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得胜前头回家,后头郑严和林涵就踏上了去往省城的火车。

不用想肯定又是林涵的主意。

她是这样对林爷爷说的:“江城都能卖那么多钱,这还是咱们控制的结果。这菜卖的价格不低,可也不算贵,家家都想尝个鲜,也就不在乎这二三块钱。这要是上省城,多卖上几天,那年前卖个万八千的都不成问题。这要是再去京城,那可就发了。”

被姥爷不留情面的一巴掌把她的发财梦打断了,“还京城,你咋不说卖遍全国呢?行了,就上省城去一趟,像你说的,那地方更没人认识咱俩了,卖几天菜老老实实的回家,这几年都不用出来了。”

二人坐火车到了省城,找了家离火车站不远的宾馆住下,用林涵的话说:“钱挣了不就是花的吗?会花钱才会挣钱。”

话是这么说,可前世林涵只会花钱不会挣钱来着。

“你那里面还有多少菜,够不够卖?”姥爷躺在床上问。

“姥爷哇,这都到了这您才想起来,不觉得晚了吗?”林涵觉得好笑,自打姥爷进去过一次后再没进去过,压根不知道现在空间不仅能储存,更能种植。

“姥爷不是看你想逛省城了吗,这才领你来的。不过小涵哪,你可不能乱跑,这地方我也还是年轻的时候来过,弄不好再丢了。”郑严不放心叮嘱道,这丫头可哪都敢去。

林涵不在乎,前世这地方她常来,闭着眼都不带丢的。当然,这话有点吹牛,她熟悉的仅限于市中心。

二人坐了半天的车有些累了,没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喝了灵泉水神清气爽的出去了。林涵在前台打听了医药站在哪,她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人参种子。

到了药品收购站,因为是冬天里面冷冷清清,只有几个营业人员在那唠嗑,看来这唠嗑在国营单位是通病,走哪哪都这样。

“有事吗,大爷?”一个中年妇女还是挺有礼貌的,迎上来问道。

“阿姨你好,你们这有药材种子卖吗?什么种子都可以,要是高级药材就更好了。对了,有没有人参种子?”林涵才不管人家理不理她呢。

张秀兰看着这四五岁的小女孩粉嫩的小脸,说话有条有理,大感惊奇,弯下腰下逗她道:“好漂亮的小姑娘!阿姨这只收药材,不卖药材种子。”

林涵一听有些泄气,那上哪去买去?

郑严也不知道这东西是哪买,主要是现在没有人工种植药材的。“同志,请问你知不知道哪有卖的,我家里想试着种点药材,不知道这该到哪去买。”

张秀兰站直了,“我也不知道,没听过哪有卖的。”

这专业人士都不知道,他们这外行人更不知道了。二人对视一眼,没办法,走吧!

林涵转身时问了一句:“阿姨,你们要不要买鲜菜。是新鲜的大棚菜,很新鲜的哟!”

张秀兰一听来了兴趣,“好呀,能看看吗?”

林涵看了姥爷一眼,说道:“阿姨你等会,我们去拿。”

说完两人往外走,张秀兰心还挺好,叫她,“外面怪冷的,你就在这等着呗!”

“不用了,我和姥爷一起去。”

二人在外面转了一小圈拎了几箱菜进来了,郑严出去又拎了几箱。箱子一打开,里面唠嗑的营业员全都围了过来。

“这菜真新鲜,真好。”

“这豆角真稀罕人,看看,增绿的。”

“啊,这黄瓜水灵灵的,真想咬一口。”七嘴八舌的声音响起。

“大爷,你这菜是刚摘下来的大棚菜?可真带劲。怎么卖的?”张秀兰心想这么新鲜的菜还不得老贵了,一样少买一点尝尝新。

“五毛钱一斤。”林涵忙抢着答,小手还指着这菜道:“阿姨你看,这菜多水灵啊,买点尝尝吧,这快过年了,豆角啥的还能留到过年吃。”

“咝”抽冷气的声音。

“五毛钱,太贵了,快赶上吃肉的价了。”一个年纪稍长些的女同志道。

“不贵不贵,阿姨,这大冬天用大棚种菜成本多高呀,这价一点都不贵。来,你们尝尝就知道了。”林涵笑眯眯的拿起一根黄瓜掰成几段,一人一块递上前去,“尝尝就知道了,可好吃了,买点回去给老人和孩子尝尝鲜,不爱吃肉的阿姨吃了更漂亮。”

嘚啵嘚啵说了一大通,林涵都感觉自己成了话唠。

“嗯,你别说,还真有黄瓜味!”哼哼,你真聪明,黄瓜不是黄瓜味您想吃出什么味?

