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她姑要么不狠,狠起来绝对是连她妈和她二婶都忍不住退缩的。

“太可怜了。”袁艺分出了一丝丝同情心,想起了自己的过年计划,又问道,“所以是从暑假开始,一直到明年高考结束?可要是那样的话,过年就见到我哥了?”

“你要是真想见他,哪里会见不到?你跟他不是一个学校的吗?”赵秋萍纳闷了。

袁艺也很纳闷,她都不知道她给了她妈什么错觉,让她妈误以为自己真舍不得程飞跃那货:“我不是这个意思。是这样的,我和我奶商量决定,今年过年去北京,本来是想叫上大姑和二叔他们两家的,眼下看来,怕是悬了。”

“去北京???”赵秋萍惊呆了。

自家的那点儿,自家人怎么会不知道呢?本来,作为儿媳,是不该管婆婆和小叔子母子间的矛盾的,主要是不好管,万一弄个不好,绝对是里外不是人。可袁家这个情况倒是有些特殊,反正在赵秋萍看来,错肯定在小叔子身上,哪儿有人结了婚不要孩子的?丁克?什么鬼?

赵秋萍还记得自己当时刚知道这个事情时,第一反应就是,要是自家闺女以后结婚了不要孩子,一定抽死她。只是,她不知道的是,等袁艺真的没孩子时,她根本没忍心责怪。毕竟,不想生,和想生生不出来,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情。

就好比,赵秋萍挺心疼她二哥二嫂的,却觉得小叔子夫妻俩纯粹是自己折腾出来的事端。

“你奶决定原谅你三叔了?”

“这有什么原谅不原谅的?母子间哪有隔夜仇?”袁艺满不在乎的摆摆手,她之所以敢在这个事情里插手,是因为她上辈子就知道,她奶根本就没怪过她三叔。说白了,就是当年反对的太厉害了,回头心软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和好,现在她这个当孙女的主动递了台阶过去,她奶怎么可能不主动往下走呢?

赵秋萍倒是挺赞同这话的,点了点头,遂道:“你二叔那边没什么问题的,恺恺就算皮了点儿,可他成绩好,只要一直稳在市一中的实验班,你二婶嘴上会说他,其实心底里还是依着他的。”

“市一中的分班情况出来了?”

“没出来,你二婶找人去问过了,说是恺恺这一届,有人去了省城念重点高中,还有人直接去国外留学了,正好空出了名额来,他本来是全市第七十三名,结果进了市一中后,中考成绩变成了年级段第六十六名。”

“那就稳进了,想也知道,这次市一中的领导肯定不敢再生幺蛾子了。”

袁艺这么想是对的,市一中的校领导何止不敢生幺蛾子,今年根本就不敢放关系生进实验班,别说一班了,五班都没可能的。当然,关系生这个事情是铁定没辙儿的,想要彻底清理掉,不可能的。所以,那些关系生都去了普通班。

这也算是个好现象吧,尽管仍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可相较于从前,确实是要好多了。

“对了,睿睿……估计要去普通班了。”说这话时,赵秋萍忍不住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你大舅他们为了让睿睿进实验一班,托了多少关系欠了多少人情,更别提礼物什么的更是花了大好几万。结果,现在不光是要赶他出实验一班,估计是直接弄到普通班去,好像听说还是十班往后。”

听到这话,袁艺就懂了:“是按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排名来算的吧?我记得市一中是理科实验班在前,然后是文科实验班,再接下去是文科普通班,最后才是理科普通班。睿睿的成绩在市一中本来就排名靠后,去十几班很正常的。”

“唉,道理我是懂的,可我还是担心睿睿他接受不了。”

袁艺一头黑线,赵睿那性子,有什么事情是接受不了的?就算真的有人会接受不了,也该是她大舅和大舅妈才对。

事实就是如此。

因为市一中开学早,袁艺还沉浸在愉快的暑假中时,市一中已然开学。

高一新生们当然是先去军训的,高二生则直接开始上课,至于高三学生,那干脆就是没放过暑假。

自然,随着开学,分班情况也再一次公布在了每个年级段的楼下公告栏里。

考虑到上学期出的那个大事,这次市一中是真的没敢再生幺蛾子。相反,他们还终于难得的来了一次人性化的分班。

如果是以前,那是直接按照成绩走,高一是以中考成绩为依据,其他年级则是上一次的期末考试。可现在,高一这边哪怕还是按照中考成绩来,却不是那么极端了。

实验班依旧残酷,普通班却被分成了三个档次。也就是说,从六班到十班为一个档次,十一班到十五班一个档次,十六班到二十班又是一个档次。而在每个阶段之中的学生,则是依序分配的,尽可能的让每个阶段的五个班级生源平均。

