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上一章:第 12 章
  • 重生之我的快乐我做主下一章:第 14 章

“我还是办张次卡吧,我还嫌暑假时间太短,时间不够用呢。”陈竹的稿费到账了,随着《哈利波特与密室》的大卖,稿费也水涨船高,比第一部高了不少,她做了一个让大人们瞠目结舌的决定,就是投资开一家服装店,由李明萍来管理。

————————————————————————

再次祝大家长假快乐哦…

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正文 第四十章 准备开店了

外婆和李明清一直以为陈竹当时只是随口说说,谁知道她真准备这么做,其实有了启动资金,开一间小店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明萍没想到陈竹对她的事这么上心,感动之余有些受宠若惊,生怕自己做不好白白浪费了陈竹的投资。

“我作为投资者拥有店里百分之五十五的股权,小姨作为管理者拥有百分之二十五,外婆是顾问有百分之二十,到时候的盈利就按照这个分配,如果今年一直亏本,毫无盈利的话我们就把店铺关掉。”陈竹说得很果决,心里却是充满了信心,开玩笑,这可是九十年代初,最渴望流行与时尚的转折点。

大人们哭笑不得地看着陈竹煞有介事地分配,这么一间小店铺还搞什么股份制?

“外婆年纪这么大了要这股权干什么?小竹你自己留着吧。”外婆赶紧出言推辞。

“小店刚开起来,肯定要麻烦外婆帮忙,所以外婆是最重要的。”陈竹知道外婆虽然是刀子嘴,心里却很是疼爱李明萍,见她没有工作心里更是着急得晚上睡不着觉,小店开起来外婆不知道要花多少心血来帮助她们。

李明清和陈琪内心里并不赞同陈竹的决定,只是事关母亲和妹妹,用的又是陈竹自己的钱,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接下来开始租店面装修了,外婆家在市中心繁华地段,人流量也大,还可以照顾到家里,外婆退休前一直在居委会工作,和街道社区里的人关系很好,选了一间属于街道的好店面租下了,租金还比市价便宜一些。

装修的事情则由陈竹一手策划,她实在是不放心这个年代的审美观,李明清和李明萍则陪着她跑遍了装修市场。

“小竹,这灯挺好看的啊,还是彩色的咧。”李明萍觉得陈竹的眼光真是太奇怪了,这么好看的彩灯还挑剔。

“太土气了。”陈竹还没来得及回答,李明清就说道。

还是老妈的眼光好,陈竹回头给了母亲一个赞赏的眼神,“我觉得这个水晶灯不错。”陈竹完全是用前世商场专柜和一些高档服饰专卖店的装修方案来设计的。

“是挺好看的,可这么一间小店铺没必要装得这么好吧?”李明清很犹豫,水晶灯价值不菲啊,虽然是这么小的一盏,也要大几百块钱呢,店铺能不能赚钱还不一定,一年以后店铺关门,岂不是一切都打了水漂?

“是啊,太贵了,几块玻璃就这么贵。”李明萍也附和道,她也是节俭的性子,一看到标价的心疼。

陈竹邪恶地笑了一下,“我就要这个水晶灯和那种射灯十盏,反正老妈你和小姨慢慢逛慢慢砍价,争取用最低的价格把它们买回来。”

小姨夫过去做过电工,水电线路就是他设计的,电器安装什么的也都交给他了,又请了个木工师傅和油漆工师傅把家具打好刷好。

“这店铺还有这样子装修的啊?比咱们家还高级啊!”无论是外婆还是李明萍姐妹几个看了都啧啧称奇,九三年的时候福海市很少有这样奢华的店铺。

“我们开的是高级手工服装私家定制工作室,当然要有范儿喽。”陈竹在墙壁上用铅笔打着稿,“过几天我们得去一趟天石市,有些衣服的面料我在福海都找不到。”

纺织服装鞋帽业是J省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天石市就是全国有名的服装城,如果在天石市找不到她想要的面料,那估计国内也很难找到了。

外婆和李明萍完全被陈竹对服装店的定义给绕晕了,好在李明萍也不多纠结,“嗯,这几天我一直在跑执照的事情,等弄好了就去一趟天石。”

“我们人手不够得想办法招两三个人,最好是年轻点的小姑娘可以招呼客人。”