“啊,好几个月没吃着了,不行,给我来四,啊不,来十斤。”一个年轻的姑娘一脸爽到爆的样子,张口就要了十斤。看样子这位是不爱吃肉的。

“小张你疯了,买那么多干吗?五块钱哪,能买多少肉?你妈还不得说你。”那位年纪大些的女同志发言了。

“张姨,你不知道我不爱吃肉,这一冬天光吃白菜土豆的,我都快成白菜了。我妈才不会说我呢,她可心疼我了。”小张说着又点了点大红西红柿,“这个给我来十斤,其它的一样来,二,不五斤。”

开张大吉,耶!

郑严也觉得外孙女要的高了,在江城才卖三毛钱,到省城一下涨到五毛了。不过看这样子,这些人虽然嘴里说着贵,可还是挡不住购买的热情。还是省城人条件好啊!

郑严称完称,林涵不好意思的道:“阿姨,我们没有东西装,你们能自己拿袋子吗?”

小张豪气的一挥手,“没事,咱这有箱子,称完我都放箱子里。回头让我哥来取。”

张秀兰也劝道:“小张,这黄瓜柿子啥的还行,这生菜、菠菜可放不住,多了就放烂了。”

林涵赶紧道:“不会放坏的。这新鲜的菜回家吃不了的用报纸卷上,放在别太热的地方能放半个月呢。”

这搞破坏的人咋这么多涅,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卖点菜容易吗我。

“是吗,等回去试试。”张秀兰有些相信了,既然能卖新鲜菜,知道怎么保存没错吧。

“是的是的。”林涵忙点头。

这可不是她瞎说,想当年,噢,九十年初,冬天有新鲜菜了,每到年前林妈一样样的买好,就用这个方法保存,因为小城到了过年市场就关门了,只有个人家小卖店开门,至于商场、百货啥的,到她重生前也没在过年期间开门过。不过后来出现超市及大型果菜店,不用再担心过年期间买不到菜了。

(感谢沐沐格子的打赏,昨天晚上刚刚看到。今天上女生网分类强推榜推荐,求推荐票、求收藏、求点击。)

第三十一章、小倒爷(二)

更新时间2014-3-24 13:09:00 字数:2126

 一个买带动大家都跟着买,买的最多的就是那位小张和那位大张,就连那位嫌贵的女同志都咬着牙买了几样,花了二块五毛钱。林涵通过拉关系知道了小张叫张慧琴,年方二十,未婚,这是她自己说滴。大张是先前接待他们的张秀兰,家里一儿一女都比林涵大些。

正热闹着,“干什么呢,把这当农贸市场了?”一声怒吼震天响,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气势汹汹地双手插腰进来了。

刚才还热闹万分的屋内立刻鸦雀无声,让开了圈子,露出了林涵和姥爷以及剩的不多的菜。

“哟,真成农贸市场了?这哪来的菜,还是新鲜的嘿。我说这位老同志,你这卖菜不上市场怎么跑我们这来了?这不是扰乱我们工作秩序吗?”得,领导就是不一样,还没怎么的,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了。

“对不起呀同志,来尝尝这黄瓜,自己家大棚种的,可脆了。”姥爷拿了根黄瓜递过去。

那位领导同志脸色缓了缓,但是没接,“你这老同志卖菜还是到市场去吧,别耽误我们工作。”

“是是是,我们这就走。这黄瓜您尝尝,尝尝。”郑严点头哈腰的陪着不是。

林涵突然来了一句,“叔叔,你就尝尝吧,可好吃了。再说,我们本来是想来买药材种子的,没想到你这只收不卖,叔叔,你知道哪有卖人参种子的吗?别的高级点的中药种子都行。”

领导接了黄瓜脸色好看了点,又听了这话沉思了一下:“我还真知道一家,小张,你那个哥哥的战友家不是就种药材吗?”

