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的跪在地上朝着娘磕了三个头:“爹,娘,你要保重自己。”

娘搂着他眼泪哗哗地掉:“娘会好好保重自己的。想做什么就去做。爹娘在京城,就算天塌下来娘跟你爹能扛得着。不过明睿,不要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要去做这样的事情,风险还是很大的。不过谁让他是老娘呢!当人娘,就得为儿子担事。

明睿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孝顺的儿子。不仅要娘为他出谋划策,殚精竭虑,还得为他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牵肠挂肚。

回到海口,他就开始与沈不从筹谋了。沈不从的意思,跟商行合作,到时候从最近的国家购买需要的货物。另外组建商队做生意,赚钱银钱建立他们的势力。

他的意思也是如此:“慢慢来吧!”他其实已经有了主意。他要用已经建设好的岛屿当成中转站。慢慢的,用二十年时间将那个地方变成他们白家的领地。以后白家的子孙就去那里生活。

他从外面买了大量的奴仆送到那个地方去开垦。也用其他各式各样的法子寻着人送过去。当然,都是合法途径。对待这些人他也都是也最好的条件对待的。娘最不稀罕的就是滥杀无辜,虐待人,说这是造孽。娘在积福德,他可不敢造孽。

他现在要做两件事,头一件事就是提升海军的综合实力。第二件事就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那里将是他的天下,他们白家的天下。

梦璇番外(上)

镇国公府内,身为世子夫人的梦璇在处理家务事。精神有些不济。揉了揉太阳穴。身边的丫鬟忙递了一杯茶过来。

梦璇接了茶喝完后继续处理事务。这时候外面一个丫鬟走进来说道:“世子夫人,舅老爷来了。”

梦璇听到外面的人说舅老爷过来了,忙站了起来。弟弟童福这次出公差有半年了。她得了消息,弟弟这次出公差不太平。如今平安回来,也让他悬着的心罗了地。

平童福进来就见到姐姐含着泪珠,走上前去道:“二姐,你这是怎么了?我这好好的,你哭什么呢?”

梦璇擦了眼泪:“不哭,我这是高兴呢!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将你盼回来了。回去看了娘吗?娘这半年可挂念你了。”

平童福点头:“已经见过娘了。娘很好,你不用担心。倒是二姐你别太操劳了。”管着国公府这么大一摊子的事,很劳累的。

梦璇笑着摇头:“这是我本该做的,下面也有人帮扶着,我没事。倒是你,这次出去半年可是瘦了又黑了。”

平童福没说这次出差的过程惊险万分,笑着避重就轻地说了一路上的趣闻。说了一刻钟头左右,世子爷就过来了。

平童福对这位姐夫,怎么说呢!看在是姐夫的面子上,客客气气。除此之外,其他事没有了。所以当下说的都是客套的话。

平童福用了膳就回去了。

梦璇红着眼送走了平童福,再回头看着丈夫:“让世子爷见笑了。”弟弟这次平安归来,她一时情难自禁了。

世子爷罗大虎当下笑着没说什么。对于这个小舅子,他倒是有心攀交,但是明显小舅子对他不打待见。其实罗大虎也不知道小舅子为什么现在这么不待见他。记得以前相处还蛮好的,就是与妻子成亲那会,也还挺和善的。可是时间越长,对他越是亲热不足,客气有余。他开始还想弄明白原因。想修复一下感情。

说起来他这小舅子也是一人才。两榜进士出声,科举入仕;但是身手也不错,属于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人。入仕以后前途也是光明的。却是不知道为何,最后投到了翎昸殿下的麾下。过早地战队了。

也因为如此,爹让他离这个小舅子远点。爹对他说,小舅子野心很大。胜了就一步登天,若是败了怕是得牵连家小。他听了爹的话。自此与这小舅子感情越来越生疏了,话都没几句了。

梦璇不知道世子爷在想什么。只是柔声说起了府邸的一些事情。当然是一些她不好插手处理的事。

虎哥儿听了以后多是点头:“这件事你做得很对。有些浑水,咱们不能掺和。”说起来他对妻子还是很满意的。理家是一把好手,里里外外处理得也妥妥当当,对外交际也很得体,内宅的事他从没操过一分心。

梦璇听了这话得体一笑:“应该的。”这本就是他的分内事。

夫妻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外面来人说道:“世子爷,世子夫人,华姨娘不舒服,想请大夫。”

虎哥儿望着梦璇。

梦璇笑着说道:“世子爷先去看姨娘。我这就让人拿了对牌去请太医给华姨娘看病。”

虎哥儿点了下头就出去了。

梦璇身边的丫鬟七七恨恨地说道:“夫人就是好性子,由着这个贱人作弄。”她有时候真是觉得世子夫人太善了。

梦璇一笑:“她要折腾就让他折腾去吧!”太夫人跟国公夫人都是极为讲规矩的人,不会因为你地位特殊就特别的宽待的。

七七跺跺脚,自家夫人真是急死人了。

梦璇挥手道:“你先下去吧!”这个丫头是老夫人给的,很多话也不能让她知道。

梦璇想着去养老的嬷嬷,身边少了嬷嬷等于是少了一条臂膀。她重重叹气一声。本来一家和和乐乐。但是弟弟却是有着野心。这次不告诉她,但是她却很清楚弟弟这次出去办差惊险万分。富贵险中求,想要荣华富贵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她就这么一个弟弟,要是可以他真心希望福哥儿别去拼。

梦璇身边的贴身丫鬟紫衣端了一杯茶过来:“夫人,那华姨娘越是折腾越好。到时候让太夫人知道看她还如何蹦Q。”据闻当年国公爷之所以只有三个嫡子,就是因为太夫人不喜欢庶出的。那些作乱的姨娘全部都被太夫人发卖出去。现在也就太夫人长居在庙里,不管府邸的事。加上世子夫人性子又好,那个女人仗着有国公夫人撑腰,才不知死活蹦Q了起来了。

梦璇没说话。只是静静地喝茶。没多会得到消息。华姨娘有了身孕。梦璇倒也不意外,丈夫宠爱华姨娘。又没用避子药。有身孕只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没到三个月华姨娘就落胎了,而下药的人是她派去服侍华姨娘的人。因为这件事,世子爷大发雷霆,认定是她做的孽。还说她不能容人。

她当下就去了正院,跪在婆婆面前:“母亲,世子爷就因为我给姨娘的丫鬟做下这等的事,就认定是我指使让华姨娘落胎的。儿媳没做过这样的事,请母亲彻查此事。”华姨娘自恃为婆婆的娘家侄女,所以很明折腾。却不知道国公府有国公府的规矩,以为用一个孩子就能将她这个世子夫人拖下马,也太天真了。

梅儿看着跪在地上的梦璇,微微叹气:“这件事我会让人彻查的。只要不是你做的,我自会还你一个清白。”说起来她也是一肚子的窝火。当年梦璇嫁过来与她关系也很融洽。可是娘家侄女不争气,竟然勾搭上了虎哥儿,两人还私相授受。事关娘家的脸面,她再不愿意也只能将她抬进府邸。

她也知道这么做是给儿媳添堵。因为是她侄女,身份比其他人来的贵重,又因为她得原因,儿媳管束也是束手束脚。若是进门后安分守己也就罢了,可是进门以后天天闹腾。她是甩手不管,可是常常不能不管。却是没想到这次竟然闹到落胎。

若说是梦璇下的药。梅儿是不相信的。庶出的子嗣已经有三个,没的就容不下这么一个。

梦璇听到国公夫人招了世子爷过去,后来又派人将躺在病床上的罗姨娘狠狠训斥了一顿,禁了华姨娘的足,三个月不准出院子。

紫衣有些不平。老夫人也太偏袒华姨娘了,敢栽赃陷害世子夫人,一旦正室,重则打死。轻则送到庄子上。却是没想到只是禁足三个月。这就是偏袒了。

梦璇听了轻轻一笑,这个结果早在预料之中了。之前每次闹腾,结果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婆婆说不管华姨娘,由着她处置,可是最后却都插手了。要不然华姨娘哪里能如现在这样,连她都算计上了。

紫衣见着自家夫人的神色。有些难受:“夫人,苦了你了。”自家姑娘是高嫁,娘家依赖不上。在婆家受着委屈连苦都无法诉。

梦璇笑着:“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已经很好了。”平家其他族人现在还在贫民窟呢!而她现在过的可是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日子了。

梦璇想着平家的族人,当下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姑姑。当年因为平家用了巫蛊之术诅咒了姑姑,导致皇帝大怒,平家被抄家夺爵。他们这一房因为公主祖母的缘由并没有波及。最后她们姐妹三人得了姑姑的好,都嫁了好人家,童哥儿也娶了名门闺女。

福童曾经对她说。他们一家欠姑姑的太多太多,多得一辈子都还不清。这些她都知道,她嫁到国公府后,就算娘家势微,可是国公府上下也无人小瞧不了她。不仅是她嫁妆丰厚,更是因为她有姑姑帮着他撑腰。也是她运气极好,嫁入国公府后头一年就生下了长子,第三年又生下了次子。虽然说生次子的时候太医说伤了身,雨后怕是难生养。但是她已经有两个儿子。已经在国公府站稳了脚跟。

婆婆慈善。夫妻恩爱,又养育了两个儿子。她觉得人生已经很幸福了。只是她做梦也没想到。丈夫与婆婆侄女有了苟且之事。而且婆婆与丈夫问都不问她一句,就要将这个女人抬进家门。甚至还要以侧室的名份进门。这件事伤透了她的心。

紫衣见着自家夫人闷声不说话,眼角酸酸的。姑娘在娘家的时候,说一不二的。哪里如现在这样,事事受掣肘。性子也变了许多。

梦璇以为这件事完了,没想到还有呢!世子爷去找了老夫人,说是华姨娘落了胎受了委屈,而且当初他就答应了要给华姨娘侧室的名分,现在借着这儿原有,要抬华姨娘为侧室。

老夫人态度如何梦璇不知道,但是既然没传出拒绝的话,想必还是在考虑之中了。紫衣眼泪汪汪地说道:“夫人,若是华姨娘抬为侧室,到是越发弹压不住了。”

