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子们越聚越多,嫣然目测了一下,这条街上差不多一半的举子都被赵睿琪吸引到身边,没碰到陛下,表哥还是有收获的。

“你说得不妥,孔子曰···”

嫣然敏锐的感到有人在故意为难表哥,是知晓了表哥的身份?还是···嫣然眉头簇紧,不能莽撞行事,再看看再说,赵睿琪应对有些问题略微显得吃力,但他尽量得考虑周全,倒也没给旁人辩倒他的机会。

随着谈论得问题越来越深,鲜少再有人能再跟上赵睿琪的思路,听他解读经史子集的人比说话的人多,嫣然的眉头松缓开,不管是不是故意安排的,表哥会借助此事能再显才名,今日过后,谁敢再因陛下隆恩准许赵睿琪参加科举考试而小看他,不服气的人辩论过他再说好了。

嫣然警觉有人靠近,眼前出现一衣衫华贵的少年,他头上戴着玉冠,身穿锦服,面白如玉,齿白唇红,漆黑的眸子泛起贵气,嫣然觉得他有些眼熟,想不到在哪里见过他,少年的打扮就差向所有人宣布,我出身富贵,我父亲是权贵重臣。

嫣然以为是来看表哥的,向旁边移开了半步,少年眼里滑过失望,“你不认识我了?”

“你是?”嫣然努力得回想,看着依稀熟悉的少年,“我们认识?”

“稻香村门口···”少年眼巴巴的看着嫣然,可怜兮兮的说:“姐姐给我一块点心吃吧,我饿。”

“你是那名假装乞讨的乞儿?今日怎么这身打扮?”

“你说得有道理,给我点心的人不见得是好人,入口的东西得慎重。”少年俏皮的眨眨眼,“我明白了很多呢,多谢你了。”

“道谢不必了,我只是顺手罢了。”

华丽的衣衫谁都能穿,但少年身上的贵气非寻常人家能培养得出,嫣然问道:“你今日同谁来的?”

“同我爹出门,刚才看到你就过来打个招呼,你可以叫我小七。”

作者有话要说:下一周的更新会不太稳定,桃子有点私事。

第七十六章变化

虽然小七这么说,嫣然不好用小七称呼他。端看他的打扮便知道出身不凡。有过一世的经历,嫣然比旁人多了几分的细心,淡淡的笑道:“七公子。”

小七微怔,不满意的撅嘴,“我爹想见他。”

“令尊在何处”

嫣然心里有了一丝的怪异,再看向侃侃而谈的赵睿琪时,眸光能拧出水来,自从想通之后,嫣然不在勉强自己,给予了赵睿琪回应,他们两人回到了从前,前生新婚时,他们有过一段甜蜜的日子。

前生败于贞娘手中,嫣然恨不起来,然今生谁再破坏她的幸福,嫣然敢同天下人为敌,见赵睿琪被举子们簇拥着,嫣然自豪的笑笑:“表哥怕是脱不开身。”

小七努嘴,整个举子一条街不就是为了让父皇看见举子的才学而存在的?这等大好机缘···小七道:“不是认出你是好人,我也不会同我爹说。”

“七公子,表哥的才学不要你我相帮。”

嫣然对赵睿琪比对她自己还有信心,小七看见嫣然光彩照人的脸庞,像是成年人一样的摇头:“我终于见到了一个痴人,李姐姐··

嫣然皱了皱眉,“你知道我?”能叫出她的姓氏,嫣然对小七多了一分的警惕。她绝对信任的人只有四人,父亲,母亲,哥哥,表哥。

”那天在稻香村门口,你乘坐的马车上有安平侯府的标识,京城不知道安平侯姓李的人不多。我听说安平侯只有一子一女,女儿的年岁同李姐姐对得上。”小七故作神秘的提醒,“李姐姐同汝阳王世子错过同我爹的会面,实在是太遗憾的事情···”

就在此时,举子一条街街口出现了一位衣着光鲜的老者,品貌堂堂,气势十足,在他身后跟着五六名同样器宇轩昂的随从,老者鹰样的眸子扫过举子一条街,显然是见到了赵睿琪引发的异动,站在不远处无人的摊位前,似欣赏着字画,文章。