张慧琴正往后面搬菜哪,听了“啊”一声,“我哪个哥哥?哪个战友?”

“你还有哪个哥哥是当兵的?”领导吼了一声,看了看箱子里的菜,“这些都给我秤了吧,这大冷的天也别出去卖了。”

“谢谢叔叔,叔叔你真是好人。”很久以前林涵就知道马屁人人爱,好话都愿听,只是自己拉不下脸说,现在重生了,改变最大的一点就是自己的脸皮厚了,什么话都能说出口了。

老爷子秤好了,林涵道:“这菜也不多了,一共五块五毛钱,收您三块钱得了。”其实她不想要来着,可那么多眼睛虎视眈眈地瞅着,她可不敢得罪这些娘子军。

小张却恍然大悟,“我那个二叔家的二哥,对,好像上次领他战友媳妇来卖药来着。大爷你要是不着急,我帮你问问,不过恐怕得过几天才能有回音,那家不是本地的,好像是外地的。”

郑严忙道谢,“要不过三天我们再来。”

“行,我一准帮你问清。”小张点头,“到时候你们还卖菜吗?我问问我家亲戚有没有要的。”

“卖,不过…”郑严有些为难的看了看那位领导,“要不给我个地址,我上那片小区去卖。”

小张扯了扯领导的胳膊,“三舅,这大冷天又没人来卖药材,就让他们在这呗?”

敢情这位领导是小张的三舅,小张三舅同志没说话往后面办公室走去了。

小张笑嘻嘻的对林涵道:“小姑娘,那天你们多带些菜来,我们也都告诉亲戚朋友一声,看谁买菜让他们那天来。”

林涵和姥爷从药材收购站出来后,找了家小饭馆解决了肚子的问题,然后向附近的小区进发。

“小涵,你想不想看冰灯,姥爷领你看冰灯吧!”郑严帮她正了正帽子,搓了搓手,这天真冷啊!

“怪冷的不想去。”其实是前世去的次数多了没兴趣,现在还能有十几二十年后好。她从九0年开始跟老妈去看,到后来领着儿子去,隔个二三年就去一回,实在是够够的了。

记得当时有个朋友是省城的,把冰雪艺术节开幕式单位发的票拿去卖了,一张好几百,他对林涵说:“这都是给你们外地人看的,本地人谁花那么多钱去看那玩意儿。”

想想也是,前世去好多景观旅游的时候,都能看到当地老头老太太在那遛弯,这要是花钱谁进那里面啊!

不过,现在好像还没开始艺术节,不过外面冰灯是有的。看了看姥爷,“姥爷,你去看吧。你把门给我反锁上,我正好进空间里呆着,你就不用担心我了。”

郑严还真没看过冰灯,自觉这么大岁数来一次不容易,还是借着外孙女的光,想了想就同意了。

林涵送走姥爷后进空间泡了个澡,出来后拿了本从苏青炎那借的英语书看。

三天后又去了那个药品收购站,小张给了他们一个地址,“这是那人的地址,他们种的品种好像还是挺多的,你们去看看吧!”

二人道了谢,将几箱子菜卖给了娘子军们的亲朋好友,然后收摊准备回家。

林涵想去一趟那家,郑严却觉得他们出来的时间够长了,家里该担心了。“你那玩意又不是着急的事,不差这段日子。等以后让你爸去一趟就是了。”

林涵一想也是这么回事,出来一个多星期了,于是当天从江城倒车回家,到家后,俩小的瞅着他们直乐。

“还行,没白看他们,还认识姐姐。”林涵凑上前去逗宝宝。

“别臭气了,他们现在看谁都笑。”郑雅兰毫不留情地打击她。

林涵:…

郑严和林涵走的时候只和郑雅观兰说了一声,而林福生此时正在外地出差。

林涵小时候爸爸每年都会出门风次,每次带些稀奇的水果,或是衣服,让二人在小朋友之间很是显摆。

这次林福生去了天津。

二人到家以后把钱拿了出来,一块一块的,一毛一毛的,还有一分一分的,林涵数完钱,看着老妈和姥爷抻着脖子盯着她看。

她咽了下吐沫,缩了缩脖子,“你们这么看我干什么?”

