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她没看走眼,这种事情,用得着她去操心吗?她只要安安静静的等着,等杨建白将事情办妥,然后她等着出嫁就行了。

担心不担心,都是那么一回事儿,那又何必给自己找烦恼呢?

夏夕等了一会儿,见舒曼瑶没有解释的意思,也就不再询问了,将珠花给舒曼瑶带好,扶了舒曼瑶起身:“姑娘,昨儿夫人说身子有些不舒服,咱们今儿是先去夫人那里,还是直接去老太太那里?”

“先去夫人那里吧。”舒曼瑶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裙子,笑着说道:“夫人身子不舒服,虽说昨儿传信不让过去请安了,咱们也不好真的就不去,去瞧瞧,若是夫人病的严重了,还得再请一次大夫呢。”

夏夕应了一声,叫了景夏和景冬,主仆几个一起去抱元堂。燕归园和海棠园合并成一个院子之后,就改名儿叫抱元堂了,是程氏的院子。

程氏是真有些不舒服,这会儿都九月份了,早晚阴凉,中午又有些热,程氏不注意,就有些伤风了,这会儿正病怏怏的躺在床上喝药,见舒曼瑶进来,忙摆摆手:“你快别进来,小心染了病气,这药可苦的很,到时候你怕是要受不住了。”

舒曼瑶笑嘻嘻的摇头:“母亲是担心我怕苦?没关系的,我这人,最是不怕苦了。母亲也不用担心,李大夫上次留了个方子,说是让全家都喝两天,能预防伤风的,我来之前,刚喝了一碗呢。母亲觉得如何了?身子可有轻省点儿?若还是不舒服,咱们再请了大夫过来瞧瞧?我算了日子,小宋大夫明儿休沐,正好派人请过来给母亲把把脉,小宋大夫年纪虽小,医术却很好,今年刚进了太医院呢。”

虽然官职不高,但他年纪不大,这个年纪能进太医院,那医术可不是白说的。

“不用了,没得麻烦。”程氏忙笑着摆手,舒曼瑶伸手给她掖了掖被子:“母亲这话可说错了,这怎么能算是麻烦呢?母亲早日好了,我们也不用为母亲担心了。”

程氏笑着拍了拍她的手:“你啊,这张嘴真是伶俐的很,我说一句你能说三句,好了好了,都听你的,你说什么咱们就怎么做行吧?”

“母亲要早早养好了身子才是,我可想念母亲做的红豆糕了。”舒曼瑶笑着说道,话音刚落,就听见舒曼瑾说道:“大姐姐可真是孝顺,每日里都来的这么早,倒显得我们蠢笨了些,母亲可千万别嫌弃我们啊。”

“哪里会,母亲一样疼你们。”程氏话是这么说的,脸上那笑容,却和面对舒曼瑶的时候相比淡了两分,吩咐丫鬟拿了绣墩端了茶水点心,程氏又细细的问道:“你们昨儿晚上吃的什么?睡的可好?昨儿半夜的时候有些起风了,被子可都盖好了?”

“母亲,瞧您问的,这晚上我们都睡着了,被子盖好了没有,我们怎么知道?”舒曼瑜撇撇嘴,在一边坐下,伸手从桌案上捏个小福橘把玩:“不过,今儿我们都健健康康的出现了,可见是昨晚上睡的好了,母亲就不用担忧了。”

这话说的很是不客气,程氏却也没计较,只笑了笑,转头看了一眼沙漏说道:“时候也不早了,你们这会儿也该去给老太太请安了,赶紧的去吧,可别让老太太久等。对了,曼瑶,等会儿你用了早膳,过来我这边一趟,我有些事情想交代你。”

舒曼瑶应了一声,舒曼瑾视线在两个人身上转了一圈笑道:“母亲果然是偏疼大姐姐的,有事情也只和大姐姐说,算了,我和曼瑜年纪小,母亲不交代我们办事儿也是情有可原的。”

