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时隔十几年再度回想当日的决定,圣上忍不住就有些害怕了。是不是他弄错了?是不是他就不该下那般的狠心?沈老将军一门忠烈,为大周国打下多少江山,又立下多少汗马功劳?

不就是被百姓颂扬和称赞了一段时日么!沈家再得民心,也改变不了他们只是臣子的事实。而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主,是一声令下就能斩杀沈家满门的帝王,不是吗?

帝王权术,圣上曾经自诩玩的很溜,满朝文武都逃不过他的手掌心。直到现下,圣上依旧不认为朝堂之上有谁胆敢成为他的对手。哪怕是在朝中颇有权势的贺宰相,不也是在他这位君王的有心放任下,才有了现下的地位?

只要他一开口,贺宰相随时都能告老还乡。只要他一出手,贺宰相就必须给他老老实实的缩回乌龟壳里,乖乖当一只不敢肆意蹦跶的鹌鹑。

那么,当他已经不再存活于这个世间,当下一任君主顺利登基…是不是也会变得跟他一样,想怎么处置看不顺眼的朝臣,就随意打压他们、甚至直接斩杀了他们?

届时,谁又来护住他的小二宝?

说来真是可笑。彼时圣上处事果断的决定灭了沈家一门忠烈的时候,可没有迟疑过,更加没有犹豫过。现如今却是因着一个得了他眼的沈承皓,突然就想了这么多,甚至还考虑到了生死。

要知道圣上一直迟迟不肯立太子,就是因着他不肯服老,不肯承认自己早晚会死去的事实。他不想这么快就被下一位君主取代,他的江山、他的国家,就应该牢牢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而不是交给其他人。

结果时至今日,没人威逼圣上的龙椅,也没人逼/宫令圣上退位让贤,圣上自己却是正儿八经的考虑起了他的身后事?

“父皇,孩子还小,我不想他过早的被牵扯进皇宫的争权夺利之中。哪怕一如父皇所言,太子已经立下,皇权争斗姑且可以告一段落。可父皇您的宠爱难道就不值得众人疯抢了?先不论几位皇兄会不会生出其他的心思,单单说宫里这些娘娘,谁又是省油的灯?父皇总不至于指望她们也能一心一意的善待一个外臣的孩子!”见圣上不再急着出声辩解,周月琦的语气也跟着缓和了些许。当然,该说的还是必须说,她不可能让步,“据女儿所知,沈承皓才刚被送来宫里不到半日,后宫里就开始疯传起了此事。若非如此,兰妃娘娘又怎会出现在父皇您的面前?”

“兰妃那是得了你皇祖母的懿旨。”下意识的,圣上开口回道。

“那皇祖母为何会突然下这么一道懿旨?总不至于是皇祖母忽然就看重兰妃娘娘,又想要让父皇您多陪陪兰妃娘娘,连带兰妃娘娘的一双儿女?”周月琦并不是咄咄逼人的人。但是没办法,为了接回沈承皓,她只能跟圣上硬碰硬的杠上了。

圣上心里很清楚,周月琦说的都是事实。不管是皇太后,还是兰妃,抑或方才跪在御书房外对他直言进谏的那几位老臣,都是冲着他的小二宝而来。有不带恶意的,也有夹杂私心的,现下尚且如此,以后就更加免不了。

“朕不过是看中了一个孩子、又起了疼爱之心,怎么就好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罪?”思来想去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圣上嘴里满是苦涩,叹息道。

“因为父皇想要疼爱的并非皇家血脉。倘若被父皇喜欢上的是哪位皇子,境遇便又截然不同了。”周月琦一针见血的说道。

宫里的皇子,哪位没有生母?要是一朝被圣上看中,也就这位皇子的生母会随之水涨船高,宫里其他妃嫔只会更加高度警惕和戒备,绝对不会有心前来巴结和讨好。

然而,沈承皓就又不一样了。以沈承皓的身份,即便是而今才刚被立为太子的大皇子生母,也很快会找过来的。自然,其他众位妃嫔就更加不消多说了。

“要是朕真的喜欢的是哪位皇子,只怕那个时候宫里才越发不得安生。”摆摆手,圣上没打算跟周月琦详细探讨此事,只是固执就抱紧了怀中的小二宝,“朕就是喜欢小二宝,舍不得看不到他。”

