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三丫外,众人都心知肚明:杨浩是因见定国公府留了太太吃饭没脸待下去了老太太又问道:“那些菜干子可让他带上了?”

王管家忙道:“早就收拾好交给他家的人了。”

老太太便笑道:“好了,大家也别愣着了,咱们接着吃饭吧”

却说杨浩带着人出了李宅后就要回家去,杨华忙道:“爷,大家伙都还没吃饭呢咱们现在回去过了饭点,再让人炒菜煮饭的,岂不是又让夫人知道,到是又该教训咱们了,不如在外面随便吃点?”

杨浩没好气地说道:“吃,就知道吃,除了吃你们还能做什么?”

杨华嘻嘻笑道:“爷是吃撑了,可小的们还饿着呢”

杨浩被揭了脸皮,心头不忿抬脚就向杨华踢去,杨华早就防备,一个大退步就躲了开来,笑道:“爷就是要打人出气,也得赏小的们一顿饱饭才是,前面就有家包子铺,不如去买些充饥好了。”

杨浩此时气也顺了些,便道:“赶紧着点吃完快回家”杨华忙和其他人一人几个包子草草填了肚子。

杨浩回到家就见冬梅急火火地说道:“哎呀,我的爷,您这是去了哪里?刚才夫人还差人问起呢幸亏现在夫人正午休呢,公子爷也快想个说法。”

杨浩说道:“出去随便逛了逛,我又不是小孩子,一时不见就以为我又去做坏事去了杨华你也回去吧,免得杨嬷嬷担心。”

杨华忙道:“那我先家去歇息一下,有事让人叫我。”说完就退了出去。

冬梅看见杨浩头发有些松散,衣服上也有些褶皱,便知他定又在外面动了拳脚,怕夫人万一派人来时见到又生事端,便去衣橱内取了家常衣裳道:“公子要不要也歇息一下,换了衣服净了面也舒服些。”

杨浩听了点点头,就要接过衣服来,冬梅忙道:“还是让奴婢来吧。”说着就要上前来服侍杨浩宽衣。

冬梅刚一靠近,杨浩便觉得有一缕香气袭来,煞是好闻,猛然想起自己怀中还揣着二丫的手帕,忙一把推开她道:“你出去吧,我自己换就行了。”

其实自杨浩长大后,因他认为穿衣之事还要个女人来侍候也忒不男人了,故他房中大丫鬟便等闲不做那贴身侍候的活儿。今日冬梅好容易得了这个近身的机会,正暗想有些门道,不妨被公子推开,心中不由一阵委屈,却也不敢表现出来,仍是柔媚笑道:“是,那我去给公子打水。”

杨浩待她走出门去,忙回到内室从怀中掏出帕子,抖开来细看。不过是一块细棉布的帕子,也没有姑娘家惯常绣的什么花儿喜鹊什么的,只绣了几片叶子还有个毛茸茸的好似虫子的东西。又放在鼻下闻了闻,除了棉布本来的味道,竟是一点香气也没有,杨浩不死心又使劲闻了一下,这时倒是能闻出一点淡淡的汗味。

杨浩不由心中暗道:真是个笨丫头,绣得什么东西一点也不好看,听人家说女孩儿家身上自带着香气的,既然没有就该学学人家熏个香什么的如此倒也罢了,偏还拿个破棉布做了帕子,又不是买不起绸缎本还想让人洗干净了送回去呢,如今看来也不值什么,自己送她的那些布,随便裁一块就比她这好许多倍。

杨浩随手将帕子放在枕边。换完衣服后,他想了想又拿起那帕子,心中越发嫌弃起来:若是不好好收着,被丫鬟们看见指不定还以为是抹布给扔了呢。到底也是她辛辛苦苦裁了绣的,真要那样也太可怜了。他拿着帕子四处看了看,感觉放哪儿都能被人拿去做了抹布,最后想着不如藏在衣柜中吧。

这时冬梅已打了水进来,看到杨浩正打开衣橱似在找寻什么,忙放下水道:“公子要找什么衣服,让奴婢来找吧。”

