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上一章:第 5 章
  •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下一章:第 7 章

一支是“深发展”,一九九六年二月还是六块多一股,到了一九九七年五月就涨到了四十七块一股。

还有一支“中国船舶”更夸张,一九九八年五月的时候是七块多,到了零三年十一月的时候跌到了五块多,一般人都觉得这股没救啦,结果人家到了零七年十月愣是涨到了三百块钱一股,那叫一个牛叉啊。

可是现在才九二年,离九六年还有四年呢,这股票暂时被否决了。

除了股票,一夜暴富的只有彩票了,拜她超强的记忆力所赐,她倒是记得两组大奖号。

一组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和父母散步到彩票店随便买了张彩票,当时也盼望着能中个百万大奖,还很认真地守在电视机前兑奖了,结果自然是没有中。

还有一组则是当年那个震惊全国的三点六亿喽,不过这些也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这几年还是富不起来。

她现在特别有赚钱的紧迫感,因为她特别想学钢琴,可是一台钢琴要一万多块钱呢,对他们家来说实在是天文数字了。

唉,要是有经济头脑就好了,九十年代初期做生意最赚钱了,可惜全家没有一个经商的人才,而且全都有固定工作,没有人愿意放弃稳定的工作下海。

纠结啊,不然写点东西赚钱?她思忖着,不过这时候的稿费好像不是很高啊,好几位前世很著名的青少年作家都是自一九九九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之后二十一世纪初出了不少有名的新锐写手,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是小故事小作文之类的儿童文学,应该能换点稿费,但肯定不是很多,离钢琴很遥远啊。

写一部前世流行的小说吧,不知道会不会适合现在的市场,还有选择哪家杂志社、出版社比较好呢?

还有必须得写一部适合她这个年龄段孩子写出的小说,不然一个七岁的小孩写什么情情爱爱的,谁信啊?

哈利波特系列成了她首选的剽窃小说,九一年的时候JK罗琳有了写哈利波特的想法,可是到了九七年才完稿,如果她能在九二年的时候把《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写出来,那罗琳就有的哭了。

哈利波特是最具有影响力的青少年读物,小孩子的想象力总是丰富的,如果她写出来,人们不会觉得不符合她的年龄,但是却有点不符合国情。

人家英国人写的是英国的魔法师,她一个中国人写英国的魔法好像真有些不大协调,可若是改成在中国发生的好像又有些不大协调,难道要写成玄幻修真?

但在九十年代初,修真类的小说好像也不是很有市场,甚至有可能被大人长辈们认为是封建迷信,看来还是不能改。

算了,去图书馆找一些小说资料什么的,好好研究一下英国巫师的历史再说。

转眼就到了五月,苦练了近一年的字,越来越有成效,陈竹趴在桌面上认真地写着幼稚的作文,这是一篇投给小学生杂志的文章,下半学期她陆陆续续投出去二十几篇文章,几乎每篇都被刊登了,但稿费总共也就几百块钱。

在父母眼中这是无比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情,钱的多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荣誉啊,虽然他们都是低调的人,但对自家女儿的满意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我们的房子可能过两个月就分下来了。”吃饭的时候,陈琪的心情很不错,“新来的那个政委人很不错。”

“你是说周政委?他是从上面调下来的吧。”

“是啊,能力还不错,最重要是会做人,听说和上面几位领导关系都不错,不仅是我们部队的,连市里几位头头脑脑都和他有联系。”

“他老婆好像也是高干子弟吧。”

“嗯,上面有人好办事啊。”陈琪感叹道。

陈竹在一边耳朵伸得老长,这个周政委可不是个等闲人物啊,后来和父亲的关系很不错,陈琪在官场上并没有什么靠山和天线,这个赏识他的周政委就是他们那个小集团的领袖。

想到这里她突然有些激动了,福海市现在的市委书记是陆连强,可是**的代表人物,在福海做了六年市委书记后,陆连强官运亨通,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从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到了中央,进了政治局,成为国家领导人。

只是这十几年后的事,现在谁都想不到,陆连强在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后,有一次衣锦还乡,到他曾经工作战斗过的福海市看望当年的工作伙伴们,陈竹有幸跟随领导接了一次驾,虽然只是远远地看了大领导一眼,但是周围那些平时威风凛凛的厅级领导、省级领导们毕恭毕敬、诚惶诚恐的样子,让她感受到政治的魔力和权力的诱惑。

而目前这个周政委和陆连强的关系很好,甚至在陆连强刚去京都的那段时间,两人还常常联系,只是后来成为国家领导人以后,出于安全的需要他换了手机,也逐渐断了联系。

当年周政委转业的时候,陆连强安排他到省里的一家五星级酒店——东湖大酒店做老总,东湖大酒店是全省第一家五星级酒店,也是省接待办下的酒店,这个老总也兼着省委接待办的副主任。