程氏笑着解释了两句:“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不到了你们出孝的时候吗?曼瑶以前大约是没办过这样的事情的,我交代她两句,这出孝的事情可得好好办才是。你们两个若是有空,到时候也不妨来听两句。”

舒曼瑾和舒曼瑜都是愣了一下,随即舒曼瑜的眼圈一红,转头不再说话,舒曼瑾抿了抿唇,点头应道:“多谢母亲记挂这件事情,等用了早膳,我和三妹妹也过来听两句吧,毕竟,除孝这种事情,也不是说上柱香就行了的,我和三妹妹之前还抄写了几卷佛经,想到寺里给娘供上,这事情也还得请教母亲呢。”

程氏点头应下了,看姐妹三个都起身了,就让丫鬟将人给送了出去。人一走,她身边的桃花就忍不住了:“夫人,二姑娘和三姑娘也太不客气了点儿,您还没说什么呢,她们就上杆子爬了,难怪在舒家地位不高呢,就这不讨喜的性子,老太太能喜欢就怪了,还是大姑娘善解人意些。”

程氏皱了皱眉,摆摆手:“别乱说,就是不讨喜,那也是舒家的嫡女,日后指不定就有个飞黄腾达,大姑娘看着性子好,却不是个简单的,这舒家,瞧着人少纷争少,却也是卧虎藏龙,咱们只安安分分的呆着,该咱们的就是咱们的,不该咱们的,可也不要使那下作手段。”

小丫鬟也老实,刚才不过是看舒曼瑾和舒曼瑜对程氏没多少恭敬,才出口抱怨了两句,见自家姑娘并不在意,也就将这事情给放下了。

他们家姑娘好不容易出宫,厌烦了这些算计,想要清清静静的过日子,那何必自寻烦恼呢?舒家几位姑娘不和,那对自家姑娘才更有利呢,省得她们抱成团的来排挤自家姑娘了。

第111章

杨建白等在殿外,没过多久,就有个公公急匆匆的出来,对他招了招手:“杨将军,皇上宣您进去。”杨建白冲那公公捧拳,然后跟着大踏步进门。

皇上站在台阶下面,旁边放了个木架子,上面挂着个特别大的地图,都有一面墙那么大了。皇上手指在上面划拉了一下:“曾将军今年冬天会回来?”

“是,皇上,我朝大军已占领了这条线,契丹粮草跟不上,很快就要派人和谈了。”杨建白也伸手指了指,皇上点点头:“你不打算回去?”

若是杨建白这会儿回去,到时候肯定是跟着曾将军他们一起回来的,到时候论功行赏,杨建白的军功也不小。可若是不回去,杨建白的功劳就要少一半了。

杨建白点了点头:“皇上,微臣已经决定了,这段时间就不过去了,反正也没多久。”

皇上点点头:“这次的事情,你立了大功,你且说说,你想要什么封赏。”

杨建白没做声,皇上顿了顿,笑道:“朕听说,杨家分家了?”

“是,让皇上见笑了。”杨建白略有些尴尬,皇上也不在意:“你分到的家产,就只有当年你娘留下来的嫁妆?”

杨建白更尴尬了,虽然他早知道皇上手眼通天,这些事情不会不知道的,但毕竟算是家丑,闹到皇上跟前,也实在是太丢人了点儿。

“不如,朕赏赐你一个宅子?”皇上用绸布将地图给盖上,随口问道,没等杨建白回答,又说道:“再赏赐你一些金银珠宝?还有杨家的爵位…”

杨建白噗通一声跪下:“皇上,这些微臣都不需要。”

皇上转身,微微挑眉:“那你需要什么?尽管开口,朕不会亏待了你的。”

“皇上,微臣正有一事相求。”杨建白低头说道,皇上转身坐会椅子上,端着茶杯等杨建白开口,杨建白也没犹豫,先将自己之前被舒曼瑶救了的事情说了一遍:“皇上也知道微臣家里的事情,那位马姑娘现如今已经回了马家,微臣观那舒姑娘性子温柔贤淑,胆大聪慧,可为良配,所以,微臣想求皇上为微臣赐婚。”

“赐婚?”皇上有些惊讶,杨建白点点头,又磕了个头:“微臣见过舒姑娘两三次,对舒姑娘很是中意,心里喜欢,所以,求皇上成全,微臣愿以此次的功劳换舒姑娘为妻。”

皇上沉声问道:“你可想清楚了?金银财宝不要,房子不要,爵位不要,只要一道赐婚的圣旨?”