郑严眼睛发亮,催促道:“有多少,数清楚了?”

“是啊,你到底查了有多少?”郑雅兰压根没明白姑娘怕什么?

林涵暗自翻了个白眼,敢情老妈一点没觉得自己这钱数这么快,算的这么明白有什么不对,合着自己白担心了。

其实她真是多虑了,没看郑严都觉得她很正常吗,林涵天天跟他在一起,会的多也不奇怪,况且她不是已经学到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了吗。

(感谢随缘梦茜的打赏,新人新作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第三十二章、挨训

更新时间2014-3-25 13:19:07 字数:2605

 “一共二千六百三十二块钱。”林涵也吓了一跳,这在当时算巨款了吧,能盖五六栋大房子还有余富。不知道小城有没有这么富裕的人家?

“多多多,多少?”郑雅兰吓的嘴都瓢了。

郑严虽然知道很多,毕竟是自己卖出去的菜,可这么多,还是吓了一大跳。

“总共二千六百三十二块钱。”林涵也吓了一跳,乖乖了隆冬的,这还是她把江城卖菜那四百多块钱偷留下的钱数。这可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呀,嘿嘿,照这样下去,卖几次菜成为万元户不是问题。

她正想着,就听到老妈那有些张狂的笑声:“哈哈哈,这可真挣钱啊,这样下去咱几次就成万元户了。”

林涵愕然看着老妈,心里默默想:“娘哎,你真是我亲娘,我是你亲闺女。这谁要怀疑我我都得跟他急眼,哪有这么想法相像的娘俩啊!”

郑严看着小女儿乐的找不着北了,猛地拍了她一下:“还有没有点样了,也不怕吓着孩子。”

林涵忙看那俩小的,俩孩子小被都打开了,正蹬腿玩呢,乐乐的一只手还握成了小拳头正往嘴里塞。小溯两只手挥舞着,正乐呵呢。

一点都没受影响,真是俩强大的娃!

“那菜我看这回卖的也差不多了,剩的还能再去一次?”郑严收了多少菜,吃了多少,送人了多少,卖了多少清楚得很,他可不觉得还有很多。

郑雅兰忙问大女儿:“你快去看看还有多少?”

林涵嘿嘿笑着,摆摆手道:“不用看,这菜天天收天天长,你要是一天收两次就能长两次。”

郑雅兰忙道:“过年的时候一家给几斤菜吃个新鲜,今年就别再出去卖了,钱多了也不能拿出来花,这些就足够了,盖几栋房子都够了。”

“行。”郑严点点头,“不过还是一家给点冻豆角吧,这玩意咱现在拿出来一冻,送出去的时候还好解释点,也是好东西。其余的还是算了吧!”

林涵也同意,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在社会上屡见不鲜。

“对了妈妈,这是我和姥爷给你们买的礼物。”林涵颠颠的从空间里掏出三斤红色的毛线,“漂亮吧,妈妈织条围巾带吧,比头巾漂亮。”

“这肯定是你要买的,你姥爷哪知道这些?”郑雅兰稀罕的摸来摸去,放到脸颊处照着镜子看了看,“真好看!不过,咋买这么多?”

“你再织一件毛衣穿吧!比外套好看。”林涵建议道,小城里连毛线都没有,实在是物质太匮乏。

晚上林涵从空间里拿出来豆角和茄子,姥爷用大锅烧了热水将菜烫好放到外面,早上再送入空间。这天寒地冻的零下三十多度,菜还是翠绿的。还有黄瓜也切成片放到盖帘上冻上,炒着吃也是冬天里的一道绿色菜。

几天后林福生回来了。

当郑雅兰高兴的跟他汇报这些日子家里发生的大事时,把钱拿出来给他看,没注意到自家掌柜的那阴沉的脸。

“胡闹!”他一拍炕桌,“谁让你们去卖菜的,咱家缺钱吗?嗯?”

