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宏影笑了笑就要跑,被江宏景拉住。

“再去买一块,你也吃一块。”

“我又不干活,不热。也不想吃。”

江宏影一溜烟的跑了。

江宏景在后面喊:“等会回来啊。”

“不来了,咱奶奶说让我回去烧水去。”

这个冰糕起的名字真是很贴切,全是冰渣渣,不过吃了真的很爽快。

今年的收成不错,不过还是要尽快抢收,这个季节的天气很不稳定,一旦不及时一场雨下来,麦子都别想要了。

“庆亮,你下午去帮你姐割一下午去。”中午吃饭的时候,奶奶忽然说:“你姐家地多人少。”

江宏景夹菜的筷子顿了一下,淡定的到:“奶奶,家里的电话上天天好几个电话都催着要菜呢,我爸就想赶紧的把麦子割完了,去送菜,好挣俩钱花花。不赶紧挣等过了暑假一开学交学费又得一大笔钱。”

奶奶瞪了她一眼:“大人说话,小孩开什么口。”

江宏景在一边胡搅蛮缠:“奶奶,我都跟着下地干活,高俊就比我小俩月,他还是小子呢。咱们家的地加起来也不比大姑家的地少啊。”

“娘,今年不去了,姐夫弟兄好几个,哪个不比我强,您就别惦记了。”江庆亮终于开口。

江宏景在心里悄悄给父亲点了个赞,像这回这么明明白白的反驳奶奶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又见江庆亮转头对王丽荣说:“你下午别去割麦子了,今天打场院,一家出一个人,咱家你去吧。”

爷爷道:“我去场院,你们都去割去吧。这天也不准,说下雨就下雨。早割完了,放心。”

爷爷在家里干活都是随心意,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都说他是村里最自在的老头。江庆亮也没有谦让,父亲还能干就干两天吧,反正一年就一个麦收。

打麦子也不比割麦子轻松多少,一家一家的轮着打,先打后打都一样。打麦机还是那种老式的一个人站在那往机器里续麦子,一个人站在旁边给他递,还有一个人要站在出麦子秆的地方拿着铁叉子挑出来,挑出来立刻就有人挑走了垛起来,还有人专门在下面接着麦子粒,打麦子比割麦子还要脏还要累,一天下来,头上嘴里鼻子里,全是灰尘。

好在,该打谁家的麦子谁家的人就站在打麦机旁边。等打完麦子,拉回家,拔了房顶上晾上,麦收的季节,就算是尘埃落定了。

连着七八天的忙活,江宏景家上到爷爷,下到小弟江宏志不光瘦了一圈,还更黑了几分。

麦收过去,江宏影和江宏志就开学了,而江宏景也要去江北学缝纫去了,家里的钱不够,母亲要把新打的麦子卖了,父亲还是没有让卖,新麦子下来有的是等钱用要卖的,这个时候就是最便宜的时候,等上半年,价格就能贵上去,一斤麦子贵上一毛,一千斤就能多卖壹佰块钱,更何况他们家有五六千斤呢。

母亲本来也是犹豫,听父亲这么一说,立马去了一个姨表姐家里借了2000块钱。他们家是做生意的,比一般的家庭条件都要好。

说起母亲这边的亲戚,江宏景是万分感激,每次家里要借钱的时候,他们总会义无反顾的伸出手来。

去缝纫学校之前,王丽荣带着江宏景去镇上买了两身新衣服,孩子出门在外,做父母的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受气。儿子当年去部队的时候她也是这样,一会担心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一会又担心孩子会不会受人嘲笑,整整半年都休息不好,看到儿子寄回来的照片,又壮又精神,她才放心不少。

市里比县城远更多,一个月回来一次就不会那么方便了。

王丽荣把钱给江宏景缝在里兜里,反过来复过去的叮嘱:“一定看好钱。”

江宏景点头很认真的听:“妈我到了学校安置好了,就给你打电话。”

王丽荣看着又矮又瘦又黑的闺女还是忍不住道:“让你爸开着三轮车去送你吧。”去江北坐汽车还得将近两个小时呢,要是骑着摩托车去,还不得三个小时啊。

江宏景赶忙拒绝:“千万别啊,来回就得六七个小时,您和我爸得多累啊。关键是您们回来我还得挂心,还不如我一个人坐车去,利索,再说就四五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学完了,我就立马回来。”