“是,微臣已经想明白了。”杨建白坚定的说道,皇上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哈哈大笑起来:“朕倒是没发现,原来爱卿竟还是个痴情种子!你杨家的爵位,是祖上传下来的,你为了娶妻,连祖上的东西都不要了吗?”

杨建白愣了愣,大约是没想到皇上会这么问,想了一会儿才答道:“虽然爵位是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但也是皇恩浩荡,我杨家因着这爵位,享了三代的清福,已经是足够了。”

皇上悠闲的靠在椅背上,瞧着杨建白一脸老实,忍笑半天,等他从祖上功劳说到后代子孙,从皇家恩典说到愧对皇恩,反正总结下来就一句话——祖上拿命换来的功劳,他们杨家已经享用了三代,足够了。后世子孙若是还想继续享福,就自己去拼搏。

现如今这功劳,是他自己拿命换来的,他想用这功劳换什么就换什么,和别人没什么关系。谁若是不服气,那自己再去拼命赚功劳啊。

后代子孙若是还想享福,那等他以后再挣功劳,再换爵位不就行了吗?

皇上憋着笑,心里想了一下,若是让杨家的老太太来听这番话,不知道会不会气的晕过去。杨建白所谓的后代子孙,可是杨家白以后的儿孙。而老太太的后代子孙,可是杨家二房的那一大家子了。

现在杨建白得了爵位,只要老太太还活的好好的,那这爵位带来的好处就不光是杨建白一个人的。既然要让不相干的人享受自己拿命换来的好处,还不如将这功劳换成自己一个人实实在在能享受到的好处呢。

赐婚这事情,看起来是不起眼,但是,深究下来,也是好处多多的。第一个,那就是杨建白未来的妻子,哪怕是身上没有诰命,别人也是不能小瞧的。这到圣旨,不光是赐婚圣旨,还是一道保命符。

第二个就是皇恩了,都赐婚了,那肯定是在皇上面前挂号了,谁敢随便的说什么坏话?

“那你是认准了,将这功劳换成赐婚的圣旨?”等杨建白说完,皇上再次问道,杨建白十分肯定:“是,微臣确定,想求皇上为微臣指婚。”

“这事情,你和舒成业商量过了没有?”皇上闲散的靠在椅子上问道,杨建白摇了摇头:“尚未,围城想求皇上,给微臣一段时间,微臣先去求舒大人答应了这事情,再来跟皇上求这赐婚的圣旨。”

皇上略有些惊讶:“既然你都能求舒成业答应了,何必再求赐婚?白白浪费了这功劳。”

“皇上,这也是微臣的一点儿私心,微臣心里中意舒姑娘,自是要为舒姑娘打算的。若是舒大人不同意这婚事,微臣就是求了赐婚的圣旨,也怕将来舒大人看微臣心里不舒服,舒姑娘左右为难。若是舒大人同意了,那这圣旨就不仅仅是锦上添花了,微臣心里,还有些防备马家,万一马家人不死心,要去找舒姑娘的麻烦,有这一道圣旨在,舒姑娘也不会被他们欺负了。”

杨建白略有些不好意思,大好男儿,忽然纠缠这些婆婆妈妈的事情,生怕皇上厌烦了,杨建白又赶忙说道:“还求皇上开恩,给微臣这个恩典。”

“那好,你先回去同舒成业商量吧,这道赐婚的圣旨,朕先给你留着,等你事情办成了,尽管来拿就是了。”皇上有些好笑,摆摆手示意杨建白退下。杨建白恭恭敬敬的行了礼,弓着身子退出门。

皇上这才冲一边说道:“都听见了吧?朕早和你说过,杨建白是个不可多得的儿婿,你瞧着如何?”