“如若父皇真的那般喜欢沈承皓,女儿在此代他谢过父皇的恩宠。从明日起,女儿会每隔三日进宫一次,务必保证父皇能多多看看沈承皓。但是更多的,就没有了。父皇自己也很忙,哪有这么多的空闲时时刻刻带着一个孩子?比如今日下了早朝之后直到现下女儿站在这里,父皇就不得空闲去批阅奏折!只怕父皇连坐下来好好休息一下的时间也没有?”周月琦惦了掂怀中的沈承轩,又朝着圣上怀里的沈承皓扬了扬下巴,“养孩子是一件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苦差事,女儿烦请父皇务必要考虑周全,万万勿要误了朝政大事。”

“小五的口才真是大大出乎朕的意料之外。”以着从未有过的惊奇眼神望着周月琦,圣上委实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反应才能表达他此刻的心情,“明明小五在出嫁之前,是一副清清冷冷的性子,对谁都不愿多说几句话的。”

“那是因着为母则强。女儿舍不得跟自己的儿子分离,也不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身处险境。”周月琦挺直了脊背,完全不去看圣上的脸色,直言不讳的回道。

圣上没再接话,而是沉默了下来。

不可否认,他有些被周月琦说服了。周月琦没有太多的跟他谈及朝政大事,也没有牵扯进皇权争斗,周月琦就是一再提及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护着小二宝。仅仅只是这样的理由,听着好像是故意找茬,可圣上就是接受了。

正如周月琦所说,昨日和今日,在他抱着小二宝之后,就基本没有时间去处理奏折了。一日两日还好,长此以往,他确定还能分得出足够的心神精心照顾小二宝?

137.第 137 章

周月琦很清楚圣上并不是一个很容易被其他人左右和说服的君主。她也没想过只凭她几句话的功夫,就能让圣上改变主意。她只是想要坚定的表现出自己的立场,不让圣上将她的意思彻底给无视和忽略了。

就像现下这一刻,不管圣上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她的态度极为明确的就摆在那里,容不得圣上继续假装全然不知。而这,才是周月琦的真实用意所在。

圣上也确实一如周月琦所想的那般,即便心里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成算,也是不可能立刻就改变主意的。这不,顶着周月琦甚是坚定的眼神,圣上依旧面不改色,只是不耐烦的摆了摆手:“行了,小五先回去,朕稍后自会将小二宝送去小五的宫殿,不需要小五费心。”

“若是能保证孩子不哭,女儿确实不想费心,亦并不想惹父皇不高兴。”周月琦不可能看不出圣上这一刻的退让和妥协。也是因此,她趁热打铁,坚持道。

也是凑巧,周月琦话音才刚落地,被圣上抱在怀里的沈承皓果然就跟着哭了起来。

圣上的脸色瞬间就变了。好不容易小二宝才安静了下来,然而一听闻他要将小五赶走,小二宝便又哭闹了起来。难道又是心有灵犀?

不管圣上到底信还是不信,在这一刻面对沈承皓放声大哭的场景,他终归还是轻叹一声,朝着一旁的大太监吩咐道:“将小将军送回五公主的寝宫。”

大太监自然是立刻领命了。不论之前圣上何其坚持,大太监私心里都更想看到圣上将孩子归还给五公主的场景。眼下终于得以实现,大太监亦是尤为轻松的。

既然圣上松了口,周月琦不再多言,规规矩矩的行礼退下。

眼睁睁看着小二宝就这样被小五又带了回去,圣上的脸色是不好看的。只不过,视线转而落在一旁御案上的大堆奏折,圣上突然又咬咬牙,认了。

他是九五之尊,他有更重要的国家大事要亲自批阅,他实在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闲才时时刻刻照顾小二宝。所以,就听小五的,暂且将小二宝送回小五身边好了。

亲眼看到圣上身边的大太监送了沈承皓回来,提早一步等在五公主寝宫的皇后娘娘愣了愣,随即便勾起了嘴角。

果然,圣上的耐心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真要到了关键时刻,圣上还是知晓理当该如何取舍的。这样也好,至少她的小五接下来便有舒心的安生日子过了。

将沈承皓顺利送到五公主的寝宫,大太监没有在此多做逗留,认真的向皇后娘娘请了安,便飞快离去了。

确定大太监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门外,皇后娘娘伸手抱过沈承皓,嗤笑出声:“跑的这么快,难道是得了其他授意?怎么?圣上还想着再将孩子抢回去第二次不成?”

