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翻个白眼:“姑娘,您可是条汉子,别女人女人的,听不惯”

“我信不信我弹…”苏豆豆冲口而出,随即又想起军训的时候石磊那鸟都不鸟她的劲头,不由得自己就说不下去了。

石磊还想挤兑她两句,可是张一松却不断的给他使眼色,挤眉弄眼的。石磊没好气的笑骂:“一松你就快把眼屎挤出来了,我不说话了还不行么?”

“呃…我的意思是说,石石你现在也算是个有钱人,一顿饭两顿饭的你跟妲己姐姐较的什么劲儿。”张一松看出苏豆豆被石磊噎的不轻,陪着笑脸打圆场。

石磊不卑不亢:“我只是希望她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让着她。”

“要你多管闲事,你又皮痒痒欠收拾了是不是?”苏豆豆这话却是对着张一松说的,瞪着一双大眼睛,双眼皮都快瞪不见了。

张一松一缩脖子,举双手做投降状:“得得,算我多事儿,你说我怎么就里外不是人呢?”

“因为你丫就是个猪八戒,还特爱照镜子”苏豆豆赌气的样子,其实更显出她的娇俏可人。

秦介和王大齐面面相觑,苏豆豆这种表现可真是不多见,一般都是她随意欺凌其他人都不带敢还嘴的,张一松的表现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倒好,有了石磊这个完全不给面子的克星,恐怕以后江湖自此不再平静咯。

石磊跟苏豆豆斗了几句嘴之后,包间里的气氛就冷了下来,几分钟之内一直都没人开口说话。

石磊也觉得有些尴尬,咳嗽两声,开口说道:“我给大家说个笑话吧。”

三个男人自然很捧场,立刻做聆听状,苏豆豆撇撇嘴,小声嘀咕:“嘁,你能说出什么好笑话。”但是眼睛其实也一直瞟向石磊,显然也挺期待的。

石磊不介意,缓缓开口:“笑话之前,先问个问题。你们,北极熊是个杂食动物大家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它不吃企鹅呢?”

这问题搁在甭多几年之后,是个人都会翻个白眼说太冷,可是在这间包间里,四个人却纷纷皱着眉头在琢磨,对呀,是没听说过北极熊吃企鹅的,这是为什么呢?

苏豆豆先抢答:“因为企鹅太肥了,浑身都是脂肪,一咬一口油,北极熊不爱吃。”

石磊笑着缓缓摇头,张一松又自作聪明的说:“动物之间也有裙带关系的,你还不允许企鹅跟北极熊是好哥们儿啊?”

“一松你能不能别老是秀你的低智商?”

张一松忿忿不平,却不再开口了。

好半晌,石磊才慢条斯理的解答说:“因为北极没有企鹅,而南极没有北极熊,这俩见不到面啊”

众人恍然大悟,苏豆豆也心服口服,催促着石磊赶紧讲笑话,显然对他的笑话期待度又升级了。

“笑话呢,就是跟企鹅有关系的。话说某个动物园,养了一群企鹅,有一天市里的电视台想去采访动物园,想知道这些企鹅在动物园过的好不好。然后摄像机架起来了,记者也举着话筒走进了企鹅住的冰屋。见到企鹅之后,记者就问那只企鹅,你们在这里过的好不好啊?企鹅说,挺好的…”

苏豆豆插嘴说:“什么呀,企鹅能说话么?你这什么狗屁笑话啊”

“既然是笑话,自然就不要考虑企鹅会不会说话,你还听不听笑话了?”

苏豆豆气馁的瘪瘪嘴:“好好好,你说。”

石磊又说:“然后记者又问,比南极呢?觉得这儿怎么样?企鹅又说,还行吧,跟哪儿不是生活啊?就是看到隔壁那头白色的大熊有点儿害怕,它好像老想冲过吃我们。记者笑了,企鹅没见过北极熊也很正常。最后他又问那只企鹅,那你们到这儿之后,每天都干嘛啊?企鹅挥挥它的短翅膀,吃饭睡觉打豆豆。记者又找第二只企鹅,问它,你每天干嘛呀?企鹅说,吃饭睡觉打豆豆…”

这时候,苏豆豆又插嘴了:“打豆豆是什么?”

张一松依旧聪明绝顶:“就是企鹅的一种游戏呗,妲己姐姐你让石磊说完行不行?”

石磊笑了笑:“第三支企鹅也这么说,记者就一个个的问,一直问到最后那只企鹅,你每天都干嘛呀?小企鹅挺可怜的耷拉着脑袋,声音也像是蚊子叫一样,吃饭,睡觉。记者大奇,你怎么不打豆豆啊?刚才还蔫了吧唧的小企鹅,顿时怒了,火冒三丈,浑身的毛都竖起来了,大声冲着那位记者吼道:打你妹啊老子就是豆豆”

话音一落,不知道什么时候溜回来的俩服务员顿时就笑了起来,随后王大齐和秦介也意味深长的笑了。他们当然听得出来,石磊这笑话分明是寒碜苏豆豆的,倒是张一松和苏豆豆一时没反应过来,也笑个不停,苏豆豆还说呢,可怜的小企鹅,可怜的小豆豆…

说完之后,苏豆豆猛然反应过来了,再看到王大齐和秦介那两张意味深长的笑脸,顿时也大怒道:“石磊,你打谁呢?”

