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拯救炮灰指南[快穿]/专治各种配不上上一章:第 24 章
  • 拯救炮灰指南[快穿]/专治各种配不上下一章:第 26 章

季清不信,其他权贵也露出怀疑的神色,甚至其中一类自诩读书人的还对此女吹嘘觉得颇为厌恶,只觉得七皇子身边这个宫女,先前表现还十分伶俐,可怕是伶俐过了头,空口说大话,连皇上也敢骗了!

区区一个宫女怎么会读得懂文库之书?说出去有人会信?

第58章 0311

第五十八章

顿时皇帝旁边的那一群权贵中, 部分人摇了摇头,也不再看向杨绵了。

说到底这宫女还是没见过世面,不然怎么会稍微知道一点东西,就在读书人面前夸下海口?在场的人,皇子、世子,甚至皇女,又哪一个是没读过书, 没听说过十四著的?

所有人都觉得,恐怕是这宫女, 不知在何处听到了十四著的介绍,就以此来吹嘘。

此时此刻,就连皇帝也有些惊异,但他只是怀疑,并没有从内心断定杨绵一定在撒谎。

因为他身处的位子,比一般人都要谨慎许多,他很多时候都会怀疑, 怀疑奴才对他的忠心, 怀疑后宫妃子的尽心, 怀疑几个异姓王有反叛之心, 可在没有切实的证据之下, 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也曾怀疑七皇子不是他儿子, 可事实证明, 七皇子刘尧不仅一定是他的儿子, 并且对他的孺慕之情, 比其他皇子更胜一筹,可能是从小缺乏父爱,所以才更加珍惜吧,因此危险到来想也不想就冲上去保护他。

说起来,皇帝几年前对这个七儿子做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如今想起来满心都是愧疚,也因此爱屋及乌,对七儿子身边这个宫女多了几分宽容。

更何况,这宫女说话时所展露出的气质,让皇帝感觉十分舒服。

人年纪大了,不能说越发的不在乎外表,但也对这方面不是过于重视了,所以杨绵长相是很漂亮,可皇宫内漂亮的宫女并不是没有,这点还不值得皇帝在意。

再说了,再好看的脸面对面看上几年也都不会再觉得惊艳,喜欢的心情也会渐渐平淡,但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是永恒不变的。

不是皇帝由于七皇子救了自己才心偏,他是真觉得,就算他后宫中一些高位的妃子,很多也来的没有素菀这宫女大气。

对于一个宫女来说,能成长到堪比宫妃的程度,已经足够优秀了,稍微吹嘘一下,皇帝也觉得没什么,就当照顾下年轻姑娘惯有的虚荣心。

他的那些个皇女,还不是天天攀比这个、攀比那个,稍微有点小成绩就吹的惊天动地,或许其他年轻女孩都是如此。

经历过猎场受袭,死里逃生后的皇帝心态开阔了太多,可他不予追究,在场中的其他人,却不甘心就那么算了。

尤其是暗恋异姓王世子的几个皇女,她们跟着父皇去看七皇弟,不过是得知世子季清在场,故作顺势的凑近他一些罢了,至于七皇弟是不是救了父皇的命,伤重不重、能不能好,她们才不关心。

可自从皇帝开始询问七皇弟身边那个名叫素菀的宫女时,几个皇女就发现了,异姓王世子的目光,不是落在地面上,就是状似无意的去偷瞧一眼素菀。

季清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更何况是时刻都在注意季清的几个暗恋者,那更是对他一举一动都不放过。

所以几个皇女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即使季清装作不在意素菀那宫女的样子,事实上全程都在认真听素菀说话,甚至在她提及读过《十四著》之时,季清那一瞬间还突然抬起头。

显然是一字不落的在听素菀说话的表现。

他装的心不在焉,满心却只有一个女人。

这可叫几个皇女不免心慌了,想想也知道,一个谈吐大方得体、还通读库著的漂亮女人,即使是同为女人的她们,也将自叹弗如,又如何不吸引男人的目光?

