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立马授意去了。

回来时,映虹只提着一篮子桑葚,一篮子山莓来了,笑着冲卫臻道:“喏,这可是大太太亲自给娘子备下的,说是野外深山老林里来的山货,酸甜可口着呢,是今年刚采摘的头一批,比寻常个头大了一半不止,大太太说娘子喜爱零嘴,便巴巴将篮子皆给装满了。”

说着,又笑着道:“大太太说了,娘子吃完了,只管去讨要便是,听说大太太娘家郝家的老家便是郊外的,时不时有村名将这些野味送来,娘子要是爱吃,可管饱了。”

映虹学着大太太妙语连珠的语气,生生将卫臻逗笑了,也知,这事她做对了。

卫臻让贪吃鬼冬儿将果子洗了,留一半,给院子里的丫头们分一半,结果冬儿刚去,那边绿蕊正好将一叠洗净的桑葚送了来,两人对视了一眼,冬儿看着碟子里洗干净的果子,又看了看自己篮子里的,不由张口问道:“绿蕊姐姐,你这桑葚打哪儿来的?”

绿蕊一脸不明所以道:“这是方才潘姨娘送来的,翠微居的潘姨娘。”说到这里,绿蕊叹了口气,犹豫了一阵,绕过冬儿,冲卫臻道:“小主子还不知道罢,翠微居的潘姨娘是老爷去年新纳的。”

说到这里,绿蕊压低了声音,道:“听说是打暗门子里头来的,也不知老爷怎么着忽然就魔障了,硬生生将人接进了府,听说十分讨老爷欢心,这大半年以来,将染云居那位都给比了下去,如今在五房正得势了,听说咱们姨娘回来了,昨儿个白日里便巴巴过来探望了,在这里矫揉造作的待了一下午,美名其曰是来探望姐姐的,可实则···”

绿蕊犹豫了一番,如实道:“她人方一走,姨娘便进屋待了一整晚没出来,连晚膳都未用,这些东西是她送来的,姨娘想让大家分了,可念叨着见小主子爱吃,特意留了一半,方才巴巴打发奴婢去洗干净了给小主子送来的。”

绿蕊话音一落,冬儿及所有人全部傻眼。

这又是从哪里突然冒出来了一个潘姨娘啊,她们压根没有收到半点消息。

卫臻听了不过愣了片刻,非但她们没有收到半点消息,怕是连老夫人都没有收到过这个消息罢。

潘姨娘,卫臻前世是有个些许印象的,不过,她出身不好,大老爷不准此等暗门子入府,为此,卫霆祎跟大老爷大吵了一家,因为这事,兄弟二人之间甚至还闹了大半年嫌隙,故而潘氏并不得宠,卫霆祎新鲜两日后便将人丢一边去了。

以至于连卫臻都隐隐忘了她的存在。

如今瞧着,是尚且还在新鲜期,还是···与前世的不同?

121

不收拾不知道, 一收拾,才发觉在荣安堂这几年,卫臻攒下了不少体己。

她跟府中所有的娘子们一样,每月的月银有十两,逢年过年还会得到长辈们轮流派发的压岁钱及些个金瓜子金裸子类的赏赐, 这些收入中每年有大半花在了给长辈们及兄弟姐们准备的生辰礼上, 及给下人们的一些赏赐, 余下的全部都一分不少的攒了下来。

在老夫人院子里, 所有吃喝穿戴的用度全部打从荣安堂出,每顿饭, 每件衣裳全部跟老夫人的一样,皆是走专门的厨房及专门的秀坊, 压根不用卫臻额外耗费一分一毫,且在荣安堂这几年, 所有的月钱从来没有任何苛扣, 每月准时由人一分不少的送来,于是,光是这些年存下的月钱都足足高达二百两之多。

至于其它的, 她这两年身子长得快, 衣裳倒是不多,可金银首饰及一些上等的面料却委实不少,寻常长辈们、兄弟姐们生辰送出去多少,回来的只多不少,关键是, 在元陵城这些年来,前往卫家探望老夫人的亲戚们、贵太太们,只要但凡来了荣安堂的就没有空手而来的,今儿个这个往卫臻手腕上套上一个金镯子,明儿个那个往卫臻脖子上挂个银锁片,这些平白无故得来的首饰更是占据了卫臻小金库里的大头,当然,这里头最最贵重的自然要数从苏万里那个土豪身上得来的。