不过话说四五个月就花5000块钱还真贵。

镇上有直达江北的车,江庆亮和王丽荣等着车发了才回家去。

车开的一瞬间,江宏景扭头去看窗外,父亲正扶着母亲上三轮车,母亲一只手抓着父亲的胳膊,一只手抓着三轮车抬着脚正要省去。

自重生回来,她一直在父母亲跟前,这么猛然一离开,鼻子一算,眼泪哗啦啦的往下掉,而心中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了。

第12章 上学

江宏景上的这个班是速成班,从七月一直到十二月,满打满算就五个月的时间。按照学费来算,还真贵。这个学校还有学两年的,一年的学费才3000。

前世的时候自己很喜欢自己做东西。儿子小的时候,经常给他做小褂做小裤,不过唯一的遗憾是自己不会用缝纫机,用手缝又太慢,做了几件就丢在一边不做了。

下了车,江宏景租了个小三轮车去了学校。带着被褥还有衣服之类的,自己扛着再去挤公交车,累得呼哧呼哧的,还不如多花几块钱。虽然现在的日子穷,但是不该省的还是不能省啊。

学校门口有接待的同学,看到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带着行李,惊讶的问:“你自己来的?”

江宏景微笑:“是啊,麻烦姐姐搭把手,帮我抬一下吧。”

接待的同学帮着她一起去交费,领东西,安排宿舍。宿舍很普通,不过比她高一的宿舍要好一点,这是四个人住的,学费那么贵,住宿再不好一点,那怎么行,每个床前都有一个稍高一点的床头柜,看上去既能当桌子也能储物。

其他人还没有来,她选了一个离电灯开关最远的一个床位,她才不想大冷的天,再下床去关灯呢。

铺好床,挂好蚊帐,行李没有收拾都放在床上,交完学费还剩下1500块钱,其中1000块钱是平时练习买布用的,剩下的500则是生活费。

她来的时候特意用户口本在镇上开了个存折,她打算去银行把剩下的钱存起来一部分,自己都带着太不安全了。

虽然说这一两千块钱在后世就和壹佰贰佰似的,但是这个时候还算是一笔巨款。

她问过刚才来送她的姐姐,这种技工类的学校,管理上都不是多严格,晚上的自习可以去上也可以不去,和老师说明原因就可以了。

她特意打听了一下学校附近有没有夜市,没有想到还真有,有卖衣服的,鞋子的还有各色小吃之类的。

所以江宏景打算去批发市场看看,她也想自己能在夜市摆个小摊,卖个简单的化妆品和饰品类的。缝纫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女孩子,女孩子爱美,喜欢打扮,而且还会追风,想要做化妆品和饰品,就先得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索的。

学校周六周日都休息,休息日的时候不仅可以去夜市摆摊而且可以去商业街之类的地方去啊。貌似现在的城市还不需要创城之类的,估计城管还不算厉害。

其实她也想过要去饭店当服务员打工,好多大饭店,晚班,周六周日都用零工。但是现在的服务员工资好的一个月才六七百块钱,她要是去干临时工,一个小时能给两块就不错了。再说了江父江母也不希望她在饭店当服务员,他们都是老式的观念,觉得这是伺候人的活不好。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的生活技能之一就是当服务员啊。

江宏景是重生过来的,年轻的时候也爱美过,各式各样的化妆技巧她都知道,什么实用,什么有用一看就明白。

江北市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靠着西边有个锦江批发市场,什么都有批发的。

她问了好几个摊子,假装零买找了几家,又假装批发问了几家,只要说是批发的价钱都差不多。

洗脸的面扑,修眉刀,眼影,小梳子,小镜子,面膜,各色的指甲油、洗面奶,乳液,粉底液,粉饼,唇彩,各式各样的头花,发卡,发圈,小化妆包林林总总几十样。江宏景批的很痛快,一手提了个大方面袋。

钱花的也很痛快。花了足足有两百块钱。

光报到的时间就有三天,她这才第一天。

回到宿舍天色很晚了,很奇怪的还是她一个人,看来其他人来的晚了。

简单梳洗了一下,她拿着批发来的化妆品有点愁,前世的时候都是用的好品牌的化妆品,现在拿着这个还真不太敢用。几番纠结,心一横,豁出去了。

自己进的化妆品自己都不敢用,怎么去卖给别人?

