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名门闺秀

那天晚上,他躺到床上难以入眠,本来想等第二天再见她一面,谁知道半夜里家中就有人找到他说祖母病重!他才连夜往回赶!

他的眼眸突然间变得深邃,自己没有等她,就这样不告而别,不知道她会不会失落,会不会生气,会不会责怪自己。想到这里他不由又觉得心砰砰直跳,不知道她去了什么地方。早知如此,他应该早点派人去打听的。

“嗯!”关毅点点头,不置可否:“知道她们去哪里了吗?”

“听镇子里的人说,小寇大夫到南京来了!她原来的房东是个地主,地主家的下人跟小寇大夫家比较好,据她说,小寇大夫跟南京寇氏是本家,这次也是要回南京本家了。”

“你说的南京寇氏就是给夫人拜寿的锦绣街的寇氏?”关毅立直了身子问道。

“属下猜测,应该是的!”

“哦!”关毅若有所思:“既然如此,那咱们只要到锦绣街寇家找她就行了!”

“需要属下现在去请她过来吗?”

“不!”关毅有些不自在道:“不用!”

他非常想见她,但是不知道以什么理由见她。

关毅“唰”地一下子合上扇子:“那笔钱呢?”

“那笔钱已经没有了!那墙里的银子全部都被拿走了!”

那么多银子,她应该不可能一次全部带过来,只是不知道银子被她挪到什么地方去了?

“行了,我知道了!”关毅说道:“这一趟差事你们办的很好!元宝,去账上每人支二十两银子作为赏钱!”

“谢世子!”

作为关毅的贴身小厮,元宝熟门熟路地领着众人去账房领赏。

一会的功夫,元宝就回来了:“少爷,银子已经发下去了!”

“嗯!”关毅点点头,头也没有抬一下,拿着折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面前的花梨木桌子。

南京锦绣街的寇氏,也算是名门望族了!他在南京多年,与寇氏接触的少,但是也依稀知道寇氏嫡支的几个人。

“我依稀记得,礼部侍郎寇俊杰好像就出自南京寇家嫡支吧?”关毅问道。

“是!”元宝想了想说道:“礼部侍郎寇大人是寇家四房的长子,他的授业恩师是前文渊阁大学士张阁老。就因为如此,虽然他功绩平平,但是仕途一直比较顺利。

去年张阁老年老致仕,便保举他做了礼部侍郎。已经上任一年多了!政绩一般,虽无大功,但也无大错,但是现任学士赵阁老却一直想将他门下的人安插到各部,加上张阁老身体每况愈下,所以后年任满之后,他若想要继续留任或升迁恐怕不会这么容易。”

关毅看着元宝笑着说道:“你这样针砭利弊,见解独到,就是已经浸淫官场数年的人也比你不如!”

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大展拳脚,闯出一片明堂。现在却屈居在他的身边做小厮,真是大材小用了!

关毅觉得非常可惜,再一次劝说道:“元宝,不如你出仕吧!”

“少爷!”元宝摇摇头道:“当时父亲临危之际告诉过元宝,有生之年远离朝堂是非之地!少爷救了元宝,又帮助元宝埋葬父亲,元宝便是甘心情愿做少爷的小厮。如果少爷愿意,元宝现在是少爷的小厮,以后就做少爷的幕僚!”

“我自然是愿意的!”关毅叹了一口气:“就怕太过委屈你…”

“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元宝本来就是死过一次的人,不存在什么委屈不委屈。”元宝真诚地说道:“元宝的命是少爷给的,给少爷做小厮那是元宝的本分。”

关毅见他坚持,就不再劝说,而是说道:“寇家共有八房,你去查查,这小寇大夫是寇家哪一支的闺秀。”

“是!”元宝点点头:“如果按照少爷所说,小寇大夫有十五六岁的年纪的话,那符合年纪的只有寇家四房、七房、跟八房了!四房的几个闺秀,少爷也见过,最出名的便是四房长子寇俊杰的嫡女,模样出众,又有才情,不说南京,就是在京城也是出了名的美人胚子!四房其他的闺秀都非常普通,至于七房、八房尚不清楚,要查一查才好!”

她既是寇氏一族之人,怎么会在范水镇一呆就是好几年?又怎么会是大夫?寇氏共有八房,没听说哪一房的闺秀是大夫呀!

“嗯!”关毅说道:“你赶紧去查一查也好!”

“既然少爷急着见她,我即可就去查!”元宝说道。

“我怎么会急着见她?”

这话一出,元宝忙抬头看了看关毅,关毅也觉得异常尴尬!

