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先给我解释一下斩雪破云。”

朱易:妈的,这破太子居然冲老子撒娇,这破储君还能不能好!

#太祖遗训:求真,求真理,求真实,永远不要被虚假的迷雾遮住双眼,蒙蔽内心#

#死粉景景:对,所以你到底是不是太祖转世。#

#不是,事实上,你的因果关系搞反了,不是先有太祖再有朱易,而是先有朱易才有太祖,而且此朱易非彼朱易又是彼朱易,在这里存在一个时间和因果上的悖论,关于这一点,我得详细跟你好好说说…#

#景景:我仿佛觉得你又要开始忽悠我#

9.四舍五入约等于零分

破太子自从发现撒娇有用后,很不要脸地,很没羞没臊地往死里撒娇,撒娇的程度连帝后都觉得辣眼睛。朱景表示,如果能诈出真相来,他不怕辣眼睛。

对此,帝后和朱楹从精神上表示支持。

然后朱易就发现,他们的历史课换了老师,对这位老师,同窗们第一眼见到时全体目瞪口呆石化了三分钟:“朱易,你掐我一把看会不会疼。”

朱易没掐,小同窗自己反应过来,捧着脸低声尖叫:“我的天我的天我的天,给我们上历史课的居然是太子殿下,这也太奇幻了点吧。”

“殿下,你真的要教我们历史课吗?”

朱景:是的,在没找到真相之前,我会一直教你们历史课,有鉴于太祖一世帝王,肯定不好诈,所以可能直到你们高中毕业,我都会在这里当历史教师。

“希望你们能喜欢我的历史课。”

小同窗们全部捧着红扑扑的脸蛋点头,恨不得给朱景发誓,他们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历史学出新高度来:“殿下,下课后可以合影吗?”

朱景只要不柯南附体,风度都端得挺好,他温柔地冲每一个小朋友点头:“当然可以,不过,现在我们要开始上课了,请大家集中注意力哦。”

朱易:哦什么哦,别以为用这样卖萌的语气老子就会任你撕马甲!

别的不说,朱景来讲历史课还真是大材小用,毕竟对这位来说,是生活在历史的印迹里的,他不但可以把历史倒背如流,知道得趣事还远非普通历史教师能及。朱景把一堂普普通通的历史课说得跌宕起伏精彩绝伦,小同窗们开始还为太子殿下来授课而激动,越到后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历史课本身。

下课后,小同窗们甚至沉溺在历史的美妙里不能自拔,完全忘了合影的事,还是朱景提醒他们,毕竟是他答应了的事,一国储君,怎么能失信与民呢。小同窗们心满意足地合影,对朱景表示出极大欢迎,并且给出极高赞赏:“殿下,你的历史课讲得比百家论坛都精彩。”

朱景默默看向朱易:看在我的课讲得这么棒,小同学们都很爱我的份上,能不能透露点线索给我?

朱易:不肖子孙啊!

反正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朱易不怕他纠缠,但是周末时,发现朱景成了紫禁城片区的观察员时,感觉就不是那么美好了。朱易刚要一脸嫌弃,朱景就毫无下限地撒娇,撒得朱易拿他一点办法没有。

“行行行,你要跟着就跟着吧。”接连伪装两次少年,他绝对敢说伪装术已经炉火纯青,就凭这破孩子,怎么可能戳得破他巨厚的伪装。

朱景:反正我要搞清楚真相。

观察员可以选择跟谁一起执勤出警,朱景当然选择朱易,朱易没所谓,也不能有所谓,只能是朱景爱怎么怎么:“阿易,定位已经发到你警务终端上,赶紧去出警吧。监管就不跟你去了,有观察员也一样。”

朱易拿出警务终端看一眼,出警原因是有位退休老教授在楼顶晒书,结果某只淘气的大肥猫觉得晒得干燥的书本非常适合作窝,于是把其中一本书叨走。老教授追猫追得心脏病快犯了,实在不知道是谁家的猫,只好打电话求助警察局。