杨浩忙把帕子掖到怀中,说道:“没找什么,随意看看。”

冬梅便笑道:“公子只管说便是,这衣橱我每日家都要整理一遍的,公子想要找什么,不管是是哪一季哪一件的衣裳,奴婢闭着眼睛都能找出来。”

杨浩看着满衣橱的衣服,不由来了兴趣,说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冬梅含笑道:“奴婢将公子的衣裳都按季节分好,现在衣橱中的衣裳都是秋季的,冬日的衣裳也都预备下了。而夏日的衣裳就已经收到里间耳房的箱子里去了,到明年春日才会拿出来备着夏日穿的。当然每年也会寻些穿不着的衣裳赏人。奴婢每日整理公子的衣裳,自然都熟记于心了。”

杨浩听了不由说道:“如此说来,你管着这些衣裳也是很辛苦的。”

冬梅低头含羞道:“说不上什么辛苦,这是奴婢的本分,也是奴婢的福气。奴婢愿意这样做”

杨浩听了说道:“我记得以前小青是跟着你的,你以后也多教教她对了,里面箱子上的钥匙是不是你保管着呢,我正好想寻件衣裳赏人,你把箱子的钥匙给我吧,自己挑就是了。”

冬梅一口气憋在心口,不由抬起头来看向公子,虽觉得公子今日行为有些反常,终是无奈将钥匙交给了杨浩。

杨浩接过钥匙随意拿下一把,将其余的又交与冬梅,吩咐道:“我这边没事了,你下去吧,注意别让人来搅了我休息另外,如果我母亲午休醒了,立马来回我。”

冬梅接过钥匙,紫涨了脸,默默退了出去。

杨浩看她出去后,忙又亲自将门关好,便去了后面的耳房,试了几次终是打开了一个箱子,将帕子深深掖在衣裳里面。将钥匙收好后,杨浩才上床去休憩了一会儿。小红就在外面拍门道:“公子快醒醒,夫人正在花园等着你呢。”

杨浩忙起了床又稍做洗漱就去了花园。

“上午去了哪里,怎么也不让人说一声?”杨夫人板着脸问道。

杨浩对母亲如此的态度早就习以为常,上前笑嘻嘻地说道:“昨日因见那菜干子好吃,就想让姐姐也尝尝鲜,偏昨日都用没了,所以我今天一早就去外面寻去了,没想到倒还真让我找了许多。姐姐还真是有口福”

杨夫人笑道:“也算你有心,明日正好得娘娘召见,你这次进宫可要严格遵守宫中规矩”杨浩忙低头连声答应着,半天没见母亲说话,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母亲站起身来细细观察她亲手栽种的那些个名花名草来。

杨浩呆呆站了一会,悄悄退了出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此时李母也回到家中,众人纷纷上前打听定国公府的事。

李母笑道:“我今天去定国公府前,就先悄悄打听了一下,说是他们家的小将军就要回京了,因此一大家子都高兴的收拾房子忙得跟什么似的。我本以为这当口他们也不过会客气几句,收了礼物打发我走了呢,没想到他们家竟是如此宽和待人,让他们家的四少夫人陪着我说话吃饭,饶是这样,那四少夫人还一个劲地说什么家中太忙,夫人们实在是脱不开身,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众人听了不由赞叹不已,直道这才是传世百年的世家大族

李母又说道:“可只惜吴妈今日没碰见她女儿”

吴妈是李家雇的一个做粗活的,前几年生活艰难,不得已将女儿绢儿卖到定国公府。因知道李母要去定国公府,便厚着脸来央求随同去定国公府,原指望着能遇上,母女也好见一面。

孟娘子对吴妈说道:“那定国公府素来都道是积善之家,今天这一遭也算是知道名副其实了,你也不用担心女儿,岂不闻那些大家的丫鬟们比小户人家的小姐还娇生惯养呢。”话一说完,不由拍了一下自己的嘴,说道:“瞧我这说得什么话”

