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儿十分牵挂振声,同时也很是内疚,觉得都是自己惹的祸。振声回到客栈,先梳洗了一通,这才准备吃饭,他也不知道是累了还是怎么,回家都没怎么说话,让馨儿更是难受。

晚上,振声很认真地把这几天发生的事情,都写出来报给皇上,他在信末,非常难过地说,不来不想打扰地方,不想让人觉得他仗势欺人,给皇上添麻烦,但事情逼到这份上,他不得不为馨儿着想,不得不动用地方。他还很隐晦地给皇上说,有人竟然假借皇亲国戚的威风,横行地方,实在是大秦安危的祸害,他恳请皇上应该多加注意。

馨儿在房间等驸马和她休息,没想到云霞来了:“公主,驸马在书房,我看一时来不了,你还是先睡吧。”

正文 第十四章 呵护

终于到了京城,喜讯早就送到了宫里,太后派了太医,就艟家里守着,好好给馨儿把了脉,又向振声道喜,这才急急忙忙去了宫里回复,振声见连药都不肯开,知道一切正常,悬着的心这才放下。/非常文学/为了不影响馨儿休息,他们回来三天里,所有的访客都被挡了驾,第四天,馨儿这才坐了车轿去宫里见了太后和皇后,皇上下朝,又专门到太后那里看过她,见她出门一年,人都精神好多,禁不住一脸艳羡地说道:

“出去玩觉得怎样?外面的风景是不是和京城里完全不同?江南的饭食可能吃得惯?”

“还好啦,外面的风景,刚开始还觉得新奇,后来就想回来了,若不是害怕先凤太小,我年前都能到家呢。”

“哦,你的宝贝女儿呢?我瞧瞧,怎样的孩子把你们夫妇迷得颠三倒四的,驸马给我是信,后来都写得不精细了,还满篇都是你的女儿,今天是会走路了,明天是会笑了,若不是知道她是小孩子,还当她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呢。”

正说着,奶娘抱了先凤进来,刚才给她把尿去了。

皇上看到孩子一愣,他狐疑地对着公主看了又看,禁不住问道:“不是驸马这小子对不起你,偷偷在外面生的吧?这和他家人也太像了。”

“肯定不会,我给驸马抬通房和小妾,都让他拒绝了,这次还碰上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女子,驸马都没有动心,还嫌我自作主张,不高兴了呢。”

“你给是你给,他不想要那个呢?”皇上还是不放心。

“不会的,我给他说过,让他自己挑一个也行,我们成婚十年没有子嗣,他要是外室怀孕莫说他了,就是我,怎么也得接进家门。何况,就算我想拦也拦不得,搬出皇兄和母亲出面,他都是有理的。”

听妹妹这么说,皇上这才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转而问起在蜀中阄事的经过,馨儿不敢说实话,把自己去赌场的事儿摘出来皇上却不依,一个劲刨根问底,馨儿发现他知道真相,只好含混又快速地说了几句,刚好皇太后出去了一下,馨儿这才不好意思地说实话:

“是我惹的麻烦,我那几天也不知怎么回事,着了魔的想赌。驸马拦不住生气不理我,我憋了几天,自作主张带了徐常出去驸马不放心,追过来刚好碰上赌场在做老千骗我,就闹开了.

“等你生完孩子,给母亲磕头认罪吧,现在,先瞒几天再说。”皇上一脸恶作剧地笑,馨儿知道是哥哥逗她,这才放下心来。

皇上很忙,和馨儿在一起也没待多久就出去了,他现在疑心很大出门就安排人查先凤的来历,但偶然巧遇捡来的孩子,怎么查得到她的亲生父母呢?一直到先凤长大,变得越来越不像妞儿,他才放弃了。

皇太后又传来太医,给馨儿把脉。

梅太医年纪大了说话有点罗嗦,光发誓都说了三遍。

“太后啊,我敢发誓,公主现在身体很好。这怀孕着,比她去年没怀的时候脉跳得都有力,大概是出去游玩,少不得要走路,身体变得比以前结实了。”

“那就好,你每个月,都去公主府上一趟,为公主把脉,记住了啊。”

“记住了,记住了,我发誓,一定当心。”

馨儿看他花白胡子,一副糊涂模样,冲着皇太后只撇嘴。

“那你下去吧。”

“是!”

