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小龙虾

“今晚想吃什么?跑了一天,累死了,好好吃一顿,把今天的事情都忘掉。”苏缨笑着说。

“你苏大厨说做什么就做什么呗,我们绝不挑食。”听说苏缨要做好吃的,大家又都来劲了。

做个十三香龙虾吧,苏缨思忖着,空间里的小龙虾的生长速度真是惊人,何况现在本来就是吃龙虾的季节嘛。

这市面上卖的小龙虾很多都是脏水里养大的,越脏它就长的越大,所以平时苏妈妈都不买的,说是有很多病原体,像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之类的。

苏缨嘴巴馋,有次一家餐馆推出了小龙虾自助餐,三十块钱随便吃,她冲过去,不知道吃了多少小龙虾,结果一回家就开始上吐下泻,医生说是轻微食物中毒。

自此以后,她对小龙虾又爱又恨。

“苏缨,你买的这小龙虾真漂亮啊。”三个厨房小工对着活蹦乱跳的小龙虾赞叹不已。

这些小龙虾的背部,红亮干净,一看就知道是清水养出来的,再翻开看它的腹部绒毛和爪上的毫毛,更是白净整齐。

“这小龙虾真不错,我看都不需要怎么清洗就干净了。”

那当然,这可是我刚从空间里捞出来的嘛,苏缨在心里自豪地说。

“这应该是青壮龙虾吧。”谢婷弹了弹虾壳。

“哦?你怎么知道?”苏缨也来了兴趣,这虾还能一眼就看出年龄?

“我们家也经常买小龙虾的,这小龙虾毕竟是吃腐殖动物尸体的,细菌和毒素只会越来越多地积存在体内,所以我们尽量要买刚刚长大的龙虾,太小的呢,毕竟食之无味啊。这就要你会看皮色,老成虾或红得发黑或红中带铁青色,青壮龙虾呢则红的艳而不俗,有一种自然健康的光泽。再刚用手碰碰它的壳,铁硬铁硬的是老的无疑,像指甲一样有弹性的才是刚长大才换壳的,你这个小龙虾就是这样的。”

“真是长见识了。”众人都很佩服。

“还等什么?还不快动手洗虾?再晚了可就要饿肚子了。”几人才开始嘻嘻哈哈地洗虾。

因为小龙虾对水质要求不高,所以洗起来比洗普通的虾要麻烦许多,虽然苏缨这空间小龙虾,绝对干净健康,但考虑到众人的心理接受程度,还是洗干净一些好。

首先要剪去大半个头壳,并顺势用剪刀在裸露出来的头连背部的地方挑去黑沙沙的胃囊,两边的腮剪去外壳,再跟着斜剪去腮须,用手拉住它的尾巴中间那块尾甲,顺势一拉,把肠子拉出来。

“苏缨,这些小龙虾真的很干净啊,我以前买的基本上都是黑肠子,你这些虾没有一只是黑肠子的。”谢婷惊讶地说。

在自来水下用牙刷上下左右边冲边刷,“你们小心点别把虾黄冲掉了!”

“我在家吃小龙虾的时候都不敢吃头呢,听说毒素都集中在头部啊,虽然虾黄味道好,但大都是直接扔掉的。”

“这些小龙虾你们就放心吃,绝不会有问题的,千万别给我浪费喽。”苏缨赶紧出言提醒。

洗了一大盆龙虾,“怎么着也有十斤吧,能吃的完吗?”

“怎么可能吃不完,我看还不够呢。”林达走进厨房笑着说,“这龙虾壳重,味道又好,保管你们待会儿一抢而光。”

洗好小龙虾,几人就功成身退了,林达华丽丽的上场,平时常给苏缨打下手,他的刀工可是让三女自惭形秽的,生姜切片,大葱切段,蒜切片,青椒一个切小片,洋葱小半个切片。

苏缨把这些加上花椒一勺,辣椒十二个,还有一些茴香子桂皮八角香叶,红枣小半碗,枸杞子两勺全倒进油锅翻炒出香味。

“好香啊!”诱人的香味引得众人伸长了脖子张望。

再倒进生抽,加冰糖,水,两勺子醋,和大量十三香粉和花椒粉,还有海鲜酱。

“苏缨,你的配料可真够全的,那个十三香粉你哪儿买的啊?”

