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还是李玉先忍不住:“二哥,你干嘛不问问我姐姐来了没有?”余晟睿和余伟奇两兄弟正在看电视呢。听到表妹的话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李玉,转过头,耸耸肩,显然不打算回答。

“哥!”李玉自己没有哥哥,李心圆淘得没边,在心里,李玉根本就不把他当哥哥,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李玉前世的时候长大了跟李心圆根本就没有交集,很难有那种兄妹的感情。她这两位表哥却不同,前世的时候,虽然跟两位表哥见得少,却都对她非常的疼爱。她结婚的时候,连跟她感情很好的姐姐都没有赶到,这两个平常很少联系的哥哥却出现了,本来还担心因为娘家的复杂关系没人来的李玉,那一次感动得哭了。

“玉儿,来大哥这边,大哥帮你买了很多你喜欢看的书哦,走,跟大哥去房间去。”不等余伟奇说话,大哥余晟睿就先开口了,不要以为余晟睿只比余伟奇大一岁,但是从小性格沉稳的他,完全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平常很少说话,显得温文儒雅。

李玉扁着嘴,有些不甘不愿的向大哥靠近,倒不是不喜欢大哥,而是在这个时候叫她,不是表明了不想告诉她嘛,都是坏人,竟然还对她保密。

余晟睿看着小表妹可爱的样子,轻轻揉揉李玉的头,脸上带着一抹温文儒雅的笑容,什么也没有说,带头回房间了,把李玉搞得纠结了半天,这…啥意思呢?咋现在的小孩子越不像小孩子了,到底是她家大哥是穿越人士还是她呢?为什么她活了二十多年还看不懂这小鬼的表情呢?看样子她平常把自己还是看得太聪明了,虽然早知道自己很笨,却没有想到笨到这种地步,二十多年都白活了,难怪上天要让她重活一回哦。

余晟睿一直带着淡淡的笑容,把李玉抱到他的书桌前的椅子上面,从其中一个抽屉里面拿出几本书来,看那厚度,每一本都相当于四大名著和格林童话之类的那么厚。

最关键的是,最上面竟然还有一本新华字典,李玉眨眨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大哥:“这些都是我的吗?”

“当然!”余晟睿显得很高兴,对于李玉的反应显然非常满意,这可是李玉前世今生加在一起第一次看到大哥这么开心哦,忍不住也跟着笑了,其实连她自己在笑什么她都不知道,只是有一种感觉,她家表哥笑起来的时候好似可以感染人一样。

李晟睿很喜欢这个小表妹,她非常安静,但是并不是因为个性内向,有的时候,看她说话的样子,反倒觉得满活泼的,只是她大数时候都很安静,不太喜欢太过热闹的环境,就他的观察,她最大的兴趣好似就是看书,而且看书的速度很快,但是奇怪的是,她什么书都只看一遍,即使是她这个年龄最喜欢的童话书也是一样。

而且,她对学习知识很有兴趣,却往往是学会了就没有兴趣了,只要她一感兴趣的事情她就非常的犟,一定要学会了为止,不管是玩的用的还是别的东西,同样的,学会了就扔。所以余晟睿觉得,他表妹是世界上最矛盾的人。却又是那么理所当然,小小年纪有的时候让余晟睿都有一种佩服的错觉。呃,当然,是指她的个性,不然就她那小不点,别的地方当然是不可能存在这种感觉的,错觉都不会!

第五十五章 新华字典

 李玉心满意足的跟在余伟奇后面,余伟奇跨了一个牛皮包,土黄的颜色没有半点特色,是舅妈找来让李玉临时装东西的包。余伟奇满脸的不愿,倒不是不愿意帮妹妹拿东西,小小年纪的他,非常疼爱这个表妹,不过,他觉得,这包真的太丑了,背在他身上都让他丢脸。不过他哥哥被人叫去打乒乓球去了,老妈也有事出去了,总不能放妹妹一个人吧,当然再丢脸也得送啦。

李玉到的时候,李芳正在李妈的摊位上转动着小脑袋看个不停呢,看到李玉跟余伟奇的身影在转角处出现,马上飞奔了过来,把李妈吓了一跳,幸好她们摆摊的位置也是在这一边,不然中间过着车,李芳这样跑不吓死人才怪。

李妈不顾客人,看到李芳跌跌幢幢跑到李玉她们面前才放心,刚才正在问价钱的妇女发现老板娘突然间看向别处,也随之看过去,正好看到一个从这边冲出去的小女孩身影,是老板娘的女儿吧,难怪,妇人理解的笑了笑,并没有急着崔。

“啊,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娃儿淘气!”李妈回过神来才发现,客人正带着笑容看着她呢,连忙连声道歉。

“没事,那是你的女儿吧,看样子差不多三四岁,跟我家小儿子差不多大呢!”也许有了共同话题,这位妇人甚至没有问价就让装起来,实际上现在的人做生意也是有哪样说哪样,不会像过几年一样,叫的价钱都会翻一翻不知道吭过多少人呢。

“这个不是,是我大伯家,那边那一个小女孩子才是我家老大。”做为一个母亲谈起儿女,谁都会开心起来,特别是她家女儿又听话又乖巧,更是值得她骄傲。

“哦!”那妇人有些诧异,毕竟看李妈做生意也带着孩子,还以为是她自己家的,却没有想到竟然是大伯家的,再度转过头去,却看到刚才没有注意的还有三个孩子,一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子,皮肤很白,穿得也不错,看得出来,应该是城市长大的,另外一个比他稍微矮点的小男孩子,虎头虎脑,皮肤较黑,身上的衣服比较粗糙,样式也带着土气,最后就是那个十岁左右男孩子身边的小女孩子,穿着花花绿绿地裙子,头上扎着两根小辨子,上面各有一朵粉色的小花,安安静静的像朵清荷。

“那一个是你的女儿吗?看上去很乖巧呢!”妇人的眼神没有离开李玉的身上,李芳正抱着李玉的手臂抱怨着,李玉带着笑容又有点无奈的看着李芳,最后吃力的拿了一下表哥手上的包才安抚住李芳呢。

