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侯爷?”心里那股遗憾还没散去,忽然就被人晃了两下,沈正信睁眼,就瞧见卢婉心的脸正悬在自己头顶,他愣了愣:“你来找我索命?”

那张脸露出些惊讶和哭笑不得:“你做噩梦了?我刚才发现你一直在抖,身上也有些发冷,是不是不舒服?我让人去请太医过来给你把把脉?”

沈正信迷茫了好大一会儿,才算是清醒过来了,伸手将卢婉心搂在怀里:“嗯,做噩梦了,梦见你和如意都不见了,我找了半辈子…”

卢婉心迟疑了一下,伸手拍拍他后背:“那是做梦,你看,我现在不好好的在吗?如意也快回来了,上次写信,说再有半个月就能到京城了,估摸着,也就这几天了,到时候,让她回来住几天。”

沈正信笑着点点头,活着,其实还是挺好的。真感谢上天,没让婉心和如意像是梦里的人一样,要不然,这生命,也就太无趣了些。幸好,还有这两个人在,要不然,怕是自己就和梦里的那个沈正信一样了,不到四十,就永远的睡着了。

四皇子

“王爷,您过来了?”有小丫鬟站在廊檐下,瞧见他过来,忙对屋里喊了一句,然后,屋里的女人就急匆匆的迎了出来。李承瑞有些不耐烦,挥手打开了女人伸过来想要解开他衣扣的手:“月例发下去了?”

女人有些愣,随即赶紧点头:“已经发下去了,王爷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李承瑞冷笑了一声:“我怎么想起来问了?我若是不问,你是不是就要将韦侧妃的月例给全部吞了?”

对面的女人一脸迷茫:“吞了?什么吞了?”

李承瑞有些厌烦,这女人,总是一副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的迷茫样子,可真是会装傻!要不是韦侧妃拿出了证据,说不定自己就真要相信这女人了。

“你还不承认?”李承瑞心里有一股戾气,伸手就扯了那女人过来:“沈如意,我告诉过你,既然嫁给了我,就安安分分的!你打压韦侧妃,不让她见我就算了,你是正妃,我给你几分面子,现在,你竟是将韦侧妃的月例都给吞了,你不知道她有了身孕吗?你是不是就盼着她房里没有炭火,冻坏了身子,然后小产?”

沈如意拼命摇头:“不是,我没有…”

“没有?到了这会儿你还狡辩?”李承瑞怒火更旺:“你真想本王给你看证据?你还要脸不要了?”

“不是,王爷你听我说…”沈如意急急的辩解,李承瑞却不愿意听,他在外面忙的很,整日里东奔西跑,回来还要应对这些女人家的事情,早就是满心不耐烦了,早先娶沈如意是为她背后的沈侯爷,可沈侯爷既然半分面子不给,那沈如意就没半点儿用处了。

若是她听话点儿,自己还能将她当个花瓶放着,不缺吃不缺穿的养着,可是这女人,未免太不识趣了些!既然半点儿用处都没有,还不赶紧安安分分的呆着!整日里,就弄些幺蛾子出来,只会争风吃醋,只会打压别的人!

越想越怒,李承瑞说话就没半分客气了:“既然你不会管家,那就不要管着了,将账本和钥匙拿来,以后,这王府就由韦侧妃打理!”

说完,李承瑞转身就走,他实在是不想看见这女人,空有一张脸,却活的像一只老鼠!早知道,自己就不应该贪图一个嫡出的名头,将人换成了这个沈如意!竟是忘记考虑了,庄子上长大的女人,能长成什么样子!若是能打理后宅也行,可连这都做不来,简直就是白白活着了!

“不,王爷,你听我说…”沈如意忙喊道,跌跌撞撞的追出来,却被门外的婆子拦住了:“王妃,王爷刚才吩咐了,不让您出门,您别为难老奴。”

那婆子五大三粗的,一脸横肉,沈如意缩缩脖子,不敢再说话。小心翼翼的退回房间,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什么克扣月例,自己根本没做过啊,自己有嫁妆的,为什么还要去克扣月例?

那月例是到哪儿去了,韦侧妃那里没有,是不是下人们给吞了?

