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上一章:第 8 章
  • 重生之邬蓝/[种田]邬蓝的小幸福下一章:第 10 章

邬蓝接过苹果,放在桌上:“谢谢姑姑。”

“你妈呢?”

“卖麻辣肉去了。”

邬爱华推着邬蓝说:“你去给姑倒杯水来喝,口渴死了。”

邬蓝装傻,推一步走一步,听说要水喝,便去给她倒冷开水,邬爱华咕咚咕咚喝了一大气,放下杯子,抹了一下嘴巴,叹了口气:“你妈也真是的,和你爸说离就离了,这么多年的夫妻!也不跟我来说一声,搬家也不做声。”

邬蓝心说,这都离了两个月了,这会儿来放什么马后炮,当初母亲被邬华元往死里打的时候,亲戚们可没有一个出来帮忙说句公道话的。

邬爱华见她不说话,叹了口气:“你怎么还这么不爱说话啊,胆子太小了,这样会被人欺负的,就跟你妈一样。”她又从布口袋里拿出一件衣服,抖开来,是条半旧的花裙子,“这个是你军军哥表妹的裙子,她穿着有点小了,姑姑拿来给你穿,漂亮吧,你喜欢吗?”

邬蓝没做声,心里暗忖,邬爱华到底是来干嘛的。邬爱华将邬蓝拉过去,拿着衣服往她身上比量:“大小合适,穿上肯定好看。小蓝,你告诉姑姑,你妈妈最近是不是赚了很多钱?”

邬蓝听见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这话怎么说的,是有人撞见母亲去存钱了?还是撞见母亲去摆摊了?邬蓝摇着头:“我不知道。”

邬爱华笑笑说:“那晚点等你妈妈回来再说吧。你吃饭了没有?没有姑姑给你做饭吃。”邬爱华将那条裙子搭在邬蓝肩上,捋起袖子准备去做饭,邬蓝将裙子放在凳子上:“我已经做好了,等妈妈回来吃饭。”邬蓝没打算去叫母亲回来,让她姑等一下吧,麻辣肉没卖完,放到明天就可能坏了。

邬爱华打开桌子的纱罩看了一下,果然摆着两碗菜,一碗是豆角茄子,还有一碗是皮蛋苋菜汤:“你做的?”

邬蓝点点头:“嗯。”

邬爱华诧异地看着侄女,没想到她居然会做家务了,她伸出手摸着她的脑袋:“真是个乖孩子,苦了你了,跟着妈妈很辛苦吧。”

邬蓝摇头:“不苦。”跟着母亲,要比跟着父亲幸福多了,这些都是小事,她完全应付得过来,根本不觉得苦。

天气渐渐暗下去,外面也越发喧闹起来,这个时间,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也是窦美林生意最好的时候,所以她总是要忙到七八点才回家。邬蓝饿得扛不住的时候,就会先吃饭。

邬爱华说:“小蓝你饿了没有?饿了我们先吃饭吧,姑姑有点饿了。”

邬蓝只好点头:“好。”她估摸着自己做的饭不够三个人吃,一会儿吃完了还得给母亲另做,早点吃也好。

邬爱华说:“你们家每天都这个时候才吃饭?”

“嗯,妈妈回得晚。”

“那也太晚了。”邬爱华说。

正吃着饭,窦美林回来了,今天生意好,很快就卖完了,她便赶紧回来,怕女儿等饿了,一进屋就看见邬爱华,大吃了一惊:“大姐,你什么时候来的?”

邬爱华正塞了满满一口饭在嘴里,赶紧囫囵咽下去了:“你才回来啊,小蓝饿了,我们就先吃了。我来找你有点事,先吃饭,吃了饭再说。”

窦美林与邬爱华关系一向并不融洽,一般来说,跟婆婆关系不好的媳妇,跟大小姑子的关系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她们总是向着她妈的。窦美林不知道邬爱华跑来干什么,但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了必定也不会是什么好事。

邬蓝赶紧说:“妈妈,饭不够了,你去下面条吧。”

“我知道,你别管我,自己吃吧。”窦美林将东西收到屋里,又将一个袋子拿到里屋收好了。

邬爱华一直都注意着她的动作,估摸着那就是钱包:“美林啊,现在生意很好吧?”