“听话到是还满听话的,就是犟的时候十头牛也拉不回来,要是她换了犟劲啊,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她,打也没用,骂也没用。”李妈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从李玉重生之后,实际上李妈并没有真正的打过她。

“这种时候应该不多吧!”妇人听得出来,尽管这位老板娘嘴上说得狠狠的,但是语气里去充满了疼爱。

李妈边给客人装衣服边笑道:“不多就已经让人头痛死了,要是多了还得了啊!”李妈好似想起了女儿犯犟的时候,又无奈又好笑的摇摇头。

说起儿女,两位妈妈就有说不完的话,一聊上就是半天,那妇人甚至还留下来帮李妈做了好一会生意呢。到离开的时候,两人已经像是认识多年的好友了,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女人的友情发展的就是莫名其妙。

字典对于李芳来说是个稀奇之物,对于李心圆来说,更是兴奋万分,他如今刚好读完三年级,学校老师一直要他们买字典,但是,家里没有多少余钱的情况下,他的字典还是一年级买的,那个时候,人小不懂得珍惜,现在都快不能用了,虽然这字典是妹妹的,不过,只要他需要用,还是可以用啊,本来他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妹妹家嘛。

李妈看到字典的时候才想起来,原来她一直都忘记了帮女儿准备这东西啊,比起李大伯家里,李玉家庭条件好一些,原因就是李爸在外面是一个包工头,手上随时都有两三个工地,时不时的就往家里寄钱回来。李妈在家里自己也做了一点小生意,大富大贵可能做不到,过得比普通人好一点点还是可以的,呃,这个普通人还是指农村人啦!

而李大伯家里有两个娃娃要养,生产队上那样这样的款子也不少,还有李芳的超生费,李心圆的学费,种庄稼的肥料钱,现在又没有大棚这种东西,卖菜也是有季节性的,种菜的农民大把大把的,那菜价更是高不起来,往往都是入少出多。

其实不只是李大伯一家这样,算起来,李大伯家还算是生活比较好的,打米的钱都拿不出来的也是常有的事情。前世的时候,李婆婆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因为自己没有收入,盼外面的人寄钱回来,一时之间来不及那就麻烦了,这个时候可没有卡汇这种好事了,全都是邮局当道呢!当然,更有外面也没有赚到钱的人,外面打工,也不是那么好赚钱的。

李芳却嘟着嘴,翻着李玉的书包,不高兴的道:“哥哥没有给我带什么吗?玉儿…”

“哥哥说,这是我们三个人的,大家一起看,都一定要看,下一次去见哥哥的时候,说不定哥哥要考我们呢!”李玉随口打哇哇,根本就是睁眼说瞎话,而且脸上那种表情还让两人没有任何怀疑,不得不说,这也不是常人可以做得到的。

“真的吗?那哪一本是我的,哪一本是哥哥的?”不要以为小孩子好骗,特别是心眼特别多的,又骨子里很犟的那种人,只认死理,绝对不会好骗的。

“我们还用分吗?而且啊,哥哥要是只给我,不就一本就可以了吗?我妈经常来县城里面摆摊,看完一本,哥哥又可以帮我带回来啊!”李玉委屈万分的说道,她招谁若谁了,反正不管怎么说都不对了,原因只是因为李芳今天没有去哥哥家里面罢了,她现在是迁怒!

李芳虽然狐疑,却还是找不到借口,只得呆在一边生闷气,李心圆却在旁边直点头,显然非常赞成李玉的说法。也是,李妈跟李玉舅妈的关系本来就好,时不时的还去她家吃饭,真要带的话还真随时都可以,不过令他们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这是余晟睿送给小表妹的礼物,根本就不是家里大人买的,当然有所不同了。

小孩子脾气不小啊!李玉心底忍不信暗笑,要是她知道她脑子里转的这句话曾经被别人用来评论她不知道会有什么反应呢!

当天回去之后,李大伯亲自送李妈她们回去,然后不知道跟李婆婆说了些什么,不过,看李大伯皱了一天的眉毛松了不少就知道,肯定说的是关于昨天的事情,李婆婆的脸上也有了淡淡的笑意,看样子结果双方都满意啊,李玉没有打算再管了,反正,只要李大妈不上门闹,李玉就睁只眼闭只眼,因为她相信,她妈跟她婆婆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啊。

李芳本来死活要带一本书回去,李心圆也心动了,李玉估计,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看,而是为了炫耀的,想想之后,李玉还是没有同意,并且说了一堆好话,许了一堆承诺才打发走两人,不是她小气,而是李大妈现在在气头上,可是保不准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李芳太小,说事情不清楚,李心圆更是太皮,说不定李大妈问的时候都不见人影呢,李玉可不想她才刚到手的新书就落得点火的下场,这种事,李玉相信李大妈肯定做得出来,她可不会在意,是不是跟着小孩子一般见识呢。

日子好似恢复了以前的样子,除了李大妈没有上来过一次之外,李芳和李心圆没有任何改变,唯有李婆婆又买了两条小猪回来,不过相应的,小麦就少种了不少,全都用来种青菜和甜菜这些,还有瓢儿白。刚好,忙完冬种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养猪也算是好事,她家猪圈有两格,一格两头,把牛圈也改成了猪圈,不过找人挖了一个粪坑罢了。

为了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养蚯蚓的坑也准备好了,李大伯是聪明人,同时也不是忘本的人,李大妈虽然对上面这家有意见,却也睁只眼闭只眼,有的东西她还是看得到的,只是看不远罢了。不过就算如此,她也不得不承认她们家除了在外面的李爸之外唯有李妈读的书比较多一点,懂得也多一点。能跟在弟妹后面赚一点也不错,没必要因为小气而损失掉这个。

