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辈子,她和李承瑞现在可没什么关系,他送了这枚玉佩过来,是什么意思?

“如意,你说这怎么办?”沈夫人一看见女儿,立马就多了主心骨,伸手拉了沈如意,让她看那玉佩:“无缘无故的,咱们可不能收这枚玉佩,再说了,他一个男人家…我听说三皇子还没成亲,他巴巴的送你玉佩是什么意思?”

“娘,别担心,我才十三呢,距离及笄还有三年,三皇子都十八了,眼看着就该成亲了,哪儿能跟我扯上什么关系?”沈如意笑着摇头,若是没记错,后年边关会有一场战事,到时候三皇子奉命出征,哪儿有空成亲?

只是沈夫人还是有些不安:“可是这玉佩…”

“无妨,先收着吧,反正这玉佩上也没什么标记。等有机会了,再还回去。”虽然玉佩质地好,应该是值不少钱的,但花样普通,就是个很常见的五蝠抱团,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能佩戴的。

不收着,难不成能将这玉佩给扔到大街上?只是,这东西,到底是不能收,还得想办法还回去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

花开最近不知道走什么背运,居然开两个文扑两个文…实在是太打击人了,现在都快没信心了…唔,难道要再去开一个?

第15章

既是安心要走慧心大师指的那条路了,沈如意也就不整日里想办法去搭上哪个靠山了。每日里除了抄写佛经,就是和沈夫人坐在一处绣佛经,另外就是想办法赚钱,她是不懂得做生意的,但方琴从小耳闻目染,还是有几分经验的。

一直折腾到来年春天,三个人合伙的胭脂铺子才算是开张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春天到了,姑娘们喜欢打扮了,这一开张,生意竟还是不错的。

头一个,沈如意就分了五两银子。当然,若是侯府的人,这五两银子定是不会看在眼里的。他们随手打赏别人的,指不定都有五两了。可对目前身无分文的沈如意来说,这五两银子可就不少了。

算一下,一个月五两银子,一年就是六十两,两年就是一百多两啊。她们娘儿俩住在庄子上,吃的都是庄子上自产的,沈夫人不太爱用胭脂水粉,每年的花销也就是做衣服,给庄子上的人发月钱什么的,一年下来也不过是二十两。

再者了,钱生钱,现在手里的银钱再投入进去,不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银钱吗?

生意上的事情,沈如意也不太懂,只要听着方琴的就行,她只管想了胭脂方子,让人做出来就行。一转眼到了三月,她就开始筹划宣扬沈夫人孝顺的事情来了。她既是本着孝妇的朝廷表彰去的,这事儿自是筹划的越大越好。

只是,京城到底是沈侯爷的地盘,她若是出头太早,怕是还没达到目的呢,就先被沈侯爷一棍子给打死了。

当今太后喜听戏,沈如意原本的打算是将自己娘亲守孝十年的事情编个戏折子,然后送到司乐坊的,可过后才打听出来,这司乐坊演的戏,至少也是提前半年开始排演的。她这会儿送过去,已经是有些晚了。

随后沈如意就想到沈侯爷的对头,这在朝廷当官,因着利益多寡,不可能是连一个对头都没有的。这个哪怕沈如意上辈子不知道,这辈子也能打听出来。

她特意去找了陈嬷嬷,陈嬷嬷对沈夫人最是忠心,知道这事儿若是办的好了,夫人一辈子就稳当了,哪怕沈侯爷再不喜自家夫人,也得将夫人给供起来,所以应的特别痛快。

第二天就和自家男人雇了马车直奔京城,该找谁,该怎么说,该如何打动人家,沈如意之前都一一交代好了。现在沈如意可不管这事情会不会让侯府有什么损失,不过些内宅事情,就算是沈侯爷被人参了宠妾灭妻,也不过是罚俸罢了。

若是可能,她还要祈求老天爷开眼,让沈侯爷直接罢官削爵最好了呢。

“今儿有个自称是广平侯夫人奶嬷嬷的人上门来求见了。”雍容华贵的妇人笑盈盈的给站在面前的男人更衣:“我闲着无聊,就见了见。”

“广平侯夫人?”男人微微挑眉,妇人点点头:“是啊,不是假冒的,带着广平侯夫人的帖子呢,上面盖的确实是广平侯夫人的私章。”

男人好笑的挑了挑嘴角:“私章?”

