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就是生活太不健康了,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都不运动,哪来的精力?你不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嘛。”林达已经吃过饭,去学校上班去了,苏缨也坐下来开始吃早饭。

“你以前比我更宅好不好,还说我,”沈叶也笑着喝起了粥,“我的目标就是努力赚钱,赚到足够的钱就可以退休啦,然后安度下半生,嗯,到时候到你们村来养老。”

“嘿,你前几天不是刚说不适应嘛,这里又没有那么多国际名品店,你逛街都不方便。”

“刚来的时候不适应嘛,现在住了几天觉得挺好的啊,每天睡到自然醒,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吃的是绿色蔬果,天天还有你伺候我,有啥不好的,成天就发发呆,听听音乐,比我在丽江那会儿还悠闲。”

“行啊,等你退休了就到我这儿来吧开家咖啡馆吧,你过去不老说要开家谁都找不着的咖啡馆嘛,你开在我们村里,保证没人找得着。”苏缨打趣道。

“哼,你还真别说,我说不定就真这么干了,我那时候在广西的兴坪古镇,就发现很多客栈、咖啡馆开在镇子上,还真协调啊,特有FEEL。我觉得你家旁边那个老宅子就挺不错啊,干脆我把它买下来装修一下做咖啡馆好了,建在你旁边我也有个伴儿…”沈叶越说越兴奋。

苏缨失笑,桂园村的生活并没有那么方便,除了村民外根本就没啥外人,还开什么咖啡馆,沈大小姐真还当这里是丽江、阳朔啊?

看沈叶那么兴致勃勃,她冷不住泼冷水道,“到时候你的咖啡馆铁定没客人,还不得亏死啊?”

“哈哈哈,没客人还更好啊,我一个人看看书,晒晒太阳,再到你这里蹭蹭饭,不知道多自在。你隔壁那栋老宅多少钱?左右不过十万吧?这钱搁上海还不够买一个厕所呢,自然是在这里生活合算啦。”

“你要是真退休,还不得回你自己的老家去啊,你爸妈都在哪儿呢。”沈叶不是J省人,苏缨也根本没把她的话当真。

“唉,我就是不想回老家啊,以目前的状态来看,我估计是难找到人结婚了,如果回家,我还不得被那些三姑六婆的唾沫淹死啊。”沈叶郁闷地说。

“小地方都是这样的,我们这儿也一样啊,你要是真住到桂园村来,一把年纪了还不结婚,人家肯定在背后议论你。”

“嘿,背后议论我才不怕呢,别当着我的面一直唠叨就成了。”沈叶不以为然地说。

“哎,不过你这么一说,倒是勾起了我的心思,我也琢磨着把这小楼也装修装修。”现在苏缨手里有了闲钱,何况本来就有些小资,过去也老喜欢泡咖啡馆,和沈叶一样,对丽江、阳朔那些充满慵懒气息的小咖啡馆和客栈都非常钟情,自己这栋小楼还蛮适合折腾折腾的,而且那种装修花费也不高。

“好啊,我来帮你参详参详。”沈叶顿时来了精神。

两人立马上网找了不少帖子,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争取把费用控制在最少,尽量不改动整体,主要通过软装,让整个小房子更加温馨。

苏缨和沈叶都是咖啡迷,特别是沈叶去过不少国家,拿出纸笔来,写写画画,因为林达中午没有回来吃饭,两人也就随便吃了点,继续沉迷在设计中。

虽说两人都不是专业人士,但是这么比划了一天,装修后的小房子已经有了雏形,现在的网络发达得很,兴奋的苏缨立马就在网上下单,买了不少东西。

“哎,可惜我看不懂小楼的新模样了。”沈叶惋惜地说,她的假期很快就要结束了,恐怕网上订购的东西还没到,她就离开了。

“没事儿,我装修好以后把每个角落都拍上照片传给你。”苏缨安慰道,“再说,你一有假就可以过来玩嘛,毕竟也是我们智慧的结晶。”

沈叶听了大笑起来,“你可别辜负了我的智慧,要是弄得不好看,我可不饶你。”

