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这话有道理。”陈家平在一边支持她。

“那啥时候再办呢?”梁九鼎也是个很喜欢热闹的人,以他刚才那几首歌的表现,估计年轻时候也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

“我得先想办法把这歌词的事解决了,不然大家老忘词,你们说我拿一张大白纸,上面写上歌词,大家就能看到了。”

“这个方法好,交给我吧,我用毛笔把歌词写好,这样字也大些,台下的人也能看见。”陈家平自告奋勇。

“嗯,那就麻烦家平叔了。”苏缨也不矫情。

“今晚真是笑死了。”林沁她们三人也是一脸兴奋。

“发现村里的人真的很能自HIGH啊,我大学的时候也经常和几个姐妹在学校这么嚣张地嚎叫唱歌,真怀念那段时光啊。”方曦怀念地说。

“这就是乡村自助卡拉OK嘛,叫什么激情广场,多土!”谢婷不满地说。

“我也就那么随口取的,还是你这个名字贴切,就是长了点。”苏缨从善如流。

又笑又叫了一晚上,几人都有些口干,还好之前苏缨就在井里浸了个大西瓜,吃起来又冰凉又清甜。

“苏缨,你这井真不好看,和图片里的古井比起来一点韵味都没有。”林沁探头探脑地研究她后院的那口井。

“废话,这又不是古井,估计超不过二十年,是林达爷爷在世的时候自己打的,哪有什么韵味。”

“说实在,我以前一直以为农村就应该像电视里演的,一个院子,几间古朴的平房,多有韵味啊,哪想到你家居然是这种小楼房。”

“桂园村没有什么古民居,其实它就是个移民村,原先这里住的是一窝土匪,解放后剿匪,空出了这么个盆地,政府号召一部分农民移居到这里,成立了一个村子,所以这里的建筑基本上都是解放后的,那种历史悠久有沧桑感的东西你是一样也找不着。”苏缨笑着说,“而且咱们这里的农村,你也知道,特别讲究排场,人辛辛苦苦忙一辈子就为了盖栋小楼,楼比别人高,那是倍儿有面子的事,当年林达爷爷在村里盖了头一栋楼,可把村里的人给羡慕死了。”

“在我们看来,觉得小楼还比不上平房好看呢。”谢婷也接话。

“但在农村其实小楼更实用,节约占地面积不说,这钢筋水泥的楼房能扛得住台风洪水。”

————————————————————————————————————

四公子这几天一直在发烧,

烧得迷迷糊糊,嘴一张仿佛都能喷火,

但是还是没有忘记现在是在PK期间,牙一咬,还是坚持上传了,

一看PK榜的成绩,心里就拔凉拔凉的

虚弱的四公子弱弱地伸手要票…

第五十六章 稻田

更新时间2010-6-25 20:43:02 字数:2810

 “现在我们省的农村到处都是这种自家起的小楼房,洋不洋土不土的,难看死了。”

“社会主义新农村嘛,你们之前不是还羡慕我住别墅?”苏缨打趣道。

“现在还是羡慕啊,可就是觉得不协调嘛,这秋千、花架和小院子都挺欧式,挺漂亮的,可是外面是一下雨就满脚泥的黄土路,还有土狗跑来跑去,这场面多奇怪啊。”林沁老实地说。

关于不协调的问题,林达也和她提过,现在深思一下是挺有道理的,可这是自己花大功夫整理的院子,也舍不得再改了。

“我那后院还没修好,你们看看有啥好建议?”

吃着西瓜,吹着乡间傍晚的凉风,几人的谈兴正浓。

“那你先说说,你想在后院做些什么?”

“你们也看到啦,现在养了几只鸡和兔子,以后我还打算养猪养牛什么的,可是林达不肯,说太臭了。”

“当然啊,你在自家楼下养猪?这不是找虐吗?你要是真养了,我们还不敢上你这儿玩呢,得被臭死,我觉得你最多再养一只狗好了,其他就别养在院子里了,你不是还有那么多地吗?随便养在哪儿都好啊。”

“我这不是觉得养在自家院里安心吗?万一养在外面出个啥事都不知道。”

“养几口猪还能出啥事?又不是金银珠宝,谁惦记你那么大的猪啊?”

“倒不是怕人惦记,就怕这山上的野兽万一下了山,我都不知道呢。”

“拜托,我们又不是没上过山,哪有什么野兽啊?就那么小一只竹鼠,你也怕啊?”