朱易和朱景到的时候,肥猫高踞屋顶,坐在一本线装宣纸活字印刷书籍上,又傲慢又睥睨,一副“尔等凡人竟敢扰朕安睡”的嫌弃眼神和表情。大明的书籍多半已经改成了普通印刷,毕竟活字印刷费工费时,但活字印刷还是生命力很顽强的,而且线装宣纸活字印刷代表着这本书印刷的内容很可能是珍贵史料,本身的价值非常高。

“陈教授,你先下去歇着吧,待会儿我们把书给你送家里去。”朱易怕老教授揉着心肝晕过去。

陈教授领好,连太子朱景就在旁边也没细看,只求朱易把他的书拯救回来。

朱易翻半天口袋,翻出朱妈妈倾情提供的,避免儿子“累瘦”的餐间小零嘴——只含极少量盐的牛肉干,因为是烤干的,外焦内嫩香气扑鼻。朱易不确定他觉得美味的那只肥猫也会卖面子,把牛肉干放到屋顶一角后,朱易远远退开,翻出手机来搜索怎么对付一只肥猫。

别说,网络有时候还真挺有用,网友们建议他找一只不大不小的箱子,据说大部分猫都爱钻箱子,没箱子瓷的瓦的玻璃的器皿也行,实在找不着,电饭锅什么的都可以。再有例外不爱钻箱子的,弄点猫薄荷给猫吸吸,保准猫主子分分钟抵达猫生的新宇宙。

要是恰好碰到两种都没用的,不要丧气,不要灰心,不要迷惘…随它去吧,那肯定不是地球生物了。

朱易:“只能希望这两条,其中一条能对症。”

好在这肥猫一点不矫情,一个网络购物的快递箱就让它乖乖臣服,使书得以完好无损被解救出来,牛肉干它也没多看一眼。朱易把书还给陈教授再回来,朱景已经毫不讲究地吃上牛肉干,至于那只肥猫,还趴快递箱里没出来呢。

朱易:朕的牛肉干好吃吗?

朱景:“牛肉干挺好吃的,哪儿买的?”

“哪儿也买不着,妈妈牌温暖爱心牛肉干,喜欢吃就多吃点,我妈做了挺多。”希望有吃得塞着嘴,能少叨叨几句,怪烦人的。

朱景:“抱歉,我应该先问你一句。”

“没关系。”只要不问斩雪破云和那枚年号玺印,什么都好商量。

周日一大早,朱景给朱易送上一盒各色小零嘴,由紫禁城的皇家御厨倾情提供。除了额外给他一盒带回家,警察局上下也全享受到了美食的照顾,整个警察局顿时间对这位大明储君的支持度又高了几个百分点。

在大明储君单方面斗智斗勇,朱易置之不理中,四中再一次开始了期中考试。

这一次终于在一片不及格中及格了的朱易:什么破学校,什么破考试规矩,61分对学渣来说,四舍五入约等到满分,对学霸来说是四舍五入约等于零分好吗!

朱·学霸·易:我现在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动不动要炸学校了。

#天凉了,让我们一起去炸学校吧#

#小同窗:约约约,这破学校该炸!#

#景景:祖宗,炸药已经准备就绪#

#太祖:…#

#你到底粉我哪里,你说出来,我一定改!#

10.您的人生,您说了算

说炸学校的人,最后还是开开心心去上学,并且在期末考试一举拿下同年级内全南京区第一名,学霸的一颗心终于可以放回胸腔里,再不用琢磨着炸学校的事。当然,下回期中考试成绩单出来,他说不定还会想炸,但是朱易觉得他不会再给自己这样的机会!

