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强解释道:“这不是没好意思张扬嘛,万一孩子考不上咱们再到处瞎说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了嘛。我们也没想道大宝能真的考上。”

周国民连忙拉弯子劝两人喝酒,此事揭过不提。

吃完晚饭吴有德早早就走了,看的出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大痛快周国强也没好意思再留他待会。

周国民和宋明丽待了一会又到老大家待了半天,傍晚夫妻俩回城里的时候把周志远留了下来。

宋明丽临走前把周志远的换洗衣服给了奶奶,嘱咐周志远晚上去大伯家睡的时候一定得听话比闹人。

周志远惦记着和奶奶说话根本没注意妈妈说了什么只顾点头。

宋明丽挺不好意思的和赵玉珍说道:“二嫂,着离开学还有一个多月我就把远远托付给你们了。他在城里没人玩嫌寂寞又说想奶奶了,我没办法只好把他递回来一阵子,我都和大嫂说好了,让远远晚上就到她家和海子睡一起,白天呢就到你家来吃饭。他吃惯奶奶做的饭我做的饭菜他都不大肯吃!”

赵玉珍笑着说道:“你就放心走吧!远远在咱这有一堆兄弟姐妹陪着他玩,保不准比在城里待着开心的多。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宋明丽这才放心的走了。

赵玉珍从宋明丽今天的话语里已经觉察出了些什么,她背地里和周国强说起了这事顺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爸,你说老三两口子是不是不像让大宝他奶奶待在咱家还想让她进城里替他们做饭洗衣服看家啊!”

周国强心里也隐隐有了这个猜想但是不想和赵玉珍讨论这个问题,淡淡的说了句“以后不就知道了”催促赵玉珍上床睡觉别在那瞎想。

“我这哪是瞎想,你没见到老三两口子把远远都留下来了么?分明就是想在开学时候来接远远时顺道把远远奶奶一起接走。他夫妻俩打的小九九我还看不出来吗?”赵玉珍不服气的反驳。

周国强不搭茬睡觉去了,赵玉珍只好也停下这个话题的讨论。

大宝这回可算是春风得意了,在伙伴中间大大的风光了一把。

人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他让大宝的人都飘了起来找到地在那儿了。

石头可就垂头丧气了:“大宝,怎么我就差了三十来分没考上呢?咱俩以后可要各奔东西了。”

都怨自己不争气,平时不认真学习开始干瞪眼做不上来题目。明明大宝个他在一二年级也差不多呀,可后来的大宝的成就怎么就比他好了那么多呢?

大宝安慰自己的好朋友:“石头,咱俩还是好兄弟好哥们,这可是铁打不变的。走,咱们去游泳去!”

石头转眼就把这事抛开,和大宝游泳去了。

周小霞在家里和沈华凤闹别扭,非要和大宝一样上启明中学。

启明中学哪儿好她也不是很清楚,可是现在隔壁的大宝居然考上了而自己却差了几分没考上,这怎能不让周小霞气愤难平。

大宝自小成绩就不怎么样一直不如自己,不知怎么的到了四五年级后渐渐入神起来居然和自己差不多。这次毕业考试居然还比自己多考了七八分,这让周小霞难以接受。

子那天挺大宝说要考启明中学的事情后,周小霞回家和沈华凤周国富也要求填写志愿时把启明中学作为第一志愿。

怎么能输给大宝那个爱玩成性的家伙,周小霞当时就是这么不屑的想的。

父母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孩子想上好些的学校即使以后多交点学费也不在话下。

信心满满的周小霞在看到成绩和兴旺中学录取通知单时彻底傻眼了,回家就哭闹起来。

沈华凤劝了半天也不管用,她很无奈的说道:“小霞,不是爸爸妈妈不让你去城里念中学,而是你分数差了几分没考上。这让我们能怎么办呢?我看哪,就念兴旺中学也挺好,骑上自行车不一会儿就到了。要是那个启明中学不得骑上个把小时的车啊!咱们别跟大宝去攀比了!”

话虽这么说着,沈华凤心里也不大痛快,挺憋屈的慌。

怎么那个调皮捣蛋总会大家闯祸的大宝就考上了而自己的小霞居然差了几分呢?

这以后在赵玉珍面前提到孩子不是足足矮了一截么?

周小霞哭闹了半天总算累了渐渐停了,在停到周国富许诺要买辆新车让她骑着上初中她才破涕为笑!