梦璇讥笑道:“当初华姨娘就奔着侧室的位置去的,可惜公公不同意。现在做下这样的事,还想抬为妾室,做梦了。”国公府真正当家作主的是公公,可不是婆婆。

当初华姨娘的事,婆婆是倾向自己娘家。公公态度很明确,妾可以,但是想为侧室,两字,别想。也因为如此,小罗氏只能以姨娘的身份进门了。若不如此,她更是难以弹压得住。

说来她是真的沾了姑姑的光了。姑姑不仅跟婆婆是闺中姐妹,就是与公公也是极好的朋友。因为这两层关系,她才能顺利嫁入国公府。否则凭借他们家当时的状况,决计是要退亲的。

华姨娘也就因为她娘家势微,总认为自家还比她还好。总想踩着她上位。若不是婆婆是她姑母,国公夫人又护着。她哪里还会由着她如此蹦Q,早除掉了。更不用说今天来设计陷害她。

内宅的事,国公爷不管的。于是她使计让国公爷知道了这件事。国公爷让人唤了世子爷去。国公爷与世子爷说什么她是不知道的,但是华姨娘却是被送到了家庙去了。一直到三个月后才被丈夫接回来。

从家庙回来以后,华姨娘很安份。但是华姨娘的安份,让她提高了警惕。这个女人,从家庙回来倒是越发沉得住气了。

这日她在处理事情,外面一个管事进来说道:“世子夫人,大姑娘从海口送来了节礼。”说完将清单送了上来。

梦璇看着长长的清单,笑着让人将管事领了下去。说起这个大姑子。也是一个有运数的。嫁过去没两个月就跟着丈夫去了海口。上没有婆婆管着,丈夫也从不纳小,第二天就生一个大胖小子。之后每隔一年生一个,次次都是大胖小子。从嫁过去到现在,每年过年过节都是厚厚的礼送过来。国公府的人说起来,无不说大姑娘好福气。

紫衣在边上自然也说着大姑娘好福气了。这都生了三个大胖小子了,而且大姑爷也不纳小,日子过得端是自在。

梦璇微微一笑:“是啊。好福气。不仅大姑娘好福气,就是淳王府的大郡主也是个好福气的。”大姑娘还不说,毕竟是跟着丈夫去了海口,远离了京城。淳王府的大郡主那才是真正的有福气的人。公公婆婆没与他们住一起。自己当家作主,夫妻恩恩爱爱得,羡煞旁人。

紫衣忍不住说道:“也是郡主心宽。做她儿媳才有福气。”据说是郡主不愿意与儿子儿媳住一起,说是怕起冲突,影响心情。而且还不准许文城候纳妾。有这样的婆婆,可不是儿媳的福气。

梦璇轻笑:“姑姑一向心善心宽。”就如姑姑对他们一家多有照佛,但是却从不需要他们念恩一般。

紫衣也不出声了。

丫鬟惊慌失措跑过来叫道:“夫人,夫人,不好了。大公子,大公子不好了。”

她听了当时差点晕过去。梦璇知道小华氏不安份。却不知道小华氏竟然如此大胆,打上了他儿子的主意。不过一股毅力坚持着。跑过去看儿子,见着儿子全身是血的。

一问才知道,儿子从假山上摔下来,摔得人事不省。好在老天保佑,儿子虽然折了腿,但是太医说好好养个三五月就会好的。不会留下病根,更不会成为残疾。

她抓着了证据,证明是小华氏害得成哥儿。可是世子爷却不相信。竟然说他是诬陷。说她就是看不得华姨娘好。世子爷查出来完全就是一场意外。

婆婆也插手查了,不过查到害成儿的是另外一个姨娘。不是小华氏。这个姨娘是利用她与小华氏的矛盾。想要除掉成哥儿。

她听了心里愤恨之极。那个姨娘又没生儿子。连个女儿都没有。怎么会去害成哥儿。只是婆婆定了这件事,她反驳不得。

她看着身上都是伤的儿子。那不仅是她的儿子,也是丈夫的孩子,婆婆的嫡亲孙子,为什么就一定要袒护这个女人。为什么还一定留着华姨娘这个毒蝎在家里。留着这个女人在府邸,怕是不仅成哥儿,就是韶哥儿都有危险了。不成,她一定要除了这个女人。可惜她还没想着如何除掉小华氏,自己却病倒了。

福哥儿到了国公府,来探望梦璇。见着梦璇的面色极为不好。面色发阴。他上次来见,虽然二姐面色疲惫,但是却没现在这样,怕是国公府内又有什么龌蹉了。

福哥儿让人找着了梦璇的陪嫁丫鬟,问清楚了这件事。福哥儿面色发黑,一个姨娘,国公夫人的姨娘,还真是好大的体面。

福哥儿的妻子,贺氏柔声安抚道:“老爷,这件事我们不能插手。若是我们插手,二姐在国公府内会更艰难的。”他们毕竟是外人,若是贸然插手国公府的内务,肯定会惹得国公爷跟国公夫人不满。

福哥儿皱着眉头,他若不是因为这个顾虑,早就将罗大虎胖揍了一顿。哪里还在这里费神色。

三个姐姐,福哥儿与梦璇的感情是最好的。自家娘是个柔弱性子的,一点指靠不上。大姐虽然性子没像着娘,但是自小就想自己的事情想得比较多,三姐性子像着娘,柔绵得很。只有二姐,时时关心着他,还教导他许多的事。

三个姐姐家人,只有二姐是高嫁。大姐跟三姐虽然没说,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差距。但是按照他来说,其实二姐是嫁得最不好的。国公府的男人。每一个都是色胚。从国公爷到下面的小爷,谁后院不满是莺莺燕燕。他们平家又败落了,高嫁只会受着欺负。二姐那么要强的人,虽然在国公府站稳了脚跟,但是整个人却没在家里这么鲜活,面上永远是端庄得体的笑容。没看一次,他难过一次。

贺氏想了下后说道:“夫君,姑姑跟国公夫人是闺中的好友。若是由着姑姑去说。肯定要比我们插手有用得多。”不管如何,他们是不好插手的。但是若是由着姑姑插手,那就没问题的。

福哥儿却是摇头:“不说见不着姑姑,就算见着了,也不好用这些事去叨唠姑姑的。”

贺氏轻笑道:“夫君,二姐这媒是姑姑保得。当初二姐出嫁姑姑也是给了丰厚的嫁妆。由此可以说明姑姑很喜欢二姐的。现在知道二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于情于理,姑姑都不会袖手旁观的。”

福哥儿想了下也觉得有理,当下点了头。这件事最好还是找个中间人说和说和。福哥儿想到的第一个人选,就是明瑾。这些年福哥儿一直都坚持着每个月两天在郡主府里学武。虽然没如翎昸与祁哲那么与明睿哥俩处的时间长,但是好歹也混了个脸熟。后来明瑾从文,他与明瑾关系也就慢慢的好起来了。现在可是极为要好的朋友的。

贺氏却是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夫君,这件事要我的说法。最好还是请了文城候夫人给姑姑提一下。太过刻意反而不好。”谁都不知道温婉郡主不理事,若是特意跑过去说这件事。让国公府知道倒是不怕。怕就怕姑姑听了会反感。

福哥儿想了下点了头。

贺氏送了福哥儿离开后,歪在榻上歇息了一下。身边的丫鬟端来了参茶:“以前还以为二姑奶奶得了一个好婆婆。却是没想到,国公夫人现在却让二姑奶奶如此难为。”

贺氏喝完了参茶放下后说道:“以前好,那都是看在姑姑的份上。现在那是自己娘家侄女,人都是偏的。我可听说这个女人是自小养在华老太太身边的,还是国公夫人看着长大的,自小也极喜欢的。所以,二姑奶奶这亏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了。”要贺氏说,国公夫人跟某些夫人比起来。还算是比较好的。至少没直接插手儿媳管后院。只是有些偏心。只是二姑奶奶这落差太大。导致婆媳关系也生疏了。白白的便宜了这个小华氏。

丫鬟说道:“姑娘也算是为了二姑奶奶尽心了。”若是真能让郡主为二姑奶奶说句话,那二姑奶奶在国公府的日子也好过了。

贺氏轻笑:“二姑奶奶好过了。夫君也会好过的。”说道丈夫,贺氏面上浮现出笑容。

福哥儿对妻子贺氏极好,两人现在养育了两子一女。虽然说福哥儿也有两房妾室,都是贺氏给抬举的,是贺氏不方便的时候服侍的。福哥儿是个极为讲规矩的人,宠妾灭妻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因为如此,那两房妾室在贺氏面前老老实实,半点幺蛾子都不敢出的。贺氏的日子也是过得极为舒心的。

国公府收到灏亲王府的喜帖,灏亲王六十大寿。她现在是代表着国公府在外应酬,自然是她去了。

让她意外的是姑姑也去灏亲王府。这些年姑姑一直都是闭门不出的。虽然有文城候夫人出门应酬,但是就算往来也都是在文城候府内的。郡主府的门太严密,一般人进不去。

梦璇道记得小的时候每个月都会去郡主府几次。可后来,父亲与姑姑生疏就很少去郡主府了。平家出事以后再没去过郡主府。只是让她们三姐妹没想到的是,大姐出阁之前郡主府有派人给大姐添妆。她也不例外,妹妹也有。就是福哥儿成亲也有厚礼。不过因为她是高嫁,所以给的添妆特别的丰厚。也就因为姑姑的这个举动,让她很快在府邸里站稳了脚跟。只是这么多年她却没见到过姑姑。

