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老太太想出办法折腾沈如意,邱嬷嬷就掀了帘子进来:“二老爷二夫人和三老爷三夫人过来给老太太请安。三老爷和三夫人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儿就能出门了。”

二夫人的娘家不在京城,所以大年初二的时候,就只能在府里呆着。

三夫人带着两个儿子,打扮的花枝招展,给老太太请了安,就笑着说自己今儿的打算:“一会儿我们过去,用了午膳就回来,老太太不用惦记着我们。”

老太太点点头,叫了三老爷到身边:“我昨儿和你说的,你没忘记吧?你夫人为你操劳这么些年,又给你生了两个儿子,别说这次的事情真和她没什么关系,你可不许再和她生气知道吗?到了你岳父那里,和你岳父好好说话,敬着你岳父一些。你岳父这辈子就你夫人一个女儿,身边也没个知冷知热的,儿婿是半子,你以为可得孝敬你岳父知道吗?”

三老爷笑着点点头:“娘说的我都记住了,娘你放心吧,就你刚才说的,别说这事情真和蔓枝没关系,就是有,我也不会对蔓枝有什么不满的,蔓枝这些年为我打理家事,为我生儿育女,我心疼蔓枝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为了那些不值当的人,去和蔓枝置气呢?”

三夫人只笑着不说话,和老太太说了几句,一家四口就告辞出门了。

沈二夫人这才笑着说话:“大哥和大嫂出门了?”

沈如意忙笑道:“是啊,昨儿太后娘娘听说祖母不舒服,就说黄太医是个好的,开了个助眠的方子十分有效,我爹娘急过去求方子去了。先按照方子吃两天的药,等出了年,再请黄太医过来看看。”

沈二老爷笑道:“还是大哥大嫂想的周到,有了这方子,想来娘亲就能早些养好身子了。”

沈如意只笑不说话,老太太冷哼了一声,扫了一眼沈如意,有些厌恶的说道:“只要那某些人有些自知之明,被碍了我的眼,我就大好了!真是不知所谓!”

沈二老爷有些不自在,老太太这话虽然不是说他的,但接了他的话,倒是显得是他要引得老太太说大哥大嫂的坏话一样,而且,还有沈如意在场,若是沈如意回去学两句…

“老太太身子好了,我们大家都高兴啊。”沈二夫人笑着岔开了话题:“对了,老太太,今年的元宵节咱们怎么过?您要不要出门看看花灯?”

“出什么门!我这不是还在静养吗?”老太太皱眉,沈二夫人忙笑道:“就是因着老太太在静养,,所以才想着出门看看花灯,赏灯这种事情,咱们这样的人家,难不成还要去下面和百姓们挤挤攘攘的吗?咱们在酒楼包个雅间,到时候舒舒服服的坐在里面赏灯,这可也算是静养、”

老太太正要说不去,忽然就想起来一件事情,若是自己脸色很好的出门赏灯,那之前老大夫妻说自己需要静养的话,是不是就要被人怀疑了?

沈如意打量了一眼沈二夫人,转头看老太太:“祖母,这花灯节还远着呢,不管您想不想赏灯,咱们过几日商量也是一样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三叔父院子里红柳的那个事情,我知道祖母心里都是想着家和万事兴,所以今儿一早就劝了三婶娘和三叔父别生气,可是这事情吧,若真是不解决,那可就成了一个结了。”

沈如意叹口气:“我虽然年纪小,却也是知道的,这种事情,三叔父一想起来就不高兴,三婶娘一想起来也不高兴,天长地久的,这伤口可不是结疤了,而是要流脓了的。”

沈二夫人笑着点头:“如意这话说的在理,娘,我觉得,这事情也应该尽早解决了,要不然,咱们今儿就审审那些人?趁着老三夫妻不在,也省得他们这个说那个,那个说这个的。回头咱们只要将凶手给他们,他们小夫妻自己心里没了嫌隙,那就是好事儿了。”

所以哪怕是审问不出来凶手,只要 有交代的就行。

老太太当即就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转头就要让人去带了红柳房里的人过来。沈夫人不在,就没人想起来让沈如意避嫌,沈如意正想看大戏,自然也不会主动提出来告辞。