“那裁缝师傅怎么办?不可能就靠我们两个人吧?”李明萍对自己的手艺很不自信,而外婆年纪又大了受不得累。

“裁缝师傅没必要请多好的,我设计好以后,外婆帮忙打版,小姨一定要跟着外婆学,以后就都靠小姨的了,裁缝师傅请两个,一个负责剪,一个负责车,技术太好,把我们的东西都学走了,咱们哪有的混啊。”

“你这丫头真是鬼精鬼精的。”外婆嗔道。

“我最想找的是年轻的小姑娘又会一点缝纫的,这样她们既可以在外间招呼客人,没有客人的时候又可以在里间帮忙。”陈竹老琢磨着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

“你说那个胖寡妇合适不?”外婆这么多年居委会主任可不是白做的,辖区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胖寡妇手艺不怎么样,又老又胖,怎么合适?”李明萍连连摇头。

“但她有个女儿啊,才十九岁,高中毕业以后就呆在家里没事做了,人还蛮灵的,何况胖寡妇现在也在帮人家做一些缝补的工作,虽说做衣服的手艺不行,但达到小竹的要求也是够了。”外婆解释道。

“行啊,先请她们母女做一个月试试吧。”陈竹对胖寡妇一点印象都没有,但她相信外婆的眼光,“工资你们定吧,我也不大懂,但别给得太少了,不然店里就没有凝聚力了。”

陈竹从没做过生意,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没有啥经济头脑,对开店赚钱心里也不是很有底,除了一些想法和理念比较新颖之外,她自认没啥过人之处,还不如交给大人们去操心。

这个暑假陈竹太忙了,没有多少时间陪着张洁和周晓厮混,两人实在觉得寂寞无聊,干脆也跟着她跑到店里来。

“小洁姐姐,你这哪是帮忙啊?分明是添乱嘛。”看到张洁一脚踩翻了一桶油漆,陈竹无奈地抚额叹气。

张洁自知理亏,笑嘻嘻地跑到水龙头边上冲脚,周晓则在一边捂着嘴偷笑。

“小竹,这画真好看。”这年代墙体彩绘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周晓看着墙上的玫瑰花藤惊奇地说,“没想到还能在墙上画画。”

“何止是墙上,这些家具上也能画。”陈竹过去对墙体和家具彩绘就很感兴趣,自己还尝试过,觉得效果不错,特别是用在这种洋溢着甜美气息的服装店里。

“来来来,让我们来帮你。”张洁就是个闲不住的人。

“姐姐,你不捣乱我就很感激你了。”陈竹对她可不抱任何希望。

“你这丫头小看人,你不是已经把稿打好了,我们只要往里面涂颜料填颜色就行了,哪里有什么难度。”周晓出来打抱不平。

几个小丫头嘻嘻哈哈地涂着墙,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退后几步一看,还真的挺像那么回事的,只是比较高的地方只能靠大人蹬梯子上去帮她们画了。

“好久没画得这么爽了,以前在墙上画画都要被老妈打的。”张洁意犹未尽地说,可能小孩子都对在墙上涂画很感兴趣吧,陈竹过去也为这挨了老妈好几顿打。

正文 第四十一章 老妈的聚会(上)

“小姨,好久都没看到圆圆了,怎么不带她过来玩?”陈竹无意间想起自从放了暑假就没见到过圆圆了,这小跟屁虫以前可是一有空就到外婆家来的啊。

“她爷爷送她去学古筝了。”李明萍笑眯眯地说,“圆圆这孩子就是听话,学东西也快,才刚学没多久,老师就说她进步很快了。”

“圆圆才多大的小孩啊,现在不过五岁,就让她去学古筝了?”陈竹特别不赞同大人这种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的做法,小姨以前也和她一起反对李明清来着,怎么这么快就叛变了?

