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样,大捷是没错的,一般来说,鸣鼓若非冤狱便是战事起,鸣钟则或是大礼行之或是大捷报之。

“这钟声是庆年吗?”

“是外洋战场的捷报,必是大捷才能鸣钟以传。”

孟约轻轻一合掌,喜道:“这可真是好消息,大年初一便有捷报,今年必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捷报频传。”

梁家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一时间大家都在热闹地额手称庆,王醴也在这样的气氛带动下,忘了这也可能是有意为之的可能——就当是给大明的新年祝愿。

小剧场:

话说当年建立大明时,太祖命国号…

太祖:还是别以明命国吧,一说大明,我就想起小明。

完全get不到梗的臣工:…

太祖:要是小明,得有个小红来配,这要是大明,得配个…大红?

臣工:我们家陛下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太祖:算了算了,小明就小明吧。

若干年后,出使外洋的臣工奏折送到御前,回来的批复是:朕好,小明亦好,卿在外如何?

臣工:…

第一八一章 太世故太人心险恶

捷报并不能意味着战争取得最终胜利,更不是说战争已经结束,频繁的捷报只代表战事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在整个大明上上下下都在为战事而紧张时,科学院的院士们悄悄在宫中开笔时,奉上来自科学院的新年贺礼——一个刚刚出炉,还热乎着的崭新时代。

科学院献上时自然不是这么说的,但宣庆帝是这么理解的,通过最终被命名为“电灯”的,依靠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在深深长夜中衍化为照亮黑暗的光。像这样的时候,宣庆帝毫不意外他想起的,竟然是孟约写在《太祖秘史》里的那句话——你看,历史这巨兽,正滚滚而来。

是骑在这历史的巨兽身上,还是跟在后边吃灰,显然,这是个很好作出的选择。

“上元夜午门亦要点灯与灯市相应,不若今年便交科学院,盼诸君能在上元夜之前,用这电灯替代烛火妆点午门。”宣庆帝深谙一个道理,不管什么东西,他先尝试了便会有上行下效。当然,这东西宣庆帝还得再看看,非要确定电灯已十分稳妥,推入市井不会带来灾祸。

其实在宣庆帝下这命令之后,科学院就炸了锅,他们忙不迭把东西献上去,只是叫官家尝尝鲜。也是献宝的心按捺不住,他们现在委实还没有太成熟的方案,当然硬件是具备的,但用电的安全是个很大的问题。

“电流小只不过电得人酥酥麻麻,若电流大…”

“妆点午门的电流小不了,我们也不能一盏灯配个发电机,那不现实,来不及做。”

“还是吩咐下去做个大家伙,至于电流的安全怎么处理,总会有办法,实在没办法,老夫豁出去这张老脸,向官家求情,官家也不至太留难吾等。”科学院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事,从前都是非到万万分稳妥了不可,这回是委实没办法按下激动的心情。因为,在太祖的记述里,一旦自然中的能量可为人所用,就会有一个新的时代降临。

这可是一个新的时代,要是太祖知道,科学院的院士们觉得,太祖未必能按得住棺材板不跳出来诈尸。

终于见么电灯的孟约:…

好容易科学院开门,科学狂人们又聚首于科学院,她能跟着孟老爷来蹭一蹭历史的瞬间,结果没想到科学狂人们也有老不靠谱的时候。像这样的时候,孟约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穿越者,她应该现身了:“既然有能传导雷电的,是否也有不传导雷电的?”

“那是自然。”

“比如呢?”

“陶瓷、玻璃、橡胶。”

像这样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默默感谢穿越者太祖的无私奉献,要不是这位晕车,估计就不会有水泥和水泥路,更不会有橡胶轮胎的出现,至少不那么早出现。毕竟穿越者太祖很多和生活有关的“发明”,都是在他垂暮之年造出来的,年轻时光顾着打天下治天下,哪来的闲工夫。

“陶瓷和玻璃用来包裹铜线显然比较麻烦,橡胶更容易办到。”孟约直接帮忙开挂,因为她也好想早点用上电灯呀,晚上画画,点蜡烛,再好的蜡烛也不免跳来跳去,很伤眼睛。

大明使橡胶的历史已经有几百年,几百年间,橡胶的用法可谓花样繁多,但由于其特性,仍属于限定使用的材料。给院士们几天时间,估计他们就能想得到了,可现在不争分夺秒,之前又光顾着电灯,电机,没顾上连接用的电线么。孟约只需要这么一张嘴,接下来,有这么多大明最聪明的脑袋凑一块,还有什么干不成的。