把头发打毛了,梳了了个丸子头,带了最贵的带水钻的饰品。她有自己的化妆技巧,她现在的肤色较黑,用了比较自然的粉底液,化好妆,换上买的简洁又大方的乳白色连衣裙,挎上玫红色小包。别说这样一打扮,竟然不像个农村小姑娘了,但是一看手就露馅了,她狠狠心,倒了一把粉底液,把手也拍匀了。

把批发来的东西一样少拿了几个,剩下的全锁进柜子里,拿了买的桌布,还有一个电池式的小台灯,去夜市了。

现在还没有充电式的台灯,不知道这个电池的能称多久,好在她多备了几块电池。

做小生意她并不害怕,她经常在集上赶集卖菜,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卖不同的东西,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更何况她也不是真正的十六岁。

找了位置,她铺好桌布,桌布她选的是田园小碎花风格的,旁边是个卖衣服的。

“小姑娘,你卖什么?”卖衣服的大姐看着一团和气。

“是化妆品,小饰品啥的。”江宏景一边答,一边分类把东西都摆好。

天还早,没有多少人,卖衣服的大姐,蹲下来,一样一样的看着她摆,好奇的问这问那,江宏景很耐心的讲给她听。

“你的头发梳的怪好看的,怎么梳成这样的?还蓬蓬着,你烫头发了?”

江宏景嘴角一抿:“没有,您想学吗?等会教您呀。”

“嗯嗯,好啊。”卖衣服的大姐很感兴趣。

江宏景一看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让大姐做了凳子上,让她自己拿着镜子,自己在后面梳好教给她,一边说:“梳这个头发可显年轻了,您看,您要是怕头发散了,可以用个小发卡固定住,就像我这样的。”

大姐开心的在镜子里照来照去,别说还真显年轻,她又问了小发卡的价格,江宏景很痛快的道,“这个发卡是我起的最贵的了,2块,您要是要,我就进价给您,开张的买卖。”

大姐眼睛亮了亮:“行啊,等会给我拿一个,看你的皮肤很细,该不会是化妆了吧?”

“是啊。我皮肤比较黑,就用的自然的粉底液打了底,您的皮肤有点黄,用一点自然白的,就很有效果。”

“真的吗?”大姐惊喜的问。

“是啊,要不我给您试试?”江宏景想反正没事,样品也要打开一个,再说都是邻居了,多认识一个人也好说话。

“可以吗?”卖衣服的大姐有点激动。

“反正现在也不忙,我给您试试。”

她可能常年摆摊的原因,皮肤有点干,先用一次性面膜拿爽肤水敷两分钟。江宏景一边等时间一边和她聊天,这个卖衣服的女人姓张,江宏景就叫她张姐。然后和她说一些美容的小知识。时间差不多了,拍上乳液,然后再上粉底液。

“张姐,您的皮肤有点干,用粉底的时候把乳液和粉底混合一下,这样用起来效果会好一点。”

拍完了乳液,江宏景觉得张姐比之前的肤色要白皙,细腻的多。她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递给张姐看。

张姐看了镜子,惊喜的说:“真的这么管用啊。”看着明显白皙了皮肤再配上刚才梳的丸子头,越看越爱。

江宏景微笑,“当然啊。平时您没事了就贴个面膜,补补水,这样皮肤就能衰老的慢。”

张姐很以为然:“小江,你这粉底卖多少钱一瓶?”

江宏景很小声的说:“张姐,这个我六块钱进的,您说卖多少合适?”

“我看你卖十五都行。”

江宏景惊愕,其实她是四块进的,她还打算卖十块钱呢。她是怕张姐要买,她才说的贵的。“十五,能卖吗?”