至于太子朱景,这位原本是沉迷当柯南,但越教历史课兴致越高,最近已经不怎么追问朱易,反而沉迷于当历史教师的成就感中无法自拔。观察员还继续干着,虽然偶尔会被热情的老头老太太迷弟迷妹们围观,但身为一国储君,处理这些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朱易觉得,这样就对了,哪有天天为难自家祖宗的熊孩子。

不过,朱易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老朱家的孩子一脉相承的执拗,一旦认准一件事,想要干,那就一定干到天荒地老,不干成绝不罢休。你觉得他已经对这件事不沉迷,那也仅仅只是没把这事当做唯一的一件事来干,一旦让他嗅着点真相的气息,他心底那点对真相的追求就会原地满血复活。

朱易的马甲被撕掉是因为朱景跟他谈论太祖朝的一干重臣,朱景是很认真地本着研究历史的姿态来谈的,真的不夹杂一点撕马甲的想法。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朱易才会被一直防备的小辈给卸下心防——毕竟这破孩子是真的只想探究历史。

朱景亲耳听到朱易自己把自己马甲撕掉,他也呆好吗,叶公好龙指的就是他现在的状态。一直想知道真相,可真相真的摆在他面前时,他居然有点怕:“你知道你刚才说了什么吗?”

朱易非常淡定从容:“哄你一下,让你开心啊!怎么样,惊不惊喜,高不高兴。”

太子殿下用“我就静静地看你接着忽悠”的眼神,摆出一张“关爱老年人”的脸来,把朱易噎得不轻。其实朱景已经察觉出来,但是他没证据,朱易装少年装得太开心太投入,以至于朱景甚至没办法找出任何日常行为来佐证他的猜测。

不过,这会儿朱易自己说漏嘴,那他就别想再把话咽回去。

朱易叹口气:“我真不是,是你想太多,有句话说得好,疑心生暗鬼。”

“你还说过有句话叫疑邻偷斧,关键是,你自己把斧把送到我面前来,怎么还有脸怪我疑你偷了我家斧子。”朱景幽怨无比地把历史资料收整齐,实话说,他现在很需要找个地方把满腹吃惊消化一下。

不过,在他消化满腹吃惊之前,他得把这斧子劈实了,必需让祖宗知道,后代也是不好骗的。以及,朱景感觉自己有点嫌弃祖宗了,居然这么怂,当然,他可一点不敢表现出来,毕竟,他依然还是那个铁粉。

朱易再次叹气:“太过追根究底,人生不会幸福的,难得糊涂,懂吗?”

朱景:我就这么默默地看着你不说话,剩下的你慢慢自己领会吧。

“行了,滚吧,最近这段时间不要到我眼前晃,看见你就烦。”朱易这就是变相承认。

朱景表示:好的,我get到祖宗你的意思了。

“你放心,你想怎么过怎么过,我们不会干扰你的人生。”觉得永远不可能亲眼见偶像一面的粉,已经习惯了默默圈地自萌,根本不会产生介入偶像生活的意思。

朱易:“安排个时间,我去皇陵一趟。”

朱景:“好的。”

朱景面上一点不显,回到紫禁城他居住的殿阁里,整整一晚上没睡着,然后默默地朝父母扔炸弹,朱楹还年龄小了点,他觉得应该过几年再告知。

本来还打算多赖那么几分钟床的皇帝陛下整个人从灵魂到肉体都醒得不能再醒了,皇帝陛下一直觉得这是朱景单方面的胡思乱想,没想到他居然能找到切切实实的证据:“真是啊?”

“不能说是就是,还是要验证验证。”

“他想去皇陵,我想,他会主动来找我们验证。”朱景觉得,一旦说破,他家祖宗就会破罐子破摔,干脆利落地,光棍无比地把什么都倒腾明白。

皇后轻轻“嗳”了一声,说:“这…我倒有点信了,不过文皇后和太宗也没造坟呐,他去了都没地凭吊。”

“咱家的先祖,爱修坟的少,除几位祖宗或因个人信仰,或因生前承诺生同衾死同穴什么的,真没几座帝陵后陵。倒是蜀王在其驸马的影响下,有入土为安的想法,他要去也只能见着蜀王。”大明给公主封王是打太祖那就有的,太祖近四十才得一个女儿,宠上天也没人能说什么,不过…“先蜀王一脉,在世宗时因无后裔承国而除国,如今的蜀王,是宪宗时期封的。”