众举子失去了谈话的兴趣,见到老者先是一愣,随后心中暗喜,全然将老者当成了至高无上的那位,功名利路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学问读书不过是黄金屋,颜如玉的敲门砖而已,既然有捷径可走,不走才是傻瓜。

一人向赵睿琪拱手,“我摊床前有客人,改日再同公子切磋。”

年轻的举子奔向摊床,对气势非凡的老者说道:“老先生,有什么需要,这几幅画作是晚生所画···”

老者倨傲的点头,并没多说什么,有他一人离去,别的举子纷纷效仿,后着脸皮直奔那名老者,挂外抹角的向老者推销自己的才学,顷刻之间,围着赵睿琪的人少了一大半,老者身边围满了举子。

赵睿琪笑着摇头,他做不出媚上之举,也学不来旁人,心中不免有几分对同科举子们的失望,也有举子不屑骂道:“谄媚,小人。”

“公子才学不凡,同公子一谈,愚兄获益良多,敢问公子高姓?观公子谈吐应该是今科举子,不知公子可会在秋闱下场笔试?”

赵睿琪淡雅的一笑:“本是天下读书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诸位学兄请教,我也有所顿悟,放榜时有我姓名,府上有喜报,兄台自会知晓,如不得高中,我羞于提起家门。”

赵睿琪不眷恋扬名,嫣然气得干跺脚,她陪着他逛举子一条街用意在于扬名,真真被他气得胃疼,嫣然眼珠一转,从腰间取出鹿皮水壶,走到赵睿琪身边,“赵表哥,喝点水润润喉咙,我看表哥方才很是辛苦,累坏了您,大姨母会责骂我的。”

赵睿琪眼里闪过几许不赞同,但鹿皮水壶是嫣然递上来的,他无法拒绝表妹,轻轻叹了一口气,拿起水壶喝了几口,低沉的说道:“让表妹费心了,然扬名并非我所求。”

凭着本事他未尝没有高中的可能,赵睿琪身上有自己的坚持,嫣然喜欢这样的赵睿琪,取回他手中的水壶,嫣然一笑:“表哥身上担着王府的职责,您既然有让举子都钦佩的才学,藏头露尾着做什么?大姨母教导表哥可是忘了?”

赵睿琪拍了拍脑袋,眸子里泛着沉思,向嫣然拱手道:“是我迂腐了。”

赵睿琪向周围的拱手,“我姓赵,名睿琪,京城人士。”

“香山周大年。”

“湖北林永康。”

“余杭赵世城。”

“广州李金玉。”

举子们纷纷自报家门,赵睿琪含笑点头,“能认识诸位兄台,是赵某荣幸,祝各位兄台金榜题名。”

赵睿琪拱手别过,同嫣然潇洒离去,并未去摊床前会见老者,他们表兄妹在众人面前仿佛神仙眷属一样,有举子拍了拍脑袋:“我想起了,他是汝阳王世子殿下,是陛下恩准他参加科举考试的汝阳王世子。”

那人的惊呼,将先行离去向老者卖乖的举子吸引过来,众人实在是想不到,方才将他们辩驳倒的人,就是让他们看不起的走后门参加科举的汝阳王世子。

“世子殿下的才学必会中举,实在是陛下英明,远见卓识准许世子殿下参加科举。”

不管如何不服气赵睿琪走后门的举子此时再难说出他名不副实,有人心存疑问:“不会有人冒充?”

“笨蛋。”小七小大人一样发话了,“你没看见方才那名女子拿的水壶?上面有安平侯府的标记,能让安平侯府大小姐叫表哥,称呼为大姨母的,除了汝阳王府还有哪家?何况如果不是世子,高中后不就露馅了?汝阳王府也好,安平侯府也罢,丢不起这人。”

小七听着小胸脯教训着举子,身后的老者指着小七,“你···你···”

小七回头拌了个鬼脸,“您在这慢玩,我去找爹爹去。”