张姐很爽快:“我说能就能,这个街上,就你一家卖这个的。等姐用的好,给你宣传宣传。”

“哎,那就谢谢姐了,您要是要,我进价给您。”

张姐很高兴,这小江可真上道,“那多不好意思。”

“女人不向着女人谁还向着女人啊。”一席话说的张姐很热帖。

张姐买了一个粉底和一个小发卡,虽然第一单只挣了三块钱,但这也算顺利开张。老一辈的人都讲做买卖,要是第一个买的女人不还价,那今天的买卖肯定超顺利。

果不其然,今天到收摊的时候,江宏景就卖了6支唇彩,2个乳液,3个粉底,三大盒面膜,还有单贴的面膜若干,指甲油,还有其他的小东西都有卖。

旁边的张姐的衣服也卖了不少,投桃报李的,江宏景也在她那挑了两件小衫,最后走的时候,她又送了张姐两个小瓶的指甲油,张姐一高兴,又少收她两块钱。

回了宿舍,就她一个人。在夜市上吃了两个烧饼,她去水房打了热水,洗了脚,插好门,钻进蚊帐里,开始数钱。貌似重生回来,每个晚上都在数钱。数完钱她就惊呆了,叁佰六十贰,她感觉一直在不停的卖货,没有数钱,心里约莫着也就是有一百多块钱。竟然有叁佰六十贰,才卖了三分之一的货竟然就赚了壹佰多块钱啊。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钱竟然这么好赚了?

第13章 相遇

江宏景上的这个班是速成班,从七月一直到十二月,满打满算就五个月的时间。按照学费来算,还真贵。这个学校还有学两年的,一年的学费才3000。

前世的时候自己很喜欢自己做东西。儿子小的时候,经常给他做小褂做小裤,不过唯一的遗憾是自己不会用缝纫机,用手缝又太慢,做了几件就丢在一边不做了。

下了车,江宏景租了个小三轮车去了学校。带着被褥还有衣服之类的,自己扛着再去挤公交车,累得呼哧呼哧的,还不如多花几块钱。虽然现在的日子穷,但是不该省的还是不能省啊。

学校门口有接待的同学,看到一个小姑娘一个人带着行李,惊讶的问:“你自己来的?”

江宏景微笑:“是啊,麻烦姐姐搭把手,帮我抬一下吧。”

接待的同学帮着她一起去交费,领东西,安排宿舍。宿舍很普通,不过比她高一的宿舍要好一点,这是四个人住的,学费那么贵,住宿再不好一点,那怎么行,每个床前都有一个稍高一点的床头柜,看上去既能当桌子也能储物。

其他人还没有来,她选了一个离电灯开关最远的一个床位,她才不想大冷的天,再下床去关灯呢。

铺好床,挂好蚊帐,行李没有收拾都放在床上,交完学费还剩下1500块钱,其中1000块钱是平时练习买布用的,剩下的500则是生活费。

她来的时候特意用户口本在镇上开了个存折,她打算去银行把剩下的钱存起来一部分,自己都带着太不安全了。

虽然说这一两千块钱在后世就和壹佰贰佰似的,但是这个时候还算是一笔巨款。

她问过刚才来送她的姐姐,这种技工类的学校,管理上都不是多严格,晚上的自习可以去上也可以不去,和老师说明原因就可以了。

她特意打听了一下学校附近有没有夜市,没有想到还真有,有卖衣服的,鞋子的还有各色小吃之类的。

所以江宏景打算去批发市场看看,她也想自己能在夜市摆个小摊,卖个简单的化妆品和饰品类的。缝纫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女孩子,女孩子爱美,喜欢打扮,而且还会追风,想要做化妆品和饰品,就先得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索的。

学校周六周日都休息,休息日的时候不仅可以去夜市摆摊而且可以去商业街之类的地方去啊。貌似现在的城市还不需要创城之类的,估计城管还不算厉害。

其实她也想过要去饭店当服务员打工,好多大饭店,晚班,周六周日都用零工。但是现在的服务员工资好的一个月才六七百块钱,她要是去干临时工,一个小时能给两块就不错了。再说了江父江母也不希望她在饭店当服务员,他们都是老式的观念,觉得这是伺候人的活不好。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的生活技能之一就是当服务员啊。

