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良,更累呀!

跟苏青炎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多半他听了这话会损自己一顿:“累也是自找的,真当自己是老师呢?”

想起这孩子,林涵到家立马拿笔给他写了一封信,把这段日子以来发生的事唠叨了一遍,让老爸给她邮了出去。林福生看着这厚厚的一封信,查了查,足足有十二页,不禁好笑,“姑娘,都写什么,怎么这么多?”

林涵看了眼信,奇怪的问:“多吗?也没多少啊,这一篇稿纸还不到三百字,我还有好多话没写呢。”

接着又自言自语道:“下回让我妈拿点横开的稿纸回来,这种纸写信太费,写作文还行。”

一个多月后收到回信,果然跟她预想的一样,信上面写着“自找的,真当自己是老师呢?”不仅如此,还写道:“写这么厚的信,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往要写。是把我当垃圾筒呢?”

林涵笑着看信,虽然被他损,可心里还是很开心。苏青炎也把自己回京以后的近况写了些,只是没有林涵写的多,只有二页纸。

林涵也不以为意,那小子一向惜墨如金,能有两页纸就不错了。

让她在意的是苏青炎竟然直接跳级上了六年级,明年就能上初一了。这可真是让人意外,三年跳了三级,应该上四年级的孩子现在上了六年级。估计是他们那最小的六年级学生吧!

再看看自己。还在一年级呆着呢。每天跟些小不点写作业,这日子好乏味啊!

期末考试时,全市小学统一会考,由进修学校统一出题。林涵答的很好。双科一百分。得了第一名,而且是全市第一名。

这回林涵的大名在学校那挂了号,一跃成为了小名人。这时候小学生打百分的不像后来那么多,大多数孩子普遍都都在*十分,农村的孩子能打六七十分就不错了。

王秀芹美的整天笑呵呵,虽然不是她教出来的,可在她的班级,成绩也是列在她班总分里。全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名,这份荣耀八一小学可没有过。不仅如此。在林涵那写做业的几个孩子成绩都很高,校长这回走路都直带风,嘴都合不拢了。

好多老师和家长都打听这是谁家的孩子,怎么学的习。看看人家的卷子,卷面干净。字迹工整,答题准确。

小城不大,一打听就知道了,是老林家的孙女,八一公社,噢今年改成八一乡的林福生家的大姑娘。

再一细问,这孩子竟然一天课都没去上,全是在家里自学的。而且在家里弄了一个学习兴趣小组,参加的几个孩子考试全都在九十分以上。其中还有一个竟然双科打了九十九分,排在全市第三名。

这下一年级家长轰动了,全市前三名八一小学就占了二名。重要的是这俩孩子一个是自学的,一个是自学的那个辅导的。林涵这下成了小城的名人。

纪秋实考了全市第三名。

其实一年级的成绩,教育局并不重视。只是各校自己统计了一下,每个学校的头三名拿出来和别的小学比较了一下,结果就成这样了。

纪秋实数学语文都是九十九分。他很高兴,班级里九十分以上的不多,他们这个小组的都在其中。

他拿了通知单回家报喜的时候,妈妈也很高兴,笑得嘴都合不拢,拿着卷子看了又看,末了还抱着小儿子狠狠亲了一口。

要知道他哥哥纪春华比他还大二岁,上三年级了,经常考试不及格。要不是有爸爸的关系在,恐怕得蹲好几级。

纪中远也很高兴,这大儿子学习实在不成,还好小儿子还算认真。不过,林涵的事传得沸沸扬扬,他自然也听说了,为此还打趣林福生:“你家的大姑娘真有本事,比你强多了。”

林福生还得意的回道:“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想到这,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表扬道:“好小子,比你哥强。”纪秋实咧嘴开怀的笑。

纪中远接着道:“不过,你还得努力。我听说这回林涵考了第一名,你比她大二岁才考第三名,还得努力啊!”

一席话说的纪秋实脑袋瓜子耷拉下来,心里有些小小的郁闷:这林涵就是小妖怪,都能给自己当老师了,能考过她吗?恐怕不行!