没想到这次灏亲王寿宴,姑姑来了。她没见着姑姑,倒是见到了文城候夫人,也就是淳王府的大郡主。淳王府的大郡主不说京城,就是天底下也难得寻到这样的美人。人人都说文城候艳福不浅,却不知道大郡主也是好福气。

温婉一向不耐烦应酬,年龄大了越发的不喜欢应酬了。现在有着儿媳,有什么事都是儿媳张罗。温婉是真正的甩手掌柜了。只不过这次是灏亲王六十大寿,再是闭门不出。温婉也得过去祝寿。回去的时候听见了儿媳敏嘉说起了梦璇,说着梦璇的不易。

梦璇几个人自从平家出事以后,温婉也没招了他们过去。但温婉对他们姐弟四人的关照都是有目共睹的。众人也都知道温婉不喜欢吵闹,所以没认为就是生疏。

温婉是没想到敏嘉在国公府竟然过得这么艰难。被一个小妾逼到了角落。这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温婉有点怀疑这真伪性。就温婉所认识的梅儿,不该是这么糊涂的人。

温婉现在除了关心生意,其他时间跟精力都放在丈夫跟儿子,还有孙子身上了。别的事情都不大过问。所以这件事,温婉没问过下面的人。不好给出意见的。

敏嘉见着婆婆没接自己的话,心底有些失望。这件事是丈夫让她提的。她也知道定然是表格平童福拜托丈夫的。丈夫与表哥平童福关系好,丈夫请她做的事她定然会做的。另外敏嘉也认为国公夫人有点过份了。自家婆婆对大嫂这么好,她却这样对表姐,真是太过了。敏嘉也是看不过眼,所以这次特意装成不在意的样子跟自家婆婆提了。只是没想到。婆婆竟然没反应。

温婉回到府邸,问了秋寒是怎么回事。半天后就知道了前后发生的事。敏嘉说的还只是冰山一角后,扯的事情很多。温婉听完后那是眉头都皱起来了。梅儿这也太胡扯了,这不存心让儿子的后院乱起来。

梦璇不知道的是,宴会后没多久婆婆竟然说让她跟着一起去郡主府一趟。她很吃惊,好好的怎么就让她去郡主府了。

到了郡主府,郡主府如她记忆之中一般,半点都没变。到了正院,那颗石榴树仍然是枝繁叶茂。

她由着丫鬟领了进去。到了门外。她突然有点不敢进去了。所谓近乡情怯,该是如此吧!

她看着坐在上位的姑姑。姑姑依然如他想象的那般美丽。岁月好像不在姑姑身上停留。看着姑姑含笑的面容,她心底的紧张一下去了。姑姑还是如记忆之中那般亲切,她走上前去轻轻叫了一声:“姑姑。”

温婉见着就算化了浓妆面色不佳的梦璇,再想着梦璇在国公府内的事。当下眉头皱的紧紧的:“气色怎么这么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身体不舒服改天过来就是。”听到是一回事,看着这模样又是另外一回事。瞧着这孩子这模样,温婉有些心疼了。

梦璇忙说着:“没有,就是昨儿个没睡好。让姑姑忧心,是梦璇的不是。”她没想到姑姑开口就是这么一句话。心下又酸又涩的。

温婉招了下手:“坐下吧!你也不要以为年轻。就不好好保养自己。现在不保养好自己。老了可就有罪受了。我跟你婆婆可都是过来人,你要不相信。问问你婆婆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梅儿笑着说道:“这话是。”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温婉就是有话与梅儿说,也不可能当着梦璇的面说。叫来了秋五:“你给梦璇好好看看,帮着她好好调养调养。年轻可不能亏了身体。”

秋五会意,领了梦璇下去。

梦璇不知道姑姑与自家婆婆说什么了。回去的时候婆婆脸色凝重。她也不敢多说什么。

回到正院,紫衣轻声说道:“郡主该是跟老夫人说什么了吧!”看着老夫人那模样,百分百是郡主跟老夫人说话了。这样就好,郡主说的话,相信老夫人会考虑的。

梦璇摇头:“不会,姑姑不会插手国公府的内务的。”最多也就婉转地提两句了。

梅儿回到院子里,有些烦躁。平儿走过来说道:“夫人,是不是郡主说什么了?这国公府的内务事,郡主难道还想要插手不成。”瞧着应该是为世子夫人的事了。也不是平儿自夸,自家夫人对儿媳那是极好的。从不刁难。不过是华姨娘这件事,但这件事老夫人也是不想的,只是有些事情也是不得已。

梅儿苦笑:“就温婉的性子,你觉得她会插手国公府内的事务?”温婉只是跟她说了怡萱还有敏嘉的一些趣事。然后说的是孩子,说了一些家和万事兴的话。对于梦璇的事。温婉提都没提。

她知道温婉的潜意思。她对自己儿媳妇如同对自己的亲闺女一样,也希望她能善待梦璇。温婉面上看似对梦璇没怎么关注,但到底是她的侄女,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不希望她受委屈。

梅儿重重叹了一口气。她也没想到弄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个侄女是自小养在她娘身边,很得她娘的喜欢。虽然做错了事,但是每次过去看望娘的时候,娘就让她多担待担待。多多照顾照顾。弄的现在外人瞧着都觉得她在虐待自己儿媳妇,是个恶婆婆了。

平儿想了下后说道:“夫人,其实有件事我当日没说,是怕夫人你危难。”

梅儿有些疑惑。在听了平儿的话后,梅儿错愕。之后重新开始查这件事。结果让她大失所望。她原本以为是梦璇借此栽赃嫁祸,想要除了侄女。却没想到竟然真是她下的手。若是进门后安分守己。她相信梦璇也能容得下。现在竟然连她的嫡孙都敢下手,还有什么是她不能做的。看来都是她的错,容得她心思越来越大了。

梦璇听到华姨娘被送到乡下的庄子静养,有些诧异。不过很快明白过来,怕是姑姑真的跟婆婆说了什么了。若不然,婆婆怎么会将自家侄女送到庄子上去。虽然不知道是否再过三五个月再接回来,但至少暂时得个清静。

华姨娘送走了,又有新的姨娘填充。只不过新的姨娘可不是老夫人的侄女,跟世子爷也不是表亲。她能掌控。

她也没想过独宠。国公府的爷们每个都是三妻四妾,只要保证自己的地位,保证了成哥儿的嫡长子位置就可以了。其他的她不多想了。

听着紫衣说文城候带了一个女人回来,她只是微微摇头。男人都是偷腥的猫,想让男人守一个女人,那是非常艰难的。

紫衣微微感叹道:“还以为文城候能跟老侯爷一般呢!没想到竟然这样。”老侯爷可是大齐朝最好的男人,天底下的女人谁都想嫁老侯爷这种类型的男人。

梦璇听了莞尔一笑:“没有男人会拒绝美人,只看付出的代价够不够。”世人都说神武候痴情,专一。她也相信神武候很爱重她姑姑。但是若就因为这份爱重就让神武候在边城八年守身如玉。显然份量不够。她其实是更愿意相信,神武候是知道若是他若敢做对不起姑姑的事。以她姑姑的强悍,怕是决计要和离,到时候儿子都不是自己的了。可是他坚持住,不仅功成名就,而且家庭和睦,父子亲密。若是神武候没坚持住,白家也成为不了大齐的第一望族。

当然,就算有这些原因存在,但是一个男人在外面八年,没有足够的毅力也是坚持不下来的。所以,神武候还是值得敬佩的。

梦璇每天都听着外面传回来的八卦。文城候带回来的女人,安置在文城候府。之后的两个多月,众人都纷纷议论这个女人会如何。结果,怀孕没多久就落胎,甚至连大郡主都不落个好。弄到最后,连郡主跟老侯爷都闹起来了。

梦璇听了失笑:“这些人也真够二的。就一个姨娘能让姑姑跟姑父闹起来。他们也太看得起这个女人了。”若是姑姑有心,一句话就能置这个女人于死地。姑姑跟姑父闹起来,肯定不可能为了这么一件小事,一定是有其他的事了。

紫衣也觉得自家夫人说的是对的。

没多久,这个女人就被送走了,还是文城候亲自送出去的。没之后郡主与老侯爷和好如初,一切恢复自然。京城的八卦话题本来也就到此为止了。

结果没多久,郡主府传出消息。说郡主说了,以后神武候与文城候两个府邸的男丁,二十九周岁之前都不准纳妾。郡主已经将这条写入了家规之中了。谁若干违背,从家族除名。

这条消息一下沸腾了京城了。京城那些疼爱女儿的人家,眼睛都瞄向了几个温婉郡主的几个孙子。只可惜,郡主说孩子必须得满了十五岁后才说亲。

紫衣很感叹:“郡主可真真是…以后嫁入神武候与文城候的姑娘,都有福份了。”虽然不是说永不纳妾。但是二十九岁以后才能纳妾,等小妾进门。儿子都长大成人,自己也要当奶奶了。还怕什么小妾庶出的。

梦璇却是觉得这个家规很好。这个消息都引得二弟妹都起了心思。姑姑有话说三代不结亲,二弟妹想着不跟神武候府结亲,但是可以跟文城侯结亲,她是决计不去接这话茬的。她只是用姑姑说的那句啊话,孩子必须满了十五岁后才能说亲为由拒绝了。

姑姑家的事由不着他操心,她也没这个时间去操心。她现在担心的是弟弟福哥儿。她清楚福哥儿想要什么。福哥儿是想跟着翎昸殿下,若是翎昸殿下成功了。他得了从龙之功,就可以将祖上的爵位拿回来。

平国公的这个爵位是世袭罔替,虽然暂时被夺,但是只要时机成熟还是可以要回来的。福哥儿若是真的得了从龙之功,爵位十有八九能要回来的。只是要想得这份从龙之功,哪里这么容易。这条路太艰辛了。甚至可能随时都会有性命危险。只是弟弟已经做了决定。她又阻止不了。