苏万里他是个大手大脚花钱不眨眼的,大概是觉得她吝啬小气,又素来嫌她穷酸,又加之时不时要从卫臻这里取些经,给大姐姐生辰送什么礼,给大伯娘生辰送什么礼,给老夫人生辰送什么礼,以前有苏家人操持,后来直接撂给了卫臻,久而久之,卫臻便也准能从大腿肉上分些零散肉屑,而这些零散肉屑却成为了卫臻的镇箱之宝,有不少东西甚至将来可以直接添进她的嫁妆箱子里的。

这些皆是卫臻的体己,或许因为卫臻深受老夫人及大老爷宠爱的缘故,连带着阮氏在府里头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其实这辈子卫臻跟阮氏的月钱跟前世是一样的,可她们母子俩的境遇却与前世截然不同,从而导致了她们生活水平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下。

卫家这五年以来虽不及当年老太爷在世时辉煌,可如今大老爷在户部当值,他性子沉稳、处事严谨周全,且言行举止、行事处事颇有几分当年卫老爷子的风范,深得上司器重,又加之大老爷乃天子老师之子,亦是深得圣眷,故而卫霆渊在朝堂上还是颇有建树的,卫家大房一脉完完全全撑起了整个卫家的荣耀,不过,其余四房却各自有各处的糟心处。

首先是二房,二老爷思念亡妻,差点儿去了庙里剃度当了和尚,如今虽被劝解了回来,可二房到底人丁稀疏,至于二老爷,不求他如何上进大有作为,只求他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便已足矣,如今整个二房所有的希望便投身在了二房唯一的嫡出三哥儿卫宴身上了,虽说闹成了一团糟,可自老夫人劝解后,到底趋于平静。

至于三房四房,三老爷不过在兵部挂了个闲职,官位不大不小,完全混日子的那种,混得好,这辈子也能衣食无忧,可若是他要是动起什么歪心思,凭着他宠妾灭妻的做派,也是够他喝上几壶的,至于四老爷吗,是个被养歪的,镇日拎着鸟笼四处看戏唱戏不说,这两年以来越发魔障了。

许是二房三房这一路被说得够多了,如今回了卫家,全府上下议论得最多的反倒是四房的四老爷光荣事迹——

“听说四老爷将整个四房都给搬空了不说,更甚者还偷偷将四太太的嫁妆给动用了,说是将城南一家快要关门的老戏院给盘了下来,花费些银两便也罢了,可关键是戏院里的几位角儿全部都被其它戏院给挖走了,主子,您猜接下来怎么着?”

卫臻此时正坐在案桌前,提着毛笔正在纸上一脸认真的写着什么,边写,边漫不经心随口问道:“怎么着?”

冬儿绘声绘色道:“接下来啊咱们四老爷竟然不顾卫家颜面,自个亲自下场,自个亲自挑起了担子竟然当起了戏子,自个当成戏子唱了戏起来不说,更甚者还描眉抹香穿起了裙袄扮作女子唱起了,如今,满京城都知道风满亭有位男角反串女子,唱的一出好戏,那韵味那身段,关键是那唱功简直别具一格,可谓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那戏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被人称为三日先生,而如今为了盘活戏院,四老爷竟然还接起了私活,听说下个月文昌候府的老侯爷做六十大寿,请的便是四老爷这个新盘的戏班子前去唱戏,老侯爷点名要请这位三日,可此番一去,怕是整个京城势必都将要知晓了这位唱起反串的三日先生便是咱们卫家的卫四老爷了,大老爷不知怎么忽然得知了这个消息,为此动了大发雷霆,连夜跑去四房教训了一顿四老爷,四老爷平日里对大老爷多有敬仰,可不想今儿个一早,四老爷竟然偷偷溜出了府,大老爷如今派人去戏院拿人了,不知一会儿将人捉回来后府里将又会是一场怎样的场面?”

冬儿噼里啪啦的,将回府这几日府中的见闻一字一句全部一股脑的打听来了。

卫臻听到这里,手中的毛笔一顿,这才开始正经的从笔墨间抬起了眼看向东冬儿,道:“真有此事?”