转眼间深秋已到,冬天的脚步也接近了,李婆婆一有农闲时间就为几个娃儿做棉鞋,再加上今年的日子好过了一点,家里又种了棉花,李婆婆带上新棉花和旧棉被为冬天的保暖做准备,当然也少不了棉衣棉裤了,不过,家里做的虽然暖和,却因为是土布,看上去有些丑,灰不拉唧的颜色没有什么特色。

李妈每天做生意回来之后,就拿出毛线开始为李玉织毛衣,李妈的手很巧,这是李玉早就知道的,她前世的时候,有很多小时候李妈为她织的毛衣,看上去都非常漂亮,不过,李玉却对李妈的眼光表示非常的怀疑,只因为她挑的,不是大红大紫,就是绿的蓝的这些深色,没有一样李玉喜欢,不过李妈一句话,李玉再也没有意见了。

佳奇一直不太喜欢在后面说些私人的话,这一次,也是被逼无奈了,话说佳奇呆在老家吧,这老家的啥都好,空气也清楚,吃的菜也是自家种的,绿色又环保,水都好喝一点,就是这电啊,没有城市用起来方便,不知道咋回事,最近老是停电,明天…呃,好似现在过了一点了,应该是今天啦,今天要上街买一些我家没有种的菜,怕回来再赶上停电,干脆,佳奇连着昨天欠的两章一起发,还有一章要下午发了。啰嗦了两句,大家别介意啊!

 

第五十六章 布娃娃

 

 “不喜欢啊?那不喜欢我不打了好了,反正冬天没得穿得又不是我呢!”一边说着,李妈还一边要收拾毛线,虽然李玉明知道李妈其实是在跟她开玩笑,李玉也不得不上当。拉着李妈的手,讨好的笑了起来,才让李妈没有真的做出那个所谓的收拾东西。

打毛衣毕竟是闲时间做的,上街卖货才是李妈每天必做的事情,这一天,李妈带着三个小孩子来了县城,不到一会就被李玉舅妈给接走了,当一到她们家的时候,李玉大哥余晟睿就带李玉看到一样东西,看到它的时候,李玉真的呆住了!

“好看吗?”余晟睿挑挑眉,看到这东西的时候,第一眼,他就觉得小表妹肯定会喜欢,于是就买了回来,果真没有错,看她移不开目光的样子,肯定是喜欢了。

余晟睿的话让李玉回过神来了,愣了一下,才回答到:“好看。”过于平淡的声音听不出来喜好,让余晟睿有些看不透,明明刚才看得目不转睛,现在又这样反应。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决定。

余晟睿走过去,拿起放在床上的花布人偶递给了李玉:“拿去吧,这是给你的。”当初他买回来的时候,他老妈看到了还后悔不已,说她怎么不记得了,后来又去买了一个,不过是给李芳的,他老妈说,如果只有一个,肯定会落在李芳手上,李芳的妈妈可是非常利害的,再加上李玉对李芳非常好,反倒比较像个姐姐。

其实这也是余晟睿和余伟奇两兄弟对这个小表妹格外疼爱的原因之一,在他们眼中,李玉老是让着李芳,却不知道,李玉是以大人的眼界来看待事情,没有所谓让不让,没有哪个大人会真的去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不是吗?

这个布偶用的布料了不错,也许是因为送的对象是三岁小孩子,余晟睿选择的是颜色比较强的,李玉一双小手紧紧的抱着不大的布偶,思绪却再度跌落到了前世,前世的她曾经在玩具厂呆过接近一年,那个厂只是一个私人小厂而已,因为她曾经在服装厂和鞋厂呆过,对于平车,万能车,高车,双车,甚至一些滚边机钉扣机之类的特殊机器都会操作,所以她也算是厂里的高手,对于这种小意思的皮娃娃,她甚至要不到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因为在玩具厂都是计件的,一人做一个部分,但是如果货多,小厂里面为了节约支出,经常是一个人做几道工序,久而久之,不但速度练上去了,公仔的所有工序她都会了。只是李玉的个性决定了很多事情,前世跟今生有一个特质很像,那就是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一定会花精力去学,但是一旦学会了之后,宁愿再经历一次找工作的烦恼也没有耐心再呆在那地方了。

所以李玉才会在看到个小布偶就呆住了,奇怪的是,李玉在玩具厂呆过,见识过的的公仔无数,但是她本人去并不喜欢收藏,顶多也就看看而已,她前世最多也就买几个简单的抱枕扔沙发上而已,而且还是为了看电视方便。

余晟睿对李玉很好,不玩李玉想做什么他都陪,李玉想要什么他都买,就算是这样,给余晟睿发挥兄长爱的机会也很好,李玉不贪心,好似什么都不缺一样,问急了就要一点水果吃吃就算了,又不喜欢跟李芳一样到处疯。

天越来越冷了,都不可以卖冰糕了,不过李妈每一次去县城还是带上三小,李玉弟弟狗娃也会开始笑了闹了,虽然说的只是他自己听得懂的语言,李玉舅妈每一次都是一大早就来接李玉她们了顺便帮忙带一下狗娃,她不用工作,一天到晚在家里也就是做做饭,老爸和公公都在医院食堂吃,婆婆住在一边,精灵着呢,根本不需要舅妈的照顾。李玉怀疑,李妈会带着他们一直上街,根本就是因为舅妈喜欢。

当然不是说李妈在讨好舅妈,而是李妈带着狗娃不方便,所以才托给二表嫂的,又看出来了二表嫂喜欢女儿,所以多带女儿来陪陪她。

在李妈的心里,女儿能被二表嫂喜欢其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二表嫂谭妙竹可是个眼光很高的人,李婆婆那一辈,不说姐妹了,就只是兄弟都有三人,到了要以他们这一辈,再少也有四兄妹,女儿加起来数量也不少,但是这二表嫂就是没有看中一个人,反倒是她女儿,第一次见面就恨不得抱回她家去呢,怎么可能不让李妈骄傲,这不就是说明她家女儿是最好的吗?