窦美林淡笑了一下:“还可以,能养活我们娘儿俩。”

邬爱华说:“怕不止这点吧,我听说你经常跑银行去存钱啊。”

窦美林心里一惊,脸上还是很镇定地说:“你听谁说的啊?我哪有经常去银行,就是卖麻辣肉赚了点钱,放在家里我怕不安全,有一点就去存了,留着给蓝蓝将来上学用的。蓝蓝现在学习成绩好,我就指望着她了。”窦美林说着看着墙上,那儿贴着邬蓝今年得的三好学生奖。

邬爱华脸上有些讪讪的,说:“弟媳啊,是这样的,你姐夫最近想要去做生意,少点本钱,想从你这里凑点。”

窦美林笑着说:“我一直都打算开个小店,还想从大姐家去借点钱呢。你也知道,我每天推着推车去摆摊,碰到落雨刮风,实在是不方便,但是东西做了不能不卖,不然就坏掉了。”

邬爱华笑着说:“你开店的事以后再说嘛,先借钱给我们,等生意做起来了,很快就能还钱给你,说不定还能借你一点钱。”

“那大姐要不你先借钱给我开店吧,也要不了多少钱,等我赚到钱了,再借给你们也是一样的。”窦美林可不相信邬爱华会有什么好心,那一家子小气得要死,完全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只有进没有出的,怎么可能借钱给自己。

邬爱华的态度便变得不那么和蔼了,她匆匆扒完最后一口饭,将碗筷撒在桌上,对正在烧水下面条的窦美林说:“你能卖麻辣肉,多亏了我们邬家祖传的手艺。现在你跟我弟是离婚了,但是这点你还是得承认吧,没有我们邬家,你怎么可能会有今天。”

窦美林没有回头,她咬着下唇,强忍住怒气,尽力使自己平静地说:“是啊,要是没有你们邬家,我现在会沦落到这个地步?我仰仗你们邬家,现在过了什么好日子?邬华元跟我离婚,房子没给我,钱也没给我,就给了我这么几件旧家具,还要帮他带孩子。我学了你们邬家一点手艺,你就觉得不平衡了?再说这手艺当初你妈也不是没教过你,是你自己没学会!”

邬爱华一时语塞,当初她妈确实准备打破陈规,将做麻辣肉的手艺教给她的,奈何她在厨艺上从来没什么天赋,那个入锅煎炸的火候非常难把握,不是欠了点,就是炸得焦了,搞得火起,就没学了,没想到这么个玩意儿窦美林最后还能用来谋生。她若是知道窦美林用这个配方还卖了一大笔钱,绝对要嚷着分钱的。

“弟妹啊,你这话就生分了,虽然我弟和你离婚了,但是侄女好歹还是我们邬家的骨血不是,咱们还是亲戚啊。我是真把你当亲戚,才来跟你借钱的,不然我随便去路上拉个人借钱?”邬爱华说的这话,好像跟谁借钱,还是给了谁面子似的。

窦美林面无表情地说:“大姐,我也是看在蓝蓝的份上,才叫你一声大姐的。你看看你弟弟都对我干了些什么,你要是真还把我们当亲戚,那就别提借钱的事了。我一个人养活两个人,连房子都没得住的,你怎么好意思开口跟我借钱呢?”