夺嫡的路很艰辛,不说福哥儿几次经历了危险。就是翎昸殿下也几次差点没命。最让她心惊胆颤的是,长孙殿下竟然朝着翎昸殿下了毒手。差点让翎昸殿下死在他手上。

紫衣不明白地问道:“夫人,郡主是翎昸殿下的老师。为什么郡主不帮帮翎昸殿下。”若是郡主能出面支持翎昸殿下,朝堂之上定然不会争得这么激烈。

梦璇摇头:“翎昸殿下只是姑姑的侄子,不是姑姑的儿子。”若是姑姑的儿子,那自然是鼎力支持翎昸殿下上位。可只是侄子,却是不可能竭尽全力扶持上位。以姑姑的功勋,不管谁上位。最后都得敬着她来的。而不是卷入夺嫡之中,承受无穷的后患。

紫衣点了下头,表示知道了。

日子再难,也得好好过。她听到大姐跟着姐夫进京很是高兴。姐夫当年在翰林院呆了三年,这些年就一直外放。还是头一回回来。

姐妹分离了这么多年,本该是有无数的话说的。可是大姐一件着她就面色沮丧地说着:“梦璇,我递了帖子想求见姑姑,却是见不着姑姑。”丈夫进京是为了谋一个更好的差事。可是佟家这边使不上力。她本想走姑姑这条路,可是却被堵塞了。

梦璇一愣。转而就笑着说道:“姑姑深居简出。除了文城候他们,其他人都见不上的。”

大姐跟她说了好些话。都是希望请她帮着走动走动。他们久不在京城,对京城也不熟悉。她是国公府的世子夫人,门路广。希望她能帮扶一把。

梦璇听了苦笑。对于官场上的事情她是不大通透,但是看着大姐夫外任这么多年官位却还没弟弟高就知道有问题了。为这件事她特意问过福哥儿的。

福哥儿也跟他说过,大姐夫读书是不错,但是不通俗物。当官多年政绩不突出,考核勉强达个良。性子又不圆融,又有着读书人的傲气。这些年上位完全就是靠熬资历。

梦璇听着大姐说想要留在京城,她也没直接回话。京城的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倒不是谋求不着,只是这件事她得问过福哥儿。梦璇叫来了弟弟福哥儿,跟他说起这件事。

福哥儿摇头:“二姐,这件事你不要管。大姐夫的性子,不适合呆在京城,若不然,决计是要卷入到漩涡里面去的。”现在争储争得厉害,还是外任比较安全一些。

大姐不知道福哥儿的苦心,只是认为她跟福哥儿不为她们尽心。最后走的时候,见都不见她。

她只有苦笑。

福哥儿知道后却是冷冷一笑:“二姐也别为她难过了,不值当。她自小就是为自己考虑得多,只想着要我们出力帮扶,这些年她可又为我们做过什么?身为长姐,哪里有一丝长姐的觉悟。”福哥儿的印象之中,梦澜没为自家做过一件事。嫁人以后就一心为夫家。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出嫁三年,归家的日子屈手可数。还因为二姐的丰厚嫁妆,很是酸了一回。不想着二姐嫁入高门日子艰难需要嫁妆撑门面,却是对着娘说着给嫁妆不均。那个时候他就对这个大姐冷了心。

梦璇听了心头叹气。嫁妆确实不均,她的嫁妆比大姐整整多出了一倍。但是这个不均却不是娘造成的,是姑姑给的不对等。也因为这个原因,大姐心头一直都不舒服。但是这件事又不能怪姑姑,姑姑也是为了给她撑面子。毕竟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其实不算多的。她也是靠着丰厚的嫁妆,还有姑姑的脸面,在国公府日子才过得比较顺畅。若不然,还不知道日子要过成什么子了。

福哥儿听到梦璇说嫁妆是不均,冷哼了一声:“嫁妆为什么不均,她又不是不清楚。可她还是为这件事耿耿于怀了这么多年。三姐也跟她一样的嫁妆,却是半句话都没有。就她觉得自己委屈了。”她竟然还敢埋怨姑姑不公,若不是姑姑,她还不知道如何了。

梦璇也知道,这根刺扎下去,怕是一辈子都不能消除了。不过好在小妹却没对这个有什么不满。与她还是很亲密。

梦楠的婚事是梦璇促成的。当时他们家其实处于很尴尬的境地,所以梦楠的婚事有些为难。后来梦璇挑选了这户人家,男方门第不高,但是家风很好。而且这个男的本性宽厚,又上进。梦楠嫁过去以后,妹夫也只是秀才的功名。后来考中了举人,却是没考中进士。这个妹夫也没心思当官,就在家里当个老君翁。说起来,三个姐妹其实梦楠的日子是过得最舒服的。

梦璇番外(下)

翎昸殿下经过重重磨难,终于上位,被皇上封为皇太孙。数年的夺嫡终于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

紫衣得了这个消息感叹道:“夫人,郡主可是帝师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个帝师了。”郡主是皇太孙的老师,可不就是帝师。只可惜,郡主现在只教自家几个孙子,其他人都不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让郡主教导自家的孩子。可惜都只是想想而已。

梦璇听了这话笑道:“帝师?”帝师有什么了不起的,姑姑之前可是摄政郡主。帝师难道还能比摄政郡主更为尊贵吗?那是不可能。

翎昸殿下上位了,她也高兴。翎昸殿下被封为皇太孙,不出差错就是下一任皇帝了。等皇太孙等级为帝,鞍前马后的福哥儿这份从龙之功是跑不掉的。到时候,爵位可真就落到了弟弟的头上。

皇太孙被封为储君以后,并没有再起太大的波折。一来是皇帝认同了太孙殿下可以继承他的位置,给太孙殿下扫清障碍,铺好路。二来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姑姑也终于站出来表明态度支持皇太孙殿下。

有了皇帝的支持,再加上姑姑的表态,其他的势力要不清扫,要不就是妥协。再没人敢出来蹦Q了。

这时候,小妹过来了。意思是希望能给他丈夫捐个官。她听了会心一笑,这个妹夫是个明白人,现在大局已定,现在出来做官可不就没什么风险了。

她意思很明白,捐款可以,但是不会是好缺。毕竟只是举人的功名,顶了天也就捐个七品官,而且位置是不会好的。

梦楠倒是没挑剔:“二姐,能捐个官就成。老爷说,不要多大的官,去外面任上几年,给儿孙当个榜样。以后也是官宦人家。”名声好听。而且对儿女谈婚事也是极好的。

梦璇当下笑了,妹妹性子是软了点,但却是一个明白人。兄弟姐妹之间相帮自然是要的。但是也要值不值得帮。

妹妹走后,紫衣轻声说道:“若是大姑奶奶也如三姑姑奶奶一般,那该多好。”大姑奶奶总觉得自己亏了。原本应该比自家更好才是。却不想想,自家姑娘也是不容易的。

梦璇苦笑一下:“大姐若是能惜福,日子肯定过得顺畅。怕就怕,她不惜福呀!”大表哥苏航如今也起来。虽然科举比大姐夫晚,但却是状元郎。而且起来得很快,也是跟着太孙的。若是不出差错,大表哥的前程肯定也是无可限量了。若是到时候悬殊太大,以后大姐心中有怨言,日子如何能过顺畅。

紫衣听说了自家夫人的言外之意:“夫人的意思。大姑奶奶以后还会埋怨郡主当日不该退亲?”若是如此,那也太不可思议了。虽然说大姑爷没表少爷的前程,但是大姑奶奶却是日子过得极为舒畅的。想想后院她一人独大。

梦璇低低地说道:“希望我是多想了。”希望大姐不要将姑姑的一番好意,全都糟践了。

没多久,梦璇接到了大姐的信。信里的意思是希望能与她当个儿女亲家,想将大姐儿说给成哥儿。

她看完后苦笑,不要说将大姐儿说给成个儿,就是说成韶哥儿都不成。如今京城的大户人家,基本三代都不结亲了。国公爷跟世子爷谁也不会同意。

她回信拒绝以后。大姐那边就没了音讯了。她也就将这件事放下了。日子自己过,总不能为这些事情弄得不开心了。

六年后,皇帝驾崩,皇太孙顺利登基为帝,是为新帝。很快,圣旨下来,弟弟福哥儿袭了爵位,成为新一任的国公爷。皇帝还将以前的国公府宅邸赐还了。

福哥儿激动地对着她说道:“姐姐,我做到了。我将祖上的爵位拿回来了。”他努力二十多年。几经生死。终于将爵位拿回来了。

她听了百感交集。弟弟为了这一天豁出性命去拼,终于将祖上的爵位搏回来了。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姑姑竟然也过来了。新皇不仅是姑姑培养出来的,还是姑姑养大的。新皇视姑姑若亲母,可以说,姑姑如今的地位比以前更为尊贵了。

姑姑站在大门口,仰头望着上面的牌匾。低低地说道:“一晃四十年过去了。”第一次进这个家门的时候,她还只有六岁。

姑姑没去正厅,而是直接去了以前的蘅芳阁,在园子里转了转了。边转边跟身边的夏影说着话。完了跟她说道:“以前我就住在这里。那时候我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用完晚膳后逛园子。晚上在园子里看星星。时光如梭,一转眼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旁边的夏影听了温婉的话,撇撇嘴。现在说自己老了,让她退休又不愿意。说还不老,都五十岁的人了还正当壮年。弄得明瑾天天愁眉苦脸,希望她赶紧退休。怕她累着了。

梦璇知道姑姑小的时候就住在蘅芳阁。只不过后来与平家人的矛盾太大,搬了出去。七岁的孩子搬出去自立门户,京城里至今也只有姑姑一人了。

姑姑在园子里呆了半个多时辰,跟他们姐弟说了很多的话。姑姑没留下来用膳,在园子了转悠了半圈就回去了。走的时候对着福哥儿说道:“你是个有出息有志气的孩子,比你爷爷跟爹强多了。以后,好好教育后代子孙,这才是根本。”