这一下,包间里更是笑得前仰后合的,唯独那俩服务员有点儿不知所以,虽然苏豆豆的名字也被提了好几次了,但是她们在一边基本就没往耳朵里听,自然不知道苏豆豆就是被打的那只小企鹅。

“我跟你没完”苏豆豆气咻咻的,又低头在桌上一通找。

石磊哈哈笑着:“开个玩笑,开个玩笑,你看现在气氛是不是好多了?苏豆豆同学。”

他这么一说,那俩服务员终于明白过来了,立刻捂着嘴,对视着坏笑,苏豆豆恨恨的咬着牙齿:“不行,重说重说,这故事得改成,记者问企鹅,你们平时都干嘛呀?企鹅就说,吃饭睡觉打石头,然后到最后一只企鹅,就大怒抽了那记者一嘴巴,大叫,老子就是石头这样才好玩”

众人自然又是一通大笑,看到苏豆豆也有被人捉弄的时候,王大齐和秦介笑得尤其的开心。看起来,江湖不但多事了,而且似乎苏豆豆这个小混世魔王,从此以后怕是就混不了世了。

.

.

正文 第一百十一章【拿到技术转让权】(求月票!)

第一百十一章【拿到技术转让权】(求月票!)

..

你们够狠,现在已经十票了,这是加更的章节,一个小时之后会把正常更新的第二章放出来。

月票别停,你们敢投,我就敢写,还是那话,有种拿月票砸到我写的昏过去

声嘶力竭,吼嗓子:我要月票

..

笑过吃过,包间里总算回到最初的气氛,石磊本来就不在意,苏豆豆又挺没心没肺的,很快就把跟石磊之间那点子斗嘴的事儿丢到脑后。这就是苏豆豆最大的好处,过了就过了,哪怕当时你把她气的恨不能拿把菜刀当场就把你分成三百多块,十分钟之后,一旦气氛缓和,她是绝不会往心里去的。

甚至于,在离开包间的时候,苏豆豆还小声的捅捅张一松的腰眼:“诶,你跟石磊怎么就能成哥们儿的?人家比你强了一百万倍也不止啊”

对此,张一松只能表示无言,石磊不但跟苏豆豆对着干,末了还能让苏豆豆觉得他挺不错的,反倒张一松这个逆来顺受的可怜货彻底成为了衬托石磊这朵红花的绿叶,张一松基本上也就抓狂了。

“咱再找个地方坐坐?”出门之后,倒是王大齐提出建议了,他对石磊是越来越感兴趣了,撇开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的各种印象,他今儿自觉误会了石磊,并且石磊还能挤兑的苏豆豆这个让圈里几乎所有人都头疼到不行的姑娘完全没脾气,就越发让他想知道,石磊究竟哪里来的那些底气,仿佛他跟任何人在一起,都半点不怵。

王大齐这是不知道石磊跟如今江东省委三把手边捍卫的两次面对面交谈,如果知道了,只会更加迷糊。石磊跟他们这些人的表现只能说是沉稳,可是跟边捍卫这种大佬交谈的时候,那叫一个不卑不亢,也就是出于对方年纪而多了几分尊敬而已,言辞上却更加丝毫不让。

这个态度很明显,石磊不傻,当然知道王大齐是个什么意思,点点头正要答应下来,唯恐天下不够乱的苏豆豆却又横插进来,摩拳擦掌的:“你们是准备去卡萨布兰卡吧?我也去。早就想见识见识烟花柳巷了,今儿总算有了机会。”

四个男人无言,秦介开口说道:“大齐和石磊有事情要谈,你别跟着闹腾了。”

“你们谈你们的,我只管跟漂亮姑娘喝酒聊天,互不相干。老秦你烦不烦?你小心我明儿买张飞机票到荷兰去找慕北啊”

王大齐实在听不下去了,苏豆豆这丫头来了吴东之后越来越不像话。终于虎起脸,训斥道:“豆豆你给我老老实实回宿舍去,再要胡闹,我马上就给苏言之打电话,让他明儿就来把你接回平京去。你可别忘了,苏言之答应让你来吴东,可是我做的保人,你要是让我这个保人不好过,我保证让你没得过。”

原以为按照苏豆豆的脾气是要发飙的,没想到苏豆豆听到这话,居然缩了缩脖子,一吐舌头二话不说就抓住倒霉的张一松:“你笑个屁啊麻溜儿的,前头带路,他们不带咱们去销金窟,咱到操场上看美女,他们总管不着吧?”

可怜的张一松,就这么被哭丧着一张脸,任由苏豆豆百般蹂躏的消失在众人的视线当中。

石磊本来也没多大兴趣去那种场合,就提议找个安静点儿喝喝茶的地方,于是王大齐开着车,石磊和秦介坐在后座,三人一起到了位于吴淮河边的一个茶坊,这座茶坊建在临水的一条花船之上,茶水倒下去,下头水波轻漾,外头船声桨影,偶尔划过游船画舫,倒是别有一番情趣。

上了好茶,服务员退了出去,关好房门,只留下三个男人静坐。原本秦介是想要告辞离开的,让石磊跟王大齐单独聊。但是石磊却冲他使了个眼色,他这才跟了过来。

“石磊,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已经确定要跟风家合作了?”先是闲白了几句,石磊尤其赞了赞这个地方,王大齐这才干脆直接挑明了话题。

王大齐心眼儿是多,但是真把你当朋友了,也还是很直接的。

石磊看了秦介一眼,笑道:“差不多吧,也不敢吹牛,风大哥现在在那个研究所,面临着改制问题你大概也都知道。他们家里是打算对那间研究所投资,然后由风氏企业控股,也就是51%。我的打算是拿我那间公司三成的股份换研究所改制之后成立的公司的一成,但是这一成股份,我如果今后要转让,风家有优先收购权。并且股份置换之后,这一成股份带来的所有决策权,由风家代为行使。目前看来,这一成股份对我而言,其实就是个有股份收益的干股而已。”