“十一”假期很快就结束了,沈叶拎着大包小包飞离机场,她自个儿的名牌包包太小,根本装不下这些土特产。

苏缨也够绝的,给她弄了个巨大的编织袋,把什么蔬菜水果之类的东西狠命往里塞,要不是飞机上不好带鸡鸭禽蛋之类的,苏缨还真会拎只鸡给她。

帮沈叶把清蒸大闸蟹和十三香小龙虾装好,苏缨又仔细叮嘱了沈叶一番,弄得她很不好意思。

“哎哟,别搞得我好像你女儿一样嘛。”沈叶郁闷地说,苏缨活活就是她妈的翻版。

“好啦好啦。”苏缨抿着嘴笑着,看沈叶艰难地拎着大编织袋托运,她就特别想笑。

特别是办理CHECK IN的那个小姐看沈叶一手拎着LV,一手拎着编织袋那惊异的表情,沈叶那尴尬的模样,她就更是乐不可支。

沈叶自然知道她笑什么,回头恼怒地瞪了她一眼,心里明白苏缨定是故意的,这丫头从来最喜欢弄这些恶作剧,不过也不能怪她,谁让自己嘴馋呢,没有勇气坚决拒绝这些好吃的。

送走沈叶后,苏缨又小小失落了一天,林达都忍不住打趣她,实在是太热情好客了些。

不过这失落没持续多久,就被接下来的忙碌冲淡了,“十一”长假已过,大家又进入了工作状态,网上订购的东西一一到货了,苏缨只好把它们先丢在二楼闲置的房间里。

按之前和沈叶商量的方案,准备在一楼的大厅画上手绘,一楼的厅堂原来又一个神龛似的台面,墙上贴着瓷砖画,在J省的很多农村厅堂都采用这种造型,苏缨也弄不明白有啥意义,特别是林达家这个台面,也不像神龛,刚来的时候上面也没香炉火烛什么的,画也是一副稀松平常的年画。

苏缨心中安安感激林爷爷,如果真是神龛,她还有心里障碍,万一冲犯了神灵就不妙了,这下她直接把瓷砖打掉,把那里改装成一个小吧台。

看到这个改动,林达拍手叫好,他早就想在家中搞个小吧台了,之前是空间不允许,后来是经济条件不允许,现在这么一改,他便可以坐在吧台边喝啤酒,边看球赛了,两人买了个电视吊在墙角,从厅堂的各个角度都能很清楚地看到。

苏缨小时候学过绘画,画一些简单的墙绘并不成问题,林达兴致勃勃地要来帮忙,说他小时候画画还得过奖,结果苏缨发现他在墙角上用铅笔勾樱木花道和流川枫以后,差点当场晕倒,费了半天劲才擦掉。

王大庆他们从钟宇的农庄回来,果真如苏缨所料带了好几组的竹鼠,王大庆在苏缨那儿干活干活攒了点钱,苏缨通过装部长跑去农业信用社给他们贷了一小笔无息贷款,挤人就各自在家里搭起了小房子养起了竹鼠。

因为苏缨的小养殖场建竹鼠圈舍的时候,王大庆就在一边帮忙,故而给自己建圈舍的时候便格外驾轻就熟。

第八十三章 转正

王大庆一家的这个小圈舍也不大,就一个平方米左右,养了五对竹鼠,苏缨当时贪图便宜引种的时候都是选幼鼠,反正有空间撑腰,她也不怕养不活,王大庆则为了保险全是选用种鼠,这么一来成本大大增加了,所以他对这五对竹鼠简直是爱若性命,儿子王强好奇地想上前摸一摸,也被他好一顿训斥。

“大庆哥,你这个竹鼠很快就能配种 产仔了呢。”苏缨也跟着王强好奇地张望,见王大庆又是竹叶、竹秆、竹笋、玉米秆、芦苇秆、甘蔗、胡萝卜,又是玉米粉、麸皮、花生麸、骨粉、鱼粉的,繁琐得不得了。

苏缨也暗自庆幸,还好有个强大的空间,随便喂些玉米秆什么的,竹鼠也能长得健健康康的,胖嘟嘟的。

“是啊,农庄的人说了,等这些竹鼠长大以后他们就来收购呢,每公斤给五十块呢。”王大庆笑得十分开心。

自己还一直操心销路问题呢,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苏缨心里安安感激钟宇,“那可不得了呢,一只母鼠能产二三十只小鼠呢,大庆哥,这样一年就有好几千的收入呢。”