李家主子们都是宽和的倒也不在意,那吴妈也笑了起来。

二丫等人又将杨浩来访之事告诉李母,李母听说儿子拜杨浩为师,心中也非常的欢喜,叮嘱了三丫以后和杨公子多多交往,好好习武,这才回房去换衣裳去了。

二丫知道定国公府做事一向四平八稳,既不与人结党营私,也不与人为恶,却是极滑不溜手,人人称颂,又懂得不揽权,故也极得圣心。幸好杨浩早回去了,要不还不知怎么臊着他呢。

正想着时,就见万儿走过来说道:“小姐,我才在库房中找了一遍,并没有找到那方帕子,小姐是不是记错了。”

二丫皱了一下眉:“我明明记得去库房前还拿帕子逗小妞妞呢,出了库房后才发现没的”

第八十四章 两个师父

万儿笑道:“我在里面仔仔细细找了两遍,而且也问过王管家了,他说好像小姐去库房时并没有带帕子。”

二丫又在心中仔细想了想,终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遗失了帕子。便笑道:“一会你再去中院找找看,若是还找不到就算了,不过一方帕子,也不没什么要紧的”

万儿听了急道:“什么叫没什么要紧的?这可是小姐亲手所绣,万一不小心落在有心人手中可怎么是好?”

二丫一听不由扑哧笑了起来,看万儿着急的样子,忙说道:“家中也就那么几个人,你挨个去问一下吧,看谁注意到没有。那不过就是一方普通的帕子,又没写名字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实在找不到就算了。就当被那调皮的猫儿狗儿的叼走了。”

万儿说道:“怎么不特别,别人都绣花儿朵儿的,偏小姐绣几片叶子再加上一个毛毛虫,要是落在那轻浮人手中还不定出什么事呢”

三丫不小心听到,忙问道:“什么虫子,虫子在哪里?”

万儿忙道:“公子,你可看到小姐绣着绿叶毛毛虫的帕子?就是今天用的那个。”

三丫“哦”了一声,说道:“没见到,倒是见到绣着狗尾巴草的帕子啦。”

二丫笑道:“我就说吧,怎么可能丢了去,三丫你在哪儿看到的,姐姐可是找了好大一会儿,还是你眼睛好使。”

得了夸奖的三丫笑着说道:“我好像看到我师父用过,后来就没注意。”

二丫经弟弟提醒,这才想起来当时确实是曾将帕子随手递给杨浩擦汗,后来因心中直担心三丫拿不动水,也没要回帕子,过了那会儿,就把这事给忘了。想来他用完不知又搁在哪儿去了,便对万儿说道:“你去中院各处看看,再问问厨房的的人有没有见过,那帕子太素了,被她们当了抹布也说不定呢。”

万儿忙答应着去了。三丫不解地问道:“二姐,你是不是想咱们以前的家了,要不怎么会想着绣地里的狗尾巴草呢?”

二丫笑道:“什么想家,祖母父母和你都在这里,这里就是咱们的家了, 二姐只是觉得那狗尾巴草坚强有韧性便是在极绝境的情况下,只要有一滴水就能再次坚强地重生过来。”看三丫似懂非懂的,二丫也不再多说,看到母亲换好衣裳出来,忙带着弟弟迎了上去。

至晚间大家吃过饭,坐在老太太房中说话。老太太便把三丫拜杨浩为师习武的事告诉儿子。李父觉得三丫学武倒也不错,以前在乡下孩子还能在田地里到处跑跑,身子骨都结实强健。如今在京城,这孩子们便都只圈在家中一隅,个个养得和个姑娘家似的弱不禁风。

只是三丫毕竟还年幼,身子骨也柔弱,习武未免有些早,不过杨浩少年心性估计不会长时间耐下心来教习,三丫也是一阵子眼红心热的,想来新鲜劲一过,也就放下了。况且如今他一个字也不识,倒是该好好给他启蒙。

李母听了丈夫的话,忙道:“前几日刘夫人倒是说可以让三丫跟着晨哥儿一起去他族学中念书呢。他们家可是书香世家,想来先生也不会差了,况且还有晨哥儿一处,也能有人照料着。”