听到这话,王大齐皱起了眉头,似乎是觉得这种股份置换的方式对石磊其实没有太大好处,石磊无论为风家的那间公司做过些什么,也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目前也只能争取到这样的条件了,如果不是如此严苛的限制条件,风家没理由带我玩儿。毕竟将来合作达成之后,我也只是主要负责销售工作而已,而风家自己也能做这些事,并不一定非要外包,虽然说风家在高科技行业并不占优势,他们从前只是做传统行业的。而我也不想瞒你,我那间公司注册资金不过百十来万,从资本角度上来说,我是占了大便宜的。而且我目前的实力,也只能做做销售,最多做做售前售后而已,技术上是一穷二白。说白了一点,之所以我会主动提出这样的条件,一方面是因为风家对于那个改制后的研究所控股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我需要绝对的技术支持。既然目标是放在高科技,或者说的更具体点儿是在通讯网络技术上,我现在能搭上风家的顺风车,早日建立一个成熟的技术团队,对我而言很重要。”

石磊这算是挖心掏肺的话了,不但帮着风森林说了不少好话,还把自己的目标也都告诉了王大齐。虽然说王大齐和秦介一个从军,一个从政,都不可能成为石磊的竞争对手,但是这份信任,还是让王大齐有几分触动。

“那你为什么没想过直接从我手上拿技术呢?自己做不是一样?为什么要依附于风家?”

石磊笑了笑:“我做事有个原则,晚做生意早做人,跟你联系这事儿,是风大哥挑的头,这会儿我横刺里插一杠子,太对不起风大哥了。而且说实话,他们答应的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了些,但是也是在商言商,如果不是风大哥跟我之间还算是有些私谊,如果不是风家的老爷子还算挺欣赏我,这样的条件他们都不会答应。我的公司八字没一撇不说,就算马上组建起来,我到哪儿能这么快组建一支成熟的技术团队,能够对你给我的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再说句彻彻底底的大实话,技术转让费是多少?虽然是国防面临淘汰的技术,但是也不能让国家吃亏吧?我可拿不出那么多的技术转让费来。”

最后这句话,石磊也就是彻底的自嘲了,王大齐和秦介其实都明白,如果石磊真的有心把技术截下来,钱其实最不是问题。有王大齐在,石磊这笔技术转让费完全可以用延后支付的方式,大不了按照银行贷款利率收取利息么。石磊所说的技术团队的二次开发,把技术变成产品投产,这是一个难题,其次他不想因为这件事跟风森林交恶,也是很大的原因。不管石磊所说的晚做生意早做人真假有多少,至少他不会愿意跟风家交恶是真的。

“这两天找个时间,让老风组织个饭局吧。”王大齐话没说尽,但是意思已经相当明显,风森林觊觎已久的那几项技术,算是在今天尘埃落定。因为石磊的原因,王大齐终于肯把那几项不光风家惦记着,许多公司都惦记着的技术拿出来了。

因为大一的新生还不算是正经的开学,所以宿舍也没人管,石磊的三个室友都还不见踪影,也不知道这几个小子到哪儿溜达去了。不过想来也不会有太多的创意,学校周围找个夜宵摊子喝酒的可能性超过九成。

虽然已经很晚了,石磊想了想,还是拿起电话,往家里打了一个。

电话刚响了一声,就有人接起了电话。不出石磊所料,石为先这会儿还没睡呢。

“石石吧,军训结束了?怎么这么晚。”石为先的声音一如往常的平静,虽然话语里有少许的关切之意,但是从情绪上却不大听得出来。

“还没结束呢,今儿回学校了,明天还有个汇演,然后开学典礼,然后才算是正式开学。回学校之后,一松的几个朋友过来了,一起吃了个饭聊了会儿天,不知不觉到这么晚。”

“嗯,十几天没你的消息,你妈有些担心。你明天白天再来个电话吧,这些天她一回来就念叨你,说养儿不防老,这才刚到省城就不记得给家里打电话了。”

石磊笑了笑,眼前浮现母亲慈祥的面容:“对不起,只是觉得军训就该有个军训的样子,别的学生也不可能有手机,我也不方便带着手机去学校,总不能搞得太特殊。”

.

.

正文 第一百十二章【烫手的山芋】(求月票!!!)

第一百十二章【烫手的山芋】(求月票!!!)

..

正常更新的第二章也是今天更新的第9000字

晚上还有正常更新的第三章,你们的月票还有么?投出来,让我更新第五章,乃至第六章、第七章这个小游戏到明儿中午十二点之前都有效

月票,使劲儿砸

..

“你这样做很对,看来我石为先的儿子是真的长大了啊”石为先终于显出慈父之态,话语也格外的轻柔。

“哦对了,老爸,您这升官的事儿,您就不打算告诉我了么?”今天秦介见到石磊的时候并没有跟他提起这个,风森林之前的电话也没提,但是石磊知道,石为先代市长的任命决定,应该是在十五号附近就下达到润扬了的,已经几天时间了,常务副市长宁报斌怎么也该把办公室给石为先腾出来了。

“你消息倒是灵通,又是你张叔告诉你的吧?升的什么官呐,不过是个代市长而已。倒是觉得省里这个决定有些意外,按照常规,宁副市长接任这个代市长才是顺理成章的。”

石磊也没去解释他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只是把省里之前露出的一些苗头分析了一下,让石为先明白,所谓的意外和突然,其实在省里,只不过是一盘早已预谋好的棋而已。

“其实咱家随着您从吴北调到润扬,又让您离开企业转到地方,已经有预示了。省里摆明了是觉得周伟顺和赵书记之间的争斗已经开始损害到大局的利益了,是以希望有第三股力量进来平衡制约一下。这次周伟顺出事是一个意外的契机,但是即便没有,想来省里也会尽快安排您进常委。这样就能在市长和书记之间,加进去一股倒向任何一边都足以影响局势的势力,而这股势力,显然是由您、张叔以及军分区那边组成。从某种角度而言,你们三个都是外来的空降干部,既不可能夺掉本地派的权力,又能牵制他们,省里要的始终就是平衡发展而已,他们不想出事。”

听完石磊最后这段总结性质的话语,石为先苦笑着摇头:“儿子啊,我怎么觉得是你在教我做官的道理?”