“这些,他应该能想到吧。”

事实上,这些朱易在网上已经了解过,不管怎么样,他的小公主长眠在那里,总要去看一眼。

朱易也并没有太多感伤,帝王一世,生死见惯,又是开国皇帝,更是什么生离死别都经历过。何况,他是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来,有父母,有陌生又熟悉的一切,还有来不及悲伤便要全情投入,不然成绩就没法看的学业,种种般般,使他根本没多余的精力去悲痛什么。

盘腿坐在蜀王墓碑前,朱易想起的是小家伙萌萌软软叫他父皇的样子,还有长大后又彪又悍又爽阔快活的样子。朱易从头到尾也没说什么,都在心里头呢,坐了一个多小时才起来,起来时对朱景说:“宁宁喜欢芙蓉花,给她种一株。”

宁宁是蜀王的小名,芙蓉城的别号也是蜀王就国蜀地的原因,蜀王爱煞芙蓉,晚年自号芙蓉城主。

“是。”

出皇陵后,皇帝陛下与朱易商量配享一应待遇事宜,但朱易毫不委婉地拒绝:“师出无名。”

皇帝陛下:不不不,总会找到办法的,看着您老人家委委曲曲窝在那么大个小宅院里,我也不能忍心呐。感觉今天我不给您找个好住处,不用等朝儿,今晚上祖宗们都会来找我麻烦。

太子殿下:“不是有拯救者勋章吗?”

朱易:真是谢谢你们了,老子想自己奋斗不行吗,该享受的,什么我都享受过了。跟你们说句心里话,当皇帝还不如当百姓自在,还是让我继续献身科研,一辈子沉迷于摆弄实验设备吧。

“罢,您的人生,您说了算。”

朱易:甚乖,么么哒。

#问:建立大明的初衷是什么?真是没有一张安静的饭桌吗?#

#我总不能说想要网络吧,要知道我死后四百多年才有网呐#

#对于实验宅,网络才是永恒的女神#

#文皇后:我就知道心里藏着个小妖精,哼!#

#太祖:…#

11.大神在上,受我一拜

征求过朱易的意见,这件事越少人知道越好,皇室第一家庭遂把这件事控制在他们一家四口之内。祖宗既然只想好好做个普通人,那么他们最尊重这位祖宗的方式就是尽量给他营造一个可以做普通人的环境,不让他被打扰,不让朱易暴露他全民偶像的真实身份。

朱易顺利进入高二学习,这一次期中考试,他终于拿到了满意的分数,即使是超高难度的数学,他也拿到了接近于满分的成绩。

同窗们:快来人啊,这里有个非人类。

“大神,你是怎么做到的?”同桌目瞪口呆,四中的数学试卷,当年孟衡王也麟都没有拿过九十分以上好吗,还当永远不会有人考高分,原来还是会有人超越奇迹。

“基本上所有的题目都来自大明皇家理工学院历年数研高参,只要把理工学院的高研数学学一套,你也能做到。”不过,理工学院的数研真的是一门挺同深的数学科目,涉及范围广,每一个题型都是经典为的经典,理工学院的数研也有基础数学,而且基础教学是经过许多年实践论证加减的。内容详实,课程安排合理,由浅入深,只要有心学,理工学院还有免费的数研的网络课堂。

“我的妈,理工学院数研高参比科学院的数论还奇葩好吗,你居然完全靠自学把它给拿下…大神在上,请受我一拜!”