孟约甚至觉得,这可能是古往今来脑子最聪明的一群人,嗯,这个架空的大明统治现在与未来的世界,可能不用加“之一”,因为他们已经走得人家无路可走了呀。

孟约眼睁睁看着这群人,用他们强大的动手能力,把比筷子细不了多少的铜丝,现场回火拉成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的铜丝,然后把临时取来的橡胶融化。接着,一群院士并助手和学子围着那小盆橡胶,苦琢磨,怎么才能让铜丝均匀地裹上橡胶:“还得加点什么吗,光橡胶成吗,雷电不是容易引发火灾吗,橡胶亦是很容易着火的。”

像这样的时候,孟约就不会再开口了,当然,她倒是想,她不懂呀。她要是懂早就自己上,何必天天巴巴守着土著科学狂人们呢,所以说,学渣穿越了也还是学渣,学神穿越了仍旧是学神,前者好比她,后者好比太祖。

“爹,回头我们家也安电呀!”

孟老爷:“八字还没一撇呢,若无聊便先回去,为父今日怕是要歇在科学院。”

“好。”

“莫留王重崖到太晚,也别太晚去泛园,晓得吗?”

“晓得。”孟约觉得孟老爷在这方面很不信任她,虽然她确实不很值得信任,但那是基于她知道自己画春宫,且做带颜色的梦这两个不可磨灭的事实之上。但这个,孟老爷又不知道,却还是不信她…或者说不信王醴?

孟老爷其实谁都不信任,在他眼里,闺女太天真可爱甜软,没见过人心险恶。而王醴呢,太世故太人心险恶,太懂得怎么哄人骗人,尤其是哄骗他闺女。一个不值得信任是太好哄骗,一个不值得信任是太想哄骗,孟老爷能放心才奇怪了:“记得顺路去看你外祖一家子,买些好克化的糕饼点心,几个小孩子买点糖子果子。”

孟约带着孟老爷一路的叮嘱往家回,路上捎好些点心粮果送到梁家,梁老太太留饭,孟约和王醴有约,怎么肯留饭。许老太太好几顿饭后,孟约才得以脱身去寻王醴。

吏部的公房离梁家颇远,孟约小折腾大半时辰,才到吏部公房附近。这时离放班还有大约两刻钟左右,孟约依着王醴的话,找到邻云楼往楼上雅间去就坐。孟约还没到指定的雅间,就碰上了宜宁郡主,身后还跟着个怯生生的小姑娘,依照闻来看,应当就是宜宁郡主的独女朱媛。

“郡主安好。”

“是阿孟啊,可赶巧了,正想寻你说话呢。”

孟约:…

不要吧,你还来,我劝不动我爹的!有什么情,都冲他去,别冲我来事,真起不了作用。

第一八二章 一粉顶十黑

孟约倒没料到,宜宁郡主说的并不是她想的那样,让她劝劝孟老爷,而是想让她带朱媛玩。

看着小兔子一样的朱媛,孟约略有点忍不住,想叫她把耳朵亮出来,叫她揉一揉,怯生生的样子真的很像一只怕生的兔子呀,尤其是穿着白与粉,跟只小兔子没二样。凡在宫外边,她连宣庆帝都喊蔓生兄,萧皇后后都喊嫂子的,倒不介意有个小兔子一样的县主小美人。

但,先得搞清楚一个问题,这是个真小兔子,还是只铁齿钢牙腹里黑的小兔子。虽然这小兔子对她很有些善意,可善意只代表小兔子对她有好感,不代表小兔子本身的脾性。据她对善意曲线图的深入研究表明,这种跟过山车一样扔数据包的,通常都不能是真小兔子。

“人与人之间,是讲个缘法的,因而我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同县主玩好,不过既然已经到这了,无妨日后来往几回。人嘛,多来往几次,便知道适不适合,能不能结而为友。”孟约才不肯把话说死,她可是见识过土著少女的厉害的,她的那群小美人里,就有好些让孟约咂舌不已的。