看馨儿有点不相信的样子,皇太后很耐心地给馨儿解释:“这梅太医一门心思在琢磨医术上,二十年前都是这样的,看着糊里糊涂,但一说起诊病,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很睿智的,那时宫里人不放心他,常常背着他又唤别人,一旦病情反复,最后还得吃他开的药才好,慢慢人们都只信他了。”馨儿这才收起轻慢之心。

辞别太后,馨公主返回府里,大姑子的帖子已经送来了,她要来看她,妯娌的帖子也来了,馨儿干脆吩咐云霞,安排她们一起来,一家人刚好也聚一聚。

廖家家大业大,妞儿又有三个孩子,每天是很忙的,但弟妹成婚十年,竟然带回一个女儿,现在又怀着身孕,让她再忙也要抽时间出来看一看,虽然弟妹身份尊贵,拥有女人该有的一切,但在她眼里,弟妹就是弟妹,比她小,她就得护着。

馨儿很理解大姑子的心思,每次她们见面,只大她四岁的大姑子,常常和婆婆的立场一样,她有回开玩笑说大姑子长了一颗老人心,大姑子也不着恼,下回对她,还是一副老母鸡的样子,把她当小鸡娃一样护着●‘曾经给母后说过这话:“母亲,人家都是一个娘,一个婆婆两人管着,我有三个呢,我的大姑子,活脱脱一个小婆婆。”

“这才对了嘛,民谚有云:小姑子多事儿多,大姑子多婆婆多,你该庆幸自己只有一个大姑子呢。”皇太后有时也会和女儿开开玩笑,她本就是豁达的性子。

“那我是不是该高兴小姑子远嫁啊?大婆婆想女儿的时候,我那大姑子一劝就好了,别人是一个儿子挑两房,她是一个女儿顶两个。”

想起和母亲扯得这些闲篇,馨儿便忍不住想笑,大姑子明天要来,她得好好休息,不然,说不定她该罗嗦了。

妞儿第二天早早就到了,和弟妹寒暄完毕,就对着一双和自己酷肖的眼睛发愣,这个小姑娘,比自己的女儿囡囡,还更像自己,一种亲爱之情立刻就溢满了身心,她从奶娘手里抱过孩子。

“小凤,我是你姑姑,乖,叫姑妈。”弟弟一回来,她就听到风声,说是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起名叫先凤。

“她还不会说话。”馨儿笑。

“现在就教着,凤儿一开口说话,●`叫了呢。”妞儿解释。

妞儿非常耐心地对着先凤:“来,叫姑姑。”她很认真地做着口型,一遍一遍地教,先凤真的在学,她瞪着黑溜溜的眼睛,小嘴巴一张一张,嘴里当然依依呀呀根本不是要说的,就这已经让馨儿惊讶了:

“天啊,真的学了啊!我当她还小呢。”

“你当呢,咱们大人去外地,好些一辈子都不会说当地话,可是小孩子,一两年就会了呢,他们比咱们聪明,学得快呢。”妞儿又忍不住语重心长,馨儿这次并不觉得烦,而是很认真地听了进去。

陈振宇的妻子万氏,来的比大姑姐略晚,一进门便笑着告罪:“我来晚了。”

“过来坐吧。”屋里的两人站起来算是迎接了,谁要她最小呢。

看到大姑子怀里的孩子,万氏的眼睛瞪得跟个铃铛一样:“姐姐,这是—”

“这就是小先凤,咱们陈家的大小姐。”陈家这一代,虽然依旧人丁单薄,每房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却都是男孩子,先凤竟然是第一个女孩儿。

“姐姐,没想到这么像你啊。”万氏伸手抱先凤,馨儿抿嘴笑。

她没有给其他人说过先凤是捡来的,没见人之前,肯定不少人怀疑,可这看到先凤模样的人,哪个不认为是他们陈家的骨血呢?

