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香火最旺的是玉佛寺,小方寺只是一处小寺庙,向来清净,方婉去佛前上了香,又捐了些香火钱,便要了一间禅院,坐下来喝茶。悠闲的很,自也不管方家这会儿洪水滔天。

方二太太唐氏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四姑娘什么时候出的门?竟没人知道?”

二房的丫鬟婆子都一顿乱找,满府里翻了一遍,也不见方婉的踪迹,叫人去三太太郑氏那里问,也说不知道,且四姑娘并没有说要出门。

唐氏急的什么似的,若是别的人,只说一句四姑娘病了,不好出来,也就是了,可面对那一位,她却有点不敢说,到底是大人物,若是恼了,哪里还能有下一次的机会呢。

为了这个机会,唐氏不仅央着自家嫂子帮忙,也花了不少银子,嫂子那里就送了五百两去打点,方婉那里又送了一千两去,把她嫁妆铺子里的银子都花的河干海落的,这会儿还不知道当的东西拿哪一项赎呢。

想到这里,唐氏又有点咬牙切齿的了,方婉收了她的银子,居然还是不见了,她这辈子也没见过这样的姑娘!这也太没良心了。

唐氏催着人又找了一圈,自然还是找不到,知府张夫人催了两回,白不见唐氏带着她们家四姑娘来,亲自走了过来:“怎么回事?还不过去,怎么敢叫三爷等着?”

唐氏脸色发白,期期艾艾的道:“四姑娘…四姑娘不知怎么的,自己出去了,这会儿找不到人。”

张夫人也跟着脸色发白了起来:“你…你这是!怎么搞成这样!”

唐氏接触不到那个层次的人,不知道究里,可张夫人是知道的,知府张云明调任锦城之前,在京城里做了十来年京官,多少知道三皇子的心胸,不是个好伺候的主儿,这会儿虽说他暂时闲着,愿意各家走走,收两个姑娘房里伺候,可这样不给面子,难保这位郡王爷会不会立刻恼起来。

三皇子恼起来,谁吃得消呢。

唐氏只得道:“可这会儿找不到人,也是无法,求张姐姐替我们说一声,回头我们再备了礼去给郡王爷赔罪。”

张夫人差点儿给她气笑了,便道:“你说的轻易!那可是三皇子,和平常人是一样的吗?你们只怕还没见识过,三皇子说一声恼,谁担待得起?”

“可是,我们也是没办法啊。”方二太太唐氏的着急不是假的,声音都变的有点尖利了:“我打发了人在二门上守着,只要四姑娘一回来,立刻请过来,张姐姐再给一点儿时间缓缓?”

“你这说的什么昏话!四姑娘架子大,我倒是能等。”张夫人颇有点恼怒的说:“三爷是什么身份,谁能叫他等?”

张夫人没有想到方家人并不太懂金枝玉叶的威势,虽然知道是贵人,其实没什么概念,她自己反而更着急,方家得罪三皇子,她这个中人能有什么好处,若是三皇子迁怒起来,对自己家老爷的前程也是妨碍,自己这样卖力的伺候三皇子,还不是为着自家老爷的前程吗?

只是方婉既然不在,张夫人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办法,又不敢贸然去回三殿下,正在此时,屋子门帘挑开,走进来一个娉婷袅娜的美貌少女,轻声道:“我替四姐姐去,可使得?”

作者有话要说:方婉知道三皇子府不好待,当然不会让妹妹去

第十章

第十章

“你?!”唐氏立时皱起了眉头:“你在这里胡说什么,这些事情也是姑娘家能掺和的?真是没规矩,还不快回你屋里去呢!”

张夫人向来和方家有来往,不过唐氏本来就不太带方柔出门,她自然是少见方柔,此时打量了两眼才道:“这不是六姑娘吗?”

方柔蹲身行了个福礼,张夫人眼睛便亮了:“这倒好,既然找不到四姑娘,六姑娘去给三爷请个安,倒也能说得过去。”

方家姑娘容貌都不错,个个生的白净,桃花眼微微上挑,颇为动人,这方柔虽然瘦些,脸色苍白,倒还多一分我见犹怜之意。

且她到底是方家姑娘,只怕搪塞得过去。

可是唐氏就不情愿方柔得这个巧宗儿了,便道:“本来说是四姑娘,这会儿成了六姑娘,三爷若是知道了,只怕…”

“倒也不妨。”张夫人本来心急,这会儿不管唐氏不情愿,已经变客为主的指挥着方家的丫鬟:“给六姑娘重新上一点胭脂,还有这簪子也太细巧了些,换一换。先前送来的刚摘的花儿呢?拿来给我。”