或许几个皇女,与这素菀宫女的对比中,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皇室之女的身份了,可…说句不好听的,这个身份,季清缺吗?

在大北朝谁都知道,异性王府季家财富无数,权势更是皇帝之下的第一人,人家需要尚个皇女,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吗?显然不需要。

所以季清的身份,不管他娶什么女人,都是一样的,人家娶皇女是叫锦上添花,娶一个宫女,是叫郎才女貌,世人都不会太过议论。

就如同皇帝纳了县令之女为妃,大家只会猜测妃子多么貌美,或者多有手段,没人会觉得一个小县令的女儿,配不上宫妃的位置,只因这县令之女所嫁之人是皇帝,所以成为对方枕边人的一瞬间已足够高贵了。

想到了这一点,几个皇女坐不住了,只觉得正堂中央的那宫女吹嘘高傲的样子实在可恶的很,恨不得跳下去揭破她伪装的面具,让季清世子看到那女人的真面目!

于是本来互相防范的几个皇女,暂时统一了阵线的,凑在一起低声研究了几声,接着其中一个皇女站出去,走到杨绵稍前一些的方向,对着皇帝行礼后,故作娇俏的说道,“父皇,这位宫女姐姐说通读了学篇和医膳篇,我却是不信的,四皇酷爱诗书,如今也不过只读了一半医膳篇,她那样说,岂不是在说比四皇姐厉害,我可不依!”

“这有什么可比较的,”皇帝哑然,摆摆手,“你这丫头不要胡闹了。”

“可是在学堂时,老师也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今日一个宫女也吹嘘自己读了两类库著,那整日读书的四皇姐怎么想?朝中的大人们怎么想?在外人眼中,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看起来却比不上一个宫女轻飘飘的一句话,岂不是太打击人了!”这站出来的皇女,也是个比较能说会道的。

她见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就连季清世子爷看向了她,不由心里轻飘飘的,但她余光注意到季清世子后,却发现对方眼中流露出的,却并非欣赏之意,而是皱了下眉,似乎在略在担忧什么。

这一眼过去,皇女心中的火气就下不来了,季清世子难道是在担忧七皇子的那个宫女?只不过才见了今天这一面而已,他就已经把人这么放在心上了吗!

知道今天必须要揭穿素菀的真面目,皇女也不含糊,立马凭借一口巧舌,非要扯出四皇姐过来,与那素菀宫女比一比。

按照她的话所说,素菀宫女既然说自己读了整个医膳篇,那只读过一半医膳篇的四皇姐能答出来的题目,自然素菀也应该能答出来了?

皇宫许久没出过可以逗乐的新鲜事了,这皇女如此提议,倒是让一众皇子等人也来了兴致,马上纷纷出言附和,怂恿皇帝同意这项比试。

“这…”见身边的小子都兴致勃勃,皇帝无奈的看向杨绵,他本是来看望七儿子,并非想要为难对方身边的宫女,可如今几个皇女都不服气,说到底也是宫女海口夸下太大,惹了众怒,“你意下如何?”

“全凭皇上定夺。”众人中央的宫女,还是那样淡然的神色,莫名的,皇帝竟然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丝熟悉的影子。

类似的人,皇帝不是没见过的,当初他父皇身边跟的都是刀口舔血的人,当年统领全军的大将军,也是如同这个宫女一样,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丝毫不见慌张、不减平静。

那时候皇帝年纪还小,只觉得那些大口喝酒吃肉的人才有意思,像大将军那种波澜不惊实在无趣,可长大了越发觉得,他平生见过那么多人,也唯有当初的大将军,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就如同此时的杨绵。

这也是为何一见面,他就对杨绵起了兴趣的原因,因为他本身做不到如此,才心中对这一类人十分向往,不过…皇帝摇了摇头,大将军那是心有底气,经历的多了才自有特殊气质,这个宫女…是不是空架子,等四皇女来了,也就一切都知晓了。