当时陆连强做省委书记的时候,还想把周政委提拔到省旅游局做局长,可惜当时的周政委贪恋着东湖大酒店老总的高年薪和经常接触领导的便利条件,不然若他能在当时跟牢陆连强,也不会在东湖大酒店老总的位子上做一辈子。

如果老爸能够和陆连强搭上关系,陈竹又胡思乱想着,陈琪出身农民家庭,李明清家也没有什么势力,几乎没有什么能够认识大领导的机会,赏识他的人也都是一些和他接触过,了解他的才干和品德的人。

人家说怀才就像怀孕,日子久了总能看出来,可问题是如果连看的机会都没有,那怀才不遇就是一定的了。

正文 第十八章 书

首先得先抓牢周政委这条线,进入周政委的圈子,才能借此认识上面的领导。

看到陈竹那心不在焉的样子,李明清也不免担心起来,“小竹,在想什么?”

“没有啊,就随便发发呆嘛。”陈竹笑道。

“我看是小竹最近压力太大了,才多大的孩子啊,一天到晚学这学那,哪里受得了,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面疯玩,就小竹天天关在家里学习。”外公最是心疼陈竹。

“什么呀,爸,那些都是小竹自己要求学的啊,当初我反对,你还支持她呢。”李明清对父亲总是毫无原则地袒护陈竹很是郁闷。

“不是学习的问题啦,”陈竹赶紧出来打圆场,“是听说我们马上要搬新家了,舍不得外公外婆。”

这倒也是实话,陈竹和外公外婆感情很好,上小学前总是和他们睡一个房间,会舍不得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外公外婆都是感情内敛的人,听到陈竹这么一说,心里又是感动又是难过。

“新家挺远的,中午你还是要在外婆家吃饭的。”李明清安慰道。

“爸爸,妈妈,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们说。”吃过饭,陈竹煞有介事地把父母叫进房间。

“什么事?”陈琪看到小女儿一副小大人的样子,就觉得很想笑,顺手掐了她的小脸一记。

“我这个学期用课余时间写了一篇很长的童话故事,想让你们看看。”陈竹捧出一大叠厚厚的文稿。

每页只有三百个格子,让她感觉实在是太浪费了,如果有电脑该多好啊,又节约又方便。

陈琪和李明清看到那一大叠的稿纸目瞪口呆,虽然知道陈竹经常写些小故事什么的,但是这一大叠…

“这一共有多少字?”陈琪颤着声音问。

“大概有十几万字吧,还有一部分没有写完。”陈竹偏着脑袋说道,她也没有具体算过。

十几万对前世写惯了长篇大论的陈竹来说,是件很正常的事,但对于陈琪和李明清来说就是一件非常惊悚的事情了。

两人很有默契地对视了一眼,莫非我们家真要出一个作家了?

陈竹很早就开始认字了,上小学之前就看过不少书,每次大人问她长大后想做什么,她都奶声奶气地说要当一个作家,陈琪总是取笑她,天天坐在家里不干活,也是“坐家”啊。

虽然上小学以后,陈竹没有再提当作家这回事,但却明明白白的用实践证明了她的理想。

相对于父母的激动来说,陈竹表现实在是太淡定了,她可没那么多高远的理想,这小屁孩儿的心里不知道多世俗,她就是想赚点钱花而已。

“你哪儿来的时间写这么多东西?”李明清开心是开心,但却担心影响了陈竹的成绩,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嘛。

“就是做完作业以后写的呗。”她可不敢说是在上课的时候写的,不然还不把爹妈给气死啊,“我一天也就写三千多字,没有花多少时间的。”

她过去写一份领导讲话稿,也差不多是一个半小时三千字的速度,何况哈利波特的故事深深地刻在她的脑子里,连思考构思的时间都不必花多少,只在一些在国情和她实际的情况下需要修改的情节上斟酌一下,倒也的确没花多少时间。

“但是你整天花时间在构思情节上,肯定会花时间,你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重,这些故事不要花太多时间。”陈琪也严肃地说。

“爸妈,你们先看一下写得怎么样?我想寄到出版社去。”陈竹赶紧阻止他们继续唠叨下去。

陈琪和李明清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看了起来,虽说他们对于这种什么巫师魔法的故事不是很感兴趣,但毕竟是自己女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看得很投入。

毕竟十几万字还算比较长了,短短的时间内还是没法看完,但陈琪只看了几万字就暗自心惊,这样丰富的想象力和离奇紧凑的剧情,还有这遣词造句,如果真是陈竹这个八岁的小女孩写出来的话,那只能说她真的是一个天才。

想到这里他真的激动了,他看了李明清一眼,发现妻子眼中也闪着同样的光芒。

自李明清怀孕开始,他们夫妇俩就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无论是胎教还是孩子出生之后的教育,两人都尽心尽力,但是陈竹小学之前一直都没有展露什么过人之处,两人都非常失望。

