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太太眯着眼睛笑:“舒老太太客气了,我瞧着咱们两个年级也差不多,就不要老太太来老太太去了,我今年五十有六了,托大叫你一声老妹妹?”

“那感情好,老姐姐给我面子,我自是要应下的。”舒老太太笑着说道,又看她带来的两个儿媳,重点是曹二夫人。事关自己,舒曼瑶也跟着打量曹二夫人。

曹二夫人三十来岁,长的白白净净,穿着一身石青色的衣服,头发梳的整整齐齐,连一丝的杂乱都没有。双眼十分有神,嘴角微微上翘,脸上的笑容倒是和煦的很。

“老妹妹可比我有福气,这三个孙女儿一溜儿站在这儿,各个跟朵儿花一样,水嫩嫩的,看着就招人疼。”曹老太太笑眯眯的说道,又是第一次见,就给了见面礼。

舒曼瑶姐妹三个一起转头看自家老太太,老太太点头了,才恭敬的上前行礼,然后接了那见面礼。

王夫人是个能言会道的,舒老太太虽然性子严谨,但女人交际上也是一把好手,再加上曹老太太也不是上门找茬的,一会儿工夫几个人就说到一块儿了。

舒老太太本想再问问曹二夫人的事情,但是时候不早了,来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舒老太太只好先将这件事情给放下了。

不过,她也不是就认准了曹二夫人一个,还另外向别的交好的老太太打听了先生的事情。众人知道是舒家大姑娘要找先生,也都不隐瞒,给老太太推荐了不少人选。

“二姐,我有点儿累了,先回去歇会儿。”舒曼瑜在一边十分的不高兴,所有人都在夸舒曼瑶,一个个眼睛里也不知道是不是糊了眼屎,就舒曼瑶那样子,还能叫好看?就她那一棍子打不出三个屁的样子,还叫文静?

舒曼瑾微微皱眉,对妹妹的不识大体有些不太高兴,只是见妹妹脸上郁色明显,也不敢让她在这里多呆,就微微点头,和老太太说了一声:“祖母,三妹妹有些头疼,想到外面转转。”

老太太点了点头:“你陪着她去吧,给她拿些清心丸吃,大约是今儿人多,她被闷着了。”

舒曼瑾赶忙笑道:“多谢祖母,只是她疼的也不厉害,到外面走走就好了,再说她身边有丫鬟有婆子,自是会照顾好她的,我还是在这里伺候祖母吧。”

旁边听见她们说话的曹老太太看了一眼舒曼瑾,笑着说道:“老妹妹真有福气,这孙女儿可真是孝顺。”

“老姐姐可过奖了,你也不用羡慕我,我可是知道,老姐姐你也是有个孙女儿的,今儿你怎么没带过来?”舒老太太笑着问道,舒曼瑾偷偷的给舒曼瑜使了个眼色,舒曼瑜起身悄悄的退了出去。

10 三分相似

舒曼瑜一脸戾气的将手边的菊花给扯了下来,在手里捏成团,低声咒道:“不得好死的小贱人!面黄肌瘦,一脸衰相!长的跟个乞丐婆子一样,那些人都是瞎子不成?竟然还一个个赞不绝口!”

后面的丫鬟们一个个都低着头,只当自己没听见。

舒曼瑜骂了一会儿,就见舒曼瑾从旁边廊下绕了过来了,嘟嘟嘴,舒曼瑜将手里被捏的不成样子的菊花扔到花盆里,迎上舒曼瑾:“二姐,你怎么也出来了?”