福哥儿忙点头应着。等姑姑走后,福哥儿对着她说道:“这次爵位能顺利拿回来,姑姑出了力的。”虽然没有姑姑帮忙,他自己也能拿回这个爵位。不过时间得往后推了。

贺寿完回府,她去见了婆婆。婆婆倒是说了两句话就让她回去了。自从华姨娘从庄子上接回来后,婆婆是彻底不管府里的事了。对于华姨娘的事,也是说到做到,再不管了。

没多久,大姐回京了。这次回来是祝贺弟弟重新得了爵位。另外一件事,也是解决下面几个儿女的亲事。

她能相帮的自然相帮,但是不能相帮的是决计不相帮的。比如大姐想将小女儿说成三侄子,这个忙她是决计不帮的。她也不知道,原本在外面历练不是应该越来越精明。怎么现在越来越让她摸不着头脑。弟弟现在是国公爷。是应该要打好关系,可打好关系不一定就是要结为儿女亲家了。

紫衣劝说梦璇不要管这些糟心事:“夫人,管好了自然好。管不好,夫人还得落一埋怨。夫人,你想郡主都为大姑奶奶做下这么多事,可是她却还是埋怨郡主不公。”为着嫁妆的事,大姑奶奶不知道心底多不舒坦。私底下说郡主不公。已经很多年了。

梦璇微微叹气,话是如此。但是姐妹之间,该相帮的还是要相帮。若不然,落在外人眼里,也太没人情味了。

落到最后,她跟贺氏各自为大姐的一双儿女寻了一门亲事,都是门当户对。对方也都不错。大姐勉强满意。

她在娘家,看着弟妹强忍着不满,心底微微叹气。弟妹愿意相帮,一来是不希望大姐亲上加亲,二来也是看在她相托的面子上才愿意帮忙。大姐却是还不知道,弟弟因为她对姑姑的一通的抱怨,认为她没有感恩之心,已经对她冷了心。

解决了外甥外甥女的事情,她也落了一件事。一回到院子就听到下面人说。二姑娘不满意她挑选的这些候选人,跟世子爷告状了。

二姑娘是小华氏生的女儿。当年小华氏被送到乡下庄子上,在庄子上呆了三年。也是她运气好,送到庄子上去的时候,有了身孕。几个月后生下了二姑娘。当时国公夫人让人将二姑娘抱回来,仍然让她呆在乡下的庄子上。

她当时瞧着老夫人的那态度,以为这个女人会在庄子上呆一辈子的,只是她到底小瞧了这个女人。这个女人趁着华家老太太临终之前要见她的机会,又让国公夫人接了她回来。只是这次国公夫人当着她的面对着小华氏说若是再惹是生非。就不是送到庄子上。而是送到庵堂。一辈子也别想再进国公府的大门。

可能是因为婆婆的这些话起了作用,小华氏回来后面上倒是安份了。小华氏在生二姑娘的时候。因为乡下地方,加上营养没跟上。生产的时候是难产,再不能生育了。

梦璇以为时间长了,小华氏年老色衰世子爷到时候自然厌弃了。却是不知道世子爷还是个长情的,竟然没有因为小华氏年纪大了就厌烦了,反倒比以前更喜欢了。而且还对小华氏的生的二姑娘疼爱有加。不过有了国公夫人的话,小华氏这下是再不敢闹腾了。

不过后来小华氏一个人可能太寂寞了,又不愿意母女分离,于是想让婆婆将女儿还给她自己带。

她当时听了这个消息以后,忍不住笑了起来。若是二姑娘一直养在婆婆身边,以后说亲也是极好的。若是养在小华氏身边,可以想象会是什么结果。

婆婆那时候是想让她教二姑娘,但被她拒绝了。当时弟弟当时正好升官了,她有两个儿子傍身,又有了姑姑出面撑腰,她底气很足,坚决不接这烫手山芋。最后婆婆无奈,自己教养。只是婆婆下面嫡出的孙女都有好几个,都放在身边,也大半是由着下人照顾着。

小华氏回来后,这么一闹腾,老妇人也将二姑娘交还给了小华氏自己教养。

小华氏本就是庶出,若不是因为被华家老太太教养,然后与世子爷见得多了生了情愫,造就了这段孽缘。若是小华氏没被抬入国公府,怕也就嫁个门第不高的人家了。由着小华氏教导,教导处这样眼高手低的性子出来了。

没多会,世子爷过来。跟她商量二姑娘的婚事。身为嫡母,这些确实是她的责任。她为了应付搜罗出几个与二姑娘门当户对的的人选。这次之所以闹上了,也就因为二姑娘认为她搜罗出来的人选太次。

她听着世子爷说再挑选好些的人家,不由一笑:“世子爷,好的人家京城里比比皆是。只是也得配得上才成。”眼高于天,想嫁入高门。却不想想自己的身份地位。庶出的在相等的人家只有配庶出的。若是想当正头娘子,只有低嫁。

世子爷讪讪的,最后还是恳请她多用心寻一门好的亲事。

梦璇听了却是忍不住笑道:“世子爷,二姑娘她想嫁到神武候府去,说姑母做婆婆。也不受气。”这也是下面的人告诉她的。她当时听了连讥讽都懒得了。神武候府跟文城候府有十一个子嗣。就算下面九个将来不能继承爵位,但是因为有二十九之前不得纳妾这条家规,白家的儿郎在京城那些夫人的眼里也都是香饽饽。

世子爷罗大虎的面色一下难看了。若是他的嫡女还有可能,庶出想都别想。庶出的肖像侯府的嫡子,若是被妹妹知道二姑娘肖像她的嫡子,怕连他也要恼了。

梦璇不愿意再跟世子爷多废唇舌了:“若是她不满意我给她挑选的人家,世子爷就多多费心了!”让她可劲地挑,挑到最后成为老姑娘。到时候随便挑选一低门低户嫁了就成。

世子爷见着妻子不上心,只有心头恼。他恼的倒不是妻子,除了对二女儿,妻子对大女儿很尽心。给大女儿寻的亲事也是不错的。至于为什么对二女儿这么不上心,他心中知道,妻子对当年的事耿耿于怀。所以不待见二女儿。

罗大虎对此也没什么可抱怨的。妻子已经很是大方了,至少妻子只是放手不管,并没有下毒手什么的。

梦璇不是不想下毒手,只是对一个孩子下毒手,她不愿意造这份孽。至于小华氏,反正也不能生了,放着占个地方也成。省的弄死了小华氏夫妻反目成仇,到时候牵连儿子就不划算了。人生总有那么多的不如意,她只有让自己放宽心胸了。

小华氏心下虽有忧心。但是却是担心丈夫急于找,更找不着好的了。当下劝说着不急,女儿慢慢找也没关系。再如何也才十四岁。

这么一耽误,就耽误到十五岁还没定下来。最后还没挑选到中意的,国公爷过了。守孝三年,三年后,二姑娘已经十八岁了。

最后倒是她自己瞧上了一个年轻后生。一打听,七品官员的嫡次子。门户倒还相配。国公爷急急将人嫁过去。她是半个字都没过问。由着儿媳妇张罗。

二姑娘回门倒是一脸娇羞,可惜没上三个月就会叫哭天抹泪说着自己的种种委屈。梦璇连眼皮都不抬。让人将她送到华姨娘那边去了。

紫衣笑着说道:“二姑娘以后的日子。有的苦头吃了。”婆婆跟长嫂都是厉害的。丈夫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国公爷再想相帮。也帮不了多少。总不能为了一个女儿,不管其他的孩子。

梦璇淡淡地说道:“女人这一辈子,最重要是活个明白。活不明白的人,得要好命。有人护着,一辈子不明白也是极好的。若是活得不明白,又没人护着,吃苦受罪也是活该。”她娘虽然没什么主见,性子也绵。本以为是被人欺负死的对象了。但娘却是苏家三个姑娘之中过得最好的一个。这得归咎为太爷的爱护,为她娘找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有人护着,一辈子没吃什么苦也没受什么罪。

紫衣听了这话,小声说道:“夫人,表少爷已经已经是从三品的官员了。人们都说,表少爷已经能入内阁。”自己有才华,又跟对了主子,人缘不错,也不是不可能。

梦璇摇头:“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呢!”怕是大表哥以后真入内个,大姐回真的心有埋怨了。只是当初的事谁能记得了。

紫衣八卦心起来了:“说起来也是怪了。表少爷当年在苏府,为了一个薛家的姑娘要死要活。这出去一趟,仿若换了一个人似的。若是开始也能如后来一般,这门亲事也不需要退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表少爷后来会变的那么好了。

梦璇望着紫衣道:“想必是受了不少的苦楚了。”想起当日见到大表哥的模样,整个人都失去了生机。就好像是一具行尸走肉一般。后来不知道为何,振作了起来。也才又了今天。她可以肯定,大表哥不在京城的那段时日,决计不是去为太爷寻什么药,而是遭了什么罪。所以说,人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谁都不例外。

紫衣想想也觉得是。

梦璇正跟着紫衣说话,外面的人说道:“夫人,世子夫人过来了。在外面候着呢!”