“可不正是。”冬儿立马道:“听说四太太这些日子镇日以泪洗面,今儿个一早便巴巴跑去世安院哭诉去了,估摸着这会子还在了。”

说着,只跟着像模像样的叹了一口气,道:“主子,您说,您说这到底像是什么样子啊,如今整个卫家传得沸沸扬扬,这事儿若是当真传了出去,怕是整个京城都得瞧卫家笑话了,你初来乍到,在京城还压根不识得几个人,却要连带着一道被人暗地里给戳脊梁骨了,真是倒霉。”

冬儿一脸不爽快。

双灵也跟着附和道:‘四老爷原先在元陵城时虽有些不着调,可也万万不曾到这个地步啊,如今不过才两年光景,到底是怎么了。”

映虹却给卫臻泡了杯茶过来,道:“从前在元陵城时有老太爷老夫人守着,四老爷到底不敢胡来,如今来了京城,大老爷虽颇有威信到底多有繁忙,自然是不可能时时刻刻守着底下几个弟弟们过活不是,关键是啊,我可听闻京城的名人雅士众多,对于戏曲更是痴迷尊崇,喜爱的人多了,无论生出了什么稀罕之举皆不稀奇,何况,如四老爷这般行径的也并非先例,当年老太爷在世时,府中便请了一出戏,唱戏的角便是由男子反串扮演,当时整个府里头没有一个人瞧出来,唯有四老爷一人指了出来,那出戏唱完后,听说四老爷更是跑去后台寻了那名戏子探讨了好一阵,此番出了四老爷这桩事儿,其实也并不稀奇,在多年以前,早已有些征兆。”

映虹语不惊人死不休。

惊得冬儿与双灵二人齐齐长大了嘴。

卫臻闻言,只抬眼看着映虹道:“竟还有这一出?”

映虹笑了笑,道:“是啊,那是我刚入府的那一年,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觉得稀奇,故而记得十分清楚,那时,娘子还未曾出生了。”

卫臻听了,无奈的耸了耸肩,道:“前几日三房的事物才料理清楚,五房的事情还没开始,如今,又被四房赶超了,祖母真真是不得闲,倒不如待在老家自在。”

五房有何事?

自然是新纳进来的那位姨娘一事儿,那位潘姨娘不知是没脑子还是个有心机的,竟然擅自跑去了世安院,生生在世安院的院子外头跪了一日一夜,求老夫人将她留下来,求老夫人成全她跟五郎,老夫人本来身子未见好,被这事儿一激,差点给气晕了过去。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整个卫家除了大房,没个让人省心的。

122

“既然生了这等事端, 那几日后郡主府的宴会, 主子还去么?”

映虹略有几分忧心道。

卫臻垂眼思索了片刻, 道:“侯府寿宴在下月, 于郡主府府宴之后,如今四房一事儿不过仅在府中盛传,在外倒是并未惹人非议,倒是不打紧。”

说着, 轻轻捏抬着袖口, 收笔将毛笔一抬, 随手拿起刚写完的信件交到双灵手中,冲其道:“一会儿将这封信给方家姐姐送去, 如若那日方家姐姐也去,我便去, 正好可以借此与她一聚,如若她不去, 那咱们这段时日赶路辛苦, 如今还未曾缓和过来呢。”

说罢,又冲冬儿道:“咱们且去瞧瞧祖母吧。”

卫臻领着冬儿匆匆去了世安院, 去时, 只见四房的樊氏双眼微肿,眼眶发红, 一瞧着这幅模样,怕是昨夜哭了一宿吧。

因四房乃庶出,四老爷又是个得过且过的性子, 并不得力,这些年来四房一直随着老太爷老夫人一道居在元陵城,靠着依附长辈们过活,故而这些年来樊氏一直安分守己,从前殷氏当家时,樊氏事事讨好殷氏,如今大房郝氏管家,又伏低做小,事事依着顺着郝氏,她温顺恭良,行事低调,丝毫不敢造次,无论是前世还是今世,卫臻对其印象皆不深刻,她是个不怎么打眼之人。