石磊嘿嘿一笑:“其实这些我也是听一个朋友说的…”然后石磊就把秦介当成了挡箭牌放在了石为先的面前,八月回润扬的时候,石磊就跟石为先提到了秦介,自然也就提到了秦介的父亲秦建业,如今已经算是一方大员的昌北省省长大人。

听完之后,石为先感慨的说道:“到底是官宦世家出来的,看东西就是比我和老张透彻的多。二十五岁,不简单啊”

石磊暗笑,心道如果让老爹知道这些都是他自己琢磨的,而且在省城已经折腾出这么大的一摊子,不知道石为先又会作何感慨。

“行了,很晚了,你早点睡吧,别养成一个晚不睡早不起的习惯。我也得睡了,明儿市里还有个报告要做。这两天可是把我和你妈累坏了,自从省里的任命下来之后,家里就跟开了流水席似的,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不说了不说了,你赶紧睡觉去”

结束了半大老头子的絮絮叨叨之后,石为先挂上了电话,坐在宽大的皮质椅子当中,双手枕在脑后,想着自己居然这么不经意的就被扶正了,虽然前头还挂着个代字,但是谁都能看得出来,明年党代会之后,这个代字就会成为历史了。

这些天石为先的确不太好受,家里来的那些下级官员倒是还好说,石为先并没有断然拒绝那些官员拎来的礼物,只要不是明着塞钱送厚礼的,都收了下来,但也绝对不会跟任何一个人走的更近一些。等到这些人走后,石为先就会把他们送来的礼物放到专门的地方,然后在本子上将来人的姓名和所送的礼物都记载下来,准备等到这一拨送礼的风潮结束之后,将这份单子和所有的礼物一起,捐到市里去,并且提前就此事跟书记赵以达交换过了意见。周伟顺的前车之鉴弦犹在耳,尤其是在许多人看来是石为先一手把周伟顺拉下马来,石为先在这方面就愈发的如履薄冰。

除了这些,真正让石为先觉得棘手的,是来自于常务副市长宁报斌的明显抵触,有几个官员虽然表面上还和从前一样,但是石为先看得很清楚,这些人已经隐隐约约的和宁报斌站在了一条阵线上。原本宁报斌如果能上一步,他们也都可以顺理成章的得到相应的调整,可是石为先却成了一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而且他空出来的分管建设的副市长,也由省里派了一个省建设厅的副厅长下来担任。这显然挡了一部分官员的路,他们和宁报斌站在了同一阵线上,也就是顺理成章。

再有就是目前作为二把手的石为先,和市委的一把手赵以达之间的相处问题。原先在赵以达的眼中,石为先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威胁的人,除非是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否则石为先甚至都不会具有列席资格。不像前段时间虽然还没有进入常委,没有坐在政法委书记位置上的张同训,常委会议他没有投票权但是却是有列席旁听权的。

而现在一切都变了,石为先成为了市府的一把手,和赵以达就免不了要成为犄角之势,目前没有顶上,迟早怕是避免不了这条路。

石为先并没有太多的争权之心,他更多的是想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既然省里很意外的决定了让他代理市长,他就打算先不去管明年党代会之后的决定,而是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尤其是周伟顺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处理好。

他可以不考虑权柄的问题,赵以达却不能不考虑。

虽然自从仲后公园事件以来,尤其是在王庆庆事发之后,赵以达就一直显得比较沉默,市里的事情似乎很少过问。周伟顺下马之后,赵以达颇有一段时间里更是显得憔悴不堪心灰意冷,一副要在市委书记的位置上混到退休的模样。但是随着周伟顺的案件尘埃落定,各项判决下来之后,赵以达又开始慢慢的复苏了起来,从前的那股子强势劲头也开始重新展现。

其实能够促使赵以达恢复如此之快的,功劳应该记在宁报斌身上,当他没能顺理成章的拿到代市长的位置之后,下头的官员纷纷开始揣摩省里意图暂且不说,他自己则开始四处抓权,希望能够在新市长上任之前,把市府的权力更多的抓在自己的手里。到时候即便真的来了个新的市长,根基始终浅薄,倒是很容易被宁报斌架空。

宁报斌要抓权,赵以达就不得不被牵动了。在97年的时候,常务副市长也是要兼任市委副书记的,虽然排名在市长和纪委书记之后,但是也是党政一把抓的职权领导。原先在市里,宁报斌的屁股就一直比较微妙,看上去是坐在周伟顺的位子旁边,但是市里主要领导都知道,宁报斌此人一贯擅长于平衡局势。是以在某些微妙的关头,他会稍稍朝着赵以达的方向倾斜一些。

原本赵以达对宁报斌这种他口中的“机会主义者”就不是太喜欢,现在宁报斌还要夺权,他又怎么可能放任自流?

