

他一进去,杨义也跟着进去。

随后是韩修和韩扬等人。

韩扬临上车前给沈临仙打个眼色,沈临仙冲他笑了一下,暗地里摆了摆手。

眼看着车子驶离平安村,沈临仙肃着一张脸,对着还没散的村民大声道:“俺老余家也不是吃干饭的,之前不知道你们传闲话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这事就没完,要是叫俺再听到这类闲话,俺可啥事都能干得出来,要是知道是谁传出来的,俺非得剁了他。”

说完,沈临仙气势汹汹的走了。

剩下那些人都觉得胆寒。

而且,大家也觉得心虚,之前他们传闲话传的可热闹了,没有一个人替余小花想一想,虽然有些人也觉得余小花不是那样的人,可是,这些人也有从众心理,大家都这么说,他们也就跟着说。

可现在杨老爷子都替余小花出头了,再加上沈临仙的警告,这些人可什么都不敢说了。

过了许久,才有人啐道:“也不知道是谁这么缺德,好好的一个姑娘叫你们说成那样,亏不亏心。”

然后,这些人就做鸟兽散。

第168章 我是渣奶

赵建刚这两天心情还不错。

听到村子里的人都在传余小花的事情,他就美滋滋的。

那个余小花,仗着成了城里户口就不把他放在眼里,这一回,他非得把余小花给毁了。

反正他也得不到,那余小花就甭嫁人了,当一辈子老姑娘吧。

可惜,叫赵建刚想不到的是牛棚里那个杨老头竟然平反了,而且还要恢复工作,这个老头也实在可恶,走就走吧,临走的时候竟然还替余小花洗白,这一下,村子里的人对于余家又巴结起来了。

谁不知道杨老头早先是京城的领导,身在高位的,现在恢复工作之后,肯定是大权在握,这个老头表示和余家关系好,那余家以后绝对能够发达起来,谁不趁着现在余家还在村子里的时候上前巴结呢。

赵建刚每每想起这件事情就是一肚子的火。

他原还想着等余小花嫁不出去的时候,他再不计前嫌的上门,指不定就能抱得美人归了,哪知道有人多事。

这天,赵建刚晚上出去和曹二妮约会,两个人腻歪了一会儿,他说动了曹二妮嫁给他,并且还跟曹二妮保证绝不负她,总算是把这丫头说的答应了,赵建刚才算弥补了一点原先的遗憾。

他一边往回走,一边哼着小曲,等快到知青点的时候,赵建刚也不知道踩到了什么,脚下一绊跌了个狗啃泥。

他才想爬起来,却是兜头被人套了麻袋。

然后就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给我打,往死里打。”

紧接着,赵建刚身上头上,也不知道什么地方,就落下棍子棒子,还有拳头,他疼的嗷嗷直叫,使劲的喊救命。

可奇怪的是,这里离知青点那么近,竟然没有人听到。

赵建刚一直被打昏了,疼的昏死过去。

再之后的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等他醒来,发现自己躺在知青点的炕上。

屋子里暖乎乎的,炕也很烫,原本该很舒服的,可是赵建刚浑身疼的要命,每动一下都要出一身的汗,他哪里舒服得起来。

门被推开,赵建刚看到曹二妮进门,他眨着眼睛看曹二妮,一说话,嗓子沙哑的要命:“我这是怎么了?对了,有人打我,有人套了麻袋把我往死里打。”

曹二妮一屁股坐在炕上:“你是不是迷糊了,哪有人打你,俺们找着你的时候,你就趴在河沿上,想来是晚上太黑了一个没注意掉到河里去了,你自己挣扎着爬了上来,俺们费了好大劲把你扛回来的。”

“真的有人打我。”赵建刚争了,想坐起来却怎么都动弹不得。

曹二妮一把按住他:“你受了寒,现在病的不轻,可别起了。”

说到这里,她还叹了一声:“小韩大夫走了,这一走啊,咱们这几个村子又没有好大夫了,要不然,小韩大夫一副药就能把你给治好。”

赵建刚一听这话,满面的怒火:“你还惦记…”

曹二妮赶紧解释:“没有,我早就不惦记他了,我现在心里只有你。”