舒成业从旁边屏风后面绕出来,给皇上行礼:“是,微臣的眼光不如皇上。只是,微臣就是有些不舍得女儿,我那宝贝女儿,又是聪明又是机敏,温柔体贴,最是孝顺,就这么嫁给杨建白,微臣实在是舍不得,所以这才…”

自打舒家的几个孩子除孝,杨建白那行动就摆到明面上了。每天上朝下朝,都要恭恭敬敬的来给舒成业行礼问安。杨建白这段时间不用上朝,整日里就呆在舒成业那衙门门口,上赶着给舒成业当小厮,中午买了酒菜送过去,晚上必定将人送到舒家门口。

一开始谁也没在意,不管谁家的小子,想要迎娶人家的姑娘,都得这么伏低做小的伺候老丈人。可是,每次舒成业都不给杨建白好脸色,杨建白却也不在意,两个人坚持下来,众人都将这事情当成一景看了。

看的人多了,也就闹到皇上这里了。临近年底,皇上事情也是很多的,可这事情多了,也就更想找点儿乐子调剂一下了,于是就将舒成业找来询问了。

舒成业可逮到机会了,当然,他是君子,是不会说杨建白的坏话的,更不会说他是瞧不上杨建白私底下想勾搭他女儿的事情的。

这事情说出来,杨建白是没名声了,可他闺女的名声也肯定好不了了。

所以,他就只说,担心杨建白少年心性什么的,当兵都是杀伐果断的,身上戾气太重,又怕杨家太复杂,宝贝闺女过去会受苦什么的。

说了一大堆,皇上索性就将杨建白叫来询问了一番。

舒成业在后面听了半天,对杨建白也有些改观了——能让皇上赐婚,却还能想着先求了他答应婚事,可见是将自家闺女放在心上了,并不像是自己之前想的那样,他就是个花花肠子。

最重要的是,杨家的那爵位,在杨建白的心里,还比不上自家闺女,可见是个不注重名利,反而注重感情的,这样的人,将来也不用担心他为了什么前途什么权势亏待了自家闺女。

舒家现在看着是风光,那只是因为他舒成业是皇上的心腹。十年二十年的,他年纪不小了,又能保舒家多少年?哲明和知晙年纪还小,舒家人丁不兴旺,怕是不超过二十年,舒家就要低落一阵子了,到时候出嫁的闺女没人庇护,可不就要受罪了?

杨建白能有这样的决断,是个视钱财权势如粪土的,将闺女交给这样的人,舒成业也放心。

“你觉得自家闺女是个世界上最最好的女孩子,朕也觉得杨建白不错,郎才女貌,甚为般配,你若是觉得还行,朕就给他们写了这赐婚的圣旨。”

皇上笑着看舒成业,对舒成业略有些羡慕,他也是有女儿的,但和女儿之间的感情,却是比不上舒成业父女了。

“杨建白是朕的心腹,你也是,朕谁也不会委屈了。所以你要是不愿意要这门亲事,也只管说,朕必定不会委屈了你。”皇上笑盈盈的说道:“朕瞧着杨建白是个人才,正好朕的三公主年纪也到了,若是能嫁给杨建白,也是桩好亲事。”

舒成业愣了一下,赶忙说道:“皇上别啊,都说好了写赐婚圣旨的嘛,这个不好改的,皇上要一言九鼎的啊,我也没说不同意这门婚事,只是我们家姑娘年纪还小,我想多留一段时间,这才不搭理杨建白的,不过现在我们家姑娘过了年就十八岁了,年纪也不小了,拖不得了,这事情就定下来吧。”