七坐八爬九长牙,转眼间就到年尾了,李玉弟弟狗娃现在一个人在摇篮里玩的起劲,自己翻来翻去,没人帮的情况下就是坐不起来,咦咦呀呀的叫个不停,李玉的小布偶也成了他的玩具,被李妈强制出让的,为此李芳还暗笑了不少几,李玉倒没有什么大反应,反正她是无所谓啦,只希望弟弟长大了知道这事不要反应太大才好。

转眼间一年基本上就到头了,新年的气氛临近,李妈更是忙碌,这个时代,小孩子一年到头都很少有机会穿得上新衣服,但是新年的时候却是一个例外,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会有新衣服,难怪小孩子喜欢过年啊,过年有新衣服穿,又有各种好吃的年货,还能拿红包怎么可能不喜欢呢。

李玉家里因为李妈做生意的原因,办年货这种事情就交给李婆婆了,前段时间,李婆婆已经卖掉了四条猪,还杀了一个后来买的,仅只是少了二三十斤而已,另外一条猪就喂了起来,顺便还养了四条小的,其实很多人家要是过年前没有买,那就会在过年后再喂猪,主要就是冬天养猪的猪饲料太少了。

李玉家养的蛐蟮已经起了土大棚,李大伯受此启发,竟然把土大棚用在养菜上面,李玉可以做证,这事,她真的没有提醒过。不过想想她们村里集体的时候留下来的育秧苗的棚子就知道,原来大棚早就在民间流行了,只是大家没有具体的认识到它的所有价值而已。

李玉家也起了一个大棚,不是为了卖菜,而是为了过年吃点新鲜菜,不用老吃什么干酸菜啊干豆角之类的东西。为了保持里面的温度,李大伯想了不少的方法,甚至初期的时候,还因为温度不达标,死了不少菜苗,把李大妈心疼的快哭了,结果李大妈比起李大伯还狠,她就不信做不出来一个名堂,犟劲犯了的情况下,两口子在大棚里一呆就是一个月,总算成功了。李玉家纯粹就是跟在后面捡便宜。奇怪的是,这一次,李妈竟然大方的什么也没有说。

也是,李婆婆一家这一回成了李家坝的名人,话说李家坝也就几百人的两个村而已,什么话一天都可以传可遍,李大伯家卖菜李妈做生意也许别人诂算不到,但是两家那几养大肥猪,全都是李大伯找刀儿匠杀了之后,两口子去县城卖的,甚至还卖出了个名堂来,因为肉好,后来他家的卖光了,还帮李妈家卖,不是他们想啊,而是那些人要买,催得李大伯没办法,本来李大伯就有这个想法,却碍于老婆不好说,李大妈其实也是个犟人,但有一点,听不得好话,耳根子软,被人家磨了几次,就主动提了出来,为的,还不是她那个面子。

却让李大伯意外之余又兴奋万分,通过几头大肥猪的事情,李大伯也认识到了一点,这猪啊,还真不能卖给来村子里面收猪的人,一头他们差不多就可以赚个百来块,难怪,那些收猪的个个养得那么肥。

李大伯家今年的菜是最好卖的,在李玉家乡还很少听说有人做大棚这种事情,除了育秧苗,从来都没有人想到这里来,这个时代,还大多数人是通过温室育秧苗的,不然温度太低了,很难长起来。李家坝这今年的身普遍育的比较晚,就是因为去年的时候拆了育苗棚,秧苗在水田里育,结果比起人家同一时间用育苗棚育出来的秧苗矮了一大截,今年才会学了人乖。

李妈家和李大伯家的变化李家坝的人是看得到的,等到快过年空的时候,不少人就来两人摆龙门阵,不约而同的就是扯着扯着就扯到了关于喂猪的事情,特别是李大伯家,她家怎么说也是在旧村里,农村人不管做个什么事情,都可以很快传到别人耳朵里,想当初,李伯伯养蛐蟮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来看过热闹呢。当然,劝说的人也不少。

但是到如今,那些人看到李大妈每一次当场都背几十个蛋去卖,那全是她家的鸡鸭几天努力出来的,她家靠近堰塘,养的鸭鹅比较多,而且只要是农村人就知道,这些家禽最肯定吃蛐蟮这些的,所以养蛐蟮喂这些家禽也不难理解。

而那些当初嘲笑他们的人们,现在聚集在李大伯家,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说道,他们家小娃娃儿放猪,看到猪经常拱地面找蛐蟮吃,就是没有想到要养蛐蟮来喂猪,反正中心思想就是,希望跟到李大伯家里学。

最让李婆婆和李大妈满意的就是,从他们两家开始养蛐蟮开始,从来都没有买过肥料,地里的庄稼也没有比谁家长得差一点,简直可以说是一举数得啊。

这一天,是自从李玉上次大吼了之后,李大妈第一次上来,当李大妈放下背篓的时候,李玉简直不敢相信,她看到了什么?怎么可能,前世今生加起来,这种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啊。

第五十七章 进孝

 “妈,我扯了几尺的良布,这颜色是蓝色的,你老人家穿起来也好看。”李大妈从背篓里拿出来的东西就是李玉如此惊讶的罪魁祸首,从前世到今生,李大妈送给李婆婆的东西虽然也有,但是从来都是自己家出产的,像现在这样,全是在外面买的,真的让人不敢相信。

“扯啥子布嘛,家里也没几个钱,不用这个样子,留到你在屋里头做衣服嘛,我没得事,一年不做新衣服也没啥子。”李婆婆连忙推迟着,她倒不是怀疑李大妈的真心,虽然意外,但是大儿媳妇有这份心也就够让她感动了,她说的就是真话。

李大妈看到李婆婆眼底的真诚,第一次发觉,李婆婆虽然跟着小弟家里面,但是栽秧打谷,能帮的就一定会帮,儿子女儿留在上面,她也从来都没有说过二话,其实想想,小弟以后要养妈,现在妈能做,以后不能做了不是就是由小弟养吗!也许是经历这半年的忙碌和收获,让李大妈胆儿大了一点,时常跟着李大伯去做生意,眼界也开了一些,想事情不再局限于某一方面了。

“妈,你收起来嘛,往年没得钱,今年我们两家都赚了一点,也可以给你扯个几尺花布,买点年货,平常的时候两个娃儿都在上面,吃了不少的东西,这点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李大妈表现的格外的通情达理,李婆婆并没有去怀疑什么,反倒非常的欣慰,这恐怕是她少有的机会享受大儿媳妇的孝心吧。但是李玉总觉得她好似改变太大了,难道是因为她们太久时间没见了?