赵建刚这才轻松了一口气,同时,他也不再去和曹二妮强辩谁打了他,只是顺着曹二妮的话头打听到底咋发现他的,谁发现的,谁把他扛回来的之类的。

曹二妮看了赵建刚就回了,不想赵建刚当天晚上发起高烧来,这一病,竟然病了一个来月才起来。

村子里的人都在悄悄的传赵建刚摔到河里,肯定是叫什么脏东西缠上了之类的话,越传越离谱。

等赵建刚能起床的时候,发现村子里的人都离他远远的,早先和他亲近的现在看到他也躲。

他不知道是怎么了,打听又打听不出来,只能干着急。

余家

沈临仙坐在热炕上,一边看余梅的画,一边指点站在地上搬重物的余兰姐妹几个。

余秀坐在她对面,轻声问她:“奶,咋不把那个赵建刚直接给揍死?他敢那么传俺小姑,只打他一顿便宜死他了。”

沈临仙轻笑:“打死他才太便宜他了呢,他敢坏你小姑的名声,让他轻轻松松的死算什么,奶要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摸了摸余秀的头,沈临仙笑道:“你且看着吧,他惯会钻营,又一心想要富贵,奶奶就让他这一辈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分明快要够到了,可转手就失去,奶要叫他看得着摸不着,叫他痛苦一辈子。”

余秀机灵灵打个寒战。

她深觉自己的道行还是太浅了,是,她奶说的对,打死一个人算什么,一死百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让一个人活着,努力的摧残这个人的精神,那才是真正的折磨人呢。

同时,余秀暗暗告诫自己,可千千万万别和她奶作对,和她奶作对没有好下场的。

像她奶这种成了精的老狐狸,那心眼子多的数不清,你这里还没注意呢,指不定人家就能坑死你。

余秀想想上辈子,是不是她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她奶,所以才会落到那么一个下场?而且,她奶还是瞧在她是亲孙女的面上手下留情了,要不然她会更惨?

沈临仙和余秀说着话,又斜了余兰两眼:“明天你们四个背上沙袋跟我上山。”

嗷嗷的几声,余兰四个叫惨不已。

余梅笑了,眉眼弯弯,看起来十分清秀好看。

沈临仙又指出了她画中的几个不足,叫她再接再励。

随后,沈临仙问余秀:“你以后想干啥?”

余秀想了想,回答不出来。

沈临仙笑道:“你看,别人都对未来有了一定的规划,只有你还没有,你和奶说说,你想干什么?”

余秀想啊想的,最后才道:“俺想挣大钱。”

沈临仙拍了拍她:“那你做什么行业挣钱,总得有个规划吧,行吧,你现在还小,慢慢想,将来会想到的。”

杨老都回京了,说明这场动乱就要结束,沈临仙现在就要替老余家所有的儿孙打算,替他们规划未来的道路,她既然来了一遭,这些孩子们又都这么孝顺,她就不可能撒开手不管,起码在她离开之前,她要给余家弄的妥妥的。

第169章 我是渣奶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不说余秀这个本来就敏感的,就是余四狗这个憨的,也在发现许多不同之处。

比如说家中的自留地放开了,谁愿意种什么就种什么,家里养鸡养鸭之类的数目也没了什么限制,甚至于鼓励各家养猪之类的。

因为政策越放越开,余家的日子也越过越有滋有味。

除了上工挣工分之外,余家山上的那块地一直没有被人发现,余家人一直在种着,这些年粮食从来不缺,家里人现在是愿意吃啥就吃啥,白面米饭之类的轮换着吃。

剩下的粮食沈临仙也不叫留着,都偷偷的弄到黑市上给卖了换钱。

除此之外,沈临仙还时常的带着孩子们上山转悠,时不时的打回一些野鸡野兔来加餐。

原先是沈临仙自己打,后头孩子们都长大了,余志几个也都学了一手好本事,都能打到野物。

就连余四狗最小的闺女余桂现在都能打到一些小的野鸡回来。

说起来,余四狗这四个闺女也不知道咋长的,长的那么丑,可一个个却都有一把子力气,并且身子骨壮实的吓人,就连余桂的力气都比余志不小了。

余家人也没当回事,只说孩子力气大点壮实点好养活。

可沈临仙看着孩子这么好的条件,就开始琢磨事情。

她时不时的跑到镇上往京城打个电话,或者写封信啥的,别人只知道她是在跟京城那边的杨老以及韩修还有米普等人联系,但到底都讲究了什么,还真说不准。

又是一年过去,这年开春的时候,突然间,平安村来了好几辆车子。

当先的是一辆小轿车,后头还带了一辆吉普车,再后头还有几辆大卡车。

车子在村支部门前停下,平安村的人听到信都跑出来看,小轿车打开,杨义从车内钻了出来。

几个和杨义熟悉的孩子都嚷着:“杨义,你回来啦。”