半盏茶的事件后,由于一个皇女已提前派了人过去找四皇女,所以她来得很快,并且随之而来的,更有一位颇为年迈的御医作为裁判。

四皇女是个长相和气质都颇为清雅的女子,身上确实书香味浓厚,杨绵看着她走近时,已经有一群小太监搬了两副桌椅进来,摆在杨绵和四皇女身前。

就在这时,那给杨绵搬来桌椅的小太监,在经过杨绵身边时,猛地一戳她手腕,在她掌心塞了一只小纸条。

杨绵入座后,就着桌子的遮挡,抽出那纸条扫了一眼:莫等落败丢人,尽快认输,我给你圆场。

这纸条上的口吻不客气的很,原本杨绵还奇怪她在宫内认识的人不多,怎么会有人给她传纸条,可等她一看这纸条的内容,立马就知道,有这等权财买通宫内小太监,还对她如同自家奴才一样呵斥的纸条主人,是什么人了。

她心下好笑的很,原主喜欢的这个世子…脸也是大,明面上他们可毫无关系,她就算真落败了,丢人好像也不关对方的事。

何况她既已说出去了话,再临战怯懦的认输才真的丢人,不光是她自己的,还有刘尧的那一份,都要丢光了。

于是挥手向还未离去的小太监要了个纸篓,将试墨的纸张和小纸条一并扔进了纸篓中,这个过程十分自然,若非知道她手中有纸条的人,绝不会看到什么。

但杨绵确信季清看到了,因为她扔掉纸条的一瞬间,听到了季清那边茶杯控制不住磕在桌上的声音。

可她有什么怕的,以前在皇子宫殿,她都敢拎着刘尧的领子走来走去,现在刘尧一飞冲天,故意高调起来,更是她可以不必顾及太多,高调行事的底气。

其实她这些年来,又何尝没有为刘尧的成长…感到自豪呢。

那可是她一手教育出来的孩子。

第59章 0312

第五十九章

季清气的手腕发抖, 他放下茶杯,将手腕收进宽大的袖中,才稍稍克制了下来,可他心头依然怒气增生:

如今七皇子得皇帝看重,素菀是他身边的唯一的宫女,自然也能在后宫权势极大,这些都是他以后坐上那个位子的基础!

可如今素菀听不得夸,非要自取其辱…等接下来她输给了四皇女之后, 不仅皇帝可能对她毫无兴趣了, 就连七皇子…难说不会因为素菀给自己丢了人, 从而冷落她。

到时候一切被打回原形,季清的速成大梦也要泡汤了。

他记得, 以前素菀在他身边做暗卫时, 不是这样爱炫耀吹嘘的人啊, 似乎低调又内敛, 从不做出格的事…唯一能引起他注意的, 还是她经常从各个方向偷看他。

季清从小到大都是美男子,家世地位让他不缺女人喜欢, 自然明白那样的目光代表着什么, 可…他没想到, 那么爱慕他的素菀, 竟然在接到他的纸条后, 不赶紧遵循, 竟然还要继续与四皇女比拼…

他已经想好了, 将来等上大位之后,势必要好好惩戒一番这不听话的暗卫,让她明白即使她对自己爱慕,也不是她不听指令的理由。

可就在季清内心对杨绵不满的时候,比试由御医出题,杨绵和四皇女两人,已经在准备好的宣纸上写好了答案。

总共三题,其实无外乎是医膳篇中的那上百本书的内容,四皇女的母妃常年病弱,因此四皇女本身读了一半医膳篇,御医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出的题,可除去前两道,最后一题…确实和实践有关了。

譬如药膳的时间长短,会使药膳发生什么变化,不是本身熬制过,可能根本无法给出一个真实的答案。

本来御医是偏向四皇女的,因为四皇女据说时常为她母妃熬制药膳,肯定本身对这等药膳实践操作了如指掌,可…御医是个老大夫,又一心钻研药理,怎么会明白,后宫中有一种名声,叫做:传出去的名声。

四皇女身为天之骄女,每天打扮自己再加读书已经要时间不够了,哪还会去厨房为母妃做药膳?就算她真的去做,她母妃也是不让的。

毕竟皇女都娇贵,万一被烟火熏到了可怎么办?