“谁知道。”对于圣上的诚信,周月琦并不怎么信任。刚刚这位大太监可是圣上的心腹,说是圣上肚子里的蛔虫也并不为过。能让他跑的这么快,肯定不是害怕她的寝宫有什么危险。那么,就只可能是跟沈承皓有关了。

也或许大太监真的是唯恐慢了一步,就又舍不得将沈承皓还回来,准备转身再抱回圣上的身边去?这样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周月琦和皇后娘娘都能猜得到。

“随他去好了。只要咱们将孩子看好,就不信圣上还能再抢第二次。”要是没有还回来,皇后娘娘便也不说其他话了。可圣上自己将孩子送了回来,就又是另外一番寓意了。而今就盼着圣上别再出尔反尔,紧盯着沈承皓不放了。

“父皇如若真的有心抢人,咱们做什么都是无济于事。”周月琦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已经沉睡的沈承轩,也没提立马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皇宫的话,只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

“倒也是。”皇权至上,哪怕皇后娘娘贵为一国之母,却也不能跟圣上这位一国之君对着干。说到底,还是得看圣上自己怎么打算。

“我今日在御书房外碰到了兰妃娘娘。她主动跟我示好,不过我没理睬她。”圣上那边的事情,多说无益,周月琦索性转移了话题,提及了兰妃。

“她倒是挺会算计的。之前不是一心跟你对着干,怎么而今又想通了,准备讨好巴结你了?”皇后娘娘也很清楚,她们做不了圣上的主。当下也没过多言语,顺着周月琦的话谈论起了兰妃娘娘。

“应该是。”周月琦本来是没打算牵扯进皇权争斗的。她自始至终想的都很简单,为的就是护住沈清河和沈家人。是以兰妃娘娘的厌恶抑或讨好,周月琦皆没有放在心上,一切顺其自然。

“那还是不要理睬比较好。”对兰妃娘娘的为人处事,皇后娘娘并不看好,也没办法苟同,“说来十皇子年纪尚幼,兰妃的娘家也算不得多么有权势,她哪来这么大的野心就觉得她的儿子能争得过现如今已经成年的那几位皇子?真等十皇子长大,朝中已经开始处理朝务的几位皇子只怕皆是羽翼颇丰了。待到那个时候,就更加没有十皇子什么事了。”

兰妃以为她在后宫里的日子为何能过的这般舒心?想当年一旦后宫妃嫔有喜,谁人不是胆颤心惊,唯恐一个不小心就孩子不保,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白白搭上?

兰妃能够顺利生下十皇子却没有遭遇丁点的算计和陷害,可不就是因着早就没人将兰妃连带十皇子放在眼里、视为威胁了?

比起宫里其他已经生下皇子的妃嫔,兰妃俨然太过年轻,进宫的时日也太晚了。迟了这么些年才终于生下十皇子,兰妃早在进宫当日就输了先机,现下更是没有任何胜算。

偏偏兰妃在进宫之后又一直不怎么安生,自以为得了圣上的宠爱就无法无天的到处得罪人。在皇后娘娘的眼里,兰妃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完全没有任何的威胁。

“可惜兰妃自己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皇后娘娘的态度,亦是周月琦的态度。对兰妃想要帮十皇子争抢皇位一事,周月琦也不怎么看好。就是不知道,兰妃的白日梦还要做到何时何日才能彻底清醒过来。

“只要她不再自讨没趣的找上门来,咱们只管无视她便好。”皇后娘娘自己是没有想过要去争抢那个位置的。眼下已经成年的几位皇子,不管是谁当上新帝,皇后娘娘都无所谓。至于兰妃的算计,只要不惹到周月琦面前,皇后娘娘也会置之不理。

“是这个理。”周月琦微微点点头,视线更多的落在了沈承皓的身上。

说来说去,还是圣上这边的事情最棘手。只期望,以后别再横生枝节了。

另一边,沈清河顺利跟几位老臣一块坐了下来。既然是吃饭,免不了就会喝酒。都说酒后吐真言,几位老臣何尝不是想要借着这几杯酒,好好跟沈清河说说心里话?