“你也不想想,当年广平侯夫人是怎么出京的,那广平侯怎么可能会让她带了一品侯夫人的凤冠霞帔和印章?”妇人也弯了弯嘴角,男人若有若无的哼了一声:“找你有什么事儿?”

“你一定想不到。”妇人笑的眉眼弯弯,伸手在男人的衣领上点了点:“这沈夫人,原本我是很瞧不上眼的,女人家家嘛,若是没有娘家依靠,自己强硬些,也能过的很不错,她倒好,明明占着优势,却被人连闺女一起扔出了京城,十来年都在庄子上过,实在是太懦弱了些。”

男人没接话,背着手往外走,妇人挎着他胳膊跟着往外走:“不过昨儿那奶嬷嬷的一番外,倒是让我对这女人刮目相看了。”

“怎么,那沈夫人准备站起来了?”男人不在意的问道,撩了衣服下摆,在餐桌前坐定,妇人点点头,给他端了茶杯:“我竟是没想到,这沈夫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原来她也不是光逆来顺受的。大约是瞧着十来年那沈侯爷都想不起她们母女,所以对沈侯爷也冷了心吧,竟是要玉石俱焚了。”

“玉石俱焚?”男人有些好奇,妇人想了一下,又摇头:“也不算是玉石俱焚吧,若是她一辈子呆在庄子上,不光是她自己要毁了,她那女儿,估计这辈子也没什么出头的希望了。所以只要她回来,哪怕是侯府落败了,至少她女儿还是个官家千金,嫡长女呢,算起来,只要侯府没有被抄家灭族,她就算是赢了的。”

男人能在朝堂身居高位,也是个聪明的,听了自家婆娘一番话,脑袋一转就想明白了:“她是想请咱们对付沈侯爷?宠妾灭妻的罪名?”

妇人眨眨眼没说话,男人伸手摸了摸下巴:“她凭什么认为我们会帮她?就算是我们和沈侯爷不对付,那什么时候出手,怎么出手,也是我们自己的事情,非亲非故的,我们为什么要帮她?帮了她,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更何况,这朝堂上的事情,说着容易,办起来可不容易,我若是要参沈侯爷宠妾灭妻,这证据得有,还得打点御史台,我们凭什么白白帮别人?”

“能让沈侯爷吃亏,那就是我们的好处啊。”妇人挑眉笑道:“而且,你可猜错了,沈夫人可不是让我们和沈侯爷对着干的,而且啊,这次她可不是让人来求你的,而是让人找我的。”

男人有些吃惊:“对付沈侯爷,求你一个妇道人家?”

妇人不满的皱了皱眉:“妇道人家怎么了?别小看妇道人家,这事情我若真是应了下来,那可是不费你一点儿的功夫的。只要我啊,过几天往宫里走一趟,给太后娘娘送上贺礼,那就算成了。”

男人又伸手摸了摸下巴:“太后娘娘?寿诞?是打算让你在太后娘娘面前替她哭诉一番?”

“都说了你别小瞧妇道人家,人家沈夫人有主意着呢。光是回京有什么难的?只要带着闺女自己回来,沈侯爷难道还能不让她们母女进门?”

妇人嗤笑了一声:“将嫡妻嫡女关在府门外,不用你,明儿这朝堂上就满是参沈侯爷的折子了。人家沈夫人对这个方法可是没看上眼,她啊,可是想风风光光的回京呢,回京还不算,还要有个依仗,让沈侯爷再不敢轻易动她的依仗。”

不等男人询问,她就笑着继续说下去了:“沈夫人这奶嬷嬷,带来了一件儿东西,这个东西呢,是沈夫人给太后娘娘的贺礼,是一副双面绣,有十尺长,绣的是佛经。”

“而且,沈夫人这奶嬷嬷,口口声声说的是,他们家夫人之前曾经发誓,要在庄子上为沈老侯爷守孝三千九百天,因着这时间还不到,所以不能进京为太后娘娘贺寿,只能托人送上一副双面绣,恭贺太后娘娘寿诞。”

男人眯了眯眼:“是打算让太后娘娘赞她一声孝顺?”