杨义笑了笑,找着王支书说明来意。

这两年杨老一直惦记着平安村的乡亲们,只是他工作忙回不来,今年特地买了好些东西让杨义送回来,也算是给平安村尽尽心。

王支书一听就乐呵了,叫了几个身强体壮的村民帮着把车子上的东西卸下来,然后杨义把其中一些挑出来,指明了是给谁家的,剩下的叫王支书分了。

多数都是一些吃的喝的之类的,剩下的有一台缝纫机还有一辆自行车,这个说是给余家的,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是送给王支书的。

王支书一见更加高兴,这说明杨老心里念着旧情呢,往后他家孩子说不定还能托杨老的福安排个好点的工作。

大家领了东西,杨义又带了几个人去了余家。

沈临仙听余秀说杨义回来了,就知道是什么事,她也没出去,就叫住余兰几个,让她们在家等着,一个都不许出去。

等到杨义带了几个中年人进门,沈临仙笑着迎上去:“这是体育局的几位领导吧,欢迎,欢迎。”

她又指着余秀和余梅道:“赶紧给人倒茶。”

把人迎进屋里,杨义坐了,对沈临仙笑道:“沈奶奶,您之前打电话说兰子几个力气大跑的快,说是好苗子,我爷爷还有韩叔都上了心,后头跟体育局那边说了一声,正好我这次回来,就带了几个人过来瞧瞧,要真是好苗子,那还真不得了呢。”

沈临仙笑眯眯道:“反正俺早先听评书上说有些人天生力气大,就留了心,俺这四个孙女吃的多,长的快,力气大的很,兰子力气小点,可俺俩孙子都比不过她。”

喝,她这么一说,体育局的几个人是真的上了心。

几个人叫过余兰姐妹四人,出去想找个平坦的地方试试,可平安村多是山地,找来找去也找不着合适的地儿。

沈临仙笑道:“不如去镇上的小学吧,那里有个大操场。”

于是,一行人又坐了车,匆匆去了镇上。

镇上的小学不只有大操场,还有几样运动器械以及体育用品,倒是帮了大忙。

那几个人先拿了表让余兰姐妹四个跑步,想测测她们是不是田径的料。

几圈跑下来,其中一个人指着余兰道:“你过来。”

余兰有些紧张,可看到她奶以及余秀在旁边站着,鼓励的看着她,就放松心情过去。

那个人把秒表给沈临仙看:“老大娘,您这孙女培养的好啊,真好,这里场地不平坦,她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且年纪还这么小,还是个女孩子,可成绩比专业的男运动员一点都不差了,这要是再训练一下,到了专业的跑道上,换上专业的跑鞋,那可真了不得啊,说不定真能给国家夺个金牌啥的。”

沈临仙一听笑的更加乐呵:“俺们乡下人知道啥,俺就觉得这四个孙女有一把子力气,别的也没想到。”

等到余菊三人过来,那人摇头:“这三个也不错,只是离她们大姐差了点。”

余秀有些紧张,可还是急道:“俺家三个妹妹力气大,有啥子比力气的项目吗?”

她这么一说,那几个人眼前一亮,想到一些项目。

沈临仙又道:“现在俺家吃的水都是这几个孩子提的,别人用扁担,她们根本用不着,手提着就行,那么大的水桶,她们一手提上一个一路小跑,根本不觉得累。”

余秀转眼看到操场另一侧放了一个大石头,就指着石头对力气最大的余菊道:“小菊,你去把那块石头搬过来给领导坐下。”

余菊不明白为啥搬石头,不过她跟余四狗的品性差不多,很是听话,就答应了一声,跑过去把那么大一块大青石抱着就跑。

几个体育局的人真是吓傻了眼啊。

余菊的个头和那块石头也差不了多少,可这姑娘能抱着就跑,这得多大的力气?