他欲盖弥彰地说道:“她毕竟是我的救命恩人,不告而别不是我的作风,我还是想当面跟她道谢!”说完他顿了一顿:“其实也不必查的太紧,若是能早一点知道最好。”

元宝看了看关毅,只觉得少爷今天怎么怪怪的,一会说要赶紧查,一会又说不要查的太紧,之前说小寇大夫好心帮他包扎伤口,怎么这会子又变成了救命恩人?

元宝想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但是想了想,还是作罢。

“是!”,他缓缓退了出去。

关毅的思绪却飞跑了!她是寇家哪一房的闺秀?他原本以为她是个乡下野丫头,没想到她居然也是名门小姐,有她那样的名门闺秀吗?那么坦荡真诚,毫不扭捏!

************

“阿嚏!”

寇彤冷不丁地打了一个喷嚏,在这小小的偏厅里面非常响亮。

她揉揉鼻子,对苏氏笑道:“不知道此刻是谁在念我?”

听了寇彤的话,苏氏对她微微一笑:“肯定是你师父,多日不见,该想念你了!”

“嗯!”寇彤点点头:“定然是的。”

苏氏看着女儿的笑脸,在等待之中,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她早在几天前就写信说明今天会回到南京,到了门口却被门房盘问了半天,等门房进去禀报出来,迎她们进内院的时候,已经到了饭点。

就有人带了她们到这偏厅,吃过放又有人说老夫人要午睡,让她们等着。

好几个时辰都过去了,未见一个寇家人,见到的全是寇家的下人。

这哪里是对待回家的人,分明像对待一个打秋风的穷亲戚。

老夫人年纪大了,下人偷奸耍滑没有去禀报也是有的!苏氏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可是寇彤却知道,如果下人没有去禀报的话,她们根本不可能进门,也不可能会有人招待她们午饭。下人敢如此,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四房的人根本没把她们放在心上,所以才会由着下人如此怠慢。

这样的经历,她曾经经历过一次,而且有这种结果,她也早已经预料到,所以,她十分的气定神闲。

倒是苏氏,脸色渐渐有些难看了。

母女两个这样干坐着也不是办法,索性就聊起了天来了。

正说这话,突然一个五十多岁的嬷嬷走了进来,她黑白相掺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穿着茶褐色的比甲,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福,看上去干净利索,人很精神!

是四伯祖母身边的替身侍婢袁嬷嬷!

“袁嬷嬷!”苏氏见她来了,忙站起来道:“怎么是您亲自来了!”语气真诚又亲切。

长辈身边的阿猫阿狗都要敬着,苏氏的仪礼向来让人挑不出错来。

“十五太太!”袁嬷嬷飞快地扫了苏氏与寇彤一眼,忙上前一步行礼,道:“多年不见,您还是那么客气!”

苏氏忙侧过身子,算受了她半个礼。

“这是二十三小姐?”袁嬷嬷:“居然长这么大了!”

袁嬷嬷正要上前行礼,却被苏氏一把托住:“她小人家的,受不了您的礼!”

“嬷嬷好!”寇彤忙上前一步,朝袁嬷嬷行了一个礼。

她记得前世,母亲每每托人给自己送信,总是报喜不报忧。母亲病重的时候,就是袁嬷嬷通知自己的,若不是袁嬷嬷,恐怕自己连母亲最后一面都见不到呢。

虽然不知道袁嬷嬷为什么会对帮助自己,但是寇彤是打心眼里感激袁嬷嬷。

“因为大姑太太从京城回来了,今天上午刚到,家里一直乱着,所以就没顾上您。这些奴才也是该打,居然这么半天都不去通传,居然让您等了那么久!”袁嬷嬷笑着说道:“这会子,老太太已经午睡醒了,大姑奶奶、二夫人都在,我引您去上房吧!”

苏氏笑着对袁嬷嬷点头道:“有劳嬷嬷了!”

跟着苏氏身后的寇彤,心中却翻江倒海一般。

前一世,也是这个时候,也是这样炎炎的夏日,大姑姑因为在婆家受了气,所以回到娘家来诉苦来了。

大姑姑嫁的是安平侯,安平侯却是庶出,并非嫡出,因为老安平侯夫人一直无所出,所以就将孝顺懂事的安平侯养在名下,充作嫡子,继承了安平侯的爵位。

大姑姑成亲第二天,安平侯老夫人就将她的外甥女塞给安平侯做了贵妾!

大姑姑为此咬碎一口银牙!更可气的是那贵妾先大姑姑一年怀上孩子,并于十个月后产下一名男婴!

那可是安平侯的长子长孙!