“猜对了!”妇人笑眯眯的拍手:“这可不就是一件儿特别容易的事儿?我只消说上那么一两句话,就能给沈侯爷添那么大一个麻烦,你说,这事儿划算不?”

男人想了一会儿,挑起嘴角笑:“光这样怎么能行?太后娘娘就算是赞她一声孝顺,不过是一句白话,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沈侯爷给倒打一耙,不仅是会丢了这名声,更是要担上蒙蔽太后娘娘的罪名。你既然打算出手,咱们就玩一把大的。”

妇人没说话,男人笑了笑:“正好前段时间,淮阴县出了个节妇,皇上正打算让人造贞节牌坊,发圣旨褒扬那节妇,咱们朝一向有褒扬节妇,烈妇和孝妇的惯例,沈夫人既然是个孝顺的,一守孝就守了十年,这个孝妇的名头是跑不了了。”

“这个估计有些麻烦吧?”妇人皱了皱眉:“说到皇上跟前,那就是朝堂上的事情了。更何况,这节妇什么的,不是被当地人举荐的,当地官府上折子的,就是自家人上表请的,沈夫人可是沈侯爷的嫡妻,沈家没什么表示,咱们却上了这样的折子,皇上看了会如何想?更何况,这事儿可比你参沈侯爷宠妾灭妻麻烦的多了,你刚才不还说,没好处就不愿意去做的吗?给了沈夫人这个表彰,那可是给沈家脸上贴金子的,咱们不仅是半点儿好处没有,那可是白出力为沈正信那老匹夫做好事儿了。”

“谁说是要咱们上折子?”男人笑着摆摆手:“大名府清河县的知县,是何大人的门生,何大人当年,可是和沈夫人的父亲卢大人可是同年。那沈夫人既是能求到你面前,也不是个太蠢笨的,咱们只要将消息给递过去,该怎么办,沈夫人自会有去想办法的。”

妇人想了一下,笑着点头:“果然还是夫君聪明,一下子就想起来该用那条人脉了,若是我自己,怕是想的脑袋疼都想不起来这外面的事情该如何插手。”

“外面的事情,自有爷们儿顶着,你想那么多做什么?”男人不在意的笑道:“只要你管着这府里的事情,让我后顾无忧,那就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这次的事情也一样,咱们虽然没能得什么好处,但沈正信从此后宅不宁,他这仕途,怕是也走不长远了。太后那边,你也不必多替沈夫人说话,咱们两家不对付的事情,谁都知道,万不能让太后娘娘知道咱们是要插手别人家的后院内宅。”

妇人笑着点头:“我明白该怎么做,夫君就放心吧。时候不早了,我让人传早膳进来?”

第16章

沈如意若是知道自己想白了头发都想不出办法解决的事情就在这夫妻两人一顿饭的时间里给解决了,怕是要目瞪口呆回不过神来。

不过也差不多,陈嬷嬷回来说只用了一天时间,足够沈如意震惊了:“嬷嬷你是说,高夫人带你去拜访了何夫人?何学士的夫人?”

就是沈如意上辈子再怎么没接触过外面的事情,她也知道,她及笄那年,何学士可是进了内阁当了首辅的。想到这个,沈如意立马又想起来另外一件事情,自己和娘亲初初回侯府的时候,好像并不曾听闻沈侯爷要将自己嫁给瑞亲王的事情。还是过了半年多,她那个庶妹该成亲了,沈侯爷才慌慌张张的定下了亲事。

莫非,自己和娘亲能回侯府,也是借了这位何大人的光?

要是她早知道自家过世的外祖父还有这么一条人脉留下,她怎么也不会扔在一边任由那情分逐渐转淡转薄再不复存的。可想想沈夫人那性子,以及过世的外祖母韩老夫人那性子,沈如意又有些了然。

外祖母当年生怕沈夫人嫁不出去,别说是让沈夫人出门见客了,怕是她自己都不会上别人家的门的。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孤女寡母的,更是要避嫌了。

这么一想,沈如意就有点儿惋惜又有点儿庆幸。惋惜的是自己以前竟然一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大靠山在,庆幸的是还好在她出嫁之前发现了。

只是,想来那何大人也不是好巴结的。和自家外祖父的感情,怕也不过平平,要不然,上辈子娘亲过世,自己嫁人,这位何大人怎么就一声没吭呢?