老太太也道:“你每日还要去当差做事的,晚上回来再给他启蒙也太累了,再说就晚上这一会也教不了他多少东西,反让他睡不好如此,你只在每日饭后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李父听了去直摇头,说道:“不可。若是进了刘家族学,免不了会时时被人拿来说道,三丫虽小却又不是不知事的,到时只怕会心中不痛快。在那些大家族中什么样子的孩子都有,再说况且咱们家又是这个样子,这小孩子最是心里眼中干净的,若是因相处不好而起了龌龊,只怕到时两家面上都不好看。”

老太太笑道:“三丫虽小,却脾性好,又懂事知礼的,应该能与他们相处好的。我教出的孙子,最是识大体的。”

李父听了更是反对道:“母亲教导三丫自是懂事,只是如此只怕更是不妥。三丫到底是附学去的,在那里免不了为了大家面上好看而委屈自己,产生寄人篱下的自卑感。他还小正是培养品性的关键,长此已往,只怕对他将来为人处事会有不好的影响,处处仰人鼻息,长大后未免会变得怯懦,或是愤世嫉俗。”

二丫也觉得父亲说的不错,虽然刘夫人对自己一家极好,可是龙生九种,各个不同,晨儿是好的,但其他的孩子品性如何却是不得而知。若是去了沾了坏毛病或是如父亲所说对他成长产生不好的影响,倒是真得不偿失。

二丫便笑道:“我也觉得三丫此时还小,至于功课什么的倒也不必太做要求,不过是认认字而已,倒不用去什么学堂,父亲也不必非要亲自教导三丫,我倒是想毛遂自荐给三丫当个启蒙先生。”

众人听了,也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三丫虽不说是被大家捧在手心里养着,却也是李家的心肝疙瘩,真要去别人家做小伏低,还真是舍不得。如此倒也不失个好办法,二丫自小被父亲教着识字读书,虽说不怎么会做文章,教三丫识字却不是什么问题,况且还有个进士在身边指点。反正三丫还小先慢慢识字描红,至于以后学习文章则再做打算。

二丫看着弟弟笑道:“今天拜习武师傅时那么起劲,现在怎么也得给启蒙先生行个礼吧。”

三丫对于姐姐变先生还有些反映不过来:因为在乡下时男孩子们常玩官兵捉强盗或是好汉结拜等戏码,故对拜习武师傅比较熟悉,可真要正经拜先生却是不了解。

李母笑着对女儿说道:“真是越大越调皮,你做姐姐的教导弟弟不是应该的吗”又对三丫说道:“你以后可更要听姐姐的话,她以后可是你师父”

三丫说道:“那我现在就有两个师父了,将来我要当文武双状元。”

众人皆笑道:好志气

再说杨浩第二日随母亲进宫晋见姐姐。皇后见杨浩说得了什么乡间特产,特间来送给自己的,不由欣慰异常,觉得这个弟弟越发懂事贴心了。

又让人去将大皇子五皇子和仪华叫了来,特意讲到是杨浩送了来好东西,中午都有口福了。

仪华文静地坐在母后身边,陪着外祖母说话。五皇子缠着杨浩玩游戏讲外面的事情。只有大皇子只呆了一会就找借口回御书房读书去了。

不一会儿皇上在前殿也听说了,命人赐了些水果点心与杨夫人。又让人将杨浩叫了去说话。

皇上问杨浩身体可痊愈了,最近都在做什么。送去的猎物可喜欢。

杨浩一一回答道:身体已是好了,那些猎物了喜欢,只是在家中好生无聊。没想到前几天得了些乡间特产,尝过后觉得不错,所以此次特意进宫来,便想让圣上与姐姐也尝尝。

皇上笑道:“难得你有心,既然这样,秦公公吩咐下去,那午膳就用杨浩拿来的食材去好好整治。若是合朕了胃口,朕定会好好赏你的。”

杨浩大喜道:“真的?皇上说话可要算数。”