舒曼瑾拉着舒曼瑜的手,拿帕子给她擦了擦手:“看你这么久都不回去,担心你使性子,就过来瞧瞧,若是生完了气,就赶紧回去吧,一会儿就要摆宴了,祖母的意思是,将宴席摆在临水阁,那里地方宽阔,周围又摆着菊花,最重要的是,对面就是迎春台,正好能看戏,你这时候可不好不在。”

舒曼瑜撇撇嘴:“我们不在,正好让那小贱人慌张,她往日里就最是胆小懦弱,最好做错个什么事情…”

舒曼瑾皱眉打断她的话:“你是忘了之前我的话吗?不管你心里是如何想的,这嘴里出来的,只能是尊称!况且,她往日里那性子,我已和你说过,那都是装出来的!现在咱们两个不在,若是她再祖母跟前讨了好,你以为祖母还会像以前一样宠爱你?”

舒曼瑜的脸色变了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烦闷,点了点头:“二姐说的是,是我考虑的不周到了,那咱们现在回去吧,祖母身边是少不了人伺候的。”

舒曼瑾仔细观察她的神色,又伸手戳着她的嘴角,往上推了推,这才转身带着她一起往回走。

到了正院,却又听见有人笑道:“老太太,咱们这里都是一群上了年纪的,又都是自家人,实在不用避讳,早听说舒家大少爷小小年纪就有才名,我们可是早就想见见了,如今大少爷有孝心,特意送了寿礼过来,老太太也将人请进来,好让咱们都看看啊。”

随后那声音又笑道:“老太太也不用担心吃亏,咱们这些人瞧了大少爷,等会儿也让老太太瞧瞧咱们家的人,老太太福寿双全,也好让这些晚辈们沾沾福气。”

有人笑着接话:“咱们这些人,脸上都长了褶子了,到这个年纪,就最是喜欢看少年人了,这满屋子的女孩子看过了,就得看看英俊的少年郎了,老姐姐,你就不想看看?我可是听说,孟家的二郎,可是有玉面小郎君的称号呢。”

“不过学堂里的孩子们瞎胡闹,陈夫人怎可当真?”有人笑着说道,有一叠声的吵着要见的,有笑着打趣说话的,里面热闹的呢。

舒曼瑜拽着舒曼瑾的衣袖往里面看,一脸的好奇:“二姐,那个孟家,是什么人家?孟家的二郎当真很好看?”

舒曼瑾摇摇头,拉了舒曼瑜静悄悄的进去,在舒曼瑶身边坐下。舒曼瑶只看了那姐妹俩一眼,就转过头继续伺候老太太去了。

舒曼瑜那性子,差点儿又没忍住,幸好舒曼瑾一直拽着她,这才没闹了笑话。

起哄的人多了,老太太也就让人在屋子里摆了屏风,将小姑娘们都赶到屏风后面,只留下了舒曼瑶她们姐妹三个,然后叫了舒哲明进来。舒哲明一板一眼的上前行礼:“孙儿给祖母贺寿,祝祖母松鹤长春,古稀重新,日月昌明,春秋不老。”

说完,就跪下磕头,行了三跪九叩之礼,这才起身,接着说道:“孙儿为祖母准备了一份儿寿礼,祖母要不要看看?”

不等老太太说话,就有和老太太交好的陈老太太笑道:“哲明这么有孝心,他准备的寿礼必定是不俗的,老姐姐快接过来,让咱们这些人也开开眼。”

舒老太太也是有几分得意的心思的,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只生了一个儿子,而儿子目前也是只有这么一个嫡子,舒家的子嗣,实在是太单薄了些。

而她最骄傲的就是,虽然她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她儿子有出息。硬是凭着自己的能力科举,当年一下子就中了探花,在知府的位置上坐了将近六年,年年户部考核都是优等,明年进京,必定是会升官儿的。

虽然她只有一个孙子,但是这个孙子也是很有出息,小小年纪就十分优秀,为人聪敏,又有孝心,长的也好,将来要是没有什么意外,必定不会比他爹差的。

所以这会儿,老太太其实是很愿意显摆一下孙子的孝心的。被人一打趣,当即就应了下来,舒哲明马上从身边丫鬟手里碰过一个长条形的盒子,亲自打开,然后示意小丫鬟在一边拉着,慢慢的将里面的卷轴打开。