梦璇一听儿媳妇过来,笑着让人进来。从乳娘手里接过自己的小金孙,乐得合不拢嘴。

儿媳妇赵氏也是满脸的笑容。自家婆婆虽然没有如对亲闺女一般对她,但是却非常明理。不会做什么给她添堵的事情,还时常训导着丈夫敬重她这个发妻。能得这么好的婆婆,也是她的运数。所以,她也是发自内心地敬重婆婆的。

孙子摸着她的脸,奶声奶气地说道:“祖母,你在笑什么呢?是不是因为见着我,祖母就特别的高兴。那我以后天天来祖母这里,祖母每天都能开开心心。”

梦璇咬了自家孙子一口,乐呵呵地说道:“真是个乖孩子。”梦璇望着儿媳面上的笑容,也是一笑。

苏航番外(上)

苏航从轿子里出来,回到府邸。到了正堂,从轿子里下来。走路回到自己的院子。

迎面见到的下人都恭着身道:“太爷。”

如今的苏航已经从以前的大少爷,成长为苏府的老太爷了,所有事,都他说了算。地位与当年苏护在苏家无异。

苏航与幕僚说着朝堂上的事。宰辅大人要退下来了。这是个机会,可是盯着这个位置的不仅仅是他一个。所以,必须的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他在积极寻求对方的弱点。

这日,苏航通过暗线得到一个消息。对方竟然在查他当年不在京城的事情。对方印错扬柴知道了他当年在一小镇上出现过,而且还在那卖过字。

苏航心里焦虑不已,若是被对手知道了他带着薛茗凝私奔弃家族于不顾的事情。就证明他私德有亏。对方有了这张牌,不说对方上位轻而易举,就是他的仕途也得终止,而且苏家百年声誉也会不保。

幕僚惊愕地看着苏航,竟然还有这事。当然,苏航只是说当年是太爷放他去外面历练了两年,因为是隐姓埋名的,很少人知道。他原本以为事情过去这么多年,早成历史了。但是现在却不敢保证了,他输不起,不能有这个万分之一。

幕僚又不是二愣子,自然知道这中间有内幕了。什么内幕他也不会没眼色地去问。不过这件事得解决好了,若不然,可就等于是让对手抓住了把柄:“大人,这件事我们必须先发制人。若不然,可就再无翻盘的机会了。”他们与对手是两个不同的派系,争斗了这么多年。若是被对手查到这件事,就算没有真凭实据,也能让他家大人退出这场竞逐。严重的话,给他们这样派严厉的打击。

苏航自然知道先发制人。但是如何先发制人。现在宣扬出去他只是被送去历练了。谁相信呢?当年他正好退亲是离开京城的,与他一起离开京城的还有在府邸里长大的表妹。这么多巧合,只要一说出去,精明的人都不会相信的。甚至对手还有可能将这个写成话本,传得沸沸扬扬了。

想了很久,他不甘心就这样退出这场竞逐。为了这一天,他努力了四十多年,不到最后时刻他决不认输。可是这件事。他如何能扭转乾坤呢!

幕僚微微叹气道:“若是老相爷在,老相爷能出面证明你是他放出去历练的,那这个隐患就不存在了。”由着当家人亲口承认是自己放孩子出去历练,别人再如何挖空心思找证据,也无用。

苏航听了这句话,仿若黑暗之中看到光明。自己呆在书房好半天。出来的时候他让人吩咐备马车。他要做最后的努力。

幕僚知道苏航要去尊贵郡主府,很是吃惊:“大人…”难道这件事郡主知道了。若是能让郡主出面为自家大人说话,证明确实是出去外面历练,那比老相爷的话还管用了。问题他担心自家老爷见不着郡主的。郡主如今深居简出,除了她的儿孙,其他人都见不着了。

以前每逢大事郡主府还会大开大门,办一下寿宴什么的。可是自从两个儿子娶妻以后。不管什么事,都是在两个侯府办,郡主府的大门永远都是关着的。也不应客。

苏航其实心底也没把握。他不敢肯定郡主是否真的会为他说话。但是不去他不甘心。这件事当年是他错了,但是他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年少犯下的错误,他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现在若是还因为这件事失去了上位成为宰辅的机会,他死也不甘心的。如今唯一寄希望于尊贵为他说一句话,只要一句话就可以了。

苏航到了郡主府,大管家亲自迎了他。听到他说要见自家主子,面色为难。

苏航也知道,尊贵郡主难见。其难度比见皇帝还高。皇帝还能让百官跟后宫嫔妃见着。郡主却是除了自家儿孙,还有皇帝。其他人一律不见。隐士也不外乎如此了。

这次若不是实在无法子。苏航也不会厚着颜面上门来救助了。只是这关系这他的仕途,关系这苏家的前程。

大管家接了他的信:“大人也知道。郡主这些年都不见外客了。”大管家的意思是,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别人他是连信都不会通传的。只是苏航特殊,一来是亲戚,二来也是宰辅的热门人选。这个时候登门,想必是有要事。他跑一趟也不亏了什么,最决定的是郡主。

苏航这也是想着郡主念旧情,希望郡主能看在祖父的份上,帮他说句话。若是有郡主的话,胜过任何的手段与算计。

他在客厅里焦急地等待着。每一分一秒,对他来说都是煎熬。世间没有后悔药吃,若是有后悔药吃,他绝对不要做这样的蠢事。

很快,大管家回来了。他看着大管家面上的笑容,心头一松。这么说,郡主愿意见他了。愿意见他,给他机会就好。

大管家笑容满面地说道:“大人,郡主说请你过去。”虽然不知道信里写了什么,但是郡主看完以后就让他将人带过去。

这些年应酬交际都在神武候与文城候内。郡主府内对于上门求见的客人,十有十一个是不会见,府内除了侯爷跟侯爷夫人带着孩子过来能进门,也就皇帝来能开正门。其他时候真正的叫清静。

苏航上次见到郡主的时候,还是郡主六十大寿的时候。郡主大寿办得比较热闹。说是比较热闹,是因为只邀请亲朋好友聚了一聚。并没有大办特办。不过皇帝那日也是全程在场,候在郡主身边。仿若也如儿子一般。

走在郡主府内,苏航感觉到郡主府分外的清静。他不由想起了太爷后来住的地方也特别的幽静。太爷说人老了,就喜欢清静。唯一不同的是,郡主自小就喜欢清静。记得以前还好,现在老了就更是喜欢清静。据说为了清静,郡主连儿孙都不愿意放在身边,说嫌吵。

苏航由着人领到了上房。仰头看着已经六十有四的温婉,上次见到他就一脸的惊异,六十岁的人竟然没有白头发,满头的青丝。如今四年过去了。还是一头的黑发。而且六十多岁的人,看着比他还爽朗健康。不知道底细的人,绝对会认为他更大。

苏航行了一个大礼,还叫着温婉:“表姑。”

温婉笑吟吟地说道:“哪里这么多礼,起来吧。”温婉在五十五岁那年,终于被白世年跟明瑾逼着交了手头上的差事。

爷在那年,温婉将商行跟银行分成两块。银行交给了她为翎昸培养的人,商行却是交给了沈不从。银行虽然没有商行赚钱多。但却是大齐的经济命脉,自然是要回归到皇帝的手里才放心。至于商行,商行对于明睿来说有大用,温婉自然不会交回给皇家。商行交给沈不从,其实等于是交给了明睿。

好在商行虽然赚钱多,但没有银行重要。从本质上来说商行只是一桩生意,不像银行可以印象全国的经济。而且温婉在建昭皇帝过世后,将分成变动了。以前是九一分成,现在是六四分成。

翎昸早就知道明睿在外面建设一个新的岛屿的事。当时先皇还在位都没说什么,他上位更不会说什么了。当然,自己当皇帝了知道这件事心头肯定不舒坦的,但是也不可能因为这件事就要对付明睿。毕竟那岛屿不在大齐的疆域内。也是用自己的私房钱去建设那个岛屿。

为这件事,温婉特意与翎昸有过一次深切的谈话。最后翎昸就将这件事放下了。至于谈了什么,除了当时人。谁也不知道。

温婉将手头上的事交出去以后,非常清闲。本想着清闲了可以出去外面旅游了,可惜明瑾死活不让她远行。而白世年年龄上来了,也经不起颠簸,受不了这份苦。最后温婉向去的地方都不能去。这让温婉相当郁闷。

好在每到十一月份,天冷她就带着白世年去温泉庄子上。到了七八月炎热的时候,她就跟白世年住到明月山庄去,倒也乐呵。所以说温婉在京城的日子,其实屈手可数。苏航这次也是碰上了。

苏航起身道:“是。”对于面前的人。他除了敬佩。还是只有敬佩。其他不说,单就教导出一个明君。一个大元帅与大文豪。就值得所有人尊敬。还不要说做下的其他的事情了。

温婉面上深居简出,不管外事。但是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这次苏航为何而来,她知道应该是有事来找她了。具体什么事温婉是不知道的。对于与自己无关的事,肯定不会过多关注的。只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喝茶聊天也不会找她。:“说吧,有什么事?”

苏航也知道温婉喜欢简洁明了。当今陛下也是深受影响,如今下面朝臣的奏折全都简洁明了,再没出现过繁复累赘。基于此,苏航也就将对方在查探他当年离京的事告诉了温婉。

温婉皱了下眉头:“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这件事都过去四十年了,竟然能查到了。手段不差,都是人才呀!