“万一刮台风呢?离太远照应不到啊。”

“你那些鸭子不养得挺好的吗?盖个那样的水泥房子,刮台风也不怕屋顶被掀了,你也别盖得太远,你家这一块就你一户人家,随便选个近点儿的地方不就没事了吗?”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给她出主意,弄得她愈加动心了。

“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啊。”苏缨佩服地说。

“你才臭皮匠呢!”三女皆笑打了她一下。

“好好好,三位女诸葛还没教我后院怎么办呢。”

“后院就别做得像前院那么花俏了,我看盖间柴房堆柴吧。”

“堆柴干嘛?我们家是用电的。”苏缨莫名其妙地说。

“你看看人家张叔的柴火灶铁锅烧出来的饭多香啊,你怎么就不想着改进一下呢,到时候也做点锅巴给我们姐妹解解馋。”方曦吃了张得宝家的锅巴就念念不忘,在她看来那可是比薯片还好吃的东西啊。

“可我不会生火啊。”苏缨为难地说。

“这有何难,明天姐姐教你。”

苏缨苦笑了一下,柴火灶做出来的饭菜的确是香,但是太费事了,特别是她这样运用不熟练的人,还是用电比较方便。

“我也觉得后院不要做得太复杂了,就种几棵树好了。”

“种芭蕉吧,把它种在墙角,从你厨房窗户看出去,正好能望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多诗意啊。”谢婷是个文艺腔很重的女青年。

“嗯,好主意,我记下来。”苏缨也大感兴趣。

“在另一边种一丛竹子,挺风雅的。”

“再种一棵栀子树吧,我今天在张婶家看到,很漂亮呢,又白又香。”林沁也提议道。

“也差不多了,还是不要种太多东西,毕竟是要走动做事的地方,你平时养鸡和兔子,也需要活动的空间。”

“好!就按你们说的做。”苏缨豁然开朗,这样收拾后院又清楚又简单,还省钱。

上次她在网上订的那批花早就到货了,一直养在空间里,等她们走了以后再移栽到院子和阳台。

第二天一早,苏缨和林达还在梦乡中,就听到楼下几个女孩嘻嘻哈哈地笑声。

真是有体啊,昨晚聊到凌晨两点左右,她都困得不行了,她们居然还这么精神。

“苏缨,你总算起来了,你忘了今天要去帮张叔收稻子了?”三个女人显然是兴奋异常。

“那也得好好休息啊,你们不困啊。”苏缨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嘿嘿,昨天下午你去医院的时候,我们就回家睡觉了,睡了一下午呢,当然不困。”方曦笑着说。

“我就说你们怎么和喝了红牛似的精力这么旺盛。”

苏缨走到院子里活动活动身体,被清晨微凉的风一吹,清醒了不少,深吸了一口气才吐出,好爽啊!伸伸胳膊弯弯腰,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吃过早饭,一行人就杀向张得宝的家,他正坐在院子里磨着镰刀。

“来啦。”张得宝起身招呼,“都准备好了,可以走喽。”

“只有四把镰刀,你们五个人轮流用这三把吧,还有两个人就帮忙把割好的稻子捆好堆在一起,到时候还得运回去脱粒。”在田边张得宝叮嘱道。

林沁她们吵着要割稻子,苏缨和林达只好把这三个机会让给她们。

她们还在嘻嘻哈哈打闹的时候,张得宝已经像个人形收割机般刷刷地割起了稻子,他的身边倒了一片水稻,苏缨和林达赶紧跑过去把这些稻子捆好,堆在一起。

“啊!”谢婷突然发出一声尖叫,镰刀险些割到她的腿,这么一吓,镰刀掉到她的脚面上砸个正着,疼得她呱呱叫。

几人赶紧跑过去,一株稻子都还没割呢,就光荣负伤了。

“我刚才割的时候,手一抖,那刀就差点割到我的腿了,吓了一身冷汗,结果镰刀正好掉下来砸到脚了。”谢婷委屈地说。

“你还算好了,这镰刀的刀口要是正好砸在你脚背上,还不得喷血啊。”苏缨也被她吓坏了。

“好了,好了,你快到一边休息吧,这种粗活还是让我来干吧。”林达趁机接管她的镰刀。

张得宝过来给了谢婷一个篮子,交给她一个最简单的任务,那就是拾稻穗。

“这好像是小孩子干的活吧。”谢婷郁闷地拎着篮子,小时候作文选里经常有这种拾稻穗的作文。

“小方,你捏镰刀的方法不对,要把刀口放平,不然又像婷婷那样容易割到腿。”张得宝逐个纠正他们的动作。

“你们弯下腰,蹲八字,倒着手握住稻子杆,用镰刀一前一后一拉一推,看。”张得宝示范了一个动作。

几人立刻有样学样,就连苏缨和谢婷都放下手中的活过来瞧。

“嘿,真管用。”方曦惊喜地大叫,“又省力又整齐!”