左思右想,实在是猜不出来,沈如意哭的脑仁儿疼,眼睛都肿的快睁不开了。夏莺端了一盆温水给她擦脸,她扒着夏莺的手问:“王爷今儿怎么发那么大火?韦侧妃的月例,我不是给发下去了吗?怎么就不见了?”

夏莺叹气:“姑娘,你还不明白吗?就是你发了月例,韦侧妃也要说你没发,王爷今儿将账本和钥匙都拿走,回头会给谁?除了韦侧妃,谁还能管着王府?”

沈如意呆了呆,心底一片冰凉。

只是,不管家了也好,自己本来就不擅长管家,那些数字,看的头疼。安慰了自己一番,沈如意也就没当回事儿。反正,自己有嫁妆,反正,自己是正妃。

可慢慢的,沈如意就发现日子不对头了。月例总是不够,吃的穿的用的,总是莫名其妙的就没了。冬天没有炭,夏天没有冰,饭菜都是冷的,布料都是能看不能用的。

花自己的嫁妆也花不出来,因为韦侧妃说,让王妃花嫁妆,太丢王府的脸了。她唯一能信任的,就是夏莺了,可夏莺连王府的大门都出不来。

沈如意想找王爷,可她根本见不到王爷。

不到两年,她就病了,病的下不来床。韦侧妃请了人给她看病,也抓了药,可越喝,她就觉得身子越沉,整日里都醒不过来。

她只是有些懦弱,她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看见外面的这些肮脏,她不傻。躺在床上起不来,往日里的事情就越发的想的仔细,想的越是的仔细,她就越是明白。

她一开始只后悔自己错信了韦侧妃,后来开始后悔嫁给了李承瑞,再后来开始后悔进了侯府。再再后来,快死了,她才后悔,自己竟是一开始就错了。

只是,再后悔也没机会了,都已经闭上眼睛了。

李承瑞就跟看戏一样,戏台上的人,只有一个,他很熟悉,也很陌生。说是熟悉,那是因为见过,见的次数还不少。原本自己是想要娶这个女人的,但被六弟捷足先登了。说是陌生,那是因为仅仅是见过。

他觉得,自己看的这出戏,实在是太荒诞了点儿。那沈如意,怎么可能会和这戏里的人一个性子?他见过的沈如意,沉稳端庄,大方得体,贤淑秀婉,又和六弟琴瑟和鸣,不知道是京城多少闺秀心里的榜样呢,怎么可能像是戏里这样,胆小如鼠,畏畏缩缩,像个见不得太阳的虫子?

而且,太奇怪了,戏里这个人,怎么会是嫁给了自己呢?自己怎么会是毁了容呢?自己的脾气,怎么会那么差呢?

李承瑞一边惊讶,一边看的兴致勃勃,一直看到戏里的女人死掉。他才悠悠醒转,醒过来还有些回不过神,心里有一种很复杂的感觉,说不清是什么感觉。

遗憾?或许是有的,若是梦里的那个毁了容的自己脾气没那么暴躁,而是有耐心的等等 ,说不定,戏里的那个沈如意,就会慢慢成长为现实中的那个沈如意。

后悔?或许是有的,若是梦里的那个自己能再小心一些,能多些宽容,能再看的明白些,没让韦侧妃害死那个沈如意,说不定沈侯爷不会爆发,弄没了韦家,自己就断了一条胳膊。

想着,李承瑞又笑了笑,自己竟是魔障了不成?不过是一个梦,怎么还当回事儿的分析起来了?做梦就是做梦,都是假的,自己怎么可能和梦里的那个人是一样的?

那个人毁了容,自己可是好好的。那个人脾气不好,自己可是脾气最好了。

唔,时候不早了,还是赶紧起床上朝吧。想着,李承瑞就悠悠的掀开床帘,不等人伺候,自己就坐起身子了。将梦里的那场戏,严严实实的压在了心里——六弟和那个沈如意那么相爱,自己若是说做梦梦见了沈如意嫁给自己,那回头六弟肯定得恼。

他倒是不怕六弟恼,毕竟,自己是皇上,六弟只是个王爷。只是,他的那些兄弟们,死的死,关的关,不敢用的不敢用,也就一个六弟还算是亲近些,若是也闹翻了,自己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想是这么想的,可等上了朝,见了李承文,也不知怎么的,心里就有些堵。但李承瑞最是能分得清轻重了,不过一个梦,何必当真?