很快红柳房里伺候的人就被带来了,两个小丫鬟,一个婆子。

老太太自己不怎么开口,将问话的事情都交给了身边的邱嬷嬷。邱嬷嬷虽然是没什么权利了,但替老太太问几句话还是可行的。

从那天早上起来红柳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到红柳说了几句话做了几件事情,问的十分详细,恨不能连红柳眨了几次眼睛都问出来。

沈二夫人在一边帮腔,沈如意那完全就是个摆设,生怕被人想起来,她从头到尾都是在装雕塑。

“红柳姑娘早上醒过来的时候说肚子有些不舒服,昨儿晚上,鞭炮太响了些,她没睡好,所以有些没精神。奴婢忽然就想起来,大夫人之前每天都是有煮安胎药的。”

虽然沈夫人并没有喝,但每天早上厨房还是会给煮的,生怕沈夫人有个万一这汤药来不及送上。

“所以奴婢就去大厨房问了,果然大夫人昨天早上没喝安胎药,于是奴婢就给了银子,将安胎药给端走了。”小丫鬟抖抖索索的说道:“给红柳姑娘喝下安胎药半个时辰后,红柳姑娘说肚子有些饿,于是奴婢就去给红柳姑娘找了些点心,不到吃饺子的时候那会儿,所以没敢去大厨房端饺子。”

“红柳姑娘早上起来,穿好了衣服之后,就没怎么动,连房门都没出,说是大年初一的,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人,她连姨娘都不是呢,就不出去惹眼了。”

“用了安胎药之后,又小睡了一炷香时间,起来就在屋子里绕着桌子转了两圈。”另一个小丫鬟也努力的回想:“绕完了之后,吃了几块点心,可是那点心都是三十晚上做的,冷冰冰的,红柳姑娘就有些吃不下。”

大年初一不许动刀子,不许动剪子,不是动针,但凡利器,都不许碰。就连早上吃的饺子,也是头天晚上包好的。饭菜更是洗切好,炒菜的锅铲都得换成木头的。

过了五更,厨房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煮饺子,这蒸点心什么的,都要往后面排,又因为忌讳多,所以红柳这样的人,自然是吃不上热点心了。

“等着吃饺子,后来吃了一碗金丝缠元宝。”时间不长,就隔了一天,小丫鬟们说的也是清清楚楚:“吃完了饺子之后,就有些撑着了,想说要去园子里转转。”

富贵人家,到了冬天,就会用锦缎之类的东西,扎了绢花绑在树上,看着也是红红火火的。

“但是没出门呢,三夫人就派了丫鬟过来,说是家里客人多,让红柳姑娘不要出去乱走,园子里上了冻结了冰,万一出什么事情了,她可担待不起。红柳姑娘想了想,就没出去。”

“坐着没事儿,红柳姑娘就说想睡会儿,可刚躺下没多久,红柳姑娘就说肚子疼,奴婢去回了三夫人,可三夫人说,红柳姑娘是趁着大过年的找事儿!将奴婢给骂出去了。”

“奴婢又赶紧去找三老爷,可三老爷不在院子里。”那会儿沈三老爷是正在前院和沈老爷一起祭祖呢,怎么可能会在院子里?

“奴婢没办法,就只好去找大夫人,可大夫人和大姑娘也不在。”沈夫人和沈如意虽然不用跟着祭祖,但两个人是管家的,事情一大堆,要去厨房看看,要去祠堂看看,一堆的事情等着处理,哪儿有空在院子里等这个小丫鬟来找?

“奴婢转了一圈没找到人,只好回去,可回去红柳姑娘就已经小产了,落下个男胎。”那小丫鬟眼泪汪汪的说道:“奴婢着急的不行,又去找三夫人,可廖嬷嬷说,三夫人不在,还说红柳姑娘是存心找晦气,大过年的还想吓唬人什么的,就让人将奴婢给带走关起来。”

又换了那婆子:“她一去不回,奴婢就觉得不太好,赶忙出门去找,想着三夫人不管事儿,那老奴就去找大夫人,大夫人是管家的,总不会眼睁睁的瞧着咱们府上闹出这样的事情来。可等老奴到了门口,一个老婆子去拦着老奴不让进,说这是三房的事情,她们夫人不能管,也不会管,老奴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跪在门外等…”