邬蓝一直听着母亲和姑姑的对话,无奈地叹了口气,将来这些亲戚估计还得磨呢。她看见水滚了,连忙抓了面条放进去。

邬爱华讪讪地说:“不借就算了。我先回去了。”

窦美林没有挽留:“不送了。”

邬爱华抓起她的布袋子,从里头拿出三个苹果来,放在了桌上:“给蓝蓝吃的。”

窦美林说:“谢谢。”

邬爱华看看灯下那对母女,转身离开了。

窦美林看着桌上四个又小又青的苹果,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这就是亲戚。邬蓝说:“妈妈,你坐吧,我帮你夹面条。”

窦美林站了大半天,腰都酸了,便坐在了桌边的凳子上,感觉屁股下有个软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件衣服,便问:“这是什么?”

邬蓝扭头看了一眼,说:“是姑姑拿给我的,军军哥表妹的裙子,穿不了,给我穿的。”

窦美林忍不住火大,随手扔在一边:“妈妈明天带你去买新裙子去。”跑来借钱,居然拿件旧衣服来给侄女穿,要是她自己子女的也倒算了,还是从亲戚家拿的,真是小气得可笑。

邬蓝笑了:“好,谢谢妈妈。妈妈,我还想买几本书,你帮我买吗?”

窦美林说:“买,买了衣服去买书。”自己的女儿自己不疼,还会有谁来疼惜。

第二天,窦美林做完豆皮,就带着女儿逛街去了。窦美林给邬蓝买了一条裙子,一套衣服,还要再买,邬蓝摇摇头:“妈妈,够啦,我很快会长高,衣服就不能穿了。等我长高了再来买。”

窦美林摸摸女儿的头,欣慰地笑了。邬蓝抓着一件衣服对母亲说:“妈妈,这件衣服漂亮,你穿肯定好看。”

窦美林伸手摸了一下那件衣服,心里犹豫了一下,她已经有几年没给自己买过衣服了,添衣服鞋袜,总是首要考虑丈夫孩子,自己放在最末位,能省则省,结果一心一意为那个家奉献,最后男人却把心思转向了别人。

邬蓝看着母亲:“妈,你买吧。你好久都没穿新衣服了。”她要让母亲对自己好一点,不能老是为了别人活着。

店主也说:“你女儿真懂事,换上试试,这是今年最新款的衣服,很流行的呢。”

窦美林笑了一下:“好,我试试。”

最后窦美林在邬蓝和店主的夸赞下,将那件衣服给买了下来,邬蓝觉得这比自己买了衣服还高兴。

第19章 过节

买完衣服,邬蓝又和母亲去了本市最大的书店,这家书店比邬蓝上次去的那家要大,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自己挑书看。

邬蓝选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一套四大名著,又买了唐诗宋词,这才作罢。窦美林看着女儿:“这都是你老师让买的?”

邬蓝说:“有的是我自己想看的。”

“你看得懂吗?你才二年级啊。”窦美林怀疑地看着女儿。

邬蓝拍拍厚厚的词典:“我可以查字典。妈妈,不要紧的,我看不懂就慢慢看,总有一天能看懂的。”

窦美林一想也是,她指着一大堆教辅问:“那你还要练习册吗?”

“不要了,我做完学校发的就够了。”

“那好吧。”反正女儿的学习现在还用不着操心。

放假结束前,石锋跑到邬蓝家来了:“你的作业都写完了没有?快借给我抄一下。”

邬蓝板着脸看着石锋:“不是说了,让你自己做吗?”

石锋嘿嘿笑着说:“我才做了一半,就被我爸送我回乡下奶奶家了,作业忘记带去了。昨天才回来,还有两天就开学了,来不及了。”

邬蓝不说话,石锋懊恼地说:“借不借啊,不借我就去找别人了。不要那么小气!”