同样的,李大妈的变化也是最直接的证明,证明着李家的改变,即使没有大富大贵,却在向好的一方面前进着,其实李玉很矛盾,她并太希望李家太过于富裕,因为前世看过太多太多的有了钱就变坏的人,当然,也许他们这些人天生骨子里就是坏,只不过以前是没有那个机会那个实力罢了,一旦有了钱就现出了他们的真面貌,但是不可否认,钱,确实不是东西!

也不是说世界上的男人全是那样,只是在那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不是那样的人太少了,也许,是她的运气太坏吧,看到的,遇到的都是如此之人,让她对这个社会的男人少了信任。

看大媳妇神清气爽的样子,没有半点不甘,李婆婆终于点了头,李大妈连忙帮忙把东西搬到李婆婆歇屋去,又跟李婆婆说了一会儿话才带着李芳李心圆两人离开,今天李大妈她难得在家一天,自己来带两个娃儿,这些本来应该是农闲的时间,却因为家里的生意,她都忙死了。

李妈回来之后,看到了大妈送来的那些东西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其实李玉是有差不多半年没有见到李大妈了,李妈却不同,这些时间以来,李大伯家的生意忙,已经不止是李大伯一个人忙活了,李大妈也一起去了,做生意久了,她也有了一些眼光了,自己这边忙完之后,还会来给李妈帮忙,甚至表示明年她也想试试,去县城的事情早就没有李玉她们的份了,就连七八个月的狗娃,也都天天在家里,中午吃一点火罐子饭。

这样来来往往,两人相处久了,反倒没有以前那样红脸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家人,再加上李大妈是帮着李妈的,李妈也不可能狼心狗肺的忘恩负义吧。这样一来,两人间反倒是风平浪静了。

过了农历年二十三,送完了灶神,过年的脚步就近了,前些时间,需要买的年货都买齐了,李妈是做生意人,知道越接近过年,买年货就会越贵,衣服倒是不用买了,李妈自己做生意,根本就没有必要再买。

李玉家办年货多数还是买的用的,吃的倒是少买,年前的时候,李玉外婆婆送来了不少向日葵,是李玉外婆婆家自己种的,李婆婆加入五香之后先煮,煮好之后晾干,然后加盐再炒熟即可,看似简单,却也颇为费时。

李三爸家里熬了苕糖和蔗糖,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块糖,一家送来了一些,还有李玉当初红苕才出来的时候做的红苕干,挑煮好的,最好是蒸好的红苕,切块阴干放在密封的罐子里就好,现在甚至都不用再做别的工序直接拿出来吃。

李玉家乡年初一有吃汤圆的习俗,李玉家今年收的糯米也不少,不但推了不少汤圆面,还做了糍粑和酒米。

炒了不少花生,剥了一些花生米出来,然后加上熟的莲子,芝麻核桃杏仁捣碎做成了五香馅,这是为了过年炒制的汤圆馅,这些东西全都是自己家产的,或者是村里人送的。

话说以前的时候,李玉家的汤圆是最简单的红糖汤圆和白糖汤圆,经过一煮之后,糖化了就烫嘴巴,这种五香汤圆馅还是李玉前世的时候在她初中时的好友家里吃过的,据她所说,是祖上所传,包好的汤圆蒸了之后是一道不错的点心,当然也可以炸,煮了之后又是一道不错的甜点。

这一次,李玉可没有告诉李妈,而是直接找到李婆婆,李婆婆本来就疼爱几个娃儿,这些东西反正家里就有,也不用费什么钱,吃过一次之后,大家都赞不绝口,五香汤圆,不但味道好,而且吃了不容易腻,不单是李玉家喜欢,李心圆跟李芳回家一说,她家做了之后,李大伯和李大妈也非常喜欢。

随着新年的脚步靠近,年三十这一天,李玉一大早就跑去找邻居家的姐姐,这可是非常意外的事情,李玉可是重生了差不多一年了都没有这么主动过。

这让李妈有些微的惊讶,对于自己的女儿的性子,她还是非常的了解,不是内向,但是却喜欢呆在家里,除了她愿意喜欢的事情,不然都很少离开家,这让李妈和李婆婆觉得非常省心。今天这样的意外,李妈特意去找了邻居王嫂才知道,原来王嫂家的女儿李玫带着李玉去了她们村的土地庙那里,据说那边要扎秋千呢,也只有李妈这种昨天都还在做生意的人不知道罢了。

“她们应该不会去打秋千去吧?”李妈不无担心的说道,王嫂家的女儿也有六七岁了,虽然也不是很安全但也问题不大,唯有她家的那个女儿,才三岁多而已,翻了年才四岁,怎么可能不担心呢,要是真的上了秋千,摔倒了应该咋个办嘛。

“莫担心了,这秋千啊,现在还扎不起,差不多要下午才得行,两个娃儿就是去看个热闹罢了。”王嫂一边忙着收拾菜一边笑着安慰李妈,她正在为中午的团圆饭准备呢,她家上面没有老人婆,老人婆是跟到别的兄弟的,因此,她没得李妈这么悠闲,这顿团圆饭肯定要好好安排下下,烧肉那些可是从昨天就开始了,今天只是负责煮和吃。

“哦,是这样的啊,那我就不用担心了,还怕她们没得人管,自己跑去打秋去,要是摔倒哪里就不好了。”李妈也笑着点点头,顺便帮王嫂一起折起了干江豆来。

“你屋里倒好,整了一个大棚,今天还有青菜可以吃,明年我也跟你屋头学一下!”两人边折菜边闲话起家常来,说起这事,王嫂就不无羡慕,不过语气里却没有太多的忌妒成份在,因为她相信,只要她屋里来做,肯定也可以做好,所以也下定了决心,明天就开始,两家距离又近,学起来更加容易不是吗?