纪中远一巴掌拍在他头上,恨铁不成钢的道:“你怎么就考不过她,男孩子聪明,有后劲。女生小学学习好,不代表以后也学习好。你不会好好努力,争取初中超过她。”

原来他不知不觉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纪中远给儿子画了个大饼,他并不了解林涵,搬这儿的这二年,大人们之间的来往多,因自家孩子不在家,很少有小孩来玩,而林涵也不经常在家,在家时也多去幼儿园。

不过他倒是知道儿子在林涵的补习下已经开始学习下册课本,这个儿子他了解,自尊心很强,有些小心眼,给他竖立个目标能鞭策他学习,让他有个前进的动力。

此后的几天,纪秋实更加的郁闷,却无人诉说。

无论哪个大人看到他,都会表扬他一通,“好小子,行,给你爸争气。”

“不错,不错,老纪的儿子有点水平。”

听到表扬七八岁的孩子当然会高兴了,可没等他乐出来,接下来的话绝对打击他。

“不过听说林涵比你小,考的比你好。你可要加油哟!”

“别让个丫头赶上你,好好学,争取下次超过她。”

这种声音,他听的多了,也就麻木了。不过心里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我就不信比不过一个丫头片子,何况这丫头比我还小。

心里存了好胜的想法,他就不常出去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那刻苦劲不知道的人看了还以为要考大学呢!

林涵说了他一次,没有什么用,也就不在提了。

不过放假了,林涵磨着姥爷陪自己去了趟江城。

二人在大姨家住了些日子,除了卖菜就是去少年宫学习。这半年来书画她倒是常练,可惜钢琴没得练,整个小城也没有一架钢琴。学校时只有风琴,连老师也没有学过钢琴的。

她其实很想买一架琴的,可是一想家里边的情况,家家户户都盯着,谁家买什么了,谁家吃什么了,恨不得附近家家都知道。

要是买了钢琴,别人还不得以为这幼儿园得多挣钱。

其实,幼儿园不是不挣钱,只是因为地点不对,在乡里毕竟人少,并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赚钱。

只是因为吃的什么基本上都不花钱,所以剩下的就多些。

这些基本上都是姥爷打理的,郑淑丽也不知道,还以为除了菜以外,都是姥爷买回来的。

再说家里也太小,实在没有地方放。屋子里连暖气都没有,烧的是暖墙子和热炕,不能保持常温,也有损钢琴的寿命。只好等以后盖了新房再说了!

郑严拿出钱,让大姨家俩孩子跟着林涵一块去少年宫学习。

郑雅菊有些迟疑,怕老爷子把钱都花自己身上家里兄弟姐妹不高兴。

郑严知道她的心思,把她叫进屋说她:“干什么都想东想西的,你这毛病啥时候能改?我自己挣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说他们管不着,就是能管着,也乐意帮你一把。

自打你大哥和你妹妹家开了这幼儿园,日子好过多了。要不小涵能大老远跑这来学习?我在幼儿园帮忙,你以为是白帮啊,他们给你一份工资的。

我现在一个人挣二份钱,又没有花钱的地方,以前还常给那几个买个吃的,买个本啥的,现在条件都好了,也用不着我。

让孩子学东西是好事,现在他们还不大,还有机会,等过几年你条件好了,孩子们也都大了,还能学啥?

你们这几个你书念的最少,我不想着你还能想着谁?就你哥和你弟弟妹妹,没事也常念叨,你妈走的早,全靠你在家做饭洗衣服,照顾弟弟妹妹。我临来还一家给我拿了五十块钱,让我给你。

至于你弟弟,更不用操心他了。铁路现在待遇老好了,什么都发,两口子工资比你这工人可多,没人来攀你呀!你呀,就放心的拿着。”

第八十章、再遇姜红宇

郑雅菊眼泪劈了啪啦的往下掉,她抹了把眼泪,抽泣着道:“都是我没用,还老让你和他们惦记着。”

郑严把脸一板,生气的说道:“胡说啥呢?你要这么说岂不是怨我没能耐,把你嫁到这么远的地方,让你吃苦受罪。”

郑雅菊慌乱的摇头,急忙解释道:“不是的,不是这样的。得胜对我很好,我很满意。只是老让你接济,我这心里…得胜心里也不好过,他说过好多次了。”

说穿了,是自尊心作崇。

郑严放缓了声音,语重心长的对大女儿说:“你们的日子其实也不错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胜现在还是车间主任,两口子开资,不愁吃不愁穿。家家的日子不都是这样吗?