“那是自然,媛媛文静内向惯了,也没个常来往能说话的朋友,若行自然好,不行也不妨碍什么。”宜宁郡主这算是在给孟约宽心,透露的是买卖不成,仁义也会在的意思。

孟约虽很想揉小兔子,但这种装小兔子的不算,所以她嘴里答应得好好的,心里打的主意是,邀两次,日后就不再邀。至于到时小兔子可能反要粘过来,那就等那时候再说。

同宜宁郡主谈完话,孟约才得以前往预订好的包间,等着王醴过来寻她。不料王醴没到,先碰到楚愈这逗逼,年节下忙公务,忙完公务忙过年,这会才得点闲工夫,楚愈逮着孟约,简直叫意外惊喜:“阿孟姑娘。”

孟约:…

热爱吐槽的铁杆粉又来了,不仅来了,还带了他弟弟楚壑。要说楚愈只是让孟约体验到的是爱吐槽的铁杆粉,楚壑就深刻地让孟约领会到了什么叫“一粉顶十黑”。

“桑班主道今年开厢仍演打鼓人的戏,还透了戏牌给我,怎么这回叫《清平令》,听着就没起没落的,讲的是个什么故事?为何不再以太祖为主,我看台上排演,倒像是以旦角儿为主。”楚愈十分急切地想从孟约这里打探出更多消息。

孟约:“我同未婚夫有约,他马上就要过来,你们确定你们要在这里碍手碍脚吗?”

楚壑:“若不能得答案,我不会走,碍手碍脚也不走。”

孟约:看以,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粉顶十黑,楚壑的战斗力,何止于十黑呀!

“我答应了桑班主,不能说,你赶紧走,你再不走,我叫师兄揍你。”孟约也不想这么对待粉丝的,但,谁叫这粉丝意图破坏她和师兄的浪漫午餐约会。

楚壑可不像楚愈是个弱鸡的文官:“我也是打小练的,我用怕谁。”

孟约:嘿,这油盐不进的。

“告诉我,哪怕透一点,一点我就走。”这时倒一副很好打发的样子。

孟约:“那你坐着吧,喜欢吃什么,看在你也喜欢打鼓人的戏份上,在吃上面我就不刁难你了。”

“我和我弟弟都不吃辣,其余的你看着来。”楚愈同楚壑一样,没得到回复,死活不会走,蹭饭也不走,破坏未婚夫妻午餐约会也不走。

孟约:噢…

“小二,今儿吃湘菜。”

楚愈:“不是说不刁难吗?”

“阿孟姐姐。”门外响起怯生生的声音,一听便知是朱媛。

孟约起身过去开门,门外果是朱媛:“阿媛怎么来了,郡主呢?”

“阿孟姑娘,这是哪位,你妹妹?”

“我没亲妹妹,这是宜宁郡主爱女朱媛,阿媛,这是楚愈和楚壑。”孟约为这三人互为引见,不料楚壑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一直静静注目着,都忘了开口吐出句客套的问候来。

楚壑:这大概就叫一见钟情。

朱媛:臭男人,抢我阿孟姐姐!

片刻后,孟约觉得,她和楚愈都是应该走的那个,应该把这包间留给两人好好地深情凝望。

“阿孟姐姐,上元节,能…一起看灯吗?”小兔子样,怯生生的,也不知为什么要伪装成这样,不过怎么看怎么软软地,让人想捏一捏。孟约还好,楚愈是手痒极了。

“可是可以,我会同师兄一起,不然我再多邀几个人,也更热闹些。”孟约琢磨把自家表弟还有吕冰都喊上,再请吕冰喊几个人作伴,这样一来应该也不会太妨碍她和师兄卿卿我我。

得到肯定答案,朱媛满意地转身离开,留下楚壑疯了一样眨眼看孟约:“邀我邀我,邀我我就不妨碍你和你师兄的午餐。”

“她是宜宁郡主独女,你知道的吧?”朱媛是腹黑小兔子,这个知道的人应该不多,倒也不必戳破。

楚壑头点得快断掉,还是楚愈帮他弟弟解释:“我们两家也算交好,宜宁郡主同我母亲是闺中好友,不过早年家父在外为官,去年秋日才回京的,因而我与阿壑确实是今天才得见阿媛的面。”

纵然男女大防不重,但朱媛这样的“小兔子”,还是被宜宁郡主团团护好,养于深闺,很少叫外人见着,怕冲撞了她,吓坏她。

孟约:“行,你可消失了。”

“那你是同意了,成,我这就消失,这就消失…我消失了…”楚壑跟被疯口咬了一口的马一样蹿出去,片刻便至楼外。楚愈没办法,只能跟上。

孟约:这样真的行吗,回头宜宁郡主要找人撒气的话…嗯,也有楚愈自己扛着。

孟约坐下后,略有点怀疑人生,楚愈这弟弟到底什么毛病。她怀疑人生的时候,王醴敲门进来,见孟约一脸“人生真奇妙,今天好诡异”的神色,遂问她:“年年,怎么了?”