新生和家长们倒是没什么异议,倒是高二高三学生很是不痛快,总觉得自己没赶上好时候。不过,现在说这话也没必要了,因为高二高三也是这么安排的,只是比起新生们,他们多吃了一年的亏而已。

再一个,学校又公布了一个消息,取消了每学期必分班的规矩,改为了每学年分班一次,且如果是属于同一个阶段的,不会重新分。

当然,高一下的文理分班仍然是例外,这个是必须的,没法取消。

只是这么一来,赵睿按照上学期的排名,就必须在十五班以后了,学校也算是不错的了,没打算为难一个孩子,直接将他提到了十五班。毕竟,就算是同一个阶段,习惯了以前那种分班法的家长们,肯定还是觉得越往前越好的。

哪怕只是个心理安慰也是好的。

这次,苗静没有再去闹,因为她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找到了一份工作。

赵国昌也没闹,他被气病了。

第47章 第047章

第047章

赵国昌被气病也是迟早的事情, 在他那个圈子里,左右逢源是常事, 做人圆滑到堪比泥鳅的也比比皆是。然而, 有时候真不是情商的问题,而是你值不值得被人这么对待。

早之前, 赵国昌也称得上是前途无量, 当然跟那些真正官场上的老油条肯定是不能比的。可他们这儿,就一个小市区, 别扯外面了,跟省城都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基本上,像这种小地方, 只要不犯原则性的错误,一步一个脚印, 稳步往上走,那是迟早的事情,以他原先对自己的规划, 到退休时,怎么说也能混个副局长了。再进一步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机遇了。

撇开那些不确定因素不提, 反正赵国昌怎么也不会想到, 人到中年, 还能被一撸到底。

他想不到也实属寻常, 像他这种普通人家出身的, 没什么背景,全靠自己打拼的人,很是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像经常三五同事聚在一起吃个饭,或者受邀请参加个酒局,都算是正常的。至于收礼,逢年过节送点儿礼物再正常没有了,当然他也很清楚,有些东西是万万不能碰的,像直接收钱,绝不行,涉及到违法之事,也绝不敢轻易碰触。

然而,都已经这么小心翼翼了,他还是栽了,栽的方式出人意料的离奇。

甭管原因如何,反正他现在已经栽了,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眼瞅着被一撸到底,周遭的人毕竟都是老滑头了,哪怕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明面上还是挺敬着他的。像偶尔有杂事摊派下来,直属的领导都会让刚入职的小年轻去做,很少会指使他。当然,杂事是这样的,真要有什么重要任务也没他的事,给他的感觉就仿佛自己被供了起来,一天到晚什么事情都轮不到,彻底闲了下来。

兴许有些人对于这种成天闲得发慌的工作很是向往,可赵国昌真不是,他还是想起复的,毕竟他的工作能力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机会,依旧能凭着功劳继续往上爬。

可惜,什么机会都没有。

眼瞧着各个高中陆续开学,很快就连中小学也该面临学生返校或者新生报到的事情了,整个教育局里都忙得四脚朝天,唯独他一人,闲得几乎要长毛了。

主动去求工作吧,人家一开始还是挺客气的,表示也忙得过来。多去几趟吧,直属领导就有些不大乐意了,表示他只要安守在办公室就可以了。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把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以后,对方也跟着不客气了,直截了当的明说了,让他安分点,该给的工资照发,该有的福利绝不会少他的。

赵国昌差点儿被人用这等不客气的话给砸懵了,偏偏他还无能为力。

凑巧的是,今年的夏天格外得炎热,热得叫人心里发慌,整个人都好似火烧火燎的,难受得要命。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睿的分班情况彻底明确了,赵国昌一个受不住,就直接病倒了。

好在,单位那边还是很客气的,表示既然病了,那就赶紧去医院看病,该检查的检查,该治疗的治疗,一应的医药费那是都可以报销的,假如情况严重的话,也可以直接住院治疗,他们这边给批病假,工资照发。