第112章

虽然不甘心,但舒成业也有些危机感了,杨建白这人品这性子这模样,就是皇上都想招为女婿,这天下有眼光的可不光是自己一个人,京城里适龄的女孩子也不是光自家的曼瑶。

等回府让人一打听,好嘛,就这么几个月的时间,上杨家去提亲的已经有十几波的人了。杨老太太也不是个甘于寂寞的,马家姑娘退败了,老太太又想掌控住杨建白,自是要在杨建白的婚事上打主意的。从九月份马姑娘带着嫁妆回马家,到现在的十一月份,老太太总共举办了三次赏花宴,一次螃蟹宴,两次品茶宴。

舒成业知道杨老太太弄出来的这些是成不了的,但是架不住给人添堵啊,万一在曼瑶过门之前她先弄了个姨娘什么的进门,那多让人憋屈的慌啊。

这么一想,舒成业的态度就有些缓和了,再见到杨建白的时候也就不臭着脸色了。回去还和老太太商量了,看杨建白挺有诚意的,等他再来两次,就将这亲事应下来好了。

杨建白是个聪明的,见舒成业动摇,没过三天,就请了官媒上门。老太太不像是舒成业那么拖沓,明明事情已经定下来八九成了,还非得挣扎一番,她是上了年纪,再加上瞧着曼瑶到了十八岁,曼瑾和曼瑜的年纪也都不小了,就赶紧的将这事情给定下来了。

舒家这边一松口,杨建白的行动就更加的迅速了,官媒回了话之后,一边准备聘礼,一边就进宫求赐婚的圣旨了。皇上也是早就将圣旨写好了,见杨建白迫不及待的,还狠狠的取笑了他一番,却也不耽误,当天就派人到杨家和舒家宣读圣旨了。

于是,杨建白和舒曼瑶的婚事,以闪电之势订了下来,很是震掉了一群人的下巴。连舒曼瑶自己,都没想到杨建白的行动会这么快,她还估摸着,至少要半年时间呢,杨家虽然分家了,但是杨家的老太太是绝对不会让杨建白过的那么顺遂的。

尤其是杨建白的婚事,杨家老太太怎么可能会不插手?杨建白要搞定老太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没想到,杨建白直接来两个釜底抽薪,完全没通知杨家,直接找皇上要了赐婚的圣旨。

这会儿,也不知道杨家的人是气成什么样子了。

舒成业过了这么久,瞧着杨建白也不是那么不顺眼了,再加上杨建白天天给他请安问好,又时不时的送些字画什么的过来,他又觉得杨建白够孝顺,接了圣旨之后,只撇撇嘴,就找老太太去商量成亲的日子了。

程氏捧着肚子坐在老太太下首笑道:“大姑娘是个有福气的,杨公子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三品将军了,再过几年,肯定能给大姑娘挣个凤冠霞帔回来。”

舒曼瑾和舒曼瑜心里则是有些酸酸的,杨家上门提亲的事情并没有避着谁,她们两个自然也是听说了的。心里又是气恨又是恼怒,想不明白舒曼瑶怎么就有那么好的运气,杨公子可不光是前途光明,那长相,那人品…配给舒曼瑶,真是白白糟蹋了。

老太太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咱们家曼瑶啊,从小就是有福气的。对了,曼瑶的嫁妆,我已经是写好单子了,这段时间,你将这些都准备准备,曼瑶是个姑娘家,也不能插手这些事情,就只能是辛苦你了。”

舒曼瑶靠在老太太身边,脸颊微红:“祖母,我还有一件儿想求祖母呢。”

老太太笑眯眯的示意她说,舒曼瑶看了看程氏:“之前母亲说是对舒家不熟悉,所以不愿意管家,只是母亲到底是舒家的主母,这些个事情,总是要管起来的,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不如母亲接了这管家的事情?”