众人都忍不住起身看,随即就是一声声赞叹。

舒曼瑶扶着老太太从椅子上起身,走到那卷轴跟前。只看一眼,就忍不住在心里为舒哲明的心思暗暗叫好了,那画其实也并没有多贵重,只是,正好对了老太太的心思——舒哲明亲自画的三代同堂共赏菊的热闹景象。

落笔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已经有了些微自己的画风,布局更是精巧,景热闹,却不夺人眼珠。整幅画一眼扫过去,就是和乐融融。

老太太脸上的欣喜掩都掩不住,连连赞好。

“祖母,虽然这幅画并不值钱,但这是孙儿的一番心意,还望祖母不要嫌弃。另外,孙儿还为祖母准备了另外一份儿寿礼。”舒哲明略有些不好意思,再怎么少年老成,也脱不掉前面少年两个字,更何况,舒哲明今年不过十岁,连少年都还算不上呢。

往日里难得一笑的老太太这会儿简直是合不拢嘴,一个劲儿的点头:“喜欢喜欢,祖母很喜欢这幅画,我孙儿花了大力气画的,祖母怎么会不喜欢?”

舒哲明脸色微红,又从之前那盒子里掏出来几本佛经:“这是孙儿亲自抄写的佛经,并在白马寺供奉了四十九天,祖母日后可让姐姐们读给祖母听。”

老太太更是欢喜,礼物贵不贵重她一点儿都不在意,她在意的,是儿孙们的一番心意。当然,舒成业送给老太太的寿礼今儿一大早就送过来了,他那把年纪了,没必要留到这会儿和儿子争宠。

舒哲明进来之后就没再出去,展示了自己的寿礼后,就恭恭敬敬的站在老太太身后。又有亲近人家的晚辈进来拜寿,这会儿就是舒曼瑶姐妹三个,也得避到屏风后面去了。

先进来的,是王夫人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八岁。因往日里和王家也有来往,所以舒曼瑶姐妹几个都是见过王家的两个儿子的,并没什么特别的好奇心。

其他人家也是,不是世兄就是世弟,甚至绕一圈子下来,有些还都是亲戚。

唯独让舒曼瑶觉得好奇的,是那个曹家的大少爷曹建。

上辈子,因为并没有给她找女先生的事情,祖母的这次寿诞,并未大办,只一家子清清静静的关着门庆贺了一番。所以,这个曹家是没有出现过的。

而刚才祖母的表现,和这个曹家,平日里也不像是有什么来往的。那么,曹家为什么会上门给祖母拜寿?还有曹二夫人,若是真是个有才学的,那很有可能会被请来给她当先生,她顺带也对曹家的人表示一番好奇。

“祝老太太寿比南山。”曹建笑着说道,进进出出的一群少年孩子里面,就数曹建的年纪最大了,十六岁的少年长身玉立,眉目俊朗,一言一行都温润和煦。

老太太让人搬出来的屏风是那种特制的绡纱,从正面能看见另一边的东西,从反面则是什么都看不见。这种绡纱虽然珍贵,但是用途却很是平常,像是大户人家特意订做的马车窗帘,或者是卧房里的窗户上的窗纱,以及这种遮挡用的屏风。

这会儿小姑娘们恨不得将脑袋都贴在屏风上,舒曼瑶却是微微有些吃惊——这个曹建,只看长相,竟然和曹伟有三分的相似。尤其是那一双桃花眼,简直是一模一样!

可是,曹伟不是福建人吗?他和曹家,是什么关系?