邬蓝拿过石锋的作业本:“你先认真做两个单元的给我看,要是都会做,剩下的我就借给你抄。”

“啊?”石锋不明白邬蓝的意思。

邬蓝说:“你做不做?不做就算了,自己想办法去吧。”他要是会做,抄一点也没关系,要是不会做,抄了也白抄,还不如不做呢。

石锋看着邬蓝,点头:“做,我做。”

石锋咬着铅笔头,皱着眉头开始做作业。邬蓝拿书拍石锋的脑袋:“不要咬橡皮,脏死了。”

石锋将铅笔从嘴里拿出来,那块橡皮头已经被他咬得都变形了,他嘿嘿笑了一声,又低头去做作业了。邬蓝估计他玩了一个暑假,把学到的东西全都忘光了,便说:“先把乘法表背了,然后再来做作业。”

石锋抓抓脑袋,然后翻出烂得掉渣的课本,开始背乘法表,一边看一边背。石锋背书的时候下意识地眼睛朝天上看,在邬蓝看来,就是翻白眼,她忍不住觉得好笑。

石锋背了边看边背了两遍,然后说:“好了,我会了。”

“会了就赶紧写作业吧,记得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邬蓝低头看自己的书。

石锋做了一会儿题,又开始分心了,这家伙从来就不是容易集中注意力的人,邬蓝怀疑这小子有多动症。他停下来,把眼睛往邬蓝的书上瞅:“你看什么呢?”

邬蓝竖起手里的书:“《西游记》。”她已经看完了《红楼梦》,现在开始看《西游记》。

“孙悟空是不是?我也要看。”石锋赶紧探了头过来。

邬蓝将自己看的地方折了页,将书递给石锋:“行,你要是看得懂,就借给你看。”

石锋拿过去一翻,傻眼了,别说那半文半白的句子他看不懂,里面的字大部分他都不认识啊:“邬蓝,你都看得懂?”

邬蓝笑着说:“也不是全懂,半看半猜。”

石锋将书还给她,盯着邬蓝看了半天:“你怎么认得那么多字?”

邬蓝拍拍身边的词典:“不懂就翻字典啊。”

石锋看着那本大词典,比他平时看到的砖头还要厚多了,这辈子他都没见过这么厚的书,就邬蓝手里那本《西游记》,也都快赶上砖头了,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邬蓝的差距,想了想,还是老实地低下头写他的作业了。

邬蓝不知道石锋被打击了,看他认真写作业,继续低头看自己的书。《西游记》前头还挺有意思的,越往后看越雷同,不断地遇妖打怪,不过现在有时间,也缺少娱乐活动,能耐得住性子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石锋说:“这一单元我做完了。”

邬蓝放下书本:“我检查一下。”

邬蓝检查的时候,他就盯着那本《西游记》看,邬蓝看过之后,发现也有错误,不过总的来说错的少对的多,石锋目前也就是这个水平了,不可能一步登天,便说:“你还做一个单元,然后就抄我的吧。”

石锋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出来了:“那个很难懂吗?”

“还好吧,可以学到很多生字。你要是喜欢,我可以借给你看。”邬蓝说。

“我又不认得字。”石锋没精打采的。

邬蓝说:“你不是有新华字典吗,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她也没指望石锋能看懂多少,不过要是真愿意看小说,多少还是有点好处的。

石锋说:“好吧。”说实话,老师让买字典,买是买了,还没怎么用呢,他的汉语拼音都不太灵光。

开学前这两天,石锋就泡在邬蓝家抄作业了。窦美林对石锋抄作业没什么意见,这孩子一向成绩不好,抄作业是差学生的专利。

紧赶慢赶,最后还是在邬蓝帮忙下,终于将作业给赶完了。临回去的时候,石锋带走了那本《西游记》。邬蓝说:“你爸妈要是问起来,你就说书是我借给你看的,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她其实不大确定石锋真会看小说,他平时玩的时间都不够,哪里会费劲去看根本就看不明白的小说啊。

“知道了。”

开学邬蓝就上三年级了。开学第一天,老师给同学们重新排座位,邬蓝主动要求跟石锋一起坐,继续监督他的学习。老师也同意了,让他们继续同桌,并将他们排到了正中间第三排的位子。

邬蓝将从杜礼柏那儿借的书背到学校去了,下课后跑到六年纪一班,这群高年级的学生看见小个子的邬蓝探头探脑地往教室里瞅,都在起哄打量她,一个男生凶巴巴地吓唬她:“哪来的,干什么?”