也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逼得赵以达不得不强自振作起来,虽然并没有完全从跟了自己十年的秘书王庆庆居然背叛自己跟周伟顺坐在一条船上的阴影之中摆脱出来,但是也正因为经历了一次信任的背叛,就更加不能容忍再一次的背叛。

石为先的上台,让赵以达略微的松了一口气,至少对于石为先的观感,赵以达要好得多。

刚接到委任状,赵以达就亲自去了石为先的办公室,表示了今后通诚合作的诚意,又明示暗示了许多宁报斌的问题。概括起来也无非一点,那就是要跟石为先联合起来让宁报斌彻底没戏,知难而退。

石为先发现,自己刚刚上任,这屁股下的椅子还没坐热呢,就已经开始处于一个夹缝之中了。对于一个技术出身的官员来说,权柄之争,恰恰是石为先最不擅长的部分。幸好,他的身后,稳稳的站着一个张同训,加上军分区的那一张常委票,至少在一段时间之中,石为先在常委当中,还是拥有相当的重的份量的。

新官上任之后的石为先,第一次坐在市长的办公室里,就已经遇到了他上任伊始的第一个大问题。

刘凯被重判,没收所有非法所得,计算下来,整个碧波建筑全部搭上,也还不够其非法所得的。罚没了刘凯的几处房产之后,对于碧波建筑的处理,就一直被搁置了起来。

不是没有人想下手,而是当时宁报斌和赵以达争斗的太厉害,一个坚持这是市政方面的事务,一个坚持党的话语权,造成的结果就是碧波建筑被束之高阁,一直等到石为先上台,他就不得不接手这个烫手的山芋。

.

.

正文 第一百十三章【常委会议】(求月票!)

第一百十三章【常委会议】(求月票!)

..

这是今天正常的第三章更新,也是第12000字的更新。还想要么?那么就投出你手里的月票吧

中午12点前的月票数是104,现在是121,还差三张,就又可以让我爆发一章。并且直到明天中午12点前,不封顶爆发依旧有效,十张月票一章更新,决不食言。我现在第五章已经快写完了,看看你们能不能让我今天就爆出第五章来

..

宁报斌对此的处理意见是,碧波建筑作为一个对于润扬经济做出过贡献的企业,虽然企业领导涉及权钱交易锒铛入狱,碧波建筑也被作为非法所得而暂时交由政府管理。但是不能就此否定碧波建筑的历史,尤其是其曾经起到过的作用。宁报斌列举了许多碧波建筑这些年做出的贡献,甚至把碧波建筑在润扬建造的各处楼宇都拍成照片整理成完整的材料,在常委会议上据理力争,力求保住碧波建筑,并且建议由市政府委派管理者,让碧波建筑继续为润扬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而赵以达对此则是极力的反对,排除赵以达的强势,他在润扬一直都有个清名,那就是不谋私利,大方向上永远都是为了润扬的建设着想。不管他是否是为了政绩考虑,至少润扬的建设要记赵以达一个大功。

这也就成为许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赵以达对于碧波建筑的处理意见竟然是将其拆分,各类财产划入市里的财政收入统一调配,固定资产予以拍卖,等于是要将碧波建筑从润扬的企业名单上抹去。

这个决定让许多人犯了嘀咕,觉得这两项处理意见,如果掉个个儿,倒是比较好理解。为了争取更大的权力,宁报斌应当希望把碧波建筑变现,增加市里的财政收入,用以其他的地方建设。而赵以达则是该肯定碧波建筑以往的贡献,保住这个土生土长成长起来的企业。交由市委方面控股,也更符合赵以达的利益。但是俩人却完全提出了相反的意见,这就让许多人不明白他们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了。

对此,石为先倒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在如今党中央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面下,政府的主要职能当然就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地方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这一切都需要政府有钱,国家能够给予的帮助又实在有限,许多的开支需要地方政府自行解决。如果把碧波建筑套现,无疑会让政府短时间内拥有一笔数额庞大的资金,这对于他这个刚上任代市长,其实是极为有利的。宁报斌架空石为先毕竟有限,石为先在常委会议上始终能控制三票。让石为先手里有了资金,对于宁报斌的夺权,肯定是相当不利的。

是以宁报斌才会希望保住碧波建筑,由市政府管理的话,企业总需要一个领导。石为先如今最为缺乏的,其实就是中下层官员的基础,这个在短时间里很难有较大的改变。所以很明显,将来控制碧波建筑的,显然不可能是石为先的人,而是他宁报斌的人。

至于赵以达,显然就是看出了宁报斌的企图心,自然要削弱他的权柄,而宁愿在这个时候给予石为先一些帮助,让石为先有效的扩大一些权力。毕竟以石为先的基础,想要跟赵以达争锋相对还缺了点儿什么,但是加强他手中的权力,却可以极好的遏制住宁报斌的发展。更何况钱是到了市里的财政收入这一块,最后怎么用,用在哪儿,那还不是赵以达这个根基最深的本地派说了算?哪怕他的位置其实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地方经济建设。

可以说,两人各有私心,只是赵以达的建议对于石为先稍稍有利一些。

而石为先,却有另一种考虑,他既不想被宁报斌架空,也不想被赵以达掌握在手中。没有权力**是不假,可是既然坐在了这个位置上,就必须要考虑跟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石为先怎么也不可能愿意自己成为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之间的牺牲品。

碧波建筑要不要留?这个问题在石为先的脑子里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企业,不管曾经出现过什么问题,哪怕从今以后它不能为这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创造太大的贡献,只要它还能替市里解决大量的工作岗位,就一定有必要留着。

石为先所考虑的,并不是经济建设、财政收入这些大而广的宏观层面,而是切切实实的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

从表面上看来,碧波建筑公司上下接近二百号员工,这段时间因为碧波建筑悬而不决的处理方式,导致那些人已经两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当然这些在处理决定下来之后,会予以补发,但是已经不可能是全额补发。碧波建筑里养了不少光拿钱不干活的蛀虫,那些都是润扬上下某些官员的亲属,他们当然不会担心碧波建筑是否存在,事实上这些人已经主动离开了碧波建筑另谋高就去了。