妞儿想仲手从万氏怀里接过先凤,万氏不舍:“姐姐,让我多抱会儿,我一直想要个和你斯像的闺女呢,让我抱抱,抱抱说不定就有了

妞儿只好收回双手。

“来,叫婶婶。”万氏学着大姑子的样子,也教先凤学说话,馨儿看到先凤很努力学习的样子,心里一阵发急,虽然知道孩子学会说话还有几个月时间,但她心里莫名地惊慌后悔,唯恐先凤第一声真的叫了婶婶或姑姑。

“娘这次和爹爹出去游玩,少说也要两个月,她要是知道你带先凤回来,怎么也不会出去了。”妞儿和馨儿话起家常。

“就是,先凤好聪明啊,婆婆见了肯定非常喜欢的。”万氏抱着先凤,也插话道。

馨儿伸手,想要抱过孩子,万氏和妞儿都不肯。

“你别,小心累着。”

“那不许再教先凤叫你们。”馨儿真着急了,惹得这两位笑起来。

“好好好,不教就不教。”

“几个月了?”妞儿关切地问馨儿。

“三个多月。”

“下个月就能觉得他动了。”

馨儿便把手放在腹部:“那我就能觉得她蹬我了?”

“对哦。”

馨儿忽然想道,我若再生个女儿像了姑姑,那不是两个跟双胞胎一样像了?她不禁露出微笑,似乎眼前就站着一大一小长相一样的漂亮女儿。

接下来的日子,馨儿整天甜蜜蜜地提抗议,说是行动都由不得自己,早上,振声把她哄了又哄,让她在园子里散步,说那是太医特别嘱咐的,婆婆回来了,全力以赴调理她的饮食,说五个月吃核桃,有一头黑头发,还给她吃黑芝麻,吃水果,刚好是夏天,各式各样的果子都下来了,婆婆换着花样的给她买,后来,又经常给她炖汤,说孩子吃了骨头长得好,反正五花八门的道理,时间嗖嗖地到了八月中,先凤一岁了。

正文 第十七章 变故

皇后带来了一些补品,还有赏赐给小婴儿的珠宝、布帛,探墼了馨儿,叮嘱她好好休养,最后抱着先凤逗弄了一会儿,说了一句:“这闺女看着就是一脸贵气。”摘下自己的碧玉手串挂在先凤的小胳膊上,便离去了。

陈老夫人默默地将手串取下来,交给身后伺候的嬷嬷:“收起来,孩子大了,能戴的时候再给她。”没有再提这回事。

屋里的女眷全都联想到先凤抓周的事情上,但她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啊,关于这方面的话题是不能多说的,便都找了其他的话题闲聊,皇后过来的风波不声不响地过去了。转眼便一个月了,陈家少不得大宴宾朋,庆贺又添新口。这次太后皇上都有赏赐,宫里的太监抬了来,摆了半个院子,羡煞诸多客人。

天气已经转凉,太后和皇上都要馨儿安心休养,不要进宫答谢,陈老夫人干脆等孩子过了百岁,这才和媳妇一起进宫。

当着馨儿的面,皇太后不好多说什么,趁女儿不注意,对陈老夫人说了一句:“你个老狐狸。”

“这可冤枉我。

我黑是心疼媳妇,不想让她作难。”陈老夫人神色有点惶恐。

“你就装吧,这边是外孙女,那边是孙女,你是一个都不想让进宫,我还不知道你的心思。”

陈老夫人笑,最后说道:“媳妇太爱孙女了,我不得不体谅她的心情。”

陈老夫人已经知道先凤是抱来的,还肯这么维护,全都是看在女儿的份上,太后见她对女儿这么好,还能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她叹了口气“

“罢了,我们娘儿俩的事情,自然不能让别人担着。”

过年时,皇宫盛宴·吴家兄弟几个,只有老三夫妇获得邀请,他俩他俩是吴家最老实的,吴老三更是京城里出名的书呆子·除了一门心思在诗词文章上,其他无论是敛财还是弄权,都一窍不通。

朝中有颜色的大臣们,都觉察到了什么,平时围着吴家转的人,一下子就少了。

出了正月,吴家的外祖鲁家·丢了皇商的身份,而且,在京城中的生意,也一落千丈。鲁家以前,不过是蜀中一个中等人家,靠着女婿的大才子名声,才有一些人知道,这十几年·家中暴富,不光是做主子的,就是下人说话都财大气粗·平日里更是银子流水一样使用出去,这忽然进项骤减,一家人很不习惯,为了争夺财产,家里闹起了内讧,几房之间互相拆台,很快就露出很多丑事。

御史挑出和吴家有关的事情上书弹劾,皇上震怒,说这个鲁家是祸害吴家的罪魁祸首,勒令他们搬回原籍·不经允许,不得进京。

吴家老大进宫求见皇后,无奈守宫门的怎样也不肯让他们进去。

“瞎眼的狗贼,知道我是谁吗?”