“可不是。”王大庆宠爱地看着这些竹鼠,这可真是他的聚宝盆啊。

苏缨粗粗一算,王大庆每个月在她哪儿帮忙的工钱是一千五百块,加上这竹鼠的收益,还有他自家田地的收入,一年能赚两多万块呢,很快就能还清贷款,不用纪念就能脱贫了。

这边厢苏缨在不紧不慢地折腾自己的小房子,那边厢庄部长又把她唤到部里了,她一想,八成是给村民们修缮房屋的款到了,于是屁颠屁颠地网部里赶。

谁知好消息不只是钱到了,组织员办的何敏正式退休了,空出来的那个编制就由苏缨补上了,她的干部人事关系终于正式转到了组织部,听闻这个消息,她居然没有原先预想的那么欣喜。

要知道当年为了这个借调的身份,她郁闷了很久,整天盼着自己能够正式调到部里去,如今这一天终于来了,她却异常平静,连她自己都觉得奇怪。

正巧何敏来办理退休手续,见到苏缨难免拉着闲聊几句,这个老大姐和苏缨极其投缘,在部里的时候成天有事没事就喜欢来找她。

平时工作没啥时间,就每天中午午休的时候拉着她嘀嘀咕咕不停,她困得眼皮都快耷拉下来了,老人家却愣是能精神抖擞地讲上一中午。

“小苏啊,在乡下苦不苦啊?”何敏拉着苏缨仔细端详开了。

“还好,还好啦。”苏缨端了两杯水过来,一人一杯,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我看你起色很好嘛,比原来在部里还好呢,你看看,年轻人就是好啊,皮肤白里透红,我都要羡慕死了。”

“何敏姐,你太谦虚啦,你这身体谁说不好?每天做一个小时瑜伽,坚持游泳一个小时,连寒冬腊月都不例外,别说是我了,就是年轻男子都没有这样的体力啊,要不怎么每次登山比赛你都拿第一呢。”苏缨几句话就把何敏哄得眉开眼笑。

“哈哈哈,生命在于运动嘛,哎,现在退休了,终于有自己的时间了,我要好好地享受生活。”何敏的家境非常好,听说本来就是出身高干家庭,先生是经商的,在市里有好几套豪宅别墅,老俩口一有假期就出国旅游。

“是啊,我也想早点退休去享受生活呢,”苏缨羡慕地说,“何敏姐,你接下来就准备去环球旅行了吧?”

“嗨,什么环球旅行啊,这个世界上我感兴趣的国家基本都去过,何况我老头子还在工作,想想太早退休也是寂寞啊。”何敏性格细腻感性,哀号文化艺术,特别喜欢欧洲的国家。

“等你的儿子儿媳给你生一个小孙子,就有意思喽。”

“我可最怕带孩子了,平时来我这儿玩玩还好,要让我成天像保姆一样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转,我可受不了。”何敏赶紧摆摆手。

“别光说我了,你最近怎么样?在桂园村还适应不?我就老说他们档案局太不厚道,把你一个女孩子发配到乡下去,部里也真是的,当初居然同意了。”何敏愤愤不平地说。

“桂园村可是个好地方呢,何敏姐,你有空可一定要来我们村玩玩,现在路修好了,交通也方便许多了。”苏缨绘声绘色地给她讲桂园村的种种故事,听得从来没过过农村生活的何敏也一脸向往。

“哎,瞧我这记性,我给你带了一大袋桂园村的土特产,放在楼下,待会儿下楼的时候给你,这人来人往 不大好看。”

“你和我还客气什么。”何敏赶紧推辞道。

“这哪是客气啊,这是让你帮忙做广告呢,要是觉得不错的话,也帮我们桂园村宣传宣传。”

“我之前在超市就买过你们的菜,味道不错,分明就是没有用农药化肥的嘛,比那永荣绿色蔬菜不知道好多少倍,有些人就是那么卑鄙,看不得别人好。”何敏同仇敌忾地说。

“那事也是我们不对,”提起这件事苏缨就有些惭愧,“还给部里丢了脸。”

“这多大的事儿啊,你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了,不然你这次转进来,可是全票通过的。”何敏神秘兮兮地说。

苏缨感激地看了她一眼,部里同事对她的关心和支持,她也是非常感动。

“对啦,我听你说,桂园村那么好,为什么不搞农家乐啊?现在交通不是很方便吗?”何敏不解地问。

“我一直在想搞啊,问题就是硬件条件没上去啊。你看,村里没有什么特殊的娱乐项目,什么温泉、滑草、射箭、真人CS全都没有,全村就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最关键就是山林、土地都很分散,没能把资源整合在一块,要做起来不容易,谁有那资金去做这些呢。”苏缨郁闷地说,本来她是有自己弄农家乐的想法的,但有顾虑到自己的身份,怕有人说她以权谋私,占村民的便宜,便畏手畏脚起来。