而剩下的那些人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员不足三十人,这些人想要另找一份工作当然也很容易,有一技之长么。但是更多的都是各个岗位上不起眼却踏踏实实在干活的普通人,这些人没有太多的专业技能,学历也不高,想找工作就不会太容易。

而最关键的还不在这里。

一个建筑公司,无论它怎么克扣手下的工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的确养活了许多工人。这些工人,原先可能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进城之后除了卖力气什么也不会,他们不属于建筑,却更加依赖碧波建筑。

石为先查过碧波建筑的记录,至少这些年下来,对于这些工地上的民工,还算是做到了基本的公平,并没有发生什么恶意拖欠工钱的事情。因为工程施工中跟政府官员存在不少猫腻,碧波建筑很少会将自己的工程二包、三包给那些工头带领的工程队。这也就是说,如果碧波建筑真的被分拆拍卖,那么这些依附于碧波建筑靠卖力气吃饭的民工们,就将面临真正的失业考验。他们,才是最难找到工作的人群。

所以,碧波建筑必须继续办下去,只是,谁来办这个事情,就需要石为先好生斟酌了。

由市委市政府派人管理是不行的,那样只会让管理者成为第二个刘凯,而对碧波建筑负责的那个人——至少目前看来这个人将会是宁报斌,他将会成为第二个周伟顺。

石为先唯一能够想到的,就是把这个原本就该属于社会的企业,还给社会。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有人愿意斥资整个吃掉碧波建筑,并且先期需要垫资恢复碧波建筑的各项运营,甚至需要安置所有依附于碧波建筑的员工和民工。吃下碧波建筑花费的款项已经不少,再加上其他各项开销,很难找到一个愿意接手的人。除非,政府能在一些方面做出扶助,这包括银行的贷款以及政策上的倾向。

因为赵以达和宁报斌关于碧波建筑的处理意见大相径庭,直接导致了这件事最终只能在常委会上解决。而这个时候,石为先也已经拿出了一整套的解决方案,虽然远未成熟,也缺少实施对象,但是他相信,自己这份方案拿出来,还是会有不少企业家感兴趣的。

只是,赵以达和宁报斌恐怕都不会同意他这个做法。

常委会顺利召开,石为先刚刚走进会议室,就嗅到了浓浓的硝烟味儿,就连一贯性格开朗的书记员小袁,今天也是一声不吭,似乎看得出来赵以达和宁报斌之间的摩擦。

看到石为先走进来,宁报斌倒是跟他点头致意,而赵以达反而只是哼了一声。他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让步,至少没有像宁报斌那样穷凶极恶想要彻底架空石为先,可是石为先这些天却不动声色,既不接受赵以达的建议,也不接受宁报斌的建议。赵以达数次给石为先施压,石为先也只是淡然处之,根本没当回事,反倒忙着处理其他的工作。

赵以达今天对于石为先的不满,也就极为正常了。

石为先就当没看见,依旧亲切的跟赵以达打着招呼,然后按照党内排名,依次与众常委纷纷招呼致意,面子上的功夫做到了极致,虽然谁都知道石为先做得再好,他能够争取的也就只有张同训这个真正的同盟而已。

会议正式开始,书记员开始记录会议内容。军分区的政委还没到,不过这也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在没有重大决议的时候,军分区那一票一般都会做不到场弃权处理,虽然谁都知道这一票其实在关键时刻一定会跟张同训绑在一起。

首先当然是市委一把手赵以达发言,他一改往日精炼的发言习惯,而是先唠叨了一通党性原则之类的事情,然后开始痛陈碧波建筑这些年跟在周伟顺的保护伞之下,做过的那些权钱交易,反正如果按照他的话,似乎碧波建筑就是润扬的耻辱一般。

似乎也看出几名常委的不耐烦,赵以达结束了自己的讲话,居高临下一贯强势的指着石为先说:“下边由为先市长谈谈看法。”

依照惯例会有稀稀拉拉的掌声,只不过石为先轻咳的时候,掌声更加稀疏了一些。

.

.

正文 第一百十四章【情况不妙…】

这是石为先担任这个代理市长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常委会议,之前有一次,只不过那是赵以达宣布石为先的任命而己,石为先也只是做了一些上任的筒短发言。可是这一次,大家都知道,石为先要做出一个真正的表率了,到底是靠向赵以达一边,还是与自己的副手走的近一些。这说起来也有世悲哀,堂堂一市之长,一个地级市的二把手,居然需要在一把手和常务副市长的权力斗争之问择良木而栖。

石为先没介意掌声的高低,只是保持着平静的表情,打开手边早己准备好的文件,交给负责会议事务的秘书,吩咐他分给每位常委一份 市委们都被石为先选个举动搞得有世糊涂,而赵以达和宁报斌在看到手里的文件之后,更是将眉头紧锁成了一团。

赵以达知道宁报斌有备而来,市里一共十一名常委,除掉现在不在场的军分区政委,以及处于本次斗争之中的三个方面,政法委书记兼**局长张同训,剩下的分别是市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方大同,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吴向阳,宣传部长陈江,市委秘书长陈六民,分管教育、文化、新闻的副市长钱同益,以及润州区区委书记。这里头.赵以达能够静静控制的,是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时及调州区区委书记的票,加上他自己,一共四票。而在此之前王汉任政法委书记的时候 他还能得到王汉的那一票。

通常情况下,军分区的那票几年来都没用过了,而纪委书记方大同是个滑头,从来不偏不倚,任何一边都不靠着,十一个常委,通常只能投出九张有效票。是以起以达在以前跟周伟顺的争斗当中,总是处于上风。