只是你们住在大城市,开销自然比小地方大,不说别的,家里那一年菜钱就能省多少?

我也不是接济你们,我不说了吗,你们的日子还是不错的。只是作为老人,家里这几个孩子,只有你不在跟前,我这心里难免多惦记一点。我又不是没有钱,啥花钱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一切你大嫂和你妹妹都给打点好了,这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着干吗?

你呀,不要心里那么重的心思,你出去看看你的左邻右舍,哪家条件又比你好到哪去了?我要真没钱,你管我要我也没有不是?”

说得郑雅菊的眼泪又下来了,郑严站起来,掏出二百块钱,“你哥他们三个一人拿了五十块钱,我拿五十,凑二百块钱。我看你那院子还有地方,来年春天不行就接一间房出来,孩子们都大了,这么住实在不方便。至于他们上少年宫的事,你听我的。就这么定了,这钱我掏。他们姥爷为他们做点事还不行了?”

王雨华和王宇航知道自己也可以跟林涵一起去少年宫学习,都很高兴。

王宇航仰着小脑袋认真的对姥爷说:“姥爷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不给我爸妈丢脸。”

听听,多少懂事的孩子,林涵看着他就想到了前世不幸的遭遇,心里就更加地怜惜他。

王雨华也过来,装作不经意的把林涵挤到边上去。“姥爷。我也好好学。一定对得起姥爷给我交的学费。”

林涵看着她略带挑衅的一眼,也不生气,自动退让到一边。这个姐姐嫉妒姥爷对她好,表现的很明显了。不过林涵把她当成小孩子耍脾气。也不生气。

郑严看着懂事的外孙、外孙女,笑的哈哈的,“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姥爷等着你们考上大学,姥爷给你们掏学费。”

老爷子可是要大出血了,林涵听了抿嘴直乐,郑雅兰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最终叹了口气什么也没说。

一老三小从少年宫出来,在大门口碰到了熟人。

“林涵。是你吗?等等我。”声音中带着惊喜,清脆的童音像百灵鸟在歌唱。

林涵回头一看,笑了。

姜红宇穿着身厚厚的棉衣,像个球似的向她跑来。后面跟着打扮时尚的姜红云,肩上背着一个女式皮包。另一只手腕上吊着一个军绿色的书包。

王雨华今年也十三岁了,看着姜红云那漂亮的大波浪头发,红色的大衣,黑色的皮包,低头瞅瞅自己略显寒酸的蓝布衣服,悄悄地往林涵身后挪了一步。这么大的女孩子,刚刚进入青春期,已经能分出漂亮与否。她心里略微有些不自在,连林涵小地方来的孩子都比她穿的要漂亮,这让她心里有些自卑,又有些埋怨。姥爷能给林涵买漂亮的衣服,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也买呢?

在她心里,林涵家和自家差不多,可孩子还比自家多一个,条件肯定是更差的。她穿这么好,肯定是姥爷给买的。没看林涵每天和姥爷在一起,把姥爷哄的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小红宇呀,你也来少年宫学习?红云姐姐好。”林涵有礼貌的打招呼,随即给他们介绍:“这是我姥爷,这是我大姨家的姐姐和哥哥。”

“林姥爷你好。你们好。”红云语气熟络热情,透着一份真挚。“小涵哪,这都半年了你也不来我家玩,红宇天天念叨你和青炎呢。听我爸说青炎回京都了,你也回家了。”红云娇嗔着,像以前一样亲切自然,毫无半年未见的生疏感。

她听父母说话得知,爷爷病之所以好的那么快全靠这俩孩子拿出的一棵百年人参,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有钱也买不到。

对此全家人都很感谢二人,可跟苏市长一打听才知道,苏青炎开学前就已经转学去了京都,而林涵家竟然是小城的,已经回家了。而这颗人参的真正主人竟然是这个小不点姑娘,这真是让人惊讶不已!