沈临仙笑的见牙不见眼,心说自己专心培养的姑娘咋能差得了?这几个打小身体素质就好,后头又跟她上山采药,专门练过的,还让韩扬弄了药给泡大的,可不是谁都能比得了的。

等到余菊抱着石头过来,那几个人就像是捡到了宝一样,围着余菊问东问西的。

后头又问余桂和余桃:“小姑娘,你们都会啥?”

余桃奶声奶气的道:“俺成天跟奶上山打猎,俺拿石头扔野鸡野兔,一扔一个准。”

说完,这小姑娘捡起一块石头来朝树上一扔,一个树枝掉下来的同时,一只麻雀也栽了下来。

余桂则扳着小手指,头都不敢抬:“俺,俺跳的高,跳的远。”

“那还不赶紧试试。”

于是,余桂又试了跳高跳远。

几个体育局的人看到这四个孩子的成绩,真是乐疯了,一个劲的拉着沈临仙的手夸啊,快把余家人都夸成一朵花了。

那四个姑娘站在一旁傻乎乎的,还不知道这是干啥呢。

不过,四个姑娘都听话,沈临仙一个口令,她们一个动作,沈临仙让干啥就干啥。

等回到余家,余大狗兄弟几个也都过来了。

体育局的人商量了一番,就对余四狗道:“余同志,你给国家培养了四个好苗子啊,这四个姑娘都是好的,我们决定破格招收她们进国家队。”

余四狗一听大喜:“谢谢领导了,俺同意。”

当头的那个笑道:“要是进了国家队就要服从领导要求,要努力训练,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余四狗赶紧道:“俺家姑娘不怕苦,啥苦都能吃。”

领导笑了笑:“还有,进去要集训,怕是以后很少能回家的,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

余四狗使劲的点头:“俺有准备,有准备。”

第170章 我是渣奶

发现了四个体育人才,体育局的几个人抓心挠肝的,恨不得当下就带走。

可人家的姑娘还小,要带走的话,总得和人家家里交待一声,同时,也得让姑娘有个缓冲啊,于是,几个人就在平安村住下了,想等着余家给余兰四个收拾好了一起上京。

把那几个人送走,沈临仙把门一关,叫过余兰四人来:“兰子,往后你们就不能在家住了,你们要进京城了,高兴不?”

余兰立刻哭了,双眼含泪抱着沈临仙:“奶,俺不走,俺不走,俺跟着奶,你别不要俺啊。”

她一哭,余菊和余桃也哭了:“奶,俺们听话,再不捣蛋了,你别不要俺们啊。”

沈临仙叫她们哭的心里也酸酸的。

她把孩子往余四狗身边一推:“老四,你跟孩子好好说说,毕竟这走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回来。”

余四狗答应一声,拉着四个闺女进了里屋。

他坐下后,把四个闺女搂在身边,看着四个闺女也当场掉了泪。

哭了一会儿,余四狗才道:“兰子啊,爹知道你们舍不得家,爹也舍不得你们啊,可为了你们的前程,不得不让你们进京城,刚才那几个人都是京城的领导,你奶费了多大力气才把人请来,人家看中了你们,要带你们进京城训练,训练的好了,你们就能参加运动会,拿名次得奖牌,以后国家还给分配工作,这多好的事情啊,比你们在家里跟着爹土里刨食的好吧,爹没出息,也没门路,给你们安排不了什么别的,这也是你们争气,人家才能看上眼啊,兰子啊,你们长的又不好,也不像你小姑和秀儿那么聪明,不练体育,奶和爹真想不到你们还能干啥。”

余兰到底大了些,也听得进劝,听她爹这么一说,也开始思索。

过了一会儿,余兰问余四狗:“进京有钱不?”