这样一个人,如今跑到老夫人眼前哭诉,大概是实在走投无路了吧。

见了卫臻,樊氏立马用帕子微微遮了遮面,一直低着头,面露尴尬,她这幅面相在小辈跟前,到底是不合时宜的。

而老夫人气色亦是不大好。

老夫人年纪渐长,此番风尘仆仆回京,本就遭了不少罪,如今回来后片刻未曾歇息,一桩接着一桩的糟心事儿接二连三的往这边涌,连卫臻都隐隐有些瞧不下去了,据周妈妈说,回府的这几日老夫人夜里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这两日还是卫臻偷偷嘱咐周妈妈往老夫人的茶里下了点安神药,然后往熏香了添了些安神香,这才得以入睡。

“你这个时辰怎么来了,不好好在屋子里歇着,一老往我这破院子里跑作甚,是不是得知你四伯娘给老婆子我送了这些肉粽,一准闻了味跟来的?”

老夫人见到卫臻,脸上的愁容瞬间收起了,只难得扯着几抹笑意,从碟子里随手拿起一个肉粽给剥开了,递到卫臻手中。

卫臻没接,只就着老夫人的手咬了一小口肉粽,笑嘻嘻道:“真好吃,这粽子是四伯娘做的?四伯娘做的粽子可真好吃。”

顿了顿,又笑眯眯的冲老夫人道:“祖母喂的,自然就更好吃了。”

卫臻一脸狗腿。

老夫人瞪了她一眼,嘴上怒骂道:“这么大个人了,还要人喂,当着你四伯娘的面,也不知羞。”

面上却无半分怒意。

卫臻只冲老夫人耸了耸鼻子,一脸不情不愿的从老夫人手中将粽子接了过去,道:“再大,也是祖母的小孙女,甭管往后是嫁了人,还是生了小娃娃,亦或是长到祖母这样大了,也依然还是祖母的小孙女啊!”

卫臻边咬着粽子,边语不惊人死不休道。

老夫人听了,顿时指着卫臻说不出话来,卫臻说起这话来,脸上神色如常,老夫人却气得脸都胀红了,只狠狠往卫臻脸上掐了一把道:“自个还是个小娃娃了,就嫁人,还生小娃娃,这话哪是能随意张口便来的,得亏这会儿只有你四伯娘在这里,若是让旁人听去了,还不得被你这胡言乱语给吓坏了去,往后可不许再这般瞎三话四,回头再听到,便打发你去跪祠堂,姑娘家家的,一点不知羞。”

老夫人难得逮着卫臻一通念叨。

卫臻立马向老夫人吐了吐舌头,只不断往老夫人怀里拱着,边拱边嬉皮笑脸的撒娇道:“臻儿不敢了,再也不敢了,祖母训斥训斥孙女就得了,可万万莫要再让孙女去往祠堂,回头再让祖父也跟着逮着臻儿一通训斥了,祖父如今正在安心长眠,还是万万莫要惊扰了他老人家的好。”

卫臻吐了吐舌头,又立马十分狗腿的给老夫人倒了一杯茶,道:“祖母是不是训斥臻儿训斥得口干了,您快喝口茶润润喉。”

卫臻一边撒泼一边撒娇,双管齐下,哄得老夫人不知是该打还是该骂,好半晌,只觉得嘴里确实有些干了,只接了她的茶一饮而尽。

一旁的樊氏见了,只一连着瞅了卫臻好几眼,好半晌,只勉强的扯了扯一抹笑,道:“两年不见,七娘子的性子越发活泼烂漫了。”

老夫人笑着道:“女娃娃还是得规矩娴静些才好,不过···”老夫人瞥了一旁的卫臻两眼道:“小娃娃么,活波好动些也无妨,不过再过上两年,便也得拘着起来了。”

老夫人意有所指。

卫臻却笑眯眯道:“臻儿却觉得女孩子家家的得动静皆宜,不可过于文静了,太过文静了显得古板无趣,当然也不能太过活泼好动了,那样会显得聒噪无礼,女孩子家家的该静时得知道收敛静下来,该活波时也得活波得起来,这样才会讨人喜欢令人舒心。”

卫臻言之凿凿。

老夫人挑眉看着卫臻道:“你这是哪儿来的谬论?”