一眨眼的功夫,小七不见了,老者警惕的四下看了看,收敛了方才迫人的富贵气势,让随从推开环绕着他的举子,顾不得欣赏字画,快步离开举子一条街,一边走一边嘀咕,“真是倒霉,好不容易出来耍耍,偏偏碰到了正主儿。”

赵睿琪问嫣然:“表妹的心思我清楚几分,你方才怎么没想着让我去见那名老者?咱们都长着一双富贵眼睛,看的出那名老者身上衣服的布料是贡品,这世上能用贡品的人屈指可数···表妹···”

“啊。”神情恍惚的嫣然被赵睿琪推醒,放下思考小七的身份,嫣然总是觉得小七出身不一般,他身上的衣服料子比那名老者还珍贵,江南织造的云锦,一年不过有十匹敬上,皇后有,贵妃都不见得能得到云锦,小七··小七··

“表哥不是攀附陛下走捷径的人,让您去在老者面前显摆,岂不是污了表哥?”嫣然笑吟吟的说,“该是表哥的才名,咱们不让,媚上谄媚去争,表哥也不屑于做,我亦不想表哥失去了高洁的性子,那分功名利禄我不稀罕。”

况且那人也不是陛下,赵睿琪两岁上被册封为汝阳王世子,并未见过当今陛下。嫣然虽然难见陛下,但她前生是见过的,那名老者同陛下有几分的相像,但却不是当今。

嫣然知晓赵睿琪的性子,当然不会勉强他去媚上,况且媚上的对象还不是真的陛下,那等蠢事嫣然如何都不会做,许是重生的好处,前生的记忆不曾忘记过呢。

陛下很疼宠生母早逝的七皇子,嫣然猛然想起,前生七皇子染了疾病病逝于前几日,当今陛下···哀痛啜朝三日,下圣旨举国哀悼,禁止婚丧嫁娶三月,追封七皇子为慧亲王,以慧为封号,足以可见七皇子如何的聪慧。然到现在为止嫣然都没听过七皇子染病的消息,嫣然还记得九皇子是因七皇子葬礼上的哀痛表现,才得到陛下的重视,陛下慢慢的将疼爱七皇子的心思用在了九皇子身上。

以至于后来,九皇子才有可能同成年的皇子争夺帝位,七皇子一旦破了生死劫的话,嫣然不知道还是不是有九皇子登基的事儿,可七皇子怎么破的生死劫?莫不是病逝另有原因?后宫里口蜜腹剑的事情太多了。

赵睿琪想了想,脸颊微红的握住了嫣然的手腕,收了收手指,握了两下后,忙放开嫣然,“知我者,表妹也。”

嫣然也不由得红了脸,顾不得想七皇子,后宫朝堂上的事离着嫣然有些远,九皇子登基之后就夺了表哥的世子爵位,嫣然曾有心讨好九皇子,但心底始终埋藏着不平不忿,失了平和心态的嫣然,无法面对九皇子,见到九皇子就想到让他当成母亲一样尊敬的贞娘,

嫣然宁可不要这份先知,宁可九皇子做不成皇帝···换一个人当皇帝,其实挺好的,但以嫣然现在的能耐左右不了夺嫡大事,她又做不到巴结九皇子,只想着不近不远的尊敬着,顺便不让贞娘如愿。

两人之间出现暧昧情动,在享受这份难得的甜蜜时,小七从后面跑过来:“姐姐,李姐姐等等我嘛,等等我拉。”

小七的声音,打破了两人之间的羞涩,嫣然同赵睿琪各自退开了半步,嫣然捋了捋头发,看着跑到他身边的小七,他闪烁着的眸子溢满了亲近之意,如同她当时千方百计的亲近贞娘,嫣然不由自主的用帕子给他擦拭额头的汗水,动作温柔,嘴上却说:“你怎么又跟来了?跟块年糕似的,甩都甩不掉。”

小七笑得灿烂,“姐姐,我就是快年糕呢,黏上你就是不掉,不掉。”

作者有话要说:下周事情多,无法保持日更,随时断更,下周之后私事彻底解决,桃子会勤快更新。

第七十七章警钟

小七眼睛弯成月牙儿,仰脸享受着,赵睿琪拽了拽嫣然,提醒说:“表妹。”

“你快一点回家去,省的你父母着急,往后别乱跑了,我担心你被什么人骗了。”嫣然不放心的叮咛,不知怎么见到小七全然相信她的样子,总是让她的心硬不起来,又擦了擦他额头后,嫣然收回绢帕,“一旦我是坏人呢?”