然后发生的事情她们就都知道了,剩下那个小丫鬟一看红柳不好了,要死了,出去的两个人还一个都回不来了,小丫鬟一着急,就闯了长春堂。

第69章

之前沈夫人已经请大夫来给红柳看过了,说是吃坏了东西,所以,这重点,还是在吃食上面。老太太并未说沈三夫人一开始漠视红柳那边丫鬟的事情,沈三夫人那儿都不说了,那婆子去沈夫人那里也没找到人的事情,自然也是不能提了。

所以,老太太就重新,将红柳吃过的东西问了一遍。从谁去哪儿拿到的点心,到谁去送的饺子,不光是接手的人也盘问清楚,经手的人也要盘问清楚。

最后就是将人锁定在大厨房了,因着红柳的身份,这大年初一的,可没谁有空去给她送吃的,所以这吃食,一大部分是她自己的丫鬟去大厨房拎回来的。还有一两样,是红柳出事之前没吃完的,正好大夫过来把脉,就顺便检查了一下,那些东西是没问题的。

红柳吃完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样是从大厨房端回去的安胎药,一样是五更过后的饺子。

老太太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沈如意,问那小丫鬟:“那碗安胎药,当时你去大厨房问的时候,是谁在负责?”

“是赵嬷嬷。”小丫鬟胆战心惊的说道,沈夫人在侯府没有根基,这安胎药又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自然是不会放心交给别人的,正好赵嬷嬷现在是在大厨房,所以,都是交给赵嬷嬷来看管的。

“是赵嬷嬷亲手将药碗递给你的?”老太太又问道,那小丫鬟赶紧点头:“奴婢过去的时候,赵嬷嬷正守着炉子,听奴婢说想要那碗安胎药,就打发人去正房问了问,是陈嬷嬷亲自过去回话的,说大夫人不用喝药了,赵嬷嬷就点头应了我,同意我将那晚安胎药端走,赵嬷嬷并未沾手,奴婢自己将药倒出来的。”

老太太的脸色就有些奇怪了,似笑非笑的看沈如意:“你说,你娘怎么正好就昨天没喝药呢?”

沈如意眨眨眼:“不是正好就昨天没喝,是一直都没喝啊,以前赵嬷嬷将药熬好之后,就会派人到正院去问,我娘都是说不喝的,然后赵嬷嬷就将药倒掉,等午膳的时候重新熬一锅,晚上的时候还要熬一锅的。”

一天三顿,顿顿不落,但是沈夫人是从来没喝过的。

说完,沈如意又做出十分焦急的样子来:“祖母,这事情一定得查清楚,这次是红柳不小心喝了那安胎药,要是红柳没喝,指不定我娘就要喝了,那出了事情…我娘肚子里的,可是咱们侯府的嫡长孙啊。”

嫡长孙并非是随随便便一个嫡子就能当的,不光是要嫡,还要长,唯独长房出来的第一个嫡孙,才能被称为嫡长孙。

“对了,说不定那人原先的目标就不是红柳,而是我娘!”沈如意一拍手,恍然大悟:“大年初一都很忙的,若是我娘身子弱一些,忙一天下来,必定是要喝一碗安胎药的,那到时候出事儿的…”

老太太微微皱眉,沈如意伸手抓了她的胳膊使劲晃:“祖母,你可一定要将这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才行啊,我娘刚回京连半年都没有,这府里的管事嬷嬷她都有些认不全,哪儿会知道自己得罪了什么人,没想到,竟是有人会用这样恶毒的手段!对了,我娘若是出了事情,这府里谁会是得好处最多的?祖母,咱们得从这方面下手调查才是啊。”

老太太的眉头皱的更紧了,眼神也有些游移。当然,这事情不是她干的,一来太惹眼了,这计谋简直是蠢到家了。她要想让沈卢氏生不了孩子,有的是办法,再说了,就算她不喜欢长房,也不是说就见不得长房生孩子。大不了,到时候将沈卢氏生的孩子抱到自己身边养着。

既能养的顺了自己的心意,又能折腾沈卢氏,这方法简直不能更好了。

其次,弄死了沈卢氏的孩子,对她来说,目前为止,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她之所以有些犹豫,是因为沈如意说的最后一句话——这事情里,谁获得的好处最多,谁就是最有可能下手的。那谁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呢?一个是二房,一个是三房。