卫臻一脸理直气壮道:“回祖母,这些可不是谬论,这些可皆是四伯父给咱们传授的金玉良言。”

话语一落,只见屋子里一静,原本之前樊氏哭诉了一整个上午,好不容易因卫臻的到来,被打破了僵局,如今,因卫臻这一言,只见樊氏将头微微偏了过去,微微抿着嘴,好似又忆起了伤心之处。

老夫人给卫臻使了个眼色,卫臻却冲老夫人眨了眨眼,道:“祖母,四伯伯手中时常提着个鸟笼子,鸟笼里有一只叫做莺歌的画眉鸟儿,四伯伯最是喜欢不过,他说那只画眉时而乖巧,时而俏皮,又最是瞧得懂他的眼色,他心情不好时,它便安安静静的,不吵不闹,他兴致好的时候,它就叽叽喳喳欢快的唱歌,故而四伯伯无论去哪儿都拎着它,四伯伯曾说过,这样的鸟儿才讨喜,何况是人。”

卫臻叽叽喳喳的说着,她觉得这会儿她活波伶俐的说着话,打破了屋子里沉闷,故而确实讨得祖母跟樊氏二人心情缓和了不少,由此可见,四伯父说的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

卫臻说着,樊氏渐渐凝神听着。

只见卫臻又继续道:“臻儿觉得四伯伯说的这番话不是没有道理,在臻儿心目中,最最羡慕的人便是四伯伯了,四伯伯清闲自在,活得潇洒肆意,无论何时见了他都笑眯眯的,臻儿记得小时候四伯伯每每得了闲还时常拎着莺歌过来逗弄咱们几个小的,四伯伯喜欢哼曲子,连带着那只莺歌也懂得哼好几首曲子了,对了,四伯伯还会唱戏文,有一回祖母生辰,四伯伯还曾想亲自唱一出给祖母贺寿了,不过却被大伯父拦了下来,四伯伯为此还失望了许久。”

卫臻一说起四老爷好似格外兴奋,一脸畅快。

一旁的樊氏听了,却忍不住咬牙道:“听戏便罢了,可唱戏···那可是戏子的行当,他是卫家四老爷,好好地老爷放着他不当,怎能去当个戏子,这不是···这不是平白惹人笑话么,将来,将来君哥儿、洵哥儿长大了,该如何自处?”

说到这里,樊氏双眼又微微红了起来。

卫臻却眨了眨眼,一脸诧异道:“四伯伯···四伯伯何时去唱戏了?”

樊氏用帕子捂着嘴,羞于开口,可过了片刻,只隐隐有些崩溃道:“便是他想要去唱便去唱,自个偷偷在戏园子里唱唱,权当个消遣,横竖左右无人拦得住他,可缘何非得要跑到侯府里头去丢人现眼,我横竖这辈子就拘在府里头可以不用出门,可底下两个哥儿该如何过活,洵哥儿还小,可是君哥儿如今十岁了,要不了几年到了合该说亲的年纪,老爷若是执意如此胡闹,将来他们两兄弟怕是连亲事都没地去说,这不是要生生毁了底下两个可怜的孩子么?”

樊氏用帕子捂着脸,又开始无助的哭诉了起来,过了好半晌,忽而一把朝着老夫人跪下,朝着老夫人猛地磕了两个头道:“母亲,求求您管管老爷罢,他如今就跟魔障了似的,竟然连大老爷的话都听不进去了,现如今这满府上下也就母亲您的话他兴许还能听得进去几分,求求母亲,看在这十多年来媳妇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份上,母亲,您就拉拉老爷一把吧?”

樊氏边哭边磕头。

老夫人立马起了,只立马要去扶,边走边皱眉道:“好生生的,怎么又磕起头来了,快起,有什么话都快些起来说。”

卫臻忙扶着老夫走到了樊氏跟前。

怎知,樊氏却跪地不起,趴在地上哭诉道:“母亲若是不应下,媳妇···媳妇今日便跪死在这儿呢。”

老夫人听了身子微恍。

卫臻立马扶着老夫人坐到了软榻上,顿了顿,只转身起身去扶樊氏,见樊氏依然不起,只叹了口气道:“四伯娘,今儿个便是祖母去将四伯伯强行压着回来,却也是只能压得回他的人,压不回他的心,完全没有任何用处的,押回来后又该如何,他有手有脚,难不成要祖母日日盯梢着他,还是要将人绑起来不成?”