“李姐姐不是坏人的,小七知道。”

嫣然的眼睛被小七信任的笑容刺痛了,前生时母亲未尝没提醒过自己太相信贞娘了,嫣然做出阴狠的样子,“谁说的?我是算计人的坏人。”

“小七。”

在他们身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嫣然回头,一名穿着普通衣服五旬左右的老者,国字脸,浓眉,留着三缕胡须,眸子泛着温润的光芒,如同一位乡间教书育人的老先生。

“爹。”小七几步跑到老者身边,指了指嫣然一行,说:“她是李姐姐,爹,就是教了小七很多东西的李姐姐。”

小七在老者的身边俏皮的眨了眨眼,“小七喜欢李姐姐,可惜她心有所属了,要不然小七一定让爹去安平侯府提亲。“

老者宠溺的捏了捏小七的脸颊,仔细的打量嫣然同赵睿琪,“小儿让两位见笑了。”

“无妨,令公子很机灵。”赵睿琪很有礼貌的说道。

“赵公子可有空闲?老朽可否请赵公子去茶楼小坐?老朽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赵公子。”

赵睿琪询问的看了一眼嫣然,见她没有反对,潇洒的拱手道:“请。”

赵睿琪陪着老者,小七站在老者另一边听他们谈论诗词文章,嫣然坠在后面,仿佛同平时没什么不同,但她在袖口的手攥成拳头显出此时的激动,是当今陛下,同表哥详谈甚欢的老者是当今陛下···赵睿琪生下来便被册封为世子,他没见过当今陛下,但是嫣然前生见过一面的,当时还是为七皇子哭灵···

嫣然抬起眼眸,见到小七···他就是七皇子?陛下最宠爱的皇子,小七红润的脸色,哪里像是身体不好?嫣然想不出是什么改变了七皇子。

老者同赵睿琪谈得开心,小七有时也会插嘴,赵睿琪对小七有些刮目相看,“七公子聪慧过人,我佩服得紧。”

老者自豪的笑言:“他是我最疼惜的儿子了,也是最聪明的一个。”

嫣然坐在赵睿琪身边,体贴的给他们两位倒茶,不多话,不出风头,陛下的目光在表哥身上,嫣然就觉得心满意足,看到老者表露出对赵睿琪的欣赏,嫣然嘴边的笑容多了一分。

老者欣赏表哥,至少有十几年的太平日子过,七皇子不染病去世的话,没准九皇子做不成皇帝。嫣然没想过小七将她当姐姐的事,只要掌握皇权的皇帝对表哥没有恶感,表哥的世子之位就是安全的。

“姐姐,你笑什么?”

嫣然回神时,对上了小七亮晶晶的眼睛,嫣然脸颊酡红,露出一分难得的娇羞,“没笑什么。”

小七被老者拽回去,他露出长辈般慈爱的笑,嫣然脸羞得更红了一些,小七恍然大悟,“原来姐姐是想着赵哥哥。”

“小七啊,为父告诉过你,非礼勿视。”

“爹,儿子记得。”

小七用手蒙上了眼睛,但手指缝是分开的,赵睿琪道:“老先生,她是我表妹。”

“青梅竹马,表哥表妹,当是良配。”老者语气里带着一分难以压制的感怀,敏感的小七将手盖在了老者手上,劝慰道:“爹,娘没怪过您。”

嫣然微微簇起眉头,七皇子生母一直极为的神秘,有人说是宫妃,也有人说是民间女子,不管怎么传说,七皇子生母都是让皇帝铭记在心的女子,那名神秘的女子从未出现过一样,却带走了帝王的钟情,前生七皇子过世后,皇宫在无任何皇子公主出生,皇帝下圣旨,不在选妃入宫。

老者落寞的摇头,脸上的皱纹更深,“是我勉强了你娘,硬是将她留在身边,她有没有怪过我,我比小七你清楚。”

她怎么会不怪他,不是他动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她怎么会陪伴在他?对她来说死是一种解脱,她唯一放不下的便是小七,唯一留给他的也是这个儿子。

老者看向小七的目光更为的慈爱,溢满了浓浓的父爱。嫣然抿了抿嘴唇,她对小七也很疼惜,就因为如此,她开口了。

“七公子叫小七,冒昧问一句是不是他序齿在第七位?”