他们只好将这份感激放在心底,以期以后再报答。

没想到,不过半年竟然在这见到了林涵。

“红云姐,我回家上学了,哪能总往这边跑哪!这不,现在放寒假了,我姥爷陪我来这上课。”面对红宇姐俩疑惑的目光解释道:“我们那地方小,没有少年宫,也没有开办书画班的,只好到这儿来学了。对了,红宇在这学什么?”

“我学毛笔字。”红宇忙显摆道,“老师说我写的很不错。姐姐你学什么?”这孩子还记得林涵比他要大,要叫姐姐。

“我也学毛笔字,还有绘画。”

“那我怎么没在这儿见过你?”姜红宇问道。

“可能不是一个时间段吧。”林涵也不知道每科几个班,可既然没碰上应该不是一个时间段学习吧!

“小哥哥,你认识青炎哥哥吗?你上我家跟我玩行吗?”姜红宇扯着王宇航的手仰头问道。

王宇航和他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林涵和红云唠起了别后的事。

“红云姐,姜爷爷的病怎么样了?好没好些?”

“说起这事来我要好好谢谢你。多亏了你,我爷爷现在已经扶着能走几步了,我奶奶的身体也好多了。对了,林涵,既然你来江城了,哪天去我家玩一天吧,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肯定特别高兴。”

林涵迟疑了一下,答应了。“行!不过得等少年宫课停的时候。到时候我再去,正好过年了去看看姜爷爷姜奶奶。”她心里打好了主意,给他们加点灵泉水,算是感谢他们的热情招待。

“那咱们就说定了,你把你家的地址留给我,以后我给你写信。还有,这是我家的电话号码,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难事可以打电话,我爸爸妈妈肯定会帮忙的。”

林涵也不矫情,爽快的接过写有电话号码的纸条。“我家没有电话。这是我家的地址。这是我爸爸单位的电话号,要是有什么急事你可以打这个电话。”

等姜红云和红宇走了以后,王雨华弱弱的道:“小涵,你认识的这啥人呀?打扮的那么不正经。”

林涵呆了一瞬。有些不高兴的反问道:“姐你说什么呢?什么叫不正经?”

王雨华怎么感觉这个丫头身上有一股令自己害怕的气势,她往后移了两步到姥爷身边,撅起小嘴撒娇道:“姥爷你看她,为一个外人跟我耍厉害。我说的哪不对了,那个女人头发烫成那样还披散着,不是不正经是什么?”

林涵抚额,这段日子在大姨家住着,她就觉得这个姐姐没有小时候可爱了,有些爱跟她攀比。可没想到。这人竟然肤浅到如此程度。

“别乱说话,那是你妹妹认识的人,怎么可以这么说呢!这很没礼貌知道不?”郑严严厉的训斥她。

“就是,这个姐姐多漂亮呀,竟瞎说。”王宇航也看不上姐姐这样。好像只有她一个人是好人。

“我为了小涵好,你们都冲着我干什么呀?”她有些委曲,认为大家是被虚荣心迷了眼。

却不知是自己的虚荣心作崇,让她在人生的岔道上渐行渐远。

文化宫停课那天林涵和姜红云商量了第二天去作客。

她带着姥爷准备好的两只老母鸡和王宇航一块去。这段日子经常在文化宫见面,王宇航和姜红宇玩的很好,俨然难舍难分的好朋友。

郑严给王宇航做了一件新的蓝色中山装,套在棉袄外面精神的很。看着他穿新衣服显摆的样子,王雨华有些嫉妒的在他身边转来转去,她无意中听到了姥爷和妈妈说的话,知道姜家是部队上当官的,她也想去。可妈妈跟林涵提了以后,被拒绝了。

林涵可不想带个麻烦上门,就冲那态度也不能领人家去,带上王宇航是因为姜红宇的邀请,要不然自己也不会带别人去作客。

为了弥补王雨华受伤的心情,林涵答应她给她买一件新衣服,一双新皮鞋。

王雨华怀疑的看她半天,不屑的说道:“你有钱吗?不会又是姥爷掏钱吧!”