“你学了那么多,不是变得更优秀了嘛,看来你妈说的没错,还是要从小抓起。”李明萍自然也是望女成凤,希望圆圆和陈竹一样优秀。

原来还是自己连累了圆圆啊,陈竹抱歉地想着,不过看来圆圆在艺术上还是挺有天赋的,和音乐美术有关的东西学起来特别快,如果她有兴趣的话倒不是一件坏事。

“这几天她爷爷准备给她买一件古筝,你问问你钢琴老师知不知道哪家乐器行比较好的?”李明萍随口问道。

“行啊,我买钢琴的那家就挺正规的,看来圆圆爷爷对她还挺疼爱的嘛。”李明萍经常抱怨公婆对他们一家不好。

“他们就这么一个孙女嘛,舒曼的国际象棋也是他出钱让学的,听说今年还会去参加市里的比赛。”李明萍撇撇嘴,舒曼是圆圆姑姑的女儿,和小姨他们一家的关系却不是很好,相比之下圆圆爷爷还要更疼舒曼一些,让李明萍心理很不平衡。

“古筝也挺好的,能很好培养她的气质,等她学好了以后要教我啊。”陈竹半开玩笑地说,她喜欢的乐器很多,古筝也是其中一项,前世张洁上大学的时候也学了几年古筝,她也跟着学了点皮毛,以后有机会再接着学一些也挺不错的。

“那最好了,你教她钢琴,她教你古筝,还能省点钱。”李明萍笑道。

“不过她还小,你们别把她逼得太紧,小孩子都是喜欢玩的嘛,整天逼着她学习,以后就有逆反心理了。”陈竹看了太多这种教育失败的例子,忍不住出言提醒,老妈姐妹几个都是出了名的急性子。

“再紧都没你妈那时候逼得紧,你不是也被逼出来了吗?长大懂事一点就知道父母的苦心了,到时候就像你这么自觉了。”李明萍乐观地说。

“哎呀,不能这样比啊。”陈竹苦笑地摇头,父母们永远都不会知道孩子们是多么厌恶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小竹,明天你没去上培训班吧?”晚上吃饭的时候李明清突然问道。

“没有啊,明天准备去店里。”陈竹觉得这个暑假忙得晕头转向,一天都不得闲。

“明天你就先别去了,正好也是周末,好好休息一下,妈妈带你去公园转转。”陈竹现在的家就住在福海最大的公园对面,除了秋游的时候去了一次,平时天天从公园门口过,可一点想去逛公园的念头都没有。

“不用啦,咱们阳台上就能看到公园了,里面有啥好逛的?”陈竹这个宅女觉得逛公园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何况爸爸明天还要上班呢。”陈琪是个工作狂,几乎就没有周末。

“明天胡灵阿姨会带文文过来玩,我们已经说好了,带你们去公园玩一会儿,然后到我们家吃饭。”若说李明清对陈竹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她太听话了,太老成了,一个小孩子连出去玩都不感兴趣。

陈竹一听“文文”两个字就一下子警戒了起来,在前世“林文”这个名字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戴在她头上,以至于她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有一股莫名的敌意。

胡灵是李明清的中学同学,也是她最好的朋友,也有一个女儿,和陈竹一样大,就是林文,因为是同龄又是同性,李明清从小就拿林文和她比较。

论长相林文不及她,但在学习上一直就胜过她,高考的分数比她高,学校比她好,在学校受老师喜欢,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出国读了博士,据说在林文读大学的时候就有多家五百强外企向她伸出橄榄枝,可人家愣是不屑一顾,读博士的时候又因为弹得一手好钢琴,吸引了一位富豪同学,为她花了几百万在上海筑了爱巢结婚。

反观陈竹呢,大学毕业以后就灰溜溜地回到福海,老老实实考了个公务员,拿着微薄的薪水,谈了个男朋友呢,拿了她的钱出国又立刻翻脸甩了她,总之和林文相比,她的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茶几,上面摆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杯具。

陈竹郁闷,李明清心里就更不痛快了,明明胡灵夫妻两人都不如他们,怎么生的女儿就差这么多呢,李明清是恨铁不成钢,每次讲到林文她就一脸嫌弃地看着陈竹,虽说和林文基本没啥交集,但十几年下来,陈竹对林文的反感可谓是根深蒂固了。

十几年的心结让陈竹一下子没了好脸色,虽然这一世李明清从来都是以自己为傲,丝毫没有拿她和林文比较的意思。

“妈,我明天还有好多事呢,能不能不去啊?”陈竹苦着脸。

“我觉得还是要去的,你妈都和人家约好了,你不去太没礼貌了,何况这个暑假你都没怎么出去玩,也应该好好放松一下,才能更好地学习。”李明清还没说话,陈琪就开口劝道。

陈竹一向敬畏父亲,也许对母亲还会讨价还价,对老爸绝对是言听计从,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勉强答应了。