第136章 大宝的新自行车

一整个夏天,大宝就在兴奋与飘飘然中度过。

每当伙伴们羡慕的说起他考上启明中学的事情,每当大人们亲切的询问起这件事,大宝都有种难以言喻的满足。

原来成绩好的感觉是这样的,大宝不嫌害臊的自我夸耀起来。

开学前夕,周国民和宋明丽夫妻俩来接孩子。来的时候居然骑了辆崭新的凤凰自行车,说是要送给大宝作礼物让大宝开学时骑车上学用的。

大宝大喜过望没等赵玉珍说句客气话就骑上车臭美了,小宝喊着“哥哥等等我”一下子跳上后车座。

大宝骑着新自行车带上小宝满村转悠,生怕人看不见似的绕了慈恩里那条中心路来回三趟。

周小霞和周志海在屋后看见了招呼着大宝停了下来,问车是哪来的。

大宝从不具备谦虚和低调这两样美德,马上添油加醋的把这车是宋明丽送给他做礼物的这件事大大的渲染了一通:“…三婶可说了,这车留着我过几天开学时骑着上学用的。”

周小霞嫉妒的两眼发红:“三婶太偏心了,我也要上初中了怎么就没见送辆新自行车给我呢?”

周志海插嘴道:“姐,爸爸不是前些天刚给你买了辆新的吗?”

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周小霞白了弟弟周志海一眼。爸爸买车给自己理所当然,三婶买的可是礼物意义可是不同的。

大宝说话毫不客气:“谁让你没考上呢!你要是多考几分不就也能上启明中学了吗?三婶肯定也买车给你。”

这话可是踩着周小霞的痛处了,她本来想到这个心里就疙疙瘩瘩的再被大宝这么一说更觉得丢了面子,周小霞向来心气高人又娇气跺跺脚哭着回家去了。

周志海早习惯周小霞这样耸耸肩和大宝小宝一起玩去了,还骑上新车兜了一圈。

这边赵玉珍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人家有这个新已经不错了居然还买了自行车给大宝,这人情她不领都不行。

宋明丽笑语盈盈,任谁也挑不出她做事有什么不是之处。

趁着气氛热烈和谐的时候宋明丽趁机提起了要接远远和奶奶一起到城里的要求。

她说话很注意用词:“二哥,二嫂,按说这话我说了挺不合适。可是都是亲兄弟有什么话我认为还是直说的好,说的不到你们别见怪。远远一直和奶奶一起生活惯了,一刻离不开奶奶。这不,奶奶刚回来十几天远远就受不了非嚷着要回家找奶奶不可。我想,这开学了还是接妈回城里住,以后若是想回来了我和国民一定亲自递她回来。你们看行吗?”

赵玉珍刚听了两句就知道宋明丽接下来会说什么,等宋明丽说完后赵玉珍朝周国强使了个眼色,意思是我刚开始猜的没错吧!

赵玉珍心里不乐意可是人家刚送了辆新车给大宝,这拒绝的话还怎么说的出口啊!

干脆这问题让老人自己决定:“妈,您看呢?”

奶奶望望住了两月屋子再看看腻在身边的周志远,一时为难起来。

回去?

可是自己在老二家过的挺好,老二和媳妇对自己都不赖。赵玉珍还特地给自己做了两身衣服,平日里尽买些好菜回来。她闲不住的性子在村里串串门子其乐无穷。若回去了岂不是嫌老二两口子对自己不好了么?

不回去?

又舍不下远远,孙子孙女众多可她真正一手带大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再说了,老三媳妇宋明丽对自己可更是没话说。这么些年了两人基本没红过脸。这次殷勤的来接自己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若不回去会不会惹恼了宋明丽以后想回去都没机会了呢?

奶奶左右衡量前思后想竟然也没了主意了。

周国强不忍心见母亲如此为难说道:“妈,您别考虑太多。几个儿子的家都是您的家,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儿子抢着孝敬您这也是您的福分。总比那些容不下老人的人家强多了。您要想回去也行,以后到过年夏天时回来住上一两个月,让我们做儿子多尽些孝心就成!”

周国强心里盘算着自己家里地方小实在太委屈母亲了,几平方米的小屋子就够摆张床外加张桌子,比老三家里宽敞的房间差远了。

老大周国富人不错奈何沈华凤算盘拨的精不愿接老人去住。

他不得不承认,目前看来还是老三家更适合母亲住。他心里暗暗下决心:这两年左右一定要盖上楼房,给母亲留个敞亮的房间再接母亲回来住。

周志远连声撒娇:“奶奶,你就跟我们回去吧!你不在家里我也不想回去了。”

孙子的话语终于让奶奶下定决心跟着老三两口回城里。

沈华凤听周志海回家说了这个消息之后忙和周国富过来替奶奶收拾东西。

这时,沈华凤不禁后悔起来。

她本来是担心老人长期居住下来以后想撵她走都不好开口,要是早知道老人回来住两个月就走,她无论如何也该把老人接自己家去住。

有能显得孝心又没有后顾之忧,多划算。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了午饭,饭后周国富夫妻和周国强夫妻一起送老三家一家三口以及奶奶走了。

临走时,沈华凤特意瞄了眼大宝的新车,话中有话的说道:“海子他三婶,你可真大方啊,居然还买了新车给大宝上学骑。”

言下之意谁没听出来,不就是说我家小霞也念初中了怎么没见你送两车来呢?