所以四皇女读了一半医膳篇不假,当然也只是读读看看,不是背诵,再加上她从没有一次实践过,因此前两个题目她磕磕绊绊的写完之后,到了第三个题目,完全傻眼了,只能连蒙带猜的,去想去编,并且经常写到一半把之前的重新划掉,面露难色。

反观另一边的杨绵,才真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她写前三道题耗时都很久,可她下笔没有丝毫停顿,光字数就已经比四皇女多好几倍。

于是在大家的视线中,就看到杨绵那边,密密麻麻一整张纸写满,又去写第二张。

四皇女那边总共就一张纸,还划得到处都是墨痕,没多少内容。

到了两人将案卷上交之后,就连皇帝都看明白了,他虽然也深信自己饱读诗书的皇女,不会被一个宫女比下去,可见到两人的案卷,再注意两人的神色,他也迟疑了。

就在这时,他看到那本来交卷之后收拾好桌面的宫女,这时上前走了一步,对着他行了宫礼,“三题比试已过,奴婢本该静等结果,不过刚才交卷之时,奴婢见到这位认真批阅的老大人,突然心有所感,”

她抬起头,目光直视皇帝,语气不慌不慢,徐徐讲来,“医膳浩如烟海,并非是读全了医膳篇,就可以做出最完美无缺的药膳,因为医膳总是在推陈出新,有些史上传承已久的方子,也曾被后人钻研后推翻重著,说明任何一道医膳篇,都有改善的可能,因此在医膳篇的比试,恕奴婢直言,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老大人在医道钻研那么久,都从未说过自己医道第一,所以这场比试又何必分出胜负?每个人对于一篇药膳的理解,都是不同的,照本宣科来的答案,就真的是对?”

没人能想到,那本该紧张去等待结果的宫女,居然会平静的说出这么一番话。

众人不明白她比试之前还欣然答应,为何比试之后,又说这毫无意义?可在场的,唯有少数几个人看出了,也想到了,这个叫素菀的宫女,是在给皇帝留面子啊!

她与四皇女在写案卷的时候,皇帝等人发现了,她可能比四皇女答得好,然后等她交卷之后,亲眼看到了两个卷子的差异,估计也明白了,四皇女的答卷,是要输给自己的。

因此这宫女心性不凡,马上想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争取将这个比试说成平局,不论输赢。

此等机智,已经不像是一个宫女能做到的了,这一刻,皇帝心中都忍不住感叹,若这宫女是个男子,恐怕能成为朝堂上最合他心意的臣子。

她太懂事了,即使是与一位皇女比试,明知赢了皇女之后名声会暴涨,可还是十分理智的,去退让了一步。

这个世上,能把控住虚荣心,抵制住贪欲的人,又有几人?

皇帝微微一笑,目中闪过一抹柔和,这时那四皇女也反应过来,慌忙顺着杨绵给的台阶,也同样认为这场比试不该算数。

可将四皇女请来的几位皇女,可没看出其中的弯弯绕绕,尤其是之前口舌特别好的那位皇女,见四皇姐读书读的弱气的很,任一个宫女捏圆捏扁,气就不打一处来。

在她想来,一定是四皇姐心善,不忍心让那个宫丢丑,才有意放她一马!

可放过那宫女,季清世子对于那宫女的欣赏就不会衰减,根本不是她想看到的!