“嗯,小七有六位哥哥,两个弟弟。”

老者眸光锐利了一瞬,嫣然知道她被皇上盯上了,虽然当今陛下有仁君之风,但不代表他没脾气,嫣然既然开口便不会后悔,小七活着,就同前生不一样,哪怕未来再发生什么变化,嫣然也想搏一搏,彻底绝了九皇子继位的可能。

嫣然沉稳的说道:“观老先生的年纪,再看看小七···料想长公子已经成家立业了吧,老先生应该孙子绕膝了。”

老者道:“长孙比小七还要大上一些。”

“大哥比我大十多岁呢,六哥比我也大五岁。”

“小七心底纯善,喜欢同兄长们相处,我可看出老先生对小七的厚爱,然···”嫣然听了听,平淡的说:“家大业大的人家,难免有些纷争,前一阵安国伯府闹出的争产笑话,哪有一点点的骨肉之情,亏着陛下英明,早早解决了这桩官司,但安国伯府最小的嫡子死于非命,要我说就属他最为可怜。”

“表妹,说这些做什么。”赵睿琪向老者歉意的看去,“她也是心软心善的人,总是见不得一家人因爵位相争,她···她是看小七想到了那名可怜的孩童,在安国伯生前最疼的便是最小的嫡子。”

嫣然耷拉下脑袋,赵睿琪的解释恰到好处,以陛下的英明应该会多考量,嫣然悄声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给一个尚且无法自保的人太多的好东西,最后不是疼他,是害了他,如果安国伯能明白这一点,那名六岁的孩童便不会去了,也不会引得他悲痛欲绝熬坏了身体,最终安国伯府被毁了丹书铁卷,古往今来多少勋贵之家因争爵而被毁卷?”

小七眼睛忽闪忽闪眨着,谁对他好他分得清楚,在稻香村门口如果不是遇见嫣然,他许是用了有毒的糕点,现在嫣然有爹爹提醒,小七收起了对嫣然的感动,自豪的笑道:“我哥哥都很疼我,我又不想同他们争什么,李姐姐放心,不会有人害我。”

小七的小动作和神色的变化,陷入沉思的老者没看清楚,但嫣然却看得一清二楚,不愧是皇宫长大的孩子,再天真也有限。

哪一位做父母长辈的都希望儿子互相友爱,兄友弟恭,但真正能做到孔融让梨的还是少数,何况孔融让得是梨,得到了偌大的名声,嫣然从未听说过有兄长让爵位的,幼年的‘梨’同富贵是无法比的。

小七的对兄长的敬爱,不同他们争抢太子的位置,会让陛下相对满意。今时今日,储君之位越演越烈,小七如果太受皇帝的重视,无法给予他必要的保护,他早晚走上死路,成为众矢之的,不是小七不聪明,而是皇子就没有太过愚蠢的人,这么多人斗小七一个,很有可能河蚌相争,渔翁得利。

前生九皇子就是这么坐上皇帝宝座的,在陛下驾崩之前,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九皇子隐藏的很深,除了娶的妻子是汝阳王府郡主之外,没任何特别之处。

老者端起茶宽着茶叶,眼角的皱纹很深,无奈的叹息:“儿子少了,怕无法承接祖宗基业,儿子多了,我又无从挑选。”

“老先生的儿子看来都很争气,才会让您如此为难。”赵睿琪在桌子下握住了嫣然的手腕,“在下以为无论立嫡立长,还是立贤立爱,都抵不上合适两字。”

“合适?适合?“老先生大笑:“好,这两个字用得恰当。”

合适看似中庸,但却集中了所有的优点,而不是单一的比较一点,老先生道:“今日我得遇两位小友,老夫心中甚是喜悦,汝阳王府后继有人,安平侯府教养得好闺女。”