只是,心里那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还真有些不自在。罢了罢了,好歹梦里也是当过自己的王妃,以后,自己稍微给六弟一些好处,也算是补偿那个梦里的沈如意了。

可是,心里更堵了。李承瑞揉揉胸口,改天还是让御医看看,开些开胸理气的药吧。

指不定,就是因为自己以前想要娶沈如意,才做个这样的梦。实在是太不吉利了些,若真是自己娶了沈如意,说不定就得跟梦里的李承瑞一样了。

这样一想,李承瑞再看李承文的时候,就又有些愧疚了,以前父皇那么疼爱老六,竟然没将皇位传给老六,或许,真是因为老六娶了沈如意?

对了,慧心大师说过,沈如意的命格,就是个富贵命。所以,六皇子娶了沈如意之后,命格就被带偏了?那样的话,六弟可是替自己化灾解难了。

越想越觉得自己猜的对,暗地里更是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对老六夫妻好一点儿。一来因为老六代替自己娶了沈如意,二来,好歹沈如意在梦里也是自己的王妃,还是因为自己的错导致沈如意凄凉的死了。

就当是补偿了。

想通之后,,李承瑞就将这个梦扔到一边了,这么多的折子呢,政事要紧,那些个无关紧要的梦,不要再多想了。不管怎么想,那都只是一个梦!梦做完了,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

六皇子和沈如意

“这个镇可真繁华。”沈如意一手拉着沈鸣鹤,一手拉着小初,六皇子手里抱着小韵,后面跟着两个婆子两个侍卫,瞧见旁边有卖山楂糕的,沈鸣鹤立马晃了晃沈如意的手:“大姐,我想吃那个!”

“等会儿,咱们先找个酒楼,然后再让人出来买,要不然,你想站在大街上吃吗?”沈如意笑眯眯的问道,沈鸣鹤伸手指了指不远处:“也没什么啊,你看,人家都是在大街上吃的。”

沈如意有些犹豫:“那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人家能吃,我们也能吃啊,大姐,你就答应吧,咱们不是在游历吗?那就应该和普通人一样啊。”沈鸣鹤眼睛闪亮亮的说道,他不是馋那两口山楂糕,而是觉得,那样站在大街上吃东西,可真有趣。

看那小孩儿,吃的多香甜啊。

六皇子也笑道:“你就让他吃吧,吃完他就该知道,这样吃东西其实一点儿都不好吃了。”

沈如意点点头,索性让沈鸣鹤自己去买了山楂糕,回来给小初分了一些,舅甥两个就站在大街上,一边走一边吃,只吃了两口,沈鸣鹤就抬头了:“这样不好吃,要看路,还得看山楂糕,还得跟着你们,实在是有些累。”

六皇子忍不住笑:“下次还想在街上吃东西吗?”

沈鸣鹤小小年纪,倒也聪明的很,摇头晃脑的:“不一定啊,这个不好拿,得双手捧着,所以才吃的有些难,有些举着吃的,说不定就要容易些了,就比如那个糖葫芦,不过,那个太酸了,我不喜欢。”

沈如意捏捏他的脸颊:“你就喜欢吃甜的,再吃下去,牙齿可就要掉光了。”

沈鸣鹤忙捂着腮帮子对沈如意做了个鬼脸,小初冲沈鸣鹤刮刮鼻子:“小舅舅丢人,我都不馋糖糖了!”

小韵在六皇子怀里跳:“羞羞!羞羞!”

沈鸣鹤摇头:“我是大人了,不和小孩子计较。”说着,就蹦蹦跳跳往前走,不许沈如意拉自己的手了,小初忙跟上,这个小舅舅脾气好,年纪大,会玩儿的东西多,知道的事情有趣,他最喜欢这个小舅舅了。

六皇子一个眼色,忙有个侍卫跟着过去了。

“这个镇上的阴阳泉最是有名了,咱们一会儿去看看,据说,那阳泉泡多了,能包治百病呢。”六皇子笑着说道,沈如意侧头想了想:“说不定,只是个温泉。”

“嗯,看看再说,再者,泉水分阴阳,这个也挺有意思的。”六皇子转头,瞧见旁边有个卖首饰的摊子,就过去看,沈如意忙跟着,六皇子挑来拣去的,拿了个木头簪子,伸手在沈如意头上比划了一下,低头问小韵:“好儿子,看你娘带着好不好看?”

