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迈足而去。

男人眼角通红,好半天,才缓过神,怔怔低头,地上留着一只秀气的高跟凉鞋,碎钻折射了一道刺目的光。

盛君殊把衡南塞进副驾,自己坐上车。

“师兄,我演的像吗。”衡南拉开安全带,扭头看他。

盛君殊手握着方向盘,闻言笑出声,又敛了笑。

“君兮的性子,我最熟悉。”衡南凉凉地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藏九句说半句,什么都放在心里。越追着他越躲,一躲就是这么多年。你放心,这么一激,他迟早会按不住来找我们。”

“他好像不知道天书的事。”盛君殊说,“‘总裁的娇妻玩偶’?”

他冷笑一声,满脸一言难尽,“你说他脑子里都在想什么?”

真搞不明白师弟师妹的脑回路。

“他连我怎么是死的都不知道,”衡南说,“那他应该在垚山灭派之前就走了,全凭传闻,肯定有瞎想的部分。”

盛君殊说:“下次再见面,就不会这么容易让他走了。”

衡南叹了口气,把另一只鞋也脱了,鞋面翻转,阳光之下,鞋底的法阵一闪而过,:“幸好师兄怕我丢,给我贴的一对追踪符,那一只送给君兮,不知道多久会被发现。”

“这追踪符是我们和官方玄学专家合作升级过的。他要是未曾荒废,法术没还给师父,研究十天才能看得出。起码能拿到他的常住地址。”盛君殊说,“要是他荒废了……这辈子都别想看出来。”

衡南想起楚君兮的细边眼镜,很有兴趣:“君兮现在好像是老师。”

“他还能当的了老师?”

“我的鞋才穿了三天……”

“后备箱还有一双备用的。一会儿别下车了,师兄去就行。”

“晚上吃什么?”

“你想吃什么?”

“火锅……”

黑色轿车远远消失在绿荫茂密的道路上。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作话字数不收费)

1

《撞邪》写完了。

这本书满足了我很多的想写的点,师兄妹的关系,青梅竹马相携而行的感情,酸果一样的暗恋,前世今生——前世失去,今生追回,刻骨铭心,是我构想期非常有热情的一本,可是我没有把它写好。

这其实是我短暂的长篇创作历程中,最迷茫,最不顺,缺点暴露最多的一本,有很多次,我都想在作话里直接跟读者道歉,因为我写得真的很差……但是被劝住了,朋友们说,一旦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自己说出了书的缺点,那么读者在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放大这个缺点,以至于读不下去。所以我一直忍住了,现在完结了,我终于可以说了。

对不起,《撞邪》我发挥得很差。

感谢一直追文的朋友们,可能并没有达到期望,但你们因为爱屋及乌坚持下来了;也感谢弃文的朋友们,因为你们走得悄悄的,没有指责和抨击,给心理脆弱的作者留下了一点面子,真的很感激。

2

先说为什么会出现戛然而止的问题。在原本的构想中,垚山故事是个系列文,师兄师妹为主角的故事是《撞邪》,楚君兮为主角的故事是《卫道》,两本刚好拼成一个整环,整的故事背景。

那个时候,作为经验不足的新作者,我甚至都没有想过,系列文是多么有挑战性的一件事,甚至当系列文的第一本失败以后,第二本不能写出来,缺失的那些信息该怎么办。

所以我的处理结果是,把他们尽可能地改编,以各种讲故事或者插叙的故事揉进结局,我知道这样的结局还是免不了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像君兮这样的配角,到结尾还是个迷,还是没能展开。

所以我很沮丧。

结局很失败,这一点我承认。结局失败,源于大纲有硬伤,大纲硬伤,源于我根本不会做大纲。

对,在写这本书之前,我都是在用脑子安情节和想人物,想的时候,我甚至分不清故事线和感情线,我一直以为自己写的是剧情,“剧情向”从黑莲花的文案标到了撞邪的文案。

可是当我回看了几个月前这本书的“大纲”,我发现我写下来的那些关键词,80是感情变化,也就是说,这其实完全是一本感情流。

小甜文。

我写的一直都是感情流,只是我自己不知道。我说我剧情写得很差,是因为我根本没有有意识地构写剧情。

从这本书开始,我才知道什么是写作。这本书写完,我已经写了150万字,前150万字,我竟然都是在凭本能写作……从《撞邪》开始,才变成了有意识的写作。

所以,它让我很痛苦,可是它也让我在迟钝的煎熬中睁开了眼睛。

谢谢《撞邪》。

另:《卫道》我会开的,几本以后开,都市灵异,君兮主角。写得好,就当是进步。写得不好,就算是圆梦。

3关于恐怖感的缺失。

《撞邪》因为我的优柔寡断,失去了都市灵异的刺激感。那是因为,我瞻前顾后,我怕建国以后不能有鬼,怕被下架,怕写到一半题材被禁,怕吓到读者小姑娘,最开始写的时候,我甚至连“鬼”这个字眼都不敢露出来,全部用“怨灵”替代。