同窗们对朱易进行了全方面朝拜,期望下学期期中考,也能征服数学试卷,朱易表示:他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学习数研高参。

同窗们地此敬谢不敏,他们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向往科学院这样的科技殿堂,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所专注的学习科目当然也不一样。

朱景:“阿衡,看到没。”

孟衡:“看到了,世间真有神人,我看了他的卷面,可以越级申请理工学院了,我爸肯定会爱他胜过爱一切。”

“孟院长唯独对你恨铁不成钢。”孟王两姓主持皇家理工学院已经有几百年历史,当然,中间也有非孟王两姓的时候,但最终兜兜转转,总会又回到孟王两姓手里。

“有阿麟接他班,他已经对我听之任之。”

“别说他,一说他我就头疼。”

王也麟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是的,即使如朱景和孟衡这样的人生赢家,生命里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个别人家孩子。王也麟简直可以拉足全世界的仇恨,好在这位醉心研究,从不爱出门吓人,加上略有点不修边幅,孟衡才敢仗着脸和脑子做他的大明之光。

“你这小拯救者真不错,就是坐在一群小孩中间,他也格外亮眼。”

“那是。”我祖宗,能不亮眼嘛,别人要是夜空中的萤火虫,他就是恒星,亮到让人不能直视的那种。

朱景今天负责邀请朱易参加中秋诗会,说是诗会,其实就是个吃吃喝喝看看月亮赏赏花赏赏画,最后大家各自拿纸笺留点墨宝的那种。有好诗,就会结集成册出版,没什么好诗,那就大家乐一乐算完。

孟衡今天在这,也是因为要参加中秋诗会,他受邀携带家中的藏画参加诗会。本来王也麟也受邀了,不过对王大神来说,全世界的娱乐加起来都不如实验台上的一粒尘土,只托人往家里拿了幅字画送到孟衡手里。

孟王两姓,本出一家,至今这一大家子关系都特别好,所以孟衡到场了,也就代表着这一家子到场了。

朱易和小同窗们作别后,拿着成绩单,欢快无比地回家给父母显摆,朱爸爸朱妈妈高兴得抱着他狠狠揉了一通:“阿易,虽然成绩提高是好事,但也不要太辛苦,学海无涯,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不好好休息,怎么有健康的身体去以有涯求无涯。”

朱易可享受这种被父母宠成小甜饼的感觉,所以,他才不要做什么太祖,小甜饼多甜多酥多爽脆。

晚上,朱易被朱景安排和孟衡一起进入紫禁城,孟衡正好要抱一个大盒子,又不想假手于宫中侍从,就把王也麟送来的画匣子递给朱易,请朱易帮他抱进会场去。老远朱景迎上来,如果说太祖是他男神,孟夫人就是他女神,一点不比粉太祖粉得少。

“是什么画,我见没见过?”

“当然是没见过的,是孟夫人早期的作品,纸本的。”

把盒子送到专门用于准备画作展览的先置处理室,看着专人把画作摊开,一幅幅放入温度湿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陈列柜里,上锁,封密码,孟衡才和朱景朱易一起转出来到展览厅里欣赏画作。

“哟,是只泼猴。”

“据说这是当年先祖定情之作。”

“啧,这意义够重大的,我得好好欣赏欣赏。”

朱易也在认真欣赏,虽然朱易是个科研宅,但他也看过《悟空传》,这幅《吹金狂沙始到金》让朱易有种诡异又微妙的愉悦感:“果然也是个穿越者。”

“嚯…孟夫人的春宫!”

这话一下把其他展位的人都招来,所有人齐聚在春宫画前,几乎如痴如醉地欣赏着。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画最多有点香艳,根本不能算春宫,但画画的人一支妙笔,香艳在她笔触之下显露出来的是温若春风的柔和婉转,画风缱绻温柔,骨肉匀美,线条温润,在古代绘画大多并不很写实的情况下,孟夫人的春宫完全是人物画史上的新标杆。

“果然是‘情韵兼美’,怪不得孟夫人在当时之世便为人盛赞称‘远迈吾辈’。”

“看孟夫人的照片,真看不出来,那么个清清淡淡的斯文修雅小姑娘,能画出这么激荡人心的骨肉来。”

“看王首相的照片,还看不出来孟王后裔尽是俊男美女呢。”

朱易:我只关心,她活着的时候掉没掉马。

朱易问孟衡,孟衡轻笑出声:“晚年掉的,那时候已经过了六十整寿,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已经到了不怕的掉马甲的年纪,当时还自己爆出打豉人也是她的事。”

朱易:我这穿越者后辈活得比我还精彩一万倍啊!