程氏愣了一下,连忙摆手:“可不要,曼瑶就当是体谅体谅我吧,我这会儿刚有了身子,整日里只想着吃吃睡睡,一提到管家的事情就头疼,曼瑶可放过我吧。”

老太太倒是恍然大悟:“说起来,曼瑶还真是不应该管家了,这婚期是定在明年的五月份的,只剩下半年时间了,曼瑶要做的东西不少,定然也没精力管家了。”

只是,看看程氏的肚子,老太太又有些犹豫,她倒不是怕程氏不安好心,程氏进门这么久了,总是明哲保身,从不掺和什么事情,也不争夺什么,是个聪明的,她就是担心程氏的肚子,这还不到三个月,身子正不太稳当,要是累着了,那肚子里的孩子…

想着,老太太的视线又转到舒曼瑾和舒曼瑜身上了,舒曼瑾心里闪过狂喜,赶紧低着头遮掩了下去。舒曼瑜倒是大大咧咧的:“祖母,要是没人管,不如交给我好了,我还是好几年前才学过管家,这些年没碰过,都快忘记了,您就让我学学呗。”

舒曼瑾忙扯了一下舒曼瑜,正要说话,却被舒曼瑜侧着身子挣开了她的手:“祖母,我说真的,要不然,您找个妈妈帮帮我也行?就李妈妈行不行?”

眼瞧着舒曼瑶有个一门极好的亲事,舒曼瑜才猛然反应过来,自己只比舒曼瑶小两岁,因着今年上半年守孝,及笄礼只在自家办了一下,并不是很盛大,可过了及笄礼,就该找婆家了。

爹爹是个不管事儿的,程氏也不愿意接手这些事情,那就只剩下祖母了。舒曼瑜也知道和舒曼瑶比起来,老太太不太喜欢她,可为了以后,舒曼瑜还是得讨好老太太,让老太太喜欢她。

这会儿老太太为管家的事情烦心,她就替老太太分忧,老太太若是不放心她管家,那就让老太太的心腹在自己身边指点着,总之,干好了这次的事情,老太太定然是会对她改观的。

舒曼瑜不聪明,却也不蠢笨,自打不再相信舒曼瑾的话,她就觉得,自己的生活好像是平静了不少。这会儿更是将讨好老太太当成了第一要事:“李妈妈之前也指点过大姐姐,很是有经验,若是有李妈妈帮我,我定然不会做错事情的。”

老太太微微有些惊讶,舒成业在一边摸着胡子说道:“曼瑜说的也有道理,娘您年纪大了,又有好些年没管过这些事情了。思蕊现在有了身子,不好劳心费神,曼瑶又要忙嫁妆的事情,可这一大家子也不能没人管,不如让曼瑜和曼瑾试试?”

“那好吧,那就让曼瑜和曼瑾试试。”老太太想了想,也点头应了,终归是自己的亲孙女儿,哪儿真能放手不管?正好这段时间曼瑾和曼瑜都老实了不少,也就让她们试试手吧。

“你们两个一向要好,这次管家,也两个人一起来吧。”舒曼瑾一向比较会装,和曼瑜虽然是闹了矛盾,面上还是亲亲热热的,曼瑜是无所谓拆穿不拆穿,所以,老太太也不知道这姐妹两个实际上已经是面和心不合了,只当她们还跟以前一样亲热。

“厨房,针线房,回事房,这三个地方归曼瑾管,茶房,库房,随侍处,以及司房,账房,这几个地方归曼瑜管,曼瑶,你回头将账本和钥匙给她们。”

老太太转头看舒曼瑶,舒曼瑶笑眯眯的点头,半点儿不情愿都没有,反正她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早晚是要嫁出舒家的,自是不能将这管家权一直捏到自己出嫁了。

更何况,她也没那么大的精力去管家了,虽然嫁衣已经是做好了一大半,但挑选陪嫁,打理嫁妆,这都是事儿,以后也是自己在杨家立足的根本,哪个不比管理舒家更重要?

摸了摸身边舒知晙的小脑袋,舒曼瑶笑着说道:“祖母,既是让二妹妹和三妹妹锻炼一番的,就不要将李妈妈给三妹妹了,李妈妈毕竟是伺候祖母的,她若是离开,怕是祖母也会不习惯的,祖母不如放开手让二妹妹和三妹妹去做,就是出了什么事情,不还有祖母和母亲的吗?”