这个年代是个浮躁的年代,八零后出生的孩子们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父母长辈都对他们寄予厚望,人人都希望家中能出个神童天才的,社会舆论也造就了不少天才儿童。

什么中科大少年班,少年诗人,钢琴神童之类的,让陈琪李明清这样的平凡家长羡慕不已,如今自家女儿可不比他们差。

两人捧着书稿敲开外婆的房门,两位老人听了也是激动不已,“书稿留下来让我们看看。”

“我们还没有看完呢,但是看了一部分觉得的确是不错。”

“听小竹的意思是,她想投到出版社去。”

“出版社怕是没有那么好投的,现在没点关系门路的,一部书稿寄过去想被人家看中可不容易。”外公摇摇头。

“对,出版社不比杂志社,他们的工作效率,唉,我们就怕会耽误了孩子。”陈琪也有同样的担心。

“陈倩不是在出版社吗?”外婆问李明清,陈倩是李明清的好朋友,是和她一起插队的知青。

“她在出版社的图书馆里工作,怕也是说不上话的。”陈倩经常帮李明清借些新书好书,但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编辑。

全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在外婆家和市一小之间就有一家J省出版社,下面的J省少儿出版社在全国还算是小有名气的。

“我问问老卢,”外婆心思飞快转动,老卢是当年和他们一起下放的老干部,在新华社J省分社工作,夫妇两个都是当年的南下干部,“说不定他们会认识出版社的人,还有小竹的书稿就这么一份万一丢了就糟糕了,你们全多印几份存好。”

“我明天就带到单位去复印。”陈琪连忙点头答应。

外公是个很老实的老知识分子,好在外婆长袖善舞,人缘很好,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在亲戚朋友中的名声很好,他们家有个什么事的,大家也都乐于帮忙。

陈竹把书稿扔给爸妈之后,就知道不用担心什么了,以父母那包办代替的性格,根本就不用她多操心些什么,他们都能百分之两百地帮她把事情做好。

反正她没写过书,也不知道出版一本书的流程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这个年代想要出版一本书该做些什么事,还不如交给父母去操心,这也和前世今生父母对她太过于照顾保护有关,让她养成了不够独立的性格。

——————————————————————————————

今晚突发肠胃炎,胃疼到不行,

折腾了一晚上,

这么迟才上来发文,

抱歉了…

正文 第十九章 绘画比赛(上)

“小竹,你留下来一下。”周天上完国画课,卢老师把陈竹喊住了。

“卢老师,有事吗?”她还赶着去上素描课呢。

“六一节快到了,市里要搞一个儿童绘画比赛,会给得了名次的小朋友专门办一个儿童画展,我觉得你最近的画进步很大,参加市里的比赛应该没有问题,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下周六下午比赛,你们学校周六下午没上课吧?”

陈竹点点头,全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周六下午都没有课的。

“那下周六下午一点半你到少年宫来,还有几个其他班级的同学,老师会带你们一起去。”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素描课后,“林老师,刚才国画班的卢老师也让我参加了。”

林老师愣了一下,“没关系,那你和卢老师去吧,老师再叫其他同学。”虽然她笑着,但心里还是有些失望,陈竹的画画得确实不错,可惜被卢老师捷足先登了。

“可是,林老师,我对素描也很喜欢,能不能画两幅画?”

“比赛是当场作画的,还有限时间两个小时,你能来得及吗?”林老师担心地说。

小孩子画画,又不是画什么巨幅长卷,两个小时怎么不够?陈竹一脸自信。

“算了,我还是再叫一个同学去,这次的比赛很重要,会有市领导来,所以你一定尽力把国画画好。”林老师权衡了一下,毕竟是代表少年宫出去比赛,在荣誉面前,不容有失,还是这样比较保险一点。

下午书法课下课的时候,陈竹又被老师留下来了,心里暗叫不会吧,难道还有书法比赛?

“陈竹,你的楷书不错,儿童节的时候我们少年宫要办个成果展览,你写一幅字参展吧,下周来上课的时候交给我。”

倒不是说陈竹的字已经好到可以何种地步,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写出那样工整老练的字,多少会让人觉得惊讶,在这次参展的作品中,陈竹将是年龄最小的作者。

相比平时的正常上课,周日倒是陈竹最为疲劳的一天,这一天的课都是她感兴趣的,所以格外认真费神,特别是这学期多报了一门芭蕾课,虽然都只是练一些基本功,但是成天拉筋也拉得她特痛苦。