小韵拍手:“好看!”

沈如意伸手拿了那簪子,看了两眼,笑道:“你倒是眼神好,这么一个小簪子,也能被你看见。”

六皇子有些得意:“那是。”转头问了价钱,就买了这簪子,又问那小贩:“雕着这样花纹的别的物件可还有?”

小贩忙点头:“有的有的,客官好眼神,那上面雕着的就是我们镇上的蓝蝶花,只有我们镇上的阴阳泉边才长有,那花儿可好看了。”

六皇子笑眯眯的点头:“将其他的物件儿都拿出来,拿十个吧。”

这是方便沈如意回去之后送人用的,只沈夫人和沈云柔就得有两个,另外还有沈如意的那些手帕交,十个都不一定够用。东西不贵,又是木头雕刻的,只是图个稀罕,这样的花纹别处没有。

小贩做了个大生意,笑的嘴巴都合不拢了,又送了六皇子一个同样雕刻着蓝蝶花的木头盒子。

六皇子将东西交给了身后的嬷嬷,这才继续和沈如意往前走,紧走了两步才追上前面的沈鸣鹤和小初。沈鸣鹤兴致勃勃的拽着个老头:“姐夫,快,我找到这个镇上最老的人了。”

六皇子忙行礼:“对不住老丈,小弟顽皮…”

老头笑眯眯的摆手:“无妨无妨,我刚才听这小孩儿说,你们想听故事?”

沈鸣鹤抢先回答:“是呀是呀,你有什么好听的故事,关于这个镇子的,可以和我们说啊,我们不白听你的故事,我姐夫会给你钱的。”

老头颤巍巍的点头:“那你们可找对人了,这镇上的故事啊,我知道的最多了。小哥儿想什么时候听?”

“老丈若是得空,明儿早上去祥和酒楼找我们,我姓李,叫李文。”六皇子想了想,定下了时间。老头笑呵呵的点头,摸着白胡子,笑呵呵的看他们一群人走远。

沈鸣鹤笑嘻嘻的请功:“姐夫,我今天可帮了大忙了!”

六皇子忍不住笑:“对,你帮了大忙了,姐夫要谢谢你呢,鸣鹤可真能干!”

小初忙拽六皇子的衣服:“爹,还有我!”

六皇子同样笑着摸摸小初的脑袋:“是,小初也很能干,也帮了爹爹大忙,谢谢小初。”

小孩子最是容易满足,得了表扬就嘻嘻哈哈的跑走。六皇子也不着急,慢悠悠的和沈如意一路往前走。他们也不赶时间,既然是出来游历了,每到一个地方,就要住个三五天。地方大了,就住十来天。

沈鸣鹤和小初小小年纪,就十分聪明,过了两个地方,就摸清楚了他们的行事方法。每到一个地方,先是吃那个地方的食物,然后是去逛那个地方的名景,再就是听故事。若是有值得拜访的人,还要上门去拜访一番。

不管做哪一件事儿,全家人都是一起行动的,除非是某些时候沈如意不方便去。但沈鸣鹤和小初是一定要跟着的。

这样,也不算是辜负了岳父的嘱托。

等再次上路,夫妻两个就坐在马车里,一人一边,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偶尔还会画个图。

小初和沈鸣鹤原本只是看个稀奇,后来,也慢慢的开始上手。写不好就画,画不好就临摹,六皇子不管是写字还是画画都十分出色,两个小孩儿临摹的也有模有样的。

这样慢慢悠悠的走,一点儿都没有旅途的劳累,反而是每到一个地方,都稀奇愉悦的很。

六皇子越来越成熟,沈如意越来越开心。沈鸣鹤越来越懂事儿,小初越来越聪明,至于小韵,他现在只负责长个儿和长肉。

每十天,两个人都会往京城写信。沈如意写给沈夫人和沈侯爷,说自己在每个地方的见闻和趣事,说自己和孩子们过的很开心。六皇子写给皇上,写每个地方的习俗,写百姓们的生活。