于是这口齿伶俐的皇女又站出来,恨其不争的看了一眼四皇姐,又面色不善的盯着杨绵,“先前说好了,比试总要分出个结果的,你现在强词夺理说一通大道理,企图模糊掉比试结果,是知道自己答得不好,怕输了丢人所以欺负我皇姐吗?”

这一刻,四皇女以及不少看出真相的人,都愕然地看向站出来的皇女,脸上都不知要露出什么样的表情…

人家苦思冥想给了你们个台阶下,这还能蹦出来个搅局的?

杨绵也略带一丝迷茫看向那口齿伶俐皇女,并未在那皇女脸上看出多么痴傻愚笨的痕迹后,她哭笑不得的摇摇头,认真地说,“我不怕输。”

“既然不怕输,还废话那么多干嘛?这位大人,你快些阅卷,让她输的心服口服!”伶俐皇女抻着脖子开始催促御医老大人,与此同时,门外也走进来一人,身上吊着绷带,被一个小太监扶着,走进了正堂之中。

听到声音的众人纷纷看去,只见那本该在床上酣睡的七皇子,不好好休养,竟然拖着重伤之身跑过来了。

他面色苍白的向皇帝行礼,又被皇帝喊人按进了旁边椅子里,才目光不善的看看了一眼咄咄逼人的皇女,半天嗤笑一声,“皇姐要看结果…就看吧,说起来,父皇可能不知道,儿子这个宫女,不仅是读过《十四著》的两大类,还对其学篇可以倒背如流。”

嗯?皇帝一怔,别人的话可以不信,可他如今正是信赖七儿子的时候,自然对他的话深信不疑,不过倒背如流…也太夸张了。

学篇比医膳篇还要多,好几百本书,如何去倒背如流?背了一篇,上一篇不会忘吗?

皇帝顿时好奇了,他再次惊奇的看了一眼杨绵,“莫非你这宫女,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样的话,四皇女输了,也就不奇怪了。

刘尧摇摇头,似乎想起了什么,苍白的脸上闪过一抹潮红,半晌轻笑一声,“那倒不是,她在背书的资质上,其实还挺普通的,但她又特别不普通,当初儿子在皇子苑调皮捣蛋,惹得人人厌弃,并且不再被允许进入学堂之后,她不想儿子学业上被耽误,就打起了自己教导儿臣的注意…”

“可她只是个宫女啊,也不知道皇子应该读什么书,就托人去文库买来了一批库著,她觉得这是名气很大的著作嘛,学了肯定是对的,所以她为防教错,先逐字逐篇理解透,直到她自己倒背如流,觉得没有问题了,才敢去教导儿臣…”

刘尧声音不大,说到一些地方,几乎跟在空气中叹息时一样清,可在场众人从原本的随意一听,逐渐变幻了神色,脑海中几乎控制不住的出现了那个画面:

瘦弱邋遢的七皇子被赶出学堂,他目中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就在这时,年轻且稚嫩的少女连夜点着灯,一个字一句的背诵着一本厚重书本上的语句,没人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拼搏,也没人感觉她揽下一切对自己有何好处。

“…其实我什么都知道,我也…曾经怨过别人,恨过自己,可后来有了这个宫女后,她教会我很多,我才渐渐发现,这个世上总是两面的,不能总以为自己在经历黑暗,你心有光明,做一个勇敢成熟的人,那阳光就会触手可及…”刘尧笑了笑,眼角流露出一抹水光,“狩猎那天,很多人看到危险都下意识躲开,我不傻啊,我也想本能的跑的远远的,但…我学会的那些道理,不允许我有任何退缩。”