44没安好心

一年后大姑姑生产,所幸大姑姑所生也是男胎,但到底晚了一年,长子不嫡、嫡子不长,为此事大姑姑很是忧心。

就在她忧心不已的时候,那贵妾却因为生产坏了身子,缠绵于床榻,不久便离开人世。

大姑姑暗自高兴,同时以身边已经有一个孩子为缘由,不愿意教养那庶长子。

那孩子被老夫人抱走,一直养在身边。

就这样十六年过去了,那贵妾所生长子已然到了要娶妻的年龄!老太太自然希望给养在身边的大孙子挑一门得力的亲家,好帮着他支撑门庭。

大姑姑肯定是不愿意!他是长子,又有老太太撑腰,若再有一门得力的外家,那安平侯的爵位要花落谁家便未可预料!

但是那长子毕竟不是嫡子,文不成武不就,被老太太宠得脾气又坏。老太太一门心思想挑好的,庶出的一律不要,非要嫡出的姑娘不可。议了几次亲都没有说成,不是嫌弃人家姑娘长得不好,就是说人家门庭差。

说来也是巧合,那长子无意之中看中了穆家二小姐!便说非穆家二小姐不娶!

那穆家可是朝廷新贵,穆将军可是穆贵妃的嫡亲哥哥!穆家大小姐是三王爷妃!

安平侯府这样靠着祖上恩荫过日子的闲散人家如何能比?

穆家二小姐怎么都不可能嫁给安平侯家的,别说庶子,就是嫡子也不可能!

那老太太以不孝的名义,压着安平侯,出于无奈,大姑姑只好上门,却被穆夫人以一杯茶水打发出门。

那长子居然去劫堵出去上香的穆家二小姐,却被跟随的护卫暴打了一顿。这件事情闹得整个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安平侯府颜面扫地!

再无人家愿意跟安平侯府结亲了。

安平侯府老太太却将说亲失败的责任推到大姑姑身上,很是将大姑姑数落了一顿!

见儿媳指望不上,安平侯府老太太便自己亲自给心爱的长孙说亲!

几个月以后,安平侯老太太发现不仅嫡出的小姐,便是庶出的姑娘也没有人愿意嫁给自己疼爱的长孙!

老太太见京城不行,便将眼光转移到南京,命令大姑姑这趟回娘家无论如何也要给那长子定好亲事!

要姑娘长得好,世家名门,还必须是嫡出。如若不然,便要给安平侯再纳一房贵妾。

安平侯为人软懦,作为养在嫡母名下的庶子,他一直乖乖听从嫡母的话,这一次也不例外。何况那长子也是他的儿子,他也希望儿子能找一个门当户对的闺秀。这烫手的山芋再一次抛到了大姑姑手中。

这可难坏了大姑姑!京城与南京氏族之间往来密切,很多氏族都是南京、北京皆有人出仕。

安平侯得罪过穆将军家的消息,怎么也瞒不住。

就算瞒得了一时,大族之间说亲,绝不是一时半会能定下来的,对方人品如何肯定要细细打听的。

一旦日后打听出来,大姑姑恐怕在南京也难以立足了。

寇彤记得,上一世,大姑姑就是因为此时才回到南京来的。四伯祖母疼爱女儿,不忍女儿在婆家受苦,于是便将主意打到依附四房过日子的寇彤身上。

寇彤模样好,是世家闺秀不说,还是嫡出!样样都符合要求,而且还是寇家人,嫁过去便是大姑姑的助力。苏氏在寇家一日,大姑姑就可以拿捏寇彤一日。

这个计划再好不过了!可惜,寇彤没有配合,因此便得罪了四房。

前世这个时候,她们母亲已经依附四房多时,无依无靠,四房才敢那样明目张胆地拿捏她们母女。

这一世,她们回到寇家的时间比上一世晚了很多,并没有依附寇家,那四伯祖母还会将主意打到她的头上吗?

寇彤不得而知!

防人之心不可无,她总是要留些心眼的。

寇彤跟在母亲与袁嬷嬷身后,绕过滴水崖,穿过一个爬满爬山虎的月洞门,顺着一个长长的抄手游廊,来到一个院落。

院子正房三间,左边是一溜边四间房,正房对面有三间倒座房,右边没有房子,是一个汉白玉石砌成的架子,架子上爬满了葡萄,正结着青涩的果子,一嘟噜、一嘟噜地挂在枝头,看着就让人嘴酸。

这是四伯母的院子!寇家的院子,寇彤来得最多的就数这个院子了。因为院子里面种着葡萄,所以又叫紫院,既是葡萄成熟的颜色,又有紫气东来的意思。

看到寇彤一行三人过来,立马有伶俐的丫鬟打起帘子进门去报信,还有两个丫鬟打起帘子请寇彤母女进去。

进了正房之后,袁嬷嬷示意寇彤与苏氏在明堂稍等,然后她就去了明堂右边的房间。左边是吕老夫人的起居室,明堂是吕老夫人处理内院事情的地方,右边应该就是吕老夫人平时跟人会客的会客厅了。