“还说呢,给你拿菜,你又不要!”说起这个,李妈就忍不住瞪了一眼她这个邻居,这王嫂啊,啥就好,就是好强得很,从来不喜欢欠别人的人情,要是你上顿给她拿两根黄瓜,她下顿就会还你一个南瓜,宁愿自己亏点,也不愿意占哪个的便宜。

“你还说,从这个冬天开始,我吃了你屋好多的菜,以前不晓得,现在才晓得,这些菜,哪一个不是贵死人了,还一堆人买,那些人嘴里嚷嚷着你大哥屋头卖得贵,却买得欢,每一次都不够买。”其实两家住的人,李婆婆不能吃洋芋,据中医说,那东西是‘发’,就是说它其中有些东西可以引发一些潜伏着的病症,那东西她屋里也就不种,但是李玉却非常喜欢吃那东西,所以王嫂屋头每一次不管是炒还是炖的,都会端一碗过去,李妈其实跟王嫂也有些像,不喜欢占人家的便宜,这样一来,王嫂一个冬天其实吃了不少李玉家的菜呢。

后来上街的时候,听到人家说才晓得这些菜不便宜,她屋着的洋芋这种家家都有的完全不能比,从那以后,王嫂就再也不愿意接受李妈家太多的菜,要是娃儿想吃,她就要给钱,李妈不要,就是打好的米啊挂面之类的东西往李玉家里面送,来来去去的几回之后,两人人总觉得对不起对方一样,好似都是自己在捡便宜。

“那不能比好不好,我屋头呢,是种给自己吃,够吃的之后就是多余的了,哪有价格上的问题啊,你给的东西是我屋头没得的,玉儿有喜欢吃,这叫各取所需嘛,哪有价格上的问题,自己要不要才是最重要的。”李妈白眼一翻,闹了半天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她一直就想不通,为啥子王嫂拿点菜,东西越送越多呢。今天说开了,她就看这个王嫂打算咋个说。竟然这么见外!

 

第五十八章 扎秋千

 

“好了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你前几天送的白豆来,我不是要了嘛!”王妈干脆投降,李妈在李家坝可是少有的几个读了书的女孩子呢,她说不过可以了不!

“是是是,那个白豆啊,还不是我屋玉儿想吃的,特意跑到我大哥家去拿的秧秧,都是自己晒的,还剩的多着呢,想吃啊,下次自己来拿就好!”说起这个,李妈更是笑开了脸,那十几颗白豆竟然晒了一大箩兜,年前的时候交给大哥帮忙卖了一大半,剩下的送了一些给下面大哥家,又拿了一些回她妈屋头,还是剩了不少,打算给李玉这个功臣吃,要不是李玉爱吃,哪赚得到这一笔钱哦。至于大哥家的,早就被他家卖了菜了,哪里还有晒的啊。不过,看到过年的时候白豆竟然卖到二块五一斤,他们家决定明年也晒上一些。

“你屋玉儿啊,比起别的娃娃听话多了,你啊,真是捡到了,也没看你咋个教过!”王妈可不会跟她客气,直接点出来,其实李妈的性格满火暴的,让王妈一直有些想不通,怎么生个女儿就如此乖巧懂事呢?

“也是,我屋那娃儿真的不需要教她太多。”这一点李妈认同,其实以前的时候还觉得女儿内向过,不过自从李玉她们跟着去县城,竟然做起了冰糕生意的时候,李妈就知道,她这女儿根本半点都不内向,只是恋家而已,不喜欢出门找那些娃儿玩罢了,哪里有半点内向的感觉啊。

就在两人对李玉进行着讨论的时候,李玉正跟着李玫来到了李家坝的土地庙,这里即将落成一座大大的秋千,不过李玉却乖乖的站得远远的。

俗话说得好,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蝇,李玉虽然没有那么严重,却也不会在她还是小胳膊小腿的时候去逞能。

话说她前世的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吧,发生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想忘都忘不了。那个时候,是她妈妈带着她去打秋,但是李家坝过年扎的这种秋是大人的专利的,又高又宽,大人都可以两个关排着站,五岁以下的小孩子就算有大人陪也是一种危险。

不过那个时候李玉眼热,李妈又是一个登秋高手,不服输的个性使她不听别人的劝,直接带着吵闹着要打秋的女儿上了秋千。

把女儿放好之后,李玉尽力伸开的双手刚好抓住了两边的绳子,看到这种情况,在一旁担心的村民们也就放下了心,可是他们后来才发觉,放心的太早了,小娃儿的手太短,李妈登秋的时候双手使力撑开两旁的绳子,李玉的小胳膊终于抓不住了,就这样直直的从半空中掉了下来。

当时所有的人都吓呆了,女人们赶快去看小孩子,主要劳动们则赶紧位住绳子,让心急的李妈不至于就直接从半空中跳下来。

所幸,李家坝的地质好,土质非常松软,再加上李玉摔的地方是平常用来蓄水的,下面有一层稀泥,刚才都没有人站那里呢,现在李玉虽然摔得浑身都疼,却没有伤到哪里,倒是弄脏了一身新衣服,把李玉给心疼哭了,却把旁边的人给担心坏了,当她好不容易断断续续说明她哭的原因的时候,李妈更是哭笑不管,旁边的人倒是善意的笑开了。

李玉的记忆并不算好,她前世小时候的事情李玉差不多全都忘记了,唯有这件事,记忆之深刻简直好似在脑子里生了根一样。

不过,李玉对于这古老的活动还是非常喜欢的,要知道,她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过了,随着生活的变化,人情也越来越淡了,相应的,这些新年的感觉,也就是年三十坐在家里看看春节联欢,然后就打打小牌,吃吃喝喝就过去了,这些属于新年的东西,早就不知道在何方了。

扎秋千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因为对即将耸立的秋千的盼望,让李玫看得目不转睛,只是搭起了一点点也会兴奋的跟着村里的小孩子蹦蹦跳跳热闹一番,看着周围大大小小的娃儿,特别是当李玉看到李芳和李心圆的时候,她很怀疑,是不是村里面所有的娃儿全都在这里来了?要知道土地庙距离旧村可是不近啊!