想到曹伟,舒曼瑶心里瞬间就涌上一口恶气,哪怕曹建长的再好看,她瞧着都有几分面目可憎了。深吸一口气,将心里的仇恨给压下去,舒曼瑶静静的退到人后。

若是曹伟和曹家有关系,那上辈子,曹伟怎么就说自己是父母双亡的呢?况且,他在自己家一住就是五年,若是有亲人,不可能三五年都不联系吧?就算是要避讳,那他们私奔之后,曹伟也并没有去找过曹家人啊,那十年里,曹伟也并没有亲戚上门。

“大姐,你在想什么?是不是看俊郎君看呆了?”正想着,就听旁边舒曼瑜笑嘻嘻的说道,舒曼瑶微微皱眉,扫一眼,就见几个小姑娘也都将视线放到她身上了。

“三妹妹,这话是谁教你的?”舒曼瑶绷着脸,压低声音,语气十分淡:“咱们闺阁千金,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母亲平日里就是忙着管家,也不应该疏忽了对三妹妹的教导才是。可别说错了话,平白惹人笑话。”

舒曼瑜脸色涨红,张嘴就要说话,舒曼瑾赶紧拽住她,笑着给舒曼瑶行礼,凑近舒曼瑶,同样是压低了声音,哪怕是旁边的人,都听的不是很清楚:“大姐别见怪,三妹妹也不过是学舌而已,刚才众位夫人说笑时候带了两句,三妹妹这才学了的,大姐姐教训了她,她必然会长心的,还请大姐姐原谅她这一次。”

舒曼瑶微微点头,并未再说话。

11 还治其人

晚上舒成业回来,老太太就和他说起了曹老太太的事情:“我问了几个女先生,有些是擅长女红的,有些是擅长琴艺的,有些是擅长作画的,只一个曹二夫人和平夫人,是书画两方面都擅长的。你看看,这两个哪个比较合适,我私心里倒是觉得平夫人不错。”

老太太靠在椅背上,许氏捏着佛珠笑道:“平夫人?可是在陈家担任过女先生的那个平夫人?这个人我也听说过,品性不错。”顿了顿又说道:“其实,我也觉得这个平夫人比较合适,相公这边已经得到消息,咱们明年就要回京了,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咱们总不能等回京了,再给大姑娘换一个先生。”

“所以,这会儿找个愿意跟咱们一块儿回京的先生才行。也省得到时候这先生换来换去的,倒是耽误了大姑娘。”许氏温和的说道:“那个曹二夫人,虽然看着不错,名气也比平夫人大些,但是拖家带口的,再加上小叔子又是官身,怕是曹家不会愿意让她跟着咱们去京城的。”

老太太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成业,你和曹家老三打过交道?咱们家往日里和曹家走的并不近,你媳妇也没给曹家下帖子,今儿曹家怎么就过来了?”

舒成业笑了一声:“娘猜对了,曹家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老太太有些疑惑:“曹家可是出了什么事情?我若是没记错的话,你之前说过,曹家老三,和你官职差不多吧?”

舒家虽然子嗣稀薄,却代代都是官员。往上三代,也是有旁支的,算不上大世家,却也算是,名门之后。而曹家,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好比是读书人中的暴发户,也就是到了曹家三兄弟这一代,才猛然出了三个进士,还因为运气不好,又死了两个。

所以,就算是官职差不多,其实地位也是差很多的。

简单的举个例子,舒成业是靠自己的本事考了探花,然后在翰林院呆了几年,自己谋求了外放,到了江南东路这个十分富饶的地方当知府。名义上是正四品的官儿,实际上,都够得上从三品了。只要不出大错,那是稳升的。

又有姻亲,又有舒老爷子留下的人脉,舒成业哪怕是个立不起来的,也能一辈子安稳的呆在江南。

而曹家老三,则是直接被分到了福建路。虽然也算是富饶,但是倭寇不少,稍微不慎,就有可能是丢了性命的。当然,就是打败了倭寇,功劳也是明威将军的,和知府这种文官关系不大。

“有人上了折子,说曹家老三通敌。”舒成业端着茶杯抿了一口茶水:“皇上已经派人去查了,虽然曹家老三暂时还没事儿,但是福建那边的事情,都已经移交给别人了。”

“所以哪怕是查出来曹家老三是冤枉的,他也不可能再当那个知府了?”老太太还是很敏锐的,舒成业点了点头:“不过,若他是清白的,总还有再起复的一天。可是不管曹家老三冤不冤枉,曹家都必须得出来走动了。”

老太太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给曼瑶请的先生,就请那个平夫人吧?”