“网上呗,我和林达就没啥爱好,光琢磨着吃了,我们家啥都没有,就是吃的装备特齐全。”苏缨笑着说,自从养了小龙虾,她就立马上网买了十三香粉,果真是明智啊。

烧开后倒入龙虾,煮开一会儿后,倒入少许麻油,再切三个青椒拌进去,然后再一直焖烧。

十三香龙虾就是以香著称的,虽然锅里的龙虾还在焖着,可这香味早就充满了整个房子,弄得几人看电视都没有了心思,老是不断地往厨房跑,谁让这味道馋人呢。

考虑到这十斤龙虾可能吃不饱,苏缨决定熬个小米南瓜粥,因为一下子吃太多虾肉可能会不易消化,加上十三香龙虾比较辛辣,对胃不是很好,而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有健胃,开胃养胃之效,南瓜不仅可以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的愈合,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以助消化,这小米南瓜粥是在适合不过了。

小米洗净后用水泡一会儿,把开水倒入电饭锅下小米熬煮,同时在把南瓜打成泥,与小米同煮一会儿就起锅了,金黄的颜色很漂亮,特引人食欲。

吃十三香龙虾怎么少得了一次性手套呢,苏缨从房间里翻出了一袋手套,本来是打算用来做手膜的,结果来了桂园村发现没有这个必要了,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

“这小龙虾的肉实在是太嫩了,不知道比外面餐馆的新鲜多少倍。”众人一脸陶醉地吮着虾黄。

可不是嘛,这空间小龙虾黄满肉肥,连大螯上的三节都是从头塞到尾的弹牙雪肌。

苏缨和林达吃着小龙虾,心里美美地想着空间里的大闸蟹,到中秋时分又可以让大家伙儿都尝尝鲜了。

苏缨所料不差,这十斤龙虾的确不够几人吃的,特别是林达,脸上明白地写着“我还饿,我好饿。”。

给每人都盛了一碗南瓜粥,“喝点粥,去油腻。”

“哈哈,南瓜小米粥,这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啊,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吧。”

“这味道挺好的嘛。”方曦一下子就喝掉了半碗粥,“看来红军那时候的条件还不赖啊。”

“你们吃了重油重盐的东西,吃这个当然觉得清爽,让你顿顿吃这个,吃上几天,看你不哭死。”

“你们今天在家都玩些什么啦?”林达好奇地问道。

“就在村里到处逛逛啊,跟在张叔后面打打下手啊,帮你们浇了菜地和果园,还喂了鸡、兔子、鸽子和鸭子,感谢我们吧。”林沁自豪地说。

“哈哈,你们今天没看到方曦那傻样,她被你家的鸡追着撵着,吓得边叫边跑,笑死人了。”

苏缨和林达不禁莞尔,从来听说人撵鸡,第一次听说鸡撵人的。

“苏缨,你家那只老母鸡真够凶的,我只是想去捡个鸡蛋嘛,就和疯了一样冲上来。”方曦不满地撇撇嘴。

“今天冷落你们了,明天带你们到海边玩玩。”其实他们自个儿都没去过呢。

“对了,苏缨,我和我舅舅打过电话了,他明天会到村里来看看菜,如果合适的话他就包圆了。”

“婷婷,太谢谢你了,你可真是我们的大救星。”苏缨兴奋地说。

“每天五十公斤呢,你舅舅那里能消化得了吗?”林达疑惑地问。

“你也太小看他了,他那家餐馆生意本来就不错,后来卖了你们那些土鸡汤生意更好了,五十公斤的菜还不是小意思。”

“你们那些土鸡还真不错,哪儿弄来的啊?”她们几个在村里逛了一圈,哪儿有那么多土鸡可供应啊。

“是林达学校的一个老教授啦,退休以后一个人在山里包了一块地,种菜种水果还养些鸡鸭什么的,立志要做一个老农,他性情孤僻,不爱和人来往,不过和林达还挺投缘的,我们就经常过去看看他,顺便把他养的鸡啊,种的菜啊卖出去,换些生活必需品。”苏缨流利地把早就想好的借口说了出来。

“哦,你家那些水果就是他种的吧,味道真是不错,不愧是农业大学的老教授。”

“不过老人家晚年这么孤苦,也真是怪让人同情的。”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啦,人家并不觉得孤苦啊,这在古代就叫做隐士,还记得我们以前的生物老师吗?”

“怎么可能忘嘛,那个戴假发的老头。”方曦吃吃地笑起来。

“哎,别这么说嘛,其实他课也上得不错,就是脾气太奇怪了,听说他退休了,也是一个人住,一把年纪了还喜欢到野外去露营冒险什么的。”

“是哦,他教生物的嘛,好像还是什么观鸟协会的会长。”

“有的人就是这种性格,不喜欢和人接触,就喜欢亲近大自然。”

“当然喽,现在的人比豺狼虎豹还可怕,你们不知道啊,我们单位有个马屁精,那叫一个两面三刀啊…”

几人边吃边聊,吃得杯盘狼藉,苏缨又下厨整了几个下酒菜,夏夜里喝着冰啤酒直到深夜。

第六十五章 请客吃饭

第二天一早,林达就去城里,林达和苏缨的父母家都在老市区,楼下有不少店面,昨天打电话问过,说还真有那么几间店面,他一早就开车去看看,争取中午能赶回去吃苏缨料理的大餐。

张超今天上午要来,为了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苏缨一早就琢磨开了,中午留他吃饭该做些什么菜好,人家可是开餐馆的,肯定得拿出点特色来。

“哎哟,发哪门子愁呀,”林沁嘻嘻哈哈地搭在苏缨肩膀上,“把张叔找来,他做的农家菜可最地道了,还怕拿不下谢婷舅舅?”