李芳也就两天没有看到李玉,却被明白思念瓣意义了,一看到李玉,那兴奋的程度简直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形容,反正那又嫩女尖的声音足以吸引这里的任何人的注意,李玉被迫又出名了一回。恐怕以后村里的孩子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谁是玉儿吧!

“那个玫姐,我们去德爷爷那边拿对联去吧!”在李芳还没有冲过来之前,李玉想要先闪人,只可能,她说的话好似在自言自语,因为李玫根本就没有反应,原来秋千正在上最重要的那一根横梁啊,李玫紧张的握紧了双手,屏住了呼吸,在那些扎秋千的人一大一小的中、吆喝声中,眼睛眨也舍不得眨一下,外界的任何情况都影响不了她。

李玉甚至来不及叫醒认真的李玫,李芳就挤了过来,说起来,李心圆照顾妹妹也算是尽心尽力,不管李芳在哪里他都会跟在屁股后面,可是比坝里任何小孩子都好得多啊,坝里的那些小孩子,让大的照顾小的,总是大的在前面疯,小的在后面追,不然就是大的玩大的,小的玩小的,反正跟李芳和李心圆的情况完全不同。

算了,李玉暗中翻了一个白眼,抽了抽被李芳抱住的右手,发觉根本抽不出来之后,李玉放弃抵抗了,“我去德爷爷家里拿对联,你们要去不?”

“去!”李芳是半点迟疑也没有,她对个过程没啥兴趣啦,对于这没个她去年过年就看过的东西,她也不想再看了。呃,说明一下,去年的秋千是扎在李玉三爷家那边,也就在李芳家旁边而已。

“玫姐,我去拿对联了哦!”李玉害怕李玫听不到,还特意拉了她一下,李玫胡乱的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连头也没有回一下,李玉也不在意,带着李芳和李心圆离开了,不过,离开土地庙的地界,带路的事情就交给了李心圆,李玉对李家坝的人是个个都混了个脸熟,但是要让她认出来,知道谁是谁住哪里的没有几个。时间是最无情的,前世从十六岁离开李家坝就很少回来,很多关于家乡的人事物都渐渐的忘记了,能记住的不过是印象深刻的三两件事情而已。

今年的团圆饭是一起吃的,李大伯全家也要去李玉家里面,所以李芳跟着李心圆一起回去,在李家坝,有一个习俗,年三十吃团圆饭的时候是不能去别人家的,李婆婆从小就告诉几个小的,年三十中午别到处晃,要是碰到谁家还在吃饭,小心她们家用米汤泼你。至于其中的理由李婆婆却也说不出来,只说就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今年是第一次真正的团圆,李玉才敢带着李芳她们两兄妹回家呢。

当李芳跟李玉他们两兄妹走到弯里的陈婆婆家的时候,却意外的遇上了来找她的李妈,李玉一脸迷糊的看着李妈的黑脸,等李妈骂完了的时候才敢问出口。

“那个…妈,你怎么出来找我了?还骂我呢!”李玉就是搞不懂,虽然她很少出去玩,但是以李妈对她的了解,应该比较放心才是啊,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你还说,你咋个回事,人跑哪儿去了,你玫姐回来说把你给弄丢了,急死人了,走哪里去也不打声招呼!”李妈没好气的瞪着女儿,怎么,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啊,眼看都快十点了,团圆饭吃的都比较早,她肯定急着要找女儿回来了,要是大中午的不小心跑去别人家里犯忌讳怎么办啊。

“哪里没有说啊,玉儿走的时候告诉玫姐了啊,我都听到了,我们是去拿对联了嘛!”当然,还玩了一会,这个李芳没有说,现在正过年呢,谁家都有好吃的,她们去德爷爷家拿对联,德爷爷也给了大家伙吃的。话说这德爷爷是坝子里少有的几位写毛笔字很好的人,但是他却不给外人写对联,除了亲戚,谁也请不动他,据着他跟李玉的爷爷的爷爷是同一个人,所以才会每一年都帮李玉她们家写对联而已。

“说了的吗?玫娃怎么说没有,她说她到处找都找不到玉儿呢!”李妈狐疑的看着女儿,看到一脸郁闷的表情还不忘记点头表示真说了的。几乎可以肯定,玫儿那娃儿看扎秋千看得入迷了,女儿走的时候给她打招呼她没有听清楚,等到秋千扎好了,才发觉人不见了,就急红了眼,到处乱找一通,找不到人就急得回家找大人,才闹了现在这么一出。

“那算了吧,我们回去吧,等会先去你王妈屋头打声招呼,要是你王妈说啥子,你不要开腔好,听到就到了。”李妈怕李玉没轻没重,等会真的就像现在这样直说,李玫肯定会挨一顿好打。

 

第五十九章 年三十

 “哦!我不开口。”这一点李玉还是知道的,不过,那扎秋千好似没有什么值得这么认真看的吧?真不能理解现在的小孩子的思想。呃,不对,是玫姐这个小孩子的思想,看看三岁李芳都觉得那东西没啥意思跟着她的屁股后面转呢。

回家之前先去了王妈家里面,王妈倒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轻描淡写的的叮咛了两句,但是后来李玉才知道,李玫还是挨骂了,虽然没有挨打,却在大年三十跪了半个小时。从那以后,李玫除了带自家的弟弟出去玩之外,谁也不带着出去,那个时候李玉还怀疑过,是不是她家老妈说什么了?不太可能啊,找到她的时候,她家老妈还特意叮咛她不要说呢,怎么可能会说别的什么?看样子她还是把王妈的自尊心估计得太低了一点,避免犯错的方式就是干脆不做,这种方法李玉也说不出来具体的对错来。