舒成业摇了摇头:“娘不用担心,曹家老三的事情,牵扯不到曹二夫人身上,若是曹二夫人的书画造诣更高,请了曹二夫人也没关系。”

老太太皱眉想了一会儿:“说起来,我也不识字,也不知道平夫人和曹二夫人的书画水平到底怎么样,不如明儿我专门请了她们两个人过来看看,你再派人去打听一下平夫人的家世。”

舒成业点头应了下来,舒曼瑜捏着帕子,十分的担忧:“爹,虽然您说,曹家老三的事情,和曹二夫人没有太大关系,但若是曹家老三真的通敌了,咱们就是避嫌,也不好和曹家来往太近了。”

老太太虽然不识字,但老太太出身大家,很是明白贤内助的作用的。若是自家有当官儿的,那官场上的事情,是必须得了解一些的,要不然,哪天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大错,指不定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了。

就好比说,同样是收礼,你得分清楚局面。上峰的,下属的,同一个阵营的,同一个座师的,同一科的进士的,同窗的,都得注意些。

老太太从小耳闻目染,对孙女儿们也是这样教导,不光是要读女戒女则,还要有些微的政治目光,不求将官场上的事情看的十分透彻,但必须得知道什么时候能收礼,什么时候举办什么样的宴会,什么时候不能和什么样的人来往。

所以,若不是特别重大的,不宜让小孩子听的事情,基本上女孩子也能跟着听一耳朵。

舒曼瑾微微蹙眉,脸上也有些担心:“就是,爹,不如就为大姐请了平夫人吧,大姐一开始不是说,主要还是为了让爹爹教她字画的吗?平夫人的造诣不高也没事儿,还有爹爹在呢。爹爹的字画,那可是千金难求的,比什么平夫人和曹二夫人强多了。”

舒成业哈哈大笑,他最骄傲的,就是他的那一手字画了,被女儿夸奖,心里那味道,别提多甜了。

就是舒曼瑶也跟着点头笑道:“就是,爹爹的字画,那可是最最好了,我见过的所有的字画里面,就数爹爹的最好看了。祖母,咱们请了平夫人吧?”

说着,视线在舒曼瑾和舒曼瑜身上转了一圈:“我瞧着二妹妹和三妹妹对字画也挺感兴趣的,不如我们姐妹一起上课?”

与其到时候被舒曼瑾想办法再将先生给抢走,不如先一步将这条路给断了。话音刚落,不等老太太答应,舒曼瑶就一副说错话的样子:“哎呀,我都忘记了,二妹妹和三妹妹之前说,要好好跟着先生念书呢,前段时间,二妹妹和三妹妹还说要学作诗呢,不知道现在学的怎么样了。”

舒曼瑜是看见舒曼瑶有什么,就非得抢过来的那种。

之前舒成业为舒曼瑶请了先生,原是想让舒曼瑶性子开朗些的。结果,舒曼瑜大了些,就非得闹着去读书。原本属于舒曼瑶的先生,慢慢的就成了舒曼瑾和舒曼瑜的,舒曼瑶反而是成了摆设。

这会儿舒曼瑶又说起之前的先生,舒曼瑾生怕老太太和舒成业想起之前的事情,赶忙笑道:“大姐不用担心,我和三妹妹正学着呢,不过先生说,这种事情急不来,我们这会儿只学了韵法,还没开始学作诗呢。”

舒曼瑶点了点头,舒成业笑道:“学习这种事情欲速则不达,你们姐妹各有自己的喜好,自己做了选择,日后就要好好的学习,为父也不求你们学的多好,自己学的高兴就可以了。”

老太太也点了点头,看看时候不早了,就先打发了舒曼瑶她们回去,只留了舒成业,许氏,以及舒哲明说话。

舒曼瑶估计着还是要说曹家的事情,她倒是想打听一下曹家,曹建,以及曹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但是,以她以前的性子,实在是不敢轻举妄动。