袁嬷嬷进去一会就出来,她挑了帘子,示意寇彤与苏氏进去。

外面很热,吕老夫人的房间放了冰盆,让寇彤觉得清凉舒适,浑身的燥意都凉了下来。

房间里面坐了好几个人,寇彤低着头跟在苏氏身后,头也不抬一下。前一世她因为规矩不好,被四房的几个姊妹嘲笑过,被郑家人羞辱过,她虽然不在乎那些人说什么,但是她不想因为自己让母亲受四房人的嘲笑。

“侄媳苏氏见过四伯母!”

因为多年远出在外,苏氏跪在蒲团上,行了一个大礼。

“侄孙女寇彤见过四伯祖母。”寇彤跪在苏氏左后方,跟着行了一个大礼。

“快起来吧!”吕老夫人说道:“这么多年你一个人在外面,还带着孩子着实是辛苦了。”

就这一句不咸不淡的寒暄,让苏氏鼻头一酸,不由想起这么多年受到的苦,想着今天终于回到本家,往常再多的辛苦也值了。

“侄媳不辛苦!”苏氏站起来说道。

“这孩子是…”吕老夫人多年不见寇彤,一时想不起来寇彤叫什么名字。

“这是彤娘。”苏氏忙将寇彤推到吕老夫人身边。

吕老夫人盯着寇彤看了一会,说道:“嗯,模样出落的真好,倒随了我们寇家人,浓眉大眼的。”

“谢四伯祖母的夸赞!”寇彤双手交叠,行了一个礼。

“嗯,规矩也不错。你这做母亲的还算称职。”吕老夫人满意地点点头:“你带着彤娘见见她二伯母并大姑姑吧!”

初次见面,长辈应该有见面礼送上的,可是吕老夫人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前一世有没有,寇彤已经不记得了,她那个时候大抵也没有在意这些事情吧!

苏氏带着寇彤见了寇家四房的二儿媳--连氏。

二伯母跟记忆一样,还是那十分好相处的样子。寇彤却知道,二伯母其实为人十分软懦,所以,吕老夫人到现在还没有将内院的事情交给她。

“彤娘这孩子生的真好!”连氏拉着寇彤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一遍,说着就捋下手上的镯子往寇彤手上套。

“十五弟妹,这些年辛苦你了!”

“老二家的!”吕老夫人打断道:“现在已经分房了,你怎么还叫以前的称呼,该改一改了!”

“是!”连氏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是我失礼了,弟妹莫见怪!”

就在这个当口,寇彤忙将手从连氏手中拉了出来。

二伯母真是好没心机的人…四伯祖母还没有给见面礼,她倒先给上了,不是打四伯祖母的脸吗?这样的心性,一点都不会察言观色,难怪四伯祖母不愿意让她管家了。

“二嫂嫂太过客气了!”苏氏笑着说道。

“大姑太太,你也回来了!”苏氏忙给寇家四房大姑太太安平侯夫人寇氏行了一礼。

寇彤也跟着见礼。

寇彤与苏氏坐下来之后,接下来又是丫鬟、婆子上来给苏氏、寇彤见礼,就这样喧闹了半天,两个人才坐定。

“俊英媳妇也是辛苦了,这么些年带着孩子独自在面外,一个女人家,总是难些。”吕老夫人盯着苏氏身上这件苏绣的衣裳,声音渐渐慢了下去:“我当你们在面外定然受了不少苦,现在看来,倒是我多虑了。”

苏氏扯了扯身上的衣裳,站起来刚想说话,就被安平侯夫人抢过了话头。

“是呀,弟妹身上这件衣裳可不便宜呢!”安平侯夫人若有所指地说道:“那年俊英兄弟出事之后,就在没有弟妹母女的消息,我还当弟妹与彤娘已经遭遇不测了呢!今天却好端端地出现了,也不知这么多年,弟妹去了什么地方,见了什么人?莫不是已经改嫁他人了吧…”

“大姑太太这话说得有些重了!”连氏向来老实,她听出这话不对,忙说道:“大姑奶奶向来快人快语,她就是随口问问,绝没有疑心你的意思,弟妹你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苏氏的脸涨得通红,神色有些激动:“我苏家男无带罪之人,女无再嫁之妇!我为相公守寡这么多年,清清白白,对日月可表。我刚进家门,大姐姐不说关心我们母女这些年是怎么渡过的,反倒是先如此折辱我。早知如此,我刚才就不该进门,就该一头碰死在寇家大门口以示清白。”

45房屋被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