邬蓝说:“这是六一班吗?”

“是又怎么样?”

“我找杜礼柏,他来了吗?”

立即有人起哄:“哦,哦,杜礼柏,又有女孩子找你。”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早熟一点的已经情窦初开了,对男女生关系非常敏感,杜礼柏简直就是女生们的白马王子,已经有不少女生开始偷偷暗恋他了。

邬蓝有些好笑地看着他们,杜礼柏从人群中抬起头来,看见门口的邬蓝,径直走了出来,邬蓝将书递给他:“我已经看完了,谢谢你。”

杜礼柏点了点头:“还需要吗?”

邬蓝说:“暂时不用了,我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先看完了再说。我走了,再见!”

邬蓝说着离开了,后面的杜礼柏则被他的同学围住了,不断起哄取笑,杜礼柏则一脸波澜不惊的样子。

邬蓝办了公交月票,八块钱一月,每天来返于12路公交车,渐渐地和司机都熟悉了,也摸清了每趟车的具体时间,这样一来就更省时间了。

窦美林现在每天摆两次摊,她早上五点多起来做豆皮,等豆浆煮出来后就出门去摆两小时摊,卖到七八点的时候,收摊回来做豆皮、炸豆皮、拌麻辣肉,下午四五点出门去摆摊,卖到七八点回来吃饭,吃过饭后再炸一点豆皮,准备第二天早上出摊的麻辣肉。一天忙得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不过她干得非常来劲,邬蓝劝也劝不住。

母女俩打算,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在市场旁边盘一个门面,开店子,这样以后就只用在家里做豆皮,而炸豆皮拌麻辣肉就可以到店里做,可以现做现卖,那就方便多了。

窦美林这么辛苦,也是有回报的,每月下来的收入不低于三百块,比上班的收入强太多了。虽然累,也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觉得生活有奔头。

国庆节后一天,是中秋节,窦美林买了月饼回来,邬蓝看着母亲提着两包月饼,说:“妈,怎么买这么多?”这年头广式月饼还没有风靡全国,都是本地人做的五仁月饼,里头主要是莲蓉和花生,有的甚至还放了冬瓜糖,硬梆梆的,甜得齁人,邬蓝根本不爱吃。

窦美林看着那包月饼,犹豫了一下说:“我准备拿到你外婆家去的。”

邬蓝看着母亲,自从上次和窦美丽打过架后,母亲就说过永远也不进外婆家门的,所以后来离婚、搬家都没跟外婆家的人说一声,至今也没有往来,现在她又想和他们和好了吗?“妈妈,你不是说不去外婆家了吗?”

窦美林看着女儿,叹了口气:“蓝蓝,你替妈妈送月饼去外婆家好不好?妈妈说了不去,你可以去啊。”

邬蓝说:“可是外婆不喜欢你送的东西。”她还记得外婆说妈拿过去的东西是打发叫花子。

窦美林伸手抹了一下眼睛:“话是这么说,但这是我做女儿的本分,她可以不认我,我还是得认她,谁叫她是我妈呢。蓝蓝,你帮妈妈的忙,送月饼过去就好了,还拿点钱去。送到就回来。”

邬蓝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不由得叹了口气:“好吧。”

窦美林拿了五十块钱,想了想,又换成了一百块的,将钱、月饼还有一瓶酒都给邬蓝:“这些拿去给你外婆,小心点,酒别打了。”