“嗨,现在农家乐哪里要什么成本啊,我去过几次,就是采草莓什么的,我们自掏腰包帮农民采草莓,既解放了他们的劳动力还得给他们钱,你说赚不赚?如果那桂园村真像你说的那么好,完全就可以做这些项目嘛,什么烧烤,真人CS,你说说要多少钱?根本不用什么成本嘛。”何敏不以为然地说。“但你说如果连吃饭和住宿的地方都没有,那就比较不方便了,不过整个村子不至于找不出几家像样的小楼房吧,我看你家就可以嘛,收拾一下,应该还能赚点钱呢。”

“我这不是怕影响不好嘛,公务员又不能做生意,这要是传出去,人家说我以权谋私,我往哪里诉苦去啊?”

“你先生又不是公务员,再说了你们正正经经地做生意,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去,咱们问心无愧就是。”何敏一脸不屑地说。

“好嘞,我回去好好想想,何敏姐,你啥时候有空一点要到咱们村子里来看看啊。”苏缨又和何敏叽叽咕咕闲聊了一阵子才告辞。帮助村民修缮房屋的工程队还是市里招标来帮他们修活动中心的那支,看上去挺正规的,办事效率也挺高,苏缨当时根据那几户危房户的实际情况打了报告上去请工程队预估计之后,把预算报到了部里,这下终于开工了。

听说村里打算给居住条件差的村民修缮房屋,张大山、张二山和张三山三兄弟就琢磨开了,他们的老娘被赶出家门后,在路边的集体土地上用木板搭了一个小房子,夏天下暴雨的时候根本就不能住,还是苏缨帮她在村部里打了个临时床铺。

这回村里修房,怎么着也得轮上他们的老娘,着木板房变成砖瓦房的话,他们家可就白占一间房子和土地。

于是张大山和他媳妇儿开始往老太太的木板房跑,三不五时的送给饭什么的,把老太太乐得不行。

张二山和张三山则找上梁九鼎和苏缨,探探口风,平日因为厌恶这张家三兄弟的人品,梁九鼎他们很少和三兄弟来往接触,这次他们这么殷勤,苏缨自然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如意算盘,和梁九鼎打太极,哼哼唧唧,就是不给个准信,把这三人给急得抓耳挠腮。

张二山和张三山媳妇儿也开始做老太太的工作,时不时去嘘寒问暖一下,自然难免接触到张大山和他的媳妇儿,三兄弟三妯娌就在老太太门口大吵大闹起来,女人们在地上打滚撒泼,男人们则拿着扫帚。农具准备大干一场。

苏缨和梁九鼎赶到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混乱场面,苏缨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人家说养儿防老,生这样的三个只懂得揩老娘油水的儿子,还不如不生。

第八十四章 风波

苏缨想起林达妈妈有个邻居,家里经济条件还不错,有两个弟妹却挺穷的,父母把所以的积蓄和房子全补贴给穷弟妹了,这个邻居心里气愤,每个月就给父母五百块钱,也不再去探望了。

这两个弟妹也贪心,得了父母和哥哥的钱还不够,三不五时的把两个年纪很大的老人扔在哥哥家门口以此勒索钱财。

折腾了几次这哥哥干脆连门都不开了,苦了两位老人寒冬腊月在门口冻得瑟瑟发抖,居委会和几个邻居看不下去只能送点棉被和吃喝去,但是哥哥不开门,弟妹又在那里吵闹,没人愿意照顾老人,这事儿还闹上了电视,大家都对这一家子指指点点的。

一个人不怕穷,怕的是德行不好,像王大庆和蔡玉莲虽然穷,但是仍然踏踏实实尽全力赡养老人,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重,而像张三兄弟这样把老人当做生财的工具的人,在哪里都会被人鄙视。

梁九鼎和几个村委大声呵斥着把他们分开,几个人嘴里还在骂个不停,张老太太仍是怯怯地站在木板房边上看着。

“抚养老人本来就是你们的义务,是你们三兄弟谁也不能推脱的责任,何况这块地本来就是村集体所有,不允许在上面私建房屋,很快将会拆除,你们必须把老太太带回去抚养,不然就是犯罪!”苏缨气不过,声色俱厉地说。