“你们几个小家伙又在背后说我什么啦?”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今天上午谢婷的舅舅要来呢,看看我们村的菜,如果不错的话就按超市的每天五十公斤全收了,苏缨在发愁中午做什么菜招待他,张叔你就来帮帮她吧。”方曦快人快语。

昨天张得宝就听说谢婷舅舅的事,当下拍胸脯,“没问题,小苏你就给我打下手好了,我的手艺,当年的首长都叫好的。”

“嗯,中午的酒就用张叔酿的青红,张叔,你的新米都去壳了吗?中午的米饭可以用新米,味道更好。”

“当然没问题,不过我还是觉得饺子好吃。”张得宝在部队的时候逢年过节都是吃饺子,对饺子有着非常深的感情。

“饺子多单调啊,缨缨,还是做昨天的十三香龙虾吧。”谢婷对昨天吃的龙虾念念不忘。

“好哇,你们昨晚做龙虾吃也不叫我。”张得宝也是极爱吃辣的,一听没吃到这么香辣的龙虾 就不乐意了。

“好好好,今天中午再补上。”苏缨原本不打算再做龙虾的,想突出桂园村的特色嘛,就要多用村里的蔬菜。

“张叔,今天再做个地衣炒蛋吧?”

“嘿,这几天没下雨,去哪儿找那么多地衣啊?”

“不知道你舅舅吃不吃辣,不然倒可以做个水煮活鱼啊。”

谢婷尴尬地笑笑,她也不清楚啊。

“那做个酸菜鱼吧,不吃辣的人也能吃,张叔,上次的鳝鱼特别好吃,今天再给我们捉一条吧。”

“你这丫头,上次是咱们运气好,正好碰见了,平日白天哪能捉到黄鳝啊,都是晚上才出来活动的。”

“你们别做那么复杂啦,做些平时常见的家常菜,像什么地三鲜之类的,让他尝尝我们桂园村蔬菜的味道嘛。”才住了几天,谢婷俨然就把自己当成了桂园村的村民。

“小苏,城里饭馆的老板今天上午要来是不?”梁九鼎在门外就嚷开了。

“梁叔,你也来了?我还正准备去找你呢,中午准备留客人吃饭,我和张叔负责下厨,到时候要麻烦你陪他走走,多介绍介绍了。”苏缨赶忙迎了出去。

“什么麻烦,本来就是我的份内事。”梁九鼎瞪了她一眼,“上次答应带给你的笋干,顺带捎过来了,正好你中午可以做个笋干烧肉。”

“好主意啊!”这笋干要用温水泡发才行,她赶紧接过笋干往厨房里跑。

“嗯,再弄一个鸡汤。”

“我舅舅的餐馆里整天卖鸡汤,你还给她喝鸡汤啊,真没创意。”

“我这个鸡汤可不一样,”苏缨偷偷去空间里捉了一只鸡,和后院的鸡调了个个,交给张得宝,别看她做菜在行,可是杀鸡杀鱼什么都总是缩手缩脚的。

抓了一些黑豆洗净泡好,“我这鸡汤叫做光棍鸡汤,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老郎中孤身一人生活在深山中,一天在山中迷失了方向,郎中饿得不行了就设套逮住了一只山鸡,把自己采来的十几种中药和鸡一起炖。闻香而来的乡亲们找到了迷失方向的郎中。因为郎中终身一人,乡亲们为了纪念他就起名‘光棍鸡’汤。所以,我这鸡汤可是加了很多中药进去的,还有益气、生津、润肺、补肝、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养心、益肾等功效,你舅舅肯定没喝过。”苏缨和林达不一样,不光追求口感,她更在乎健康,因此经常在家里做一些药膳。

“笋干烧肉,光棍鸡汤,地三鲜,酸菜鱼,小龙虾,才五个菜,太少了。”苏缨边干活,边嘀咕着。

“做个火腿炒蛋吧,小玲就爱吃这个。”梁九鼎也在一边出主意,梁小玲是个挑食的孩子,所以在他看来,凡是小玲爱吃的,就一定是好吃的。

“嗯,行,再做一个玉米烙,好像庆通叔家有种玉米吧,梁叔,能不能帮我向他要几根?”