邬蓝心说这又是何必,做再多她也当没看见,拿再多她也会嫌少。亲情难道不是相互的吗,有来才有往,单方面付出有什么意思呢,不过母亲大概就是想求个问心无愧吧。

邬蓝去了外婆家,还没进门,就被门口玩耍的窦甜甜看见了,窦甜甜冲她做鬼脸:“不要脸,又来了。妈,不要脸的人来了。”

邬蓝当场便想调头就走,真是跑来自取其辱啊。窦美丽很快出现在了门口,邬蓝发现邬华元居然跟在她身后,那两个人看戏似的盯着自己看,邬蓝也不叫人,径直走过去:“我妈叫我送点钱和月饼给我外婆。”

窦美丽回头冲屋里喊:“妈,有人送月饼给你吃了。”

窦母从屋里出来,看见邬蓝,顿时板起了脸:“你妈自己怎么没来?”

邬蓝将东西和钱放在门口的一张椅子上:“我妈忙。”

窦母本来想骂人的,但是看到那一百块钱,便不说话了。邬蓝说:“我走了。”她连屋都没进,转身就离开了。

窦美丽冷笑着对邬华元说:“你女儿比你有血性多了。”

“死丫头!”邬华元面无表情地骂了一句。

窦母在后头骂她:“有个鬼在后头追你啊,跑那么快。”

邬蓝心说,可不是么,一群牛鬼蛇神。

回到家,窦美林问起邬蓝去外婆家的详情。邬蓝如实说了,窦美林愣了半晌,最后幽幽叹了口气:“不要脸的贱人,果然死做一堆去了。”

邬蓝皱眉说:“以后我都不想去外婆家了。”

“好,不去了。”

第20章 买店

邬蓝本来以为,没有了那笔卖配方的钱,窦美丽应该不会嫁给邬华元,但是现在看来,他们还是走到一块儿去了。窦美丽那么现实的人,图邬华元什么?可能邬华元那个巧舌如簧的家伙给她画了什么大饼吧。也可能是窦美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又带着个拖油瓶,嫁不了什么像样的男人,就跟邬华元凑合了。

日子平平淡淡地流逝着,母亲依然忙碌,邬蓝也过得很充实,今年她还去报了个舞蹈兴趣班。邬蓝主要是冲着跳舞可以锻炼身体去的,跑步当然也可以锻炼身体,但是跑多了怕腿粗,跳舞这种强度的运动再合适不过,还能塑造形体、培养气质…

窦美林听说女儿要去跳舞,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以前她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去学个兴趣班,让女儿去学她都不愿意,现在自己想学,岂有不同意的,一个学期也才一百多块钱,也不贵。于是邬蓝每个星期都会去少年宫学跳舞,一周三次课,上下课都是自己去回,完全不用母亲操心。

邬蓝在少年宫发现了不少熟人,她的同学中有不少都在这里学兴趣特长,其中就有那个胖胖的江丽,她在学长笛,还有戚郁芳,她在学古筝,常琰在少年宫学小提琴,李孝南也在这里学画画。于是每周一、三、五下午,邬蓝就和江丽结伴去少年宫,渐渐地,李孝南也加入进来了,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凑在一起,居然也慢慢融洽起来。而戚郁芳始终都不跟他们合群,邬蓝自然也不会去强求。

周五下午,邬蓝上完兴趣班回来,发现母亲居然还没有出去摆摊,她一个人在屋子里不知道忙碌什么。邬蓝说:“妈妈,我回来了。”

窦美林高兴地朝她摆手:“蓝蓝你来。”

邬蓝放下书包走到母亲屋里:“怎么了妈妈?”

窦美林说:“妈妈带你出去玩。”

“去哪里玩?”邬蓝诧异地看着母亲,母亲还真从没带自己出去玩过,要去哪里玩,这都快天黑了。

窦美林笑而不语,牵着她的手出门去,也没走出多远,就在他们家附近转了一下,快到市场边,窦美林指着一家店面说:“蓝蓝,以后妈妈在这里开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