林涵好笑的看着她,以前真没发现这个姐姐这么事儿妈。

“放心吧,我来的时候我妈给我拿钱了。我肯定送你,明天咱们上商店,你随便选,看好的我送你。”想想她毕竟年龄不大,又劝道:“我也不是不想带你去,人家只请我一个人去作客,我带别人去让人觉得咱们没礼貌。”

“那你还带宇航去?”王雨华还是有些不满的嘀咕。

“那不是姜红宇邀请的吗?要不我能带他去吗?”林涵苦口婆心的道。

王雨华虽然有些小小的嫉妒心理,但毕竟不大,又有新衣服在前面吸引,很快就丢开不想了。

第八十一章、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姜家对林涵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林涵加了点灵泉水在水缸里,又帮姜爷爷端水喝药,趁机多加了滴灵泉水,“姜爷爷,喝药吧!”

姜老爷子喝下去感觉浑身舒坦,一股清凉的气息游走在不好使的半边身体里,好像这已经麻木僵硬的身体慢慢恢复了活力,他不由狂喜,“这,这,老伴,我感觉这身体好多了,好像跑步都没问题了。”

姜老太太闻言欣喜若狂,忙要扶他下地,“真的?真是太好了。我就说这俩孩子是咱家的福星。快,试一试,看能不能走。”

老爷子一挥手,不用她搀扶,原本有些佝偻的身体挺的直直的,小心地往前挪了一步,又挪一步,接着步伐越来越快,真至小跑起来,出了卧室进入客厅。

老太太在后面看着他,热泪盈眶,双手捂着嘴呜咽起来。

半年了,这半年来老爷子从来没放弃恢复,从不能动到一点点动弹,从坐起再到站立,从扶着挪几步到现在能痛快的小跑,这内心的煎熬可想而知。

终于,现在恢复如常了,苍天保佑,让他们一家遇到了林涵和苏青炎,这俩个孩子就是姜家的福星,是姜家的大恩人。

林涵在旁边使终没吱声,她面带甜美的笑容的看着两位老人,心里由衷的为他们高兴。这样感情深厚的老人,这样正直坚强的老人,就该福泽深厚有好报。

吃过午饭,林涵在红云的房间里小睡了一会儿,醒来后看见姜奶奶戴着老花镜拿着针线正缝着什么。

凑前一看,林涵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弯弯,“好可爱的小鸭子呀!”

姜奶奶正在一条红色条绒裤腿上绣着一只黄色的小鸭子。林涵以前见过老妈绣的门帘之类的,但无论是图案还是绣工都无法与之相比。这只小小鸭子就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

“姜奶奶,你绣的这小鸭子跟活的一样,真好!”林涵发自真心的赞叹道。

“喜欢吗?”老太太也喜欢听好话,乐得见牙不见眼。

“喜欢。”林涵诚实的说,又补上一句,“很漂亮!”

“喜欢就好,你试试,这还有一点儿就绣完了,我看看裤子合不合适,说起来我也好几年没动手做了。”姜奶奶拎起裤子看着她笑。

林涵愣住了。她不可置信地指着自己问:“我?这是给我的?”

“是啊。快来试试。”姜奶奶很慈爱的拉她近前。

林涵有些吃惊。又有些不好意思,“那个,谢谢姜奶奶。”

这是姜奶奶的心意,她大大方方的接受这份关爱就是了。试了试。非常合适,红色的小裤子带一些微小的喇叭筒,一条裤腿上是黄色的小鸭子。

“很好看,我很喜欢。姜奶奶做的真好,这小鸭子绣的真漂亮。”好听的话不要钱的从林涵嘴里出来,“我从来没见过绣的这么漂亮的图案。”

林涵前后的看着裤子,这针脚细密,但能看得出是手工缝制的,而非缝纫机做出来的。

“姜奶奶。你手真巧,这针脚真细。”

姜奶奶一听来了兴致,“你这孩子能看懂这个?”

林涵笑眯眯的摇头,“我不懂,不过我知道这是手工缝的。我跟我妈妈学给布娃娃做衣服。不过我手笨,针脚大,不好看。”

“你才多大,等你做的多了,长大以后自然就会了。”姜奶奶充满怀念的口气响起,“我和你姜爷爷结婚的时候才十八,也是啥也不会做。进门以后开始学的,给红宇他太爷做了件皮袄,不学不行啊,都是逼出来的…”

………

年前这一老一少又大包小裹地采购了许多年货,满载而归。

给大姨家留下一份后,二人踏上了回家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