有了张得宝的指点,几人的活是越干越熟练了,一片片水稻矮了下去。

虽然这割稻子新鲜,但也的确是个力气活,一直弯着腰还真有些酸疼,林沁直起身子,看着自己割下的稻子,那成就感真是十足啊。

连张叔都点头微笑,“你们几个不错,学东西挺快,做起农活还挺像样的。”

被他这么一夸,几人更来劲了,苏缨一个人已经来不及捆了,谢婷也来帮忙才勉强赶上他们的速度。

太阳越来越大,晒在身上还真不好受,虽然几人都戴了大大的斗笠,但这汗还是一颗接一颗落下来,衣服都被汗湿了。

好在苏缨事先熬了一锅凉茶,给每人都装了一壶带来。

“先休息下喝口水吧。”苏缨热得受不了,大声招呼着他们。

仰头灌了一大口凉茶,虽然在太阳下晒得有些热,但是这加了薄荷的水喝起来就是爽啊!

“所谓的那快乐

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

偷摘水果被蜜蜂给叮到怕了

谁在偷笑呢

我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

哦哦午后吉它在虫鸣中更清脆

哦哦阳光洒在路上就不怕心碎

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

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

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

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不知道是谁先在这田野里哼出了这首周杰伦的《稻香》,大家都轻轻地跟着唱了起来。

看着金黄色的麦田,饱满的稻穗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稻香,几人都不禁痴了,这一切真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美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公子还在持续发烧中

估计是喉咙发炎了

吃了药又胃疼

真是烧到没一点力气了

还是伸手弱弱地要票…

第五十七章 劳动的果实

更新时间2010-6-26 20:49:45 字数:2613

 张得宝也直起身子,叉着腰微笑地看着他们,也看着自己这片丰收的稻田。

稻田也不大,就一亩左右,在几人的努力下,一上午就收完了。

一直弯腰干活还没啥感觉,直起腰后才发现这腰酸疼得好像不是自己的,几人痛得龇牙咧嘴。

苏缨和林达还好,活动活动身子也就恢复了,林沁她们三个扶着腰直叫唤。

张得宝一边把捆好的稻子装到三轮车上,一边取笑她们,“一个个年轻人都还比不上我老头子,才割了几把稻子就直不起腰来喽。”

“张叔,我们那儿能和你比啊,你身子又硬朗,干活又利落,我们仨就是典型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方曦郁闷地说。

“张叔,你这水稻不扎成垛吗?”苏缨好奇地问,她在小说里经常看到田里的稻垛啥的。

“扎成垛干啥?”张得宝咧嘴笑了,“过去咱们村里都种水稻,收稻子的时候那是黄澄澄的一片,脱粒都来不及,只好先把稻子扎成垛,再慢慢脱。现在咱们村里种水稻的就没几户人家,还怕轮不到咱?”

本来苏缨和林达也想跟去看脱粒的,可扭头一看林沁三人疲惫不堪的样子,想想还是先带她们回家休息吧。

这天热,她们平时又缺乏锻炼,如果是在城里肯定是在空调房里舒舒服服地享受冷气了,这么一晒要是中暑了可就难办了。

脱掉笨重的雨靴,几人怕被田里的蚂蝗咬了,都穿了雨靴,这大热天的可把他们给闷坏了。

脱掉鞋子长长舒了一口气,“再闷可真得闷出香港脚来了。”方曦大大咧咧地说。

“快喝点凉茶吧,别中暑了。”苏缨给每人都倒了一碗。

“怎么不是冰的啊?”林达一尝这有些温热的茶水就抱怨开了。

“刚从外面回来可不能喝冰水,会生病的,过去人家干完农活回家,用碗舀水喝都会放一把谷粒,这样慢慢地喝水,才不会生病。”苏缨温言解释。

“你怎么知道?”众人都是将信将疑。

“我小时候夏天一放学到家就吵着要喝冷水,我外婆和我说的。”苏缨耸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