江宏景是重生过来的,年轻的时候也爱美过,各式各样的化妆技巧她都知道,什么实用,什么有用一看就明白。

江北市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靠着西边有个锦江批发市场,什么都有批发的。

她问了好几个摊子,假装零买找了几家,又假装批发问了几家,只要说是批发的价钱都差不多。

洗脸的面扑,修眉刀,眼影,小梳子,小镜子,面膜,各色的指甲油、洗面奶,乳液,粉底液,粉饼,唇彩,各式各样的头花,发卡,发圈,小化妆包林林总总几十样。江宏景批的很痛快,一手提了个大方面袋。

钱花的也很痛快。花了足足有两百块钱。

光报到的时间就有三天,她这才第一天。

回到宿舍天色很晚了,很奇怪的还是她一个人,看来其他人来的晚了。

简单梳洗了一下,她拿着批发来的化妆品有点愁,前世的时候都是用的好品牌的化妆品,现在拿着这个还真不太敢用。几番纠结,心一横,豁出去了。

自己进的化妆品自己都不敢用,怎么去卖给别人?

把头发打毛了,梳了了个丸子头,带了最贵的带水钻的饰品。她有自己的化妆技巧,她现在的肤色较黑,用了比较自然的粉底液,化好妆,换上买的简洁又大方的乳白色连衣裙,挎上玫红色小包。别说这样一打扮,竟然不像个农村小姑娘了,但是一看手就露馅了,她狠狠心,倒了一把粉底液,把手也拍匀了。

把批发来的东西一样少拿了几个,剩下的全锁进柜子里,拿了买的桌布,还有一个电池式的小台灯,去夜市了。

现在还没有充电式的台灯,不知道这个电池的能称多久,好在她多备了几块电池。

做小生意她并不害怕,她经常在集上赶集卖菜,现在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卖不同的东西,其实性质是一样的,更何况她也不是真正的十六岁。

找了位置,她铺好桌布,桌布她选的是田园小碎花风格的,旁边是个卖衣服的。

“小姑娘,你卖什么?”卖衣服的大姐看着一团和气。

“是化妆品,小饰品啥的。”江宏景一边答,一边分类把东西都摆好。

天还早,没有多少人,卖衣服的大姐,蹲下来,一样一样的看着她摆,好奇的问这问那,江宏景很耐心的讲给她听。

“你的头发梳的怪好看的,怎么梳成这样的?还蓬蓬着,你烫头发了?”

江宏景嘴角一抿:“没有,您想学吗?等会教您呀。”

“嗯嗯,好啊。”卖衣服的大姐很感兴趣。

江宏景一看现在也没有几个人,让大姐做了凳子上,让她自己拿着镜子,自己在后面梳好教给她,一边说:“梳这个头发可显年轻了,您看,您要是怕头发散了,可以用个小发卡固定住,就像我这样的。”

大姐开心的在镜子里照来照去,别说还真显年轻,她又问了小发卡的价格,江宏景很痛快的道,“这个发卡是我起的最贵的了,2块,您要是要,我就进价给您,开张的买卖。”

大姐眼睛亮了亮:“行啊,等会给我拿一个,看你的皮肤很细,该不会是化妆了吧?”

“是啊。我皮肤比较黑,就用的自然的粉底液打了底,您的皮肤有点黄,用一点自然白的,就很有效果。”

“真的吗?”大姐惊喜的问。

“是啊,要不我给您试试?”江宏景想反正没事,样品也要打开一个,再说都是邻居了,多认识一个人也好说话。

“可以吗?”卖衣服的大姐有点激动。

“反正现在也不忙,我给您试试。”

她可能常年摆摊的原因,皮肤有点干,先用一次性面膜拿爽肤水敷两分钟。江宏景一边等时间一边和她聊天,这个卖衣服的女人姓张,江宏景就叫她张姐。然后和她说一些美容的小知识。时间差不多了,拍上乳液,然后再上粉底液。

“张姐,您的皮肤有点干,用粉底的时候把乳液和粉底混合一下,这样用起来效果会好一点。”

拍完了乳液,江宏景觉得张姐比之前的肤色要白皙,细腻的多。她拿出准备好的小镜子,递给张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