“爹,小七也觉得李姐姐很好呢。”

小七向嫣然眨了眨眼睛,“过两天我找李姐姐玩。”

老者道:“你先做好了功课才能出门。”

经过嫣然提醒,他不能再因偏疼小七,对他放纵,他身边的人太少了,将他交给九皇子的生母照看,并非上策,皇帝都是多疑的,虽然她很贤惠,没有小七生母,她也成不了皇妃,但这世上应该没有自己亲生儿子不疼改为疼惜别人的儿子。

天色不早,老者领着小七同嫣然赵睿琪告别,嫣然弯曲膝盖行礼,赵睿琪拱手,目送老者父子离去。

“表妹,他是何许人也?“

嫣然半仰着脑袋,同赵睿琪目光相碰,“如果我说他是陛下,表哥信吗?”

“相信。”赵睿琪一如既往的说,也一如既往的走在嫣然身前,“表妹,我···永远不会怀疑你。”

赵睿琪一直对嫣然成保护的姿态,嫣然跟在他身后,轻声说道:“表哥,今生我不会在托你的后腿,我也不会再任性无知的伤害你。”

赵睿琪身子微怔,转身站在嫣然面前,笑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桃子归来,努力更新,希望姑娘们多支持。

第七十八章好处

赵睿琪得遇陛下,嫣然比谁都高兴,被表哥送回侯府后,嫣然笑容满面,用晚膳的时候,安平侯同柔娘对视了一眼后,谁都没有再多说什么。

嫣然晚膳后陪着柔娘待了一会,回到自己房里歇息。

安平侯扶着妻子说,“我瞧世子殿下是真心待嫣然,贸然反对了让两个孩子不好受,也坏了他们这么多年的情分。”

“可是···如果大姐不是···我还能拆散他们?大姐挺不了多久,贞娘必然会嫁进去,父亲不会改了注意的。”柔娘揉着额头,“我倒不是担心贞娘,妞妞既然知晓贞娘不好对付,总不会事事再相信她,妞妞是我养的,她不是个蠢笨无知的,我最为担心的是太妃殿下,她可是一直不喜欢嫣然,有孝道压着嫣然,她哪里有自在日子?”

“世子殿下再疼惜嫣然,太妃殿下也是他亲祖母,贞娘又是个会察言观色的,我料准她必然会借助太妃殿下为难嫣然。”

安平侯宽慰怀孕的柔娘,“太妃殿下不会一如既往的不喜欢嫣然,先不说嫣然出身世袭侯府,比那位文家小姐强上不少,单说···”

“老爷,老爷,宫里有赏赐,陛下和皇后娘娘让人来给赏赐了。”

大明帝王有时会给勋贵列侯恩赏,安平侯府对朝堂的影响力不深,又不是陛下宠臣,除了年节每门列侯都有的赏赐外,安平侯府很难再接到别的赏赐。

陛下的赏赐也代表着宠信程度,安平侯有喜悦,有意外,命人摆设香案,迎接宫里的派来的太监总管和皇后娘娘的女官,嫣然听了消息,猜到可能是陛下给她的赏赐,但却没有想到皇后娘娘也会送来东西,她安静的跪在父母身后,太监总管甩了一下浮尘,操着奸细的嗓音宣旨:“安平侯善于教养儿女,嫡子英武不凡,为国尽忠,嫡女聪敏灵秀,品行佳柔,当赏。”

安平侯压下心底的诧异,磕头道:“谢主隆恩。”

“皇后娘娘凤旨,安平后府大小姐李氏嫣然温婉贤淑,当为京城闺秀典范,特赏赐玉如意一对,乌金钗环一对,象牙宝扇两柄,南海珍珠四斗,特命李氏嫣然三日后进宫入簪花宴。”

“叩谢皇后娘娘恩典。”

嫣然接下了皇后娘娘的恩赏,搀扶着柔娘起身,柔娘吃惊于嫣然可以参加簪花宴会,但现在不是询问的场合,给了传旨的太监,女官赏银后,命府上的总管送他们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