有时候兴致来了,还寄些字画回去。买的特产太多了,就先送回京城。陆嬷嬷这次没跟着出来,东西送回去,陆嬷嬷就会分开,按照沈如意信里写的,每个地方都送一些。

他们是春天离开京城的,一直走啊走的,走到冬天,才慢悠悠的回京。回京和游历自是不一样的,游历是随便走,周围的城镇都要去看看,回京就要挑最近最快的路。

大约是心情太好了,旅途也不累,回京的时候,竟是又诊断出来,沈如意怀孕了,哪怕是已经有两个儿子了,六皇子还是高兴的差点儿没蹦起来。

回京的路上,别说是写字了,连画儿都不画了,一直摸着沈如意的肚子,嘀嘀咕咕的说话:“这次可一定要是个女儿啊,我都盼了好些年了,长的像如意你的女儿,想想就高兴。”

沈如意也摸着肚子笑,她也盼着这个是女儿,不过,是儿子也没关系,只要是她和承文的孩子,她就喜欢的很。

作者有话要说:对沈侯爷来说,木有这辈子的沈夫人和沈如意,那活着就挺没意思的,不过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

对四皇子来说,什么都木有皇位重要!

对六皇子来说,哎呀,和老婆一起出游真美好呀,希望日子一直这么甜蜜蜜呀~

第129章

沈如意看着丁嬷嬷,一只手转动着另外一只手腕的玉镯子,丁嬷嬷有些紧张,微微动了动身子,但一对上沈如意的眼神,就立马僵住了,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过了好大一会儿,就在丁嬷嬷觉得自己的腿都开始打颤了的事情,沈如意才开口:“嬷嬷,你也跟着我好几年了是不是?”

丁嬷嬷忙笑着点头:“王妃记性好,奴婢是王妃出嫁前一年跟着伺候王妃的,现在小世子都出生了,也差不多有三年了。”

“是呀,我连孩子都生了,嬷嬷也跟着我有三年了。”沈如意笑着说道:“当年皇后娘娘让嬷嬷过来,是要指点我规矩的,现下,我这规矩,也算是学完了。”

宫宴她都参加几次了,连皇家祭祖都去过了,从没人说她规矩不好。

丁嬷嬷笑呵呵的点头:“是呀,王妃的规矩是再好不过了,奴婢就说,王妃是奴婢见过的,少有的聪明人。现下王妃这规矩礼仪,也是无可挑剔的了,奴婢就想着,到小世子身边伺候着,也算是为王妃出一份儿力,奴婢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就在王府白吃白喝。”

沈如意还是笑着,从她出了月子,丁嬷嬷能见着她开始,这个话她就不断的提起。她一个当嬷嬷的,自是没那个胆子和主子商量要做什么活计。可她背后,站着的是皇后。沈如意不好拿捏,六皇子更不好拉拢,可这夫妻俩最看重的,是那刚出生的儿子,若是将这个小孩子放在眼皮子底下,还怕到时候没什么能威胁他们夫妻俩吗?

嬷嬷的脊背又挺直了些,她敢肯定,沈如意是不能拒绝她的这个要求的。和大皇子妃她们不一样,大皇子妃是有母妃的,生了儿子,也自有贵妃娘娘给赏赐嬷嬷,六皇子的母妃,早早就过世了,也只有皇后才能赏赐嬷嬷。

不管是小皇孙还是皇孙女,出生之后,身边都是有教养嬷嬷的。这个教养嬷嬷的出处,也各有不同,可算起来,不外乎两种,有些是皇子妃身边的教养嬷嬷,有些是宫里送的。

也就是说,沈如意要么从宫里再要一个,要么是从自己身边挑一个。她身边的教养嬷嬷,只有陆嬷嬷和丁嬷嬷,论背景,沈如意若是聪明,就该知道选哪一个。

丁嬷嬷正想继续说话,沈如意却只是点点头,摆摆手让丁嬷嬷下去,并未再说什么了。

六皇子从外面进来,先在炭盆前站着烤了烤手,熏了熏衣服,这才上前,抱了熟的天昏地暗的儿子晃晃:“今儿他闹了没有?你觉得如何了?”