好吧,仔细想想,人家何大人这样做又是正常的。

虽然在官场上,同年的关系是很受重视的,但也有句话叫人走茶凉。外祖父早早就过世了,又没有留下子嗣,剩下这个女儿太过于懦弱,朝堂上的事情半点儿帮不上忙,何大人从来不过问也是情有可原的。

“是,何学士的夫人可真和蔼。”陈嬷嬷笑着点头,又拿出自己贴身藏着的东西:“姑娘快看,那位何夫人一听说我是卢侍郎女儿的奶嬷嬷,就赏了我见面礼。对了,何夫人还让我带了东西回来给夫人呢。”

说着又急慌慌的跑出去,没一会儿就抱着个包袱进来了:“何夫人说,这些年她上了年纪,总是病歪歪的,从不知外面的事情,又想着夫人是在庄子上守孝,就不曾派人来问过,现下夫人守孝快结束了,就让我带了礼物回来。”

沈如意弯起嘴角笑了笑,上了年纪?像何夫人这样跟着何大人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是越活越人精的,怎么可能会半点儿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不过是不愿意沾手罢了,得罪了沈侯爷,对何大人有什么好处?

只是现在,可不一样了,自家娘亲若是得了朝廷的褒扬,那是侯府都得利的事情。沈侯爷就算是心里怨愤,也不得不承了何大人这个人情。

再说了,官场上,哪儿有永远的敌人朋友?指不定这会儿是朋友,下一刻钟就是敌人了。或者,这一会儿是敌人,下一刻钟就是朋友了。

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顺利的超出了沈如意的想象,原本她还以为,自己至少要花上两三年的时间,慢慢的去筹划,才有可能会完成这件事情。按照她的计划,先是今年得了太后娘娘的夸奖,然后逼得沈侯爷不得不将她们母女给接回去。这还得看她们愿不愿意回去,愿意了,这三千多天就是守完了,不愿意,那现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守完呢。

然后等她们赚了钱,回了京城,再慢慢的筹划,再去申请朝廷的表彰。

可没想到,不过是让陈嬷嬷到京城跑了一趟,事情就全部完成了!

“有劳嬷嬷了。”沈如意高兴的不得了,伸手抱着陈嬷嬷的胳膊,将头靠在陈嬷嬷的肩膀上:“还是陈嬷嬷最能干了,这下子,咱们就只要安安心心的等着就行 ,再不用耗费心思去筹谋什么了。”

陈嬷嬷也笑,沈夫人算是她一手带大的,沈夫人能过的好,她比任何人都高兴。

“呀,我竟是忘记了一件事情!”沈如意正笑着,忽然站直身体,一脸惊慌:“哎呀,嬷嬷上京的时候,我只准备了高夫人的那份儿礼物,何夫人那里可是什么都没准备啊。”

那双面绣是要当贺礼送给太后娘娘的,就是高夫人的见面礼,都是沈如意耗费心思给准备的,没钱,还不能显得太寒碜,那就只能在心意上下功夫了。

“哎,姑娘忘了,您还让老奴准备了这么多的佛经呢。”陈嬷嬷浑不在意,笑着说道:“原本老奴也很忐忑,但没想到何夫人是那么和蔼一个人,还夸赞夫人的字写的好呢,很有老爷当年的风范。”

沈如意抽了抽嘴角,这可真是睁着眼说瞎话,她就算是没见过外祖父,只听娘亲描述也是知道外祖父是个外柔内刚的男人,而娘亲呢,性子软趴趴,都说字如其人,娘亲那一手字,连她看了都觉得像是被抽调了枝干的树叶,何夫人怎么可能会看得上眼?