说到这里,卫臻话语一顿,又继续道:“四伯伯看似性子温和随意,瞧着向来无欲无求,却最是个犟脾气,他这会儿痴迷戏曲,咱们越是公然反对,公然阻挠,四伯伯定当越发反骨,越发不忿,即便心里只有七分所想,到最终怕也会被大家激怒到十分的,到时候事情只会愈演愈烈。”

卫臻一字一句条理清晰道。

樊氏听到这里,身子微顿,只神色恍惚,泪眼婆娑的看着卫臻道:“那···那该如何是好啊!”

123

卫臻趁机将樊氏扶了起来, 想了想, 只温声安抚道:“其实四伯伯喜欢听戏唱戏原本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喜好, 权当个消遣的玩意儿便罢了, 可是这么多年来,四伯娘不喜, 府中所有人都不喜, 非但不喜,还隐隐有些轻蔑及嫌弃, 试问,自己心心念念的东西及热忱的事情被所有人嫌弃反对, 自个会作何感想, 四伯伯自然会不快, 再加上久而久之, 无一人了解他,支持他,有道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越是不被待见越是想要去尝试去证明, 四伯伯一直隐忍到如今这般境地才慢慢爆发出来,其实,已经算是十分不易了。”

卫臻一字一句缓缓道, 见樊氏闻言一脸心急,只急急想要开口打断卫臻,卫臻却摆了摆手反将其打断道:“四伯伯从前只是喜爱听戏,便是偶尔跃跃欲试想要登台一试, 也左不过是想要尝个鲜,过过瘾罢了,如今听四伯娘的意思,四伯伯如今竟然是要自个亲自登台卖唱了起来,依着臻儿想,莫不是这期间遇了什么变故了不曾,亦或是遭到了什么刺激不成?”

卫臻微微歪着脑袋,做冥思苦想状。

只见樊氏闻言,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急急拉着卫臻的手道:“是老爷常去的那家戏院经营不善,要关门了,老爷回京这两年以来日日在那里鬼混,自然舍不得让其关门,如今···如今他花了大价钱将那座戏院给盘了下来,戏院里的班头走了,其它几位唱戏的角儿听说也被其它园子给买走了,老爷···老爷为了盘活戏院,这才亲自卖唱了起来。”

说到这里,樊氏忽而意识到什么,只忽而双眼一亮,看着卫臻,隐隐有些激动道:“是不是只要是花费些钱财,只要让那个戏院盘活了,老爷···老爷不会忧心营生问题,自然就不会去那侯府卖唱了?”

说到这里,是越说越激动,立马从椅子上立起来了,只紧紧捏着捏着帕子,一脸如释重负道:“我···我手里头其实还是有些银钱的,我···我这便全部给老爷拿去,只要老爷不去侯府亲自卖唱,只要不去丢这个人,甭说盘活这个戏院,便是节衣缩食再买下一座戏院又何妨?”

樊氏说着,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笑着,立马就要转身往回去,岂料,刚转身,不知想起了什么,又一脸忧心忡忡退了回头道:“可若是回头将银钱给老爷送了去,老爷唱戏唱上了瘾,依然一意孤行的想要去侯府卖唱,那该如何是好啊?”

想到这里,樊氏又急得犹豫热锅上的蚂蚁,方寸大乱。

卫臻看到这里,只暗自摇了摇头,忽而发觉这世间的女子果然全部都是围着男子转的,从某种程度上,卫臻在樊氏身上瞧到了阮氏的影子,只不过樊氏比阮氏幸运得多。

虽四老爷颇不着调,至少,四房清清静静,四老爷就爱个逗鸟听戏,除此以外,虽身无长物,到底对妻子还是十分敬重的,四房这么多年以来,院子里除了樊氏外,就只有一个不受宠的通房丫头,及一个病逝多年一无所出的姨娘,整个五房中,除了当年的二房,也就唯有四房最为消停,如今,四房虽并不显赫,可卫家家底并不薄,纵使四房为庶出,底下也是有地契有铺子,这么多年来樊氏掌管着四房,底下又有两个嫡子作陪,丈夫虽不着调可夫妻二人却也一直相敬如宾,在卫臻眼中,樊氏算得上是这个院子里为数不多的清闲自在的妇人,他日只要好生管束好丈夫,方可一生无忧。