为了气质,咱就忍了吧,好在坚持练了一年的瑜伽,柔韧性还是可以,什么踢腿劈叉还是能坚持的。

她还咬牙坚持着,李明清就心疼到不行了,才多大一个小人儿啊,一整天不是学这就是学那,也从来没听她喊过苦喊过累。

前世李明清成天唠叨陈竹不吃苦不肯念,这一世陈竹发奋了,她又心疼得很,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小竹,不然这芭蕾就别学了吧,太辛苦了。”李明清来接陈竹的时候,看到不少练芭蕾的小女孩都在哭哭啼啼的,闹着不学了,太苦了。

“没关系,这个学期坚持学完,二年级我还想学一年,以后就不学了,芭蕾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气质呢,等四五年级以后肯定就忙了,我怕到时候想学都没时间了。”

“你才多大啊,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这么大的小孩怎么有这么多想学的东西啊?”李明清给她买了一串糖葫芦。

陈竹前世二十几岁了还是爱吃糖葫芦,所以糖葫芦成了她唯一不排斥的零食。

“大家都在学嘛,还有同学学钢琴、小提琴,我也好想学乐器呢。”陈竹舔着糖葫芦,羡慕地说。

“以前你爸不是给你买过一个电子琴,你才玩了一个月就不喜欢了。”

“妈,那个是玩具琴啊,和真正的电子琴哪里一样啊,和钢琴比更是差得远了。”陈竹前世上大学后学了两三年钢琴,虽然也只是很皮毛地会弹几首曲子,但是对钢琴的喜爱却是发自内心的。

“好啦,饭要一口口吃,你现在学的已经够多了,再学乐器就真是贪多嚼不烂,不仅乐器学不好,还把画画和书法给荒废了。”李明清坚决地说。

陈竹也没继续坚持,毕竟乐器和书法、画画不一样,光买乐器就要花不少银两,爸爸妈妈手上不宽裕她也是知道的,还是等弄到《哈利波特》的稿费再说吧。

在宣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澹泊明志宁静致远”八个大字,认认真真地署上名字日期,她细心地吹干墨迹。

李明清正好走进房间,“这八个字写得不错。”她点头赞道。

“要是有个印章就好了。”陈竹遗憾地说。

“行啊,妈妈明天就去楼下印章店给你刻一个。”

“算了,”陈竹摇摇头,她前世也在那里刻了一个,上书规规矩矩两个正楷“陈竹”,简直就是银行取款用的嘛,根本不能用在书法上,啥时候有机会找人教她篆刻就好了。

“这八个字是准备送去参展的?”

“是啊,妈,你看行吗?”

“还不错,你就这水平了。”李明清半损半夸。

陈竹噘着嘴,“老师说我楷书还不错,下学期可以开始学隶书了。”

李明清摇摇头,“隶书你在家学得差不多了,再说我也可以教你,还是先把楷书的基础打好,为以后学行书、草书打基础。”

陈竹点点头,毕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行书才是最重要的,她又不想成为书法家,只是想要面子而已。

周六下午李明清特地请了假陪着陈竹去少年宫,这次比赛的地点在福海师范,离市一小很近,市一小大部分老师都是福海师范毕业,但是在九十年代末的福海师范就被福海师院吞并了,中专升级为大专。

陈竹参加的是国画组,李明清帮她拿着笔墨纸砚,颇有些书童的架势。

这次的比赛没有命题,让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因为时间有两个小时很充分,陈竹已经构思好了,准备了大三尺整张的宣纸,参加比赛的小朋友们大都是用二尺斗方,很少一部分用的是二尺整张。

像陈竹这样大三尺整张的(大概是六十九厘米乘以一百厘米),还是唯一一份,纸一铺开就吸引了无数目光。

出名要趁早,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既然没有办法参加两个比赛,那无论如何也要弄个考前的名次回去,才不枉重活这一遭。

李明清在教室外看得有些紧张,她是知道陈竹的水平的,今天陈竹要画的这一幅画,也在家中练习过,她还是有信心的,但面对这么多优秀的孩子,她心里又没底了。

陈竹却不慌不忙地研着墨,深吸了一口气,她今天准备画一丛红梅,心中早已有了腹稿,省去思考的时间,直接就落笔了。

以较深的墨色,画出第一层次的干和枝,再用较淡的墨色,以侧锋入笔,画出第二层次。

接下来点花朵的颜色,红梅可以用朱砂或者朱磦两种颜色,朱砂颜色热烈而沉着,点出的红梅雅致含蓄;朱磦则火红明快,点出的红梅生机盎然,色调热烈。

陈竹斟酌了一下,她所要配上的诗是林逋的《山园小梅》,整幅画呈现的是红梅的清洁高雅,还是用朱砂更为合适。

用淡墨勾圈第二层次的花朵,用浓墨勾点花心、花须、蕊、蒂等。

在圈花轮廓线周围或下侧,用曙红或牡丹红加水调和成浅红圈染或点染。再以更淡的水红色在花与背景空白处洒布一些色点,使整个画面浑为一体,增加层次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