“国舅爷,饶了小的吧,上面下令·挡得就是你啊,谁要放几位国舅进门,立刻杖死,你就饶了小的吧,我们也是奉命办事的。”小太监一脸惶恐,非常无奈地给吴大国舅说道,无论吴家大国舅威胁利诱,他都是这句话,都是这幅样子。

想着这些人以前谄媚巴结的笑脸,拿了他赏银的欣喜模样,吴家老大吴建立这时才有点明白,自己的威风和权势,都是仰仗皇上的,那些拿了自己的钱,得了自己的好处,信誓旦旦为自己效劳的人,碰上皇上的禁令,立刻就翻脸不认人了,现在门前冷落就是明证。

吴建立非常倒霉的发现,他二弟吏部侍郎的官衔,刚好到了三年任期届满,皇上二话不说,派了翰林魏潇行接替,而弟弟的下处皇上却没说。他们好久都见不到皇后,不能让妹妹为家人说情,没了吏部这个王牌,他们家人说话的气势立刻就小了,没人巴结了,没人惟命是从,没人趋炎附势,自己的气焰从何而来?吴家竟然在一年之间,就从京城官员的视野中消失了,他们彻底成了一家勋贵,纯粹的靠宫里赏赐和微薄的生意收入养活着的没有权利、只有表面的尊荣的贵族,爵位还低得可

吴建立觉得人生真是一场戏,眼看着起高楼,眼看着宴宾客,眼看着楼塌了。他家楼没有塌,但现在和塌了没差别。

吴建立的二弟,不愧是做到二品官的,比哥哥的眼光长远多了:“我们还有外甥呢,先熬着。”

吴建立便有了底气。有了等待的希望。

事情终于出现了转f机,宫门守卫放松了,他们终于见到了皇后,皇后在两个哥.前苦求,让他们安分守己,千万不要给自己添麻烦。

“大哥,二哥,皇上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对本宫已是非常之好,这才有了你们在外面的威风显赫。可你们太过分了,御史弹劾的奏折,都有好几斤重,皇上那天让太监抬给本宫看了,他虽然没有斥责,但比责打一通还要让本宫羞惭,现在若为你们求情,皇上震怒,本宫非但不能满足你们,还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祸患,你们切回去吧,过上几年,等事情平安,本宫在为你们谋划吧。”

“皇后,你害怕了?想当初若不是哥哥拼死读书,颇具才名,先皇对咱家青眼有加,这才有了你嫁给皇子之事。你现在是皇后了,母仪天下,两个外甥也是尊贵无比,我这个当哥哥的再无用处,你可以翻脸不认人,把我们扔到一边不管了,对吗?”吴建立激愤难耐。

“大哥,任何时候,你都是我的大哥,大哥为咱家所做的一切,本宫是不会忘记的,可眼下,我们必须谨慎小心,切不可意气用事。”

看到妹妹脸上的恳求之色,吴建立不好说什么,他略停了一会儿,说道:“大舅家的鲁云明,咱们的小表弟你还记得不?他自小喜欢练武,现在在军中,你能帮他一下吗?我到现在,就剩这一个愿望了,没有大舅资助,哥哥也不可能读书,也就没有咱们的一切,你看着办吧。”吴建立扔下话带着弟弟退出了,吴皇后哭了一场,好几天都神情恹恹,没多久就病了。

吴皇后毕竟是皇上的结发妻子,他们曾经同甘共苦,诞下两个皇子,这份夫妻情分还是很深厚的,皇上听太监禀告,特地过来探视,那些天,皇上除了处理国家大事,便是陪着吴皇后说话。