不像阮氏,相似之人,却并没有相似的好命。

这般想来,卫臻愣了许久,眼见着樊氏仅仅拉着她的手,一脸心急如焚,卫臻沉吟了片刻,只拉着樊氏的手道:“从前四伯伯之所以镇日不着家,喜欢去戏院,喜欢去听戏,是因着府里所有人都瞧不上他,瞧不上他嘴里的那些所谓的糟践玩意儿,所以四伯伯自然日日不着家,日日窝在了戏园子里头,可既然如今四伯娘乐意顺从他,何不试着多理解理解,宽慰宽慰他,何不等一会儿四伯伯回来后好生与四伯伯敞开了心扉将话都说开了,四伯伯历来是个吃软不吃硬的犟脾气,威胁告诫他听不进去,可但凡只要四伯娘温声细雨的好生顺着四伯伯,想来四伯伯定然会喜不自胜的,四伯娘其实也可以多听听四伯伯缘何那样痴迷听戏唱戏,四伯娘也可以自己多多了解戏文,也多真真正正的了解四伯伯,戏曲其实并非糟践上不了台面的玩意儿,戏曲可是咱们老祖宗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精粹,一门老宝贝,里头的乾坤可也是一门大学问,连祖母,连宫里的娘娘们喜欢看了,自然有喜欢瞧得道理在里头不是,说不定四伯娘他日与诗伯伯心意相通,四伯伯一高兴,从此便乐意待在府里只唱戏唱曲唱给四伯娘一个人听也说不定?”

卫臻笑着打趣,说到这里,想了想,又道:“其实四伯伯到底是个读书人,懂得许多大道理,臻儿听大伯说他当年还差点儿考了个举人老爷,如今身上亦是有着半个功名在身的,其实最是个明理之事之人,况且四伯伯也从来不是个离经叛道之人,身为咱们卫家人,他自是是晓得什么事儿是该做,什么事儿是不该做的,如今四伯娘既然乐意支持帮衬四伯伯,愿意助他全了多年的夙愿,想来,四伯伯定然会十分感动的。”

卫臻难得耐着性子,一脸认真的看着樊氏道。

樊氏听了,心下一片复杂。

同时,后脖子竟然也跟着阵阵发凉。

可谓是一言惊醒梦中人。

樊氏忽而想起,刚成亲那会儿,老爷也是个极爱看书之人,他不但爱书,也极爱练字,极爱吟诗作画的,他唯有一个不误正业的爱好,便是喜爱钻研戏文,他最爱的是王实际甫的《西厢记》,兴致一上来,便让她扮作相国小姐崔莺莺,而他为周生,两人坐在窗前试唱,一开始樊氏还会觉得新鲜,每每乐意奉陪,可日子久了担心耽误了丈夫的学业,每每樊氏见了都会忍不住唠叨他不务正业,唠叨久了,唠叨的次数多了,时间一长,老爷便不再与她对唱,后来干脆不再与她提及,再后来,再唠叨,竟然直接一脸不耐烦的掀掉了桌上的文房四宝,彻底荒废了课业,至此,开始慢慢的不着家了起来。

想到这里,想到这些,樊氏不禁感到一阵细思极恐,樊氏后知后觉的发觉,原来,老爷对戏文的痴迷,约莫着竟是由着她一手逼促成的。

想到这里,樊氏紧紧捏着手中的帕子,一时难以置信的立在原地,过了良久,只一脸心事重重的去了。

卫臻看着樊氏的背影,微微挑了挑眉,片刻后,只立在原地松了一口气,只冷不丁想起了一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同时不由想起了前世的自己,同样的适应这句话。

顿了顿,又忽而想起了前世的四房,前世的卫家。

想到数年后,皇子们见长,朝堂上的形势日益严峻,而卫家卫霆渊却一跃执掌户部,成为朝堂上的中流砥柱,同时,在那样紧张严峻的时刻,任何一门显赫都会成为上位者忌惮猜忌的存在,可正是由于卫家其余几房的荒唐不显,才令上头越发放心重用,一个有缺陷可掌控的家族是远比威严赫赫,不显山水的权爵世家更令人放心收用的,这也正是日后卫家日发受用的原因之一,荒唐归荒唐,只要其余几房行事莫要过了线,便足以。

何况,卫臻同时也回忆到日后几年,三日先生的大名,四老爷的大名一时在整个京城名声大噪,大俗既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