现在不同了,石为先根基尚浅但是谁都知道他等于拥有三票,只是目前因为军分区的人没来,这也让其余的市委有些嘀咕。

而宁报斌,原先周伟顺在台上的时候态度还有些暧昧,如果市委会议出现什么意外他这一票往往会做弃权处理。既小小的帮助了赵以连,又不会太明显的得罪周伟顺。起以达并不知道宁报斌究竟能够争取几票,但是他既然敢于跟赵已达叫板,恐怕手里也不会低于三票。市委秘书长以及副市长钱同益的票,恐怕他都巳拄争取到手了。无论如何,他都能让赵以达的提议无法通过,选种表决是需要达到投票人数半数以上才能通过的。

赵以达当然可以动用一把手的直接否决权,哪怕石为先和宁报斌联合起来,他也有理由让他们的建议不通过。但是自己的想通过,似乎只剩下争取老滑头纪委书记方大同的那一票。可是直到规在,哪怕秘书把石为先那份文件放在了他的手边方大同依旧眯着眼睛一副老眼昏花的模样。选个临近六十的老家伙,其妻是所有里最不容易争取的一票。

现在手里争着石为先的那份报告,赵以达彻赢有些糊涂了。石为先难道以为他这个市长真的是实质上的二把手么?说句不好听的在场的十个市委,闹不好就连排在最末尾的润州区区委书记真正能够掌握的权力都比他大,他以为有了张同训和军分区的支持,就能通过这项决议了?

守报斌的心里,也是相同的疑问,略微有些担心的看了看这些天好不容易争取过来的市委秘书长件六民,心道他可千万不要掉链子啊。

石为先等诸人看了会儿文件,估计他们也该大概心里有数了的时候,才缓缓开口:“这份报告我也是做完才弄出来,一个通宵,早最让社书整理,也没有时间来得及给以达书记批示。不过今天这个会议主要的内容也就是这个,我觉得放在这里来讲,也合情合理。以达书记刚才说了,碧波建筑曾经走过一世弯路,但是我认为,我们该本着治病的原则,而不是哪疼制哪的手段。尤其是碧波建筑本身接近二百职工,还有上千的民工依附着碧波建筑生话,一旦把碧波建筑的资产拍卖,让这个曾经也对我们润扬的经济建设做出过一定贡献的企业就此消失,恐怕也不太合适。这些人员的安置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我的建议都在哪份报告当中,我就不详细叙述了。宁副市长也有他的建议,我们不妨听听他怎么说。”

说罢,面无表情,简短的叫人吃惊。

宁报斌大概也没想到石为先玩了这么一手,居煞只是开了个头,也没有着重强调什么,只是提了提拍卖碧波建筑的资产之后将会带末的人员安置问题,然后就把球踢给了自己。

呆了呆,宁报斌还是很快开始了他的发言,先是肯定了一下赵以达的说法,又附和了一下石为先这份报告,都是虚晃一枪,最终还是把主要的火力集中在他的那个建议之上。

足足半个小时,他说话的时间甚至于比赵以达还长了。

说完之后,会场里的气氛有些沉闷,似于常委们都很为难,赵以达本来就是强势人物,而宁报斌最近的表现也开始表明他的强势,石为先虽然显得不温不火,但是他毕竟是二把手…

这时候,会场的门被敲响了,一十四十出头的平头男子走了进来,黑着一张脸,在桌迫坐下,没有半点对于自己迟到的欷意,冷冰冰丢下一句:“军分区有世事情耽误了,来晚了。”随后便好像没事人一般,拿起手边之前就放在那里的石为先的报告浏览。

赵以达坐不住了,开口道:“现在有三套解决方素,我和宁副市长的是早就提出的,为先市长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啊。原本以为今天会在两套方案里拿出一套作为最终的解决方案,现在却多了一套,诸位都发发言么,着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总是要解决的。张局长,仲后公园的事情一直都是你和为先市长在处理,你先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原以为张同训至少会打一下太极,不至于太极端,没想到张同训一开口就说:“我支持为先市长的方案,既考虑到了事后的人员安置问题,又响应了中央的号召。中央三令五申要求政企分离,我们要是在弄出个政府控制的企业,不太合适。我是个粗人,不懂得弯弯绕,以达书记的方案客易造成失业群众的不满,尤其是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宁副市长的方案跟中央的号召违背,根本就不该提出来!”

好家伙,张同训这也是第一次正式在有分歧的常委会上发言,结果那立场坚定的叫所有人难以想象,而且宛如炮筒子一般,直接杷赵以达和宁报斌一起轰了。

赵以达是希望张同训能说两句场面话,让这个气氛缓和点儿,没想到他一上来就开炮,且倒让气氛更加紧迫。

“大家畅所欲言么,还有什么看法可时说一说?”赵以达无奈,只怪自己低估了张同训支持石为先的决心。眼神同时飘向坚定支持自己的组织部长吴向阳。

吴向阳明白赵以达的意思,缓缓开口:“张局长说的也有一定道理,不过也不能仅凭一两句话就否定,以达书记和宁副市长的方案么。以达书记的方案里,人员安置的确是个问题,但是难道有问题我们就退缩了么?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幺。宁副市长的方案也有好处,可以长期增加市里的财政收入么...”这个吴向阳,别的本事没看出来,打官腔倒是一等一的强。指望吴向阳能从声势上帮自己扳回一城的赵以达,突然发现情况有些不妙,怎么原来应该坚定的站在他这边的吴向阳,居然活起稀泥来了?