故而很快,几位老臣面上都染上了醉意,拉着沈清河说的话语也越发真切,彼此之间原本淡薄疏远的关系转瞬间就拉近了。

沈清河从来都不是多话的性子。在此之前,其实他没有想过要跟朝中这些老臣接触。不是看不起几位老臣的地位,而是因着深知几位老臣的固执秉性。

换了往日里,以沈清河在朝中尚且算浅的根基,几位老臣是铁定不会拉着沈清河掏心掏肺的。只能说,眼下确实是最恰当的时机,沈清河也的确没有错过。

在朝为官这么多年,几位老臣当然有自己的坚持,也颇为执拗。活到他们这把年纪,只要不是太过利/欲/熏/心,其实都不会太过干涉皇权争斗。毕竟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站队走过来的,深知朝中局势的瞬息万变。而他们所需要做的,只是认准了当今圣上便好。

可是他们未有料到,不曾站队的他们,依然沦落到了此刻这般凄凉的境遇。他们这位圣上的心,是真狠啊…

许是醉了、许是借着醉意抒发心里说不出的苦闷和感伤,几位老臣都变得絮絮叨叨,很有话聊。

沈清河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听众。没有过多的问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几位老臣的诉说。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一并听着,任凭几位老臣尽情抒发胸口的难受和憋屈。

待到夜色降临,沈清河又亲自将几位老臣逐一送回他们的府邸,安全交到他们的家人手中,这才转身回了将军府。

将军府内,没有了周月琦等人在的院落,尤显安静和孤寂。沈清河却是没有另外安排住处,也没有回到他以前的院子里,依旧留在周月琦的院子。

对于沈清河这般举动,沈家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出异议。

恰恰相反,沈老夫人等一众长辈很是支持沈清河的决定,也一直在满心期盼着五公主母子三人的归来。

曾经经历过最是痛苦和阴暗的十年艰辛岁月,沈老夫人等人都不再是遇事慌张至六神无主的女流之辈。尽管她们心里也确实很担心五公主和两个孩子,但是她们更多的是安安静静的等着,而不是跑去给沈清河添乱。

这几日的光景,沈雨萱和沈灵萱都回来过将军府。为的,就是打探究竟,确定五公主和两个孩子回宫一事。

然而,即便回来了,她们也没能得到让她们安心的消息。只能在将军府干坐一整日后,又带着满满的担忧离开,择日再回来沈家打探最新境况。

沈梦萱也回来过。原本她是欢欢喜喜的带着自己亲手做好的小衣裳送来的。没成想,不但两个孩子不在将军府了,连五公主这位嫂嫂也回了皇宫。

有那么一刹那,沈梦萱直接被吓唬住了。下意识的就开始反思自己近日是不是又做错了什么事,惹得公主嫂嫂一生气,竟然带着两个侄儿回皇宫去住了。

好在沈梦萱没有愚蠢的问出口,只是耷拉着头坐在沈二伯母的院子里,许久都没有说话。

望着这样的沈梦萱,沈二伯母本是不怎么高兴的心情忽然就放松了些许。最起码在沈家又一次深陷危机的时候,她的女儿没有不懂事的闹出其他祸端来。

再不然,沈二伯母必定会彻底跟沈梦萱划清界限,再不让沈梦萱回来沈家的。

跟沈雨萱和沈灵萱一样,沈梦萱也是在将军府等了整整一个白日的功夫,却没能等回五公主和两个侄儿的身影。最终,怏怏的将带来的小衣裳留在沈二伯母这里,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送走了一贯让她不省心的沈梦萱,沈二伯母的视线落在面前的小衣裳上,一颗心再度狠狠的坠下。

府中大姑娘是一直在尽心尽力的为五公主打点生意。哪怕现下五公主不在府上,大姑娘也不曾有过片刻的懈怠,务必做到不让五公主更多的烦心。二姑娘和五姑娘就不说了,都是一门心思向着沈家的好姑娘,哪怕出嫁了也不曾忘记娘家,时刻惦记着沈家是否安好。

相形之下,她的三姑娘和四姑娘就着实差远了。这次四姑娘好歹没有犯下大的过错,今日还想着送几套小衣裳来给两个小侄儿,即便存着刻意讨好五公主的心思,但至少没有坏心眼。

那么,往日里最是善解人意的三姑娘呢?为何直到现下都还没出现?以戚家跟五公主的关系,三姑娘不可能不知晓五公主带着两个孩子进宫的事情。难道,三姑娘就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来关心一下?哪怕只是派个下人回来探听一下,也是三姑娘的一份心意不是吗?