可惜她没有王霸之气,这话一出口,张家三兄弟知道不可能白得一间房了,立刻把矛头对准她,破口大骂起来。

“城里来的贱货,要你多管闲事,这里还轮不到你说话,你以为你是谁啊?看我不给你两耳光!”这里就数长大山骂的最难听。

“你们这些当官的就是欺负人啊,这日子没发过啦…”张二山、张三山的媳妇儿也跟着满地打滚哭闹起来。

苏缨从小到大哪里被人这样当众骂过,气得发抖,颤着声音说,“好,今晚我们就召开村民大会,好好说说这事儿,如果你们再弃养老太太,让她一个人住在这个木板房里,我们大家也顾不得乡里乡亲的脸面了,到镇上公安局去报案,反正你们铁定是构成遗弃罪了。”

张老太太一听苏缨要去告她儿子,立刻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过来求着苏缨,“都是我老婆子不好,没事儿活这么久干嘛,还要拖累他们三个,领导求求你,别告我儿子…”

苏缨不由得气苦,这一家子真是不可理喻,心一横把张老太太交给他们几个村委扶着,打定主意今晚一定要开个村民大会,不能再助长村里这股歪风邪气了。

梁九鼎也跑上前来找苏缨:“小苏啊,咱可不能意气用事,这张大山他们三兄弟虽然可恶,但乡里乡亲的,要是真闹上公安局,被关到牢里去,不但他们一家得恨咱们,就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会对我们有意见的,毕竟家丑不可外扬嘛。”

“梁叔,那你说怎么办,任由他们这样胡搅蛮缠,变着法儿占他们老娘的便宜,占着村里的便宜,咱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那对那些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人公平吗?既然做了坏事还有好报,那谁愿意做好事?村里人要是有样学样怎么办?”苏缨铁了心要杀鸡儆给猴看,过去村里穷大家还本分些,要是富了起来,像那些村一样,天天勾心斗角,人人都想尽办法占村的便宜,物质富了起来,精神却穷了。

“可是这传出去不好听啊,比较是咱们村子里的人,出了这么几个坐牢的,桂园村以后在镇上就更没有地位了。”梁九鼎生怕苏缨把这件事捅到公安局那里去,普通老百姓对报官这事儿还是很忌惮的。

“人既然做错了事,就应该得到惩罚。要不这样吧,今晚我们召开村民大会,和大家通报这件事,给他们三兄弟一个期限,如果还不把他们老娘领回家的话,我就一定要去公安局白案,我会把这件事在会上明确告诉大家的。”苏缨斩钉截铁地说。

“哎,好吧,我去和他们说说。”梁九鼎略略松了口气,还好苏缨不是马上就去报案,只有张家兄弟肯把他们老娘接回去,事情还是有转圜余地的。毕竟张大山今天骂得太难听了,人家是城里来的,脸皮薄,哪里受得了这样的话。

晚上开村民大会的时候,张家兄弟就是不参加,他们也只得自个儿不受人待见,毕竟品行摆在那里呢,他们三家不止对自己的老娘无情无义,对乡亲邻居也是刻薄得很,成天就爱占人家便宜,有人气不过说他们几句,就撒泼开闹,是村里有名的泼皮无赖。

这次他们想占的是集体土地,虽然村里的地荒了不少,但是毕竟是大家共有的集体土地,那由得你这样想占就占?何况这三家在村里的人缘差得要命,村民一个个义愤填膺,如果张家真打算弃养老母,占村里的土地,他们就坚决支持苏缨去报案。

张家虽然没来参加,可是他们的三个媳妇儿的娘家的本村的,娘家兄弟来了几个,看到村民们那愤愤不平的样子,都没好意思抬头说话,灰溜溜地回家把事情和自家姐妹说了。

听说这回村里是铁了心要去报案,张老太太怎么求情也没用了,这三兄弟才慌了手脚,这协议达成得很有效率。

老大负责赡养老娘,老二老三每月给一点生活费,当天晚上酒吧张老太太接回家住去了。

把梁九鼎乐得连夸苏缨有办法,他好说歹说做了那么久思想工作都没用,苏缨开个大会就解决了。

苏缨心里在撇撇嘴,为了这事儿我还白挨了一顿骂,这精神损失找谁讨要去啊?这些无赖欺软怕硬,平日好言好语求他们根本没啥用,还是得拿出点决心和气魄来。

张老太太的小木屋很快就拆掉了,还有一个小木屋同样麻烦的很,这也是三兄弟,不过却很可怜,老大是弱智,老二的腿断了,老三也少了一只胳膊,一家人病的病残的残,三兄弟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木板房里,都打了几十年的光棍,苦不堪言。