不过是碍于面子说了两句,更重要的是那句有其父之风,是想让陈嬷嬷回来传达一个信息——看在卢大人的面子上,这个忙,我们肯定会帮的。

何家如此仁义,沈夫人和沈如意自应知恩图报,现在不报,以后也会有机会的。

“何夫人喜欢就好。”沈如意笑着应道,和陈嬷嬷一起进去见沈夫人。沈夫人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这位何夫人:“你外祖父过世之后,何夫人下过好几次帖子,请我和你外祖母到何家去做客,只是,你外祖母脾气强硬,生怕别人会看不起…”

卢家虽然是大门大户,但外祖父是旁支远房,沾不到一点儿大家族的光。卢老夫人娘家也不是多出众的人家,卢大人一死,原本升起来的那点儿趋势也被掐了,无依无靠,家产不多,出门做客就有些刻薄的会挤兑几句。卢老夫人是个受不住气的,几次之后,索性就不出门了。

“何夫人是个怎么样的人?”沈如意打断沈夫人的回忆,笑眯眯的问道:“我瞧着倒是听热心的,一听说陈嬷嬷是娘您的奶嬷嬷,立马就答应了要帮忙。”

“何夫人确实是个和善的。”沈夫人也赞同的点头:“何夫人为人很好,几乎和何夫人有过来往的,都和何夫人交好。每年十二月,她都会在法华寺几个寺院附近施粥,家里的旧衣服什么的,也都会送人,很是善心呢。”

“那等我们回京了,可得好好谢谢何夫人才是。”沈如意笑着说道,沈夫人连连点头:“那是应当的,何夫人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咱们肯定得谢谢人家。”说着又有些为难:“只是,咱们也身无长物…”

“咱们为沈家争取了这么好的名声,沈家不应该替咱们谢谢何家吗?”沈如意不在意的摆手,又微微皱起了眉:“再者,咱们不急着回京,这事情也就能先放一放,现下可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呢。”

沈夫人不解,沈如意笑道:“虽然何夫人那边是答应了下来,但咱们也不好就这么坐等天上掉馅饼是不是?咱们也得去拜访一下知县夫人。”

沈夫人恍然大悟,忙点头:“是我昏了头了,竟还要你提醒我这个,那咱们就定个时间,我带你去拜访一下。”

“得带着谢礼。”沈如意强调,沈夫人愣了愣才问道:“你是在为这个发愁?”

沈如意点点头:“也不知道知县夫人喜欢什么,之前高夫人何夫人她们还好说,只要带些大名府的特产,不管贵贱,总是咱们一番心意,可知县夫人这里就不能这么送了。”

都是一个地方的,送什么特产?你有的人家一样不少,说不定比你有的还多呢。

沈夫人也有些发愁:“要不然,我再做几个绣活儿?”

“不能总是这样,物以稀为贵,娘您的绣活儿好,若是随随便便就送出去一些,远的不说,近处的,就显得太后娘娘得的那个不稀罕了。”

沈如意忙摇头:“再者,娘您也不是专门的绣娘,这些个绣活儿,能不送人就不要送人。我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话没说完,眼睛就亮了一下:“我竟是忘记了这个,我之前倒腾的那些个胭脂,正好拿来送人,知县夫人若是用的好了,指不定就能替我们宣扬一下呢。”

沈夫人则是有些犹豫:“那个是不是太单薄了些?”

“不单薄了,知县老爷的月俸不过是七石半,现下是丰年,一石米二两银子,我们那铺子里,一盒胭脂可是要五两银子的。”沈如意笑着给沈夫人算,沈夫人瞪大眼睛一脸吃惊:“五两银子?有人买吗?”

“自是有人买的。”沈如意笑眯眯的点头,她和方琴,再加上黄可儿,可以说是这镇上,甚至是在县里,身份都是数得上的,早在铺子开张之前,几个人但凡出门,就说自己用的是铺子里自家的胭脂,本身年纪小就占优势,皮肤好,脸色亮,哪儿有不吸引人的?