可是写到一半,我发现我错了。灵异故事,假如连读者都觉得不吓人,“灵异”两字,还有什么吸引力和内核?虽然已经覆水难收,但从鬼娃娃开始,我尝试转变了写法,虽然不怎么好,但它看起来总算有一个灵异的样了……

4关于故事性薄弱。

比如经常有读者说的看不懂,或者看起来不吸引人。

一方面是选材。

忘记从哪个作者那里看到这样的话:一些作者之所以还在写作,是因为还有些话没说完。

《撞邪》期间,我大概也是这样的状态。

我没有幻梦,但有一些话没说完。

我积累了太多想说的话,关于我所认知的生活,关于世界给我留下光和影,关于人,这些想法太强烈了,在我心里冲撞,激荡,它变成一种情绪,一种未出口的议论,盖过了故事本身。

我的选材全部是我想说的话。

现实向,活该扑街。因为现实和是两码事。是光鲜亮丽的幻梦,是冲突,是起承转合的精致作物。

而现实是不规整的铁皮,是咸涩的泪,是灰尘。

这些话我是说完了。我爽了,可是读者萎了。

由于阅历所限,我不是老舍也不是周树人,我所见的未必是发人深省的,我所想的未必是引起共鸣的,我挥斥方遒,写出来就是篇中学生议论文。

依据我的年纪,我更适合发挥脑洞。老老实实写故事,奇幻故事,写聊斋,而非狂人日记。

另一方面是故事结构。

这本书的结构失败。因为大纲不会做,开头冗长拖沓,结尾猝不及防——我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会写大纲,试着写一个真正的,有逻辑的,合理的故事。

这本书的要素过多。读者觉得乱,是因为日常小甜文,前世今生师门恩怨,灵异故事和现实向全部糅杂在一起,而现在的我完全没有能力驾驭如此庞大复杂的的一个体系,也没能将每一个设定落到细致。

为了正文混乱的遗憾,我在番外中重新构写了一个故事。大家说它“比正文好看”,是的,它比正文好看。虽然它很简单,但每一个环节清楚,明白,合理。

从番外《清平乐》开始,从《狐媚子》开始,我会重新从最简单的故事开始写起,学会写一个清楚,明白,合理,有始有终的故事。

5关于叙述的硬伤。

这本书的转场混乱。从黑莲花被骂到撞邪,其实我知道这个问题。转场,其实并不难理解,某种程度上,它是我喜欢的一种方式,像电影一样切镜,很炫酷。

我相信切镜也是能切得很巧妙的,只是我能力不足,切碎了,到《撞邪》,问题暴露到了尖锐的程度。

番外《清平乐》的时候,我放弃了过于频繁的转场,放弃了大量的插叙倒叙,平铺直叙,平平顺顺地写完了整件事,该解释的地方老老实实地解释。

也许,有些偏好,是要为故事的流畅性和可理解性让步和牺牲的。

6关于场景的意识流。

我的动作戏读者看不懂,这让我很忧伤。

鹿大点醒了我,她说写那些干什么,谁关注你主角怎么武打的。

我qaq

我写的这些场景到底是不是白费笔墨?到现在我也没想清楚,但我觉得,场景的内容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场景的发生要有足够的支撑。

为什么要打架。

为什么要发生冲突。

《撞邪》没有做到,是因为故事逻辑的欠缺,而专注于画面本身,是因为我把这本当做了画面练笔。

全文快完结时,我总管全文,似乎就只剩场景和人设两个优点了。

一个不解风情的大师兄。

一个内外割裂的小师妹。

在我写它之前,我不知道盛君殊和衡南会是这样,可是我越写到后面,他们在我面前的形象越鲜明。

数据不好(当然不好)很多人劝我砍大纲完结,可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写了五十万。

我对他们的感情太深了。

我要给他们一个结果,才舍得关上这扇门。

就算这本书只剩下了唯美场景和男女主角两个点,我也要坚持写下去,把这两样矮子里拔将军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7关于更新的不及时。

我是兼职,日更对我来说压力非常大。

不仅是没时间写的问题,还有作者的量,语感,作者的状态甚至作者当日的心情。

有的时候太累了,没有那种一鼓作气的感觉,写得很扁平,可是晋江就是一个看数据的平台,更多的收藏,更多的收益,才会有更好的曝光量。

收藏不够就只能多更新。

我尝试了一下日四自救,这也是我第一次连续日四两个月。

感觉身体被掏空,我发现我真的不适合每天更新字数过多,一个是我写得慢,第二个是我想的过程总比写的过程要长。很多时候,来不及思考,来不及改。

我相信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能修改经常令人破罐子破摔,以至于放弃治疗。

但我很难受。

可是如果不日更,读者会忘记剧情。

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多存稿。

以后会存稿十万再开文,尽量不断更,不看数据,生死由天。希望有创新的部分,希望永远比昨天进步一点。

谢谢大家的陪伴,祝你们幸福愉快。

再见,《撞邪》的世界!

再见,师兄和南南!弓于202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