当今对嫡庶的规矩很严格,若是沈侯爷没有嫡子,这爵位,有八成的可能是落到沈二老爷身上的。剩下的两成,沈侯爷非常得皇上重用,能让皇上开个恩,将庶子记名成嫡子。

老太太也不傻,她自己偏心三房她是知道的,沈卢氏没儿子,这侯府的爵位是可能会落到二房,但侯府的家产,那就有八成会落到三房。

“咳,如意,最近王姨娘可有去给你娘请安?”老太太正在犹豫,就听沈二夫人问了一句,老太太茅塞顿开:“定然是王姨娘生怕你娘生了儿子!”

王姨娘虽然只是生了个庶子,但只要沈夫人没生儿子,这庶子就是沈侯爷唯一的儿子。为了沈如意,沈夫人也得善待这个庶子,指不定还得主动提出将沈明修记名成嫡子,好让沈如意嫁人后有兄弟撑腰。

沈如意看了一眼沈二夫人,面上就有些犹豫了:“那个,我娘有了身子之后,就免了王姨娘的请安。”

老太太一拍桌子:“这可算是弄明白了,敢情是王姨娘搞的鬼!原想算计你娘的,却正好,让红柳吃连这个大亏!这可真是…红柳竟是为你娘挡了灾了。”

说着又叹气:“这主使的人有了,接下来就是下药的人了,陈嬷嬷是跟着你娘的老人了,我想着,陈嬷嬷定然是不会去害你娘的,可这安胎药,经手的也就那么几个,陈嬷嬷给赵嬷嬷药材,然后赵嬷嬷在厨房熬药,最后是红柳小产了,不是陈嬷嬷,那就是赵嬷嬷了。”

“如意,你可知道这赵嬷嬷的来历?”老太太侧头问道,沈如意点头:“赵嬷嬷是我们从庄子上带回来的,之前大厨房的王嬷嬷犯了错,就赶出去了,就是赵嬷嬷替了她的缺儿。”

“我不是问这赵嬷嬷是打哪儿来的,你也管过家了,我是想问,这赵嬷嬷的主子,是哪个。”老太太挑眉问道:“连主子都敢谋害,可别是哪家特意派来搅合咱们家的。”

“祖母,您是说赵嬷嬷是下手的人?”沈如意大为吃惊,老太太严肃着一张脸点头:“不是她还能是谁?这经手的人只有三个,陈嬷嬷是没可能的,这小丫鬟…”

老太太扫了一眼趴伏在地上抖抖索索的小丫鬟,有些厌恶的转头:“红柳出了事儿,她们也活不了了,再说你瞧瞧她这样子,是有胆子做那种事情的吗?要么是陈嬷嬷,要么是赵嬷嬷,你说是哪个?”

沈如意看了一眼老太太,又看了一眼沈二夫人。是事情的目的原本就是这个,还是老太太只是顺势而为?

若原本的目的就是这个,会不会将圈子绕大太大了?老太太一向是很偏心三房的,为了一个嬷嬷,就弄死了三房的一个孩子,应该还不至于吧?

那就是顺势而为了?到了这个地步了,眼看是审问不出来什么了,就趁机换掉他们的人手,要么是陈嬷嬷,要么是赵嬷嬷?明显陈嬷嬷是沈夫人的奶娘不可能被换掉,为了保住陈嬷嬷,只能是换掉赵嬷嬷。

如果老太太是顺势而为的话,这事情背后的主使到底是谁?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祖母,这您可冤枉赵嬷嬷了。”沈如意摇摇头,叹气:“赵嬷嬷是绝对不会背叛我娘的,再者说了,赵嬷嬷做出这样的事情,对她自己有什么好处?况且,祖母您问都不问,就说这事情是赵嬷嬷做的,是不是太武断了点儿?”

“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娘着想啊?”老太太撇嘴:“罢了,既然你不识好歹,那我也不管这事情了,只是红柳的事情,怎么也得给个交代才行,既然是赵嬷嬷这里出了差池…”

“祖母!”沈如意打断老太太的话:“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问都不问,就直接定了赵嬷嬷的罪,是不是太武断了些?难不成,咱们侯府办事儿就是这样的,听风就是雨?”