得知吴建立威胁吴皇后,皇上叹了口气,他埋怨妻子:“国家大事,不是你我两家的,也不是我的给了他这么简单,有时看着非常琐碎的一件事,最后引发的后果却是不可小觑的。

吴皇后还是那么抑郁难安,皇上只好答应了她。

本来,皇上的旨意,是让鲁云明担任一个级别不低的闲差,但这道圣旨一出宫,就让某些人误解了,皇上天天陪着皇后,现在又授权给皇后的表弟,吴家大有重振旗鼓的意思,鲁云明的官职,没当多久,就换到了一个实缺。

时光荏苒,御史弹劾吴家的奏折,又开始多起来,皇上皱眉,再让太监把这些送给了皇后,皇后非常自责,在太后跟前请罪,搬到一个僻静的宫苑礼佛去了,从那以后,她轻易不肯踏出宫门,一般也不见外人,包括家里的哥哥弟弟。

鲁云明当上了元帅,镇守西疆,他哪里懂得怎样带兵?只懂得怎样养肥自己的腰包。吃空额克扣军饷这些龌龊的事情,他是无师自通,不到一年,便引起手下的士兵哗变,虎视眈眈的鞑子趁机入侵,边疆一下子便让他们进来了五百里,西疆战事吃紧,皇上在天坛跪了一夜,发了责己诏书,同时,下令废后,但他还是念在和皇后同心相守十几年的份上,没有杀了吴家人,只是把他们流放了。不过,流放地就是西疆,鞑子入侵的那个州,让他们体会弄权误国带来的可怕后果。

廖明玉还是进宫了,成为新后。她的婚事,一而再再而三被拖下来,刚开始时因为廖老太君过世,接着,男方奉旨去了西疆战场,大家还没反应过来,那人便死了,有人说廖明玉命硬,克夫,接着又传出谣言,说她命格太贵,只能侍奉皇家,不是寻常百姓人家可以婚娶的,男家竟然在儿子已死的情况下提出退婚,京城里的人议论纷纷,没人见过这么退婚的,但事情就那么蹊跷,前方战线上,救回一批被俘的将士,其中便有廖明玉的未婚夫,这下事情太热闹了,不仅是男方要退婚,廖家也要退,他们家什么时候出现过被俘的人7这个时代,讲究的是不成功便成仁。

陈老夫人非常无奈地看着外孙女就这样被耽误了嫁人的最佳年龄,不得不接受让外孙女嫁给皇上的结果,廖家贵气不可限制,但他们家的大郎,依然以身赴险,去了西疆,和当年的赵国师一样,成了保家卫国的国之屏障。

正文 第十八章 出行

陈老夫人和陈老太爷回了老家,对京城的这些,不知道是懒得管还是不知道,反正每次来信,只说他们很快乐,很安宁幸福,再没有其他内容。

廖明玉狠得皇上喜爱,不久皇上就封她为明德皇后,过了一年,诞下一个儿子,皇上中年得子,自然非常珍爱,但他对自己前面的两个儿子也颇为眷顾,大皇子十岁便和赵家订婚,二皇子过了两年,也和陈驸马的女儿订婚。

陈振声老老实实地接了旨意,馨儿却怒气冲冲进宫找哥哥算账。皇上见到妹妹,反复解释,从来没有这么耐心过,但馨儿的怒气冲天,最终让他破功,他终于怒吼道:

“别给我提什么辈分不辈分,怎样才能保全皇家血脉,这才是最主要的,难道你想让整天亲亲地喊着你姑姑的两个侄子半途夭折吗?”

“明玉不是那样的人!”

“可她的周围,你能保证没有坏人吗?没有人心地恶毒?”

馨儿无言,谁长了什么样的心思,外表怎么看得见呢?吴建立为了一己私利把妹妹逼到死角都还不肯罢手,以前,他不也背着个大才子的画皮,满口仁义道德,让人肃然起敬吗?

“既然有人心地恶毒,恶毒到不顾亲情的份上,那你觉得,你所做的这些,有用吗?”

看着妹妹嘟嘟逼人的眼神,皇上很无奈地叹气:“我只能尽量做到我能做的。”

“皇兄,你就不能想些其它办法?非要这么把先凤也招进宫去?”