皇上笑道:“自古就有君无戏言,自然说话算数,到时你直管提就是了。”把个杨浩喜得是手舞足蹈,因见皇上有正事要忙,他便告辞去皇后宫中等候。

午膳时皇上因想着自己若是去皇后宫中与杨夫人一起用饭,杨夫人碍着国礼未免拘束吃不好,便命去传话:让皇后及仪华好生款待杨夫人午膳,杨浩和大皇子及五皇子去前殿陪自己用膳。

吃饭时皇上独自坐在上首,大皇子他们都坐在下首两侧,每人前面一个小几上放些菜肴。以前杨浩倒也没觉得如何,但今日看着吃个饭都会隔得远远的皇上,他忽然觉得皇上不再是那个可以让自己全心信任依赖的姐夫了,那种疏离其实本就存在的,只是他一直忽略了而已。

御膳房果然用菜干子做了好几道菜,其中滋味儿自是精美非常。皇上果然是吃得龙心大悦,对杨浩说道:“果然不错,也算朕与皇后没白疼你一场说吧,想要什么赏”

杨浩此时却有些扭捏,皇上笑道:“你只管说,莫非又没钱了?”

杨浩忙道:“皇上给我的金子,我还没用呢,就是我觉得自己也老大不小的,整日价在家实在是没意思…”

皇上忙道:“你若是想去边关却是不行虽说现在无战事倒也算太平,只是那边关太苦了,你姐姐到时不知又要心疼成什么样呢。再说其他的。”

杨浩笑道:“就是因为边关太平,我也没什么机会上战场立功,我又不大会写文章,如今是一点功名都没有,这说出去不好看,我就想皇上能不能封我个官做做。”

皇上与大皇子都有些意外地看向杨浩。

皇上看着杨浩慢慢地问道:“怎么想起做官来了,你的性子可是受不得约束的。那你倒是想做要什么官呢?”

第八十五章 大材小用

杨浩想了想,有些随意地说道:“您看着封吧,我也不是太挑剔。我觉得我什么官都能做得了,不过毕竟年轻了些,一品二品的官倒也不必给我,不过八九品不入流的小官,有点太寒酸了,想来您也不好意思给我吧,我看五品应该差不多吧。”

皇上与大皇子都有些傻眼了,这还叫看着封不挑剔?天下多少读书人数十年苦读,最开始也不过是做个八九品的官,若是没个特殊的际遇十年八年熬到五品就不错了。就是武官们也大多是从籍籍无名的小兵做起,有的终其一生也不过才六七品的官。

大皇子气得鼻子都歪了,他看着杨浩,心中直道你还能脸皮再厚些吗,文不行武不好的,“什么官都能做得了”,你真能说得出口

皇上最先镇静了下来,他问杨浩:“你是想要个高品级一些的虚职还是想做个品级低些的实职?”

杨浩愣了一下,忙问道:“虚职实职有什么区别?谁不愿做高官?”

皇上示意大皇子代为回答。大皇子有些鄙夷地看着舅舅说道:“一般世家子弟为了面上好看,都会捐官或是受祖荫得了品级高些的官职,不过大多是虚的,并不去坐班,俸禄也就是象征性拿上一点。实职则是要正正经经去做差事的,俸禄相对同级的虚职要高,以后也有升迁的机会。”

“那就要个实职,”杨浩忙连声说道:“不过品级也不能太低了。皇上您准备赏我个什么官做?”

皇上笑道:“不要心急,过几日朕会给你安排的。这官职可不是说封就封的,怎么也得有个说法。”

杨浩一听放了心,胃口也好了,因为在皇上面前放肆惯了的,也不讲究什么礼节,一阵风卷残云吃完了饭。

因不敢耽搁皇上过多的时间,杨浩便与大皇子五皇子相邀一起去皇后宫中。大皇子道还有事就不和他一起去了。杨浩也不在意,行礼退出殿后,就和五皇子两人说笑着去了。

大皇子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他说要官,父皇就给他封官,平常名声已是够不好的了,如今得了官还不知怎样呢?就他那样能做什么官?”