在场的皇子一听这话,十分懊恼的眼神闪躲,可中间的皇帝却心中一震,他原先也觉得,这个儿子因为没学过什么,才傻乎乎的,只知道给他这个父亲遮挡危险。

可现在听他说出了心里话,皇帝才发现,他的老七不是傻,他聪明的很,聪明到重伤未愈就已经开始想要得到他更多的关注,可…

同样的,当一个聪明人,明知会有危险,会失去生命,还要去保护另一个人时,其实给人带来的震撼更大。

皇帝头一次…意识到他从来没在意过的七儿子,如今已经长成了有勇有谋、心胸宽阔、学识修养样样都不缺的成熟皇子。

第60章 0313

第六十章

刘尧说这些话, 最开始是愤怒于皇女对杨绵的逼迫,但毕竟是在皇帝等一众权贵面前,所以他下意识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将以前被宫内所忽视、被赶出学堂的事,原原本本的说出来。

这些事情,过了那么久,或许很多人都忘记了。

那现在…他就要让这些人想起来,当然最重要的是, 让皇帝对他更加愧疚, 只有愧疚多了…他才可以得到更多。

你看啊, 你宠爱的儿子女儿,娇养着长大, 你给他们最好的生活环境, 给他们最好的老师、资源, 教导他们成才, 可到了关键时刻, 在你要被巨熊伤害之时,又是哪一个挺身而出, 为了你不顾一切站出来的?

真正的把一个人放心上, 喜欢极了或者孺慕极了一个人, 是会将对方看的比自己还重要, 因此发现对方遇险, 下意识的反应绝不会是躲避, 而是拼命去救对方。

可现在, 皇帝宠爱的那些儿子,没有一个把他看得那么重要,这点…他自己如今也该明白了。

的确,皇室之内亲缘淡薄,真把别人当自己的命对待的那种,估计早就被害了,皇子的躲避反应,也是正常。

倘若所有的儿子,都是一样的反应,皇帝或许还不至于多想,可当时所有人都在向后退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与旁人格外不同的刘尧,这个皇帝从来没重视过的儿子,为他扛下了所有的危险。

有了对比,才知心寒,不管皇帝现在对刘尧,到底会不会因为被救了一命而开始真心疼爱,但他对于自己的其他儿子,只怕多少会有一些不满了。

刘尧讲他从小到大的境遇,第一是为了牢固与皇帝刚建立下来的联系,第二就是消除皇帝的疑心:毕竟一个几乎已经废掉,从未接触过的儿子,突然在猎场救了自己,现在皇帝是心中感激,可等他冷静下来,不会察觉到不对。

刘尧和黑小子的计划,其实更多是靠运气和天意,不能说一系列的算计天衣无缝,可真要去查,很难会被查到什么。

但两人也是第一次,制定那么轰动的计划,其中或有一些连他们都想不到的疏漏,还未可知,所以…刘尧的打算是,借助这次机会,告诉皇帝自己为什么会去救他,不是无缘无故,而是他从小学习的东西,让他懂得了太多道理,才义无反顾去救援。

不过…就在刘尧将以前的经历讲出后,他原本带有九分算计的心情,逐渐变成了三分,甚至更低…他说的话,又何尝不是他的心声了?

其实就连他也无法想象,杨绵是怎么日复一日的在他身边待下去的。

他什么都没有,不可能给她带来任何好处,她照顾、教育自己,根本是只付出,难求回报的那种,可她从没有怨恨过,也没有说过在他身边有多不好,大多数时候,都平平淡淡,好像生活得艰难对她来说,都是吃饭喝水一样很好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会有一个人无私的对自己,那么一定是杨绵。

皇帝也好,他母妃也好,只是给了他生命,却没有疼爱过他,他这一生感受过的全部温暖,都是杨绵给他的。

至于在被他救了之后,反过来对他好的皇帝,刘尧表面上激动的接受,可心中实际早已一阵腻味:他已经长大了,也不需要这种多余的喜爱。

何况这种喜爱,还是他动了心思算计来的,更充满了廉价感。

这样一想,整个皇宫内,还真没多少值得他在乎的,从头到尾,也就一个杨绵罢了。

他话音落下来,眼眸却已微微泛红,别人只当他是讲到以往的经历,心生感慨,于是满堂的权贵也好,皇帝也好,都沉默了下来。

“是个好孩子,”皇帝叹息,“老七你是个好孩子,以前…是朕对不住你,叫你受委屈了。”

他说到这里,又看向大堂中央的宫女,在刘尧说那番话之前,他只是欣赏这宫女的气质和才华,如今…更多了一种奇异的感觉。

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才会对一个所有人都抛弃掉的、并非自己亲生的孩子,都掏心挖肺的好呢?