张夫人挑了两朵粉色的芙蓉花给方柔,一边对唐氏说:“只那一日说了一句四姑娘,这两日都并没有提排行,只怕三爷也只记得是你们家,三爷那样的人物,成日里多少大事要办呢,想来不会记得这样细致。横竖是你们家姑娘,给三爷请了安,不管成与不成,那都不与咱们相干了,就是三爷真记得,又不是你当面回的话,便说是那日的话有人传错了,回头再请四姑娘也就是了,要紧的是先把这会儿搪塞过去。”

张夫人这样一说,唐氏也就没话说了,除非方婉这会儿能回来。

唐氏只得从妆奁里拣了一只赤金红宝石喜鹊登梅簪子给方柔戴上,一边挑剔的打量方柔,方柔大病初愈,脸色苍白,全靠胭脂才显得几分娇艳,连手背上都还看得到青色血管,她觉得,论容貌,方柔是比不过自己的女儿方莹的,且也太瘦了,那腰细的仿佛一弯腰就要折断似的。

三皇子应该看不上她才对,唐氏心想。

方婉在小方寺喝茶,等着看唐氏交不出人来怎么收场,没想到刚在小方寺吃了一顿新鲜洁净的素斋,萧重就进来了,方婉并不吃惊,倒是笑吟吟的招呼他:“您用过饭了吗?这里的素斋东西倒是新鲜的。蘑菇包子尤其好吃,先拿些来您用用,再新做些菜来吧。”

方婉殷勤的招呼着,她觉得,萧重看起来真是闲的很。

也不知道他到锦城到底是做什么的。

不过方婉是真领他的情,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自己只是帮了他一点点,人家就这样肯帮忙,真是太难得了,怪道早年在京城里名声就那么好,京城三大美女都喜欢他。

萧重一点儿不客气的坐下来,接过方婉递过来的茶,说:“听说方二太太找不到你,就把方六姑娘给送了过去。”

方婉眉间微微一皱,显然这消息出乎意料,然后又舒展开来,答了一个字:“哦。”

方婉这是真的没料到,她这一世看人当然与上一世不同,早看清楚了唐氏的秉性了,知道唐氏是不愿意方柔有前程的,所以上一回只带了方莹和方澄去王家,而如今宁愿推出方婉,那也不愿意推出方柔来。

看来这是被逼急了。

方家差不多儿的人,大约都觉得方柔比不过方莹,大约唐氏也会这样想,方莹胜在鲜妍明媚,但方柔…方婉在心中叹气,温郡王的喜好,方婉当然清楚的很,所以她跟方家其他人的看法不一样。

方婉原本是打算用这一千两银子揭出唐氏瞒着一家子,为方家引入祸端的事,这下子横生枝节,这打算自是不行了。不过这对方婉没有造成多大的困扰,这世上的事本来就是千变万化的,多少预料不到的事情都会发生,方婉早已见识了无数。

若是每件事情都要按照自己预计的那样进行,才能达到目的,方婉早就死了无数次了,事情既然起了变化,那就顺着事情进展去解决就是了。

方婉哦了一声之后,就起身道:“那看来我可以回去了。”

她的眉眼看起来依然从容,好像从来就没有急躁过。萧重莫名的就想起第一次在马车里,方婉面对匕首,眉眼就是如此从容。

萧重坐着没动,但他说:“若是有什么不好办的事,你叫人带信给我,我和三殿下那边的人,还是能说上几句话的。”

方婉不由的又露出了一点儿诧异。

她经历过的事情多了,知道凡事向来最讲究分寸,她觉得景王殿下与三皇子是叔侄,他能给自己透露一下三殿下跟前的事,就算得上还她的人情了,所以方婉压根没想过要请他帮忙压制三皇子。

他要是肯说一句话,当然三殿下会给他面子,一个小妾罢了,哪里没有呢。

方婉客气的点头:“我知道了,我要是有事儿了,准定来找您。”

萧重:“…”

方婉这是不相信他能办到吧?

四姑娘回来了!

而且还是光明正大的从正门口进来,仿佛不是偷偷出门一整天,倒是正儿八经的出门回来似的。

二门上有人立刻就往二房院子里去报信儿了,二太太唐氏这一日打发人来二门上问了不止十回,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二太太这样找四姑娘,可这样一来,四姑娘一声不吭的就出门了的事儿,倒是整个方家,从主子带奴才,都知道了。

今日还是府里请客赏牡丹呢,哪个姑娘不知道待客的礼数?只有四姑娘,一早竟就出门去了,还没回老太太,太太呢!