皇上笑道:“你也太过激了些,怎么说他也是你亲舅舅,你怎么对他如此地求全责备的。怎么说也是堂堂国舅爷,就是封他个官也没人能说出什么来。蒙祖恩得官的人多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好了,你外祖母一会也该出宫了,你到你母后那里去看看吧。”

大皇子无法,只得怏怏退下。

第二天杨浩就眉飞色舞地去教三丫练习武艺。

众人也都觉得新奇,纷纷围过去观看,三丫也精神抖擞很是兴奋。

哪想到杨浩自来对武艺痴迷,对三丫教导起来丁是丁卯是卯的,一点都不含糊。偏李家众人早就商议好了:既然三丫要学武就不能耍花枪,也好给三丫立立规矩。而杨浩既是好心来教三丫,就得尊重杨浩的教导方法,轻易不得在旁指手画脚的。

不过一会儿的工夫,老太太和李母就心疼地看不下去了,找个借口回来房中,心中直后悔真不该让三丫这么小就学武。

二丫因不放心三丫任由杨浩管教,让人在旁边摆了桌椅茶水,以便及时观察。

杨浩走到三丫面前说道:“练武之人首先下盘要稳,你看看蹲的什么马步,和个纸糊的似的让人碰不得。”说着他用脚轻踢了一下三丫,三丫不同坐在地上,眼中含着泪花看着二丫。

二丫立马心疼得如针扎一般,忙走上前扶起三丫来,轻轻拍打他身上的尘土问道:“怎么样,疼不疼?”

三丫不过是有些累而已,如今见姐姐过来,心中就有些委屈,泪珠子哗哗地掉了下来。二丫忙哄道:“不哭,不哭”又对杨浩说道:“好了,今天要不就先练到这里,明日再练吧。”

杨浩一听急红了眼,挣着脖子说道:“这才多长时间,哪有这么练工夫的。”

二丫也觉得时间是有些太短,可看到弟弟可怜巴巴的样子,心中不忍,忙央求道:“要不歇息一下喝点水再练吧。”

杨浩看着二丫无奈地点点头。三丫见了欢呼地扑到姐姐怀中,只嚷着口渴肚饿腿也酸。二丫心疼地半搂半抱地将三丫圈在怀中,又是递水递点心一边还不忘了给他揉胳膊揉腿的。

杨华看自家爷被晾在一边,忙端着一杯水上前道:“爷,喝点水,也坐下歇息一下吧。”

杨浩哼了一声也不接茶水,径直走到二丫旁边使劲咳嗽了一下。

二丫这才想起杨浩到底也算是三丫的师傅,尊师重道还是必需的。忙倒了一杯茶水,递给三丫道:“快请你师父喝茶。”

杨浩从三丫手中接过茶水喝了一口,二丫又拣了点心让三丫奉给杨浩。

杨浩这才心情好了些,休息了一会就要继续练习。三丫的新鲜劲过了,怎么也不肯去练习。

杨浩看二丫只管在旁娇宠着三丫,若是放任不管,三丫真是学的不好,自己这个师傅面上也无光,可是强来又不行,不由想起当年父亲激自己的方法。

他走到院子中间,先是稳扎了一个马步,又让杨华及三丫一起来推自己。杨华面上咬牙切齿地使劲推,手中却不敢真用力气,三丫只累得一身的汗,见杨浩仍是纹丝不动,心中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

杨浩又如行云流水一般打了一套拳法,又与杨华对打,将其轻松打倒在地,直看得三丫瞪大了眼睛。

杨浩收手道:“怎么样,师傅厉害吧你要是坚持练上三年,就能和师傅一样厉害,到时就是天下第一,看谁不顺眼想打谁打谁。你要好好练习,如果再偷懒,师傅可就像那天砍砖头一样砍你,你别指望你们家的人来拦着,他们全加起来也不是我的对手。不过,如果你乖乖听话练习的话,明天我就带把真剑来练给你看。”