李妈带着三小回去的时候,李大妈都已经来了,看到李妈和三个小孩子,瞪了一眼自己家的两个娃娃,这两小家伙,让他们等到大家一起走,结果跑得比飞还快,等他们两人都上来了半天了,还没有看到人影。要不是这条路两小早就走习惯了,说不定他们就要出去找人了耶。关于李玫说李玉不见的事情李婆婆她们并不知道,不然早就找了出来了。

“我们去拿对联了!”不知道是不是李大妈的眼神所要表示的意思太明显了一点,李心圆连忙干笑着举举手上卷着的红纸。

“那还不拿去给你老爸贴去,拿到手上做啥子?”李大妈没好气的转身回去,她们家的团圆饭也快开始了,灶屋的桌子上都放不下这么多菜,她先拿一些出来。

李心圆跟李芳不愧是兄妹,看着他们的老妈和幺婶的身影不见了之后,不约而同的搬了板凳,爬上高板登伸着长长的手,开始偷吃,呃,感觉吃饭让她们搬板凳不是个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吗?那动作跟龟爬一样,好似要以此来证明她们人小真的没力气搬板凳,可是现在咋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呢?潜力无穷啊!

“这两个娃儿哦,等会又不是没得你们的吃,这儿就开始偷嘴了!”李大妈再次端着两盘子出来的时候,正好人脏俱获呢,两人连忙把手上还没来得及吃下肚的东西全塞在嘴里,好像要以此来证明他们老妈刚才是看错了一样,却不知道那鼓鼓的脸颊,油腻腻的小嘴,哪一样不是最明显的证据啊!

李大妈也没有多说什么,一手一个,提下板凳就可以了,反正今天中午的菜多着呢,不怕他们偷吃。

要知道,在李家坝他们这边,可以说过年的时候吃剩菜剩饭几乎要吃个几顿,可以想象今天中午会有多少的菜剩下来才够一家人吃个几顿啊。

不过要李玉的记忆中,全都是大鱼大肉,从年三十要吃到年初二早上,因为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当然不可能给人家吃剩菜剩饭吧!平常难得一吃的肉全都凑在一起来吃也并不是什么幸福的事情。

虽然李玉家今年不缺青菜,但是在李婆婆她们这些大人心目中,过年要准备的还是大鱼大肉才叫做过年,唯二的两盘素的还有一份猪鼻空(折儿根在李玉家乡的叫法。)另外一份是炒小白菜。李玉的筷子好似长眼了似的,次次不落的向那盘青菜下筷子。

李婆婆跟李妈都看不过去,不约而同的帮李玉夹起了菜。也许是知道李玉不喜欢太肥的肉,李妈夹了一块猪杂,两截尾巴,李婆婆也夹了一截尾巴个几条猪儿朵,别的东西还好,但是那几截猪尾巴却让李玉眼睛一亮,不过,她不是记得这东西是过年用来敬神的东西吗,怎么跑到桌子上来了。

“妈,这个不是要用来敬神吗?”李玉一脸狐疑的看着李妈问道,年三十的下午要敬神呢。其实李玉昨天也看到了李妈弄这东西,只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上桌了。

“这一条不是,卖猪的时候有剩下来一些。”李妈说得轻描淡写,李大妈在旁边翻了一个白眼,还不是因为这东西两家都想要吗?买的都是猪坐股登肉,怎么可以没有尾巴呢?后来李大妈的泼辣个性发作,谁也不卖,她干脆拿回家自己吃,把那两个在那里想捡便宜的女人气得半死,肉也不买就走了,不过,李大妈才不怕,她们家的肉不愁卖。

这样的日子怎么说也要喝点酒啊,因为桌子上大多数是女人和小孩子,都不喝酒的情况下,李大伯这个唯一的一个大男人,和李心圆这个一个劲而的强调自己的小男人的两人也只能跟大家喝一样了,这可是对于他们来说淡而无味的东西啊。

两块钱一瓶的红葡萄酒,呃,当然不是真的红葡萄酒啦,只是取了一个拉风的名字,比较类似于加了点葡萄味的果汁而已,稍微有一点点酒精度,反正是老少谐益的东西。

酒上了桌,肯定是少不了敬酒的,李大伯做为桌上唯一的男性,而且是成熟男性,当然由他先说,只是话一开口,李婆婆的笑容就变得有些牵强,只因为李大伯说的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是啊,团圆,可是李爸没有回来,李妈抱着孩子更是难受,如今儿子都快八个月了,经常搬一床惦席出来,擦了之后,把他往上面一扔,然后叫李玉她们在上面去看书,小家伙就爬的乐呵。

可是,都这么大了的他,却从来没有被爸爸看一眼,也难怪李妈伤心了,李玉去抿紧了唇,也许,她比起别人来说,更加知情吧,即使只是猜测,即使她现在才三岁多,距离那件事情的发生还有一年多,但是李玉相信,那种事情绝对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她一直最不赞同她老爸的做法就是,如果不喜欢,那就拿出勇气说出来,又何必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或者,还是在他心底,他还是做着左拥右抱的梦?

家里有一个黄脸婆可以帮他顾家,孝顺父母,养育儿女,身边有一个温柔情人,可以在身安慰体谅他!是不是所有男人骨子里都是花心的,都做着这样的梦呢?

只是李玉不能说,也不会说,因为知道只是猜测而已,其实李玉不是没有想过要修补这个破裂的家,只是以往的记忆太深刻了,李妈带伤的脸,小的时候种下对父亲的恐怖。

也许并不全是父亲的错,但是父亲脾气暴燥,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应该说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控制自己,就如大多数农村人的想法一样,觉得老婆做错了就应该打,甚至有的时候,她婆婆聊天的时候也会说出这样的话,要是有谁家媳妇做错了事情,挨了打,不但没有人同情,反倒引来一堆的赞同,那个女的,怎么怎么样,该打!甚至不管是动手的人,还是看的人,根本就不认为这种情况是错的。这是思想上的错误,这也是李玉长大了之后发誓要走出她最爱的家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