“这有啥问题,我这就去。”梁九鼎匆匆忙忙出了门。

几人在厨房洗洗切切,忙着备菜,“张叔,你做个上次的红薯丸子吧,我再熬锅粥。”

“你们这主食也太多了吧,小炒再来几盘。”林沁把他们要做的菜全都写了下来。

“就炒个地瓜叶吧,昨天在张叔家吃的,挺好吃的。”方曦建议道。

“地瓜叶啊,会不会太寒酸了点?”

“哎哟,我们做的就是农家菜啊,你以为是满汉全席啊。”

“嗯,好,炒个地瓜叶倒挺快的,对了,现在去采点菇不知道来得及不,打算做个粉丝杂菇蒸苦瓜,上次在电视上学的。”自从那次上山吃了梁九鼎采的猪肚菇,苏缨就对山上新鲜的菇类情有独钟。

“待会儿让你梁叔去,说不定还能打只山鸡下来呢。”张得宝笑着说。

“对哦,人家农家菜都是吃些山鸡、野兔、毒蛇之类的,我还见过有的农家菜吃穿山甲呢,咱们这也太素了吧。”

苏缨一想,也是,太寒酸了吧,可这一时半会儿的到哪儿去弄这些东西啊。

“山鸡。野兔有什么稀罕的啊,现在都是人工养殖的啦,你还以为真是在山上打的啊,哪儿有那么多。”

“是喽,谢丫头说的在理,现在咱们这山上的东西可是越来越少,想逮只野兔都不容易啦。”

“苏缨,你干脆也去买一批养在你那小山坡上,我们就有口福啦。”

“行啊,等我攒够钱再说呗。”苏缨笑道。“对了,我那儿有几只兔子,不然中午正好做个桂花兔肉?兔子肉性凉清热,夏天吃这个正合适。”

“不要!小白兔那么可爱,你怎么这么残忍啊。”三女齐齐反对,昨天才喂过的小白兔,哪里想到今天就要被宰了。

张得宝和苏缨却丝毫不理会她们的抗议,“等你们吃了兔肉就知道味道有多好了,保管你们上瘾。”

偷偷从空间里换了一只兔子出来交给张得宝,养了这么多只兔子,她和林达还都没尝过这兔肉呢。

看到可爱的小白兔要引颈待戮,几人皆一脸愤愤不平。

“你们自己刚才说太素了,要吃点山鸡野兔的,现在没有野兔,就吃家兔好了,你们那么郁闷干嘛。”

“人家昨天刚喂过的啊,有感情了嘛。”

“才喂过一次,就有感情了?”苏缨摇头失笑。

张得宝为了照顾她们的情绪,特地走到后院杀好洗净,把现场冲个干干净净才进来。

梁九鼎把玉米送回来之后,就上山去了。“这玉米挺不错的,还是甜玉米呢。”苏缨掰了一颗生生的放在嘴里嚼,有股甜津津的味道。

“除了做玉米烙,还能做个玉米汁,不喝酒的就喝这个了。”苏缨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考虑周全,包括待会儿的小蝶,椒盐花生,拍黄瓜,泡菜…

这时候张超打了电话过来,“小苏啊,我是张超,现在在象山村这里,有几条岔路,怎么才能到你们村啊?”

“象山村?啊,你开过了,地原路返回到一个加油站边上,那里也有三条岔路,要走那条正在施工的路。”

“哦,我有看到那条路,以为在施工不能走呢。”

“可以的,那条路不好走,一次只能过一辆车。”苏缨不好意思地说,那条路又窄又颠,很多人都选择了直接无视它的存在,能开进村子里还真不容易啊。

“你舅迷路了,不过在象山村那里,估计再过半小时也能到了,这梁叔怎么还没回来啊。”苏缨有些焦急,等会儿还需要梁九鼎帮忙介绍介绍呢,早知道就不让他上山去了。

“我家的桌子不够大,张叔你看谁家有大圆桌?”眼看张超就要来了,苏缨也有些急了。

“小卖部老陈家有一个,我上他家借。”张得宝赶紧起身出门。

可巧梁九鼎这时候也回来了,扔给苏缨一大篓各种各样的菇和草药。

“这些是凉茶,大热天容易上火,待会儿熬一锅给大家降降火。”梁九鼎一面擦汗,一面说道。

“这些草药我家都有呀,梁叔看你热的,快吃块西瓜。”看到梁九鼎满头大汗的样子,苏缨赶紧递了块瓜上去。

“梁叔,你这都是些什么菇啊,我怎么都不认识,能吃吗?”方曦翻着篓子里的杂菇,纳闷地说。

“你这小丫头不认识的东西多了去了,要是不能吃我采回来做甚。”梁九鼎咬了一口大西瓜,“客人来了么?”

“在路上了,估计很快就到了。”

“那我得去村口看看,他一人来咋认识路呢?”

“是啊,他刚才就迷路了,走到象山村那儿去了。”苏缨也担心地说,桂园村的路的确是不好走也不好认,“我们还是出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