老太太点头:“曼瑶说的是,若是有李妈妈指点着,曼瑜也放不开手脚,也起不到什么作用,那我就不派人过去帮着你们了,凡事你们自己拿主意。”

转头看着舒曼瑾和舒曼瑜,老太太又交代道:“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先去请教你们大姐姐,再拿不定主意,就去问你们母亲。”

舒曼瑾和舒曼瑜忙起身行礼,两个人都是兴奋无比,终于摸到管家权了,这舒家,以后还不是自己说了算?想想以前舒曼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架势,以后,自己也能这样吧?

最重要的是,舒曼瑾又想到之前舒曼瑶将她们姐妹身边的丫鬟给换掉的事情,视线转到外面,瞧见站在走廊里的夏夕和冬暮,自己是不是也能将她身边的丫鬟给换掉呢?

到底是多年的对手,舒曼瑶打眼一瞧就明白舒曼瑾的打算了,忍不住嗤笑了一声,这舒曼瑾,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真以为这会儿能和那会儿一样?

那会儿许氏的死是不能宣扬出去的,舒曼瑾和舒曼瑜又正好犯错,这打发丫鬟的借口是光明正大的。这会儿,她即将出嫁,谁家要出嫁的姑娘会打发了贴身的丫鬟?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外人,这家姑娘有问题吗?

就是她舒曼瑾愿意牺牲掉自己的名声,老太太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再说了,她舒曼瑶难道看着就是好欺负的?连自己的丫鬟都保不住,那这些年也算是白管家了。

第113章

也不知道是从舒曼瑶的婚事想到了自己的婚事,所以开始着急了,还是这些年被舒曼瑶给压的起不了反抗的心思了,反正,舒曼瑾和舒曼瑜就是接了管家权,也都是老老实实的管家,每天还都要给老太太汇报一番管家的事情。

舒曼瑾一开始还打过夏夕和冬暮的心思,大约是想报几年前的仇,不过,在她身边的一等丫鬟又被调走两个之后,就彻底安分下来了。也总算是认识到了——舒曼瑶就算是放了权,那也不是没了牙的老虎,她想发威的时候,还是能发威的。舒曼瑜比舒曼瑾敏觉的多,一开始就不打算招惹舒曼瑶,所以到时幸免下来了。

舒曼瑶则是彻底的从这些琐事里面解脱出来了,不过,这不代表她就能清闲下来了。嫁衣要做,被子要做,枕头要做,能亲手做的,她就不假手他人。除此之外,还要准备嫁妆。

当初老太太虽然说是将这事情交给了程氏,但程氏一向是不太爱沾惹这种麻烦的,每次清点嫁妆的时候,都要舒曼瑶在场,免得弄出什么误会来。铺子庄子这些都还好说,这些年舒曼瑶管着,账目基本上都没问题。就是瓷器,布料香料等东西,要选上等的,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问题,所以程氏就不愿意自己做主了。

剩下的时间不多,舒曼瑶还要和王姨娘舒知晙联系感情,舒哲明虽然和她不是很亲厚,却也摆脱不了亲姐弟的关系,所以,也得照顾着舒哲明的情绪,这样一来,更是忙的要命。

在忙的连坐下来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的情况下,听夏夕过来说,杨家老太太上门拜访的时候,差点儿没一针扎到自己的手指上:“谁?”