“小竹真的是越来越漂亮了,小孩子的变化真快,才几年没见呢,就变了这么多。”胡灵笑眯眯地拉着陈竹。

对于胡灵,陈竹怎么也说不上反感,人家只是女儿优秀了点,爱炫耀了点,本身又没多大的错,对人也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从来没存着什么害人的坏心思,总的来说就是个温柔的贤妻良母。

陈竹乖巧地问候了胡灵和林文,惹得胡灵又是一阵感慨,“明清,你的女儿多贴心啊,嘴又甜人又乖巧,还那么优秀。”

“文文也很优秀啊,听说她也在学钢琴?”李明清看着两个小孩子,陈竹白白净净的,林文则黑黑瘦瘦的,眉目之间还有一丝倨傲,看起来不是很讨喜,还是自家女儿好啊。

“是啊,小孩子有兴趣,我们做大人的无论如何也得满足啊,小竹也学了一年的钢琴了吧,打算去考级吗?”

“考级?”李明清看了看陈竹,学钢琴是陈竹的兴趣,她倒不会有啥强制性的要求,但听胡灵这么一提心中也是一动,在这个奇怪的社会,似乎只有证书才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

正文 第四十二章 老妈的聚会(下)

陈竹微微蹙眉,她对钢琴考级并没有多大兴趣,学钢琴纯粹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享受音乐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教她钢琴的陈老师也是个热爱音乐的人,对那种死板的应试教育也没什么好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注重教导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基本的技巧,而对那些僵化的考试曲目很少涉及。

“文文刚刚考过四级,还算是争气。”胡灵一脸自豪地说,在她眼中女儿可是最棒的。

这年代家长们碰在一块怎么就这么喜欢攀比自家小孩呢,陈竹发现老妈的神情闪过一抹古怪,谁叫咱的亲妈就是这争强好胜的性子呢,干脆也去考个级回来,让她高兴高兴,反正以她现在的实力只要把那几首指定曲目练熟,应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文文就是优秀啊,这么小的年纪就过四级了,这是小竹写的新书,上次送给你的是第一部,暑假她的第二部刚刚出版,正好拿给你。”李明清笑得一脸诚恳。

“还是你们家小竹厉害,这么小的作家呢,在全国都出名了。”胡灵有些郁闷,林文虽然优秀,和陈竹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李明清自然是一脸灿烂,这就是女人啊,比衣服比鞋子,比长相比工作,比老公比小孩,反正身边所有都能被她们拿出来暗暗比较,赢的人高兴,输的人郁闷。

胡灵顺手把书递给林文,两位妈妈就坐在一边开始闲聊起来了,陈竹则在一旁很无聊地扮起乖宝宝,林文拿起书随意地翻了两页,“幼稚,”随即不屑地把书放到一旁。

陈竹很清楚地听到她嘴里嘀咕的那两个字,心里就有些不爽起来,倒不是因为林文红果果地看不起她这个人,而是因为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哈迷,说哈利波特系列幼稚岂不是说她二十多岁成年人的心智还比不上林文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

何况哈利波特系列的确可以算得上是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了,陈竹郁闷地和林文对视着,两个大人恍若未觉,最终还是她受不了这大眼瞪小眼的诡异气氛,也不管礼貌不礼貌,自个儿到房间里拿了本书出来坐在一旁看。

对她来说每一分钟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她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的人和无聊的事情上,可怜了林文一个人坐在那儿没人搭理她,又放不下架子来向陈竹讨书看,一个人发了一会儿呆,也只能无奈地拿起哈利波特看。

“小竹真的很爱看书啊,你看她每一分钟都不肯浪费啊,看了那么多书,难怪能自己写书。”胡灵语带羡慕地说。

“我和她爸爸都没怎么管她,她喜欢看书就给她办了张图书卡,让她自己去借书看,小孩子多看点书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在语文课上不用费什么精力。”

“你说的有道理啊,文文写的作文比小竹的差远了,作文的分数那么重,现在没抓好,等到了毕业班就糟糕了,有机会让小竹多指导指导文文。”