苏航也很郁闷。说起来也是运气不好。当年他为了谋生给人写书信,自然也被诸多的人瞧见了。其中一个孩子对他印象深刻。结果这个孩子考了科举,之后一直外放。前段时间进京述职,竟然认出他来了。只能说运气实在是背了。

温婉听了莞尔一笑,做下的事情总是会留下痕迹的:“那你打算怎么办?”能来寻自己,证明苏航是不愿意放弃了。

苏航也没矫情,直接求了温婉。苏航的意思很明确,他承认当年确实是在小镇上出现过。但是他是不承认私奔的,而是承认当年太爷为了历练他让他尝尝人家疾苦。至于那个美人,苏航是准备说成是伺候他的丫鬟。当年在小镇上造成的轰动虽然四十年过去,但是也不能抹掉的。说成丫鬟更贴切一些。而且薛茗凝也没对人说出自己真名跟身份,说成是丫鬟也能让人相信的。

只是这件事,必须要有证人。苏航是希望郡主能当这个证人。若是郡主能当这个证人,这件事就再无负面影响。

温婉轻轻一笑,这小子还真有胆色了。竟然求自己做证。若是她开口,什么丫鬟书生卖字,对方还能去查证什么,这件事可不就轻轻地过去了。

苏航额头起了汗珠。虽然郡主笑吟吟的。但是他感觉比面对皇帝都要紧张。不过,为了前程为了苏家,他拼死也得抓了这次的机会。苏航当下跪在地上。反正皇帝都给郡主跪过,朝臣无数也都给郡主跪过。他跪郡主无压力:“表姑,苏家百年之家,不能在我手里就断送了。太爷当年也是存了这样的心思,才下了狠心送我出去磨练。表姑,侄子恳请你看在太爷。太姑姑的份上,帮扯侄子一把了。”太爷打不动郡主。希望太姑姑(圣元太后)能让郡主动容。看在那点血脉之情上,能帮着他,帮着苏家度过这个难关。

温婉见着苏航的模样,笑着望向身边的秋寒。她有这么恐怖,什么都没说就让一个二品大员额头起了汗珠了。

秋寒轻轻一笑。也就郡主自己认为她是一个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的人了。其他人。特别是朝中那些大臣,谁看到他不是战战兢兢的。有的时候,气势不需要外放,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反而越发能震慑人。

温婉淡笑道:“你连本宫的外祖母都搬出来了,若是不帮你说这句话,可不就不孝了。”虽然温婉知道苏航这是打亲情牌,但是她倒也没反感。当宰辅的人,最重要的是能屈能伸。八面玲珑。若是硬邦邦的,遇事不撞南墙不回头,那才要担心了。

苏航听了这句话,后背都湿透了:“侄子不敢。”上,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宰辅。若是刷下来,可能就沦落为被人唾弃不堪的人。所以,他只有赌了。

温婉面色淡淡地说道:“这件事我会跟皇上说的。没其他事,你回去吧!”这件事还是她当年提出来的。却没想到会引发这么有喜感的结局。当年。她还以为苏航报废了。却没想到,竟然逆袭。如今都成为宰辅的人选。

苏航不知道温婉会这么简单就答应了。不过答应就好,答应了就等于这件事落地了。

温婉望着苏航一脸感激的模样道:“别感激我。当年老相爷说,若是你走到巅峰却被这件事拖累,希望我能扶持你一把。能走到今天这也是你自己的本事。”因为当年本就是抱着磨练的态度,也不算欺人。若是其他事情,温婉是不会管的。而且苏航能走到今天,也是付出巨大的努力与艰辛的。

苏航一愣,他是真没想到太爷竟然还预料到有今天。

温婉轻轻一笑:“首辅的位置至关重要,是辅助皇帝的众人大臣,也关系天下民生。若是你真坐上首辅的位置,你得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为百姓谋福祉。”至于说为什么老相爷会说那句话,无非是未雨绸缪了。到了那把年纪,看事情自然也就看得长远了。

苏航连连点头应了。

苏航回去,温婉并没有直接去皇宫见皇帝。而是暂时将这件事放下了。她到要看看,对方是如何出招的。

过了几天,京城里就流传出苏航私德有亏。当年其实是与人私相授受,后导致平家退婚。后更与那表小姐私奔,放父母与家族不顾。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人,如何能为宰辅。宰辅可是天下人的表率,若是这样的人任宰辅,岂不贻笑大方。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苏航也放出了风声。说当年退亲其实是妨碍于三代不能结亲。至于说离京,是太爷放他去历练。不过显然,人们更热衷于八卦,而对于所谓的历练却不上心。加上当年这件事发生的太过诡异,苏航回来的时候又一脸的落魄。所以,大家更倾向八卦。

苏航听见外面的传闻,嘴角都起了火泡了:“有没有见到郡主去皇宫?”他是相信郡主说话算话。但是他怕这件事给人落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扭转不过来。那可就糟糕了。岂不知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温婉吐槽:本就是真相,还说别人重要呢)。

温婉看外面谣传得也差不多了,吩咐了人备马车,她去皇宫走一趟。距离上次去皇宫,已经好久了。如今是翎昸上位,总是隔山岔五地过来瞧她,倒是不需要她进宫了。

温婉进皇宫。守门的负责人听到是尊贵郡主,再见着郡主府的印记,立即放行了。心里难免嘀咕着这是有什么大事,劳动郡主入宫。他都守护城门几年,还是第一回见着郡主入宫呢!

皇帝翎昸听到温婉入宫,很吃惊。以为是有什么大事,放下手头上的差事连忙出来迎接。

温婉看着一身明黄,精神抖索的翎昸笑着说道:“姑姑没事。就是突然想进宫来看看。你去处理政务,等事完了再过来。”

翎昸一听这话,就知道姑姑是真没事了。当然,就算没事,他也不可能现在转头回去:“姑姑,也没什么急事。我领着姑姑在宫里走走吧!”姑姑自从祖父驾崩以后。入宫的次数寥寥可数。

温婉随着翎昸在皇宫里走着。温婉每走到一个地方就说起了当年的事。指着一个亭子:“当年,我陪着皇帝外公在那里散步,一转眼五十年过去了。想想,就好像还在昨儿个发生的事。”温婉不是伤春秋的人。只是看着熟悉的场景,忍不住就想念起来。

温婉感叹,都说了老了的人很念旧。以前没这个感觉,现在却是越来越觉得这老话是对的。可不,见到熟悉的场景,就忍不住回忆。都成回忆大师了。

温婉虽然六十有四。但是身体健朗,走路带风,根本不需要别人搀扶。还能与皇帝并排齐步走呢!

正说着话,迎面走来几个人。为首的女人非常漂亮,大概十七八岁的模样,整个人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穿着一身粉红色的宫装,更是衬得人美丽动人。此女见着皇帝,面色欢快。忙走过来行了礼。再抬头望着皇帝。满脸的娇羞。

一阵浓郁的香风铺面而至。温婉忍不住打了一个重重的喷嚏。站在温婉身边的秋寒忍不住皱了眉头。

温婉最喜欢自然的香味,比如很喜欢闻鲜花散发出来的香味。随着年纪大了。就不喜欢浓郁的香味,就喜欢清清淡淡。到了后来,闻着浓郁的香味,就会不舒服。因为这个癖好,她的儿媳孙媳到郡主府没人敢浓妆艳抹,满身的香气。都是清清爽爽的。

在皇宫的女人,都是练就了三只眼。瞧着温婉皱着的眉头,此女就知道自身不妥当。谁都知道攀附上了尊贵郡主就等于是得了一份保障。只可惜,尊贵郡主的大腿不是谁都能抱得上的。而且尊贵郡主只重正室,往常也就皇后陪着他说说话。对皇上得妃子都是淡淡的。她才不会这么自讨没趣凑上去。于是很识趣地告退了。

秋寒看着这个女人目中无人的模样,眼神闪了闪。倒是胆色不小,以为有皇帝宠爱,就可以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了。

温婉并不认识这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倒是皇帝自己跟温婉说着这是珍妃。温婉倒是知道珍妃是海家的姑娘,不过是个庶女。

海家不仅是皇帝的母家。海士林当年也是全力辅助皇帝的,皇帝上位他也是出了大力的。因此,皇帝对于海家人也很宽厚。海士林也是做到了首辅的位置。现在是因为海士林年纪大了身上各种毛病来了,不得不辞了首辅的位置。这也就有了这场竞逐。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翎昸叫来了软轿。让温婉坐着软轿回永宁宫。温婉却是摆摆手:“多走动走动对身体好。”在府邸,温婉每天早上跑步,打拳。晚上散步打拳,每天运动量很大。走这点路对温婉来说不在话下。

温婉看了一眼翎昸:“翎昸呀,你也得注意休息。不要仗着年轻就不好好保养自己。你看姑姑,现在都六十多了,身体很健朗。就是往日里保养得当多锻炼的缘故。”

皇帝连连点头,他也在郡主府里住过几年的。知道姑姑极为注重养身。而且每天都锻炼。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六十多岁的人看着这么健康又有活力。

温婉不坐软轿,皇帝自然也不坐龙辇了。陪着温婉步行到了永宁宫。永宁宫几十年如一日,半点没变。

到了永远宁,温婉与皇帝谈起了政务。自然而然也问起来了这次宰辅的人选。这也不算突兀,皇帝政务上也时常会问问温婉,重新任首辅也是一件大事,温婉会问一句也正常。

温婉听了皇帝的话后笑着说起了苏航当年的事。温婉可不会帮着苏航隐瞒,当然也不会说苏航为了一个女人忤逆家中的长辈。只说当年老相爷忧心嫡长孙虽有才,却是扛不住事的人:“当日我也是随口提了一句。说孩子只要磨练就能扛事了。却没想到老相爷倒是下了狠心,将苏航扔出了京城。不过虽然是受苦了,道也是成才了。”

皇帝想着姑姑当年为了让他们不挑食,让他们住在乡下房子,还让他们喂蚊子的事,当下笑着说起来当年的事。皇帝是知道了明瑾离家出走受尽苦楚的事。这件事跟苏航的事比起来,虽然看着不搭边,但其实也是反映了姑姑教导孩子的方式。

温婉也就说了这两句。跟皇帝又说起了其他的事情。当下两人讲得最多的还是政务。

温婉在皇宫用完了午膳,就回府了:“在这里我睡不着。老了老了,更认床了。”温婉现在去陌生的地方,睡不好。

皇帝送了温婉上了轿子才折回来。很快就知道苏航去找过温婉了。当下笑道:“他倒是能耐了。”姑姑自从辞了摄政郡主的位置以后,再没插手过政务。当年他夺嫡,也没有直接出面。都是私底下给他帮扶。这次虽然姑姑只是帮着他说了两句话。澄清当年得事,不过也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了。

温婉回到府邸,听到明睿送了东西回来,其中很多不乏他喜欢的。温婉看着那些东西嘟囔着:“这臭小子说话不算话。”原本答应等她六十岁,就回到京城呆在她身边的。结果到现在她都六十多了,这臭小子还在外面奔波着。让温婉很是郁闷。