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更更让赵以达摸不着头脑,甚至于宁报斌也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在市委会上,除了必须拥护的某些决定.几乎从来都不会表态的纪委书记方大同,突然睁开了他似乎永远昏昏欲睡的双哏,开口说道:“既然以达书记说是让我们畅所欲言,我也说两句。目前中央的目标很清晰,每年的GDP增幅要在十个点以上.这种时候,把一个每年上缴利税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的企业放弃掉,恐怕跟中央的调子不符。另外我很赞同为先市长和张局长的意见,人员安置是一个社会问题,虽熬是伟顺下长留下的烂摊子,但是我们总不能说一甩了之。与其有了问题去解决,倒是不如不让这个问题发生。至于宁副市长的方案,我看也没什么必要要,由政府接管,一两年之后又要搞政企分离,到时候再重组到私人手里,这不是多此一举么?为先市长这份报告很详细,我注意到刚才不少同志部没有细看,我建议大家仔细看看之后.再来发表意见。

一时间,众常委面面相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一贯圆滑的纪委书记方大同居熬开了口呢?而且,如此坚定的站在石为先这边,这着实有些不同寻常。

接下来,军分区政委黄帆终于看完了手里的文件,扔到桌上,丢下一句:“军分区还有事,我不在这儿多呆了。如果需要市委投票,我这一票投给石市长。他这个方案很好。”说罢竞是拔腿要走。

正文 第一百十五章【省城少年、军棋、边扞卫】(求月票!)

第一百十五章【省城少年、军棋、边扞卫】(求月票!)

..

火辣辣的第一更来咯求月票

..

赵以达赶忙喊住他:“黄政委这样不合适吧,我和宁副市长的方案你根本都还没听呢”

“你是一把手不假,可是你也管不到我头上,我只听军队首长的命令。我倒是奇怪,人家市政府那边的事情,你一个党委领导操的哪门子心。至于宁副市长,恕我直言,你还知道不知道什么叫做上下级关系?你们觉得你们的方案我有什么必要听么?话说的很清楚了,我那一票记在石为先市长身上,谁要是觉得不妥,可以向省军区或者干脆向吴东军区投诉我。”说完,一转身,黄帆真的就走了,只是那些强硬到几乎不讲道理的话,着实敲在众人的心头,让一干人一时间根本无法消化。

就算你是军分区的,也不至于如此强硬吧?而且他的话里,似乎隐隐约约有所指的样子。难不成石为先不光是个单纯的空降干部那么简单,他在省里有极为强硬的靠山?他这次上位,也是省里谋划已久的?——这是在黄帆走后,除了石为先张同训之外其他人心里的共同台词。

到了这个份上,原本就不想明确站队的其他常委,此刻心里就越发不愿意站队了,他们必须要仔细思考这其中的关节。最关键的是,石为先现在竟然拥有了四票,而且这四票都显得极为强硬。是谁,给的他们这样的底气?

一个更为意外的情况出现了,市委秘书长陈六民笑着开了口:“军队的炮筒子真是可怕,震得大家都是一愣一愣的啊。黄政委是急性子,不发言,一开口就石破天惊。态度上值得商榷,不过这也是我们政府部门跟军队之间的协作关系没有处理好的缘故,我有责任。他把票记在为先市长身上,至少表明了态度,他这一票似乎还从来都没用过吧?这也算是个进步了。关于碧波建筑的问题,我觉得方副书记言之有理,我也看完了为先市长的报告,无论是企业整改还是人员安置等问题,都考虑的很周到。虽然提出了需要银行方面的配合以及今后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程度的照顾,但是这也是为了大局出发,毕竟一个接近十年的本土明星企业,在遭受了一系列重大变故之后,市里给一些帮扶也是正常的么。碧波建筑的问题是不少,不过最近三年每年都有超过千万的利税上缴,这可是我们润扬的利税大户啊。”

他这番话,虽然没有明确的表明立场,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似乎也在倒向石为先的那边。

反观石为先,依旧不动声色,面前摆放着自己的报告,旁边有个小笔记本,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点点刷刷,反倒像是置身事外一般。

赵以达彻底明白局面已经有些失控了,如果陈六民这一票也投给石为先的话,他在常委里岂不是拥有五票了?而刚才组织部长吴向阳那模棱两可的和稀泥的表现,就更加让人怀疑,他是不是也投向了石为先。

“这个石为先究竟是怎么个情况?第一次行使常委的表决权,他竟然隐约已经拿到超过半数的支持了?”赵以达开始有些惶恐,担心润扬变天了。

只是石为先表面上平静,心里却也跟惊涛骇浪一般。他今天的举动更多只是在尽人事,并没有把握能够得到其余常委的支持。张同训和黄帆当然没问题,只是黄帆刚才那种强硬的姿态,浑然没把赵以达放在眼里的表现,也着实让石为先惊愕不已。

至于纪委书记方大同为什么会突然表态,并且公开站在自己这边,石为先一头雾水。市委秘书长陈六民的表态,更是绝对出乎石为先的意料。他石为先的小本子上,陈六民的身上绝对是深深的刻着周伟顺的烙印啊。就算是周伟顺的倒台不会让他恨上自己,却怎么也不会反过头来支持自己吧?

由于这种不受控的局面出现,石为先手里隐约掌握了五票的事实已经几乎彻底让宁报斌对常委会不报指望了。他颇有些怨恨的看了陈六民一眼,却发现陈六民连看都没看他。

其余的常委就开始彻底的和稀泥,他们心里有太多的疑问需要解答,在搞清楚状况之前,谁也不敢轻易的作出判断。虽然只是碧波建筑的问题,但是由于是石为先上台之后第一次的常委会,这时候的态度,往往就代表他们今后的站队问题。而为官之道,第一条就是不能站错队,并且往往屁股决定脑袋。

在场的常委之中,恐怕也只有方大同和陈六民这两人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这一切,显然都跟一个省城的少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