一想到沈兰萱根本没有将沈家的事情放在心上,沈二伯母的眼神刹那间黯淡了下去,再无半点的光彩。

沈兰萱确实知晓五公主带着两个孩子进宫的事情。她还知道,圣上有意将沈承皓留在宫里养在身边。不过在沈兰萱看来,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让沈家面上贴金的大喜事。

所以,沈兰萱并不认为沈家人需要担心和忧虑。自然,她也没有想过要回沈家来关心和探听一二。

反倒是戚家这两日的气氛不是很好,直让沈兰萱觉得诧异且不解。

听戚麒的意思,戚家并不赞同将沈承皓留在皇宫里养着。可是为什么?能够从小就被养在圣上的身边,难道不是极大的荣耀?

实在不能理解戚家人的担忧到底从何而来,沈兰萱甚至还起心劝说过戚麒。然而很可惜的是,她的劝说失败了,非但没能让戚麒的心情转好,反而令得戚麒越发不情愿跟她说话了。

不得不说,沈兰萱而今和戚麒的关系是越来越冷淡了。

上次为了她没能亲自送沈二伯母出府的事情,沈兰萱已经跟戚麒解释过许多次,也为了这件事回去过沈家,自认她已经做的足够多。无奈戚麒就是要抓着不放,说什么也不肯谅解她。

想起这件事,沈兰萱自己也是憋着一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未曾想之前的误会尚且没能顺利化解开,接着要遇上了五公主和两个孩子住进宫里这件事。

眼看着戚麒再度不肯进她的房,沈兰萱着实是无计可施了。天知道她连小囡囡都没有心情哄了,戚麒到底要闹成怎样才肯罢休?

又或者说,戚麒根本不是在意她有失礼数,而是发自内心的开始厌恶起了她?说到底,戚麒这是不喜欢她了!因着她只为戚家生了一个女儿?因着戚麒又喜欢上了旁的女子?

有些事情,根本不能胡思乱想。沈兰萱自顾自坐在屋子里发散思维,一会儿怀疑戚麒是因着她没能生儿子而疏远了她,一会儿又觉得戚麒是看中了其他女子才不愿意进她的房。越想越多,越想越乱,待到最后,戚麒还没怎么样,沈兰萱自己却是当了真。

再然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沈兰萱毫无预兆的忽然站起身,冲出了自己的屋子,赶往戚麒的书房。

戚麒正在写字,为的是静心。只可惜他才刚写了两个字,门外就传来了吵闹声。

沈兰萱很不高兴的发现,她竟然被拦在了戚麒的书房外。明明以前她都是可以随意进出戚麒的书房,为何今日却不可以了?

戚大很无奈。他并非故意针对这位少夫人,他只是奉命行事,奉的当然是他的主子的命。至于少夫人,还得往后排一排,想来就是进不了他家主子的书房了。

换了平日里,沈兰萱其实很好说话。她并不是那种喜欢苛待下人的性子,很多时候都是语气温和的吩咐,从未打骂过戚家的下人。

但是今日在这样的时机下,明显认定了戚麒是另外有人的沈兰萱,根本做不到冷静理智的对待将她拦在书房外面的戚大,想也没想就斥责出声:“你这狗/奴/才,还不立刻给本夫人滚开!再敢拦住本夫人的去路,信不信本夫人这就将你赶出戚家?”