周小霞在家里哭闹让沈华凤也很恼火,这宋明丽也太偏心了点。

直到周志海来说奶奶要被接到城里去住了沈华凤才明白过来,感情这车是来堵住老二两口的嘴的啊!

不过,她怎么着也要说上两句不然真是生气。

宋明丽哪有不知道她个性的,微微一笑算是默认。领着周志远和奶奶跟着周国民走了。

沈华凤出了口气心里总算好了些,又对着赵玉珍说道:“他二婶子,你家大宝可是有出息了。还有几天就得去城里念中学了。”

赵玉珍不客气的照单全收,笑着回道:“是啊,我本来还以为大宝考不上,怎么也没想到一向学习好的小霞会差了几分。真是阴错阳差!”

沈华凤被噎的随便应付了两句就回家去了。

第137章 买书(一)

周国强按着录取通知书上的时间在八月二十九号那一天带着大宝去启明中学报到,书本费着实不便宜,比农村中学贵了一半还多。

周国强交钱的时候很爽快,这个农村普通汉字这几年思想逐渐发生了转变。难得要让逐渐的孩子长大后像逐渐一样在那几亩地上刨食吗?

若是能让几个孩子都念书考上学校,以后像老三周国民那样吃上公家饭端上铁饭碗那该多好啊!

有了这样想法的周国强在今后的几年里大力支持孩子们到城里来上中学甚至高中,从没因为要多花许多学费生活费而舍不得过。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还是来说说现在的情况吧!

大宝自打开学后,每天早晨不用人叫就早早在六点钟起床了,吃过早饭后骑上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去启明中学。

从家到启明中学这段路程说原也不是太远,可说近却着实不近,若换做周小云来骑车嘛最少也得五十分钟,不过大宝人高力大腿长,骑车速度飞快,正常半个小时就能到了。

周小云挺心疼哥哥这么一天来回四趟的折腾,私下里个母亲赵玉珍说道:“妈妈,我看中午让大宝哥别骑车回家来吃午饭了,你看他十一点多到家,刚吃过饭没一会儿又得急急忙忙的骑车去学校。这样子也太累了。我看您还是和三叔三婶他们商量一下,让哥哥去他们家吃顿午饭,十分钟左右的路程可近多了呢!”

赵玉珍何尝不心疼大宝,她觉得周小云的主意挺不错,就和周国强说了声。让周国强打个电话给周国民说上一声。

估计给饭前他们一定不会要,以后替远远买些东西也就是了。

随便后来中午不回来都去三叔家吃饭,就早晚跑上两趟,有时逢到阴天下雨什么的晚上就到三叔家睡上一晚。

家里午饭时少了大宝周小云一开始还挺不习惯的,习惯咋咋呼呼狼吞虎咽的大宝吃饭似乎无趣多了。

小宝平时最爱和哥哥斗嘴,现在哥哥中午不在小宝觉得提不起精神来。

等大宝晚上骑着自行车回来时,小宝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去上钱迎接,到下了大宝一跳。

小宝,你那笑容好谄媚啊,人家很不习惯啦…

周小云不如五年级后,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她可是打算来年去考英明中学的,虽说自己在班级里成绩不错,可是若拿到城里小学去和成绩好的比比,估计也就中等偏上。

平时在学校里老师基本不教什么特别难的知识,语文练课外阅读都很少全是课本内容,数学也都是书上的例题为主。

要想给自己添增砝码,买些参考书或者练习资料自己多钻研看来势在必行。

别以为她不知道,郑浩然也是打算考英明中学的,郑老师在家里经常给他小灶呢!

咱和人家不能比,父母都是识不了几个大字的农民,还是自强自立吧!

周小云心里盘算着这个星期天去城里的新华书店去看看。

钱嘛,自然有。周小云的存钱罐份量挺重,里面钱可不少买书肯定绰绰有余。

周小云正计划“宰”了小弥勒佛的时候,以外的得到了父母的赞助支持。

周国强一听说周小云要去买书二话没说从兜里掏出了三十块钱给她,赵玉珍还问道:“大丫,看够不够?不够妈妈再去给你拿点。”

看来这夫妻俩对孩子上学的问题观点一致,都意识到了培养孩子的重要性。

父母的这种明显变化让周小云很开心,总算努力没有白费,爸爸妈妈以前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进展到现在的主动支持,这中间的变化让周小云不由得万分感慨。

有如此态度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一个好现象。

大宝见了钞票眼馋的不得了,连忙举手发言:“爸爸,我也想和大丫一起去买书看。我们语文老师说了我增加阅读量看作文书。”

周国强对大宝在这时提出的要求表示了一定的质疑:“以前也没听你说过,怎么一见你妹妹买书你就要跟着买啊!”