#我这穿越者后辈捂马甲的能力真不一般#

#孟年年:来来来,我传授你两招#

#不不不,你来,我们来谈谈那些年你画的那些同人本#

#孟年年:…#

12.强强联手,永盛不衰

(到外边吃饭才回~~么么哒~~)

中秋诗会既然有个诗字,当然要和着音乐听听专业播音员们朗诵先贤诗词,这样的时候,朱易只庆幸一件事——幸亏他不是个文科生,好吧,诗词这种事,未必每个文科生都能记住多少。没有当文抄公的本事也是极好的,不然这时候要听到一首太祖的中秋诗开场,真能尬死人。

还要庆幸他那穿越者后辈也是个没当文抄公本事的,中秋诗会的诗词,非常牢稳地以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局。虽然这并不是中秋诗,但说到中秋,必会让人想起这首诗。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之后,多半都是明朝诗人的诗词歌赋,还偶尔夹一两首帝后诗作。

诵读过后,便大家各自留墨宝,朱易当然没这能耐,这也不强求,所以他没动笔。朱景和孟衡显然是从小受过相应的教育,写的诗虽然不能说流传千古,至少朗朗上口,直白可爱。

写完诗还有保留节目,看大戏,越剧《太祖秘史》。

朱易:…

朱景看朱易尴尬,小声解释:“都是孟夫人的戏轮着来,今年正好轮到《太祖秘史》。”

朱易:求提前退场。

“左右是演绎,并非真实,而且还是很有趣的。”朱景才不会说,太祖的死粉标准是以看《太祖秘史》的遍数作论定的,他看过至少三十遍…嗯,完整的!

越剧《太祖秘史》上演,都是以宣宗时期,南京电影制片厂留存的戏曲电影资料开场。音频也是当时就有的,不过当时没合到画上,后来重制时才给合上的。所以,一开场就是常抱云原汁原味,一亮嗓便惊艳全场的唱腔。

妆淡,衣着也非是非常制式的戏服,反而更似是日常穿的服饰。哪怕当时的拍摄质量粗糙,拍摄条件原始,还是能看出常抱云的表演如何精彩,听出他的唱腔如何绝妙。

“当年真有这么位教授吗?”

朱易:你自己都说是演绎,怎么可能有,常抱云演得太细腻,其实他也看过《太祖秘史》的绘本,根本没那么多细节,是常抱云的解读。

“没有。”

“所以,您真是穿越过去又穿回来的?”

朱易:我不否认也不承认。

“那孟夫人也是穿越的?”朱景的问题根本不指望朱易会回答,他问完就自己拍拍胸口压压惊,然后又默默想,要是我家女神大大也能穿越回来就好了,让她看看这好好的世界,她一定会很开心的。而且,一定还会有更多更棒的绘本问世,唔…还有春宫。

“这样一说,我觉得孟雝也像是穿越的,不对,从孟量院长往下,他们家的人都像是穿越的。”孟约和王醴这对夫妇的后裔里,孟衡王也麟这样的,真不鲜见。

朱易:“你要这样想,科学院工学院,哪个不像是穿越者。”

朱景:反正王也麟绝对是个穿越者,十三岁就登上大明皇家科学奖领奖台的人,要不是穿越的我都不信。

现在朱景是看那些聪明到越过时代的人,都像穿越者,孟王两姓不过是比较集中而已。

放过一小段戏曲影片后,南京越剧团登台演戏,别说,常抱云这样的宗师级别人物,唱出来的戏是不一样。到南京越剧团,虽然也表演得相当精彩,但比常抱云还是差点韵味。

看着看着,朱易也不觉得尴尬了,他感觉三国人物看《三国演义》,大约就是他现在这样的感觉,虽然名字相同,但人生经过小说家的笔,已经像是别人的人生——压根不觉得那是在演绎“我”的人生,以吃瓜群众的身份来说,这戏还是挺有趣的。