“说什么指导啊?两个小孩子年纪一样大就是有缘,应该让她们多在一起玩玩,咱们的孩子苦啊,这一代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以后一起长大的小朋友就相当于是兄弟姐妹一样了。”李明清心里一直为一辈子只有陈竹一个孩子而郁闷,她喜欢人丁兴旺,儿女绕膝的感觉。

其实李明清和胡灵也不过就三十几岁,还算是少妇,可为什么她们的谈话如此枯燥无聊?只能怪这个年代的娱乐太贫乏了,两人又是典型的良家妇女,谈话始终围绕着老公小孩,或者是别人家的老公小孩。

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情也能说得这么津津有味,真是太让人肃然起敬了,要换做是她估计已经昏昏欲睡了吧。

前世她也有不少三十多岁的少妇同事,人家活得那叫一个滋润,可以和好朋友逛逛街,喝喝咖啡,唱唱歌吃吃饭,还可以一起健身泡温泉什么的,生活是多么的充实和丰富啊,和那些人聊天永远都不会觉得枯燥无聊。

在无聊的妈妈茶话会快结束的时候,两位妈妈才带着她们在公园里草草逛了一圈,陈竹和林文都是一脸兴趣缺缺,话不投机半句多,一路上都是李明清和胡灵说个不停,两个小孩只顾闷头走路,陈竹在心里暗暗发誓下回无论老爸老妈怎么威逼利诱都不参加这种无聊的活动了。

“哎呀,都四点多了,我得赶紧回家煮饭了,我们下次再出来聚吧。”胡灵看了看手表惋惜地说。

“是啊,我也得回去了,时间过得就是快啊,下次把邵华也叫出来玩,大家都好久没见了。”李明清也是一脸意犹未尽。

“好啊,好啊,我回去就给她打电话…”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果然不错啊,平时忙工作忙学习觉得时间都不够用,巴不得一天有四十八个小时,而今天这场聚会对陈竹来说一天比一年还长啊。

听到老妈和胡灵又在兴致勃勃地约时间,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千万不要再来一次啊,这也太难熬了吧,看林文那阴云密布的脸色,想必她也是心有戚戚焉吧。

“你想考级?”虽然是个疑问句,但陈老师并没有太吃惊,琴童和家长们学琴大都是为了考级,好像如果没有那些证书学琴就失去了意义。

“周晓已经考过了六级,以你的水平加强练习一段时间就可以直接考四级了,一二三级就跳过吧,那些低等级就算考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下次我把指定曲目的谱子都拿过来,从下次开始你就开始重点练习那些曲子,说实话考级也不难,练熟了都能过。”陈老师乐观地说,他对陈竹的天赋可是很满意的。

哈,和我想的一样,陈竹心里有些小得意,“那什么时候可以考啊?”她最好能够尽快考到,要知道时间宝贵啊。

“钢琴考级是一年两次的,都在寒暑假,暑假的刚刚考过,你要想考只能等到寒假了。”

“还要半年啊?”陈竹失望地说,她以为只需要练习一两个月就能参加考试了,“那我干脆直接考六级或者五级好了。”

“说什么大话呢?”陈老师哭笑不得,“你也把考级想得太简单了,接下来的半年中虽然你以四级的练习为主,但也不能荒废了乐理和基本技巧,我希望你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浪费在考级上面。”陈老师是个真正热爱音乐,认真负责的好老师。

陈竹点头受教,自己太心急了,一被刺激就急于求成,忘了自己学琴的目的,为的是自己的兴趣而不是那无聊的证书,更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宣传照

“小竹,天气这么热,妈妈带你去剪头发好不好?”李明清把头发盘起来还是嫌热,打算去把头发剪短了,看到旁边的陈竹自己认认真真地编着麻花辫,让她看着都觉得热得慌。

“不要,不要。”陈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她的头发一直都是老妈用剪刀剪短的,现在外面理发店师傅的水平实在让她不敢恭维,老妈又特别喜欢剪什么运动头,看起来就和一头母狮子一样,恐怖得很,她宁愿自个儿剪短了以后编成辫子。