哪怕现在她性子变了不少,她以前可从来没和曹家接触过,贸然去打听曹家的事情,只会让老太太误会。

“你们都下去吧,今儿让夏夕给我守夜。”擦干了头发,舒曼瑶躺在被子里,侧头说道,冬暮带着小丫鬟行礼,然后退了出去。夏夕抱来一床薄被子,铺在床边的脚踏上。那脚踏只有尺半宽,仅容下一个人侧躺着,那人的身架还不能太大。

夏夕将床帐放好,给舒曼瑶掖好了被子,才侧着身子躺下。

“夏夕,我让你办的事情,你办的怎么样了?”过了一会儿,舒曼瑶才轻声开口,那声音低的,若不注意听,还真听不见。

夏夕同样是压低了声音:“姑娘,奴婢已经办好了。”顿了顿,夏夕有些迟疑:“可是,二姑娘经常和三姑娘在一处,若是被二姑娘发现了…”

舒曼瑶轻笑了一声:“就是发现了又如何?舒曼瑜一向别别人更多几分好奇心,越是不让她看,她越是想要看,舒曼瑾能发现一本,难不成还能时时刻刻守在舒曼瑜身边?明儿你带些点心,去看看杨妈妈,告诉杨妈妈我很是惦记她,让杨妈妈得空来瞧瞧我。”

夏夕应了一声,舒曼瑶闭上眼睛,不是她舍不得杨妈妈,而是杨妈妈现在还有用处。不安抚了杨妈妈,又怎么能稳住杨妈妈后面的人?

而且,她手上没有人脉,若是没有杨妈妈,她从哪儿给三姑娘买那样的话本?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不是要她亲自出面授人把柄的。幸而杨妈妈只是嘴碎,当初老太太让将杨妈妈给送出去,也只是因为杨妈妈不仅打理不好她这院子,还带头闹事儿。

若不然,杨妈妈也不会得个荣养的结果。

临睡之前,舒曼瑶做了个决定,不管舒曼瑜以后走没走上了她上辈子的那条路,她都会饶杨妈妈一命。好歹,也是杨妈妈将她奶大的。

12 曹二夫人

一大早,舒曼瑶就起身,梳洗打扮好了,就往正院去了。银铃和银珠正守在外面,见舒曼瑶过来,赶紧掀了门帘,银珠笑嘻嘻的说道:“大姑娘来的正好,老太太正好睡醒了,这会儿金珠姐姐她们正服侍老太太梳洗呢。”

舒曼瑶笑着点点头,进了房门,就见金珠正站在老太太身后给她梳头,金瓶正在铺床叠被,金环正忙着收拾衣服。舒曼瑶上前,在梳妆匣里挑了挑,选出一支白玉簪:“祖母带这个吧,这个好看。”

老太太微微侧头,将那簪子插上,左右看了看,才笑道:“你眼光还是不错的,这个簪子不错。”

正说着,金玲就端了热水进来,舒曼瑶亲自过去沾了布巾,仔仔细细的给老太太拭面,然后挑了香膏给老太太涂上。涂完之后有些赧然:“剩下的,还得是金珠姐姐来才行了,我有些不太会上妆。”

金珠赶忙笑道:“大姑娘这话可是谦虚了,上次若不是您教奴婢在眉黛里掺上香粉,奴婢也不能画出那种清亮的眉形来。”

舒曼瑶有些不好意思:“我不过是个出主意的,若不是金珠姐姐聪慧,知道应该怎么做,怕是好好的一盒黛墨就要被我毁掉了。”

老太太笑道:“你们两个就不要捧来捧去了,曼瑶这眼光,是随了她母亲了,她母亲打小也是个眼光高的,又很是会想办法打扮,就是这手不听使唤,出主意还行,自己上手,必定要糟糕,曼瑶就随了她这点儿。”