郑雅兰不高兴了,这回来就发疯,谁招他惹他的。“你拍什么拍,你再吓着孩子!”她轻轻拍了拍孩子,看没有醒过来的迹象才接着道:“你说的什么话?还谁让我们去卖菜的,咱爸和大姑娘这一老一小的大冷天跑那么远为了啥,还不为了咱家日子更好过吗?还咱家缺钱吗?你家不缺钱?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要不是这半年来有大姑娘这不花钱的菜吃着,这也不得病用不着吃药打针了,你别说有钱了,怕是还得拉饥荒过日子。你这嫌我们卖菜丢人了,你早干吗去了?”

“嫌我们娘们丢人,我们走,谁不丢人你找谁去。”郑雅兰说着说着眼泪下来了,这一天到晚她父亲跟着在这伺候,还没落个好,这心里的委曲还没处说去呢!

林福生按住她的手,不让她去抱孩子,“谁嫌你们丢人了,竟胡搅蛮缠。”

郑雅兰刚要说话,他眼睛一瞪,“听我说完行不行?”

郑雅兰不说话了,转过头去抹眼泪不理他。

林福生叹了口气,无奈的道:“这脾气这个急呀,你说说,我啥时候说嫌你们丢人了。我不让你们去卖菜,是怕让人发现。江城,就不会让人盯上了?上那卖菜就不会碰上认识人?现在不认识,人家记住你了,过几年看见了再认出来不一样麻烦?这还不算,还跑省城去了。那么些钱,得卖了多些菜吧?哪个村子要是有大棚菜量大到能卖,那有关部门还不得知道?就说咱这公社里,要是谁家有扣大棚了那公社能不知道,一个道理,这么多菜很容易被人盯上。

咱爸这么大岁数了,小涵还那么小,出去抛头露面不妥当,被认识的人看到解释不了就是大麻烦。咱家现在日子是紧了点,可这只是暂时的,等孩子大点就好了。

谁家日子都是这么过的,现在管咋的冬天还有菜吃,营养也都够了,咱还有啥不知足?”说完看郑雅兰脸色渐渐缓下来了,又说了些讨好老婆的话。

晚饭时,林福生跟郑严商量建大棚的事。

“在河东边那块空地建一座,要真有人查过来也能遮掩一下。”

郑严叹了口气,“是我想的不周到。”

“不怪你,姥爷,是我要去的。”林涵可不想被科研单位抓去切片,她也后悔了,哪怕只卖一点呢,这下可好,万一那些人有认识的,相互一说就能猜出个他们卖出的大约数,这可不好办。

“明天我就找人先那块地批下来,过了年开化就把大棚盖起来,这段日子爸你和小涵尽量不要出门。”林福生一锤定音。

“小涵,你过来跟爸爸说说你咋想的?”林福生觉得有必要和大姑娘好好谈谈,他一直觉得有些看不透这个孩子,年纪这么小人却太精明。

林涵摸了摸屁股,小时候经常挨老妈的打,貌似老爸还从来没打过她。这重生以来不再挨老妈的打了,难道要挨老爸的五指山。

她磨磨蹭蹭的蹭上前去,可怜巴巴的看着林福生。

林福生看她这样心先软了。抓住她的双臂严肃的问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想挣钱?”

林涵吸了吸鼻子,苦着脸道:“我觉得那么菜吃不了放那浪费。卖了它们既能挣钱又能让想吃青菜的人吃上绿色菜,多好啊!对不起爸爸,我不知道惹了麻烦。”

“还知道惹了麻烦,嗯还不错,以后不可以了知道吗?”林福生没有重说,再聪明也是三岁的孩子。

“还有你们冻的那些菜也别往外送了。我找人在冷库冻的那点菜才多少,咱这地方不大,一打听就知道了。别人看了这冻菜也眼馋,这不是给冷库找事吗,明年大伙还不得都去那冻菜啊!”林福生又叮嘱岳父,“等大棚盖起来明年就好了。”

唉,第一个发财路被赌死了!林涵无奈的叹了口气。

挨训过后林福生把行李拎了出来,把买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

“爸,这是给你买的天津大麻花。这是给小涵的衣服,漂亮不?这是给弟弟妹妹的奶粉,这是给你妈的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