换个人就该感动了,可惜赵国昌完全不感动。

算下来,其实从事发到现在,也不过才两个多月的时间,赵国昌却觉得日子从未有过的难熬。偏生,他妻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还算凑合的工作,因为尚在试用期,不可能请假来照顾他,不得已,他只得向亲妹妹求救。

赵秋萍还是挺空的,因为她有个能干的婆婆在,加上女儿也大了,哪怕学习成绩叫人操心不已,可自理能力却是比同龄人要强上很多的。

像平日里,没到双休日,袁艺都会自己主动换洗床单被套,也会打扫自己的房间,跟她奶奶一起去菜场买菜,回来鼓捣各种吃食。

在赵秋萍看来,女儿除了成绩糟心外,别的真是样样都好,她甚至觉得,将来女儿就算去外地上大学了,也完全不用费心,因为看起来,除了厨艺欠佳外,女儿的自理能力是真的很强。

得亏袁艺不知道这一茬,不然她一定……emmmmmmmm.

接到了大哥的求救电话后,赵秋萍跟婆婆打了个招呼,很快就去了医院。

赵国昌的病情不算严重,应该是心情不愉加上天气太热导致的中暑和上火,又因为他也不算年轻了,才会一下子受不住,病倒了。

据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想住院就住几天,横竖现在床位也不紧张。不想住院,也可以直接出院回家休息,只要每天按时吃药,隔天来挂瓶水就可以了。

兄妹俩商议了一下后,决定还是先住个院观察一下,至于一日三餐,苗静工作刚弄好,又要管赵睿,实在是没空,就由赵秋萍帮着送。其实也就是午饭和晚饭,早饭托人买一下就好了,晚上也无需陪护,跟其他病人比起来,赵国昌还是很省心的。

赵秋萍觉得没什么,尤其是在跟医生聊了之后,很是淡定的回家去了,只每天往医院跑两趟,别的确实不用她操心。只是没想到的是,赵国昌这一病就是半个多月,及至袁艺快开学了,还没出院。

这下,连袁艺都觉得不对劲儿了。

在她的记忆里,起码学生时代,她大舅挺健康的,没听说生过什么病。当然,感冒发烧之类的小毛病不算,毕竟人家也不可能事事都跟她说。可像住院这等大事,她怎么可能没听说过呢?尤其,现在都大半个月,将近一个月了。

袁艺将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她当然没提上辈子的事情,只问大舅到底是什么病。

一旁的袁老太也凑了过来,这看不惯是一回事儿,到底是亲戚,总不至于盼着对方不好。

赵秋萍满脸都是无奈。

“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他自己想不开。心病啊……”

可不就是心病吗?原本自诩成功人士,偏偏人到中年前途最敞亮的时候,遭受了致命一击,能看得开的人真不多。更要命的,还是家里人的态度。

赵秋萍本来不想说的那么清楚,可瞎糊弄女儿倒是无所谓,她做不到敷衍婆婆。

不得已,她只得开口解释了起来。

“小艺她大舅吧,打小就心高气傲的,毕竟他是家里的长子,小艺她外公还在世时,也特别看重长子,老传统老思想嘛,就觉得长子应该顶门立户,小儿子宠点没啥,女儿更是只需要疼着宠着就成,又不指望有多大出息的。结果你大舅……心气太高了,一下子栽了那么大的跟头,就有些受不住了。”

袁艺外公是在她上初中时没了的,所以相较于全然没有任何印象的爷爷,袁艺对外公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

记忆里,那是个成天乐呵呵笑着的老人,很多人都说他是个特别重男轻女的人,可袁艺对他的感观倒还是不错。那是因为,外公虽然确实在思想方面重男轻女,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对女儿赵秋萍,还是对外孙女袁艺,都是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宠着的。

真要算起来,这个老人应该是最最传统的那种重男轻女思想,觉得儿子一定要有出息,毕竟将来是家中的顶梁柱,至于女儿,因为迟早是要嫁出去的,此时不疼,难不成等嫁出去了再疼?甚至于,小时候袁艺和赵睿一起犯错,挨骂的永远都是赵睿,哪怕他年纪比袁艺小,在外公看来,男孩子就该顶天立地,女孩子就算长大了,那不一样还是个需要人照顾的小姑娘吗?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造成了大舅平日里说一不二的个性,他习惯了掌控别人,也习惯了家里人全都以他马首是瞻,更重要的是,他的事业还是很成功的,不光在家里是老大,在单位里也是个受人尊重的领导。

而现在……

袁老太听完了之后,只感概道:“老话说的好,心病还要心药医,还得他自己看开些。”

也许在外人看来,没什么看不开的。毕竟赵国昌就算从主任的位置上下来了,他又不是犯了原则性错误,工作还是有的。收入尽管减少了些,不过大体上变化不大。只是这么一来,除了灰色收入彻底没了外,最大的差距大概在于心理压力了,这个确实没办法。

袁艺是这么猜测的,可她又能怎么办呢?