“杨家老太太,带着杨二夫人来拜访了。”夏夕皱着眉说道:“我瞧着杨家老太太那样子,倒像是来吵架的,一点儿都不像是亲家见面。”

“祖母现在在见杨家的人?”舒曼瑶放下手里的针线问道,夏夕点了点头:“老太太和夫人都在。”

“走,咱们去看看。”舒曼瑶也有些不放心,自打赐婚的圣旨下来,杨建白就没少派人过来,不是送些小玩意儿,就是让人传两句话,杨建白从杨家分出来之后,因为用功劳换了赐婚的圣旨,所以连个宅子都没有,还得自己买了自己装修,派人过来就是问问舒曼瑶有没有什么要求。

他表现的越是看重舒曼瑶,老太太和舒成业对他的感官也就越好。原本瞧着他有些不顺眼的舒成业,这段时间下来,就差将他当成自己的第三个儿子看待了。

两边频繁的传话,舒曼瑶就更加了解杨家现在的情况了,杨老太太和自己亲孙子之间的感情,比起舒老太太和自家亲孙子的感情,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甚至,舒家老太太对自己亲孙女的感情,都要比杨老太太对杨建白的感情深厚的多。

赐婚的圣旨下来之后,杨家送上门的聘礼,是杨建白自己准备的。杨家送来的六礼,是杨建白请杨家的族长夫人送过来的。杨家送来的八字婚贴,是请了官媒和戚夫人送来的。杨老太太,这可是头一次露面。

订婚的礼都走完了,所以舒曼瑶绝不相信杨家老太太是过来订亲的。

进了荣华园,正要往前走,就见金玲急匆匆的出来,见了她忙摆手:“大姑娘,老太太让奴婢出来拦着您呢,这会儿可先别进屋,您先在旁边的花厅里等着,老太太让人叫了,您再进去。”

舒曼瑶眨眨眼,金玲拉着她袖子往花厅走:“大姑娘,老太太疼您呢,杨家老太太可不是好相处的,这会儿正憋着气儿和老太太吵呢,您先别进去,等咱们家老太太吵赢了您再进去,这样杨家老太太的气势被打压下去了,就不敢小瞧您了。”

一番话说的舒曼瑶心里酸酸甜甜的,对比一下杨家的老太太,舒曼瑶真心觉得自己的祖母简直就是天底下最最好的祖母了。

到了小花厅,金玲叫人端来了茶水点心。舒曼瑶摆摆手,蹑手蹑脚的走到墙边,靠在旁边的博古架上,那后面隔着一堵墙,墙后就是客厅了。

“亲家大驾光临,我竟然没出门远迎,实在是太失礼了。”舒老太太笑着说道:“亲家若是没空写帖子,派个丫鬟婆子来说一声也行嘛,我也好早些让人准备了茶水点心,也不知道亲家喜欢喜欢什么茶水点心,时间来不及,我就只好让人泡了这碧螺春,亲家若是觉得不合口味,我这就叫人换了。”

杨家老太太生意略有些低沉:“这倒不必了,碧螺春也算是不错了,舒家能拿出这样的茶叶来我已经很是满足了,若我真说出自己平日里喝的,怕是舒家也没有,那才闹得不好看呢。”

“这倒未必。”舒老太太还是笑的挺和蔼的:“我舒家百年世家,家里又是三代单穿,祖祖辈辈有什么好东西,还不都是留给这一个儿孙了?这碧螺春,我们舒家平日里也都是用来招呼客人的,我们自己喝的,是御茶玉露,就怕亲家你没喝过,这才没让人拿出来。”

“原来是玉露啊,”杨老太太放下茶杯,也微微笑了一下:“说起来,你们家是喜欢喝这个,我那里正好还有两斤,改日我让人给你送过来。我自己嘛,倒是喜欢喝云雾茶,先帝在那会儿,可也是很喜欢这个茶叶的,还写过几首诗呢。”

玉露是今上喜欢喝的御茶,云雾茶则是先帝喜欢喝的御茶,都是御茶,一个是先帝在的时候宠爱的世家,一个是今上的心腹,旗鼓相当。

杨家老太太话音刚落,就听杨家二夫人笑道:“哎呀,娘,舒老太太,这茶水什么的,喝来喝去不过都是那么一个味儿,喝什么不是喝?咱们就别说这个了,倒是舒家的这个点心,做的可真是精致,娘您瞧瞧,和咱们府里的,可有的一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