沈如意忍不住笑:“我都出了月子了,身子自然是养好了的,太医不也说了,现在已经没什么事儿了,甚至比以前还好了些吗?这小子还是和之前一样,吃吃睡睡,睡多了就嚎两声。”

两个初次当爹娘的,捧着小儿子就跟捧着稀世珍宝一样,生怕不小心就给摔了。哪怕是沈如意有带过沈鸣鹤的经验,到这会儿也有些不够用了。孩子一哭六皇子就赶紧的找太医,太医简直无语,最后只说,小孩子哭两声还是很有好处的,六皇子这才消停下来。

“明儿是十五,我得进宫请安,我想着,趁着这次进宫,将丁嬷嬷的事情给解决了。”沈如意笑着说道,六皇子微微皱眉:“有把握吗?”

沈如意摇摇头:“半分把握也没有,搞不好,还会更麻烦,可不解决不行,父皇这次是等到了慧心大师,谁能保证下一次就一定会好好的?丁嬷嬷虽然平日里并不掐尖要强,可到底是母后那边送来的人,我也不是说,将丁嬷嬷给解决了,只是另外给丁嬷嬷找条路罢了。”

六皇子点点头:“既然你有主意了,那就按照你计划的去做,并不用担心,实在是不行,就去皇祖母那里,我去和皇祖母说。”

六皇子母妃死的早,他小小年纪身体又不好,虽说有皇后时不时的照看着,但皇后管着偌大一个皇宫,哪儿一直盯着一个体弱多病的皇子?所以,那会儿得亏了六皇子自己聪明,经常到皇太后跟前晃晃,让皇太后心疼心疼,这感情慢慢的就养出来了。

原本他小时候,皇上对他也不是很亲近的,想想,皇上十几个儿子,还有十来个女儿,嫡子也有,幼子也有,六皇子不上不下的身体还不好,皇上哪儿能注意到他?

还是皇太后在其中牵线,皇上这才稍微的往六皇子身上分了些注意力。很快,这个聪明通透又无欲无求的儿子,就得了皇上的欢心,六皇子这才开始受宠的。

“皇祖母上了年纪,身子也不是很好,这小事儿,就不用劳烦她老人家了,实在不行,咱们就还将丁嬷嬷给留着,反正不过是个嬷嬷,既然是母后赏赐下来的,咱们也不能怠慢了,我就找个小丫鬟专门伺候着丁嬷嬷。”

沈如意不在意的说道,六皇子忍不住笑:“这倒是个好主意,要不然,真将丁嬷嬷给伺候起来?”

“这个办法是没有其他办法了才能用的。”沈如意摆摆手:“现在母后是越来越着急了,几次三房的想要让丁嬷嬷办事儿。咱们真将人供起来,就太显眼了些,明摆着是要和母后对着干了。又不能赶走,又不能供着,就只能是先将人拘在身边了,这已经很不错了。对了,你不说要辞官的吗?可是已经决定好了?”

“我决定好了,可是找不到好时机。”六皇子叹口气,沈如意也跟着叹口气,这话真不好开口,算了,反正皇上那寿命,瞧着还有好几年呢,再等等吧。

不过,说起来,太后的年纪也不小了…阿弥陀佛,罪过罪过,竟然这样想长辈,太不应该了。太后娘娘养尊处优好些年,和皇上这个天天殚精竭虑的人相比,身体自然是要好很多的。

想着,沈如意又有些忧虑:“皇祖母的身体再好,今年也有七十了吧?”

六皇子脸色也变了变,随即强笑道:“皇祖母身体好着呢,之前慧心大师也帮皇祖母把脉了,皇祖母的身体并无大碍。”但随即,夫妻两个就闭口不再说皇太后的身体了。就是身体底子再好,皇太后也是七十多了,难得的长寿了。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睡觉睡过去的老人也不少。

这种的,都算是喜丧了,他们这些晚辈,不应该太伤心了。可说起来不伤心,真事到临头了,肯定受不了。

一大早沈如意起床,六皇子已经去上朝了。将小儿子包裹的严严实实,沈如意也坐了马车进宫。先去太后宫里请安,太后有些精神不济,不过瞧见重孙了,也高兴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