“那你还想怎么问!”老太太斥道:“原本你一个小姑娘家家,这种事情就不应该插嘴的!现如今都问出来了,你还不满意,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自然是找出真正的幕后指使了。”沈如意一点儿都不生气,笑盈盈的说道:“咱们可不能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让无辜的人受了连累,让我那还没见过外面世界的堂弟或者堂妹喊冤而亡,让红柳姨娘心存怨恨。”

越说,老太太的脸色就越黑。那碗安胎药是出了问题,可真要追究起来,沈三夫人是不能一点儿责任都没有的。若是沈三夫人早早请了大夫,指不定红柳肚子里的孩子就能保住。

“祖母你看,你连一个小丫鬟都不肯冤枉,难道就要随随便便冤枉赵嬷嬷了吗?”沈如意挑眉,仔仔细细打量老太太的脸色,老太太有些不耐发的摆手:“你既然愿意问,那你就问去!”

好吧,看来,红柳的事情,和老太太当真是半点儿关系都没有了。

沈如意又偷偷的打量沈二夫人的脸色,自己记忆中的,上辈子的沈二夫人,可不是这么安静的性格,说起来,自打自家娘亲怀孕,二婶娘就好像不怎么在侯府露面了。

除了来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能见着几次,基本上,连二房的门都不怎么出了。

而且,这红柳的事情,沈二夫人开口一次还行,开口两次,就有些奇怪了。一来二房不管家,二来小叔子院子里的事情,他们二房插手做什么?能有什么好处?

可沈二夫人偏偏就开口了,甚至,还很贴心的替老太太想到了赵嬷嬷,这实在是有些太奇怪了。

第70章

很快赵嬷嬷就过来了,进了门先是给老太太请安,接着给沈如意请安,有意无意的,就将旁边的沈二夫人给遗漏了,沈如意还特意观察了沈二夫人的脸色,和之前完全没差别,还是笑意盈盈的。

“夫人看重老奴,特意将煎药的事情交给老奴,老奴就是死了,也得替夫人守住这碗药,从煎药的炉子到煎药的砂锅,老奴每天都要亲自带回去,然后第二天再带回来,那煎药的水,是老奴亲自去打回来的井水,半点儿不会出错。”

赵嬷嬷跪在老太太跟前,不卑不亢的说道:“后来这小丫鬟去要安胎药,正好是药熬好了,再放一会儿药效就该不好了,老奴就派人去问了陈嬷嬷,陈嬷嬷说今儿夫人精神挺好,用不着这药,老奴就让那小丫鬟将药倒走了。我敢发誓,在这药倒走之前,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正好,我昨儿煎药的砂锅没来得及洗刷,后来听说了红柳姨娘的事情,就将砂锅放起来了,老太太可以请了大夫过来看看。”

老太太嗤笑了一声:“谁知道你会不会将那砂锅再洗一遍,然后重新熬了药?”

“老太太,您没熬过药,怕是不知道,这熬药啊,最是有气味了。不管是在大厨房,还是我将砂锅带回去,只要是熬药了,周围必定是有味道的,老太太若是不相信,尽可以问问厨房的人,或者是问问老奴周围的邻居,看我这两天,是另外熬药了没有。”

赵嬷嬷一点儿都不怯场,还细心的给老太太解释:“若是老太太怀疑老奴让别人去熬药或者刷洗砂锅了,也可以派人去问问,老奴一直操心着这事情,生怕牵扯到我们夫人,从昨儿到现在,不是在府里就是在自己家呆着,可是半步都没出门,老奴家里的那些人,也都按照老奴的要求,不曾出门,这些个,邻居都是能作证的。”

老太太从没被一个下人这么…说教过,顿时气的脸色铁青:“你这是在威胁我?”

赵嬷嬷有些不解,一脸的迷茫:“老太太您说什么呢,老奴怎么敢威胁您?不是您说,要将这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的吗?老奴什么时候威胁老太太了?”