“你这孩子,这么长这么粗的两条辫子挂在胸前不热啊?夏天剪个运动头又清爽又凉快,而且到了冬天就会长长的。”李明清苦口婆心地劝道。

“不要,我一点都不觉得热,长的话我等会儿自己拿剪刀剪短了,保管不给你添麻烦。”陈竹誓死捍卫自己的头发。

“你这孩子就是像你爸,头顶两个旋,头发又多又密,还真是不好打理。”李明清没法子,现在的陈竹很有自己的主见,她不想做的事谁都没办法勉强她,“那我就不管你了,我自己去把头发剪短了。”

陈竹也很苦恼,自己的头发不算自然卷,但是又粗又多,留了长发披着一点都不飘逸,除了编成辫子以外只有过几年的离子烫拉直头发才能挽救了。

“不过,老妈,我劝你别去剪头发,特别是运动头,真的很难看。”她忍不住劝道。

“你这小孩子懂什么,现在最流行了,又清爽又利落,电视里面的演员都剪这种头呢。”李明清嗔道。

陈竹无语了,每个年代的流行和审美都不一样,看惯了十几年后的打扮,再回头看现在这些发型服装,实在真是土就一个字。

比如这个年代的男歌星们都流行中分头,什么四大天王小虎队林志颖啊,都是做此打扮,迷倒了万千妇人少女,所以街头能看到大把大把的中分男青年。

“淑女主义”这个店名是陈竹想出来的,其实她自己并不是很满意,可是又想不出其他的名字,和外婆、小姨她们取的名字相比,她还是宁愿选择这个。

主营女装和女童装,当然是陈竹的私心作祟,女人嘛,都希望有穿不完的新衣服,作为店里的首席设计师和模特,假公济私捞到了不少新衣服,美得她在镜子前转来转去。

“啧啧,这衣服确实是好看。”连外公和陈琪都忍不住称赞。

“关键还是适合小竹穿,你看小洁穿上去就不好看。”李明萍口直心快地说,张洁黑黑瘦瘦的,又一脸顽皮,穿上这些衣服的确有些不伦不类。

“这种淑女的衣服还是要小竹这种白净乖巧的女孩子穿才好看,圆圆穿着也挺好看,”外婆附和道,“小洁,你也要改改毛毛躁躁的性子,一个女孩子没有女孩子的样子,倒像只野猴子。”

张洁实在是个好脾气的人,也不着恼,仍自笑嘻嘻的,“小竹,你这样真好看,就和照片上的人一样。”

张洁指的是店里墙上陈竹四处搜罗来的几十年前的国内外淑女的黑白照片,她用玻璃框装裱好,成本低廉却给店里增色不少。

“每一个女孩都值得被宠爱,从零岁开始美丽,从零岁开始优雅…”外婆看到陈竹写在店里墙上的那段话感慨不已,“小竹,这也是你自己写的吗?写的真好。”

陈竹笑笑,这种文字在十几年后的时尚杂志上已经是陈词滥调,看多了手自然就熟,信手拈来就是这么大段大段的,可惜自己英文水平不高,翻成英文写在下面不是更有感觉?

“好啦,现在开始拍照了,圆圆,你坐到柜子上去,不要这么做作的笑容,迷茫一点,嘴嘟一点。”第一期的样衣已经全部做好了,只做了三个码的样衣,分别是圆圆、陈竹和张洁三人的尺寸。

这些衣服会放在店里,顾客看中了之后再按照款式量体裁衣,这就是手工定制了,实在是目前资金有限的无奈之举,要是有钱就直接开个服装厂批量生产了,也不必担心别人剽窃她们的设计。

不过陈竹还是让李明萍去注册了个“淑女主义”的商标,好歹也算个牌子,衣服就上了档次,既能打出品牌,又能增强顾客对她们这家店的认同感。

现在圆圆她们就开始拍宣传照了,圆圆小时候生得极美,和个混血洋娃娃似的,穿上小碎花缀满蕾丝花边的连衣裙别提有多可爱了。

陈竹不相信大人们的审美,干脆自己当起了摄影师,好歹前世在摄影上也有些研究,不过那只局限于数码单反相机,现在这用胶卷的傻瓜机,她还真没辙,何况连PS软件都没有,除了拍摄角度和感觉什么的能比大人们好一些以外,她对自己也没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