沈兰萱的语气过于狠厉,全然不像是她往日里的温柔模样,直把戚大吓了一大跳。就连跟在沈兰萱身后跑来的两个丫头,也被眼前尤为陌生的沈兰萱给震慑住了。

她们两人都是打沈兰萱还在沈家的时候,就跟在沈兰萱身边伺候的。随后沈兰萱嫁进戚家,她们作为陪嫁丫头,也算得上是沈兰萱的心腹,一起来到了这戚家。

对沈兰萱,她们两人从来都是打心底敬着,也一直都引以为傲。她们沈家的姑娘,就没有一个不好的。

可是现如今的三姑娘,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改变了。之前二夫人来戚家的时候,她们两人也都在场,亲眼目睹了三姑娘对二夫人的冷淡。

后来姑爷回来府上,特意提醒了三姑娘此事,并表达了不满。彼时两个丫头就悄悄提醒过三姑娘,也满心期望三姑娘能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及时改正。

然而,三姑娘确实回了将军府,却没能如她们所想的真诚向二夫人道歉。在三姑娘的话语中,她们听不到丝毫的诚意,反而看懂了三姑娘在无形间的转变。

之前她们都暗自里说,四姑娘变了,竟然嫉妒起了五姑娘,还耍性子跟五姑娘闹起了不愉快。当时她们还悄悄唏嘘过,好在她们是跟在三姑娘身边伺候的,三姑娘最是宽厚不过,也最是知书达理了。

但是让她们极为惊吓的,三姑娘也变了,变得比四姑娘还要大。四姑娘仅仅只是小性子上来,非要跟五姑娘争个高低。三姑娘却是突然间连自己的亲娘都不在意、也不放在心上了。

连自己的亲娘都能疏远,她们又怎么可能不受到惊吓?是以后来姑爷一直不肯进三姑娘的房,两个陪嫁丫头大致也猜到了症结所在。

唯一让她们无奈的是,三姑娘根本听不进去她们的劝说和提醒。在三姑娘的心里,固执的认定她自己没有错,反而是二夫人在挑拨离间、姑爷在无理取闹。

更甚至,因着她们劝说的次数多了,三姑娘开始对她们变得极为不耐烦。也不让她们近身伺候了,直接将她们赶去外面的院子里站岗,彻底疏远了她们…

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劝说无效,两个陪嫁丫头不禁也感觉到了冷心。渐渐的,她们也都不爱开口劝说了。

不过,尽管心下满是凉意,此刻亲耳听到三姑娘出声斥责姑爷身边的侍卫,而且还是这般趾高气扬的喊话,两个丫头仍旧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戚麒便是在这个时候打开书房的门,走出来的。

冷眼看着面容狰狞的沈兰萱,戚麒的语气很冷,丝毫情面也没给沈兰萱留:“你要赶谁离开戚家?我戚家的人,何时轮到你来定夺去留了?”

“夫君这是何意?妾身乃戚家的主子,难道连区区一个下人的去留也决定不了?”倒吸一口气,沈兰萱忍不住就尖声质问道。

她不相信戚麒会这样对她。当着这么多下人的面,戚麒居然指责她的不是?果然,戚麒就是变心了,就是喜欢上其他的女子了。

“犯了错的下人,你可以定夺。但是没有犯错的下人,你凭什么赶他们走?”戚麒不想跟沈兰萱吵架的。而今朝中事态多变,宫里局势又不明朗,他没有闲心跟沈兰萱起争执。

只是,沈兰萱越发的不像话了。戚麒本就是活的随性的人,最不喜被强行控制。面对越发蛮不讲理的沈兰萱,他的耐心彻底耗尽,忍不下去,也不想忍了。

138.第 138 章

沈兰萱从未想过, 有朝一日她会跟戚麒之间生出这般大的冲突。明明她就没有错, 可戚麒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完全不把她的心情放在眼里, 也不再顾及她的感受。

这样的事实就摆在眼前,着实让沈兰萱难堪又绝望。她是真的很爱戚麒, 才会嫁来戚家的。本以为嫁给戚麒之后的日子会很幸福,可现下的结果却告知她, 她想错了。

意识到这一点,沈兰萱莫名就生出了极大的不甘心。凭什么呀?她到底哪里做的不够好了?戚麒怎么就突然对她不满意,曾经的浓情蜜意刹那间就转变成了冷酷无情?

沈兰萱想不通戚麒为何会改变的这么快,也不明白戚麒的态度怎会变得如此大。她迫切的想要跟戚麒言归于好, 却忽然发现她根本就无从下手,连想要跟戚麒示好求和的话语都说不出口。

望着戚麒甚是冰冷的神色, 沈兰萱的眼泪嗒嗒的落了下来, 不敢置信的摇了摇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你难道忘了咱们之间的情谊?”