当然,卖的贵也是成本高。那些胭脂可都是用花朵制作的,一小盒胭脂,几乎就要用掉半屋子的花儿了,还得制上十天半个月的,才能出来一点儿。

第17章

“我穿着这样,真的行吗?”沈夫人很是局促,伸手拉了拉裙子,脸色微红的问旁边的沈如意,沈如意笑眯眯的点头:“自是好看的,娘亲一如既往的漂亮,看着就跟二十来岁一样。这裙子素雅的很,很能衬托娘亲的肤色。”

“可是,会不会太花俏了些?”沈夫人有些犹豫,底色虽然是素蓝色的,但上面绣着连片的紫色花朵,实在是太显眼了些。她都多少年没穿过这样的衣服了。再说了,上了年纪了,这衣服上就该绣福纹祥云之类的东西了,这花儿,会不会太嫩了些?

“不会,真的,娘你年纪看着也不大,怎么就不能穿这样的衣服了?”沈如意转头问陈嬷嬷:“嬷嬷你说,我娘看着是不是年轻的很?”

就算庄子上的生活比不得侯府,但也不用沈夫人自己下地,更不用沈夫人操持家务。庄子上的事情,一大半是被陈嬷嬷管着,一小半是被红绸她们管着。沈夫人唯一要做的就是每天得空了绣两朵花,或者是教导沈如意写字读书什么的。

饭菜虽然一般,但从不会饿到沈夫人。衣服虽然普通,但也不是麻布能磨了沈夫人的皮肤。沈侯爷忘了她们母女,但沈夫人一向以夫为天,心里从不含怨恨抱怨。

想的开,心态好,最宝贝的闺女又天天呆在身边,沈夫人三十多岁的人了,硬是看着就跟二十来岁一样。

女人嘛,赞美貌是最让人欢喜了。沈夫人心里虽然对这么明亮的衣服有些别扭,但听女儿夸奖自己长的年轻,还是忍不住笑:“那就真的穿这一身了?”

沈如意使劲点头:“嗯,知县大人是个清廉为民的,知县夫人也是个爽朗大方的,一定是很好相处的,娘您别担心。”

其实知县夫人她们也是见过的,虽然沈侯爷是对沈夫人和沈如意不闻不问的,沈夫人到底是沈家八抬大轿抬回去的明媒正娶进门的嫡妻,有着朝廷诰命册封的命妇。知县夫人跟着知县大人上任,怎么也得过来拜访一下。

不过,也就上门那么两三次。沈夫人本身不爱交际,又和沈家差不多是断了联系的,知县夫人就是闲的慌,也不会常常来找沈夫人。

娘儿俩收拾妥当,就坐了马车进县城。之前早已经送过帖子,所以到了门前,就有婆子迎了出来:“是沈夫人吗?您可算是来了,我们夫人一早就盼着您了呢,哟,这位是沈姑娘吧?长的可真是俊俏,老奴我从没见过比沈姑娘更漂亮的了。”

这小地方也不比京城,若是在京城,马车是要进了二门,上面的女眷才会下车的。县衙总共从三进,最前面就是府衙,第二进是知县大人的书房办公的地方,第三进就直接是内宅了。

沈夫人和沈如意要进门,是直接到县衙后面进去的,一进门就是直接是第三进,自是不用进二院的门下马车的。

陈嬷嬷伸手扶了沈夫人和沈如意下车,沈夫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是我来的晚了,有劳林夫人久等了。”

“没有没有,我们夫人是难得见沈夫人一次,接了帖子就想着早些开始准备,今儿招待沈夫人的时候,也好让沈夫人高兴满意一些。”婆子忙笑道,引了沈夫人和沈如意进门。

刚进了院子,就见一个十五六的少年急匆匆的迎面过来。那婆子忙蹲身行礼:“大少爷,您这是要出去?”

那大少爷微微点头,视线一转,就看到了沈如意母女,有些疑惑的皱了皱眉:“今儿有客?这两位是…”

“哦,这位是沈夫人,这位是沈姑娘,沈夫人是广平侯沈侯爷的夫人。”那婆子笑着介绍道,林大少倒是个懂礼温和的,忙给沈夫人见礼:“见过沈夫人,之前并不知道沈夫人身份,这才怠慢了,还请沈夫人见谅。”

“没事没事儿,你都长这么大了啊。”沈夫人忙笑着摆手:“前几年,你娘带着你去过我们的庄子,那会儿你才这么大,这一转眼,就成了大人了。”