不会是见钱眼开想要了钱挪作他用吧!

言外之意谁还能听不出来?

小宝低头直笑,连二丫都刮了刮鼻子说:“哥哥,羞羞脸。肯定想要钱买玩具吃的。”

大宝恼羞成怒了:“难道我要钱就只会买玩具买好吃的吗?”他虽然有点这个意思也不能在弟妹们面前承认。

周小云和小宝二丫一起点头,异口同声的说道:“本来就是。”

大宝灰头土脸的想挽回失去的颜面,转向赵玉珍撒娇:“妈妈,我是真的想买作文书看。你就给我钱吧!”

赵玉珍心早软了,问道:“那你要多少?”

大宝一喜,狐狸尾巴立刻露出来:“越多越好!”

周国强眼瞪了过来。

大宝傻笑着把要求降低:“刚才是开玩笑的啦,给大丫多少我就多少吧!”

赵玉珍刚想答应,周国强发话了:“不行,就给你二十。你得把钱放在大丫身上,要买什么书让大丫替你付钱。”

凭什么啊,太不相信人啦!

弱势力的大宝在周国强的专制下乖乖点头,不敢再反对。开玩笑,二十也不错了,若是连二十都不给他岂不是亏的慌?

小宝心痒难耐,怯生生的提出要求:“哥哥,姐姐,名头也带我一起去新华书店吧!我都三年级了,也能看点作文书了。”

其实主要是想跟着凑热闹,呵呵!

大宝表现出做哥哥的担当,一拍胸脯:“没问题,我骑车带着你。”

小宝大喜过望,马匹连连不绝,拍的大宝心花怒放。

二丫闹别扭了,非想明天也跟着去。

这次连周小云都摇头不同意。

小宝九岁了,只比她小上一岁,又听话估计带着没什么问题。二丫才六岁,谁敢带着她啊!娇滴滴的别走两部就要人背着她,谁都受不了。

二丫意思的掉了两滴眼泪,见哥哥姐姐们死活不带她,只好偃旗息鼓鸣金收兵。

第138章 买书(二)

美好的星期天早晨,晴空万里,鸟语花香…嗯,扯得远了。

周家三兄妹准时从家里出发了。

临走前,周国强一再叮嘱年龄最大的大宝:“大宝,你最大,一定要带好妹妹弟弟听见没有?到了新华书店后买了书就回来,别在城里多逗留。”

做父母的哪有不担心儿女的,要不是有十三岁的大宝在里面,他怎么也不会放心让周小云和小宝去新华书店。

大宝个头窜的飞快,十三岁就已经快一米七,远看都像个大男孩了。身体壮实等闲两三个同学不是他对手。

大宝大咧咧的朝车上一坐,示意小宝坐在车座上:“爸爸,你放心吧!我会看他俩的。”

周国强心想你别带着他俩跑出去乱玩就好。

兄妹三人骑着两辆自行车一路晃悠悠的,反正时间多的是一点不用着急。新华书店就在启明中学和英明中学的中间,所以大宝对路很熟悉,不用担心会找错。

附近几个村通往县城就这么一条宽阔的马路,所以在路上碰上几个熟人一点都不奇怪。

周小云笑着和第三个同村骑着自行车过去的大人打招呼。心里嘀咕着,好像去城里的人挺多啊!

笑着城里做工的机会比较多,听说不少人都去给人做短工。

干一天拿一天的钱,所以这路上大部分都是这些进城做工的人。

周小云和小宝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呼小叫的从身后传来:“周小云,等等我们!”

咦?这不是李天宇的声音吗?

周小云回头一看,果然是李天宇和顾春来这两人骑着自行车赶过来了。

人生何处不相逢啊!在学校里天天见到也就罢了,怎么这星期天的在路上都能撞见呢?

周小云不大想搭理他,可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这一年多同学下来又是前后位,怎么着也不能让人太过难堪,于是说道:“你们也去城里啊!”

李天宇对这个意外相逢挺开心,远远的看见像是周小云的背影他就催促着顾春来和他一起拼命踩着自行车追了上来。走近一看,居然真是周小云,让他很高兴,大声的嚷了起来。

如今见周小云给了好脸色看利于就更愉快了:“是啊,你们兄妹去城里是干什么的?”

周小云的哥哥弟弟李天宇可是全部都熟悉,大宝曾经来找过他茬子她当然印象深刻,而黏人的小宝一到放学时候就站在教室门口等周小云一起回家,李天宇见了好多回了。

周小云含糊的说了句:“去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