“沈兰萱, 就事论事,我没有跟你说笑。也希望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故意转移话题,无视你自己犯下的过错。”戚麒一直觉得, 只要人的品性不坏, 做怎样的事情都可以谅解。

比如曾经的五公主,多么的高傲和不近人情?可他就是乐意跟这个外甥女走动, 就是觉得这个外甥女比谁都要好。再比如曾经的沈兰萱, 背负着何其难听的名声和谣言?但是他见识过沈兰萱的良善和善解人意, 就不在乎其他,一心想要将沈兰萱风风光光的娶回家里来。

可以说,戚麒曾经对沈兰萱是多么的喜爱和满意,现如今就是加倍的失望和难过。跟沈兰萱一样,他也想不通沈兰萱为何就突然变得他不认识了。明明戚家人对沈兰萱都很好,沈兰萱也没有受到怎样的打击和伤害,不是吗?

但凡可以,戚麒是希望沈兰萱能够及时认知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过的。他也不是没有试图跟沈兰萱和解过,也曾耐心的提醒过沈兰萱的疏忽。

然而很可惜的是,沈兰萱并未将他的话语放在心上。又或者说,沈兰萱根本不赞同、也不认可他的提醒。在沈兰萱看来,她自己没有错,丝毫错误也没有,自然也就没必要改过了。

可是这样的沈兰萱,却并非戚麒能够接受和容纳的。也是以,他越来越不想见到沈兰萱,渐渐就跟沈兰萱变得疏远了起来。

“我的过错?我根本就没有错,你为何非要强行将莫须有的罪名按在我的头上?你莫不是真的当我沈家姑娘好欺负,便不把我将军府放在眼里了?”沈兰萱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认定了戚麒就是变心了。她自己是不能将戚麒怎么样的,太过慌乱之下便立刻搬出了将军府来当她的靠山。

都说出嫁的姑娘最大的靠山就是自己的娘家。若是娘家有权有势,出嫁女在夫家的日子也能过得更加安稳,地位亦是非同凡响。以前的沈兰萱,从未想过要沾将军府的光。不是觉得将军府拿不出手,主要是她很信任自己和戚麒的感情,认定了戚麒绝对不会有负于她。

只是眼下这般情况下,沈兰萱就做不到冷静理智了。她只觉得自己的胸口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烧的她痛苦难堪,甚是煎熬。故而,就毫不客气的将沈家的名号抬了出来。

当然,沈兰萱更加想要搬出来当靠山的人,无疑是五公主这位嫂嫂了。即便五公主是戚麒的外甥女,可亲上加亲的联姻,戚麒难道不该更加小心的多有顾忌?

顿了顿,因着不想跟戚麒闹得更僵,沈兰萱姑且只搬出了沈家。她相信,戚麒能够听得懂她话里未尽的言语,也很明白她到底是在说什么。

戚麒确实听懂了沈兰萱的意思。正因为他听懂了,反而对沈兰萱更加的失望:“你拿沈家来压我,是觉得沈家人也会跟你一样不辨是非黑白?沈兰萱,你简直有辱沈氏一门的名声!”

戚麒的语气过于坚定,带着满满的怒火和失望,直让沈兰萱听得心下发颤,差点就忍不住低头认错了。

然而,就在即将妥协的前一刻,沈兰萱猛地挺直了腰杆,朝着戚麒抬起了下巴:“我沈家的名声,也不是你三两句话就能辱没的。”

身为沈家女,沈兰萱是有着自己的骨气和骄傲的。哪怕那十年里沈家经历了无尽的煎熬和痛苦,但是他们沈家人的风骨仍旧存在,且永久都不会消失。

也所以,她能挡得住来自外界的羞辱和流言蜚语,始终未有向任何威逼她就/范的恶/势力低头。她坚持到了最后,始终都无愧于心。

现下更是如此。就算她确实很爱戚麒没错。可她不会拿沈家的名声开玩笑,也决计不能容忍戚麒羞辱沈家。

戚麒绝非是在羞辱沈家。反之,在戚麒的心里,沈家的风骨无疑是最为令人敬佩的。想当初他会那般殷切的跟沈兰萱结交,何尝不是因着沈兰萱乃沈家的姑娘?