沈如意忙打圆场:“祖母,您别生气,赵嬷嬷一向是这么个直脾气,她说话都不会拐弯的,和我娘说话也是这个调子,我父亲当时还说,赵嬷嬷是个十分耿直的呢,值得信赖,这才答应了我娘将人带回来的。赵嬷嬷这样说了,看来这药在被端走之前,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祖母也说了,陈嬷嬷是绝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那就剩下这两个,必定是有一个撒谎了的。”

说着话,沈如意视线在那小丫鬟身上扫过。

“到底是谁撒谎了,咱们也不好说,不过,这查案什么的,都要讲求给证据对不对?赵嬷嬷这边既然有证人,那么这个…”沈如意下巴微抬,看那个小丫鬟:“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奴婢叫做晴雨。”小丫鬟更是哆嗦的就差钻地下了,沈如意笑道:“这名字倒是有意思,又是晴又是雨的,晴雨是吧?那我问你,你说这药从你端走一直到红柳姨娘喝下去,中间就没经别人的手,一路走来也没遇见别的人是不是?”

晴雨忙点头,沈如意眯着眼睛打量她:“那你说,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这药不是你下的呢?”

老太太皱了皱眉,沈二夫人也侧头看了一眼沈如意,不过很快就垂下眼帘了。那个叫晴雨的,倒像是傻住了,好半天才结结巴巴的说道:“那个,那个,奴婢没有见到人…”

大约是太害怕了,连声音都哆嗦的快让人听不清楚了。

“也就是说,你没有证据证明,这药不是你下的了?”沈如意又问道,那小丫鬟都哭出来了,只是侯府规矩大,她也不敢哭出声,脸色都白的没一点儿血色了。

等沈如意又问了一遍,这小丫鬟才忽然说道:“奴婢虽然没有证据,可是奴婢没有这种药,怎么能给红柳姨娘下药?奴婢从没出过府,那种药,奴婢没有…”

老太太看沈如意:“这么个小丫鬟,连大门都没出过,从哪儿弄那些虎狼之药?你可别为了给赵嬷嬷开脱,就随便…”

“祖母,我可不是那样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去冤枉人。”沈如意笑眯眯的看了看老太太,又转头问那小丫鬟:“那你是住在府里的?住在什么地方?和谁一起住?这几天都和谁接触过?”

晴雨的身份不过是二等丫鬟,府里的大丫鬟尚且是四个人一间屋子,二等的丫鬟,那就是八个人一间屋子,轮到三等的时候,那就是大通铺,能塞下几个塞几个。

晴雨招供了几个,沈如意正要让人去叫那几个人过来,外面邱嬷嬷就急匆匆的掀了帘子进来:“侯爷和夫人已经回来了,进了门,这会儿已经朝这边过来了。”

老太太立马皱眉去看沈如意,沈如意一脸的惊讶:“这么早?父亲和娘不是去给老太太求方子了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可是不顺利?”

邱嬷嬷嗫喏了两声,没回答,她哪儿知道顺不顺利啊,侯爷和夫人可哪个都没将她当什么心腹看。

沈如意一直没放过沈二夫人的表情,就见她微微皱了皱眉,虽然很快就换成了笑脸,那沈如意可没错过之前的那点儿懊恼,她这是觉得自家父亲和娘亲回来的太早了?事情是没按照她的预测发展,还是事情没达到她想要的目的?

不过,既然是猜到了她是幕后指使,这个事情就不用太着急了。这人啊,做了什么事情,都是要有目的和理由的,沈二夫人能有什么目的?不是爵位就是钱财,要么是算计,要么是挑拨,总不会是看上了沈侯爷,然后想弄死沈夫人。

沈如意没有半点儿负担的拿沈侯爷开心了一下,就赶紧的起身去迎沈侯爷和沈夫人。

沈侯爷虽然还是悠哉悠哉的,像是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但走路的步伐,明显是比以往小了一些,正好能让沈夫人不紧不慢的跟上。

“父亲,娘,你们不是去给祖母求方子了吗?”沈如意一出门就大声的问道,沈侯爷瞧着她,挑了挑眉,沈夫人忙笑道:“已经求到了方子,黄太医一家赶着出门拜年,我们就没敢耽误。”

说着话就到了房门口,沈如意忙扶着沈夫人进门。夫妻俩一进去就瞧见跪在地上的赵嬷嬷,还有那两个小丫鬟以及那个婆子。沈夫人昨天是去过红柳姨娘那里的,自是见过那两个小丫鬟,当即就惊讶的问道:“老太太正在审问红柳的事情?那赵嬷嬷在这里做什么?”