苏缨之前找梁九鼎商量过,这三兄弟的宅基地按理不止这十几平米啊,梁九鼎无奈地说,划给他们的宅基地是挺大的,可是人家没钱根本就盖不起来啊,就他们现在住的木板房的,还是后来大家帮忙给搭起来的,他们家原来的房子早在一次台风的时候给吹没了。

像这样的穷苦人家是修缮计划第一考虑的,小木板推倒重盖,争取在冬天前让他们住进新房子里去,这段时间得安排他们在村部暂时居住了。

苏缨倒是没有多想,跟着忙里忙外,林达心里就有点忧虑了,毕竟是三个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的大男人,苏缨平时整天在村部里忙这忙那的,未必还有别人在,万一出了什么事就糟了,自己平时上班也不能总陪着她,于是命大狗苏苏整日跟着苏缨保护她。

这些事情林达没和苏缨说,说了她也不会放在心上,反倒会笑他多心,倒是这苏苏实在是通人性,林达交代了几次,它便牢牢记着要跟着苏缨,无论她走到哪里,哪怕是在院子里浇个花,它也半步不离。

好几次苏缨本想让它留在家中看家,可这大家伙说什么也不肯,在地上又滚又叫要和她出去,她自然是不忍心,只得带上这个大尾巴。

就连林达也暗暗称奇,这只狗也太通人性了些,主人说的话不仅能听懂,还能坚决执行。

看到村里的公共厕所修好了,苏缨想起何敏说的话,心思便活络了,找了村里几个主干和比较有威信的人开了个会,提出农家乐的想法,征询他们的意见,探探口风才敢放在村民大会上说。

陈家平听了最为心动,这农家乐的成本最低,而且根本没什么风险,只需要把家里收拾收拾,最符合他的投资理念,唯一有疑虑的是,“小苏,你说咱们村弄这个农家乐会有人来吗?”

“我觉得还是会有的,你看我的朋友都那么几拨了,”苏缨笑着说,早在夏天她把照片放在网上的时候,论坛里反响就挺大的,不少人都跟帖说想来玩玩,只不过她一直没有回应。

“我觉得可以干,咱们又不需要花钱,把家里收拾几间房出来打扫干净了就是。”郭庆通豪爽地说。

“这倒也没那么简单,住宿还是小事,因为来玩的都是本市人,一般一天就可以来回,住在这儿的比较少,倒是吃饭问题是最主要的。”苏缨笑道。

第八十五章 灵芝

苏缨并没有打算让村民们自主开发农家乐项目,她看过一种材料,发现有村集体或者村民自主开发的农家乐不仅没法做大,而且还会导致各种麻烦,比如安全问题,停车难,吃饭不卫生等等的问题,最后或被媒体曝光而生意冷清,或者是因为不规范而被取缔。

而如果通过政府投资来做这个项目的,一切按规程来走,加上又宽宏仁慈的庄部长一路开绿灯,事情就好办多了。

不过事先还是需要听听村民的看法,不然投了资金和力气,村民们不支持不领情,反而弄砸了。

“还有卫生问题、停车问题、娱乐项目问题......”,苏缨板着手指把目前的困难一一数来。

弄得大家都灰心丧气起来,这么多问题,可怎么做啊。

“所以我想和庄部长汇报一下,让政府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毕竟我门都是外行,这样遇到事情咋们心中也不慌。”

梁九鼎听了连连点头,如果有了政府支持,就等于有了坚强的后盾,对外的事情由政府出面好了,他们的风险能减少很多。

“那咱们不是赚的少了?”郭庆通对政府并不是很信任,还是想单干。

“你知道啥,如果交给政府,咱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什么开发都交给政府,砸门只需要把房间打扫好坐在那里收钱就好了。”陈家平和郭庆通是老相熟了,说话也毫不客气。

“我门都支持让政府来开发这个农家乐。”最后大家都一致表态,有了几个在村里最有地位的人都支持,村民大会上也是顺利通过。

苏缨连夜做了一份计划报告交给庄愈,回到家里一时累得快要昏睡过去了,自家小房子的装修也给搁了下来。

林达却不肯放过她,到楼上把她摇醒,“老婆,快去空间看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