林大少想了一会儿才恍然:“我就说有些面熟呢,原来是沈伯母和沈妹妹。多年不见,沈伯母还是这么年轻漂亮,沈妹妹也长成大姑娘了。”

沈如意笑着给林大少见礼:“林大哥。”

人家叫了沈妹妹,她总不好太见外的叫林少爷。

“大少爷,您急着出门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儿去办?夫人正在里面等着沈夫人和沈姑娘呢。”婆子在一边笑眯眯的催了一句,林大少点点头,冲沈夫人笑道:“沈伯母快进去吧,小侄儿还有些事情要办,不能招呼沈伯母了,还请沈伯母见谅。”

“没事儿,你快去办你自己的事情吧。”沈夫人忙点头,目送林大少出门了,才笑着对那婆子说道:“几年不见,林少爷长的越发的俊朗了。”

“我们少爷啊,就是像我们老爷,不光光是长的好,文才也好呢,别看我们少爷年纪还小,现在就已经是秀才了,再过两年就能考举人了。”婆子一脸与有荣焉,每一句都是在夸赞林少爷。

沈如意努力的在脑子里回想了一遍,不得不再一次承认,她上辈子实在是活的太闭塞了些,就像是被装在了箱子里,连点点儿外面的光都瞧不见。

“你们少爷今年是十六了吧?”倒是沈夫人来了些兴趣,笑着和那婆子说话,那婆子点点头:“是十六了,这就到了,沈夫人您请进。”

说着又招呼廊檐下站着的丫鬟:“快,沈夫人和沈姑娘来了,你去沏茶。”

那丫鬟行了礼就急匆匆的往厨房去了,林夫人听见动静,迎出了房门:“沈夫人,您可算是来了,这是沈姑娘吧?几年没见,长的越发的漂亮了,瞧这小脸白净的,真可人。”

沈如意笑着给林夫人行礼,林夫人一把拉了她的手,一边拉了沈夫人往里面走:“快进去坐着,这天气啊,越发的热了,我这人长的胖,最是不耐热了,这才没迎出门,沈夫人不会怪罪吧?”

“林夫人客气了,这大热的天气,我这会儿过来,是给林夫人添了不少麻烦的…”沈夫人忙笑道,林夫人摆摆手:“可别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私心里,是很喜欢沈夫人的,沈夫人若是不嫌弃,日后可要多过来和我说话才是。”

说着又看沈如意:“就是只看看沈姑娘这么漂亮的女孩子,我心里也高兴啊。来来,这是见面礼,沈姑娘可别嫌弃。”

沈如意转头看沈夫人,沈夫人忙推辞:“林夫人忘记了?您之前给过她见面礼了。”

原本朝廷的官员,是三年一换的。但是知县这种官太小了,朝廷考核很少有会想起他们的。再者治理一个地方,三年说不定出不了政绩,所以知县是最容易连任的官员,有时候一当就是一二十年。林家是六年前来的清河县,那会儿沈如意还小,自是记不得当时的事情了。

林夫人忙摆手:“这怎么能一样,那会儿如意还是小孩子,我不过送些小玩意,现在如意可是大姑娘了,我也得送大姑娘能用的东西才是,来来来,如意,拿着,别听你娘的,我啊,这辈子都没能生个女儿,一瞧见别人家的姑娘就眼馋,尤其是如意长的这么好看,我都恨不得抢过来当我女儿了。”

又朝沈夫人摆手:“你可别推辞了,我是真心喜欢如意的,这可是我的一番心意。”

沈夫人虽然不好意思,这会儿也不得不对沈如意微微点头,示意沈如意接了那玉镯子。鼓了鼓勇气,才找了话题和林夫人聊天:“刚才进来的时候瞧见了林大少,几年不见,林大少也长成仪表不凡的小伙儿了。”

说起孩子,这话题就总算是靠拢了,林夫人是眉开眼笑:“不过是吃的多,长的高罢了。沈夫人也知道,这养孩子啊,最是费心思了,前几年,那孩子忽然变的挑食起来,这个不吃,那个不吃的,就想吃肉,我那会儿就光会心疼孩子,孩子喜欢吃肉,那就吃呗,没想到,就吃了半年,他竟然长这么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