方婉从旁边小门进来,众人的眼光都落在她的身上,她好似浑然不觉,也并不回自己屋子,径直去了方柔的屋子。

六姑娘替了四姑娘的空儿,去见了三殿下,现在四姑娘回来了,去找六姑娘算账了!

府里顿时就传遍了。

方柔自己都觉得是偷了方婉的机会,连忙对方婉解释说:“原是找不到姐姐,家里急的那样,我才去的。我想着,三殿下连五姐姐都不喜,自是看不上我的,也就只有四姐姐…”

“咱们不说这个。”方婉连忙道,她早就不是小姑娘那点儿见识了,此时屋里除了方柔的丫鬟,还有绿梅春兰,方婉叫她们都出去,免得臊了方柔,才说:“我听说二伯娘给你议了亲事?”

方柔默然,然后眼眶就红了:“我…我…”

方柔哽咽道:“我也不敢有别的想头,四姐姐素来疼我,只求四姐姐日后若是得了三殿下青眼,能替我向母亲说一说情罢。”

方柔确实有她的私心,这会儿又被方婉点了出来,越发觉得对不住方婉了,这话说的方婉又是心酸又是想要苦笑。方柔的亲事自然是二房做主,连方老太太也不能强压,更别说方婉了,端看上一世,唐氏那样苦心经营,结果三房不愿意女儿做妾,还是就能回绝三皇子,便可见一般。

方婉心中有数的很,她先安慰方柔:“三殿下的事,妹妹别放在心上,我本来就不愿意见他,妹妹这亲事,我是听说了一点,确实太委屈妹妹了,不过到底还没定,我们想一想办法吧。”

方柔见方婉不怪罪三殿下的事,心下稍安,凭她的见识,她这样孤掷一注,若是不能得三皇子的青眼的话,大约最后的救命稻草就只有方婉了,在姐妹里,方婉生的最美貌,说不定就能入了三殿下的眼,今后若是肯帮她,为了父亲的官职,母亲应该会答应的吧。

方柔不由流下泪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四姐姐既然知道那事,自然也知道那一家子的事,且不说那人如何,单看他们家原来的夫人是怎么没的,就知道了。当着姐姐,我也说句实话,母亲给我定这样的亲事,无非就是拿我卖个好儿,真要是有什么事儿,谁还能替我说句话,做个主吗?”

方柔这是拼着性命结好方婉了,方婉心中恻然,方柔凄然一笑:“三殿下府只怕还是个好些的去处。”

方婉连忙宽慰她:“你放心,我是真的不愿意去那样的地方,并不是你抢了我的。我只是想着,那样的地方,虽说看着尊贵,可想必不是什么清净之地,你又没个什么贵重名分,咱们家只怕也不能替你说话,只怕不容易。”

温郡王府后宅什么样,大约没有人比方婉更清楚了,她实在不愿意方柔去那里挣命。

方柔有一点诧异的看向姐姐,好似要看清楚她的神情,方婉看起来,好像说的是真话,并没有强颜欢笑的作伪。

然后方柔才说:“姐姐,有什么地方是容易的呢?”

这一句话,把方婉这样的人都说的哑口无言。

这一句话,或许就能概括方柔整个的一生。

幸好,不管多么艰难,她都挣扎着活了下去,上一世方婉死的时候,方柔还活着呢。

方婉停了一停,才缓缓的问:“若是不订那门亲事,妹妹还愿意进三皇子府吗?”

方柔一怔。

正在这个时候,绿梅一头撞进来:“姑娘!”

她看着方柔,停了一下。

“听说…”绿梅好像有点不知道怎么说,又换了个开头,才说:“张家府上打发了两个媳妇来给二太太报喜,说是恭喜六姑娘,明日张夫人再亲自上门来。”

方婉点点头,有关三皇子的预测,倒是向来不出她的意料。

方柔却似凝固了一样,眼睛有点发直,直到看见方婉侧头看着她,才后退了一步,张张嘴,却不知道说什么。

“四姐姐,我…”

方婉重复了一句刚才的问话:“若是不订那门亲事,妹妹还愿意进三皇子府吗?”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方婉在方柔屋里坐了半日,又起身去方柔的亲姨娘月姨娘处贺喜。