“刚同宜宁郡主千金见过,还有楚愈楚壑两兄弟也来过,师兄,楚壑竟看中朱媛了,而且,朱媛好像并不她表现得那样…她为什么要把自己装成怯生生,谁都怕,什么话也不敢说的样子呢?”孟约不解。

王醴却盼孟约永远不解,但孟约问了,他便细细解说。

说到底,宜宁郡主和离不是没有原因的,朱媛会变成现在这样,也是宜宁郡主前一段婚姻造成的。

孟约听罢,不由唏嘘,想到她还答应了朱媛楚壑约同上元看灯,就更加唏嘘了。

第一八三章 爬起来自己搞明白

吃过午饭,王醴仍要上差,孟约则因勾线笔劈了尖,特地去惯爱的松风堂里买了笔,然后便要回去。不想,才买完笔,从松风堂里出来,走出去不多远,便被科学院的一位助教喊住。

“怎么,有事?”

“孟助教走不开,恰好我要出来,孟助教叫我带句话,喊阿孟姑娘快些去科学院。”

孟约琢磨片刻,也不知是什么事,不过孟老爷子召唤,即使不知道原因,她也得走这一趟:“行,我这就去。”

把买的笔墨交白蕊,让她送回孟园,孟约自己则带着夏姜去科学院。到达科学院见到孟老爷时,孟老爷连一声“爹”都没让她喊全,便对她道:“年年快来,看看这串灯。”

孟约走到刚弄好的大型发电机和串连着挂起来的电灯旁边,举目望去,有炸了灯丝的,还有直接炸了玻璃的:“怎么炸的?”

“方才试时,电量没控制好。”

“噢,那爹,你找我来做什么?”既然已经找到症结所在,干嘛还要找她来集思广议灵光一闪。

“年年你仔细看。”

孟约依孟老爷的话,仔细看已经关闭了电流的钨丝灯,细看下才发现问题所在:“钨丝化掉了!”

那些炸了灯丝的都不是炸了灯丝,而是有部分灯丝化掉,只掉下少量碎钨丝线在灯光底下。钨丝为什么化掉,孟约大概知道,应该是高热量加上氧化,使得本来就很细的钨丝化掉,没化掉的也成了渣渣。

“我们原本以为是因为电量太大烧化的,但后来电流减小,还是有电灯的灯丝化掉。”钨丝灯一旦灯丝化掉,其余部分就很容易掉落,所以化了灯丝的电灯只需多看两眼就能全看出来。

因为这时候的电灯泡,还不像孟约见过的白炽灯,钨丝被妥妥地用细丝勾住固定,而是一根弯成U形的,悬于其中,不管哪里化掉,都会导致全部碎掉。孟约好歹是见过白炽灯的,虽然她也没太仔细看过,但钨丝在白炽灯里什么样,她还是知道的。

不过,这样化掉,跟钨丝什么样真没什么关系,罪魁祸首是温度太高,其次是氧化,这两个原因还相辅相成——好歹是上过初中高中整六年物理课的,虽然丢下的太多,记起这一点来倒也不难。孟约小时候,家里还是用白炽灯呢,所以她记得灯泡温度很高,即使是后来的节能灯,也会烫手,这个问题到led灯时代也没有得到解决。

led灯是冷光灯,只是说led灯的光是不带热量的,但led灯本身仍然会散发热量。据孟约记得的那点可怜的物理知识来看,不管什么灯,之所以会发热,都是因为经过的电能,没有充分利用,白炽灯只利用到百分之几,而led灯是百分之几十,剩下的电能就会转化成热量散发出去。

“至于为什么不能降低通过的电流…这个就真不知道了,反正管他呢,电灯问世一百多年后都没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提出来也太不科学啦。”而且,她也一知半解,真不敢误导科学狂人们。

所以孟约只能绞尽脑汁,帮忙想怎么处理氧化和高温这两个麻烦:“爹,你们有没有试过钨丝在多高温度下,会融化?”