余四狗也不知道有不能拿钱,不过却道:“进京就不用吃家里的粮食了,国家管饭,管衣服,啥都管,不用花钱。”

“俺问给钱不?”余兰急了。

沈临仙正好进来,拉过余兰笑道:“给的,有工资,要是比赛得了奖还有奖金。”

余兰一听两眼发亮:“那俺们去,俺们一定多拿奖金,挣了钱给奶盖小洋楼,给爹买好吃的,买新衣裳,等将来俺们在京城有了工作,就把爹接到京城享福。”

余四狗又哭了。

他是真舍不下姑娘啊。

沈临仙扔给他一块手帕:“别哭了,这是好事,你哭啥,瞧你那点出息,还比不上你闺女呢。”

做好了余兰四个的思想工作,沈临仙又叫人给余大花捎了信,又给县城的余小花和余勇打了电话,让他们请假回来送送余兰。

到下午的时候,余大花拖家带口的就来了,当得知余兰四个叫国家给看中了,要带到京城好好培养的时候,余大花也乐坏了,她拉着余四狗道:“老四,俺说啥,咱娘说的对呗,你是有后福的,你这四个闺女比几个儿子都强,往后啊,你就净等着享福吧。”

余四狗也乐呵呵的答应着。

余大花见娘家有了这样的大喜事,索性就住下不走了,想等着送走兰子几个再回家。

这几年因为余家越来越好,余大花在婆家威信也高了,她说不走,何建设也不敢催,只能自己带着孩子回去。

第二天余小花和余勇就回来了。

这两年余小花升职加薪,体面的很,余勇也已经不做学徒了,而是在厂子里开车,做起了司机,挣的也多了,这两年两人往家捎的钱可不少。

两人一回来,沈临仙又忙着整菜加饭,让这些孩子们吃的饱饱的。

又住了一天,第三天那几个体育局的人就要带余兰他们走。

虽说舍不得,可为了孩子的前程,一家人还是咬牙送走了余兰四人。

孩子是送走了,可沈临仙不知道的是,前脚送走余兰,后脚花大妮回去就跟余三狗发了火,她指着余三狗的鼻子就骂:“你看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娘心里根本就没你,看她对老大家多好,给余勇找的工作多体面,老二家那三个丫头片子也尽心照顾着,老四家的那四个全给送到京城去了,啥子兰子四个是人才,我看是你娘走了杨老的门路,你说,咱家小聪和小明还有涛子是不是她亲孙子,她咋就不替咱家想想?”

余三狗闷头抽烟,花大妮骂的实在不像了,他才抬头:“叨叨啥呢,娘咋会偏心,都是她的儿,都是她的孙,她是一样对待的,实在是小聪和小明拿不出手啊,但凡他们有一样行的,娘也能想办法帮帮。”

“你这是看不起自己儿子?”

花大妮这个气哟。

余三狗气道:“我能看不起他们吗?那你说说,他们哪一样行?”

这么一问,花大妮也说不出来了。

她生的三个儿子一个赛一个的淘气,可玩行,学习是一丁点都不成的,而且身子骨也没兰子几个壮实,要真去练体育,她也有点舍不得,听说那个可苦了,是拿着命在拼的。

见花大妮不说话了,余三狗才缓了语气:“你也别瞎想,娘啥人你还不知道吗,我也是她儿,她能不为咱们打算,反正小聪他们几个还小,等再大点吧,说不定娘就能看出他们的优点来,也能拉拔一把。”

这时候,余聪从外面进来,一进门灌了一缸凉水就道:“娘,俺出去玩啦,一会儿你给俺做面条行不,俺想吃打卤面。”

花大妮没好气道:“玩,玩,就知道玩,眼看着丫头片子都比你们有出息,你们也不急。”

余聪呵呵一笑:“急啥啊,反正俺还小,再说了,咱家可是有青砖大瓦房的,俺急啥。”

花大妮越发生气。

不过到底沈临仙的余威还在,她就是生气,在家抱怨两句,却不敢到老宅那边说三道四的,她还怕沈临仙给她个大没脸,或者想办法治她呢。

余兰四个走后,余四狗没精打彩了几天,之后就开始上工干活。

他就跟头老黄牛似的,每天手头上就没闲的,不是在地里干活,就是收拾家里家外的,虽然说家里就他一个人了,可还真不像个光棍的家,院子里屋里收拾的整整齐齐,饭菜每天也做的挺好,看着比白招弟在家的时候日子还好一点。