舒曼瑶羞怯的笑了笑,躲在老太太身后:“祖母笑话我,我以后啊,可要天天过来给祖母梳妆才行。”

老太太看着孙女儿脸上笑容虽然还带着几分羞怯,但说话行事已是慢慢的在往好的方面转,要给孙女儿找个好先生的心思就更坚定了。

以前那个先生,虽然学识不错,但为人肯定不好。要不然,怎么孙女儿被教导了几年,性子怎么就越发的懦弱了?若非是之前被欺负的很了,大病了一场,又被阻挡着见成业,心里太是是想念她父亲,怕是永远都立不起来。

现在好不容易她自己愿意往外走,她这个当祖母的,怎么也得护着才行。

“好好好,你愿意来伺候祖母,祖母高兴还来不及呢,早上起来可用了什么?”老太太笑着问道,舒曼瑶摇摇头:“并不曾用,孙女儿等着老太太呢,孙女儿自己一个人吃没意思,想陪着祖母一起。”

老太太笑眯眯的点头,正要说话,银珠就进来禀报道:“夫人和二姑娘三姑娘一起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让她们到花厅里等着。”老太太笑着说道,又伸手指了指抽屉里的一叠抹额问道:“曼瑶,瞧瞧哪个更好看些?这到了深秋,天气越发的冷了,带着薄的有些受不住寒气,但是带着厚的,又有些太热了,你瞧瞧哪个好。”

舒曼瑶伸手在那一叠抹额里挑了挑,选出一个金丝绣菊,中间嵌着一颗明珠的给老太太看:“这个是双层的,这会儿用正合适,祖母瞧瞧行不行?行的话,孙女儿帮您带上。”

老太太含笑点头,舒曼瑶伸手将抹额展开,两边的钗环扣在头发里,又仔仔细细将边上的头发给梳好,一点儿都没有出现毛糙,这才扶了老太太起身。

许氏领着舒曼瑾和舒曼瑜正坐在花厅里,见老太太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舒曼瑶赶紧避开。等众人行了礼,这才上前给许氏行礼。

还没说话呢,外面又通报,说是老爷领着大少爷过来了。老太太脸上这才露出个笑容,赶紧让人请了进来。又一叠声的吩咐丫鬟们先端了热茶:“你们爷儿俩一大早就去书房,这半天了,肯定是又冷又饿的,先喝两口蜂蜜水,暖暖胃,等会儿就摆膳。”

说着,又问舒哲明:“今儿下午回学院?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下次回来,可就又要等十天了,许氏,之前让你准备的那些肉干你准备好了没有?”

老太太虽然宠爱儿孙,但并不是一味的宠溺。该硬起心肠的时候,还是要硬起心肠的。舒哲明四岁启蒙,在家里跟着先生念了六年的书,等打好了基础,就被送到书院去了。

那书院在江南两路是十分有名的,每个月逢一放假一天,其余时候,学生必得住在学院里,吃穿用度,都是统一发放的。当然,零食什么的,学院是不会特意去禁的。

学生里有不少是大家子弟,他们是为了培养学生成才,可不是为了将学生们都关了禁闭的。

“祖母,等会儿就走,下午还有先生要上课。”舒哲明赶忙说道,许氏含笑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轻声慢语的回道:“娘放心,儿媳已经准备好了,不光是肉干,还有一些蜜饯果子什么的,我准备了不少,哲明带到学院,也可和同窗分享。”

老太太点了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时候也不早了,咱们摆膳吧。”

许氏早已经是多年的媳妇熬出来了,只站在老太太身后夹了两筷子菜,端了一碗粥,就顺势在舒成业下手坐下了。食不言寝不语的用了膳,许氏去打理家事,舒成业去办公,舒哲明去上学,就留下舒曼瑶姐妹三个了。

舒曼瑾笑着让人拿了针线过来:“祖母,我给您做了个昭君套,您试试大小,不合适的话,孙女儿现在就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