白世年笑道:“明睿现在只在海口,又不出海,没什么风险。你若是想他,我们去海口看望他也一样。”明睿现在在海口坐镇。海口的岛屿只建设了一座。其他都没建了。不过明睿的那个领地经过这十多年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明睿还将两个孙子送过去了,以后陆陆续续还是会送过去的。只是在有生之年,他是看不到那地方了。

温婉停了仍然不满意:“反正我不管了。现在我身体还算好,也不逼啊。等再过些年,最多再等六年,我是定要他回来的。再不回来,我亲自去抓了他回来。”养儿养儿,明睿从十二岁出了家门。这二十多年。在家里的日子都没超越一年。温婉每每想儿子想得难受了,想得受不住。还得自己泡去海口看望。这两年白世年的身体差了点,出不去。也不好再去海口了。她都到了花甲了,还想儿子见不着。想想温婉就不爽快。

白世年是知道温婉的心病的,忙示意正好过来探望他们的曾孙去缠着温婉。让温婉别在胡思乱想了。温婉恼怒了看了一眼白世年,最后还是无奈地应付曾孙。

应付完曾孙让人将它带下去以后,温婉嘟囔着:“我都成你们白家孩子的专职老师了。”教完了儿子,教孙子,教完了孙子还要教曾孙。真是要累死她了,她还想过两年清静的日子了。所以说,养孩子那就是自找罪受。

白世年忙说道:“每个月就见孩子那么几天。你哪里就成孩子王了。让他们留在府邸,你又不愿意。就我们两口子,在这府邸住着多荒凉。让孩子住下吧!”白世年是很想让曾孙住在府邸里的。但是温婉就是不愿意,说她要清静。孩子多了吵得慌。

这让一直都想跟曾孙一起的白世年,相当的郁闷。他们现在虽然是四世同堂,儿孙众多。但是家里就他们两口子,太清静了。白世年的观念很传统,希望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一起。看着儿孙满堂,他也高兴。可是现在儿孙是很多,家族也很兴旺。却是被温婉弄得支离破碎的。好吧,温婉说这样有利于家族,他认了。但是让孩子陪陪他这个老人家不为过吧!因为观念的不同,白世年跟温婉吵了好几次,温婉死不松口。就为这事,他对温婉可是相当的有意见。

老两口吵架,忙坏了明瑾。可是温婉性子倔强,说不动。为这件事。明瑾都不知道跟明睿抱怨多少回。说老娘越老越执拗。

温婉懒得再跟这死老头争:“你想让他们呆在身边就呆在身边。别让他们来吵我。”白世年现在七十多岁了,身体还算健朗。这也是温婉下了死力气让他保养出来的。不过饶是如此,每年都要病那么两次。前几天又生了一场病了,太医说这是老侯爷心气不顺。温婉只有让他心顺了。

白世年一下欢喜了:“你说的,可不能反悔。”

温婉失笑。这都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跟个孩子似的:“不反悔,由着你折腾。”要说她现在也是四世同堂了。再几年可就五代同堂了。再活个二十年,可不得六代同堂了。

苏航如愿得了首辅的职位。对手当了他的副手。两人互相掣肘,互相比拼。

宰辅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巅峰。可是坐到这个位置,才知道这里面的艰辛。

一眨眼,苏航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六年了。这年,是温婉郡主七十大寿。

温婉的七十大寿开始是不愿意大办的。可是儿孙不同意了,而且皇帝也不同意。皇帝的意思也是大办的。七十可是整寿,也是大寿。

可惜温婉执拗地表示就不大办。皇帝过来劝说,温婉就开始耍赖了:“要大办也成。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皇帝忙说道:“姑姑说。”

温婉的要求七十也不难:“明睿当年可是答应我,等我六十岁以后,他就呆在我身边尽孝。如今我都七十了,也不知道哪日就蹬了腿。我是真害怕等我闭眼,也见不到他最后一面了。”当然,温婉能跟翎昸说这些话,之前也是跟明睿通气了。若不然。她也不会开口的。温婉虽然对儿子不满,却也不会逆了儿子的意思。

翎昸知道了姑姑的意思了:“姑姑是要让明睿退下来了?”明睿退下来,自然要有人再接了位去了。现在姑姑着重跟他提了,这接位的人选可不就得选白钰了。

温婉不可能给翎昸推荐人选:“你让明睿回来就成。其他的事,你看着办。我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日子,这样的日子是能过一日就一日。谁知道那日阎王就召了回去了。”

翎昸忙笑着说道:“姑姑说的这是什么,姑姑定然能长命百岁的。”自从前段时间姑父重病一场以后,姑姑的情绪一直不高。也罢,让明睿回来。了了姑姑这件事心事了。

皇帝答应了。温婉自然也松口。大办就大办了,反正操持这件事的是儿孙。她当个耍手掌柜的。

温婉跟白世年在园子里散步的时候,不满地嘟囔着:“瞎折腾。”就温婉所知道的,光撒的请帖就由上千张。可想而知,这得多少人来啊!到时候还不得闹死她了。

白世年笑着说道:“这也是孩子们的孝心。你受着就是了。别人求都求不着呢!”

温婉嘟囔着几句话,却是说道:“明年就是你的八十大寿了,到时候给你也大办了。”上一次白世年生了一场重病,温婉还以为他熬不过来了,没想到却是挺过去了。现在温婉是特别担心白世年的身体。

白世年笑着握着温婉的手:“放心,我答应过你,不会走在你的前头。我会说话算话的。”

温婉张了张嘴,本想说不要苦熬了。可这句话温婉却说不出口了:“等过几日,我陪着你去温泉庄子上。你呆在那里,会好些。再如何调养,也养不得十分的好。年龄越大,白世年的身体也越虚了。温婉是真担心,那日他说走就走了。

白世年见着温婉紧张的模样,笑着应了:“好。”

明睿回京,也允诺了温婉这次回来再不做了。温婉这才真正松缓了:“是你自己答应得,可不是娘我强求你的。”

明睿望着越老越顽童的娘,想着明瑾诉苦,当下笑着说道:“在外奔波这些年让爹跟娘一直担心。是儿子的不孝,以后再不走,会一直侍奉在二老身边的。”

温婉嘟囔着:“这还差不多。”

苏航番外(下)

这次寿宴办得极为盛大。京城里数得上号的人都去了。来贺寿的宾客只要是能见温婉的,出来后心底多是一阵感慨。人说七十古来稀,可这句话在尊贵郡主身上好像并不恰当。七十岁的人大,气色是相当的好。看着那模样,再活个十年八年完全没问题。

苏航回去后,与幕僚说起了这事。相信谁去了都会说的。是在是白家认定兴旺了。温婉郡主只生了两个,但是白明睿却有七个儿子,白明瑾也有四个儿子。十一个孙子现在大半都成亲了。每一个都能生,可劲地生。如今不算在外面的,就在京城的就由十几个孙子了。

幕僚也是赞叹着白家的兴旺,不过却又说着白家的隐忧:“尊贵郡主在世,自然是无人能撼动白家。可尊贵郡主终有老去的一日。白家现在太过富贵,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神武候很会打仗不假,但是京城里的明争暗斗,怕是应对不过来。文城候也是有成算的人,但是文城候的重心都在修书了。对京城里这些明争暗斗的事情明显是不够上心。至于再下一代,还太稚嫩了。白家如今身处的位置太过敏锐,巅峰的地位没一个能掌舵的人,大厦恐将不保了。

苏航轻笑:“这些不需要你担心。该担心的是他们,相信他们应该早有成算了。不过我确实佩服郡主。虽然制定的家规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却是治家兴家的根本,无几人能做得到。”

温婉不仅规定儿孙二十九之前不得纳妾,而且还有其他诸多的规定。比如必须通过科举或者武举才能入仕。这点还理解,这家规是让后代子孙努力上进,别想着靠荫庇。可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家规之中有一条是规定了除了要继承爵位的嫡长子,其他子嗣在成亲以后三年之内搬离府邸独立生活。这条家规当时很不被人理解。

父母在,不分家。这其实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面上是孝顺牵扯着,但实际上是大户人家认为在一起,就等于是将所有人凝聚成一股绳,分家了就等于将人心分散出去了。可是温婉制定的这一家规,却是打破了这个惯例。若是别人定然要被炮轰。可是对于这位站在云端上的人,当下还无人敢喷。

成亲后就分家,一也就等于是十六岁就得自己支撑起门户,娶过门的妻子十六岁就得处理内务了。这其实很锻炼人的。

细究起来。这条家规其实是从第二代神武候与文城候就开始执行。两人成亲都在各自的府邸,成亲后都住到各自的府邸。没与父母一起住。只是那时候因为情况特殊,没在意。等到了白家第三代就显露出来了。白家的子嗣在成亲后三年内,在温婉郡主的强势下,都搬离了府邸,独立出来生活。

白家现在的家规。基本都是温婉郡主制定的。温婉郡主对于那些违背家规的人,给予的惩罚是最为严厉的。三年前出现一件事,郡主的一个孙子娶妻以后碰上了一个真爱。要死要活就是要将那个女人纳为妾室。结果,温婉郡主见过孙子,与孙子谈了话以后,直接将他从白家的族谱上除名,而且驱除出了京城。之后再无人见过他。

京城的那些疼女儿的人家,有了这次的事件后,更是希望将自己女儿嫁入白家为媳了。这么重规矩的人家。可不给予儿子最大的保障。而且众人有目共睹,嫁入白家的女人每一个都过得滋润(后宅就一个女主人,若还不过得滋润,也是白扯了)。

白家的家规非常严苛,对子嗣要求非常严厉。外人看着哪些家规都心惊胆颤,更不要身处其中。可是也因为这份严苛,白家的儿郎个个都拿得出手。也因为如此,后宫的女人看着也都心动,那些个妃子想要为女儿招白家的儿郎为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