不等老太太说话,沈如意就快言快语的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我就觉得,这晴雨比赵嬷嬷更可疑,好歹赵嬷嬷有证据有证人,这晴雨什么都没有,不过她说自己没这种药,我正想着,是不是将她一个屋子的人叫过来问问。”

沈侯爷立马就有些不耐烦了,他是最不愿意掺和后院这些唧唧歪歪的事情了,让他看来,这后院的女人,通通都是吃饱了没事找事儿干的。

要是以前,沈侯爷定然是不发一言的甩袖子走人的,可现在,沈侯爷瞧了瞧沈夫人,自家夫人这么大的肚子,若是被这些事情烦到了,会不会影响肚子里的孩子?

黄太医刚才可是说了,孕妇心情不好,胎儿也就会长的有问题的…而且,胎教什么的,《大戴礼记》上可是说了,很是重要的,最好是别让孕妇接触什么不好的事情。

还有,如意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总是掺和什么小产之类的事情,还要查什么妻妾相争下药谋害子嗣之类的,会不会不太好?小孩子家家的,聪明是要得的,可经了太多后院的事情,万一被移了性情,以后变成了老太太或者沈三夫人那样的人,那不就可惜了吗?

管家是管家,算算账理理事,这都是贵女们应当学的。可这后宅*,至少也是及笄了之后,坚定了性情之后才能碰的,如意距离及笄可还有半年多呢。

难得自己有个比较聪明活泼有趣的闺女,被这后院的事情给耽误了,那可是太得不偿失了。况且,大过年的,这事情一直不解决,也实在是太晦气了点儿。

“这点儿小事儿,还用你们三两天的查吗?”沈侯爷出马,一句话就做了决定:“我院子里有个嬷嬷,很是能干,这事情交给她,保证三天就出结果了,也免得你们如此麻烦了,大过年了,太晦气了。”

说着,就想叫了自己的小厮去找人过来将晴雨带走。

沈二夫人垂下眼帘遮掩了一下情绪,看了沈二老爷一眼,沈二老爷笑道:“大哥,咱们男子汉大丈夫,插手这后院的事情做什么?她们女人家天天没事儿做,不过些许小事儿,连这都办不好,以后还怎么管家?我瞧着,也别麻烦大哥了,正好我家这个没什么要紧事儿做,就让她帮忙查问查问算了。”

第71章

沈侯爷没说话,转头看沈夫人,沈夫人忙笑道:“这后宅的事情,原就不该麻烦侯爷的,侯爷心疼老太太和如意,想来老太太是很高兴的,只是,侯爷一个男人家,也不好插手这后院的事情,依我看,这事情交给二弟妹就很好,二弟妹前段时间的那个差事做的很不错,是个有成算的,这事情让二弟妹处置,定是能早些问清楚的。”

说着,看沈二夫人:“二弟妹,你这段时间,可有空闲时间?若是有,可就要麻烦二弟妹了。”

沈二夫人忙起身行礼:“大嫂说哪里话,大嫂身子沉了,原本我就应该为大嫂多多分忧的,不过些许小事儿,不用大嫂吩咐,我也定会尽心尽力的,怎么说三弟妹平日里也和我十分要好,我可不能让三弟妹就这样背上这个黑锅。”

瞧着沈二夫人答应了,沈侯爷懒洋洋的往后面靠了一下,伸手拿了一张纸递给老太太:“这是我和婉心给你求来的药方,黄太医急着出门,就没怎么解释,我特意让人去请了大夫过来,一会儿给你瞧瞧,若是能用,你就用几天,若是不能用,明儿蜗亲自去请了黄太医过来给你把脉。”

初三是要走姑家亲戚的,只是这京城的官员,也不是谁家的姑家都在京城的,所以久而久之,就是谁家有空去谁家了。反正同僚上司什么的,都得去拜个年。

老太太皱眉结果了那药方,只看了一眼就有些不屑的扔到了一边:“我这静养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别人不清楚,你还不清楚吗?这药方虽然不错,可这药是随便能吃的吗?是药三分毒,你是不是恨不得我多吃些药,早早的将身体给拖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