没想到,赵秋萍在犹豫再三后,又说了一番话:“我大哥他……其实,睿睿的分班名单出来后,我大嫂还是心疼睿睿居多,觉得都是当父母的没本事,不能给孩子保驾护航。这个我倒是可以理解,有时候我也在想,要是我能耐点,是不是当初就可以送小艺去二中了,三万的赞助费是很高,可再高昂也没有孩子的前提来得重要,总觉得对不住孩子。”

“妈!”袁艺惊呆了,不是惊讶于她妈还没放弃她,而是,“没考上二中是我自己的错,跟你有什么关系?什么叫做对不住?如果说,高中还能花钱买,那大学呢?毕业后找工作呢?就连国家也只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也规定了孩子成年后父母就对孩子没义务了,你哪里对不住我了?”

“这不是……算了,不说你的事了,还是说睿睿吧。”

“睿睿又怎么了?他又不是会闹腾的人。”袁艺更不明白了,说白了,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赵睿都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的人生与其说是自己走出来的,不如说是被父母强行推着往前走的,就连往哪个方向走,走几步做什么,都是被提前规划好的。

“刚我不是说,你大舅妈觉得对不住睿睿吗?毕竟这个事情,从头到尾跟他真的没什么关系,他也是听父母的话,才去实验一班的。然后,这不是分班了?他就说,其实去哪个班都没关系的,反正他在实验班也跟不上,去普通班挺好的。”

袁艺还是没明白过来,一头雾水的说:“对啊,睿睿不是打小就这么个性子吗?我早就说过,他对很多事情都无所谓的。”

赵秋萍哭笑不得看着袁艺,她就知道女儿未必能明白她的意思,倒是袁老太,一下子悟了:“那小艺大舅确实要被气倒,当爹妈的费劲千辛万苦,才把孩子塞到实验班里,结果他一句‘去哪个班都没关系’,这不就是说,先前花费的一切心血,全都白费了吗?难怪生气,难怪病倒……还不能怨孩子。”

听袁老太这么一说,袁艺也懂了。

没当过父母真的不知道这种感觉,这就好比付出一切只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生活,结果孩子给你来一句,一样啊,没差啊,你气不气?更气得是,赵家为了这个事情,付出的代价太大太大了。

比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更叫人深感无力的,大概就是赵睿这种对外界几乎没有任何感觉的人了,真的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说不出来的心累心堵心塞。

“所以你大舅现在除非回家拿东西,不然都不想回去了,就是心里不舒坦。可这事儿,旁人也不好开导,只能等他自己慢慢想通了。”赵秋萍叹着气说。

袁艺觉得,事情可能会比赵秋萍想得还要糟糕,假如她大舅一直郁郁不得志,难免不会就此钻了牛角尖。

尤其是,父母父母,其实父亲跟母亲是不一样的。妈妈可能是最爱孩子的,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可当爸爸的,极有可能将自己和事业排在前面,不是不爱孩子,而是不会全心全意的爱而已。

不过……

就赵睿那性子,只怕完全感受不到。

这就比较尴尬了。

_(┐「ε:)_

**

转瞬,就到了博雅高中开学的日子,袁艺提前一天把做完了的暑假作业放进书包里,吃过奶奶精心准备的早饭后,这才离开了家。

九月一日是开学日,也是可怜的程飞跃生日。

袁艺一度认为,她大姑最能耐的就是在开学日生下了程飞跃,直接导致那货就算毕业后也兴不起过生日的兴致来。用他本人的话来说,每次过生日,都会想起被开学所支配的恐惧,毕竟从上幼儿园开始,他就无比讨厌过生日,甚至期待生日这天永远都不要来。

惨绝人寰的惨。

可惜的是,哪怕身在一个学校,除非袁艺特地去高三年级段的教学楼去找他,不然根本就联系不到人。博雅的校区不小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大姑太狠了,直到现在也没把手机还给程飞跃。