月姨娘早欢喜的了不得,她是锦城西边街上卖豆腐的张家的姑娘,因生的肌肤丰盈,水嫩嫩的豆腐一般,十六岁的时候被方家二老爷看中了,给了她家两百两银子,抬进方家做了姨娘,只生了方柔一个姑娘。

这月姨娘出身市井,没什么见识,满心里觉得自己生的美貌想要争宠,却又没什么像样的手段,偏又遇到唐氏这样的主母,不过三五年,妻妾就成了死仇,方柔在二房这样,大约有一半是被她亲娘连累的。

月姨娘屋里伺候的丫鬟清儿才十二岁,这会儿自是满脸欢喜,月姨娘被二太太唐氏死死的压制着,屋里连个大丫头都没有,也就这个二等丫鬟在屋里,此时欢欢喜喜的给月姨娘道喜,她虽然不太懂,可不管怎么说,连五姑娘都想去而去不了的地方,对六姑娘那自然是好事。

她也就只有这样一个评判标准了,在这屋里谁不知道,向来是五姑娘是第一等的,六姑娘是第二等的。

此时方婉来了,月姨娘跟姑娘家倒是没什么仇怨,何况方婉还隔了房,且这一回方柔有这样的造化,也是托了方婉的福,月姨娘连忙就热情的招呼起方婉来:“四姑娘来了,是来看你妹妹的吧?你妹妹也是托了四姑娘的福,要我说,若是四姑娘在家,哪里有她什么事。”

虽然明知道月姨娘对自己没敌意,这话多少还带点儿恭维,可听起来还是很不像样,怪道她和唐氏成了死仇,这也确实太不会说话了些。

方婉只是微微一笑:“瞧姨娘说的,六妹妹自有六妹妹的好处,和我有什么相干。要我说,五妹妹难道长的不好么?那不也没成么。”

提到方柔比过了方莹,月姨娘更是一脸笑开了花,她才三十余岁的年纪,天生明媚,又不太费心动脑,加上此时满心的欢喜,看起来越发风韵撩人,怪道她早已把唐氏往死里得罪了,还能好好的活着。

月姨娘笑道:“哎哟可不敢提五姑娘,哪里是我们能说的,姑娘说是不是?”

说是这样说,可那点儿得意,她大概也不想瞒着了,恨不得满府里每个人都知道方柔比方莹强,当然,这会儿大约是每个人都知道了。

方婉道:“以前姨娘不敢说,现在还不敢么?六妹妹那可是有了大造化,三殿下正经的金枝玉叶,拔根汗毛就比咱们的腰粗呢。如今不说别的,二伯父的官职还不着落在六妹妹身上么?如今六妹妹说句话,只怕比老太太还好使呢。”

这话别人听着粗鄙,可说给月姨娘听那就是刚刚好,简直把方婉引为知己。

“不过,我给姨娘说一句话,姨娘可别恼。”方婉放低了声音,还往旁边看了看,月姨娘立刻会意,叫清儿去门口守着去,方婉才说:“六妹妹好不容易挣来的好处,姨娘可别犯糊涂,一股脑儿叫别的人给拿去了。”

月姨娘显然没弄明白,方婉就拿出一个螺钿盒子来,打开里头放着一千两银票,方婉轻声说:“这是二伯娘昨儿给我的,就为着今日三殿下要驾临咱们家,叫我好生买了衣服首饰装扮了,去给三殿下请安,我就不明白了,明明六妹妹才是二伯娘的女儿,有这样的好事,怎么二伯娘不给六妹妹,倒给我?幸好六妹妹倒是争气。”

月姨娘顿时柳眉倒竖:“那悍妇哪里当六姑娘是她女儿了,早恨不得我们娘母子去死呢!四姑娘是明白人,我说了也不怕,这府里有眼睛的谁看不到,五姑娘平日穿的使的是什么样,六姑娘又是什么样?如今但凡有了好事,她也是宁愿给外人,也不肯叫六姑娘沾光呢!”

方婉与她同仇敌忾,点头道:“果然姨娘是明白人,我还怕姨娘不知道,叫人蒙在鼓里,回头六妹妹求了恩典来,倒成了人家的好处了。”

“她既怕我们六姑娘沾了她的好处,如今六姑娘出息了,她也别想沾了六姑娘一丝儿!”月姨娘冷笑道:“她便是算计的再厉害,谁叫她没个出息的姑娘呢!”

“姨娘小声些,只怕叫人听到。”方婉劝道,可随即她又笑道:“哎哟我也糊涂了,如今六妹妹是要进三殿下府了,还怕什么呢,别说叫人听到说嘴,就是真当二伯娘跟前说,又有什么相干,这会儿,二伯娘还敢说什么不成?”