三丫在杨浩的这一套威逼利诱的法子下,终是又添了练武的心思:“师傅,今天就教教我拳法吧,明天再教我剑法。蹲马步不好玩。”

杨浩笑道:“以后这些都会教你的,不过你得把马步扎稳了才行,要不打拳容易打到自己身上,练剑也会刺在自己身上的。”

三丫一听忙捂了口,急忙扎起了马步来。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杨浩也知道三丫毕竟年幼,况且第一次练习也不宜时间过长,免得反让他产生厌倦。

二丫忙将三丫送回房中,就和万儿一人一边帮着三丫揉捏胳膊腿儿的。杨浩见了,不由上前对二丫说道:“还是我来吧,你们劲小也不拿捏不好力道。”

到底是累得很了,杨浩不过才帮着推拿了一小会儿,三丫就迷迷登登地要睡过去。二丫忙让杨浩帮着将三丫放在床上,轻轻帮他盖上棉被。

二丫想了想便请杨浩主仆二人帮着照看一下三丫,她去去就来。杨浩左右无事便答应下来。

二丫来到祖母房中,与祖母和母亲将情况说了一下,三人都心疼不已,商量着三丫太小的这样子练武可不行。

午饭时,老太太终是找了个机会,说道:“杨公子平日里事情定是不少的,倒也不用每日里都来教三丫习武,一来太耽误你的时间,二来三丫到底年纪小身子骨受不住,况且他以后也要启蒙识字的,所以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好。”

杨浩见此也只能唯唯同意,再者如果自己真做了官,倒还真是不能日日来此的。

午饭后,老太太让孟娘子领杨浩主仆去房间休息一下。杨浩忙道不用,因见二丫要去三丫房里替换万儿去吃饭,便要一同过去。

二丫来到三丫房中,看他仍是睡得沉沉的,就让万儿去吃饭,让杨华帮着照看着些,她与杨浩在外间一边留意里间动静,一边小声说话。

二丫笑着对杨浩说道:“三丫到底是年幼,不过才一个多时辰看把他给累的。”

杨浩忙安慰道:“刚开始都是如此,以后就好了。”

二丫只得说道:“说起来请你做他师傅,真是有些大材小用的。其实你真不用如此教他的。说句不怕你恼的话,我们家也不指望他能有多高的工夫,不过是求个身体强壮罢了。这基本功倒也不用要求那么严格的,拣些易练好学的拳脚工夫教教他,等他再大些,若是想学再练也不迟。”

其实杨浩在李老太太说那句话时就已猜着了,现在想想三丫的确年纪小了些,况且他父亲是进士将来也是走考举的路子,于是略有些失望地说道:“我知道了,我以后会注意的。”

二丫见此反不好意思起来,倒象是请了他来陪着三丫玩耍似的,忙说道:“你要是时间上不方便的话,隔的时间长些来教教他也无妨。”

杨浩笑道:“这倒没什么,反正我现在没什么事对了,我听老太太说要给三丫启蒙,可找好先生了?”

二丫听了笑道:“他现在只是学着识些字而已,倒还不用请先生,平日里我教他就行了。”

杨浩看了二丫一眼,有些结巴:“你,你教他识字?你们家也太节省了连个先生都不请,三丫以后前景堪忧啊。”

第八十六章 群芳宴帖

二丫也不想就此事再与他争论,反正该说的话她已经传达了。

老太太等人在杨浩要走前,又与他敲定五日后再来教三丫即可。

三丫此后每日早起后先蹲马步,胡乱比划着伸胳膊踢腿的。上午跟着姐姐诵读《三字经》,下午学着描字。因为每次时间也不长,故三丫也一直兴致勃勃的不觉得枯燥厌烦。等到了父亲来家后,他先是扎个马步打个拳给父亲看,李父每每看了都点称赞比前日要稳得多。吃过晚饭后,他又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自然是得到全家人的夸奖。

五日很快就到了,三丫早就准备好了要将这几日所学的都一一演示给杨浩看。哪知杨浩当天并没有来,而是派杨虎来传话:他被圣上授了官职,要在城外兵营训练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