她一定不在乎名利,不在乎钱财,她有见识有修养,对一个人好,就能找到最合适的方法,去言传身教、努力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你也很好,”皇帝感慨的看向杨绵,“你是叫素菀?好名字,难怪朕初时听到这个名字,都觉得与旁的宫女不同,你会识文断字,一定是出身书香世家,你能入宫,也是老七的运气了。”

在这一刻,就连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若非老七刘尧遇到了他这个宫女,他一定无法成为这样耀眼的皇子,毕竟今日只他一个,就能把满堂的皇子,都给比下去了。

杨绵笑了下,“照顾七皇子,是奴婢的本分,应该的。”

大多数人,将目光投放在沉寂十多年、今日终于暂露头角的刘尧身上,不过很快,所有人的目光,又若有似无的转移到了杨绵身上。

其实最耀眼的人,是刘尧不假,可最无法让人忽视的,却非这个宫女莫属。

没有了她,怎么会有如今的刘尧?

这时候就连一只皱眉观看的世子季清,都隐隐生出了一丝悔意,他想起在很久以前,这个属于七皇子的宫女,本来也是在他身边尽心尽力的暗卫。

如果当初,他没有觉得对方身为女子,做暗卫比不上其他男子稳健,从而将她送去宫女做暗桩,是不是如今被人歆羡、耀眼如斯的人,会变成他呢?

不过很快他回过神来,觉得自己简直是魔怔了,且不说教导他读书的都是大儒学者,岂是一个宫女比得上?就算当初真的把素菀这暗卫留在身边,他也…绝不会听从对方任何一句话。

可笑,当换个角度想一想,七皇子也够可怜了,居然沦落到去听一个宫女教诲,甚至…七皇子对素菀如此喜欢和尊敬,说不定将来还会被这宫女把持住,徒给他做嫁衣…

季清原本冷下的心,又热切了起来,他双目微微明锐的看向素菀,心中已经在深沉的算计着什么。

就在另一旁,时刻关注他的皇女心下一沉,她心中刚觉不好,就见不远处同样立于众人中央的四皇姐摇了摇头,似乎想通了什么一般,向皇帝微微行礼,“七皇弟所言,令我羞愧,我读书不过是为了母妃,加之心中好奇,这位宫女却是生活所迫非读不可,与她相比,比不过她我也不该觉得丢人或者窘迫,追求的目标不同造成的结果也会不同,这场比试,是我输了。”

皇室之人都注意脸面,换做平常时候,四皇女是怎么也不愿意认输的,但有了其他姐妹那么一搅和,看样子是非要让御医将两份卷子分出个高下不可了。

那三道题,四皇女自以为答得上海可以,除去第三题瞎编乱造之外,其他两题都还靠谱,可当她看到另一边的宫女答卷后,强大的自信顿时粉粹。

因为她眼光是有的,对方所书写的,都是她面对试题后突然想不起来、或者从未想到过的,从对比过的那一刻她就知道,对方的答卷,比她高端多了。

如今即将被公布结果,她倒不如先认输,也好给在座众人留下个好印象。

四皇女也是有点心眼的人,她知道恃宠而骄的皇女,大家都不会喜欢,而从小她母妃就教给她如何经营自己的名声,不然皇室那么多皇女,大家一起上的学堂,为何独她一人被认为书香气质浓厚,书都得多?还不是她经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