眼下遭遇沈兰萱的误解,戚麒皱了皱眉,还是缓和了语气,认真跟沈兰萱解释道:“我从未想过要辱没沈家的名声。沈家一门虎将,各个英勇正直,都是响当当的英雄豪杰。”

“那你刚刚做什么说我沈家不好?就算你不再心仪于我,而是有了旁的心思,你也不能…”伴随着戚麒的语气缓和,沈兰萱更是委屈,张嘴就要跟戚麒再起争执。

“我对你没有二心。”被沈兰萱这般一盆脏水泼过来,戚麒的脸色瞬间就黑了,语气不免就带上了几分气急败坏,“沈兰萱,咱们两人之间的问题不在我的身上,而在你的身上。”

“我?我整日呆在府上,一门心思的想着相夫教子,从未跟任何人起过口角和冲突。我怎么就惹得夫君你不高兴了?你倒是给我一个合理的说法和解释。即便要给我定罪,也起码让我死的清清白白!”下意识的抓住了戚麒话里的重点,沈兰萱飞快的说道。

“事情我已经跟你提及过许多次,是你自己从未当回事,也没有放在心上。”望着沈兰萱一脸的无辜和委屈,戚麒才是忍不住摇头和叹气,“我说过,你已经变了。变得我快要不认识,而你自己却根本没有发现。你自认对得起所有人,好像你真的如你自己口中所说的那般贤良淑德。可是事实上呢?你连府上的长辈都不放在眼里,已然两年多没有去请过安。就连你自己的娘家长辈,你也早已失去了敬畏和孝顺的心思,处处无视和疏漏…”

“府上长辈我没有去请安,那是因着娘说了不让我去请安。”不等戚麒把话说完,沈兰萱就忍不住开口为自己辩解道。

“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跟你说了。娘说不让你去请安是何时的事情?那时候你怀着孕,娘体谅你、不想你太辛苦,这才免了你的请安。可是你自己呢?抓着这句话就视为自己的借口,哪怕顺利生下囡囡,也再不曾去给娘请安。你到底凭什么这般的理直气壮?觉得你给戚家生下一个孩子,就变得这般的目中无人?大嫂还给家里生下了三个大胖小子呢!怎么就没见大嫂对娘有丝毫的不敬?”戚麒不知道为什么,沈兰萱总能在这件事上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和态度。明明,沈兰萱就是错了。

“说到底,你不就是嫌弃我给你生的是女儿,而不是儿子么!所以你才会刻意强调大嫂生的是三个儿子。你就是嫌弃我们母女,这才会故意为难我,指责我的不是。”戚麒的话语不短,沈兰萱却只将她所在意的内容记住了。同时,过于敏/感的神经被挑动,越发跟戚麒不依不饶起来。

“我何时嫌弃过囡囡是个女儿?我对囡囡的疼爱,丝毫不亚于你这个亲娘。你…”没想到沈兰萱会此般不可理喻,戚麒的怒火顷刻间蹿烧,差点没忍住跟沈兰萱大辩三百个回合。

不过话到一半,戚麒又打住了。而是话锋一转,继续回归原题,没有被沈兰萱带偏:“我现下跟你说的是身为小辈,理当孝顺长辈。并非你自己的胡思乱想,更加不是你空口白话的胡诌。”

“你就是心虚了,所以才不敢继续跟我对峙。因着被我说中了心思,所以你才会不愿意跟我承认,反而恶意栽赃我不敬长辈。你真是太过分了,简直是欺人太甚。”最近一段时日里,沈兰萱憋屈的太久,已然陷入了她自己的思绪里。她不认为自己是在胡搅蛮缠,反而认定了戚麒是在故意往她身上泼脏水。

戚麒一口血涌上嗓子眼,着实跟沈兰萱说不通了。

也罢,是他太傻,居然还对沈兰萱心存念想。沈兰萱已然魔障,根本就不是他能够说得通,也不是他能够拉得回来的。

想到这里,戚麒无奈的长叹一声,朝着沈兰萱摆摆手:“你已经无可救药了。我跟你说不通,也不想再站在这里跟你进行继续的争执。你请回!别再来打扰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