等到了夏天的时候,突然间余家收到邮局的汇款单,沈临仙愣了一下,看到收款人是余四狗,就把余四狗叫了来,第二天带着余四狗去邮局跑了一遭,然后拿到了百十来块钱。

另外还有一封信。

信是余兰写的,上面写了她们在京城的一些见闻,还有训练的一些情况。

余兰信中写着,临走的时候她爹跟她说训练很苦,可是她训练了两个来月,一点都不觉得苦,反倒觉得挺好的,她们浑身使不完的力气终于有地方撒了,另外还说领导见她们训练的好,这次的全运会要让她们参加,不过参加的是青少年组的比赛。

还说她们发了两个月的工资,头一个月的工资她们留着花了,第二个月的工资给她爹寄回来,信中说让余四狗别舍不得花,以后每个月都会给他寄钱,头一年钱少,第二年钱会多起来,如果她们比赛拿了名次,奖金不老少呢,让余四狗想吃啥就吃啥,想穿啥就穿,他闺女养得起他。

余四狗拿着信回去,让余秀给念了之后大哭了一场。

沈临仙拍着余四狗的肩膀安慰他:“哭啥啊哭,有啥可哭的,你闺女出息了,能养你了,你叽叽歪歪的干啥?”

余四狗一头扎进沈临仙怀里:“娘,俺心里难受,你说兰子她们那么小,就…俺想啊。”

第171章 我是渣奶(月票500加更)

晚上,大伙都睡了,余二狗屋里。

柳枝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

余二狗干了一天活累的不行,柳枝还不让他睡,拉着他絮叨。

“二狗,娘虽说不要各房的钱了,可咱们…”柳枝很为难,慢声慢语的道:“老大那边勇子挣了钱,每个月都给大嫂往家捎,大志虽说没挣多少,可有一手好木匠活,时常的出去给人干活,也能多少挣一点,老四那里四个姑娘都挣了钱,就咱们…”

余二狗翻了个身,睁开眼睛拍拍柳枝:“你想啥呢,这不是咱的姑娘小吗,要是长大了,肯定能挣不少钱。”

看柳枝一脸发愁的样子,他耐心解释:“娘和俺交待过,咱家秀儿可机灵了,往后肯定和她小姑一样有出息,就是梅子那一手字画,现在是不成,等将来肯定能挣钱,还有小芳,这丫头看着不言不语,可却跟娘学了一手好医药本事,将来考大学当医生,可是体面的工作,再加上小全,你看咱家小全长的多好,人又机灵聪明,将来也差不了,咱们再熬几年,肯定也能享福。”

他这么一说,把柳枝哄的高兴了,柳枝笑的眉眼弯弯:“你这么说倒也是啊。”

她想到余秀和她透的话,就赶紧道:“咱家秀别看啥都不说,可心里明白着呢,前儿她才和我说了,让我啥事都别往前靠,就听咱娘的,说咱娘喜欢老实人,咱们表现的越老实,咱娘越心疼,将来越会替咱们考虑,还说谁这会儿要拔了尖,咱娘一准削他,秀儿说咱娘那里还有好些好东西呢,老三老四分出去了,恐怕咱娘也不会给他们,将来都是咱们和老大家的。”

“东西啥的不重要,关键是咱家四个孩子也都好。”余二狗笑了,把柳枝搂在怀里:“多亏了你,这么些年任劳任怨的,给孩子教的好。”

柳枝也笑:“是咱娘教的好,俺懂啥啊,孩子读书识字都是娘教的,梅子画画,小芳的医术,可都是娘手把手的教的。”

余二狗想想也是:“往后咱们多孝顺娘,我看咱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将来也没啥可愁的,咱也不强出头,娘给啥咱就拿着,不给咱也别争,人好才是最关键的,有人在啊,啥都有。”

余二狗两口子商量着事情,余大狗两口子也睡不着觉。

余大狗想着家里的几个孩子,越想越是美滋滋的。

宋小菊叫他闹的睡不着,伸手打了他一巴掌:“干啥呢,还让不让人睡了。”

余大狗笑笑:“俺这不是高兴么,原先俺还替老四发愁,想着他连个儿子都没有,以后可咋办啊,可没想着,后脚跟人家四个闺女就出息了,你看看兰子几个才出去俩月就挣着了钱,关键是还想着老四,知道给她爹邮钱,往后老四每个月都有一百多块钱,可真是吃喝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