院士们连灯都才弄出来,还真没工夫研究到这里来,一位助教当即便去尝试,结果发现,并不用很高的温度,钨丝就会化掉。发现原因后,院士们陷入沉默,因为雷电经由灯丝发光发热这一点,他们早就知道,也一直想解决,但这并不容易解决。

孟约:像这样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翻开《太祖手稿全录》,翻到第1355页,那里记录着太祖闲来没事写的大气构成和人类呼吸的空气由什么组成,其中的成分各有什么用。

手稿一千页以后,都属于太祖年暮时,更关注于生活方面的种种科技,才提笔写下的,被很多人认为没什么大用。但其实,越是时间往前推,一千页以后的那些内容的重要性,就越明显。

比如大气和空气。

“《太祖手稿全录》,自然有,人手一本呐,我去取来。”

院士与助教们也不止取一本,是就近的都去取来,然后细细翻阅,1355至1360,太祖居然舍得用整整五页A4纸,来书写和描绘大气的构成,空气的组成。还提出了真空这个概念,并指出铁生锈等各种现象,都是由于暴露在空气中造成的。

至于是哪种成分造成的,太祖没写,可能是寄望于让土著们自己去发现。太祖虽然忧心忡忡,但并没有大包大揽,把一切都写得明明白白,而是留一些关键点不写,让土著们去探索去摸索,去摔一摔跤,然后爬起来自己搞明白。

孟约咂嘴,再次感慨太祖操了一辈子碎碎的心,然后这里应该没她什么事了,凭科学狂人们的本事,上元节时,也许没法解决根本问题,但照亮午门的任务应该不难于完成。至于之后,怎么解决电灯高温和氧化的问题,应该需要一段时间摸索,这就和孟约没关系了…

她倒想有关,可她不是物理生,真不懂这个。

“啊,对,得问问《心说》的作者陈恂应该去哪里找。”《心说》是孟约细细读过后,认为最接近于现代心理学著述的一本书。所以她出去又回来,寻院士和助教学子们问陈恂。

“陈博士是太学博士,阿孟姑娘去太学便可得见。”太学是天子封印放假,天子开笔开课,所以孟约现在去也能找见人。

一听是太学,孟约就放心了,卢昆阆也是太学博士,太学就几个博士而已。明朝的太学隶属国子监,凡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都可以入学,不过南京名满天下的私立书院多得是,入学的并不多,几个博士加几十名助教管够。

孟约倒没直接去太学,而是回了长平里,因为卢昆阆一天只上半天课,这会儿必然在庆园,由卢昆阆引见,比她直接去太学求见要可行得多。

有了《心学》陈恂,其他的人,也会很快被找到吧,这样的话,心理学这个事实上隶属医学的分支,是不是可以加快建立,避免出现日后自杀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呢?

PS:国人的自杀率一直偏高,心理咨询却无法普及,一是没有这个习惯,二是羞于启齿自己内心的问题,三是国内的心理医师心理咨询师非常少。

PPS:一手春宫,一手建立心理学,阿孟姑娘的人生过得相当精分呐!

第一八四章 心理医师,破案大手

太学就那么几个博士,卢昆阆自然认得陈恂,但孟约说的什么心理学,卢昆阆左思右想,也不是很能明白。他毕竟是个兼职数学家的神棍,最终摆手说:“明日早些起,我领你去见陈博士。”

太学的门没孟约想的那么不好进,当年孟老爷病重,还能送到科学院去,可见时下的专家教授们并没有把自身的架子端那么高。据卢昆阆讲,这位陈博士是个特别和气的人,在太学里很受学子们喜爱。

第二天,孟约志个大早,和王醴一块吃过早饭,便同卢昆阆一道去太学。进到太学后,不时有学子向卢昆阆问安,凡师长过处,学子们皆肃立收声向师长行礼问候。太学只几百学生,卢昆阆几乎都认得,一一回以问候。

孟约忽然发现,这个时代的学校氛围好极了,学生老师之间关系十分融洽。上恤下敬,没有谁在校园里高声说话,早上正是晨读的时候,并无师长组织管理,但所有人都很自觉地带着书卷,在花园中就坐,轻言轻语地颂读。

即使忽然来个她,也没谁表示惊奇,亦并不多注目,不经意看到她,也十分温和有礼地微笑,举止间让人觉得十分舒服:“卢先生,这里可真好。”

语气中仿佛充满向往一般,至少在卢昆阆听来是这样的,这句话却叫卢昆阆莫名陷入沉默之中,片刻后,含笑道:“陈博士应当在里边,走罢。”