不过,袁艺倒是不担心她哥,她哥才是真正的聪明没用到学习上的人。

想想上辈子,她掏空了家底上了二中,每学期光是各种补习家教的费用都吓死人了,更别提她高中三年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睁开眼就去上学,连着三年没有在午夜十二点前睡过觉,就连寒暑假都沉浸在书海之中,真的是豁出去命去念书。

结果,她拼死拼活差点儿把命给搭上,才堪堪够到了三本录取线,惨到连她妈赵秋萍都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了。哪怕她稍稍不用功点儿,那还能责怪一两句,可事实上……

再看程飞跃,他中考成绩比袁艺差多了,直接绝了买分上学的心,丢到了博雅任凭他浪了两年,及至快高三了,袁大姑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管教起儿子来。那一年里,据说程飞跃瘦了足足二十斤,然后差十分就够到了二本录取线,最后上了个省内相对来说比较好的三本院校里的热门专业。

从这个事情上,袁艺看出了人跟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所以,她真的一点儿也不同情她哥!!

……

早到的高二一班的同学,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大班长杀气腾腾的走进教室。

原本闹哄哄的教室,在那一瞬间,安静如鸡。

袁艺的同桌仍旧是步莲,换做平时,这个话唠早就拽着袁艺叨叨开了。可眼下,看到袁艺如同大魔王黑化般的样子,吓得她从座位上一跃而起,嗷嗷叫着去后面收暑假作业了。

后排的同学快哭了。

“等会儿等会儿,我就快抄……写完了。”

“你先去收别人啊,最后再来收我的好不好?我就差两篇作文了。”

“我还差十页作业……完了完了,老师会不会给我打出屎来啊!救命啊!”

就算安静也安静不了几秒钟的活宝同学们,很快就又是各种东鬼哭狼嚎。

想也是,假期里玩疯了的人肯定不在少数,别说博雅了,只怕市一中都有不好好写暑假作业的人。只是,不管怎么样,作业还是要交的,且必须在班主任邱老师过来前上交,不然……

后果不堪设想!!

袁艺目光深沉的在教室里扫视了一圈,唬得刚恢复活力的同学们再一次噤若寒蝉,生怕她突然一个变身,直接来个团灭。

哪知,袁艺看了一圈后,径直起身出了教室,看她去的方向,应该是办公室。

等袁艺一走,同学们瞬间满血复活。

“班长这是怎么了?瞧着怪吓人的,那眼神,看着跟我妈似的。”

“对对,老母亲看不争气蠢儿子的表情就是那样的。”

“你找打是不是?就算班长不在,你确定没人告黑状?哎哟!我又没说你,你打我干什么?”

就在班里一团乱的时候,袁艺已经进了办公室,找到了邱老师询问今天要做的事情。

一见到袁艺,邱老师就很痛快的给了她一沓东西。

“课程表,本学期活动安排,社团招新,学生会竞选……你看下吧,再安排同学去楼下领新书。还有,今年除了原本的体艺课外,还会适当增加一些其他课程。另外高二、高三都会进新老师,我们班的话……”

邱老师阴测测的笑了:“我们班是我特地跟教导主任求来的,是校长高薪挖来的名校名师,作为专门的课程指导,给我们班每个同学量身定做课程安排,狠抓成绩。”

袁艺吓到吃手手。

上辈子,她不太清楚博雅高中的事情,毕竟自己的学业都忙不过来了,谁有那个闲工夫却管别的学校?就算那是她哥的母校,她也没这份闲情逸致。因此,她完全不知道,博雅到底走的什么路数,只依稀记得,博雅的画风跟其他高中完全不同。

“邱老师,您的意思是……”

“我想,很多同学都有这方面的困惑吧?就是明明努力学习了,却总是没办法有效的提高成绩。而周围的人却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说,成绩不好那是因为你还不够用功,只要用功苦读,哪里会成绩不好呢?不然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一定是学习方法不对。可怎样才算是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袁艺沉默了,因为这些话全中红心。

“其实,我们学校的同学,普遍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从进入博雅的那一刻起,大家想的就是,能考上三本就不错了,假如能上二本,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可要说详细点,多数人都是很懵的,就想着分数越高越好,没想过怎样有效的提高分数,什么分数对应什么学校,或者在有限的分数里,如何尽可能的挑选一个好的学校……这些问题,开学后老师会给你们一一解答,谁说我们博雅一定出不了优秀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