“她将来不一定生活在宫中,说不定会自由自在地作为一品王妃,美满幸福的过一辈子呢。我不过想保全两个儿子的性命,并不是非要他们继位不可。”

馨儿撅嘴瞪眼看着兄长,皇上愁眉苦脸地一脸恳求,最后,还是馨儿心先软了,她窝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恹恹地返回驸马府,拿陈振声出气。

“好馨儿,你再发脾气,也挽回不了既定的事实不若我们经常请了二皇子过来,咱们对他多加关爱,把他教养好,先凤将来才少受委屈。再说,我觉得二皇子非常好,人又乖又俊,和咱们先凤很般配呢。”

“般配…”馨儿想骂人偏偏这时候门口的丫鬟传话说先凤来了,她只好闭嘴。

先凤可爱的笑脸让馨儿暂时把烦恼抛到脑后。

馨儿身为公主,外甥女又嫁给了皇上,女儿却许了皇子,这让她觉得非常尴尬,好一阵都不肯进宫,对驸马爷也不像以前那么任性,两人相敬如宾日子倒也十分和美,她生孩弈受了伤,也就只有洪亮一个儿子幸好有先凤陪着,才让她不像万氏那样,成天抱怨么有女儿,找不到说话的人。

先凤越长越大,和姑姑的长相越来越不像,妞儿很高挑,先凤却很娇小,小时候的大眼睛,长大变得细长起来,眼角上挑非常妩媚,姑侄俩没人说像,竟然也没人怀疑她是抱养的。

振声觉得在京城住着少不得惹是非,便怂恿馨儿出去游玩,馨儿见公公婆婆每次来信,都说乡下的日子好过便动了心思,她询问驸马:“咱们是不是去爹和娘那里看看?”

这话正中陈振声的下怀,他表面不动声色,心里却是像开了花儿一样喜悦:“你若想去,那咱们就去看看吧,爹爹信上说,开春之后,山前全是果树花儿,桃儿杏儿梨花海棠,一眼望不到边儿,要多美有多美。”

“那,你说要不要叫上小叔两口子?他们可是画痴,这么美的地方,听说了肯定放不下。”馨儿人到中年,不像以前那么任性,考虑问题开始有了为身边人打算的意识。

“我一会儿过去问问,你也去一趟宫里,看皇上肯不肯让咱们把二皇子带上。”总待在那四方的墙里,人的心胸怎能宽广?到最后亲兄弟还不很容易为了一把椅子打的头破血流?

“好,我去请旨,允许二皇子随咱们出游。”

赵承邦带着儿子去了西疆,对付鞑子的手段已经让西疆守军用得十分娴熟,只要安定了军心,捷报便很快传了过来,鞑子掳掠了一把匆匆退走,西线安宁了。

赵承邦上书皇上,建议让大皇子出来历练历练。

皇上面对两个亲家的请求,不知该高兴还是恼火,一个想把皇子培养成栋梁,一个却想让其成为闲散的富贵王爷。

“罢了,且由他们。

皇上应了赵家,把大皇子带到边疆去了,又应了陈家,把二皇子带到了乡下,他接受太医的建议,平日里少近女色,多吃素,注意活动身体,到现在,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并没有出现父亲在这个年龄动不动就心慌气短的症状,他精神好,国事处理的及时,大秦国便安宁平静

馨儿他们一过年就出发,本想打算去看桃花,不想走到渡口镇时,桃子都长到核桃那么大了。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都是因为陈振宇两口子是画痴,每遇到优美的风景,这两个都非要停下车来面对着作画,有时一颗歪脖子的老柳树,他们也得画上半天,这样走路,行程怎能快了呢7

不过,有了这两口子一路讲解,馨儿原本觉得平常的山水,都看出美好的滋味,那寂静的山泉树林,让这俩解说一番,竟然堪比仙境天堂,一路行来倒非常开心。

陈老爷子夫妇对两个儿子携家眷来看他们非常欣喜,叮嘱了下人寻着法子让大家开心。

渡口镇所在的地方,无论是风景还是人文物产,都是很丰富的。他们在向导带领下,游览附近的秀美山峦,清澈泉水,还有雄伟的关帝庙、后土祠,尤其是有个壁画宫,陈振宇夫妇进去就不想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