“二伯父的官职还指望六妹妹呢!”方婉这话说的月姨娘眼睛放光,她原来没想到这一层,多年被唐氏正妻身份压制,她再不服也不敢当面怎么样,这会儿听方婉这样一说,立时觉得格外有道理。

被压制了这么多年,也轮到她出头儿了,谁叫自己姑娘出息呢!

月姨娘得意起来,越想越坐不住,也不管方婉还在这里了,说了两句客气话,叫她多来玩儿,就风急火燎的往前头去了。

这会儿张家来报喜信儿的媳妇已经得了赏封儿走了,方家各处都仿佛炸开了锅,在方家这样的人家,没有立刻得到消息的,已经算是人手不得力了。

“真没想到,六姑娘居然把五姑娘比下去了!”这是不带立场纯看热闹的。

“四姑娘只怕要后悔了吧。”也有不喜欢方婉幸灾乐祸的。

“二太太有好戏看了!”大部分人喜欢的都是这样的热闹,姑娘家是娇客,终究是要嫁出门的,方家上下主子奴才基本都不会有太多喜好,可二太太就不同了。

有的是人等着看二太太的笑话。

二太太唐氏的屋里连茶壶带杯子摔了一整套,恨的咬牙切齿,张夫人打发人来给她道喜,对她来说,哪有什么喜,没想到,方柔这个干瘪丫头,竟然还真的入了三皇子的眼。

三皇子这是眼瞎吗!

唐氏大逆不道的忿忿的骂了,这样的好事,怎么就便宜了那丫头!

方莹本来在唐氏屋里,听到这个消息,眼圈都红了:“娘,怎么会…怎么是她…她有什么好的!”

能不能进三皇子府,方莹这样的小姑娘本来就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只听她娘说的荣耀,到底没真见识过,没有切身体会,这件事对她最大的打击,却是三皇子挑了方柔没挑她,她从来都认为方柔比她差的远了,如今这样,叫她脸上怎么下得来,今后还怎么见人。

“好孩子,她哪里比得上你。”唐氏摔了杯子,又去搂着方莹安慰,安慰了半日,方莹那才略微好过一点,唐氏深知道自己女儿的性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嘱咐方莹:“这两日你也去你妹妹屋里走走,多和她说说话。亲热一点!”

唐氏想了想:“我前儿给你那串珊瑚珠子,我看她眼热的很,你叫丫头给她送去。”

什么?方莹本来就委屈,此时更变了颜色:“娘!我的东西,为什么要给她?”

“傻孩子!”唐氏跟她说:“前儿我是不想要她得了去,可如今这事儿既然已经这样了,那也是没法子。你也不想想,如今她在家里还能住几天?回头她进了三殿下府里,你还能吃什么亏?你到底可是她的亲姐姐,难道还能不照应着你?你哄一哄她,今后她只怕十倍子的还回来呢!”

“太太这可真会盘算呢!”月姨娘正巧在窗根底下听到这个话,越发冷笑起来:“原是生怕六姑娘有了出息,事事藏着掖着的,这会儿我们六姑娘自己挣了前程,倒又盘算着一家子都攀上去了!”

唐氏本就心里不爽的很,不由的恼羞成怒:“这里有你什么说话的地儿,还不快离了我这里!”

月姨娘这会儿显然是不把唐氏放在眼里了,反倒自己掀了帘子进去,看方柔红着眼眶,又笑道:“太太倒是把五姑娘打扮的天仙一般,可偏天仙不成啊,人家三殿下看不上,六姑娘虽不怎么打扮,反是入了三殿下的眼,倒也挺有趣的。”

方莹这样的小姑娘脸皮薄,立时叫她气的眼泪都出来了。

月姨娘得意的笑道:“太太不是宁愿叫侄女儿有了造化,也不愿意叫您女儿沾了光么?如今怎么又要沾六姑娘的光了?我劝太太想明白些儿,别总想着那些美事儿,把天下人都算计了去了。太太平日里怎么着对六姑娘的,心里没点数?”

唐氏这辈子还没叫人这样指着鼻子骂过,气的手都哆嗦,月姨娘见唐氏那一脸又青又白的样子,心中直是此生从没有过的快意,偏唐氏此时还真的投鼠忌器,不敢拿她怎么样,月姨娘不由的得意的有点忘形起来,啐道:“早前还要把六姑娘嫁到江城去,那样的人家也配?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