天早着,还没有课,陈博士上的其实并不是宗教学课程,而是经学博士,《心学》这样的著述,属于陈博士的个人爱好。乍一听,《心学》这部书即使在陈博士自己看来,都属于十分艰涩的,孟约为此登门拜访,陈博士自然大感意外:“这本书是我五年前写的,印得不多,卖得也少,小姑娘家,怎么会爱这本书。”

孟约:因为,你是我在这个时代唯一见过的,把情绪、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全面归纳起来,分析人格的大手。甚至还通过数个案例,逆推人格形成环境,人人觉得这是神棍,而我好歹是看过《犯罪心理》的穿越者,知道你这样的,在未来,不做心理医师,也能做破案大手。

但话不能这样说,孟约也老早想好了,该怎么回答类似的问题:“因为《心学》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记得有一句话说,即使虚假的故事,反映的也是真实的人性,所以在编造故事时,我以陈先生这本书作依据,来建设每个人物的人格。越是使用就越发现,陈先生的《心学》可能不仅仅只能作为一本书,而应该作为一门学科。”

“我这样说,或许在您看来有些异想天开的想当然,但,并不仅我这样认为,杨阁老也这样认为。在通读《心学》之后,杨阁老常与我探讨各形各色的人,还同时一起完善故事里的人物。越深入,便越发现,《心学》的作用不仅仅止于此。”

“陈先生,去年,我有一位友人,在医师断定她可痊愈时,仍然五脏渐衰,最终…离世。医师道,这非是伤病所致,究其因,当在其心。那时我便想到了陈先生的《心学》。”

陈恂一开始确实觉得孟约异想天开,但孟约最后一段话打动了他,也让他大致猜到孟约的来意:“阿孟姑娘的意思是,既然能逆推,能析辩,便也能如医者一般,对症下‘药’。”

“是。”

听到孟约一声“是”,陈恂先是会心而笑,片刻后又陷入沉思之中,待再过片刻,忽而抬头:“你编的什么故事,怎么同杨阁老谈起的?”

卢昆阆看着孟约不好意思的样子,失笑道:“陈博士看她,像不是笔力老辣雄健的打鼓人。”

陈恂一怔,摇头:“委实不像。”

倒是耿直。

孟约真挺不好意思的,因为有一部分人是只看戏,不看绘本的,甚至德麟班的戏受众面还广得多,毕竟人家本来就有很深的粉丝基础:“若只是德麟班的戏,跟我关系其实不大,都是杨阁老戏本写得好。”

陈恂:“打鼓人的戏本是杨阁老写的…那难怪了,老辣雄健,对人性之把控,细致入微,非曾经一起风雨沉伏难能写出那样的戏文。便是五百年后世界,亦可从细处窥出练达世事来。”

孟约待要开口,陈恂又看着她笑说:“我道怎么故事那么新奇,总带着一股新新鲜鲜的味道,原来编故事的和写戏本的不是同一人。今日可算有了答案,我还以为是推算有误,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陈先生,您看,我们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谈完的,不知您什么时候有空闲,我再登门拜访。”心理学的事要说,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的,孟约也不想赶着来,自然得找个陈恂没课的时候,再来细谈。

“这样罢,我寻个人来替我讲经,也不必寻旁的地方,就在这里说,省得来来回回的也麻烦。”陈恂说着就去安排,进来的是个学子,陈恂温声相向,笑语柔和,令人如沐春风,大抵不过是陈恂这样。

片刻后,陈恂安排好,起身与孟约说:“这里是博士与助教们整理教务的地方,阿孟姑娘随我来,藏书阁后殿应当十分清静。卢博士若一时没课,不妨一起。”

卢昆阆应道:“也好,我亦想听听,阿孟同陈博士,说的这人格,到底是个什么。”

三人到藏书阁后殿,因有地龙,倒不冷,不过一面临水,有些湿冷的雪气沿窗浸入,将地龙的热气吹散许多。有学子奉上姜枣茶与点心,也不离开,拿了蒲团,便坐在一侧,手里还有纸笔。

来了一个就有第二个,陆陆续续的来了十一名学子,都是远远坐着,手拿纸笔。孟约有些奇怪,卢昆阆解释道:“想必是听说了陈博士要与你谈论《心学》,他们必也与你一样,喜爱这本书。”

孟约:那太好了,不仅开山立学说的宗师有了,弟子也有了,他们合在一起,就是现成的心理学的奠基人!

见证历史重要时刻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小剧场:

若干年后的心理学课上

教授:大家都知道,心理学由《心学》衍化而来,那么,首先发现《心学》可以构建成一门学科的,同学们知不知道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